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思考.docx
- 文档编号:10711610
- 上传时间:2023-02-22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4.67KB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思考.docx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思考.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思考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摘要:
我国有不少教育工作者与心理专家共同研究,他们认为,心理健康的幼儿智力发育正常,喜学爱问;情感丰富,情绪开朗;能适应集体生活,能与同伴友好相处。
笔者从事幼教多年,也发现了诸多问题。
在幼儿园从幼儿身上表现出的许多不健康的心理问题绝不能忽视。
作为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幼儿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本文首先对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简单了解,然后对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对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对策。
关键词:
幼儿园;心里健康教育;对策
引言
对于3~6岁的小朋友来说,这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与成长以及人格形成的最为关键时期了,其主要的表现是可塑性强,可是在心理发展上极不成熟情况下,对于自我调节与控制水平较低,自我意识薄弱,极易受环境及不良因素的影响形成不健康的心理与人格。
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的好坏,将会对他们的认识、情感、个性、道德的发展与社会适应等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
目前我国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忽视幼儿健康心理与人格的培养,致使在儿童中普遍存在着独立性差、心理脆弱、怕苦畏难、任性、不懂得关心人、缺乏创造性、缺乏合作交往意识与能力、自控能力差等问题,不少儿童还存在种种心理与行为偏差,如孤僻、攻击性行为、胆怯、多动、吸吮手指、情绪障碍等等。
这种状况如不加以重视,势必影响幼儿的发展。
重视与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幼儿园教育作为国民素质教育的基础,应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成才打好健康心理与人格素质的基础。
因此。
各地幼儿园也进行了相关的探索与研究,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也相继拉开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序幕。
一、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园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也是通过各种途径,需要有目的的去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与调节心理机能,开发心理潜能,维护幼儿心理健康的教育教学活动。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性质
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性质,是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来说其活动课是有目的地运用心理学知识,对于如何形成心理技能,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培养孩子良好心理品质的课程。
像一般活动课程一样具有活动性、开放性、系统性与主体性等特性。
但它又与一般的活动课程有所不同,心理健康活动课是把心理训练的内容放在活动中,让孩子在活动中感悟、体验、接受行为训练,在具体的活动中,吸收团体辅导的一些方法,从而达到提高孩子心理素质的目的。
(二)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
1、与活动的融合
幼儿园心里健康教育中,游戏是幼儿的最为常见的活动了,游戏也是合群性的养成习惯、独立性培养的极好手段之一。
当在自主游戏中,幼儿通过对游戏主题的确立、角色的选择、情节的发展等过程中学会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有利于自我意识,开朗性格,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在规则性较强的游戏中,幼儿学会克服困难,面对挫折,能较好的促进其意志品质的发展。
2、与教育资源的融合
对于目前幼儿园心里健康教育中幼儿园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比如说从幼儿家庭、社区到课程、教师、幼儿这些教育资源中蕴含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这些资源通过相互的统整,发挥各自的优势,则能有效地丰富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形式、手段。
