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童年的发现》优秀教案.docx
- 文档编号:10710233
- 上传时间:2023-02-22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108.73KB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童年的发现》优秀教案.docx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童年的发现》优秀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童年的发现》优秀教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童年的发现》优秀教案
23* 童年的发现
教学目标
1.认识“胚、祸”等10个生字。
2.默读课文,能说出“我”关于人为什么会在梦中飞行、人是从哪里来的等问题的“发现”,以及“我”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3.能找出自己觉得有趣的部分,结合生活实际,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教学重点
1.能说出“我”关于人为什么会在梦中飞行、人是从哪里来的等问题的“发现”,以及“我”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2.能找出自己觉得有趣的部分,结合生活实际,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语句体会语言的风趣和幽默,能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教学策略
认写字词
随文识字,采用区分形近字法进行记忆,如“祸——锅、赋——斌、绞——跤、娜——哪”等。
“痴”是翘舌音;“祸、患、绞、窘”都是三拼音。
阅读理解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应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
先带着问题自主读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围绕“‘我’经历了怎样的探究过程”这一问题,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最后,结合自己觉得有趣的部分,交流阅读感受。
积累运用
本文的语言风趣幽默,有助于我们进行语言积累。
如,课文开头特别强调了“我”九岁时独立思考后有所发现的不同凡响,表现出“我”抑制不住的骄傲;课文结尾以自嘲的方式调侃“我”被老师误会轰出教室的事实,并把自己跟世界上有重大发现的人并列,作为自我安慰的理由,体现了儿童独有的可爱与幽默。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
了解有关胚胎发育的科学知识。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童年生活是幸福的,童年的回忆是美好的。
那是因为孩子在童年时活泼、好动,富有朝气。
你们的童年一定有过许多发现!
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有过什么发现。
2.苏联作家费奥多罗夫的童年有一个有趣的发现,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童年的发现》。
3.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操作指导 教学伊始,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谈自己的童年生活,拉近与文本的距离,激发学生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兴趣,为下文学习做好铺垫。
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活动1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教师出示阅读提示,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课件出示
(1)用自己的方法学习生字、新词。
(2)人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3)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经历了一个怎样的探究过程?
结果怎样?
2.检测生字掌握情况。
课件出示 胚胎 祸患 天赋 痴迷 绞尽脑汁 嘿 伊万诺夫娜 困窘
教师重点指导:
“嘿”是语气词,要结合语境读出它的语气。
3.师生交流,理解词语。
课件出示 澄澈:
清澈透明。
天赋:
天资。
绞尽脑汁:
比喻费尽了心机,想尽了办法。
困窘:
为难。
本文指“我”面对老师的误解和同学的嘲笑,不知道怎么办好。
进化:
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变化。
点拨:
“祸患”可以用找近义词的方法来理解。
活动2 朗读课文,整体把握
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2.同桌交流后进行汇报:
课文主要讲的是作者童年时发现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的过程,反映了儿童渴望求知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
3.师生交流,理清课文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
作者围绕着童年的发现先讲了什么?
然后讲了什么?
最后讲了什么?
课件出示 课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的发现,再具体叙述这项发现的经过,最后讲了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讲课时得到了证实。
(2)学生汇报,教师引导学生理清课文脉络。
课件出示 课文是以倒叙的形式写的,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我”童年时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然而这一“发现”却使“我”受到了惩罚。
第二部分(第3~13自然段)主要讲“我”发现“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的过程。
第三部分(第14~19自然段)写几年后在生物课上,老师讲到人的起源时,“我”想到了“我”的发现,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音,老师认为“我”的笑不怀好意,把“我”轰出教室。
“我”安慰自己,“重大的发现”有时还面临着风险。
操作指导 教师引导学生围绕阅读提示,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生可采取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方式,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理清课文层次,为下节课的品读、感悟人物精神做好了铺垫。
板块三 精读课文,感悟“发现
”
活动1 合作探究,寻找“发现”
1.出示学习提示,小组合作探究:
课件出示
(1)默读课文,思考:
从“我”的发现和发现的过程来看,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找出你觉得有趣的地方,画出相关的句子,说说自己的感受。
(3)试着用概括的话说一说“发现”的过程。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如有困难,教师可作示范,再让学生模仿。
活动2 全班交流,解密“发现”
教师通过课堂交流,根据学生的理解,从下面几个方面相机指导。
1.“我”是一个充满幻想的孩子。
课件出示 每天夜里做梦我都飞……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
(1)轻声朗读这段话,闭上眼睛想象这段话描写的情景。
(2)如果你也做了这样一个梦,或者你真的能飞了,你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高兴、惊喜、新奇……)
(3)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课件出示 人是由细胞构成的……这样推算下来,到变化成人,正好是九个月。
(1)朗读这段话,说说哪些地方是“我”的幻想。
(2)当“我”发现或者是幻想了这样一个规律时,“我”是怎样的心情?
