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中考语文 文言文 培优练习含答案.docx
- 文档编号:10709585
- 上传时间:2023-02-22
- 格式:DOCX
- 页数:45
- 大小:88.14KB
备战中考语文 文言文 培优练习含答案.docx
《备战中考语文 文言文 培优练习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中考语文 文言文 培优练习含答案.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备战中考语文文言文培优练习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
1.课外文言文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殷仲堪既为荆州,值水俭①,食常五碗盘,外无余肴,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②之。
虽欲率物③,亦缘其性真素。
每语子弟云:
“勿以我受任方州,云我豁④平昔时意,今吾处之不易。
贫者,士
⑤之常⑥,焉得登枝而损其本!
尔曹⑦其存之⑧。
”
——《世说新语》
注释:
①水俭:
水涝歉收。
②啖:
吃。
③率物:
为人表率。
④豁:
抛弃。
⑤士:
读书人。
⑥常:
常态。
⑦尔曹:
你们。
⑧存之:
谨记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
(画一处)
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损其本!
3.结合选文内容,说说赞扬了殷仲堪哪些品质?
【答案】
1.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
2.清贫是读书人的本分,怎么能够登上高枝就抛弃它的根本呢!
3.示例:
殷仲堪身为荆州官员,“食常五碗盘,外无余肴”,以及他对子弟的教导,可以看出他具有生活俭朴、以身作则、安贫守志的良好品质。
【解析】
1.试题分析:
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
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
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
语句“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的意思是:
饭粒掉在餐桌上,总要捡起来吃掉。
据此,正确的句读是:
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
2.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注重积累,尤其是重点篇目,要做到熟记。
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
同时,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
在此题中,要注意“惟(只)、士(读书人)、焉(怎么)、损(抛弃)”的意思,必须翻译出来。
3.试题分析:
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文章叙写的事件和具体的描写分析作答。
从其“食常五碗盘,外无余肴,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和“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损其本!
尔曹其存之”可以看出,殷仲堪具有生活俭朴、以身作则、安贫守志的良好品质的官员。
据此分析作答。
【点睛】
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
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参考译文:
殷仲堪做荆州刺史,上任时正赶上水涝歉收,每餐吃五碗菜,再没有别的佳肴,饭粒掉在餐桌上,总要捡起来吃掉。
这样做虽然是有心为人表率,却也是由于生性朴素。
他常常对子弟们说:
“不要因为我出任一州长官,就认为我会把平素的意愿操守丢弃。
如今,我处在这个位置上很不容易。
清贫是读书人的本分,怎么能够登上高枝就抛弃它的根本呢!
你们要记住这个道理。
”
2.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
况①守时,府治②被火焚,文卷悉烬,遗火③者,一吏也。
火熄,况守出坐砾④场上,呼吏痛杖一百,喝使归舍,亟⑤草奏,一力归罪已躬,更不以累吏也。
初吏自知当死,况守叹曰:
“此固太守事也,小吏何足当哉!
”奏上,罪止罚俸。
公之周旋⑥小吏如此,所以威行而无怨。
使以今人处此,即自己之罪尚欲推之下人,况肯代人受过乎?
公之品,于是不可及矣!
(节选自《智囊》)
(注释)①:
况钟,字伯律,南昌人,时任苏州太守,明朝著者名廉官。
②府治:
府衙。
③遗火:
因失职造成火灾。
④砾:
小石,碎石。
⑤亟:
急速,赶快。
⑥周旋:
这里是对待的意思。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文卷悉烬悉:
(2)喝使归舍舍: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此固太守事也,小吏何足当哉!
3.选文结尾评论说“公之品,于是不可及矣”,况钟的“不可及”之“品”体现在哪里?
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答案】
1.
(1)全,都
(2)房舍,住宅
2.这木来就是太守该负的责任,一名小吏怎么能够承担呢!
