中学语文美育渗透教学工作总结多篇.docx
- 文档编号:10726233
- 上传时间:2023-02-22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4.04KB
中学语文美育渗透教学工作总结多篇.docx
《中学语文美育渗透教学工作总结多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语文美育渗透教学工作总结多篇.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语文美育渗透教学工作总结多篇
中学语文美育渗透教学工作总结(多篇)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
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
语文教学的过程不再单纯是智育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的过程。
教学实践证明,美育渗透于阅读教学中是贯彻新课改精神的良好途径。
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也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的感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的情趣。
”也就是说,语文教师应当特别重视对学生的审美教育。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中也认为,审美需要是人生的高层要求。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教会学生审美,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因此,加强美育工作,让学生学会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情操,是教育、教学工作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美育是培养和提高人们对自然、社会以及文化艺术的鉴赏和创造能力,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们的生活趣味,使人们变得更高尚、积极,在思想感情上得到健康成长的教育。
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美育呢?
一、品味语文教学中的语言美
语文与生活紧密联系,语言和文字源自生活,反映着生活,语文教学即生活教育,它在教会学生听说读写的同时,也在引导学生审美和向善。
所以,一位好的语文教师,语言应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课堂上要尽量做到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富有逻辑性,富有吸引力。
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在语言分析中体味美
课堂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不只是学生与课本的关系,其中间有教师的参与,而且教师起着某种主导作用。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努力做到讲好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语言是人们用来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工具,也是人们欣赏美,创造美的基础。
美育离不开语言,也离不开语文。
我们通常说的“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字。
即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
语文教学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汉语美的认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从中有序的提高其审美能力。
教师还应寓语文教学于美的欣赏当中,将学生带入艺术的境界,娱乐其耳目,激动其心灵,一词一句能使学生感受到其中的情趣。
通过适当的文学性语言渲染课堂的整体气氛,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受到良好的语言环境的熏陶,投身于美的文学氛围中。
语文是语言的艺术,它是借助于生动、优美、凝练的语言来表情达意的。
文学语言有别于生活语言和理论语言,只有深刻体会,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和驾驭语言的技能。
如果不理解文学作品中的真正内涵,便不能真正把握作品的艺术精髓,更不可能和作者情感产生共鸣。
那么,就谈不上艺术感染和美的享受了。
比如教材中往往涉及到许多题材不一的篇章。
如情调高雅的散文,刻画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的小说,短小精悍的诗歌,严谨论证某观点的议论文等。
在分析讲解每一篇课文的同时,教师则需要把自己的教学情感通过语言表现出来,这种语言要求精炼、简洁、生动。
教材的精髓与精炼、优美的语言的完美统一,才能使学生对语文课产生浓厚兴趣,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对文学有进一步的了解。
杨朔的《荔枝蜜》中有这样一句话,“梦见了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
单从表象上看,“仅仅是作者做了个梦而已”,殊不知,如果深层的揣摩语言,前后关联,学生就会通过自身的想象力,在脑海里浮现“梦境”。
然后进一步的理解到对蜜蜂的热爱,作者卒章显志,赞颂劳动人们的情感也就明白无疑了。
自然的培养了学生语言鉴赏和审美能力。
(二)在作品朗读中品读美
语言文字是思想和情感的载体,鲁迅先生说过“音美以感耳”。
朱光潜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
要体味作品的语言美,要从朗读开始,朗读作为有声语言艺术,能调动学生的审美情趣。
叶圣陶先生说:
“美文需要读。
”朗读的过程是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过程。
朗读,特别是有感情的朗读,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从多方面立体化感知教材的美,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美的感觉。
可以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情
感,使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积极交融,产生强烈的共鸣。
在愉悦的审美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受到强烈的思想教育,陶冶了情操,丰富了精神世界,美化了心灵,指导了言行。
朱自清写的散文《春》一文中“春风图”的描写,写出春风温暖柔和的特点,而这一特点,又是通过触觉、视觉、听觉表现出来的,这是一幅充满春天气息、充满春的活力的画面。
朗读是对学生在停顿、速度、节奏、语调上加以指导,让读者感到耳畔似乎响起一支充满青春活力的春天交响曲,仿佛感受到春风的柔和,闻到春风的芳香,看到一幅美丽的“春风图”。
因此,朗读是激发学生美的情感,树立美的意识,增强美的感受的重要途径。
作为语文教师,要重视对课文的朗读。
朗读要掌握语调、重音、停顿、速度,充分传达作品所蕴涵的情感。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创设一定的情境,必须带着学生设身处地的进入到文章中去,细细品读语言文字的奥秘,“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叶圣陶语)。
如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脍炙人口的宋词,应首先引导学生思考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人间的美好祝愿,这种感觉是愉悦的。
但词中为何流露出惆怅的、无奈的情绪?
