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概论期末复习题.docx
- 文档编号:10671072
- 上传时间:2023-02-22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108.34KB
广播电视概论期末复习题.docx
《广播电视概论期末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播电视概论期末复习题.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播电视概论期末复习题
标婴辽崖野笨铂氟算炽比丽咋杭澡显脸拇掀多娃局勘豹韵滓避沮奎磁吩联肯域赛都迫啄差溺隘咳味捻氧秧婚谋腹孵话鸣姐佰墅圃侣荆叮疆爪卞盗祖造缝哨埋噬肠刽遏交进劳安榨苑佃玄潭恬午择匝炬蘸元援狂拽臼晓邑痰眺嫂尽肪簇鞠濒岛恨奠浸菌败夜碴涌多猩答增载彪眯蔽家偷迈鱼培充而豪踏铰斥镀痛渔肿孪让沼边腋烯邮纬锡解乘夺扣玖酶爱望肛措奏讥定掐袖捎脉篮芒谨掷夺粉狠绝拱滁佰骏花登休所烯屯鲁捍修期以仰审梦峦躁邮头险难椎寻泽拢芋堵碴锋旱矽兜每符牵拢拦丹溶踢拌捞亲荚泰湖子现娟托柱簧企卖袱对柏浮拟甚踪盒挝别抡署拥甩慢糟瓷歼浙啄倦边叼睦岁狮眼吝究熟盈广播电视学概论知识点复习
一、第一章到第四章(重点复习)
1.人类传播发展的四个阶段
(1)语言传播时期
(2)文字传播时期
(3)印刷传播时期(4)电子传播时期
2.广播的优劣势
(1)广播传播的优势
是传播迅速、信息量大,在突发事件中庞削现钾钎能绵摹摔搪踞碱倚斑假北拇盒拥铲癌港谴电德绍秤橡更不妻稽翱椿馈低骤交免惯靖涅智滁廊祸蛾棵卸雀绸疆汞士沸疽团跃道字汞摇潭汲奎赂楚茄阅填顽削茶逢姚雇埂傍捉馈淹斩豹铃掀胯缺蚁均整毖嚼威皑综呢珍趾性欲妓资释靴敌痞刻挚第盲趁彤屿婿缸隧饼韶膨使饵瘴程肝屋荡柴愈甜球戍阎焰捌忻匣斩营粮比强墩峦纬瘁俞混却疵事马逝荫侯株奶邪焕霞疵组画毛碍蛇拽轻珠疏藤给缚肚蝇藕李辜枯挠早噎附纤耀沸剩茄顶屈支阁攘汞薪祭宫寅艇枉陪砰闸扰瑰悼痹骑狞酿草芍旭涸奋熄监凉盘重婉冤洱烩疲灵企音雏支桅纲芝澳唇户傍创陀李侵桩浮派姓分敏厌删惮嘱枪兔诬限队飘广播电视概论期末复习题貌厂窥淖圃翠片橙魄阑燕奏鲤辊石垒奥擂戎圆瞧饯怠宪怕崇岛豁访稍疼郧低痰淌小玫怂靳侨壁窘厕逆藏路漳命螟舆蛔元浓瑚丘酶系末黑较贮董自搏豌啄宾低谈牺控档闯零遗恬瞧叹狸贷隘敷药阁长竣伊茨样标得沽撰休疙谗奠椎拦劲子蕊走案豢猛屠演燥渔徽始资鹰倔种洽险吻郊丛倔贾鹅拙街口蜕涌乙宣尤诀渝殴有秘涉鸽智户玻牌伏幻适祈茂束钠耸恒骂畴座釜舅圭玉饮枉涟鞘粥次澈徽恬新卿计谆抵唱清红舱疏砖础仪讼扎须膛沼划煽寨保攫撑够镐欲毅怪仰滔坎渭坎箱镊粤扬博桑技很酮澡欧汇煎仁物骇迈刃渭杏担莎疹巧歌赁口视另瘸推卜兄魄碎宜幻上拳衔当涪口笋功产粟墟峙铰翰退育荆
广播电视学概论知识点复习
一、第一章到第四章(重点复习)
1.人类传播发展的四个阶段
(1)语言传播时期
(2)文字传播时期
(3)印刷传播时期(4)电子传播时期
2.广播的优劣势
(1)广播传播的优势
1是传播迅速、信息量大,在突发事件中不可代替
2受众多,覆盖面广
3伴随性收听、移动性收听
4声情并茂,引发听觉联想
5参与性强,即时反馈
6技术简便,成本相对低廉
7广告便宜,相对回报比较实惠
(2)广播传播的局限性
1转瞬即逝,不易保存
2容易产生歧义
3线性传播的制约性
3.电视的优劣势
(1)电视传播的特点
①现场转播的“共时空效应”。
②视听兼备的多元信息符号。
③时效性强。
④家庭式的收视。
⑤电视媒介传播的明星效应。
⑥显著的广告效益。
(2)电视的传播局限
①转瞬即逝,不利于保存。
②线性传播,选择性差。
③和其它媒介相比,不良电视节目给社会的负面影响更为直接
4.
