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农业气象学习题711章.docx
- 文档编号:10724470
- 上传时间:2023-02-22
- 格式:DOCX
- 页数:28
- 大小:265.36KB
最新农业气象学习题711章.docx
《最新农业气象学习题711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农业气象学习题711章.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农业气象学习题711章
农业气象学习题7-11章
第七章、气压与风
1、在北半球,水平地转偏向力指向物体运动方向的(D)。
A、左前方B、右后方C、左方D、右方
2、地面天气图属于(a)。
A、等高面图B、等压面图C、0hpa图D、0mmHg图
3、一团未饱和的湿空气作升降运动时,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的条件是(C)。
A、γ<γdB、γ=γdC、γ>γdD、γ≤γd
4、饱和水汽压(E)与蒸发面性质和形状的关系是(C)。
A、纯水面的E比冰面小B、溶液面的E比纯水面大
C、小水滴的E比大水滴大D、平面的E比凹面小
5、等压面图中海拔高度高的地区,等压面是(C)。
A、水平面 B、曲面 C、上凸面D、下凹面
6、在南半球,水平地转偏向力指向物体运动方向的(C)。
A、左前方B、右后方C、左方D、右方
7、随着海拔高度增高,气压会(B)。
A、增大B、降低 C、先增后降D、先降后增
8、随着海拔高度的增高,(c)增大。
A、大气质量 B、大气压力C、单位气压高度差 D、大气柱
9、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是由(a)。
A、高压指向低压B、低压指向高压C、中间指向四周D、四周指向中间
10、地转风的风速增大,可能是(c)增大引起的。
A、纬度B、大气密度C、气压梯度D、地球自转角速度
11、梯度风未考虑(d)的作用。
A水平气压梯度力B水平地转偏向力C惯性离心力D、摩擦力
12、风由东吹向西,则称为(a)风。
A、东 B、东南 C、西D、西北
13、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b)的作用。
A、水平地转偏向力B、水平气压梯度力
C、摩擦力D、惯性离心力
14、在北半球,吹地转风时,背风而立,低压在(c)。
A右边B、右前方C、左边D、左前方
15、读下图,下列各点气压关系正确的是(d)。
A、A点比B点气压低B、B点比D点气压高
C、A点和C点气压相等D、C点比D点气压高
第八章、大气环流
1、在三圈环流中,南、北半球各形成(c)个气压带。
A、2B、3C、4D、5
2、由于季风影响,在(d)季,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风从大陆吹向海洋。
A、春B、夏C、秋D、冬
3、(c)是地方性风。
A、地转风 B、梯度风 C、山谷风 D、干热风
4、海陆风形成的主要因子是(a)。
A、热力因素 B、动力因素C、动力和热力因素 D、大气环流因
5、当亚欧大陆为高压控制,北太平洋为低压控制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多吹(b)。
A、东南风 B、偏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6、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c)。
A、地形复杂多样 B、面积大,所跨的纬度广 C、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D、气压带和风带的南北移动
九天气系统和天气过程
2缓行冷锋天气降水区一般出现在(d)。
A、锋左 B、锋右 C、锋前 D、锋后
3、第二型冷锋天气降水区一般出现在(d)。
A、锋左B、锋右C、锋前D、锋后
4、在北半球,背摩擦风而立,高压在(b)。
A、左前方B、右后方C、左方D、右
6、中央气象台规定,长江中下游24小时内降温(d)以上为寒潮。
A、6.00CB、4.00CC、8.00CD、10.00C
7、夏季太平洋副高控制区域内,天气(a)
A、炎热B、湿热C、温暖D、凉爽
8、下面属于天气系统之一的是(d)。
A、气温B、气流C、气压 D、气旋
9、反气旋即是(b)。
A、低压 B、高压 C、低涡D、高压脊
10、从冬到夏,太平洋副高向(b)方向移动。
A、北 B、北偏西 C、西D、西偏南
11、鞍形气压场包括(d)个高压(脊)和()个低压(槽)。
A、1……2B、2……1C、1……1D、2……2
12、按热力分类法,可将气团分成(a)类。
A、2B、3C、4D、5
13、锋面气旋内含有(d)。
A、冷锋B、暖锋C、静止锋D、冷锋和暖锋
