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语文上册教案.docx
- 文档编号:10653593
- 上传时间:2023-02-22
- 格式:DOCX
- 页数:33
- 大小:55.99KB
九年语文上册教案.docx
《九年语文上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语文上册教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语文上册教案
九年语文上册教案
1.《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二)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找出富有感情的语句,体味其中蕴涵的情感,赏析关键语句。
(三)学习象征的艺术手法以及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
交流:
谈最喜欢哪种树
2.释题:
“礼”,崇敬,题目的意思是怀着崇敬的心情赞美白杨树。
3.了解有关写作背景和文学常识。
(二)整体感知,初步把握课文基本内容
1教师范读全文。
要求学生在听读时,听准语音语调,扫清文字障碍
2学生自由朗读全文,初步体会文章的感情,明确全文抒情线索。
明确:
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是本文的抒情线索。
文中五次提到白杨树的不平凡,把有关的语句一一找出来。
讨论:
如何划分本文的段落层次?
学生讨论后明确:
要划分段落层次,一定要注意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本文的段落层次划分如下:
第一部分(第1段):
直接抒发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
第二部分(第2—4段):
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
第三部分(第5—6段):
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突出它的不平凡。
第四部分(第7—8段):
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点明主题。
第五部分(第9段):
将白杨树与楠木对比,再次赞美白杨树。
(三)合作探究,研读课文第一、二部分
1学生朗读第一、二部分。
2思考:
开头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
开门见山,点明文章题旨,直接抒发了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之情,为下文定下了感情基调。
3自由朗读2—3段,要求找准表现以下内容的词句:
黄土高原特点,见到黄土高原的感觉,见到白杨树时情绪的变化。
明确:
特点:
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无边无垠,坦荡如砥。
感觉:
雄壮,伟大,单调。
情绪:
恹恹欲睡,惊奇地叫了一声。
4描写高原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
①交代白杨树生长的环境,“雄壮”“伟大”的背景,正面衬托白杨树的不平凡。
②写高原单调,令人“恹恹欲睡”,这是从反面为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作铺垫。
(四)结束语
《白杨礼赞》是一篇“美文”,处处渗透着高尚的审美情趣。
文章开头描绘了白杨树生长的“环境美”,雄伟壮阔的黄土高原,宛如并肩的远山的连峰,给人一种壮美之情。
但西北之行所见的白杨树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树?
作者借赞美白杨树到底要赞美什么?
让我们下节课继续讨论,进一步感受白杨树的美。
(五)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抒发的情感。
2掌握“字词积累”中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课时内容,导入新课
作者在铺陈赞颂白杨树前先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象,勾勒了一幅雄浑、辽阔、苍茫的画面。
既介绍了白杨树不平凡的生长环境,表现了“景美”,又渲染了一种不平凡的气氛,烘托出白杨树那傲然耸立、坚强挺拔的美姿。
赞美高原后又说它“单调”,紧接着骤然把白杨树一下子推送到读者面前,使之在雄伟的高原这一背景的衬托下,显得更加清晰、鲜明、高大。
西北之行所见的白杨树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树呢?
(二)学习探究,继续研读课文第三部分
1学生朗读 要求其他学生在听读时,注意画出文中有关直接描写白杨树的语句。
2思考几个问题:
(1)文章选用了哪几个词语来概括白杨树的形象特征?
(2)文章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白杨树的?
(3)作者认为白杨树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请引用课文中的词语回答。
学生讨论后明确:
(1)作者用“力争上游”概括了白杨树的形象特征。
(2)分别从干、枝、叶、皮等四个方面描写白杨树的特点。
写干,突出了白杨树的直;写枝,突出了它的直而紧靠;写叶,突出了它的向上;写皮,则主要点明它“微微地泛出青色”。
(3)文章中用“倔强挺立”总写了它的性格特点,并用“参天耸立”“不折不挠”等词语加以深化,突出了白杨树在恶劣环境下坚强不屈的斗争性格。
(三)学习探究,继续研读课文第四部分
通过细致的描绘,白杨树笔直、挺拔的“外形美”就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眼前了。
然而,文章的主要目的还在于表现白杨树的“内在美”。
1教师朗读第四部分内容。
要求:
教师朗读时,学生画出文章中赞美白杨树的相关词语。
2学生思考并讨论如下问题:
(1)在第7段中,作者运用了哪些词语来赞美白杨树?
(2)文章是如何由树联想到人的?
(3)这一部分连用了四个反问句,这一组反问句的意思是怎么逐步加深的?
