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医事读后感《协和医事》读书心得感受.docx
- 文档编号:10662100
- 上传时间:2023-02-22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1.94KB
协和医事读后感《协和医事》读书心得感受.docx
《协和医事读后感《协和医事》读书心得感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协和医事读后感《协和医事》读书心得感受.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协和医事读后感《协和医事》读书心得感受
协和医事读后感《协和医事》读书心得感受
协和:
洛克。
菲勒基金会在原北京协和医学堂基础上创立,在过去的近一个世纪里,成为西方医学在中国发展的鼎盛和巅峰,深深影响了中国的医疗系统,大部分学生在未来的从医生涯里推动了中国的西医发展,治学严谨,提倡精英教育,通识教育、博雅教育并重。
它在教育、医学领域取得的成就,应当引起现在社会的思考,在面对医患矛盾层出不穷,社会医疗体系改制迫在眉睫的今天,如何去培养医生,以期提高基本的社会医疗保障。
担任医学生辅导员的三年多时间里,深深感受到,医学生们从高考中走出,又重新进入新一轮不间断的考试,不说学富五车,起码要学的书就要五车,每一学期末发教材,体弱女生沉得都无力提起,内外妇儿、八大系统、解剖、生理、生化、病理……基础考、临床考、毕业考,三大综合考试,座座大山,想穿上白大褂还需经历医师资格考试,近来又提出要进各基地医院轮转,本三年硕两年博一年,如此沉重之学业,和其高中同学四年本科毕业即投入社会熔炉相比,医学生所付出的时间、精力,必然更多,除了普世的救死扶伤理念之外,这一切理应得到社会给予的尊重和理解。
八年求学路漫漫,学生却不知自己八年后的社会角色是什么,看到一幕幕的医生被砍事件,一部分学生开始退怯,医生都已经成为高危职业,社会的诚信还能靠什么去支撑。
多年前的梦想,自己也是一名身穿白大褂的临床医生,无幸而从,命运将我被迫地“弃医从文”,只是对于医生职业的情愫一直都没有变,多年后有幸进入医学院担任辅导员,在这里和医学生们同吃同住同学习,新学期担任大一新生的辅导协和医事读后感员,个人觉得应该更多地参与课程教学,做一个梦里的医学生。
尤其是新生更有必要读一遍《协和医事》,这是一种那个时代里的象征,进入学府,耳濡目染,不知不觉就被浸润其间,要有归属感,要有使命感,要有幸福感,告知新生的同时,同样也警醒自己。
其实是先想到后读的。
自从我知道了301医院曾经是协和系统的医院以后,我突然意识到,西医的博大精深。
看看我们国内最好的几家医学院,其实都是有西方人直接过来开办的底子。
其中最著名的是协和医科。
当年办校之初,暂时不提谁出的资,只说办学的目标:
建立一所中国最好的具有世界水平的医学院。
它的确做到了。
第一任校长是一位当年只有28岁的美国医生麦克林。
在组建这个医学院的时候,真是任人为贤。
事实证明,懂事会没有选错人。
六年之后回国,这位当年年轻的大夫任职芝加哥大学医学院院长和内科教授。
(不再多述他的事情,这里只作个简短介绍)。
协和医科自从新中国接管以后,就不可能和过去一样与西方的医学界有直接的联系了,可是协和医科培养出来的大夫们,在新中国成立后,为北京市甚至全国的医疗机构的建立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和普及上起了很大的作用。
直到今天,协和东院,西院(301),都是中国西医的最高水平代表。
我为什么在看了不少中医书,发现祖国传统医学的博大精深以后,开始说西医博大精深?