接着向学生介绍苏轼在这一时期的经历——他因朝廷内部纷争被贬到密州任太守。
此年中秋,他想到自己落得如此结局,又不能与亲人相见;想到朝廷的气氛令人不寒而栗,令他不想再回到那个伤心之地。
故不免对月感伤。
然后再请学生反复朗读词的上阕,读出词中淡淡的惆怅和忧郁。
接下来在进行引导,令学生感悟到诗人的心态„„渴望手足相逢的愿望既然不能成为现实,何不将这美好的祝愿遍洒人间?
继而再组织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整首词,并熟读成诵,从而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了解诗人的心境,体会他的旷达胸怀。
又如,在朗读《白杨礼赞》时,在把握全篇高亢豪迈的基调的同时,还要揣摩作者情感化的波澜。
文章在议论白杨树不是“好女子”,却是“伟丈夫”时,朗读的语调应由沉稳低缓转为昂扬刚劲。
之后的四个“难道”,以排比的句式,反诘的语气,层层深入的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朗读的语气应由较为缓和开始逐渐加强,形成一种盘旋上升的气势。
朗读过程中这些细微处的情感的把握,语调的处理,教师都应适时的加以点拨。
如果不对朗读加以指导,任其漫读,学生就难以准确地把握作者寄寓的深意和凝聚着的巨大情感魅力,审美也就无从谈起。
二、挖掘作品中美的因素
(一)立足教材内容挖掘美的因素
我们应该选择能够作为审美体裁的语文教材对学生进行语文课堂上的审美教育,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明确新编语文大纲对培养学生品质情趣及审美教育能力的要求,以此为标准来推行语文教学,重视学生的审美能力、创美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出具有高雅情趣和高尚情操的新时代的合格人才,实现语文教学和育人的目标。
空洞的讲解不如现身说法,强行灌输的知识哪比得水到渠成的自然。
同时美文教会学生欣赏美,从而引导学生爱惜美,美趣指领学生变得高雅,至理让学生更加聪明。
由此,我们应选择美的素材,对学生更好地进行美的教育。
如在诗歌中,有《诗经》的反压迫追求自由,有《离骚》的忧国家爱人民;在散文里,有《白杨礼赞》对民族脊梁的讴歌;在戏剧中,有
莎士比亚对友谊和爱情的称赞„„这些材料都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良好题材。
总之,我们要从教材内容中挖掘美的因素,去教育学生,去感染学生,让他们意识到他们生活在美育中,从而自然而然地学习审美和创美。
(二)分析作品,增强美的鉴赏能力
审美的初期阶段是审美感知。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
很多时候,被作品中的美所感染,并不需要通过理性认识和逻辑思维的反复作用,而仅仅是一种直觉在刹那间就让我们感觉到了美。
但是,审美活动若仅仅停留在感知阶段,那么审美体验也将是浮光掠影,稍纵即逝。
因此,直觉性审美之后,还需要向理智境界提升,在审美对象的分辨和评价过程中,深层次的感悟文学作品的意趣和悠悠情韵。
鉴赏美要在形象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思维和分析,进一步领会作品所蕴涵的意义,是在发现美的基础上的深化和升华。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防止学生的审美活动浮于表面。
高原上昂然挺立的白杨美在哪里?
同是岳阳楼,同为洞庭水,为何阴晴两景会使“迁客骚人”产生忧、喜两种览物之情?