学生讨论后归纳:
(1)用七个感情色彩强烈的褒义词语——“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温和”“坚强不屈”“挺拔”,热情赞美它是“树中的伟丈夫”,采用了拟人和对比的手法。
(2)以亲切谈心的语气将读者的视线引向“积雪初融”的高原,连用四个反问句,由树及人,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3)第一句由树及人,启发人们深思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为下文作铺垫。
后面三个“难道”,就由浅入深地写出了它的象征意义。
“不想到”、“不联想到”、“不更远一点想到”一层深一层地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第二句从白杨树的性格出发,点明白杨树“至少”象征着“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北方农民。
第三句从白杨树“傲然挺立”的形象出发,把它象征为在敌后坚强不屈守卫家乡的哨兵。
第四句从白杨树的“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品质出发,把它象征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
气势充沛,酣畅淋漓,展示了阔大而深远的境界。
感情得到升华,文章达到高潮。
(4)学生自由朗读第7段,体会排比和反问的表达作用。
(5)小结:
第8段进一步表明:
“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深化了四个反问句的意思,于是水到渠成,揭示出全篇托物言志的主旨。
(四)继续研读课文第五部分
1学生阅读课文第五部分。
2讨论:
作者将白杨树与楠木进行比较,目的何在?
教师补充:
茅盾同志曾经说过:
“贵族化的楠木象征国民党反动派。
我写此散文是这样想的。
”学生讨论后明确:
作者之所以在此写楠木,其实是把楠木和白杨树对比,再次强调白杨树的不平凡,与顽固派的观点形成对比,表明作者鲜明的爱憎之情,歌颂抗日军民,呼应篇首。
(五)学生速读全文
1.思考:
这篇文章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明确:
这篇文章运用的是象征手法。
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 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的艺术手法。
只用于表示有关人类品质或人类组织的性质,一 般适用于抒情作品。
白杨树的挺拔、向上然而又极其平凡的特点,与作家心目中党领导下的 抗日军民的形象在中得到完美和谐的统一。
把歌颂党、歌颂抗日军民这样鲜明的政治观点和炽烈的情感全部倾注在白杨树上。
2.总结全文,了解的写作线索。
明确:
以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线索。
第1、4、6、8段分别对白杨树的“不平凡”
尽情歌颂,句式结构相似,意义步步深入。
“不平凡”三个字反复出现,强烈抒发了的
思想感情,而且使文章不平凡的“景”,不平凡的“形”,不平凡的“神”三者完美结合,
白杨树的形象栩栩如生地挺立在我们面前
(六)总结全文
这篇文章运用了象征的手法。
白杨树的挺拔、向上然而又极其平凡的特点,与作家心目中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的形象在本文中得到完美和谐的统一。
作者把歌颂党、歌颂抗日军民这样鲜明的政治观点和炽烈的情感全部倾注在白杨树上。
(七)布置作业
以一种树木为题,描写它的形态特点,并赋予它象征意义。
板书设计
白 环境之美
杨 不平凡 形神之美
树 象征之美
教学反思1.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是学习本文的重点之一。
阅读时,不仅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象征,还要明白象征体与本体之间的关系。
教学中可以适当介绍写作背景,明确作用采用象征手法的必要性。
2.注意朗读的指导,有利于品味语言。
重点段落应该熟读成诵。
2.《囚绿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作者的身世,加深对本文内涵的理解。
(2)能用生动的语言再现作者囚绿的经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象征手法,把握文章的主题;品味本文淳朴清丽的语言。
2、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朗读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复述作者囚绿的经过,达到把握全文整体脉络的目的。
(2)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逐步深入课文,使学生能够自主的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思想和情感目标:
(1)体会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深沉的爱国情感。
(2)理解中华民族和一切进步势力不屈服于黑暗势力、顽强抗争、永不气馁的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体会作者由“爱绿”到“囚绿”再到“释绿”的情
感的变化。
了解借物抒情,托物寄意散文的鉴赏方法。
2、教学难点:
让学生结合作家的经历及文章的写作背景,理解‘绿’的象征意义,达
到思想上的升华。
[教学设想]
从形式到内容逐渐深化,从品位凝聚着作者情感体验和理性思考的关键语句入手,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领会“绿”的象征意义,提高感悟能力。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导语设计:
在中国现代作家群中,陆蠡是一个极有个性的作家。
他散文委婉多姿而清丽媚人,然而他本人却是副傻傻的书生相。
抗战期间他主持出版社工作时,一次入侵的日军突然前来查抄反日书籍,抄走满满两卡车书。
陆蠡恰巧外出,幸运地躲过了这一灾。
然而陆蠡并没有幸运感,而是深深为自己不在场内疚,觉得自己是负责人,不能推卸责任连累别人,他甚至毫不顾忌,对抄走进步书籍的敌人决不罢休,反而自己主动上门,来到租界巡捕房论理儿问究竟。
人家正愁没处找你呢,自己倒送上门来了,结果是明摆着的:
咔嚓一声,投进监狱了!