3.沈钟的“不可及”之“品”体现在勇于担当。
对小吏的过错,况钟在呈奏皇上时,自己承担了全部责任。
【解析】
1.试题分析:
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
比如本题中的“悉”是“全,都”;“舍”是多义词,“房舍,住宅”的意思。
2.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注重积累,尤其是重点篇目,要做到熟记。
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
同时,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
在此题中,要注意“固(本来)、何(怎么)、哉(助词,呢)”的意思,必须翻译出来。
218.试题分析: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刻画人物的各种描写手法来分析;从叙写的事件上来分析。
从“亟草奏,一力归罪已躬,更不以累吏也”可以看出况钟勇于担当。
这正是“公之品,于是不可及矣”的具体体现。
据此概括作答。
【点睛】
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
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参考译文:
况钟做太守时,府衙被火烧,文件书卷都烧成了灰烬,失职造成火灾的人是个小官员。
火熄灭后,况钟出门坐在碎石场上,叫人狠狠杖打小官员百下,大声叫喊让他回到房舍中。
赶快亲自草拟奏折,尽全力把罪责归聚到自己身上,却不用罪责连累小官员,开始小官员自己知道将要承担死罪,况钟感叹说:
“这本来就是太守该负的责任,一名小吏怎么能够承担呢!
”况钟(将事情)上奏给皇上,论罪被罚没傣禄。
况钟对待手下小官都如此(有担当),这就是他行事有威严却不遭人怨恨的原因。
假如让如今的人处于这件事中,原本是自己的罪过还想要推脱给手下的人,更何况愿意代替别人承担过错呢?
况钟的品格,就是在这一点上让人望尘莫及啊!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河中石兽
纪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竞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秩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
“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湖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
(1)山门圮于河()
(2)湮于沙上()(3)如是再啮()
2.指出下面句子中“之”所指代的内容。
(1)一老河兵闻之()
(2)当求之于上流()
3.用“/”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
(只画一处)
众服为确论。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5.联系原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但知其一,不知其二”中“其一”“其二”的具体内容。
【答案】
1.
(1)倒塌
(2)埋没(3)咬,这里意为冲激。
2.
(1)讲学家所说的话(讲学家所说的道理)
(2)石兽
3.众/服为确论。
4.照他(老河兵)说的那样去做,果然在(上游)几里之外找到了石兽。
(采分点:
“如”、状语后置句式各1分,译出大意1分)
5.“其一”是指只考虑到石头和沙子的性质(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子的性质疏松漂浮)“其二”指还需考虑到水的冲击会掏空石头下面的沙子,从而让石头翻转,离开原来的位置,朝水流相反的方向移动到上游去。
【解析】
1.
试题分析:
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
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
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尽量做到解释准确、恰当。
“啮”咬,这里意为冲激。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虚词“之”用法的掌握。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
指代人、事、物,一般作宾语。
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2.指示代词,表近指。
这,这些,此。
(二)助词。
1.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6.表方位或时间的限定,相当于“以(三)动词,往,到……去。
本题都是代词,结合上下文指出指代内容即可。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351.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前,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文段思路,尤其是把握文章中涉及的人物及关系。
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断句,比如借助虚词,借助句式,借助对话词“曰”、“云”等,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等,读出含义,然后断句。
众人信服他的话,认为是正确的论断。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
句中重点词语有“如”“果”等。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蕴含的道理。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阅读全文,了解内容,从“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这句话中可知:
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就根据常情主观作出判断。
【考点定位】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
能力层级为理解B。
4.(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大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锦鳞游泳(____)
(2)佳木秀而繁阴(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下列句中停顿的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A.而或/长烟一空B.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C.游人去而禽鸟/乐也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4.范仲淹“此乐何极”,欧阳修“乐亦无穷”,请分析两者“乐”的不同之处。
【答案】
1.鱼繁荣滋长(茂盛,繁盛)
2.
