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培训资料.docx
- 文档编号:10707776
- 上传时间:2023-02-22
- 格式:DOCX
- 页数:55
- 大小:63.43KB
青年教师培训资料.docx
《青年教师培训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年教师培训资料.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年教师培训资料
十二师中学初中部青年教师培训资料
教研室
2017年9月
资料一:
教师成长的6种味道,你都尝过吗?
资料二:
作业批改的主要类型与具体方法
资料三:
中小学教师如何撰写教学反思
资料四:
教师如何和家长沟通,充分发挥家校合作的力量
资料五:
周卫东:
好课,是有余味的
资料六:
高效课堂的16个小创意,新学期用起!
资料七:
老师,你做过学情分析吗
资料八:
评课的观察点以及常用语
培训资料一:
教师成长的6种味道,你都尝过吗?
你在为自己的教师职业成长而苦恼吗?
刚刚踏进校园时的教育热情是否已渐渐衰退?
想要做出创新坚持自己却迷失了方向?
但别急,也有可能是因为你只是在每位老师都走过的路上。
七零后,为师二十七载;
在全国的教育报刊上发表了600多篇文章;
三次获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评比一等奖;
参加第五届全国小学数学优化课堂教学观摩课评比获一等奖;
贲友林,从乡村教师到特级教师,他的成长过程中,经历过和你一样的困顿,从最初的蹒跚学步到现在的步态从容,贲友林将自己的成长总结为六个词:
糊涂、失败、窘迫、平淡、涅槃、幸福,教师的职业成长要懂得体会教育的这6大真味!
教师成长味道1:
忐忑
在忐忑不安中,意外得到了教学认可
1990年,贲友林怀揣着“优秀毕业生”一纸证书走出南通师范学校的大门,回到了儿时的母校——一所只有六个年级六个班、180位学生、9位老师的农村小学。
两排教室,还是他上学时的模样,墙壁斑驳脱落,摇摇欲坠。
老师,还是原来教过他的那帮老师。
六年的变化,唯有学生,毕业了一届又一届。
就在这里,贲友林开始了教师之路。
不久,乡教委组织听课。
他根据教学进度,在五年级上了一节小数乘法简便运算,设计教学方案时采用当时影响甚大且很“流行”的尝试教学法。
为什么采用尝试教学法?
现在贲友林回想,当时自己也是稀里糊涂,说不清道不明。
而十多年后的今天再来反思,确实感觉在这一节课中采用尝试的教学策略是可行的、正确的。
因为在此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乘法简便运算和小数乘法。
他们完全有能力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本课问题。
一节课在忐忑不安中结束了,却意外地得到了听课的乡教委领导的好评。
糊里糊涂的在课堂教学得到领导好评的同时,贲友林朦朦胧胧地意识到:
教师的看家本领在课堂。
要想做一名好教师,一定要能上好课。
于是,上好数学课,就成了他当时的目标。
启示:
优秀与平庸,最根本的差别在于有无目标
有人说,优秀与平庸,最根本的差别,不在于天赋,也不在于机遇,而在于有无目标。
有了目标,才有积累;有了积累,才有优势;有了优势,才有突破。
教师成长味道2:
失败
简单模仿行不通,得找到自己的教学风格
然而,人生并非是一帆风顺,贲友林讲述了自己的一次失败经历:
在这年的秋冬之交,乡教委组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
这一次,我准备得更是充分,连上师范时的听课笔记也给翻了出来(这大概是我当年唯一能参考的课堂教学设计方面的资料了)。
根据教学进度(当时全然不知,教学内容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作一些调整),确定教学内容为“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因为是有关计算教学的课,我参考了读师范时听过的一位常州老师的“9加几”的练习设计,将此课的练习采用游戏的形式,时而让学生当“小医生”辨错改错,时而让学生“放鞭炮”选题计算,课上热闹非凡,我颇有成就感,然而,在评课时,中心校的一位资深教导主任说:
练习采用这样的游戏形式,不适合小学高年级的数学课。
一句话似一声响雷,我头脑嗡嗡作响,他惊醒了自鸣得意的我:
课堂教学,简单模仿不行!