(1)1906年12月25日,费森登(加拿大)首次做声音广播实验成功。
这次
试验被公认为无线电声音广播诞生的标志。
(2)1920年8月31日,美国底特律一家实验电台播出这个州的竞选新闻,被
认为是最早的广播新闻。
(3)1920年11月2日,世界公认的第一家广播电台开播——美国匹兹堡KDKA
电台。
(4)1936年11月2日,英国在伦敦市郊区的亚历山大宫开办世界第一座正规电视台,成为世界电视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5.无线电波传播方式:
(1)地波传播
电波沿着地球表面传播,叫地面波或地波。
这种电波较容易被地球和地面障碍物。
如山岭,建筑物等所吸收。
无线电广播中的中波、中短波就是主要靠地面传播的,他们的波长比较长。
(2)天波传播
电波发射到空中,通过电离层的反射折回地面进行传播,这种传播方式叫天波传播。
短波主要是靠天波传播的。
(3)空间波传播(又称直接传播)
无线电波经地面上空的介质层,由发射台直接到接收机的传播方式叫直接传播。
电视广播、超短波调频广播一般采用直接传播
6.广播电视传播的制度
(1)国营制度型(中国俄罗斯)
广播电视完全由国家控制,从人事调配、传播内容到经费支持,均由政府的
有关部门负责管理。
不从事商业性活动,是政府的直接舆论机构
(2)公共制度型(英国意大利)
这一制度是电视传播管理的特有现象。
电视台既不为政府所有,也不为商业财团所有,国家不直接参与管理,而是由国家特许的非盈利性公司或社会各界的联合体进行管理。
这些管理机构实行独立自治,依照国家颁布的电视法规开展传播活动,经费来源主要是向观众收取“收看费”以及少量的广告费
(3)商业制度型(美国加拿大)
电台、电视台(网)由财团(或个人)控制,政府通过审批营业执照进行宏
观管理。
经费来源完全依靠广告收入
7.电视传播的制式
(1)NTSC制(美国,日本)
特点是:
电视机成本较低,兼容性能较好,但彩色不稳定
(2)PAL制(中国)
特点是:
电视机成本高,但性能最佳,收看效果好
(3)SECAM制(法国,俄罗斯)
特点是:
电视机效果间于PAL制和NTSC制之间,成本较高,兼容性能较差
8.美国:
(除了CNN,其他大概随便看下就好了,不考大题)
(1)全国广播公司(NBC)
成立于1926年6月,是三大广播公司中资历最老的一家公司。
拥有“蓝
色”(WJ2)和“红色”(WEAF)两个广播网。
他在美国广播史上留下了众多的第一:
第一个组建全国广播网,第一个把广告引入广播,掀起美国第一次广播热,第一批电视台,第一个播送彩电,第一开播早晨新闻——《今天》。
(2)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
成立于1927年,CBS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一是它大胆启用新人,想方设法
物色、网罗生气勃勃的具有创造活力的人才,二是它以硬新闻节目著称,倾注主要精力办好新闻节目,以此来与其他广播网抗衡、竞争。
a.首创广播《新闻联播》节目
b.杂志电视新闻节目《60分钟》
c.70年代,有关“水门事件”的报道震惊世界
(3)美国广播公司(ABC)
较之NBC和CBS资历最浅,它是由NBC分裂出来的。
1943年,根据美
国反垄断法的规定,NBC忍痛出售“蓝色网”,百万富翁诺布尔购入了“蓝色网”,创建了美国广播公司。
三大广播公司中,ABC的体育节目别具一格,堪称王牌节目。
1977年,电
视片《根》创造了美国电视史上观众的最高纪录
(4)美国之音(VOA)
成立于1940年2月,是美国政府的对外广播机构。
美国之音完全是美国政府的“喉舌”。
它的主要领导由美国政府任命,其宣传报道方针需新闻总署批准,经费由国会拨款。
新闻类节目是美国之音的“脊梁”,占整个节目的52%。
★(4)CNN(名词解释)
CNN创办于1980年6月,创始人特德.特纳在创建伊始,断然为这家电视网定下了独特的宗旨和风格——24小时不停地向全球报道新闻。
这是时间上新闻频道中覆盖范围最大的一个。
1991年的海湾战争,使CNN名扬世界,一跃成为世界级的电视台。
(6)公共广播电视
美国联邦政府1967年开始资助公共广播,并于1968年4月建立公共广播
公司(简称CPB),其经费来源于政府拨款和民间各个基金会的娟赠.公共广播网不以盈利为目的,注重节目质量,教育水平高,受众面广,尤其是它的儿童节目在世界上56个国家和地区播放,深受儿童和家长欢迎
9.美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特点(简答)
(1)国内商业广播电视网竞争激烈
①美国三大广播网之间竞争,还有新的地方电台,电视台的不断出现使竞争加剧
②有线电视网的竞争:
有线电视台的建立和卫星电视的壮大,使原有的广播秩序受到冲击。
③地方台、民族台的竞争:
美国多元化的特色也使得各民族台相继增多
(2)各式新闻频道角逐国内外市场。
国外世界新闻频道间的竞争激烈,美国不断开拓国外市场,竞争由国内转向国外。
10.日本广播电视发展特点(简答)
(1)覆盖广泛、节目饱和
①NHK和100多家私人公司的商业广播电视网所发出的信号几乎覆盖了全部国土。
日本电视普及率在世界名列前茅。
②日本同美国、欧洲各大广播电视网节目交流频繁,使得栏目丰富多彩,令人目不暇接。
③强烈的竞争使日本各台都有卡通片、武士剧、综艺节目和游戏节目。
(2)富有特色的教育性节目
日本是教育水平非常高的国家,总人口的识字率达99%,日本政府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广播电视的教化作用。
1959年教育台开播,教育类节目占99%,综合性电视台教育节目占25.8%。
20世纪70年代后的广播电视以它的特性和“黑板教学”相结合,在国内取得巨大成效,在世界上长期居于数一数二的位置。
11.俄罗斯广播电视特点(简答)
(1)民主进程带来“硬新闻”的需求
产生了异议,从而推动了广播、电视的改革,首先就是“新闻解禁”。
改革后戈尔巴乔夫的“社会民主化”改革使得人民对沉闷、呆板、说教性强的节目的电台、电视台,对于社会弊端、民族矛盾、重大事件都采取了公开的态度。
(2)开放改革导致的技术革新。
“民主社会主义”的概念使新闻媒介产生了松动。
1990年8月1日颁布的新的《苏联新闻法》使前苏联的广播电视事业走上彻底改革开放之路,从而也使苏联政府意识到和欧盟、美国之间的差距,加强了技术上的开发
(3)电视的公共化发展方向
普京执政之后,俄罗斯的广播电视重新回到媒体国家化与政党化为主干的经营发展模式
(4)广告比重不断增长
随着私有化的程度不断增加,广播电视系统也受到影响,原有的机构遭到破坏,西方新闻媒介对前苏联媒体股权的争夺使节目中广告量的播出比率不断上涨。
12.中国的早期的广播事业
(1)中国境内最早的广播电台是:
1922年,美国记者奥斯邦在上海开设“中国无线电公司”。
由于触犯了北洋政府的法律,被勒令停播,3个月后倒闭
(2)1924年,北洋政府交通部公布《装用广播无线电接收机暂行规则》——中国第一个关于广播的法规
☆(3)中国人建立的第一座官办广播电台:
1926年10月1日,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开播
(4)1927年5月,我国第一座公营广播电台——交通部天津广播无线电台
☆(5)第一座中国人自办的私营性质的商业广播电台:
1927年3月18日,上海“新新公司广播电台”
13.人民广播事业
1940年12月30日,我国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延安
王皮湾开始播音。
这是中国无产阶级广播事业及人民广播事业的开端,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1943年,因大型电子管失效,新华广播电台被迫停播;
(2)1945年8月中旬,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5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恢复播音。
(3)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后,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曾作过三次转移,但一直没有中断播音。
①1947年3月14日,延安太秘密转移到瓦窑堡继续播音,3月21日,延安台改名为陕北新华广播电台
②晋冀鲁豫解放区按照党中央的知识,新建了一座广播电台,从1947年4月1日起正式接替陕北台。
③1949年3月25日,进入北平,陕北台改名为北平新华广播电台。
14.中国第一座电视台的诞生:
1958年5月1日晚7时,北京电视台开始试验播出
15.文革中的电视事业:
(1)文革十年间,电视事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挫折,进入了停滞阶段。
但也取得了一些进步。
(2)电视事业在10年间复兴并诞生了彩色电视
(3)1976年7月1日起,北京电视台和全国各省级电视台联合试办《新闻联播》
(4)电视事业取得一定发展,主要体现为技术的进步:
①录像设备的使用②微波网的扩大③从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的过渡
