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docx
- 文档编号:10657264
- 上传时间:2023-02-22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0.91KB
立体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docx
《立体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体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立体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立体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国家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战略的根本需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鲁东大学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育人为根本,突出转型发展,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积极打造教育教学、实践培训、指导帮扶、文化引领为一体的立体式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造就大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力军做出了积极探索。
1突出需求导向,优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为学生注入创业基因11深化三项合作,推进协同育人机制1深化校企合作,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思路。
学校根据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坚持内涵发展,深化校企合作,多渠道为地方企事业单位培养和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先后与烟台张裕集团有限公司等50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订共建协议,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条件。
2深化校地合作,建立办学资源共享机制。
学校先后与烟台市16个县、市、区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与烟台市政府共建胶东文化研究院;与东方财富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及富士康科技集团签署订单式合作培养协议;在省内外建立各类创新创业实习见习基地平台450余个。
学校还与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烟台职业学院实行3+2贯通分段培养模式,建立应用本科与高职相衔接的课程体系;对师范类毕业生实施职前职后一体化教师教育模式,是山东省省级教师教育基地。
实施按学科招生、分阶段培养的培养教育模式;实行第二学期根据兴趣爱好和特长申请转专业的办学模式,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3深化中外合作,拓展学生国际视野。
注重加强同国外高校合作办学,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先后与韩国、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家的高校联合举办5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如与韩国蔚山大学合作成立鲁东大学蔚山船舶学院、与韩国南部大学共建世宗学堂。
与国外多所大学合作开展了2+23+1和3+2模式的本科生培养项目,成为烟威地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学校。
12产学研相结合,丰富教育课程内涵1定制培养与学分置换。
即在不影响整体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的前提下,以选修课的形式,每学期嵌入若干门企业课程,由企业安排讲师来校授课,按照企业要求培养学生,企业课程考核通过者可置换学校部分选修课学分。
2基地训练与顶岗实训。
即利用寒暑假或结合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让学生在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接受工程实践能力训练,进入真实的技术开发环境进行实战项目体验,同时将在企业参与的项目作为毕业设计的选题。
3师资培训与双向交流。
实施教师进企业、工程师进课堂制度,每年安排若干名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参与项目研发和技术服务,提高和丰富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和项目开发实施经验,同时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来校对教师进行实践课目的再培训,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教师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实现了校企双赢的目标。
4建立创业教育课程群。
学校根据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在本科培养方案中设置创业通识教育必修课和专业教育选修课,引进北森、中青创等国内知名创业教育公司课程体系,建立创业教育课程群,搭建了课程+实训+讲座的创业教育课程平台,开设《中国创业学》《企业经营学》《创业实训》等培训课程。
推行双导师制,聘请企业家、教授、优秀校友、风险投资家等组成导师队伍举办创业讲座,内容涵盖创业经历、创业想法、经营管理、财务、税务、法律等,使创业教育课程内涵进一步丰富,学生创业教育知识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13强化能力本位,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学校重视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提升,为高质量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师资保障,先后组织300余人次参加全国师资培训、师资培训、师资培训和创业指导师培训,并取得了相应资格证书;加强大学生创业导师团建设,吸纳更多企业家、专家学者担任兼职导师,对创新创业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
注重加强创业教育规律的研究和探索,组织学科带头人、专业教师和行业企业优秀人才,联合编写创新创业教育教材5部,发表论文40余篇。
两项课题分别被批准为省级和校级教改课题,科研成果获国家级三等奖1项,省级一、二等奖5项。
2014年,学校申报的《大学生创业指导课教学案例特色教材研究课题》被教育部获准立项。
目前学校正加快创新创业教育优质课程信息化建设,尽快推出一批资源共享的慕课、视频公开课等在线开放课程。
2坚持质量导向,推进多元化创新创业实践,提升学生创业本领21以赛带训,创新创业活动有效开展深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每年拨付90余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促进项目落地转化。
定期对创新创业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资金扶持和奖励。
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等全国性、地区性创业竞赛活动。
近三年来在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学校共获得国家级银奖1项,铜奖7项,省级特等奖6项。
2014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34项。
积极组织参加全国和山东省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2015年学校考伴创意团队在山东省和全国首届互联网+创新创业比赛中分获创意组冠军和铜奖。
22丰富载体,构建务实培训实训体系学校构建课程+师资+实训的创业培训新平台,采取1+3+组合模式推进,即一个资源整合器创业孵化基地、三大课程模块、种课程组合方式。
培训课程模块包括专业技能类、管理类、金融类,同时开展网络实战、沙盘模拟、创业团队协作等实训项目。