课堂教学,不能邯郸学步!
虽然这一节课失败了,但多了一些关于失败的感悟,这也算作收获吧。
启示:
失败之后留下的都是思考
失败也好,成功也罢,都已过去,留下的是思考。
而坚持思考下去,形成习惯,则受益无穷——只要持之以恒,上帝都会敬佩你。
教师成长味道3:
窘迫
学生问倒了我,也催生了新的灵感
贲友林在教第八册的数学(当时用的是人教版通用教材)时,遇到了这样一题:
滨海村养虾专业组用人工养对虾,去年的产量是6857千克,今年的产量达到8325千克,今年比去年增产多少千克?
把上题改编成加法应用题。
学生改编时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方法:
方法一:
滨海村养虾专业组用人工养对虾,去年的产量是6857千克,今年比去年增产1468千克,今年的产量达到多少千克?
方法二:
滨海村养虾专业组用人工养对虾,去年的产量是6857千克,今年的产量达到8325千克,今年和去年的产量一共是多少千克?
“问题”如何解决?
尚年轻的贲友林课堂上说不清楚,甚是窘迫。
“这个问题,我们课后再来探讨。
”这句话,是搪塞、是敷衍,是给自己救场。
下课之后,贲友林查阅教学用书,未对此题作相关说明。
静心研读教材后认为第一种改编方法符合题目要求。
寒假里,他就把学生的改编方法与自己的想法整理后投寄《小学生数学报》。
贲友林回忆:
“投稿,是非常偶然的举动。
现在想来,大概那时有一种倾诉的冲动,是要把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和自己的教学处理告之诸人的愿望。
”一个月后,《小学生数学报》刊载出来,尽管是一份小学生看的报纸,尽管是一篇只有几百字的“豆腐块”,但对于一位对发表文章毫无奢望的人来说,贲友林感到激动、兴奋、鼓舞,得意。
启示:
扎根课堂,学生的问题就是迸发的奇迹
做教师必须扎根课堂,发现问题,研究问题。
作为教师,研究的对象就是自己的教学实践,研究的阵地就是自己的课堂教学。
教师成长味道4:
平淡
平凡的生活,未尝不是一种厚积薄发
做教师,大多数的日子都是一杯白开水,难以惊天动地。
教师的生活,平平淡淡是本色。
贲友林十分欣赏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先生的一句话:
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有老师羡慕他幸运——上课比赛获奖、文章频频发表。
其实,贲友林在工作的第八个年头,才第一次在市级教研活动中上课亮相。
没有机会参加比赛,但他每一节课都在实实在在地实践、探索、思考。
有老师夸赞他“厉害”——上课从容自如,驾驭课堂能力强,即便有时学生的发言让课堂几乎陷入窘境,也总能巧妙处置,绝处逢生。
其实,这都源于平时的课堂积累。
“十年讲台无人问,一课成名天下知”。
台前四十分钟,需要幕后n个四十分钟的修炼。
“机遇垂青有准备的头脑。
”也正是在一节一节的课堂实践中,贲友林撰写了数百篇文稿,继而发表在全国的各家教育报刊上。
启示:
主动争取属于你的机遇
机遇,不是他人赐予的,而是自己争取的。
教师成长味道5:
涅槃
广纳建议,深入剖析课堂的深部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001年春,贲友林参加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竞赛,一路坎坷,历尽艰辛,一路通过了县、市、省的初赛、复赛。
准备参加全国的课堂教学观摩比赛。
在省复赛过后,专家们对他的课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很多修改建议。
回到学校,贲友林立即根据笔记对教学设计大刀阔斧重新修改,可再次试教时,却怎么也找不回上课的感觉,听课的老师也觉得这节课变成了“四不像”,原先的一些特点无踪无影,销声匿迹。
