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邵晋涵《尔雅正义》因声求义的训诂成就精品文档.docx
- 文档编号:1069930
- 上传时间:2022-10-16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126.62KB
论邵晋涵《尔雅正义》因声求义的训诂成就精品文档.docx
《论邵晋涵《尔雅正义》因声求义的训诂成就精品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邵晋涵《尔雅正义》因声求义的训诂成就精品文档.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邵晋涵《尔雅正义》因声求义的训诂成就精品文档
论邵晋涵《尔雅正义》因声求义的训诂成就
本文通过《尔雅正义》的训诂实例分析认为:
因声求义作
为一种解释词义的方法,已在这部著作中得到比较成熟的运用。
邵晋涵借助“音同”、“音义同”、“声相近”、“声之转”等术语来明通假,探语源,考连语,系联同源词。
其因声求义的明确主张及广泛实践,开乾嘉学派以声音通训诂之先河,在中国训诂学史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李嘉翼(1965―),男,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字训诂与辞书学。
(浙江杭州310036)
本文系浙江省文化研究工程文献整理类项目“邵晋涵集”(项目编号:
06WWJ0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邵晋涵(1743—1796),字与桐,一字二云,号南江,浙江余姚人,清代乾嘉时期著名的学者,“经学、史学并冠一时,久为海内共推。
”[1]《尔雅正义》是其经学代表作,邵氏殚虑精思
一年,三易其稿,于乾隆三十九年撰成,开清儒重新注疏《十三经》之先河,在清代经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因声求义,顾名思义,指通过语音去探求词义,这是清儒研究词义的重要手段,也是其训诂成就远超前人的关键所在。
段玉裁与王念孙、王引之父子被公认为因声求义的典范,《说文解字注》、“高邮王氏四种”则是其因声求义研究成果的记录。
他们凭借娴熟的音韵学功底,在理论和实践上为这一学说做出了重要
贡献,引起了整个清代语言学的变革。
然而,任何一种成熟理论的形成不会是一朝一夕之功,因声求义作为一种科学、系统的训诂方法,同样有一个前修未密、后出转精的过程。
早于《说文解字注》、“高邮王氏四种”出现的《尔雅正义》,是一部重要的语言学著作,邵晋涵新疏的主要成就在因声求义和辨释名物两方面。
邵晋涵对因声求义理论有所阐发,透过语音去考释词语也得到比较广泛的运用。
邵晋涵因声求义的明确主张,为王氏父子科学理论的形成作出了很好的过渡和铺垫,其功至巨。
然而历来的训诂学史论著对此不甚措意,很少提及,基于此,本文着重探讨邵晋涵《尔雅正义》因声求义的理论与实践的成就。
、因声求义的理论
因声求义系统化、理论化是伴随着上古音韵系统完全明确才逐步形成的。
邵晋涵生于乾隆盛世,古音学还在探索之中,尚未昌明,但这并不妨碍他对音义关系的认识和探讨。
耐人寻味的是,他对语言文字产生过程的理解和音义关系的主张,与段、王惊人的一致。
乾隆五十年,邵晋涵《尔雅正义》完成。
其《序》云:
“声音递转,文字日孳,声近之字,义存乎声。
自隶体变更,韵书割裂,古音渐失,因致古音渐湮。
今取声近之字,旁推交通,申明其说,因是以阐扬古训,辨识古义,远可依类以推,近可举隅而反,所以存古音也。
”[2]
乾隆四十九年,邵氏为洪亮吉所著《汉魏音》作序,
音宣而文字著焉,字日滋而声亦渐转,得其声始,则屡转而不离其宗,由是审音以定义,昭于制字之原,则互训、反训、辗转相训,亦屡变而不失其旨……学者由汉魏之音求声始以穷其转,能知‘三百篇'之比音协句,本于自然。
后世袭舛承伪,亦有所由致。
匡后世之舛伪,通古人之训诂,则六艺九家之传,皆文从字顺,而无诎屈之言。
”[3](P74-77)
在这两段文字中,邵氏首先认为语音是发展变化的,古今数千年,文字日孳,语音屡变,变化的结果是古音不同于今音。
这与陈第“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的语音史观是一致的。