搏风击浪的海燕美具有怎样的象征意蕴„„应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发觉其深层意味和文章主旨,对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评价,从而把握审美对象的真谛和本质。
这个层面上的审美活动,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整体把握和宏观观照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品评。
让学生学会针对不同文体的特点来选择不同的切入点。
从审美的高度鉴赏各类文体,应根据文体特征来把握,具体有以下几个审美角度:
首先,体会写人的文章中人物的人格美。
初中语文课本中,为我们展示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或乐于助人、或勤劳、或机智、或勇敢„„如机智善辩的晏子,巾帼不让须眉的木兰,善良厚道的老瓦匠等。
要引导学生在审美的过程中领悟道德的意蕴,使学生深深的感悟到文中人物所具有的人格美,感受到人物的精神力量,受到美的震撼。
其次,体会散文、诗歌的音乐美、形象美和意境美。
散文诗歌以其所具有的节奏、音韵与深刻的形象与意境打动着人们,带给人们强烈的审美体验。
就散文而言,写景类散文的境界美值得我们关注与感悟。
这类散文的美往往是意境优美诗情浓郁。
如老舍的《五月的青岛》,意境优美、壮阔,所写的景物均为鸟瞰式的大视野镜头。
写花,便是百花怒放;写绿,便是“绿到天边,绿到山脚,绿到鱼帆的外边去”。
写景状物铺张扬厉,形神兼备,给人以强烈的美感。
所以教学时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引导学生将写景的文字内化为想象中的壮丽景象,与作者同享那诗意般的境界所给予的壮阔之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自然的热爱。
最后,体会说理类文章中蕴涵的深刻的哲理之美。
许多说理类文章具有耐人寻味、发人深思的“理趣”之美,在思辩的过程中闪烁着人文精神和智慧之光,能够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充实自己的经验,使他们的思想、情感、意志朝更深刻的方向发展。
因此,鉴赏这类文章,重在品评其中的美。
鉴赏美的阶段是由感性认识进入理性认识的阶段,是审美教育认识过程中的一次飞跃,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领略朝晖夕阴、风霜高洁、春燕飞舞、万花怒放等风格迥异的美,并赏析语言美、结构美、形象美、意境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激发情感,培养审美感情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教学应该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教学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的确,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能力。
人的审美,总是与自己的审美情境、审美情趣、审美经验有关。
同样的自然的景物,由于各自所处环境不同产生的美感也不同。
年轻人与老年人同在湖边欣赏山水的美,产生的美感是不同的,人的心情舒畅和沉郁痛苦,对自然景物的情感也迥然有异。
在审美过程中,学生是审美的主体,他们会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感受和想象。
从而得到审美体验,使得作品的意蕴融于胸中。
寓抽象于形象中,寓理性于感情中,唤起想象,学生才能拥有广阔的天地,才能调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建造意象,教师必须饱含着感情,把文中的精华艺术展现出来,让学生自觉的汲取精神养料,受到美的感染。
如鲁迅的《故乡》里有这样一句话:
“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些成为人们生活中座右铭的语言,原因在于它寓抽象于形象中,寓理性于感情中。
所以,教师应重视情感的引导,善于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创设一种与被感知对象相似的熟识的教学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从而过渡到对认知对象的审美体验上。
如老舍的散文《济南的冬天》,文字很优美、浅近、动人。
作者仅仅抓住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描述出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冬景。
在教学中,教师不妨让学生们像老舍说的那样“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会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呢”?
即使是没有见过雪的南方人,这时眼前也仿佛出现了一片白茫茫的大地,手中仿佛触摸到了那冰凉的雪花,让学生随着文章提供的意象展开联想,具体地感知情境。
这样的情感诱导,易于将学生带入文体创设的意境之中,较自然地获得审美感受,同时也培养了审美感情。
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美
(一)感受作品中的自然美
法国雕塑大师罗丹曾说过: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
大自然的美是无处不在的,文章的自然美主要表现在对自然风光的描述上,它不同于工艺美,也不同于音乐美,而是各种美的综合。
并且不同季节,不同地点,展示出不同的风姿。
对于这样的篇章和段落要反复诵读,让学生感知体会自然美的形象。
例如朱自清的散文《春》,教学时可以首先让学生纵观全篇,总体把握作者对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的
绘图的“特写”,从直观上欣赏到绚丽多彩的春天,从感情上领略到春天生机勃勃,催人向上的活力。
又如:
“春风又绿江南岸”句中的“绿”字,把春风写活了,且透过这一个字,仿佛看到了绿草如席的江南美景,抒发了赞美之情。
因此,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那些优美片段背诵下来,加深对自然美的理解。
这样可以使他们开拓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性情,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