教师与家长作为幼儿成长的启蒙老师,在幼儿阶段对其健康心理的形成起的作用毋庸置疑,因此他们的人格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只有家园一致,通过周围良好心理氛围的营造,以及对其行为潜移默化的影响,才能使心理教育事半功倍。
二、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对于当前,在幼儿园在课程设置当中,一直没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而导致这方面很匮乏,而多数教师尚未接受专门的心理教育培训,致使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缺乏明确的目标、心理教育的内容比较零散,更不要说构建心理教育体系了。
教师们对心理健康的知识是零星的,缺乏系统性,也缺乏相对固定的教育时间保证,对什么是心理健康,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幼儿容易出现哪些常见的心理问题,如何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何评价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教师们很茫然,虽然想对孩子进行心理维护,却因相关知识的缺乏而无从下手。
实际上,心理健康教育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或成为一种时髦的口号,却没能扎实地实行,当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出现时,教师们或熟视无睹,或束手无策,进一步加剧了幼儿不良的心理。
(二)重身体健康,轻心理健康
在过去,很多人总是认为只有吃得好,睡得好,没有任何疾病就是非常健康的。
可是在近些年来以来,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发生很大的变化了,即由原先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为健康或疾病是生理的、心理的与社会的因素不断互动的结果,任何一种因素都与其他因素有关且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幼儿健康意味着幼儿身心健康。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
+,%年就曾指出,健康是身体、心理与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与虚弱现象。
具体到幼儿健康我们认为应包括幼儿身体各个器官、各个组织的正常生长发育,没有身体缺陷,具有开朗、乐观等健康的心理品质及对环境的较快适应能力。
但目前在我们一些幼儿园中危害幼儿心理健康发育的问题不少。
上海一份资料显示,教师常体罚辱骂孩子,儿童在行为、情绪、注意力、性格等方面有障碍以及有心身疾病的儿童占左右。
另一份资料指出,目前我国幼儿中主要有六方面的心理卫生问题:
小儿多动症、社会行为问题、性格问题、情绪问题、不良习惯、学习上的问题。
心理学家指出,许多成年后出现的心理问题,都可以追溯到幼年时期。
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许多幼儿园没有心理健康档案,更没有幼儿心理咨询中心,教师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模糊不清。
这一问题与心理健康看不见、摸不着、不好判断的特点有关,同时也与人们不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有密切的关系。
(三)家庭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上的不同步性
现在我国出现这样一个普遍现象,现在很多家庭常常是“四二一”家庭,何为“四二一”家庭呢,简单的说就是,男方双方父母,女方双方父母,四个人,自己与老婆以及孩子是“二与一”,这种模式直接导致独生子女是家庭中的掌上明珠,家长们呵呼备至,不管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娇宠溺爱,有求必应;另一方面,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极大提高,父母对幼儿的期望值不断上升,幼儿在物质的极大满足中却承受着越来越重的心理负担。
部分家长忽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对幼儿的心理健康知识模糊不清或知之甚少。
家庭生活的环境不良,人际关系的紧张,不正确的教养态度,常会引发幼儿不同的心理问题与社会行为问题,如爱发脾气、恶作剧、不能与别的儿童友好相处、任性、退缩、易哭泣、过分敏感等;幼儿园中也常见到一些有不良习惯的幼儿,如吸吮手指、咬指甲、眨眼、挖鼻孔、耸肩、咬衣服、攻击性强等;而家长们并不认为幼儿的心理出现问题,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上明显滞后。
(四)教师的教育观念不正确
以前很多人都一直以为对于幼儿的语言与活泼开朗的程度,就采取他们越怕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就经常让他们回答问题的方法。
这样可以促使他们有更多的锻炼自己开朗的性格。
而对调皮捣蛋的孩子,我们应该正面引导他们,既要保持他们活泼开朗的一面,又要培养他们的组织性纪录性。
根据报道某地发生幼儿园老师用剪刀剪小朋友的事件,后来在调查这件事的时候,又有个别的孩子说“老师也用剪刀剪过我”、“老师剪是没有真剪过,可是经常吓唬我”。
试问,我们成人面对剪刀指向我们时,我们也害怕被剪刀戳伤,何况幼儿园的孩子,他们的心理能不受到伤害吗?
我想这件事对这位小朋友的伤害决不仅仅是表面的伤害,而是内心深处的伤害,正是这一伤害,使得本来很活泼的一个孩子变得内向沉默。
如果那位教师冷静一些,就不会让孩子的心长久地痛了。
偏爱是指教师不能把爱公平地撒向每个幼儿而出现的厚此薄彼的一种感情倾向,每一位幼儿从幼儿园回到家,家长肯定会问一个问题:
“老师喜欢你吗?