这个道理今天看来浅显,似乎人人皆知,但乾嘉以前的古人却不尽然。
如顾炎武虽分出了古韵十部,但不懂得古韵与今韵的关系,他斥今韵不合古韵者为谬,要“据唐人以正宋人之失,据古经以证沈氏、唐人之失”,他的《唐韵正》一书就是
辨沈氏分部之误,而一一以古音定之”[4](P3)。
在这个问题上,邵晋涵比顾炎武高明,他懂得古今音的流变,认为汉音不同于魏晋六朝,汉儒郑玄、刘熙已注意到古音问题,在注释中离乎声,故义相贯通”。
而六朝以降,经学衰微,缘于古音湮废,后儒误以今音替代古音,致使训诂不明。
因此,说经解经者须树立语音历史发展的阶段论意识,以古还古,不要以今律古,这一见解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其次,邵氏对文字形、音、义关系有较科学全面的认识。
形、音、义是一个字的三个方面,密不可分。
声音宣而文字著”,凡有声语言自出现之日起就是音义结合
是语义的载体,才是与语义直接结合的要素,因此要“审音以定义”。
再则,邵氏极力强调“明声”对于训诂的重要性,以声音通训诂,从音义结合关系去研究词义。
具体做法是“审音以定义”,以“声近之字”来推寻古义,阐扬古训,且“存古音”。
此外,邵氏还率先粗略提及“声近义通”现象与词语孳乳有关。
声音相同或相近的词为什么其义往往相通,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由于时代局限,包括段、王,都未能对“声近义通”现象产生原因作出合理解释。
邵氏的论述尽管失之简单笼统,但直接启发了章炳麟、黄侃、刘师培等后继学者对该问题的探讨以及同源词的研究[5]。
邵氏所谓“声近之字,义存乎声”,“取声近之字,阐扬古训”,“音声者,训诂之原”,鲜明地体现他的因声求义理论,道出了治《雅》学的训诂秘诀,段、王、章、黄因声求义理论主张与邵氏的观点完全是一脉相承的,让我们来看看段、王等人的论述:
乾隆五十六年,段玉裁为《广雅疏证》作序云:
“小学有形、
有音、有义,三者互相求,举一可得其二圣人之制字,有义而后有音,有音而后有形。
学者之考字,因形以得其音,因音以得其义。
治经莫重于得义,得义莫切于得音。
”嘉庆元年,王念孙为《广雅疏证》所作的自序云:
“窃以诂训之旨,本于声音。
故有声同字异,声近义同,虽或类聚群分,实亦同条共贯。
譬如
振裘必提其领,举网必挈其纲……今则就古音以求古义,引伸触
类,不限形体”[6](P2)。
嘉庆二年王引之《经义述闻》成,其序云:
“凡字之相通,皆由于声之相近,不求诸声而求诸字,则窒矣。
”序又引家大人云:
“诂训之指,存乎声音,字之声同声
中云:
“夫
近者,经传往往假借,学者以声求义,破其假借之字,而读以本字,则涣然冰释。
”[7](P2)章太炎在《文始叙例》
治小学者,在于比次声音、推迹故训,以得语言之本”。
黄侃在明声音。
字不明,则义之正假不能明;音不明,则训之流变不能明……丿惟声音文字,讲求纤悉,然后训诂之道,得其会归,惟诂训渐即?
]明,斯名物渐知实义[8](P132)。
以上这些文字,为后代训诂研究著作频频引用。
这里之所以不厌其烦地照录下来,无非是想把段、王、章、黄之说与邵说相互印证观照,在肯定段、王突破“重形不重音”的藩篱,将因声求义认识上升到理论高度功绩的同时,不应忽视邵晋涵的影响和作用。
邵氏尽管不像段、王有音韵学专著,但他并非不懂音韵,不谈音韵[9],上面两序多少说明他对古音的认识和见解。
段、王成熟的理论体系构建有邵晋涵浸润的因素,这是毋庸置疑的。
二、因声求义的实践
理论离不开实践的检验,因声求义这一训诂方法,在邵晋涵
尔雅正义》中得到比较广泛成熟的运用,具体体现在:
(一)破假借
通假即临时借用一个音同音近的字代替本字,这种临时替代
例子俯拾皆是,现择取几例。
邵晋涵正义:
《释诂》云:
“崇,充也。
”此篇又释桄、颖俱为充也。
《说文》云:
“桄,充也。
”义本《尔雅》。
《释文》云:
孙本作光。
”《尧典》云:
“光被四表。
”《周语》云:
“故
干木光于德,寡人光于势。
”皆言充也。
光通作横。
戴震曰:
记》:
‘号以立横。
'郑注:
‘横,充也。
'《孔子闲居篇》:
以横于天下。
'郑注:
‘横,充也。
'《尧典》古本必有作被四表'者,横被,广被也。
《淮南?
原道训》:
“横之而弥于四海。
”横、光声相近,故汉人称“横门”为“光门”,后世犹沿其旧矣。
此条邵氏先引例证,说明“光,充之训”,再引时贤戴震观
点,戴氏断言今《尚书?