因为了解。
或者说,真正开始了解西方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这个土地上的文化科学技术等等一切,是在不断的吸收外来的成就和思想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的,其实并没有纯粹意义上的“中国文化”。
我们和他们,没有绝对的界限。
如果中国文化没有吸收并蓄的能力,就不会有一个延续的发展和灿烂的文明历史。
而我们看到的,恰恰是个灿烂的文明史。
西方文化,也是具有吸收并蓄能力的文化,并且这个能力非常强劲。
也许任何一个文明在某一个时期,都会像海绵吸水一样贪婪地吸收外面的东西。
也会像春天的万物,勃勃生发。
我只想看到在这块土地上,重新展现出如此的生机。
刚开始,本着一种任务有点排斥的心态去阅读这本书,以为无非述说就是那些陈年老事,渐渐的,心被沉静,慢慢的,产生共鸣,深深的,被一种执着的精神打动,作者也不过与我属于同龄的人,更加惊讶于作者不灭的理想,细腻的风格与逻辑思维组织能力,将协和的发展和精髓娓娓道来,展现于世人面前,是啊,协和强调精英的精神,强调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也只有协和才能创造出协和的精神,那是多少代人的努力,放弃多少才能获得今天的成就,那种敬业精神,世人如何比,又拿什么去比,被里面太多的故事感动,同时亦为现代的状况担忧。
在各种文化和思想泛滥的今天,人们的行为有多少偏离正常的轨道,学术腐败,所谓的论文东拼西凑,毫无闪光点可言,更无创新,长此以往,我们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如何缩小,不管什么规则、不管什么标准,到我们国家执行中都会产生变异,平常人都熟悉的9000,在国外执行的相当不错,确实能够促进生产力的提高,在我们国家就演变成花钱得到一张薄薄的纸,能证明什么呢?
企业花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去做这项工作,连他们自己也不明白,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仅仅是一张证书,便于招标,便于宣传,那种肤浅的经济利益是最根本的目的吗?
本人将认证作为事业来做,但看到太多的不合理现象,内心的那种焦虑无以表达,有时候,甚至觉得无知音,痛哭流涕,来对我们从事这些行业的不合理现象表示惋惜,从事这项工作的个人没有错,企业也没有错,错的只是我们国家这个大环境,错的只是我们民族短浅的目光,错的只是中国人太爱耍小聪明,错的是以为捷径能够快速获取成功,错的是明亮的双眸总被一层雾笼罩,错的太多……
特别喜欢的语录有:
我曾经渴望被激发内心的热忱,希望那热忱最终自律而专注地汇成一股创造力,点火升天,悬壶济世;;还有更多的语录感动我,感谢协和,感谢作者,让我知道怎样生活、怎么工作、怎样对待人生!
协和,在还是孩提的时候就已经略有所闻,不过在我们那边偏僻的地方来说,也没有人去过协和,甚至没有人见过协和的人。
但是对协和,我一直保持着一种崇拜的感情,理所当然地认为协和是中国最高的医学殿堂。
虽然至今也没有见过协和的人,更不用说到过协和。
最近喜欢到丁香园逛逛,看到前版主把这本《协和医事》上传,怀着对协和的崇拜,我把这书下载了……
楼主说,这书下载后请在24小时内删除,如果有兴趣可去买。
很遗憾,我没有做到。
我舍不得删。
这书,好;这书,有感情;这书,不只是书,还是情感的传递。
协和医事,看完也没有究竟没有说过医术,用里面的话说,医生有两个高峰,一个是技术,另一个是医德。
老协和的医生就是拥有双高峰的医生,就是现在所需要的能够处理医患关系的医生。
不谈他们,他们是我们所需仰望的,却不可再企及,至今我也没有遇到过所谓双高峰的医生,也许这并不能埋怨自己的运气不佳,也许这个国家对这些人也是可遇不可求了。
不是我对医生绝望,也不是医生的医德不够好,只是在这种医疗环境下,治病的医生有,治病人的医生不敢有。
这就是所谓千里马常有,伯乐常有,却没有成为的千里马的条件。
千里马,我也知道,也承认,我不是一匹千里马,所以我倒愿意自嘲一下,我不是一匹马,哪来千里马。
想想以前协和医学院是怎么一回事,老师比学生多,能够想象吗?