他们在反思时一致认识到要从课中找回“自我”,专家的建议应该但又只能作为参考。
后来,又恢复了原先课中的多处设计,最终获全国比赛一等奖。
课堂,必然带着教师个人的印记,没有个性的课不可能是好课。
贲友林在上完这节比赛课后写下了一段文字:
在磨课的过程中,作为执教老师,必须理性地面对每次修改,审慎地整合他人的建议,积极地吸纳不同观点,形成自己的“教学预案”,切忌囫囤吞枣、生吞活剥、“穿他人的衣裳”。
启示:
倾听与对话是老师的两大法宝
“听”、“接”,不仅是言语层面,而是一种“倾听”,是一种“对话”,是老师与学生双方认知视界、精神领域的沟通、汇聚、融合。
课堂,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
教师成长味道6:
幸福
那一串串心怀感激的名字,就是为人师的幸福
贲友林就是一个幸福的人,他这样说:
前行的路上,我们离不开指点。
带着指点,存进行囊,与思考、实践一起永不停歇。
贲友林回顾了从教以来他遇到的和曾给予他帮助的所有老师,在参加各种活动的过程中,他认识的人越来越多,得到的指导越来越多,对此他充满感恩:
“我可以说出一串让我心怀感激的名字,他们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都给予了我无私的指导与帮助。
我知道,唯有不断锤炼自己,丰富自己,我才不负大家对我的厚爱与期待。
”
启示:
永远记得别人给过自己什么
得到人的帮助是快乐的,被人引领着是幸福的。
永远记得别人给过自己什么的人,是幸福的人
培训资料二:
作业批改的主要类型与具体方法
一、作业批改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按批改主体划分为:
教师批改、师生共改、自我批改、分组批改、交换批改。
按批改时间划分为:
随堂批改、课后批改。
按批改数量划分为:
全批全改、部分批改、分层批改、重点批改。
按批改交互划分为:
面批面改、示范批改。
按批改程度划分为:
精批细改、简略批改、只批不改。
二、作业批改的具体方法
1.重点面批法
即对一部分学生,尤其对尖子生和较差生的试卷、练习或作文等作业,采取当面批改、现场解说的做法,而不以一般性的态度对待他们,也不以界定答案的正误为终极目标。
大量的考评实践显示,这样做对于促进学生的正误为终极目标。
大量的考评实践显示,这样做对于促进学生的最优发展是相当有效的。
特级教师于漪的实践就是这样。
她所教的一个学生刚进校时基础很差,每次作文竟然写不上三四百字,且意思纠缠不清,错别字接二连三。
针对这一情况,于漪采取了重点面批这一艺术性的批改策略,每一次作文后,她就将这位同学叫来,给他面批。
这样经过多次,这个学生的作文便开始有了明显的起色,以至于毕业时也能写出四五千字文理通顺的文章来了。
重点面批这一艺术性批改策略对于促进尖子生的学习同样非常必要。
因为在前后左右的一片赞扬声中,许多学习一贯拔尖、成绩向来优异的尖子生,容易滋生自满心理,看不清自己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而当面批改、响锣重敲的做法恰能有效地消除这种隐患。
2.互改与自改法
这里的互改,主要是指让同桌同学或前后同学相互交换各自的练习、作文及至试卷,并对对方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
而所谓自改,则是让每个学生都来扮演教师的角色,以批判者的眼光来严格地审查和评估自己作业的正误与优劣。
实践显示,这两种艺术性的作业批改策略,亦有其独特的优化教学的功能。
每个学生的批改材料只有一份,加上他们的负责精神,又往往能在一定意义上进行比教师更为细致的批改。
他们常常会就作业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乃至符号提出质疑、反复琢磨。