14、我国中央电视台每晚7时30分左右预告次日天气,属(c)预报。
A、定时B、短时C、短期D、中期
15、暖锋天气降水区一般出现在(c)。
A、锋左B、锋右C、锋前D、锋后
16、与缓行冷锋相比,急行冷锋的锋面坡度(a),降水强度()。
A、大……亦大B、小……亦小C、大……较小D、小……较大
17、一般气象台站(天气站)一天内每隔(d)小时观测一次。
A、1B、2C、4D、6
18、切变线是指(d)急剧变化的界线
A、温度B、湿度C、气压D、风
19、第二型冷锋移动速度(b),一般降水性质为()。
A慢……连续性降水B、快……阵性降水C、慢……阵性降雨D、快……连续性降雨
20、长江中下游地区,(c)入梅对农业生产最有利。
A、5月下旬B、6月上旬C、6月中旬D、6月下旬
第10章、气候
1、大规模的海水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海域,称为(c)。
A、洋流B、暖流C、寒流D、黑潮
2、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出现在(d)。
A、热带大陆东岸B、热带大陆西岸C、副热带大陆东岸D、副热带大陆西岸
3、形成不同气候带的基本原因是(a)。
A、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分布不均匀
B、昼夜长短变化C、天气的非周期性变化D、海陆分布
4、副热带地区的大陆东岸,夏季因受(b)的影响,雨量充沛。
A、盛行西风B、季风C、东北信风D、东南信风
5、维持大气温度在地理上的常定分布,主要靠(d)对于热量的输送。
A、海陆风B、季风C、洋流D、大气环流
6、夏凉冬暖、秋温高于春温、气温日(年)较差小是(b)气候的主要特点。
A、大陆B、海洋C、高山D、季风
7横贯我国中原地区(34°N左右)的(d)山脉,山南山北的温度和降水量有显著差异。
A、南岭B、昆仑山C、阴山D、秦岭
8、受冷洋流影响的沿海地区,具有(d)的气候特点。
A、凉爽B、温暖C、湿润D、干燥
9、夏热冬冷、春温高于秋温、气温日(年)变幅较大是(a)气候的主要特点。
A、大陆性B、海洋性C、季风D、高原
10、大规模的海水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海域,叫做(c)。
A、亲潮B、黑潮C、洋流D、平流
第11章农业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1、霜冻对作物的危害主要是(b)。
A、结霜 B、低温C、风D、结霜加低温
2、下面霜冻最轻的是(c)。
A、谷地B、洼地C、山顶D、坡地
3、热带气旋中心附近平均最大风力达(d)的,称为台风。
A、8级B、9级C、10级D、12级
4、寒露风引起的水稻冷害,属于(b)型冷害。
A、延迟B、障碍C、混合D、稻瘟病
5、一般干热风的标准是日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b)。
A、25℃B、30℃C、35℃D、40℃
6、不同季节的干旱中,(d)对农作物的直接影响最小。
A、春旱B、伏旱C、秋旱D、冬旱
7、冰雹在气流(c)过程中形成。
A、上升B、下降C、反复升降D、稳定不动
8、台风按其各部位天气现象的不同,可分为(c)个区域。
A、5B、4C、3D、2
9、对农作物产生危害的大风,其风力一般在(b)以上。
A、4级B、5级C、6级D、7级
第七章、气压与风
1、我国是著名的季风区,夏季盛行(ac)。
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西北风E、东风
2、梯度风是自由大气中空气所受(abc)相平衡时的运动。
A、水平气压梯度力B、水平地转偏向力
C、惯性离心力D、重力E、浮力
3、下面属于自由大气中的风的是(be)。
A、季风B、梯度风C、海陆风D、焚风 E、地转风
4、地转风是空气所受(cd)相平衡时的运动。
A、重力B、浮力C、水平气压梯度力
D、水平地转偏向力E、惯性离心力F、摩擦力
5、北半球行星风带包括有(bde)。
A、西北信风带 B、东北信风带C、盛行东风带 D、盛行西风带
E、极地东风带 F、极地西风带
6、下面属于地方性风的是(defg)。
A、地转风B、梯度风C、摩擦风D、焚风
E、海陆风F、峡谷风G、山谷风
7、海拔越高,则(bd)。
A、气压越高B、气压越低C、空气密度越大
D、空气密度越小E、风速越小F、风速越大
8、(ce)以一天为周期,风向交替变化。
A、季风B、峡谷风C、山谷风D、焚风 E、海陆风
9、在摩擦层中,空气的流动(bd)。
A、偏向高压B、偏向低压C、不偏转
D、斜穿等压线E、直穿等压线
第九章、天气系统和天气过程
1、根据天气系统移动的方向,(af)易产生阴雨天气。
A、槽前B、槽中C、槽后D、脊前E、脊中F、脊后
2、一年中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气旋有(bde)。