(格外高兴、得意……)
(3)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我”是一个喜欢刨根问底的孩子。
课件出示 那天,我们几个人决定去见我们的老师,让他来解答这个奇妙的问题……等你们升入高年级,上课时老师都会给你们讲解。
(1)找一找“我”问了几个问题。
把问题画出来。
(2)想一想这些问题之间有什么关系。
(一个问题套着另一个问题,每一个问题都是对前一个问题的追问。
)
(3)想象当时的情景,分角色朗读这段话。
课件出示 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
(1)想象“我”研究鱼的样子,朗读这句话。
(2)你觉得“我”会翻来覆去地看些什么?
会想到些什么?
3.“我”是一个幽默的孩子。
课件出示 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
(1)你觉得这句话哪些地方很幽默?
为什么让你读着想笑?
(2)怎样理解“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这句话?
(这句话一语双关。
其一,它讲出了科学事业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真实情况;其二,“我”用幽默与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此事的看法,意思是说,谁让“我”有这样重大的发现呢,被轰出教室也就不足为奇了。
)
(3)举例说说对“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这句话的理解。
操作指导 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然后找出相关的句子进行说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学时,对于难理解的地方,可补充相关课外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板块四 总结全文,迁移运用
1.你觉得文中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
(费奥多罗夫是个天真无邪、求知若渴、善于探究和想象,并有着执着精神的孩子。
)
2.学生交流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发现。
3.选择本课开始时回忆的那些发现中的一个,模仿课文的写法和语言,写一写自己童年有趣的发现。
4.总结:
尽管童年的发现有时会令人觉得可笑,甚至会招来麻烦,可是希望你们每个人都有一双好奇的眼睛去发现,去享受发现的快乐,拥有自己美妙的童年的发现。
也许,这就是你创造、研究的开始。
操作指导 让学生学会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文章,使学生能深刻感受到人物特点,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同时引导学生练习表达和写作。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1.课题中的“发现”一词是本文的文眼,我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提出疑问,然后进行梳理,明确主要学习任务。
教学中,要紧紧围绕“发现”展开教学,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发现了什么,重点了解作者是怎么发现的,理清作者童年时发现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的过程,进而体会人物形象和精神品质,达到启迪教育学生的目的。
2.通过自读自悟和讨论交流,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作者发现了什么,是怎么发现的。
从中激发学生勤学好问、大胆想象、乐于探究的学习精神。
学生课堂活动卡
课 题
童年的发现
用 时
5~8分钟
活动内容
阅读思考:
“我”发现了什么?
是怎样发现的?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
起因
经过
结果
人物特点
受到的启迪
★活动建议
1.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全文,理清文章层次,并画出相关语句。
2.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3.集体交流:
在感悟和有感情朗读相关词句的基础上,深刻体会人物的特点。
4.讨论交流:
从课文中受到什么启示和教育?
