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瑢《颗粒归公》课堂实录第一课时评析.docx
- 文档编号:10708995
- 上传时间:2023-02-22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0.53KB
袁瑢《颗粒归公》课堂实录第一课时评析.docx
《袁瑢《颗粒归公》课堂实录第一课时评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袁瑢《颗粒归公》课堂实录第一课时评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袁瑢《颗粒归公》课堂实录第一课时评析
袁瑢《颗粒归公》课堂实录(第一课时)评析
打开文本图片集
颗粒归公
“泥人张”真会捏泥人,连我弟弟跟鹅打架,也给捏了出来,还上了彩色呢。
说起来真有意思。
我奶奶养了五只鹅。
这些鹅红嘴巴,高额头,浑身雪白。
我弟弟特别喜欢它们,常常给它们喂食。
鹅一看见他,就伸长了脖子围着他转。
那天,我弟弟拾了一篮子稻穗,正要送到队里去,那五只淘气的鹅以为又给它们喂食来了,嘎嘎嘎地追了上来。
弟弟把篮子举得高高的,大声喊:
“这是队里的,不给你们吃!
”可是鹅一点也不听话,它们拍着翅膀,盯着篮子,嘎嘎嘎地叫着往上扑。
弟弟左躲右闪,急得满头是汗。
正在这时候,“泥人张”来了。
他笑呵呵地说:
“小弟弟,你是好样的,我来给你捏个像。
”
你看,就是这么个跟鹅打架的像,还给起了个名字,叫“颗粒归公”。
(人教版十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三册)
【实录与分析】
师:
我这里有一个少数民族打鼓的塑像。
这个塑像是用泥捏的,上面还涂了颜色,很好看(出示:
捏nie)。
用手指头把软的东西弄成一定的形状叫“捏”,你们捏过什么吗?
生:
我捏过橡皮泥。
生:
在科技课上,我们用橡皮泥捏过压缩机。
师:
在天津有一群捏泥人的艺术家,姓张。
(板书出示:
张)他们的作品很受人们欢迎,大家亲切地叫他们“泥人张”。
(在“张”字前加上“泥人”两字)“泥人张”会用泥捏成各式各样的人像、动物,涂上鲜艳的色彩,远远看去就像真的一样。
(出示挂图)看!
这张图上画的就是“泥人张”捏的一个塑像。
你们看,这是什么人的塑像?
生:
这是一个小弟弟跟鹅打架的塑像。
生:
是小弟弟跟鹅打架,小弟弟把一篮子稻穗举得高高的。
师:
第二十九课《颗粒归公》(板书:
颗粒归公),这篇课文就是介绍这个塑像的。
通过少数民族打鼓的塑像并结合学生的生活,解释了“捏”“塑像”;又用挂图结合板书解释了“泥人张”,并由此引出“颗粒归公”课题,犹如一套组合拳让学生非常清晰地了解了这一组词语的意思。
特别是课题板书的顺序,教师边说边写,“在天津有一群捏泥人的艺术家,姓张”,板书“张”,“他们的作品很受人们欢迎,大家亲切地叫他们‘泥人张”’,将课题补充完整,设计精心而又巧妙。
师:
课文是怎样介绍这个塑像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遍课文,自学生字,看看有什么不懂的。
师:
有什么问题吗?
生:
什么叫“颗粒归公”?
老师说过名称要用前引号和后引号,这课文里的“颗粒归公”也是个名称,这句号为什么放在后引号的里面?
师:
你是讲“颗粒归公”后面这个句号怎么放在引号里边,是吗?
这个问题提得好。
生:
我也有个问题,“还上了彩色呢”为什么不说“还涂上了彩色呢”?
师:
噢,这个地方为什么只用“上”。
生:
我看了《拼音识字》,上面说“泥人张”是人们给他们一家的名称,那么这个“泥人张”到底指谁?
生:
给这小弟弟捏像的不一定是张家的人,会捏泥人的都可以叫他“泥人张”。
师:
不,这里是指张家的人,他們从第一代爷爷,到儿子,孙子,再到孙子的儿子,已经是第四代了,都是张家的人,反正是张家的后人捏的。
生:
还有一个问题,什么叫“高额头”?