”如果听了孩子说“某老师喜欢我。
”那么家长显然心里是高兴的;如果听到孩子说“老师对我一点都不好,他们都喜欢某某小朋友”时,家长与孩子的心里肯定是失落的,有一种不被别人重视的感觉。
在以上这样的情况下,孩子的心理可能就会出现变化,他们会觉得反正老师不喜欢我,我做什么事情她们都不会表扬我,然后在幼儿园的表现就不能象好的孩子学习,动手打人、上课不专心这样的现象就会层出不穷。
而有些老师喜欢的幼儿,他们会可能因此而骄傲,他们会认为反正老师喜欢我,我做什么事情她们都不会批评我,以前各方面表现都好的幼儿也会因此而退步。
偏偏幼儿心理带来的影响是最大的,由于偏爱而导致我们的教育行为失当,进而影响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现象在幼儿园也是十分普遍的。
因此不管孩子们的性格、长相、能力、背景如何,我们都应一视同仁、公平地关爱每个幼儿,把爱撒向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在爱的雨露下健康成长。
(五)教师的言语不恰当
1、先入为主
在平时的教育过程当中,但是在现实生活当中有很多教师是做不到这一点的,他们反而常常带着有先入为主,以点带面的看法与做法。
下面本人就简单的举一个例子吧。
每个班里都会有几个平时表现特别不好的、调皮、捣蛋,经常会出现一些违规行为的幼儿。
教师似乎因为这些行为已经“看死”了这些幼儿,如果今天他与别的小朋友吵架或发生矛盾了,那我们的许多教师在处理时就会带有偏见,潜意识里认为一定是他错了,有的则不分清红皂白,马上在其他幼儿面前批评指责一番。
此时,下面的孩子一定是积极的地拥护老师。
有的会说“把他送到小班去”,有的会说“告诉他的爸爸妈妈”、有的会说“我们都不要与他好了”,还有的会乘机嘲笑。
到最后有些老师还会来个总结:
“你呀,看看谁,他多少乖,你该向他学习”。
我们都知道,这位老师是想通过集体让他的行为有所改变,但是这样的教育对那幼儿的心理造成了伤害,并且这样的教育对其他没有犯错误的孩子来说,也不是件好事,它会误导他们——当别人犯错误时,我们可以羞辱他。
2、不注意批评的语言形式
对于现实生活当中很多孩子很容易犯错,而老师面对这些事情,导致经常都要批评孩子门,而每位教师在教育或者批评孩子的时候首先都要经过大脑思考,自己所说的话会不会太重了,是否会伤害幼儿的心灵。
但是能做到每位孩子都这样,真的很难实现到,对于现在看来,这样的想法却又是不容忽视的。
相信每一位教师在上课时,面对回答不出问题的幼儿都曾经说过“还没有想好是吗?
那先坐下来,想想、听听别的小朋友是怎么样说的,好么?
”这时候字要仔细观察刚刚回答不出的幼儿,就会发现尽管老师的态度十分温柔,那坐下的幼儿的心里还是非常难受的,因为他从老师的话语中分明感受到了自己不如别人,他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而我们的教师却还浑然不知。
3、不会意识字的言行
如果说教师在无意中的话会幼儿的心理,那么还是有点值得原谅,因为毕竟是无意的,反之如果有意呢?
是不是也应该值得原谅呢?
就像有一位幼儿在拿积木时,不小心没有拿稳,结果积木洒了一地,这时候如果老师只是叫他捡起来就没事了,但是有一位老师却说“这点事情都做不好,早饭没有吃呀,真不知爸妈是怎么生你的?
”,这样的话对于这样的幼儿来说是多么难受呀!