学生课前预学案
课 题
童年的发现
时间建议
10~15分钟
预
学
内
容
熟读课文
1.本文共有( )个自然段。
2.默读两遍,朗读三遍,读通、读顺课文。
预习字词
1.把加点字的读音写在括号里,再把词语读两遍。
胚胎( ) 祸患( )( ) 痴迷( ) 困窘( )
2.根据本课的生字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娜”的读音是nà,多用于女子的名字。
( )
(2)“伊”和“依”“漪”的读音相同。
( )
(3)“赋”可以组词为天赋、赋予。
( )
3.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并填空。
祸患 迷恋 天赋 痴迷 绞尽脑汁 驱逐 迫害
上面的词语中,表示深深地迷恋的是____________;比喻费尽了心机,想尽了办法的是____________。
内容感知
1.“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这个发现始于( )。
A.“我”在书上看到的故事 B.老师给“我们”的启示 C.梦中飞行
2.“我”的发现在老师讲课时得到证实,“我”为此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音,老师认为“我”( ),当众把“我”轰出教室。
A.不怀好意 B.嘲笑老师
资料搜集
1.搜集作者费奥多罗夫的资料。
2.搜集细胞的资料。
阅读质疑
1.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2.读了课文,我还要在上课时努力弄懂下面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童年的发现
教学目标
1.通过作者发现胚胎的发育过程,体会作者童年的探索趣味。
2.懂得童年的幻想给童年带来的快乐。
3.了解课文“童真童趣”的特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情分析
学生已初步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学习习惯,具备了朗读默读的能力。
随着年段的升高,一本薄薄的教科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他们具有了扩大阅读面,提高阅读量的心理需求,因此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与文本展开深层次的对话,还要为学生提供了大量阅读材料,语文主题丛书填补了阅读的空白,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阅读的窗户,使他们享受阅读的愉悦。
3重点难点
重点是:
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4教学过程
师:
上课
生:
老师好!
师:
同学们好,请坐!
师:
童年是美好的,童年是多姿多彩的,它也是天真烂漫的,那么我们每一个人的童年都充满着无数个为什么,这些为什么引领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童年的发现这篇课文,看一看这篇文章带给我们怎样不同的感受和体验。
师:
来!
一起读课题
生:
14童年的发现
师:
看到这个课题以后你想知道什么?
生1:
童年发现了什么?
生2:
是谁的童年发现?
生3:
是怎么发现的
师总结:
是谁的童年发现?
发现了什么?
又是怎样发现的?
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默读课文。
教师巡视
师:
好!
停
师:
刚才提出的那些问题同学们是不是有的已经找到了答案,有的还没有找到答案,我们学完了这篇课文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师:
谁能带大家读一下本科的新词?
生1:
胚胎、祸患、滑翔、双臂、天赋、妨碍、岂止、痴迷、厘米、羞愧、幸亏、驱逐、迫害、淘气、绞尽脑汁、随心所欲、运转自如、
生2:
胚胎、祸患、滑翔、双臂、天赋、妨碍、岂止、痴迷、厘米、羞愧、幸亏、驱逐、迫害、淘气、绞尽脑汁、随心所欲、运转自如、
生齐读
师:
非常好,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本课的生词,并且已经初读了课文想一想本文到底讲了一件什么事(出示多媒体课件)
生1:
.................
生2:
.................
师总结:
课文重点写发现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
师板书(胚胎发育规律)
师:
同学们小组讨论文章围绕发现写了哪三件事?
师巡视
生1:
我常常做梦,老师告诉我人是由飞鸟等进化来的。
生2:
我得出结论,人如何由小鱼进化成人的。
生3:
在生物课上被老师罚出教室。
师:
同学们说的非常准确文章围绕发现写了这样三件事,那么我童年的发现到底是什么呢?
在文章找出相关的句子,开始!
生:
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成小鱼经过了很长时间,现在这一段时间就折合成一个月,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很长时间又折合成一个月,这样推算下来到变成了正好是九个月。
师:
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这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呢,他在多大的时候发现的啊?
生:
9岁
师:
他在9岁的时候就发现了达尔文的进化论,我们一起通过图片看一看作者发现这个进化过程
(师播放图片)讲解:
这是一个由低价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过程。
师:
我在9岁的时候就有了如此重大的发现,当我发现这样的规律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
生:
高兴、激动、得意、自豪、开心、
师:
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的规律的?
又是怎样一步一步找到答案的呢?
请同学们讨论并小组汇报。
生1:
我是在梦中发现的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
我们一起找到老师请她给我们解答,我经过思考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师:
我们找到了老师,老师是怎样给我们解答的呢?