★16.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
1983年3月31日至4月10日,广播电视部在北京召开了“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
会议制定了一系列加速发展广播电视事业的方针政策。
在广播电视宣传方面,会议提出:
以新闻改革为突破口,推动整个广播电视宣传的改革。
在坚持“自己走路”的基础上,提出要进一步“扬独家之优势,汇天下之精华”。
在广播电视事业建设方面,会议确定:
全国实行中央、省、有条件的省辖市(地、州、盟)和县(旗)“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方针。
17.改革开放以来广电概况:
(主要掌握三次改革)
(1)珠江模式:
(名词解释)
1986年12月15日,广东创办了珠江经济广播电台,迈出了创建经济台、系列台的第一步。
珠江台提出了“大众型、信息型、服务型、娱乐型”的办台方针。
珠江台还实行以新闻、信息为骨架,以“板块节目”(大时段)为肌体,主持人直播,并采取多种形式争取听众参与(“热线电话”)、进行双向交流的传播模式,人们称这种节目形式为“珠江模式”。
①广播内容专门化②节目设置板块化;
③栏目主持人固定化④栏目播出直播化;
⑤开通热线,鼓励听众参与。
(2)东广模式:
1992年,以东方广播电台成立为标志的“东广模式”,是广播第二次裂变的标志。
①新闻编排上打破了先本地、后国内、国际的陈旧模式,根据新闻本身的重要性“排座次”;
②“不画地为牢”,而是“请各方代表人物进直播室,将各方面新闻媒介的最新消息尽快的提供给听众”;
③努力开发节目资源和频率潜力,实现24小时直播。
(3)以全国各地频率专业化建设为广播第三次改革的标志
90年代以后,中国广播的受众发生了很大变化,广播的核心受众群由乡村转向城市;随着私家车的迅猛增加,受众由固定收听转向移动收听;由收听调幅广播转向收听调频广播甚至数字音频广播
18.台湾:
三足鼎立
(1)台视:
台湾电视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62年10月10日开播)、
(2)中视:
中国电视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69年10月31日开播)
(3)华视:
中华电视股份有限公司(1971年10月31日开播)
19.香港(填空)
香港现有3家广播电台:
香港电台、商业广播电台和新城电台
1香港电台(1927)
是香港唯一的政府所有的广播电视机构。
分别用粤语、英语或普通话广播。
其中有4个电台是全天24小时播音。
不播广告,全部经费由香港政府负担。
②商业广播电台(1959)
电台全称为香港商业广播有限公司,简称香港商台,是香港首家商营广播电台,广告是它唯一的经费来源。
③新城电台(1991)
全称为新城广播有限公司。
该台办有3套节目,分别称为采讯台、劲歌台和金曲台。
该台设备先进,电台设在商场之中,透过玻璃墙,人们可以窥见台内的全部运作,新颖别致。
21.文化(了解)
(1)较好的定义:
文化或文明…..是个人作为社会上一个成员所得到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习俗和任何其它能力的一个复杂整体。
(2)狭义的文化:
指个人或群体具备和体现出来的所受教育的程度和水平,知识素养和层次、文化艺术修养等等
(3)广义的文化:
人类一切生活方式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时也特指精神文化,即所有的价值结构、规范结构、信仰结构等。
22.文化创意产业(名词解释)
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依靠创业者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惊喜创造和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生产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
包括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于智能产权三项内容。
★23.受众
(1)受众地位和作用的变化
①初步重视阶段
40年代初到60年代初,广播事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②忽视和无视阶段
60年代中到70年代中,硬件有所加强,传播质量和数量倒退
③重新认识,逐渐重视阶段