又如学生学习中常有的马虎大意、缺乏自我检测习惯的问题,亦为不少教师所烦恼。
而自改法的经常运用,往往有益于学生这种习惯的形成。
当然,互改和自改这一策略的实施也不是无条件的。
它要求教师在实施时须注意学生的优差搭配问题,尤其要防止两个差生搭挡互改作业的情况;同时还要重视批改方法的指导和传授,以使学生真正有效地投入作业的互改和自改过程。
3.二次计分法
在评价学生作业的问题上,传统的做法往往是教师经过一番审阅和批改,然后给予一次性的成绩,或者再配以结论性的评语,工作便算完结。
因此,实践中常常出现教师批改作业一丝不苟,撰写评语认认真真,而学生对作业成绩尤其是书面评语只是一看了之,甚至看也不看,根本不按评语去思考和改正,以至于陷入作业屡做,错误屡犯,学习进步缓慢这样的不良循环。
二次计分摒弃以往那种一次性评分的做法,而由教师对学生的试卷、练习及作业先打一个基本成绩,并配以切中要害、恰如其分的评语;然后将作业发还学生,要求他们对照评语,深刻反思自己的作业过程,认真修改已做的有关作业;如果达到要求,便追加成绩,否则便不给加分。
事实表明,二次计分这种艺术性策略的实施,一方面能有效地纠正学生对评语只看不行动的不良态度,调动他们及时修改自己作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还能使学生逐渐养成仔细检测作业过程、自觉优化作业思路等良好习惯。
4.分层批语法
即将惯常的一次性批语改为分步进行的两次性评价。
第一步为原则性评价——
概括地指出作业中存在的有关缺陷,要求学生以此为线索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界定自己作业中具体问题的所在;
第二步为具体性批语——
在学生思有所得但不充分、不准确或百思不得其解后,给他们以具体细致的问题指点和方法咨询,引导他们将自己先前的想法与教师所供的“答案”做一番比较,看看哪些问题自己想到了且较深刻,哪些问题没有想到或想得不够周到。
分层批语的侧重点,在于确保作业评语的思考性,它给学生以充分思考的机会,并一步一步地将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向纵深,达到既修正当前作业又锻炼思维能力的目的,从而是一种良好的作业批改艺术。
不过,教师在实施这种艺术性批改策略时,
一应注意适量,因为每次作业都搞分层批语,实际上是为时间条件所不允许的;
二可灵活机动,既可以以“教师批语,发还作业→学生思考并写出思考结果→收回作业,教师再批语”这样的程度进行,有时也可以“在学生作业本中不相连的两页上,同时写下两步批语”这样一次性的处理方式来实施。
5.“下水作业”法
教师在上课前,把布置给学生的作业自己先做一遍,像语文教师“下水作文”一样。
通过“下水作业”,教师为学生做出一个示范,同时也可以把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故意做错,给学生提供一个错例。
对于多解的问题,列出几种解法,以便给学生以启示。
上课后利用复习提问的时间组织学生批改教师的“下水作业”。
由于学生从长期被教师评价、变成评价教师的作业,积极性很高,批改得十分认真,在逐题批改教师的“下水作业”时,学生进行了一次系统的反思性的思考与评价,弄清了正确答案,理清了思路,加深了对问题的认识。
从教师的“错误”中,学生看到了自己的错误,批改教师“下水作业”的过程,就是学生反思和提高评价能力的过程。
批完教师的“下水作业”后,让学生按如下提纲检查自己的作业:
第一,作业做得对不对?
有没有教师“下水作业”中相类似的错误?
哪些做对了?
在题后打上“√”。
哪些做错了?
在错的位置下面画出记号,以便进一步思考错误发生的原因及订正的办法。
第二,做对了,看一看解答思路是否清晰?
解答步骤是否完整?
有没有不该遗漏的步骤遗漏了?
解答方法是否简明?
语言是否准确、流畅?
第三,作业的书写格式是否合乎要求?
文字、数码、符号、算式书写是否工整、正确?