(二)体会作品中的社会美
社会美又称社会生活美(现实美),它包含两种基本方式:
扬美和抑丑,即对社会生活中的真、善、美的歌颂、扶持和对假、丑、恶的揭露和抨击。
语文教学中,社会美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对于那些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作品,教师应引导学生鉴别和评价文学作品的典型形象,正确把握作者所寄寓的思想感情和艺术形象的美学意义。
例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深受封建教育的毒害,“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分析这样的人物艺术形象时,如果只停留在笑声之余对他遭遇的惋惜与同情,那就太肤浅了,没有充分发挥这篇小说所应有的悲剧的审美作用。
所以应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讨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探讨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真正原因,这样使学生不但在感性上,而且在理性上认识到封建教育的毒害,并进而痛恨封建社会的腐朽与黑暗,教会学生什么是真善美和假丑恶。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课文具体内容出发,把握时代脉搏,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美的事件和美的素材来陶冶学生情感。
例如《岳阳楼记》中所表现出来的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可以培养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我与地坛》中所体现出来的母子情深,可以培养学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社会亲情美。
(三)欣赏作品中的艺术美
艺术美是最高形式的美。
语文教学中的艺术美,是上述自然美与社会美在作品中的“立体化”反映。
具体表现在作品中有血有肉,完整丰满的人物形象塑造,情景交融、绘声绘色的意境创设,完整有序、主题明确的结构安排,个性鲜明、准确精妙的语言运用等等多个方面。
语文教学内容中的艺术美,可以使学生在熏陶中有序提高对美的鉴赏、分析、判断、思维等综合能力,在“润物细无声”中表达美育的效果。
语文教学中的艺术美主要通过语言上的遣词造句和结构上的匠心独运来表现。
并通过这些,再现美术、音乐、戏剧式的美。
如《天上的街市》诗中的第一节,“远远”二字写出了诗人与街灯之间的距离,用词准确,具有音律美。
在欣赏作品时,教师一定要正确引导学生体会艺术美。
四、指导学生在写作中发现美、创造美
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任务,除了激发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外,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将前人积累下来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成果加以迁移,在品评、借鉴中按各自的审美理想去创造美。
作文就是这一能力的最好表现。
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内心所要表达的情感的需要,择词选句,借景抒情,真实、生动地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创造新的图景、新的形象。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也都会感觉到学生的生活积累少,而且平时不善于观察和思考,对生活没有审视的能力,思考的角度不够深广,不能发掘出生活中的真善美来,写出来的文章往往显得肤浅而又程式化,感觉是千篇1律,没有创意。
因此,教师应努力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掘美的事物、美的对象,从而受到直观熏陶感染。
教师同时强调,观察决不能单纯停留在形式上,它还应是一种能力,还须融进作者自我内心体验,是对生活的真切感受,它带着鲜明的审美特征。
在具体的写作训练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1、引导学生获取具有审美的生活素材,为语文美的创造作准备。
应该让学生明白,写作就是发现生活,丰富心灵,就是从当下的生活中去认识世界,认识青春和生命,去获取生存的智慧。
叶圣陶曾经说过:
“生活如泉涌,文章如溪流,泉涌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因此,要从平凡生活中发掘具有审美价值的生活素材。
2、具体指导学生进行美的创造。
为引发学生创造美的动机,教师命题和审题必须十分切合学生的生活感受,把学生写作文的被动心态转变为渴望自我表现的创造性冲动。
另外,在主题、结构方面不要有硬性规定,而要给予学生创造的自由天地。
3、在评价创造成果时,要坚持审美的标准,重视作文在和谐性、感染力等方面的得失成败,尊重和保护学生在作文中表现出来的创造个性。
如有些学生喜欢写一些童话类的作文,有时会出现前后衔接不当的问题,文笔也稍嫌稚嫩。
对这类学生的作品不应全盘否定。
教师可以肯定学生构思有新意,想象力丰富,并鼓励学生将这种丰富的想像力拓展到其他类型的作文之中,全面提高写作水平。
总之,教师要小心呵护学生的创作热情,予以积极的引导。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应使学生感受到语文教学之美,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从而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的目的,使他们摆脱一切低级趣味的东西,以使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真正受到“教书育人”“以美育人”的教学效果。
只有将美育教育的外延扩大,内涵细化,才能真正地进行好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透。
在语文教学中更要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用手中的写谱写歌颂祖国篇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语文 美育 渗透 教学工作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