A、热带低压B、东北低压C、印度低压D、西南涡E、江淮气旋
3、受第二型冷锋影响的地区,往往出现(ad)天气。
A、大风B、晴朗C、连续阴雨D、阵性降水E、晴间多云
4、梅雨的主要天气特点是()。
A、日照少B、雨日多C、云量多D、风速大E、湿度大
5、寒潮入侵我国的路径有(abfh)。
A、东路B、西路C、南路D、北路E、南加北路
F、东加西路G、东北路H、西北路
6、按反时针方向旋转的大气旋涡称为(bcd)。
A、高压B、低压C、低涡D、气旋E、反气旋
7、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天气旋涡称为(de)。
A、低涡B、低压C、气旋D、高压E、反气旋
8、高压控制下,天气(de)。
A、少云B、多云C、阴间多云D、阴E、晴
9、冷气团控制区域内,天气(bce)。
A、阴B、晴C、有大风D、湿润E、干燥
10、影响我国天气的气团主要是(de)气团。
A、海洋性冰洋B、大陆性冰洋C、极地海洋
D、极地大陆E、热带海洋
11、昆明准静止锋可造成(abc)地区持久的连阴雨天气。
A、云南B、贵州C、四川D、西藏E、广西
12、冷暖气团的交界面与地面的交线称为(ce)。
A、脊线B、槽线C、锋线D、切变线E、锋
13、冷锋式切变是由(de)构成的切变。
A、东风和南风B、东风和西风
C、西风和南风, D、偏北风和西风E、偏北风和西南风
第十章、气候
1、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abcdef)。
A、太阳辐射B、大气环流C、洋流D、海陆分布E、地形地势F、人类活动
2、干燥度是以某-地区同期的(bf)与()的比值来表示。
A、蒸发量B、最大可能蒸发量C、蒸散量D、田间持水量E、田间最大持水量F、降水量
3、三圈环流的形成是(ce)共同作用的结果。
A、内摩擦力B、外摩擦力C、水平气压梯度力D、惯性离心力E、水平地转偏向力
4、柯本气候分类法是以(bc)要素为基础,进行气候带的划分的。
A、辐射B、气温C、降水D、湿度E、干燥度F、气压
5、山地降水因坡向而异,一般雨量丰沛和雨量稀少的坡向分别是(cd)。
A、向阳坡B、北阴坡C、迎风坡D、背风坡E、东南坡F、西南坡
6、人类活动使大气中的(be)含量增多。
A、臭氧B、二氧化碳C、水汽D、氧气E、尘埃
7、湿润多雨的地区一般位于(abc)。
A副高西北部B暖洋流沿岸C迎风地带D极地地区
8、北美的加拿大和阿拉斯加一带形成的气团为(acd)。
A极地气团B冰洋气团C温带气团D中纬度气团
9、雨热同季是(cd)的特征.。
A地中海气候B干湿季气候C季风气候D大陆性气候
10、气温年较差小的地区是(abcd)。
A赤道地区B沿海地带C植被覆盖地湿润气候型
11、干燥少雨的地区一般位于(abc)。
A副高中东部B冷洋流沿岸C大陆中心D极地地区
第十一章农业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1、在地面天气图上,寒潮表现为一个(df)。
A、暖低压B、暖高压C、冷低压D、冷高压E、气旋F、反气旋
2、干热风的标准是(bce)。
A、日平均气温≥30℃B、日最高气温≥30℃C、日最小相对湿度≤30%D、最大风速≥3m/sE、风速≥3m/s
3、寒潮天气最突出的表现是(de)。
A、大暴雨B、大雪C、冰冻D、大风E、降温
4、在(ad)作用下可形成霜冻。
A、平流B、对流C、乱流D、辐射 E、抬升 F、下沉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第七章、气压与风
1、地面与空气之间主要通过、、等方式进行热量交换。
参考答案:
辐射、乱流(或空气流动)、潜热交换
2、大气为绝对不稳定的判定条件是。
参考答案:
γ>γd
3、大气条件不稳定的判定条件是。
参考答案:
γm<γ<γd
4、梯度风是自由大气中达到平衡时的风。
参考答案:
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惯性离心力
5、海拔越高,气压越。
参考答案:
低
6、在摩擦层中,风向与水平气压场的关系是。
参考答案:
风斜低压
7、风可调节补充空气中的,有利于光合作用。
参考答案:
二氧化碳
第八章、大气环流
1、季风主要是因之间的热力差异而引起的。
参考答案:
海陆
2、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主要盛行风。
参考答案:
西
3、北半球由南向北的四个气压带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
第九章、天气系统和天气过程
1、锋面是温度等剧烈变化的。
参考答案:
天气系统
2、西南涡是出现在我国西南地区高空的天气系统,东移会造成长江流域____天气。
参考答案:
700毫巴或850hPa、降水
3、反气旋内的气流按方向旋转。
参考答案:
顺时针