(1)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2)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而感到快乐。
3.C
4.范仲淹的“乐”,是欣赏了春天美丽的湖面景色产生的乐;欧阳修的“乐”,是领略了树林中早晚、四时之景而快乐。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
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
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
“鳞”代指鱼;“秀”,茂盛。
2.本题考查学生翻译句子的能力。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
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重点字词:
“以”因为;三个“乐”字,乐趣/以……快乐/快乐。
3.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及主旨的能力。
《岳阳楼记》通过迁客骚人登楼时或喜或悲的览物之情的分析议论,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并以此勉励友人,警策自己。
《醉翁亭记》这篇优美的山水游记通过描写醉翁亭的秀丽、自然风光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故相同点:
甲文提出“后天下之乐”的政治理想,乙文抒发与民同乐的思想。
这两种思想境界都是积极向上的。
不同点是:
《岳阳楼记》作者主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此规劝滕子京并勉励自己,表现了崇高的精神境界。
《醉翁亭记》作者借山水之乐来排遣谪居生活的苦闷。
33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字词内涵的能力。
分析字词的内涵,需要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结合甲文可知,范仲淹“此乐何极”的“乐”是指面对美景而产生的愉悦心情;阅读乙文可知,欧阳修“乐亦无穷”的“乐"指欣赏美好景色的心情和与民同乐之情。
【点睛】
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
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
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
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戚继光①,字元敬,世登州卫指挥佥事②。
家贫,好读书,通经史大义。
继光至浙时,见卫所③军不习战,而金华、义乌俗称慓悍④,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
又以南方多薮泽⑤,不利驰逐,乃因地形制阵法,审步伐便利⑥,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
“戚家军”名闻天下。
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
与大猷⑦均为名将。
(继光)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
大猷老将务持重,继光则飙发电举⑧,屡摧大寇,名更出大猷上。
继光更历南北,并著声⑨。
在南方战功特盛,北则专主守。
所著《纪效新书》《练兵纪实》,谈兵者遵用焉。
(节选自《明史•戚继光传》,有删改)
(注释)①戚继光:
祖籍山东牟平,明朝抗倭名将。
②卫指挥佥事:
官名。
③卫所:
明代在京师和各地设卫所,数府合设一卫,下设千户所和百户所。
④慓悍:
矫捷勇猛。
⑤薮泽:
湖泽。
⑥审步伐便利:
从行进便利的角度考虑。
⑦大猷:
俞大猷,明朝名将。
⑧飙发电举:
办事如暴风闪电般迅猛。
⑨并著声:
都有突出的声誉。
1.下列断句有误的一项是()
A.又以∕南方多薮泽B.审∕步伐便利
C.继光为将∕号令严D.大猷老∕将务持重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通经史大义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B.乃因地形制阵法 增其旧制
C.赏罚信 愿陛下亲之而信之
D.名更出大猷上 不敢出一言以复
3.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继光)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
A.彼竭我盈,故克之
B.实是欲界之仙都
C.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D.何陋之有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
5.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文中戚继光的形象特点。
【答案】
1.D
2.A
3.A
4.请求招募三千人,把击刺的方法教给他们,交替使用长兵器和短兵器。
因此,戚继光的整支部队特别精良。
5.善于治军,果敢、刚毅,战功显赫等(写出两点即得满分)
【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
D项错误,D项翻译为:
俞大猷是老将,行动持重。
故断句为大猷老将/务持重。
2.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翻译。
A项,两个“通”都是“通晓、晓得”的意思;B项,制定/规模;C项,守信用/相信、信任;D项,超出、高出/发出。
故选A。
3.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的辨析。
例句中的“之”为第三人称代词,他。
A项,第三人称代词,它(齐国);B项结构助词,相当于“的”;C项语气助词,无实义;D项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
故选A。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翻译时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以及特殊句式的语序调换。
在本句中,“教以击刺法”是状语后置句,翻译为把击刺的方法教给他们,“迭用”翻译为“交替使用”,“由是”翻译为“因此”。
译文:
请求招募三千人,把击刺的方法教给他们,交替使用长兵器和短兵器。
因此,戚继光的整支部队特别精良。
5.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从“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
又以南方多薮泽⑤,不利驰逐,乃因地形制阵法,审步伐便利⑥,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
”可以看出,戚继光善于治军;从“(继光)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继光更历南北,并著声⑨”可以看出,戚继光刚毅果敢、名声远扬。
做答时,将以上几点整合即可。
【点睛】
译文:
戚继光,字元敬,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
家里贫困,喜爱读书,通晓经史大义。
戚继光到浙江时,看到卫所军队不练习作战,而金华、义乌人向来以矫捷勇猛著称,(戚继光)请准招募三千人,教他们攻击、刺杀的方法,长短兵器轮番使用,从此戚继光这支部队特别精锐。
又因为南方多水草茂密的沼泽湖泊,不利于奔驰追逐,就根据地形编制阵法,从行进便利的角度考虑,一切战舰、火药武器、兵械,都精心研制然后加以更换。
“戚家军”驰名天下。
戚继光担任将领号令严明,赏罚必行,士兵没有敢不听命令的。
他与俞大猷都是名将。
(戚继光的)操行不如俞大猷,可果敢刚毅超过了他。
俞大猷是老将,行动持重,戚继光则行如风驰电掣,屡次摧毁大倭寇,名声更在俞大猷之上。
戚继光经历了南北镇守,各处都名声显著。
在南方立下赫赫战功,在北方则专注防守。
他所写的《纪效新书》和《练兵纪实》,谈论兵法的人都遵守运用它。
6.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超然台记
〔宋〕苏轼
凡物皆有可观。
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
哺糟啜醨①,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
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余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
始至之日,岁比不登②,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
人固疑余之不乐也。
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
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
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全之计。
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③而新之。
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
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④有隐君子乎!