所以,对于幼小的儿童来说,教师尤其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因为一次不经意的谈话,一不小心的失误都会成为影响儿童人格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这一点往往没被许多幼儿教师所意识到。
我们教师对自己的言行,甚至是一贯认为正确的做法也应做深刻的反思,以免在不经意中多幼儿的心理造成伤害。
三、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一)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日常教育活动中
对于只是把思想与理念上的重视,确忽视了如何去完善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系统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教育内容相支撑,是不能很好落实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的。
因此,在高度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尊重幼儿,关注幼儿,把心理教育理念上的重视落实到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当中。
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与实际需要,制定适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模式、教育目标、主要内容与途径,同时结合各学科教学,运用教育技能技巧,措施如下:
教会孩子掌握几种放松心情的好方法。
设立师生互动交流版面。
让孩子随时有表达与宣泄自己情感的地方。
(二)家庭、社区、幼儿园三位一体
对于目前,家庭、社区、幼儿园三位一体,首先,应当把幼儿园要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理论学习,帮助老师心理学理论知识的增长,同时要引起老师对幼儿园心理健康的关注。
同时还要对家长进行心理学方面知识的宣传,让家长不仅仅关注幼儿的知识学习,更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
其次,社区要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
如社区的资源利用为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支持。
同时可以借助社区的宣传使人们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
同时,家庭环境也是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一环,家长要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同时关注幼儿心理方面的发展,家园配合,促进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用爱心拥抱孩子,是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的先决条件
曾今有位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说过:
“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教师如何爱孩子”。
世界上不存在没有不爱的教育,没有不需要爱的孩子。
教师只有把爱心献给孩子,孩子才能积极接受教师的教育。
如我班有个叫施茗的女孩,十分可爱聪慧,语言表达能力很强。
但她每天入园时,总哭着要爸爸或妈妈陪她呆在幼儿园,若她爸妈不答应,就哭得非常伤心。
每当这时,我就连忙走近她,拥她入怀,轻声告诉她:
“老师也像妈妈一样陪你上課、吃饭、睡觉,跟你一起做游戏好吗?
上課时经常请她回答问题,自由活动我时常把她叫到身边,摸摸她的小脸蛋,拉拉她的小手。
在我真情的感染下,倔强的小茗茗终于接纳我。
如今,能说会道的她经常向我倾诉她的喜悦与烦恼,我也会帮她出主意,共同想办法,从不轻易指责她,更不是居高临下,而是如朋友一样平等对待她。
有一次自由活动时,茗茗玩太投入了,忘了上厕所而尿湿裤子,小朋友纷纷告状茗茗尿裤子,但为了维护自尊,她极力掩饰,说是下雨天妈妈没把裤子晒干,不是尿裤子,面对这种说法,我并没有当众揭穿她,而是理解地说:
“回家要告诉妈妈,以后裤子要晒干,茗茗穿上才不会湿湿的。
”她机灵地说:
“下次没晒干的裤子茗茗不穿了”。
同时又引导她以积极的、合作的言行与其他小朋友交往。
我们要真正地关心、爱护每一个幼儿,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尊重孩子的独立性,把爱的情感惯穿于教育活动的始终,多些鼓励、多些关心,用亲切的态度、甜甜的微笑与孩子进行交流,藏起教师的尊严,以自身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使孩子的心灵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爱的震撼,并主动地尝试去爱别人。
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有益于幼儿身心健康的教育。
(三)发挥游戏功能
对于一个人的心里来说,其主要是活动发展起来的。
那么活动就想到了游戏,游戏是幼儿的生命,在一日活动中游戏是贯穿于始终的活动。
除了游戏本身的教育作用外,心理健康教育融于游戏中,就能发挥增效作用。
游戏是合群性的养成、独立性的培养的极好手段。
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不是所有的游戏对心理健康教育都是行之有效的,有意义的。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游戏应该具有目标性与针对性。
我们归纳为三个原则:
游戏的功能性原则;儿童需要性原则;针对性原则。
我们依据三大原则灵活采用一些有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角色游戏、体育游戏等,解决了幼儿希望像周围成人那样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与他们的身心发展水平之间形成矛盾。
通过游戏,让儿童体验合群的愉悦,增强合群意识,提高合作的能力。