再想想,平均下一年只是培养不到20个医学生。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放到现在的社会,老师比学生多,一年毕业不到20位医学生,那不是浪费资源吗?
那么多农民子弟,为什么你老师就不教多几个学生,教出来的医生多了,也好造福社会,我们国家医生比例在世界上还是倒数的呢。
这是善意的建议,也是可以理解的。
或许吧,某些人以为一个老师带的学生越多,就越能造福社会,允许我从好的方向想,总不能把我原本没有机会读大学的机会现在得到了,倒去说他们的坏话,所以,大学该扩建扩招,一个班只要教室允许,多少人也无所谓,越多越好,我就是在这种上大学最容易的时候考上了大学,成为一名医学生。
我们班多少人,说出来一直是让人惊讶,也让那些没有读过大学的人心里爽了一把,原来大学还可以这样快餐式啊,真正地适合时代的发展。
我们班到底有多少人,想想读书时候我们最大的教室能装多少人,大概就是那个数了。
人多力量大啊。
说回协和,协和正因为小而精闻名。
协和出来的不仅仅是医生,是医学家,是心理学家,是学者。
协和影响的不仅仅局限于协和这个地方,不仅仅只是北京,而是全中国。
当时这么小小的一家医学院,却能引导一个大国的医学走向。
这应该值得某些人思考。
不谈某些人,在现在这个社会,不管作为医生,还是作为医学生,总免不了让自己去想想愿景,现实实在是有差距。
谈谈我自己。
曾经我对医生这职业是没有抱有一丁点兴趣的,后来由于某些缘故,我选择了医学。
到了这大学来求学,这里的外在环境真的是出乎意外得好,整洁,宽敞,干净,相对来说,内在环境就相去甚远。
我也承认,我这个人的惰性是随环境而波动的,这里让我的惰性呈指数性成长,远远大于我的积极性。
书上说,老协和的那些老医生相当怀念在老协和的日子。
虽然在那里,他们的脸被人嘲讽为“协和脸”,缺乏阳光,缺乏笑容的脸,一副紧张兮兮的样子;但是他们在病人面前,又完全是另外一副模样,笑容可恭,认真负责。
现在,医院的我们,恰恰跟他们相反,我们在病人前才是有一张“协和脸”,情何以堪。
虽然以后我也不见得有什么成就,但起码我现在的梦想,当真是踏踏实实地成为一名好医生。
但愿一路上没有阻扰,而且有一批志同道合以兄弟相称的朋友。
《协和医事》中,我看到了医学精英是如何锻造出来的,以及协和何以能始终引领医学前沿。
虽然协和的医学教育模式近乎“残酷”,协和人的从医生涯几乎是全身心的忘我投入,但却因此造就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故事——人与命运搏斗,失败摧不毁的理想。
而这个激动人心的故事和摧不毁的理想曾经并仍将对中国医学教育和中国医学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协和医事无疑是为医之道的最高境界。
且看书中的摘引——
著名内科学家奥斯勒,曾如此描述医疗行业:
“在这个世界上,唯一具有普世一致性的行业就是医疗,无论走到哪里,医疗所遵循的规矩相同,所怀抱的志向相同,所追求的目标也相同。
这种普世一致的同构性正是医疗最大的特色,它是律法所没有的,也是教会所没有的,即使有,其程度也有所差别。
”
奥斯勒对医生这个职业的认识:
“医学是一生的学习过程。
”
奥斯勒在1903年演讲《行医的金科玉律》时这么说:
“行医是一种艺术而非交易,是一种使命而非行业。
在这个使命当中,用心要如同用脑。
”
1892年,奥斯勒在明尼苏达大学医学院的新院舍的启用典礼上,对医学生演讲说,“医学这门学科需要高度整合心智与道德,并让人求新、务实并有慈悲。
”在他看来,医生追求的应是思路的清明、心地的善良和心灵的平静。
有人问著名心胸外科专家吴英恺好医生的标准是什么?