此后他便作为犯人被无休止地提审。
这时,陆蠡似乎还未醒悟,依然是那副倔骨和“傻”相,日本人问他:
“你爱不爱国?
”陆先生大声回答:
“爱国!
”又问:
“日本人能不能征服中国?
”答曰:
“绝对不能征服!
”接下来自然就是酷刑了,不久他便吐血而死。
据说他惟一的罪名就是口气强硬。
老朋友吴朗西曾说过:
“陆蠡太傻了,然而他的可爱,感召我至深的,就是这一股傻气、正气。
”这不由让人想起了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被判刑前的申诉:
“我宁可照我的样式说话而死,也不照你们的样式说话而活。
”
故人已去,然而他留下的文字还在,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他的散文《囚绿记》。
2、介绍作者:
陆蠡(li)字圣泉,原籍浙江天台。
现代散文家、翻译家。
生于1908年,1932年开始在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任编辑。
1942年死于日寇酷刑之下。
代表作品:
散文集《海星》、《竹刀》、《囚绿记》等。
陆蠡可以说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出色的散文家,他不仅文章写的优美,而他的人品更是受到很多作家的高度评价。
(2)其他作家的评价:
1巴金老人在回忆陆蠡时说:
“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般的心”,同他谈话“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
2作家李健吾评价他的散文时说:
“陆蠡的成就得力于他的璞石一般的心灵。
”
陆蠡之文,亦如陆蠡之人;而他又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出这篇淡雅的散文呢?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写作背景!
3、写作背景:
《囚绿记》这篇散文写于1938年,当时正是“祖国蒙受极大耻辱的时候”,他困居已成“孤岛”的上海,借怀念一年以前在北平暂住的公寓窗外的常春藤,来抒发了自己热爱自由,追求光明和仇恨日寇的感情!
二、整体感知
1、释题
《囚绿记》中的标题能给我们带来哪些信息?
“囚绿”说明把绿色囚禁起来。
“记”说明这是一篇叙事性散文。
因此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应该注意叙事性散文借物抒情,托物寄意的写作手法。
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感情来朗读全文。
2、整体地感知课文
(1)学生朗读全文
(2)完成以下两个任务。
1将全文划分段落,并用最简练的语言来概括段落大意,能象“囚绿”那样用两个字概括更好。
多种分法:
A、将文章分为五段:
B、将文章分为四段:
寻绿(1—4)恋绿(1—8)
观绿(5—7)囚绿(8—12)
囚绿(8—12)释绿(13)
放绿(13)念绿(14)
怀绿(14)
2让学生复述作者“囚绿”的经过。
(可以使学生加深印象)
(3)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1作者为什么囚绿?
(因为他爱绿)
2他把绿“囚”牢了吗?
(没有,他后来把绿释放了)
3离开了绿,他对绿的感情又是什么样的呢?
(他对绿充满了思念)
同学们刚才的回答都非常好,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已经把握《囚绿记》这篇课文的整体脉络。
下堂课我们将进行重点赏析,课后请同学们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作者的生平以及文章的写作背景,同时也掌握了课文的整体脉络。
这节课,我们将对课文进行重点分析!
三、重点分析和解读
1、默读第一部分:
寻绿(1—4)
(1)“这是去年夏间的事情。
”自成一段,说明这件事情让我难忘。
(2)第二自然段,交代了寓所的具体情况。
问题:
为什么要详细介绍寓所?
(突出其简陋的特点)
(3)屋子简陋,可我却选择了它,是因为我有一个小小的理由。
这里给读者留下悬念,很自然的引起下文。
(4)提问:
谁能找出屋子如此简陋,但作者毫不犹豫地选择它的那个理由是什么?
:
(5)提问:
而当我毫不犹豫的决定住下来,为什么连伙计都感觉到惊奇?
(更加的衬托出我追求绿的迫切心情)
从刚才我们所探讨的问题结合在一起,大家不难看出,作者对绿是热切追求的。
(导出板书寻绿——热切追求)
2、第二部分。
观绿(5—7)
(1)、同学带感情朗读第5—7自然段。
(2)、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作者对绿的喜爱之情。
请你找出文中作者对绿喜爱的语段。
并找出作者喜欢绿色的原因。
(绿色是多宝贵的啊!