在角色游戏中,幼儿间形成矛盾。
通过游戏,让儿童体验合群的愉悦,增强合群意识,提高合作的能力。
在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对游戏主题的确立、角色的选择、情节的发展等活动中,学会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自我意识的良好发展、合群情感的发展,社会化与个性化的协调发展,无疑是有意义的饿。
如:
在“娃娃家”游戏中,幼儿可以充当爸爸、妈妈、孩子等各种角色,教师适时地参与游戏,引导幼儿模仿爸爸去买菜、妈妈给孩子喂饭、爸爸妈妈一起带孩子去公园等,既培养了幼儿的交往能力,合作意识,发展了语言,又使得幼儿心情愉快。
在《我找到了小花猫》游戏中,幼儿扮成各种小动物,帮助猫妈妈找孩子,在教师的指导下,“小动物”将在不同地点找到的小猫送到家里,并高兴地告诉猫妈妈自己是在哪里找到小猫的。
当猫妈妈对“小动物”表示感谢时,“小动物”愉快地表示不用谢。
它培养了幼儿为别人着想、助人为乐与礼貌待人等良好的心理品质。
(四)个别幼儿心理健康辅导
在幼儿园,除了对幼儿进行整体的健康教育外,还要针对幼儿的个别情况,尤其是个别心理健康辅导具体内容。
利用强化法、惩罚法、消退法、间歇法、行为塑造法、模仿法等针对幼儿的任性、说谎、自闭、攻击、焦虑等不健康行为问题进行辅导。
(五)坚持正面引导
1、自我意识理解
自我意识也就是自身的意识,对于渗透进主题本身的一种行为意识。
对于自我意识的理解是主观的,有可能跟自己未必符合。
自我概念与理想的自我之间的差异代表了个人心理适应的一个指标,两者越接近,个人的适应就越好,心理就越健康。
自我意识对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起着调节作用。
幼儿自我意识受各种因素影响,不成熟、不稳定。
教师应积极引导,帮助幼儿建立健康的自我意识。
首先,教师要结合本班实际发展水平、经验及个体差异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目标,选择适合的活动内容,并认真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物质准备与知识准备。
2、自我评价理解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为幼儿营造平等、宽松、支持的心理环境,多用鼓励的方法,因人而异地指导幼儿,使幼儿表现自信、主动,容易获得成功。
其次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自我评价的发展。
幼儿受认识水平影响,自我评价能力不高,常依赖于成人的评价,幼儿学习评价主要通过成人正确评价的示范,教师要广泛搜集幼儿在幼儿园、家庭中有关发展的信息,善于发现幼儿的优点,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幼儿,客观、具体、明确地评价幼儿。
如:
利用入园、离园、家访、开放活动等时间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情绪、行为等方面的表现,及时肯定幼儿的优点。
日常活动时经常引导幼儿说说自己与同伴在哪些方面有进步,对幼儿的进步给予表扬与鼓励。
同时引导幼儿少于别人比,多于自己比,既指出他优秀的地方,又要指出他的不足。
使幼儿能正确的自我评价,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
(六)幼儿一日活动中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对于现在的心里健康教育的方式不是那种一日活动的形式,也不需要是那种把原有的活动替代掉的那种,应该是根据幼儿的心里想法与潜在的能力更好的发挥出来,应当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以及发展的需要方式,来更好地发挥教学活动的心理健康活动的教育作用,而不是就事论事,“阳春面浇头”外在式的:
也不是对原有材料中内含的心理因素视而不见,不考虑儿童的心理反应,一味地灌输渗透或是把各类教学活动互相割裂开俩开来。
在语言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合群性;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交往、合作能力等。
在活动组织形式上采用融合模式,打破班级界限,由小、中、大班各级组间、各班级间幼儿互相参与活动,从单一的同龄伙伴交往发展到混龄伙伴交往,扩大了儿童交往场合与机会,提高了他们的合群性。
日常活动是儿童人际交往相对频繁与心理品质自然显露的时刻。
生活需要合群,合群性可以在生活中培养。
我们利用幼儿园的生活活动进行随机教育。
设立生活角,开展编织、绣花、擦皮鞋等活动,使儿童在共同合作中锻炼能力,感受一种群体性。
四、结论
在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中,确实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作为教师,我们只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持之以恒,对幼儿实施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才有益于幼儿健康心理的形成,为幼儿拥有健康、幸福的人生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晶.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J].学理论.2012(29)。
2、王玲凤;;隔代教养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年10期。
3、严仲连,陈时见;中大班幼儿亚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6期。
4、方丰娟;关于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王芳芳,叶广俊,王燕;幼儿园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0年01期。
6、王晓娟,于海波;打造教师的精神家园——教师文化[N];吉林日报;2010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儿园 心理健康 教育 存在 问题 对策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