师:
噢,什么叫“高额头”?
刚才大家提的问题,说明你们自学得很认真。
这些问题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一个一个地解决。
学生先后提出五个问题,提得相当有水平。
这与袁老师阅读课重视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能力有密切关系。
值得称道的是对学生提出的这五个问题,除了“泥人张”指谁教师当场作出解释外,余下的四个问题教师在后面讲读课文时都一一作出回应,这表现出袁老师严谨细腻的教学风格,更说明袁老师对学生的充分尊重。
正是由于教师对学生的重视,所以她所教班级的学生思维特别活跃,提出的问题也特别有质量。
师:
现在来看看,这些字你们都认识了没有?
(出示生字小黑板,指名学生认读)这是什么字?
生:
“额”,高额头的“额”。
师:
人脸部的哪一部分是额头?
谁能指出来?
生:
(指喉头)这儿是高额头。
师:
这地方是额头吗?
生:
(指额头)这儿是额头。
师:
对了,(指着额头)人的额头是在这儿,在眉毛上边,发根下边,这一部分叫额头。
鹅的额头在哪里?
谁来指指看?
(一学生上来指出图上的鹅的额头)对了,鹅的额头跟鸡鸭的额头比,高得多,这是鹅的一个特点。
谁来讲讲鹅有怎样的额头?
生:
鹅有高高的额头。
师:
对了,鹅有高额头。
(出示:
穗)
生:
稻穗的“穗”,麦穗的“穗”。
师:
对的。
篮子里有稻穗。
(指图)什么颜色的稻穗?
生:
金黄色的稻穗。
师:
还可以怎么说?
生:
还可以说黄澄澄的稻穗。
师:
(出示:
像)什么字?
生:
“像”,遗像的“像”。
师:
你说“遗像”什么意思?
生:
周总理去世了,他的像就叫“遗像”。
师:
遗像是人去世后留下的像。
我们教室里挂着毛主席像。
你们还看到什么像?
生:
还有塑像。
师:
对啊,(指少数民族打鼓塑像)这就是一个泥塑的像。
生:
我在一个电影里面看到的,有一个石像,石头雕出来的像,有三米高。
师:
那是雕像,雕刻出来的。
(指挂图)你们看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像?
生:
这是一个可爱的像。
生:
这是一个美丽的像。
师:
对,都可以。
(出示:
嘎)
生:
嘎(ga)。
师:
“嘎”是什么意思?
生:
“嘎嘎嘎”是鹅或鸭叫的声音。
师:
有的门开或者关的时候发出“嘎吱”的声音,也是这个“嘎”。
(出示:
呵)
生:
“呵”,笑呵呵的“呵”。
师:
对的。
生:
还有这个“嘎”是象声词。
师:
对的。
生:
这个“呵”,不但是笑呵呵的“呵”,还是语气词的“呵”。
师:
对的。
现在看这上面的字,谁会读?
(指名学生读全部生字)
师:
对的,谁再读一遍?
(生读生字)
师:
一起读。
(生齐读生字)
生字词义教学非常扎实,先引导学生理解字义,再让学生个别读、全班读,通过反复认读加深记忆。
再仔细读读“额”“穗”“像”“嘎”。
这几个生字的教学,根据字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教学真是到位。
师:
现在要准备读课文了,要读得正确。
这篇课文一共有五段,谁来读?
(指名五个学生分读五节课文)
生:
××读第一段,句号、逗號没有停顿。
师:
要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
“可是鹅一点也不听话,它们拍着翅膀,盯着篮子,嘎嘎嘎地叫着往上扑”,认真读这句话,要读正确。
大家一起读。
(生齐读课文)
师:
对,读得很认真,都会读了。
现在看书上,(读第一节课文)“泥人张真会捏泥人”,这句话里的“真”是什么意思?
生:
这句话里的“真”,是“很”的意思。
生:
这个“真”表示“挺”,还表示“非常”。
生:
这个“真”还表示“可”的意思。
师:
大家理解正确。
泥人张真会捏泥人。
从哪件事看出“泥人张”真会捏泥人呢?