而其东则庐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
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师尚父、齐桓公之遗烈⑤,犹有存者。
北俯潍水,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
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
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
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⑥脱粟而食之,曰:
“乐哉游乎!
”
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⑦”,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注释)①哺糟啜醨:
吃酒糟,饮薄酒。
②岁比不登:
连年歉收。
比:
连续。
登:
丰收。
③葺:
修缮。
④庶几:
或许,也许。
⑤遗烈:
功业。
⑥瀹:
煮。
⑦超然:
超凡脱俗,超出世俗生活之外。
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思。
⑴(安)①释舟楫之安____②尔安敢轻吾射_____(《卖油翁》)
⑵(因)①因城以为台者旧矣_____②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_____(《唐雎不辱使命》)
⑶(稍)①稍葺而新之____②县官日有廪稍之供_______(《送东阳马生序》)
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3处)
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
3.请借助小贴士,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要注意语意完整、通顺。
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
4.请认真品读下列语句,联系全文内容,简要分析本文中苏轼的“乐”与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所谈到的“乐”,有何不同。
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苏轼《超然台记》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答案】
1.安逸,安适怎么靠着,顺着,就着于是,就略微,稍微公家供给的粮食
2.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
3.(我)远离杭州湖光山色的美景,来到桑麻丛生的荒野。
4.苏轼乐于超然物外,他认为只要把一切事物都置之度外,就无往而不乐(无论到哪儿都能找到快乐),世间万物皆有可乐。
欧阳修则立足现实,与民同乐,率领百姓同游琅琊山,以百姓的快乐为快乐。
【解析】
1.考查文言实词。
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此题都是一词多义词,要结合各自的语境辨析词义,如“稍”略微;稍微。
“安”安逸,安适;怎么。
2.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
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
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
雨落雪飞的早晨,风清月明的夜晚,我没有不在那里的,朋友们也没有不在这里跟随着我的。
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
雨雪之朝
/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
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
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背:
远离。
观:
美景。
适:
去,往。
4.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醉翁亭记》庆历五年春,欧阳修由于声援范仲淹等人,再遭贬斥,出知滁洲,本文作于到滁州的第二年。
“庆历新政”的失败,使他感到苦闷;外放可以摆脱朝廷党争,对他也是一种安慰。
文章表现了作者这种复杂的心情。
本文以一个“乐”字贯穿全篇,并坦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把政治失意,仕途坎坷的内心抑郁和苦闷寄情于山水之间,消融于与民同乐之间,在描绘一幅幅变化多姿、秀丽妩媚的优美图画时,表现了他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此文说明超然于物外,就可以无往而不乐。
即把一切事物都置之度外,无所希冀,无所追求,与世无争,随遇而安,就不会有什么烦恼,能成为二个知足者常乐的人。
【点睛】
译文
任何事物都有可观赏的地方。
如有可观赏的地方,那么都可使人有快乐,不必一定要是怪异、新奇、雄伟、瑰丽的景观。
吃酒糟、喝薄酒,都可以使人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备战中考语文 文言文 培优练习含答案 备战 中考 语文 练习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