我们一共问了几个问题?
生:
3个
师:
谁能找出来给大家读出来?
生:
为什么只有晚上睡觉时才长?
那么为什么人在生长的时候就要飞呢?
这究竟是什么道理?
人怎么会是鸟呢?
师:
只有这三个问题吗?
有没有潜藏的问题?
梦里飞行说明你们是在长身体啊老师解释说,那老师了这样一句话说明同学们之前有没有对老师进行提问啊。
生:
问了
师:
那文中写出来了吗?
生:
没有
师:
谁能说一下我问了老师什么问题?
生:
老师我们为什么要在梦里飞行啊
请同学表演老师与我的对话
请同学点评演的怎么样
师:
他们俩演出了当时我与老师对话的那种感觉吗?
当时我怀着怎么样的心情去问老师的,我非常好奇这个问题与老师一问一答、应该是对老师进行追问的语气
请一组学生表演
师:
老师给我们的解答我们满意吗?
生:
不满意
师:
老师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由此激发了我们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从文中哪句话能够看出来我对这件事的渴望?
生:
我想的是那样的痴迷,以至于从河里抓到一条鱼,我都会翻来覆去的看个仔细,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具备的某些特征。
师:
我对这件事情如此渴望,以至于痴迷,那我最后找到答案了吗?
生:
找到了。
师:
又是怎样被证实的?
在什么时候得到证实的?
生:
在六年级生物课的时候,老师讲到达尔文进化论的时候发现自己的猜想被证实了。
师:
谁能给大家总结一下我是怎样一步步发现并证实的。
生:
找老师解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师:
在生物课上我笑出来声,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
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生:
当老师讲到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时,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居然跟进化论的观点完全一致,因此情不自禁的笑出了声音,本来这是再正常不过的反应,丝毫没有恶意。
师:
那么,为什么老师会以为我不怀好意呢?
生:
从课文中看老师年轻,讲的是人的发育和进化,话题过于敏感,老师讲课时一本正经的板着面孔,怕学生胡思乱想,其他同学也配合老师没有出生
师:
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你怎么理解?
生:
嘲讽自己
师:
其实也讲出来科学事业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真实情况,哥白尼等都有过这样的遭遇。
从我的发现和发现过程,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找出相关的句子来解释。
生:
富于幻想
生:
执着探索
生:
幽默风趣
师:
总的来说,费奥多罗夫是一个天真无邪求知若渴善于探究和想象的孩子。
你想对她说些什
么?
动笔试着写一些。
生读对作者说的话
师:
从我的童年发现中你有什么启发或体会?
生:
我们无论想做一件什么事情,还是要做一件什么事情,都要冒着危险,都要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
师找同学读课后延伸。
教学设计
课文:
童年的发现
板块:
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作者用充满童真童趣的语言,回忆童年时如何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及特殊的经历,反映了儿童渴望求知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
全文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富有启迪性。
教学中,建议教师引导学生时,不要把着眼点放在发现的本身,不要在“胚胎发育规律”上去探讨,而是要放在如何发现的过程上,让学生探讨为什么“我”童年会有这个发现。
教学本课力求以引导学生读、议为主线,读中有悟,在“议”中分享。
并结合课内外阅读过的科学家的故事,展开较为深入的讨论,沟通课堂内外的联系,体会童年的乐趣,培育学生勇于提问、不断研究、大胆想象的科学精神。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作者童年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以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学会“妨、碍”两个会认的字,读读记记“妨碍、情不自禁、随心所欲、天赋、痴迷、一本正经”等词语。
3.通过阅读课文,帮助学生感受作者童年的求知欲望、探究精神和大胆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我”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
教学难点:
理解“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领悟作者童年时强烈的求知欲和丰富大胆的想象力。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阅读、搜集有关科学家发现、发明的故事。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观察:
(展示课件第三屏)
从画面上看,你会做出哪些判断?
能判断出这个人的职业吗?
他是谁?