生:
“连我弟弟跟鹅打架,也给捏了出来,还上了彩色呢。
”
师:
对,这件事说明了“泥人张”真会捏泥人。
“上了彩色”,刚才有同学问,为什么不用“涂上”而只用一个“上”呢?
生:
假如用“涂上”就重复了。
师:
用“涂上”也是通的。
不过我觉得这篇文章写作方面有个特点,它用词造句非常简洁,没有多余的字。
这个“上”就是“涂上”的意思,所以他单单用个“上”字。
再比方说,“我弟弟跟鹅打架”,“我”后面可加上什么字?
生:
可加个“的”。
师:
对了,可加个“的”,“我的弟弟”,但作者就说“我弟弟”,讲得很简洁。
生:
我还有个问题,“还上了彩色呢”,这儿为什么不用感叹号,而用句号?
师:
你觉得这地方用感叹号也可以,是吗?
生:
我有个问题,“还上了彩色呢”为什么不用“还上了颜色呢”?
师:
“颜色”范围比较大,可以是上一种颜色,也可以是上几种颜色;“彩色”呢,说明不单是只上一种颜色,而是有红的、白的、绿的,等等。
(指挂图)这个塑像上了红色、白色、黄色等,所以说“上了彩色呢”。
还有个同学说为什么不用感叹号呢,我想是这样的,因为这句话的语气是介绍给大家听,叙述的成分比较多,感叹的成分比较少,所以用句号。
一起读这一节。
(生齐读第一节)
师:
这一节就一句话,介绍这个塑像是“泥人张”用泥捏出来的弟弟和鹅打架的像。
教师结合第一节课文讲读,适时回应了学生开始提出“为什么不用‘涂上’而只用一个‘上”’的问题,并且通过“我弟弟”和“我的弟弟”比较,认识了课文用词简洁的特点。
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又提出了新的问题,反映出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
面对学生的问题,教师没有回避,而是及时给予适当的回应。
这一连串课堂生成的问题及教师的即时应对,反映出袁老师深厚的语文功力,同时也充分说明教师事先深入进行文本解读的重要性。
师:
那么,“泥人张”怎么会捏这个像的呢?
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
接着,作者就写了三节,书上的第二、三、四节介绍了这个有趣的故事。
谁来读这三节课文?
(指名学生读课文)
师:
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三节。
这是书上第二节里的几句话。
(出示有练习题的黑板)读一遍这段话,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
我奶奶养了五只鹅。
()红嘴巴,高额头,浑身雪白。
我弟弟特别喜欢(),常常给()喂食。
()一看见他,就伸长了脖子围着他转。
生:
第一个括号里填“这些鹅”。
第二个括号里填“它们”。
第三个括号里填“它们”。
最后一个括号里填“鹅”。
(学生说,教师逐一填上)
师:
填得对。
(指第一个括号)“这些鹅”是指哪些鹅?
生:
“这些鹅”指的是奶奶养的五只鹅。
师:
对了,是指奶奶养的五只鹅。
“我弟弟特别喜欢它们”,“它们”是指谁?
生:
“它们”是指那五只鹅。
师:
是指这五只鹅。
“常常给它们喂食”,也是指这五只鹅。
这地方不填“它们”,可填什么?
生:
我弟弟特别喜欢“这五只鹅”。
师:
可以的。
生:
我弟弟特别喜欢“这些鹅”。
师:
可以的。
这句话如果改填“这些鹅”,我们一起读读看。
生:
(齐读)“我弟弟特别喜欢这些鹅,常常给这些鹅喂食。
”
师:
从“这些鹅红嘴巴”开始,读到“给这些鹅喂食”,一起读。
生:
(齐读)“这些鹅红嘴巴,高额头,浑身雪白。
我弟弟特别喜欢这些鹅,常常给这些鹅喂食。
”
师:
想想看,你们觉得用“它们”好,还是用“这些鹅”好,为什么呢?