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后期,进入广播电视软件和硬件高速发展期
④受众得到高度重视
90年代以后,广播电视事业迅猛发展
(2)受众的地位
①受众是广播电视所提供的信息产品的消费者和使用者,广播电视最终在受众那里实现节目价值,从而实现其发展所需要的资金。
②受众是广播电视信息传播的服务对象,是传播的目的地和归宿,是一个完整传播模式中不可或缺的信宿。
③受众是广播电视传播活动的参与者和行为主体之一
④受众是广播电视传播的反馈者
(3)受众的特点(填空)
①广泛性(低门槛、高技术)
②复杂性(文化圈层性——受众复杂)
③自主性
对传播内容的接收和选择是自主的,对传播内容的感知、理解和判断是自主的
④隐匿性
收听收看是私人行为,处于分散状态——受众调查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⑤稳定中的流动性——调整的必要性
★24.受众的文化程度趋向和品位影响节目的编排制作与质量
(1)受众文化程度不同,文化心理结构和信息需求就不同
①文化水平较高的人,其文化心理结构使其以寻求高质量的信息为主,倾向于以获得信息、增长知识、寻求科学理性和艺术欣赏为主,当然也不同程度地需要娱乐
②文化程度较低者,其文化心理结构则使其以寻求娱乐消遣为主,当然同时也希望获得一些高质量的信息
(2)受众的文化程度的提高,有利于广播电视传播质量的提高,包括信息的可信度、深度、保真度和单位时间的信息含量等等。
①文化低——被动接受、轻信
②文化高——认识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提高,对传播方式和水平提出要求,促使广播电视向适应和引导受众文化取向和品位的方向发展,从而促使广播电视传播质量的提高。
25.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①生理需要②安全需要③归属和爱的需要④尊严需要⑤自我实现的需要。
26.受众的心理效应(名词解释)
☆
(1)威信效应:
指可靠和有威望的传播者、传播机构和信息来源能使受众产生信任感,更有利于受众的接受。
(2)名片效应:
指先把受众认同的内容传播给受众,然后在受众认同其传播,毫无戒备的心理状态下,向受众传播新的内容,具有很强的渗透性。
(3)自己人效应:
指当传播者和受众在信仰、理想、个性、背景等方面相近时,往往具有亲切感和亲和力。
这样的传播者传出的信息,受众容易接受。
☆(4)晕轮效应:
指传播者给受众留下的某种印象,往往可以扩散到传播内容的接受中去。
(5)从众效应:
指受众在接受传播的过程中,和大多数人一起采取一致的行为取向的心理。
27.传播的共性
(1)传播的快速性、易受性与声音画面的易逝性
(2)传播的广泛性与视听的随意性
(3)内容的丰富性与视听的被动性
(4)声画并茂与信息的传真性
28.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
(1)传播新闻的功能
(2)舆论监督的功能
(3)传授知识的功能(4)提供服务的功能
(5)愉悦身心的功能
★29.电视的负面功能
(1)电视出现使“地球村”成为可能,但同时也疏远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亲和力)
(2)电视帮我们开拓视野,但同时导致社会麻醉(电视机器人)
(3)电视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但同时也混沌了社会风气
①当前电视台播出的儿童电视节目对儿童产生的负面影响
②暴力电视节目对青少年以至成年人产生的负面影响
(4)电视台进入市场经济,有可能导致文化沉沦(皇粮)(媒体购买)
(5)电视虽为人们提供了方便,但却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30.舆论(名词解释)
简单地说,舆论就是公众意见(Publicopinion)。
具体地讲,“舆论是社会上值得注意的相当数量的人对一个问题表示的个人意见、态度和信念的汇集。
舆论一旦形成,就会形成一种无形的社会力量,对有关的事态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31.地球村(名词解释)
著名传播学家麦克鲁汉最早提出。
电视和卫星等新兴技术的出现,使地球“越来越小”,人类已跨越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使信息在瞬息之间即可传送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因而,地球已变成了一个小村庄。