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这句通过排比和比喻两种修辞,使句子生动富有气势,直接抒发了作者对绿的赞美,为后文揭示主旨作好铺垫。
(3)、还有没有其它的缘故呢?
引导学生从作家自身的处境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来思考。
(“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的”、“困倦的旅程和以往的许多不快的记忆”等)
(4)、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
作者为什么要用一个焦字?
而不用其他字呢?
(“焦”写出了一点点希望都快没有了的绝望、渴盼、迫切的心情。
也说明作者境遇不佳,生活在北平大都市举目无亲,正需要绿色来娱悦自己的眼睛,安慰自己的心灵。
)
(4)、通过对这两个自然段的阅读,我们会发现作者的爱绿之情,日益变深。
哪两句话最能体现作者的这种心理变化?
同学们,在第二部分中我们看到了作者被绿滋润了那颗等焦的心,使他感悟到了绿色对处在逆境中人的重要性。
他已经已经忘记了种种困倦和不愉快,甚至留恋于这片绿色,那么他现在的心态是什么样的?
(喜欢满足)
(导出板书观绿——喜欢满足)
3、第三部分。
囚绿(8—12)
(1)、请同学们默读8—12自然段,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作者为什么要囚禁“绿色”?
为了装饰这简陋的房间,抚平抑郁的心情,点燃心灵的希望,作者竟然“残忍”的绿枝条囚禁了起来。
(联系同学,如果同学们被囚禁起来会怎样?
颓废、抑郁、崩溃……)但是,最初的时间里,绿枝条比在外面生长的更为茂盛。
(2)、作者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
“生的欢喜”应该怎样理解?
(生的欢喜即天性喜爱绿色,喜爱这象征生命、希望、幸福的绿色,表达我对生命活力的赞美)
文章中我在自私的念头的驱使下,将绿色囚禁在了房间里,为的是让绿色和我更亲密,作者甚至已经更换了对“绿枝条”的称呼,称呼他为“绿友”,更深刻的说明了作者对绿色的喜爱之情!
但是“绿友”按照作者的安排生长了吗?
(没有)
(3)在作者眼中,绿枝条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
(作者描写绿枝条,一半是写实景实情,一半是带着感情与想像。
它具有美的特点,“伸开柔软的卷须”“舒开折叠着的嫩叶”,下雨时带着“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它是青春、爱和幸福的象征,就像作者说的,“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它是柔弱的,离开阳光就“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的孩子”;它是倔强的、坚贞的,“它的尖端总是朝着窗外的方向。
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
植物是多固执啊!
”它是“永不屈服黑暗的囚人”。
这些特点既有现实依据,又有作者的美化、拟人化的加工,作者是把绿枝条当作人来写的。
)
尽管绿友是顽强的,是固执的。
在第11段,作者详细的描写了绿枝条的憔损过程。
可以说,即使一个普通人也会生命怀有怜惜之情,但是作者却没有。
因为什么?
因为绿友的固执,损伤了作者的自尊心。
因此,魔念在我心中产生了。
(4)、如何理解这种魔念?
(魔念指作者自私自利的心灵。
绿囚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和善意,执著的向着阳光生长,损害了“我”的自尊心,于是“我”很恼怒,以致于要把它继续囚下去。
)
虽然绿枝条此时十分憔悴,但是作者魔念占了上风,最终决定离开北平时再放绿。
其实我们仔细想想,作者为什么会因为绿枝条的固执而恼怒?
是因为他爱绿至极。
(导出板书囚绿——爱绿至极)
4、第四部分:
放绿(13)
(1)、卢沟桥时间发生了。
点明了写作背景。
“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体现了作者发自内心的对自由和光明的呼唤!
“我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向它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
”抒发了作者祝愿天下所有向往光明和自由的人得到光明。
作者在放绿的同时也是对自由和光明的呼唤,并点出了文章的主旨!
(导出板书放绿——点明主旨)
5、第五部分:
怀绿(14)
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对日寇铁蹄下的同胞的惦念与牵挂!
(导出板书怀绿——惦念牵挂)
四、总结升华
1、结合写作背景和文章的主题来看,为什么作者给文章命名“囚绿记”?
选定“囚绿”来给文章命名,这与文章想要表现的主题有关。
文章的五个层次中,“囚绿”写绿枝条最艰难的状况,这暗示着艰难的国运家运;“囚绿”表明作者复杂的心情,这是在卢沟桥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我国领土的时代背景下,作者的内心极度痛苦和精神上顽强抗争的反映。
(导出板书顽强抗争)
2、本文运用最多的就是象征的手法,象征手法可以通过描写某种具体事物来进行暗示、喻旨另一种事物。
借物抒情是象征手法的一个方面,作者写《囚绿记》赋予绿以象征意义,他是生命、希望、慰安、快乐的象征,是真正自然的颜色。
而常春藤象征了作者本身的品格。
作者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借以歌颂中华儿女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表达自己对民族光明前景的祝福和信念、对光明的向往之情!