尧典》“光被四表”古本作“横被四表”,纠正了自郑玄以来的误说。
但是“光”何以本作“横”,戴氏拘于字形立说,认为是“横”转写为“桄”,“桄”又脱误为
光”。
邵氏则认为是声近通假。
按古音[10],光,见纽阳部;横,匣纽阳部,叠韵通转,声音相近,符合通假条件。
为证不诬,又举三个例子印证。
王引之《经义述闻》卷三“光被四表”条,
基本上照录邵氏观点。
后人往往叹服于王氏的发明[11](P119-120),殊不知原创者为邵氏,这从一个方面也说明《尔雅正义》对王氏的影响。
又如《释诂》:
“豫、射,厌也。
”邵晋涵正义:
射者,《文选注》引《韩诗》云:
“在此无射。
”薛君云:
“射,厌也。
”
祭统》云:
“奔走无射。
”《屈原?
天问》云:
“皆归射鞫。
”
是也。
又郑注《乡射礼》云:
“豫,读如成周宣榭灾之榭。
”是豫读为射。
射通作?
尽?
狙滴?
厌,以声为义也。
射”为何有满足义,郭注未交代,邵氏认为“射”为通假
字,本字为“?
c”,“?
c”有满足义,故“射”的假借义为满足。
按古音,?
c,余纽铎部,射,船纽铎部,叠韵通假。
(二)探语源
所谓语源就是事物得名的由来。
清代学者在探求事物命名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原因是这个时期的古音学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古音学与训诂研究的综合使语源的研究出现了一个新的局面[12](P143-144)。
邵晋涵是这方面的先行者,他很重视名物词的训释工作,在《释山》“河南华”条下云:
“《尔雅》者,正名之书也。
”显然,辩名正物成为《尔雅正义》中的重要内容。
然而对事物本身的名号与实体进行分辨,决非易事,由于古今异称,未得实际目验,实难判知,再加上语音的古今变化,事物命名之由难解。
邵氏的处理方法,除了态度上实事求是,多闻阙疑外,主要是借助因声求义这个利器,探讨事物命名理据。
因此,
因声求义大量表现为求语源。
如《释草》:
“蘼,?
e冬。
”邵晋涵正义:
蘼一名?
e冬
今案门、满声之转,郭君所见《本草》有作满冬者,故注引之。
麦门冬为多年生草药,一物多名。
?
e冬为何又名门冬、满冬?
邵氏循声责义。
按古音,?
e、门俱为明纽文部,满,明纽元部,元文旁转。
?
e冬一曰门冬,二者音同为训;门冬又称满冬,
声近为训。
韵》以?
i为鳗,更无所据。
全祖望云:
“?
h鲥鱼也。
粤谚曰:
类篇》云:
“其生有时,吴人以为珍。
”
此条郭注未详,至今还是众说纷纭。
如徐朝华《尔雅今注》
认为?
f是鳗鱼,胡奇光撰《尔雅译注》则认为“?
f?
i”连属。
邵氏正义明确指出二者皆误,认为?
f、?
i、鲥音近为训。
案:
?
f
读梨,今广州、阳江话梨读lei,与?
i音相近,系方言分化结果。
[13](P367)粤人称这种每年春季按时来到沿海的鲥鱼为三?
i、
三?
f。
《正字通?
鱼部》:
“鱼别名。
广州谓之三?
f之鱼。
”清
三?
f
?
f、?
i,同物异称,均为鲥鱼,鲥鱼之大者为当?
i。
(三)辨连语
清代,连语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黄生、王念孙父子、王国维等,为连语的研究作出了贡献。
尤其是王念孙谙熟古音,精于考据,长于总结和发现,在《读书杂志?
汉书十六?
连语》中纠正了前人误释的二十三个例子,完成了连语理论的构建工作。
王氏连语观尽管与今解有异,然其对连语特点、成因的说明大体是相同的[14]。
令人惊异的是,早于王氏父子的邵晋涵,对于连语的训释原则、性质,也作了探讨,许多结论与王氏如桴鼓相应,不谋而合,直接影响到后来的连语研究。
如《释诂》:
“?
c?
p,?
离也。
”邵晋涵正义:
此释草木?
r密之异。
《说文》云:
“?
c,小见也。
”引《尔雅》曰:
“?
c?
P,弗离。
”案:
?
c?
P,?
离皆双声,凡双声之字,义存乎声……郭
云草木之丛茸翳荟,犹《孙子》云“葭苇山林翳荟”也。
“?
离?
h弥离”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尔雅正义 论邵晋涵 尔雅 正义 声求义 训诂 成就 精品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