4、天气图方法预报未来天气的四个步骤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观测、通讯、填图、绘图分析
第十章、气候
1、气候是在、、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参考答案:
太阳辐射、宇宙地球物理因子、下垫面/大气环流/人类活动
2、大气上界的天文气候,具有因_____而不同,随_____而变化的特点。
纬度、季节
3、大气环流对于高、低纬度之间和海陆之间的_____,_____交换起着重要作用。
参考答案:
水分、热量
4、山地的降水量在一定海拔高度范围内,随着高度的增高而_____,尤以_____坡更明显。
参考答案:
增加、迎风
5、某沿海地区若受暖洋流影响,则具有_____的气候特点:
若受冷洋流影响,其气候特点是_____。
参考答案:
海洋性、大陆性
6、人类活动影响气候的主要途径有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改变下垫面的性质、改变大气中的某些成份(二氧化碳和尘埃)、人为地释放热量
第十一章农业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1、寒潮天气最突出的表现是和。
参考答案:
大风、降温
2、初霜冻和终霜冻分别是和。
参考答案:
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冻、春季出现的最后一次霜冻
3、梅雨开始称为,结束称为,梅雨天气不明显为。
参考答案:
入梅、出梅、空梅
4、冷害的四种类型为,,和。
参考答案:
延迟型、障碍型、混合型、稻瘟病型
5、按干旱的成因分类,有、和三种类型。
参考答案:
大气干旱、土壤干旱、生理干旱
四、名词解释第七章、气压与风
1、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表受热不均,使同一水平面上产生了气压差异.我们把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叫做气压梯度。
只要水平面上存在着气压梯度,就产生了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这个力称为气压梯度力。
2地转风;在自由大气中空气作水平运动时会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水平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当这两力达到平衡时,空气会作水平等速直线运动,此时的风叫做地转风,以Vg表
3、梯度风:
在自由大气中,当空气作水平曲线运动时,作用于空气上的力,除了气压梯度和地转偏向力外,还有惯性离心力,三力达到平衡的风,称为梯度风。
4、水平地转偏向力:
由于地球自转作用而产生的使运动空气偏离气压梯度力方向的力,叫做地转偏向力,水平分力叫水平地转偏向力。
5、干绝热直减率(γd):
在大气静力条件下(即气块的气压时时都与周围大气的气压处于平衡),干绝热升降引起的温度随高度的变化率(γd=-dT/dZ),称为干绝热直减率。
6、白贝罗风压定律:
北半球,背风而立,低压在左,高压在右,南半球相反。
7、摩擦风:
有摩擦力参与,水平气压梯度力与水平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保持平衡条件下所产生的风称为摩擦风。
第八章、大气环流
1、焚风:
是由于空气下沉运动,而使空气温度升高,湿度降低的一种干而热的风。
通常指气流越过山顶后由山上吹下来的热而干燥的风。
。
2、山谷风:
在山区,白天,风从山谷吹向山上,叫做谷风,夜间风从山上向山下吹,叫做山风。
这种风向昼夜交替的地方性风称为山谷风。
4、大气活动中心:
由于海陆分布割断了气压带而形成的高低气压中心称为大气活动中心。
5、季风:
范围地区盛行的、以一年为周期随季节改变风向的风,称为季风。
6、海陆风:
晴稳天气时,海岸附近,白天由海洋吹向陆地,夜间由陆地吹向海洋,这种风向昼夜交替的地方性风称为海陆风。
7、峡谷风:
在两高地对峙的狭窄谷口常观测到流速比附近地区大得多的风,称为峡谷风。
8、大气环流:
地球上各种规模大气运动的综合表现,称为大气环流.它既包含着大范围的大气运动现象,又包含着一些中、小范围的大气运动现象。
第九章、天气系统和天气过程
1、西南涡;是指出现在四川盆地西部和南部地区700毫巴或850hPa气层中的冷性低压天气系统。
2、梅雨:
是指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中旬初夏,我国长江中下游指宜昌以东的28-34°N范围内或称江淮流域至日本南部这狭长区域内出现的一段连阴雨天气。
3、切变线:
呈气旋(北半球逆时针方向)性转变的两股不同方向水平气流的分界线称为切变线。
在天气图上,表现为风向的不连续线。
在天气学中,切变线一般是指低空850百帕或700百帕等压面上的天气系统。
4、气旋:
气旋是指在同一高度上中心气压比周围低、占有三度空间的大尺度涡旋。
5、锋:
当冷气团和暖气团相遇时,两气团之间有一交接过渡区,称它为“锋面”。
锋面与地面的交线称锋线,锋线简称为锋。
9、高空冷涡:
高空冷涡系指位于高空且中心气压较四周为低,并有冷中心相配合的涡旋天气系统,简称冷涡。
第十章、气候
1、气候系统:
气候系统是指包括大气圈、水圈、陆地表面、冰雪圈和生物圈在内的,能决定气候形成、气候分布和气候变化的统一的物理系统。
2、天文辐射:
太阳辐射在大气上界的分布,称天文辐射。
天文辐射能量主要决定于日地距离、太阳高度角和白昼长短。
3、阳伞效应:
由于大气中微粒的散射和云层的反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这种效应好像是在地面上撑起巨大的遮阳伞,所以叫阳伞效应。
火山爆发、沙尘暴等造成的大气总悬浮颗粒物增多及云量增多,都会加强阳伞效应,使地面气温降低。
4、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英文:
Greenhouseeffect),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
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
5、洋流:
大规模的海水在水平方向上的定向流动,称为洋流。
6、小气候:
任何一个地区内,由于其下垫面性质的不同,从而在小范围内形成一种与大气候不同特点的气候,通称小气候。
7、活动层:
凡能籍辐射作用吸热或放热,从而调节邻近气层和土层(或其它物质层)温度状况的表面,称为活动面或活动层。
8、干燥度:
干燥度是衡量气候干燥程度的指标。
又称干燥指数。
用地面失水(如蒸发、径流)与供水的比值表示。
比值越大,表示气候越干燥;比值越小,气候越湿润。
第十一章农业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1、霜冻:
指在一年中日平均气温高于0℃的温暖季节里,夜间土壤表面和植物表层的温度下降到足以引起植物遭受伤害、死亡的短时间低温冻害现象。
2、无霜期:
终霜到初霜之间的时期,称为无霜期。
3、干热风:
干热风:
是高温、低湿及伴随一定风力而造成大量蒸发的一种灾害天气。
4、干旱:
干旱是指在农业水平不高的情况下,植物对水分的需求量和从土壤中吸收的水量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不相适应,而使农作物产量降低的天气现象。
5、冷害:
是指温度在0℃以上,有时甚至是在接近20℃条件下对农作物产生的危害。
6、洪涝:
由于长期阴雨和暴雨,雨量过度集中,出现河水泛滥,山洪暴发、土地淹没,作物被淹或冲毁的现象,是为洪涝。
7、霜期:
从秋季的初霜开始到第二年春季的终霜止,这段时间称为霜期。
五、计算题与绘图题(10分)第七章、气压与风
1、试绘出地面的“辐合”、“辐散”流场,并标出相应的高压、低压位置。
2、在山顶和山脚同时观测得知山顶气压为850hPa,气温为8.0℃,山脚气压为1000hPa,气温为20.0℃,问山顶与山脚两地高度差为多少?
(已知lg8.5=0.9294)
解:
已知P1=1000mb,t1=20℃;P2=850毫巴,t2=8.0℃,求Z2-Z1=?
先求得两点的平均温度t=14℃,(1分)代人公式
Z2-Z1=l8400(1十14/273)lg(1000/850)(3.5分)
解得Z2-Z1=1365.66米,即山顶与山脚两地高度差为1365.66米.(0.5分)
3、试绘出摩擦层中高、低压里的气流流向,并标出相应的高、低压位置。
4.设山高2000米,过山以前,即迎风坡山脚处气温为30.0℃,如果气流上升到800米处开始凝结(此高度称为凝结高度),空气上升时不断有水气凝结成云致雨(湿绝热直减率γm=0.4℃/100米),过山以后,假设气流中并未携带云块,求背风坡山脚的温度?
5.解:
已知迎风坡山脚t1=30.0℃干绝热直减率γd=1.0℃/100米
湿绝热直减率γm=0.4℃/100米(0.5分)
A、迎风坡山脚800米处(干绝热上升),800米处的温度为t800则,
t800=t1-800×γd=30.0℃-800×(1.0/100)=22.0℃(1.5分)
B、800米—山顶(湿绝热上升),山顶处的温度t山顶则,
t山顶=t800-(2000-800)×γm=22.0℃-1200×(0.4/100)=17.2℃(1.5分)
C、山顶——背风坡山脚(干绝热下沉),背风坡山脚的温度为t2则,
t2=t山顶+2000×γd=17.2℃+2000×(1.0/100)=37.2℃(1.5分)
答:
背风坡山脚的温度为37.2℃。
5、在山顶和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农业 气象学 习题 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