因此,我们在鉴赏此类散文时应该从物的特点思考,展开联想,从而把握意象特征。
(导出板书向往光明)
3、请学生对今天所学知识进行总结。
4、总结
作者围绕“绿”展开思路,铺设线索。
以“寻绿”、“观绿”、“囚绿”、“放绿”,“怀绿”作为行文线索贯穿全文,在这条明线下还隐藏了一条暗线,即作者感情的发展和升华,通过本文的学习,相信同学一定也学到了常春藤的那永不屈服,蓬勃向上的精神,同时引发了我们现实的思考,无论怎样的境遇,我们都要克服生活的困难,像作者一样,用自己的生命照亮民族的心灵。
五、课后作业:
《囚绿记》在表现手法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就你感受最深的某一方面,写一段200字左右的鉴赏文字。
六、板书设计
寻绿(1—4) 热切追求
观绿(5—7)喜欢满足
顽强抗争
向往光明
囚绿记
囚绿(8—12)爱绿至极
放绿(13)点明主旨
怀绿(14)惦念牵挂
教学反思:
1.阅读教学时,要抓住作者对“绿”的情感这一线索,进而把握作者的内心世界。
2.加强对文章意境的领悟,提升阅读能力和审美品位。
20秋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庄子的思想及其作品风格;
2、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理解本文的寓意;
4、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能力目标
通过诵读,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德育目标
使学生认识个人见识有限,若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的道理。
重点:
在背诵的基础上掌握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难点:
结合本文寓意进一步分析庄子思想。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我们在小学阶段就学过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千古绝句《登鹳雀楼》。
(指名学生背诵)“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出一幅壮阔辽远的山河图,气势宏大,笔意高远。
后两句则十分富有哲理:
想要穷尽目力遥望千里,还须再登上一层高楼。
这首诗给我们的启示是:
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而现实生活也的确如此,人的认识是有限的。
如果做井底之蛙,沾沾自喜,骄傲自满,只会殆笑大方。
这个道理,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已有所阐述,下面我们就学习选自《庄子》的《秋水》。
二、了解庄子
庄子,名周,字子休(约公元前369年~约公元前286年),战国时代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
宋国蒙(河南商丘县附近)人,曾任蒙漆园吏,但不久辞去,不愿和统治者合作。
他一生贫困,身居陋巷,向人借粮,自织草鞋,穿粗布衣服,甘愿闲居独处。
他继承并发扬老子思想,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老庄。
庄子认为世间一切事物并无本质区别,无论大小、贵贱、寿天、生死、善恶、得失、荣辱都是相对的。
《庄子》一书,道家经典之一,共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周自著,外篇、杂篇是庄周的门徒所著。
《庄子》一书风格独特,能将深奥玄妙的哲理与生动具体的想像融为一炉,使抽象的逻辑思维与具体的形象结合起来,构思奇特,想像丰富,汪洋恣肆,仪态万千。
三、朗读课文
1、听录音范读,解决字音及停顿
(1)解决字音
泾(jìng)流两涘(sì)渚(zhǔ)崖之间少(shǎo)仲尼之闻殆(dài)
(2)示范断句: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2、过渡:
其实,文言文的诵读,最主要的不是普通话的问题,也不是字音是否准确的问题,而是要读出文章的气韵,读出文言文的魅力。
下面我们全班同学尝试齐读课文一遍。
(学生齐读)
过渡:
同学们把这篇文言文读的很有气韵,可同学们能否运用以前所学的知识自主积累本课的文言字词以及句式呢?
下面我们就来检验一下大家的文言功底。
3、自主学习文言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分组进行)
(1)通假字
①泾流之大(“泾”通“径”,径直)
②不辩牛马(“辩”通“辨”,辨别,区别)
(2)古今异义词
②于是焉和波欣然自喜(于:
介词,在;是:
代词,这)
③至于北海(至:
动词“到”;于:
介词,今:
用作另提一事的连词,北海:
古义,北方的大海,指东海的北部;今义,常指我国一部分海域。
)
④东面而视(东面,脸朝东,今:
方位词,东边)
⑤大方之家(大道理;后又称博学的人为“大方”或“方家”;大方之家即修养高,明白事理的人,今:
今义常用于“大方向”、或者今义:
①不吝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上册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