学生检查自己作业的过程,又是一次反思和自我评价的过程。
6.“典型作业”法
教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每天做“下水作业”。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批改学习委员、小组长或某个学生的作业,作为“典型作业”,以代替批改教师的“下水作业”。
批“典型作业”的教育示范作用与批教师的“下水作业”大致相同,在批改学生“典型作业”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反思和讨论得出正确答案,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评价能力的训练。
选谁的作业做“典型作业”,大有学问。
教师如果组织得好,运用得巧妙、得法,谁的作业能被出示作为“典型作业”,谁就有一种自豪感。
恰如其分地运用到差生身上,常常会成为差生转变的一个契机,使差生在集体面前获得成功,这种成功可在差生内心激起“愉快效应”,会激发他们好学的兴趣。
不少差生就是在出示“典型作业”之后,发生突变的。
7.小组批改法
课堂作业批改小组通常以四人为宜,即前后桌组合。
作业批改时,教师提出批改要求;由组长主持,先以某一人的作业做“示范作业”,大家逐题研究,集体批改。
这一过程是明确正确答案,集体进行反思的过程,批完“示范作业”,然后逐个自批、互查。
小组批改这种形式的主要好处有:
第一,由于每个学生的作业,都呈现在小组全体同学面前,集体的赞扬与鼓励、批评与帮助,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上进心,学习的主动和积极性空前高涨,作业水平明显提高。
第二,小组批改的过程,是一个相互传播信息的动态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既有彼此之间的横向交流,又有与教师之间的纵向交流,这种信息交流,可以把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多向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第三,作业批改方式的改革,推动了教学民主,学生在问题面前善于动脑,敢于发表意见,在不同观点面前,善于追根究底,敢于据理力争。
在进行小组批改时,由谁来当小组长?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采用“轮流执政”的办法比较好。
“轮流执政”当作业批改小组长,为每一个人包括学困生在内,提供了一个“领导”他人的机会。
要强、好胜,希望在群体中表现自己,是学生包括学困生在内的共同心理。
快要轮到学困生当小组长时,他会对自己的作业特别认真,有不会的地方,主动请教其他同学或老师、家长,直到完全做对,彻底弄懂为止。
教师在学困生轮到当组长时,要多留心以鼓励与指导,不要挫伤他们的自信心。
在学困生当组长期间,教师要给他们鼓励和帮助,尽量为他们“开小灶”。
综上所述,灵活地运用批改作业的方法,能及时地、真实地获取信息反馈,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能使教师有足够时间钻研教材,研究教法,教得轻松,学生也能减轻课业负担,学得愉快。
根据作业的难易,除以上方法外,还可以组织开放式的集体批改,在全班范围内进行。
这种批改方式特别适合于那些使全班学生都感到难度较大、容易发生错误或易于混淆的作业。
通过开放式批改,引导全班学生进行讨论,这时“群体效应”所造成的智力激荡特别明显,学生的激情和才智常在这时被极大地激发起来,使学生的辨别能力、雄辩能力都可得到较大的发展。
在学生之间展开争辩时,教师最好采取“旁观者”的态度,让争论双方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同时,应允许并鼓励学生指出对方思维上的缺陷和漏洞。
培训资料三:
中小学教师如何撰写教学反思
教学无小事,处处有反思。
教学反思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重头戏,是一个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
它被广泛地视为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不断提高教学反思能力,更是教师成长和教师发展学校的动力。
一、教学反思的涵义与特征
(一)教学反思的涵义
何谓“反思”?
概而言之,反思,即教师以自己的实践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依据,通过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与强化,或给予否定与修正,从而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效能和素质的过程。
美国学者波斯纳(G.J.Posner)十分简洁地提出了教师成长的规律:
“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教师如果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其发展将大受限制。
从中可见,教学反思也就是指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全面的、深入的、冷静的思考和总结,以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二)教学反思的特征
总体来说,教学反思有以下四个特征:
一是实践性。
无论教学效果怎样,都可进行反复实验。
且这种实验表现了一定的自觉性。
不断进行教学反思,不仅是教师个人的思想需要、成长需要,而且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活动,是精神产品的再生产。
二是反思性。
“反”就是反反复复、正反结合。
教师能立足自我之外,对自己实践情境和经验作多角度、多层面及正反两面的思考。
也可打破常规进行反常思考、逆向思考。
三是超越性。
教师要进行反思,就必须超越自我,敢于质疑自己,正视自己的弱点和不足,并寻找解决的良方,从而达到不断地发展自己的目的。
反思是一种手段。
反思可催人奋进。
存在问题须整改,发现问题则深思,找到经验就升华。
教学反思的真谛就在于:
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
四是个性化。