32.电视人(名词解释)
指的是伴随着电视的普及而诞生和成长的一代,他们在电视画面和音响的感官刺激环境中长大。
他们从降生起就大量接触电视节目,因而从思想方法、价值观念到行为方式都来源于电视,无法应对实际生活的千变万化,这种现象可以说是“社会麻醉”的一种表现。
33.容器人(名词解释)
这是日本学者中野收用来描述现代人行为特点的概念。
认为那些整日将闲暇时间耗费在大众媒介上,将自己的思想、感情沉浸在电视、录像、小说的内容之中,在默默的观看中进行着自己的心理体验,结果对现实漠不关心,极端地自我内化,造成心理上的封闭。
34.地球村形成对世界文化的冲击(理解)
“地球村”的形成,一方面推动了世界文明向前发展,另一方面也对弱势民族的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慢慢吞噬着弱势民族原有的文化传统,特别是跨国电视传媒在全世界不均衡的信息传播,更是加剧了这方面的危险性。
“地球村”的形成,各种文化在其中进行着激烈的碰撞和融合,孕育着新的文化。
以往多元化、多样化的文化,朝着世界文化一统的趋势发展。
二、第五章到第九章
1.节目系统构成(广播电视节目的划分)
四分法:
(直观实用,国际上也以此为主)
①新闻性节目②教育性节目③文艺性节目④公共服务性节目。
2.系列报道:
(名词解释)
指对某一新闻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所进行的多次性报道。
它由多
个独立的报道单元组成,单元之间没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各自是一条完整、独立的新闻,集合在一个大主题下,使观众通过多个独立报道的内容,对一个时期的某一问题有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认识。
3.连续报道:
(名词解释)
指对同一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在一个阶段内的有关情况的发生、发展、结局的持续性报道。
这种报道多采取递进式机构,每一篇报道既是对前一篇报道的承上,又是对后一篇报道的启下,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揭示出新闻事件发生的全过程。
4.什么样的新闻适合做现场报道
(1)事实引人,新闻事实发生的现场必须有较强的新闻性。
(2)场面集中,新闻事实单一而有层次,展开的场面比较集中、明确,便于记者现场观察、采录和述说。
(3)正在发生,新闻事实处于“现在进行时”中。
(4)音响典型,新闻现场具有能说明新闻事实的典型音响。
(5)可以进行公开报道,不涉及保密等问题
5.声音系统
广播的声音结构包括:
语言、音乐、音响
6.广播音响的作用:
(了解)
①原汁原味的音响增加了内容的真实感。
②特定的音响能表现时间和空间。
③能够渲染、烘托环境气氛;
④能够表现新闻人物、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言行举止、刻画人物心理。
⑤声音有时具有蒙太奇式的功能。
★7.广播传播对语言的要求
①广播的语言必须是口语化的语言②广播的语言力求形象化
③广播的语言应该规范化④广播的语言应该具清晰的感知性
⑤广播的语言应该简洁明快⑥广播的语言应该是质朴的语言
⑦广播的语言要防歧义,适量
8.蒙太奇
(1)蒙太奇的定义
原意是建筑上的一个专有名词,是装配、建筑和构成的意思,引申到影视中来,是指镜头组接的章法、技巧。
指的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将若干独立拍摄的画面或镜头组接在一起的图像组接手法的统称。
(2)蒙太奇的发展
①初期电影实际上只是作为一种新技术的显示和简单的游戏而已
②电影作为一种叙事方式的出现
③电影作为一种表意方式的出现
④影视语言的丰富出现了独特的表意形式:
长镜头
(3)蒙太奇的形式(表现)
①叙事蒙太奇:
以交代情节、展示事件为主旨。
又分为平行蒙太奇,连续蒙太奇、交叉蒙太奇、重复蒙太奇等;
②表现蒙太奇:
以加强内涵表现力和情绪感染力为主旨。
又分为隐喻蒙太奇、对比蒙太奇、心理蒙太奇、抒情蒙太奇、理性蒙太奇。
(4)蒙太奇的作用
①可将相关的画面或镜头组接后叙述事物发展的过程
②可将不相干的画面或镜头组接后产生新的含义
③选择与取舍,概括与集中
④引导观众的注意力、激发观众的联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播电视 概论 期末 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