针对创业者在训前、训中和训后的不同需求,在培训过程中跟随提供全过程一站式创业服务。
学员参训前,开展创业潜质、创业能力评估,提出创业建议,推荐适合创业者需求的创业项目,量身定制创业培训计划,并推荐一名创业咨询师或创业导师,为创业者提供全过程创业咨询服务。
参训过程中,为创业者提供工商登记、税费减免、创业扶持、社保缴费、劳动维权等方面政策咨询,使创业者少跑弯路。
参训后,根据创业者的创业项目,优先推荐入驻创业孵化基地,为创业者提供市场信息、企业诊断、企业升级等创业服务和融资支持,提高创业者创业成功率。
改变了过去单纯的就培训而培训的模式,提高了创业者的创业综合实践能力。
注重加强同当地政府部门的合作,依托属地国家级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国家级文化创意园区、国家级人力资源产业园等优势社会园区资源,与烟台市人社局、芝罘区政府系统合作,投资30余万元共建烟台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平台,抓好创业培训进校园活动,打造烟台市大学生创业实训培训基地。
目前已累计有3400余名学生接受和创业培训。
23搭建平台,提升孵化基地建设水平经过近7年的建设,学校打造了一个设施完备、功能完善,集知识产权、人才培训、技术指导、跟踪扶持等项目为一体的一站式创业服务平台。
目前学校创业孵化基地总面积已达9600平方米,分为创业孵化区、创业苗圃区、创业加速区和跨境电商创业区四部分。
2009年以来,先后投入600余万元用于创业孵化基地装修改造及设备购置。
基地实施优惠创业政策,每年为入驻企业和团队减免房屋租赁费120余万元,水、电、暖、物业等相关费用60余万元。
每年引入扶植30余个特色鲜明、示范效应明显的大学生创业企业和团队。
近三年来,共争取烟台市人社局孵化基地建设补贴40万元,创业培训配套资金120余万元。
先后有20余家企业获得了政府无息贷款、10家企业获得50贴息贷款。
2014年孵化基地入驻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00余万元,年创利税近70万元。
孵化基地实行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模式运营,努力实现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形成一批有效满足大学生创业创新需求、具有较强专业化服务能力的新型创业团队,有效扩大了创业就业,较好地解决了当前的就业难问题。
2014年孵化基地聚集就业岗位600余个,带动相关就业近1000人,发挥了良好的就业带动作用。
自2009年以来,已为烟台市各大特色产业园输送各类业态优质项目102个,成为全市创业项目的输血站。
3强化指导服务,优化创新创业服务保障体系,让政策落地生根1开展投融资服务。
为满足日益细分、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产业投融资需求,以创客空间为纽带,引导各类创业基金、风险投资、社会资本等进入校园,与创业团队对接交流,帮助企业获得发展所需资本,最终实现产业发展和项目投资的双向融合。
创业孵化基地目前已经对接了广发基金、兴业基金、内蒙古商会等,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政、企、校产业发展基金体系。
同时,基地的法律顾问、创业导师对于项目的资金运作、经营风险等相关内容做到全方位跟踪和评估,大大提高了投资的成功率和回报率,促进了企业的快速扩张和发展。
近7年来,学校创业孵化基地已吸引各类创业基金、风险投资达1200余万元。
2搭建知识产权平台。
以学校科研成果转化为基础,提供发展所需知识产权相关服务,包括研发工程师专利技能训练、专利申请、创新产品专利挖掘等各项服务。
知识产权平台的建设,有效地降低了创新创业企业所面对的法律风险,增加了创业孵化基地知识产权的规模和容量。
近7年来已实现研发工程师专利技能训练80项、专利申请39项、知识产权保护规划29项、专利风险控制20项。
3创客空间全校开放。
以开放、合作、共赢、发展为主题而创建的创客空间,面向全校开放。
采取导师下午茶、创意咖啡交流会社会项目资源推介会等众多形式,实现各类创业资源的交流和互通,从而达到跨界整合、资源共享的目的。
通过创客空间,创业学子获得了更高端的人脉资源、更合理的资源整合、更及时的商业信息和最具价值的创业建议。
4指导服务机构健全。
学校于2015年7月成立创业学院,全面负责大学生创业教育、培训实训、创业服务等非学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
出台了《鲁东大学关于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管理办法》《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对全校集聚创新创业教育要素与资源,形成关心、支持创新创业教育和学生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环境,提供了制度和组织保障。
4强化价值宣传,加强创新创业文化氛围营造,培育创业土壤1建立科研人员流动机制。
支持科研人员离岗到企业开展创新工作或创办企业,或在完成本单位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前提下,兼职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兼职收入归个人所有;将不高于30的编制员额按有关规定用于聘任有创业实践经验的企业家和企业科技人员兼职;建立健全科研人员在学校和企业之间流动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促进科研人员顺畅流动。
2建立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
深入探索校校、校企、校所及国际合作协同培育模式,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新机制。
改革教育培养模式,强化兴趣爱好和创造性思维培养。
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专业教学全过程,融入专业教学各环节。
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将学生开展创新实验、发布论文、获得专利和自主创业情况折算为学分,将学生参与课题研究、项目实验等活动认定为课堂学分。
实施弹性学制,放宽学生学习年限,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参与创新创业。
3搭建各类文化载体。
通过全方位、多方面开展主题活动,努力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一是大力宣传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紧迫性、重要性,加强制度建设,激发全校师生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使创新创业成为一种价值追求和文化自觉;二是通过举办创业大赛、创业论坛、创业文化季等活动,在大学生中大力宣扬创新崇高、创业伟大、创优光荣的理念,大力倡导崇尚创业、宽容失败、破除安逸、敢闯敢干的新型创业观、就业观、事业观和成才观,掀起热爱创业、关注创业、投身创业的热潮;三是通过创业典型培育、挖掘和宣传,树立正确导向。
四是通过报刊、媒体、网站等各种渠道进行政策解读,举办各类政策宣讲、集中培训、成效展示等活动,确保舆论引导宣传到位,扶持政策执行到位,扶持制度落实到位,扶持资金发放到位。
近年来《光明日报》、新华网、山东省教育厅等各级媒体先后多次报导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经验。
学校先后获批全国创业教育基地全国创业俱乐部山东省首批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和烟台市市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两年被评为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创业俱乐部连续两次荣获全国十佳,毕业生荣获山东省十大创业者称号。
2015年学校创业孵化基地获评山东省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获得省政府300万资金扶持。
作者丁瑞忠王全文吕海航单位鲁东大学参考文献[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5-4[2]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2015-12-2[3]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2015-12-2[4]王溪大学生科技创业难的成因及其对策[]中国高校科技,20151081~8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立体 创新 创业 教育 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