——他可是一位了不起的充满了传奇色彩的卓越的飞行员。
在他的飞行生涯中,共试飞过297种国内外飞机,是29项世界纪录的创造者。
为此,1948年,他们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斯大林授予他“苏联英雄”的称号。
他的名字叫费奥多罗夫。
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近这位苏联英雄,走进他的童年,了解他《童年的发现》,共同感受他妙趣横生的童年经历。
二、板书课题,自主提问
14童年的发现
围绕课题,你会产生哪些感兴趣的问题?
三、初读感知,识读词语(展示课件第四屏)
过渡语: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却充满情趣,或许你还能从中获得不少有趣的收益。
试试看。
1.通读全文,画出生字新词。
2.想一想,文中介绍了一件什么事?
3.组织交流。
指定学生读一读。
四、细读品味,感受乐趣(展示课件第五屏)
1.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我”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
2.请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句子反复读一读,并结合上下文谈谈自己从中读出了些什么。
3.交流展示读书所得。
五、精读感悟,互动共享引导学生关注与体会——
1.在文中找出关于“我”梦中飞行的叙述和描写,再读一读,你会发现什么?
(提示:
儿童特有的心理以及与课题的联系。
)
2.对于“我”在课堂上情不自禁的发笑,被老师轰出教室罚站时的心理活动,你是如何理解的?
3.联系自己课外阅读与搜集到的有关科学家的故事,谈谈自己曾经的发现与体会。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展开交流。
)
六、总结提炼,拓展延伸
1.围绕《童年的发现》,各自有哪些收获与启发?
2.请对童年的“我”做出评价。
尝试用“‘我’是一个()的少年。
‘我’之所以被老师驱逐出教室,是因为()。
”的句式展开评价。
观察画面这一环节,重在创设一种情境,激发学生对文中“我”生活的时代、职业角色的好奇心与主要经历了解的欲望。
让学生借助文章题目捕捉文中信息。
明确初步读书的目的,从整体入手,抓住主要内容,在交流中积累重要词句。
有针对性地在读中有所得、有感悟,能够与同伴共享自己的成果,不断提高读书效率。
强化了学生主体地位。
适当的提醒与点拨,体现教师的主导性,激活学生的课外阅读储备,沟通课内外联系。
评价性阅读,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与广度。
七、作业推荐(展示课件第六屏)
以“童年趣事”为题,写一个小片断。
读写结合,内化读悟成果,丰富课堂外延。
23*童年的发现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4.感受人物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课文幽默、活泼的语言风格。
5.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教学重点
感受人物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课文幽默、活泼的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查阅伽利略、哥白尼等的故事资料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题质疑,激发兴趣
1.教师:
童年是人生中最无忧无虑的时刻,天真可爱的我们总会冒出一些奇思妙想,做出许多趣事、傻事。
苏联作家费奥多罗夫童年发生过什么有意思的事呢?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费奥多罗夫的童年。
2.板书课题:
童年的发现。
3.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进课文,去寻求答案吧!
二、紧扣“发现”,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我”童年的发现是什么?
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人是由细胞构成的……正好是九个月。
”
3.仔细读读这几句话,理解句子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转述这几句话。
4.联系整段话,反复朗读,体会当“我”发现这个规律时,是怎样的心情。
5.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三、围绕“发现”,精读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
“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的规律的?
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
哪些地方让你觉得有趣?
谈谈自己的感受。
分小组学习,将找到的句子读一读,谈谈自己的体会,并讨论、交流不理解的问题。
2.探讨交流,理清脉络。
(1)“我”在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
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
出示句子:
“只要双脚一点,轻轻跃起……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
”
(从费奥多罗夫关于飞行的梦中,从他对梦中飞行的迷恋中,尤其是“只要……就能……”“甚至学会了”等词句中感受到了他的天真可爱。
)
(2)“我们”一起找到老师,请他给“我们”解答。
出示句子:
“为什么只有晚上睡觉时才长?
”“那为什么人在生长的时候就要飞呢?
这究竟是什么道理?
”“人怎么会是鸟?
”
(从一连串的问题中,我感受到了这是一群好奇心强、爱思考的孩子。
)
(3)老师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更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以至于亲自抓来鱼,仔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童年的发现 部编版五 年级 下册 童年 发现 优秀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