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身自觉地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反观自照,属于“个人奋斗”。
或晨起望蓝天,或灯下静夜思,或课后寻不足,或掩卷研究时,这些教学反思活动都具有别人不可替代的个性化特征,它有助于教师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模式。
二、教学反思的内容及其指向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
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不断的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
“教,然后知困”,教学反思会释疑解惑,能不断超越自我。
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表达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
教学反思内容具有五大指向,即:
(一)课堂教学指向
关注“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及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与技巧的运用等。
课堂教学的活动方式能否激励学生的成长,是否体现了课堂教学的策略和机智,是教师对教学行为效果如何,都是教学反思中最常见的内容,也是主要内容。
(二)学生发展指向
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健全的心理和人格的发展等。
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就是学生发展的指归。
课堂教学是否找到且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能否激励和促进学生的成长;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与合作、讨论的效果如何,参与的程度如何;教学中是否体现了个性差异,是否因材施教并发挥了学生的不同特长(让“好学生”吃得饱、跑得快,“中等生”吃得好、跑得了,“学困生”吃得了、不掉队)……这些内容都指引着学生发展方向。
(三)教师发展指向
关注教师的人格魅力、自我形象的发展与教学体验等。
教师是否实现了既定目标,教学水平是否得到了提高,教学方法是否适应学生,是否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学习共同体”,是否获得了教学新体验等,都可以进行教学反思。
(四)教材建设指向
关注教材的建设及其发展。
华东师大有名的基础教育专家钟启泉教授说过:
新课程的实施为教师的“教学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无论“文化课程”“实施课程”“习得课程”都需要教师去认识、去再造、去落实。
课程改革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
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即课程”。
随着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的开发,如今,作为教学资源的教材已不是唯一的资源了,教材的权威性也在减弱,它只是教学参考或提示性的教学内容。
教师是教材的使用者和建设者。
教材也是在教学中不断检验、发展和完善的。
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是否科学,有没有创造性,对教材的使用能否提出建设性的意见等,也是教材研究的指向所在。
(五)教育改革指向
关注教改理论、实施的目标,以及学科的发展方向、实施课改的措施、力度等。
这是教师发展成长为“专家型教师”、“学者型教师”的至高追求,是反思的理性重要体现。
三、教学反思的阶段与步骤
教学反思是当代教师教育教学方面一种时髦的文体。
它可分为四个阶段、五个环节。
(一)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即发现问题阶段,主要是情境回顾(第一个环节)。
首先教师要围绕着教学中某一特定的问题,从学校环境、课程、学生、教师本身等方面收集有关的资料。
收集资料的方法包括自述与回忆、他人的参与性观察、角色扮演、轶事记录、各种检查表、问卷、访谈等,也可以借助于录音、录像档案资料等等。
教研组、平行班老师要创设轻松、信任、合作的气氛,在合作中帮助教师发现问题所在。
(二)行动阶段
行动阶段即分析问题阶段,主要是分析得失并找出原因(第二、第三两个环节)。
教师分析所收集到的资料,特别是关于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信息。
尤其要以批判的眼光审视自己的思想、行为,包括自己的信念、价值观、态度、情感和技术方法等,以形成对问题的表征,明确问题的根源所在。
这里,教师可以利用自我提问来帮助对问题的理解,也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相互观察和分析)来进行。
(三)反思阶段
反思阶段即确立假设阶段,主要是寻求对策(第四个环节)。
明确问题以后,教师开始在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或通过请教专家、同事,或通过阅读专业书籍、网上搜索文献资料等途径)搜寻与当前问题相似或相关的信息,以建立解决问题的假设性方案。
这种寻找信息的活动是自我定向式的,它所产生的研究结果有助于教师形成新的、有创造性的解决办法。
(四)再行动阶段
再行动阶段即验证假设阶段,主要是明确方向并付诸行动(第五个环节)。
根据学生的需求,合理地调整和改进课堂教学,开展个性化的研究,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让课堂教学真正被学生接受和喜爱。
考虑了每种行动的效果后,教师就开始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
在检验的过程中,教师会遇到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青年教师 培训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