生:
我说用“它们”好,因为用“它们”是很简洁的。
师:
噢,简洁了。
生:
因为用“这些鹅”,“这些鹅”太多了。
师:
对呀,你看“这些鹅”“这些鹅”,用得太多了,听起来就显得啰嗦了。
用“它们”很明确,就是指的这些鹅,用“它们”来代替“这些鹅”,就不啰嗦了,所以这句话要用“它们”。
讲话要有变化。
看下面一句,“鹅一看见他,就伸长了脖子围着他转”,如果这儿不用“鹅”,用“它们”来代替,好不好?
生:
这里用“它们”,小弟弟也用“他”,别人搞不清楚“他”是指谁?
生:
“它们”又用得太多了。
师:
对呀,要是这地方再用“它们”,“它们”又用得太多了。
我认为还有一个原因,上面一句主要是讲谁的事情?
生:
是讲弟弟喜欢鹅的事情。
师:
对,这一句是讲谁的事情?
生:
这句话是讲鹅的事情。
师:
对,是讲鹅对弟弟的态度,主要是讲鹅的事情,所以一开始说清楚“鹅”怎么样;刚才同学们说的也是对的。
所以这地方用“鹅”好。
生:
这里用“它们”不会混起来,“它们”的“它”是动物的“它”,后面的“他”是指人的“他”。
師:
你讲得也有道理,要是看着字,“它”是指动物,后面的“他”是指人,但我们读的时候,就没办法分辨了。
看似平淡无奇的一段文章,袁老师抓住如何用好代词“它们”这一知识点,教出了浓浓的语文味。
特别是第四个括号的进一步讨论:
如果这里再用“它们”,那样的话“它们”又用得太多了,而且指代会不明确。
这样的教学充满了辩证法,充分体现了袁老师钻研教材的深入细腻,反映出她“深、细、活、实”的教学风格。
师:
(出示小黑板,念上面的句子)“这些鹅红嘴巴,高额头,浑身雪白”。
要是我说,“这些鹅红嘴巴,浑身雪白,高额头”,这样好不好?
生:
这样讲不好,讲乱了。
生:
这样讲颠三倒四。
先讲头,再讲身体,再讲头,就颠三倒四了。
师:
我这样讲是乱了。
(指黑板上的句子)这样写很好,先讲头部的特点,“红嘴巴,高额头”,然后讲到全身,“浑身雪白”,很有次序。
所以我们小朋友讲话,也要学着这样有次序。
当然这是一种讲法,也可以先讲全身,再到部分。
但这个地方先讲头部,再讲全身,讲得很好。
师:
黑板上一共四句话(出示第二节后四句),第一句说“我奶奶养了五只鹅”,接下去一句说了什么?
生:
接下去说了鹅的外形。
师:
对啊,这句是讲了五只鹅可爱的样子,再接下去一句讲的什么?
生:
再接下去说弟弟特别喜欢它们。
师:
对,说的是弟弟对鹅的态度。
再接下去一句讲的什么?
生:
讲的是鹅对弟弟的态度。
师:
是讲鹅对弟弟的态度。
这四句就是按这样的顺序写的。
读一遍。
(学生读)在这四句话的前边,还有一句话:
“说起来真有意思”。
请小朋友读第一节,再读这句话,再连下去读,想想这句话在这里起了什么作用?
用上这句话有什么好处?
生:
这句话在这里的作用,就是说下面的故事是很有意思的。
生:
这句话摆在这儿,就是说这件事是很有趣的。
师:
第一节有句话,“连我弟弟跟鹅打架,也给捏了出来”,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说起来真有意思”,下面就要讲这件事了。
这句话把第一节跟下边的文章很自然地连接起来了,这句话就起了这么个作用。
(下课)
第二节课文讲读,除了“它们”如何使用,袁老师着重进行句子教学。
抓住“这些鹅红嘴巴,高额头,浑身雪白”,以变换句子比较的方法,让学生明白“讲话要有次序”;通过朗读梳理第二节后四句话的顺序,让学生明白写句子要“一句接一句地写下来”,这样才能写清楚;最后还讨论了第二节第一句话的作用。
袁老师没有讲太多的概念术语,就是用课文中浅显易懂的实例,指导学生明白句子应该一句一句有次序地写,才能把事物写清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颗粒归公 袁瑢 颗粒 归公 课堂实录 第一 课时 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