他回答:
“好坏医生的分水岭就在于为谁服务和如何服务。
解放前,我在协和医院工作,当时的外科主任是美国人,他一辈子没有做出什么大的学术贡献,但他工作勤勤恳恳,每天来得最早,走得最晚,关心病人,关心全科工作,了解所有工作人员的情况。
这样的医生就是好医生。
”他在开创安贞医院时,为医院提的院训是四个字——公、勤、严、廉。
在他看来,这就是做医生的标准。
公就是公私分明,至少是先公后私;勤就是勤学、勤干;严是学术上的严谨,工作上要严格,做事要严密;廉就是廉洁,不得以医谋私。
1921年,当兰安生以“公共卫生专家”的身份进入协和医学院时,他带来的是一个全然崭新的理念。
具体来说包括:
一、疾病可以在还没有成为疾病时,就加以控制;二、预防疾病的措施,一旦在某一区域某一人群中实施,会比以单个病人为治疗对象的“临床医学”更有效率。
这一理念,与19世纪中叶进入中国的西医相比,在临床时间阶段上,更加超前,关注的人群也更广泛。
他的另一句名言是:
一盎司的预防,胜过一磅的治疗。
1923年,兰安生来到协和医学院,在中国医学教育史上,第一次专门为医学生讲授现代公共卫生这一课。
他讲课的主旨是:
走出医院,走进胡同,超越个体,关注到整个社区、更广人群,到达底层老北京人生活的真实世界。
只有从社会人群的开放环境,而不是从摆满精密仪器的实验室中,去了解社区居民的卫生健康问题,去寻找治疗依据,从群体而非个体的角度,去寻找一种维护社区成员健康的办法,这样才能使医学与社区服务成为一体。
按照现代人力资源的理论来说,一个机构成功的三个核心元素是:
人、组织、文化。
协和医院副院长、1970年协和毕业生李学旺,这样阐述协和文化:
“协和文化是什么?
就是协和的医疗管理制度和程序,及由对这种制度、程序严格遵守过程中,不知不觉养成的为人、为事、为学的态度。
”
书中还有很多关于为医之道的精辟论述。
我觉得为医之道其实并不深奥,也不算是什么难事,关键看你如何理解、能否领悟,并如何将领悟到的为医之道付诸于实践和行动。
如奥斯勒所言,医疗是一个具有普世一致性的行业,不分国界人种,救死扶伤是根本。
而一旦选择了从医,也就意味着你必须做好为之付出你毕生精力的准备,并坚持终身学习;在你为患者施医驱病的同时,更需要有一颗仁慈之心,行医是一种神圣的使命,用心跟用脑同样重要。
而吴英恺的“公、勤、严、廉”四个字更是道出了一个好医生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
当下的为医者又有多少够得上好医生的标准呢?
我街道的公共卫生工作是2006年正式起步的。
确立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是2007年12月26日下午卫生部部长陈竺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上作《国务院关于城乡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加强食品安全监督情况的报告》时提出的。
而兰安生早在1921年就带来了公共卫生这个全然崭新的理念,他在中国医学教育史上关于走出医院、走进胡同、超越个体、关注社区及更广人群的现代公共卫生第一课,足足走了七十多年的艰难历程。
今天我们终于走出了医院,走进村庄和家庭,我们的公共卫生服务团队虽然在服务力量和服务能力上仍不足以发挥理想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但这一步已经坚实地迈了出去。
关于协和医院副院长李学旺对协和文化的阐述,对我们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我们的医院虽小,但作为一家医院,一个团队,文化是医院和团队成员的灵魂,具有执行力的制度是医院文化的核心,医院领导者及其成员的为人、为事、为学的态度则是医院及其成员成长和发展的生命力。
读《协议医事》,悟为医之道。
收获不小,值得一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协和医事 协和 读后感 读书 心得 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