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巴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 含答案.docx
- 文档编号:10639842
- 上传时间:2023-02-22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155.66KB
重庆巴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 含答案.docx
《重庆巴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巴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 含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庆巴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无论形式还是内容,对仗都是律诗的核心。
对仗这一形式有一个从无心插柳到有意栽花,由古朴浑厚到典丽细致的漫长的演变过程。
谢榛曾指出:
“《古诗十九首》云: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属对虽切,亦自古老。
六朝惟渊明得之,若‘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是也。
”但陶句声律还不对仗。
只有经过沈宋声韵理论的建立,以及初唐人的创作实践,律诗才把平仄和对仗结合在一起。
所以,王世贞说:
“五言至沈宋,始可称律。
律为音律法律,天下无严于是者。
”
②对仗是汉字的特产,举世公认。
但这一形式的产生,根本上还是在于客观世界本来就具有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现象。
刘勰说“造物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
”所以,人们在创作过程中,也就“心生文辞,运裁百虑,高下相须,自然成对。
”所谓“自然成对”,正是客观世界在文学作品中得到客观反映的结果。
而以包含矛盾的形式一一对立统一的对仗反映对立统一的事物,就体现着朴素的辩证法。
世界充满着矛盾,每一个正视现实的作家必然会发现这些现象并反映它们,尽管是在有意无意之间。
而对仗又是如此明显地提出了这种要求和提供了这种形式。
③可以认为,对仗是修辞上的对立统一的表现手法。
它既可以对立形式统一对立的双方,也能以矛盾的形式反映同一的事物,从而产生强烈的修辞效果。
刘勰所谓“正对为劣,反对为优”,就是因为反对揭示了矛盾,因而容易把握本质。
而反对,在“造物赋形,支体必双”的客观基础上,更有着辨证思维的依据。
④可见,对反对应提高到哲学范畴来认识。
我国古代哲学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
《老子》第二章云: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就充满了辩证的观点。
《周易》中的乾坤、阴阳、尊卑,以及天人、形神、名实、本末、体用、刚未、善恶等,无不是对立统一的范畴。
以辩证思维指导文学创作,无疑是艺术辩证法的体现。
当然,艺术辩证法不仅表现于对仗这一特殊形式,而且广泛存在于文艺创作的各个方面。
⑤然而,对仗或对偶在初期更多是纯形式的产物。
它要求的是句式的整齐、节奏的铿锵、音律的和谐,着重形式美。
骈文是对偶极端化的产物,对偶成了粉饰现实的工具,而不是揭露矛盾的武器。
对仗到唐人手中方显出战斗性和深刻性。
盛唐诗人常常运用对仗这一形式来概括或揭露大千世界的矛盾,揭示事物的本质。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唐人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了艺术辩证法,才使以近体诗为代表的唐诗的艺术成就达到空前的高度。
(节选自刘明华《论杜诗的对仗》)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讲究句式、节奏、音律的对仗是汉字的特产,也是古代诗歌的核心。
B.正对和反对都属对仗,但只有反对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体现辩证思维。
C.作家“心生文辞,自然成对”,其本质是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客观现实在文学作品中得到的反映。
D.对仗和对偶在初期都是纯形式的产物,只是后来对偶成了粉饰现实的工具,而对仗则成了战斗工具。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引用谢榛的论述,是为了证明对仗有一个由古朴浑厚向典丽细致演变的过程。
B.最后一段通过骈文与唐诗的对比,指出艺术辩证法才是近体诗成就达到空前高度的根本原因。
C.文章以哲学的思想来剖析文学创作中所具有的艺术辩证法现象,高屋建瓴,深刻透辟。
D.文章从对仗的演变、产生、表现形式谈到其与艺术辩证法的关系,条理清楚,思维缜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没有沈宋建立的声韵理论及初唐人的创作实践,对仗可能就不会与平仄结合在一起。
B.以对仗的形式来反映客观世界中对立统一的事物,就是一种朴素辩证法的体现。
C.唐诗拥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跟唐人运用对仗来揭示事物的本质不无关系。
D.如果骈文能够运用对仗来概括和揭露大千世界的矛盾,就能创造出跟唐诗一样的艺术成就。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沙漠里的陪伴
余显斌
沙漠里,不只有浩浩黄沙,有硕大的夕阳,有如血的晚霞。
这儿还有干旱,有酷寒,有寸步不离的死亡,步步紧逼。
他,此时就被死亡纠缠者。
陪伴着他的,只有一匹识途的老马。
夕阳将落,浮荡在地平线上,如一轮浑的车盖。
他和那匹老马,踽踽而行,恍如两只小小的蚂蚁,粘在天边,在夕阳的昏黄中,愈行愈远。
本来,还有一匹小马的,是老马才生不久的小马驹子。
这个小家伙,不知道沙漠的凶险、艰难,它跳跃着,奔跑着,伸长脖子对着落日咴儿咴儿地鸣叫着,声音稚嫩如草。
然后,又跑到老马跟前撒娇,用脑袋抵着自己妈妈的身子,在老马停下时,它会贪婪地吸着奶水,吃饱了,会狠狠打几个喷嚏。
小家伙蓝蓝的眼睛如两汪水,千净得能照见人的影子。
可是,一夜醒来,小马却死了,倒在那儿,鲜血淋漓的,显然是被狼咬死的。
沙漠上,有一种狼,凶狠无比,常常深夜袭击行人,以及骆驼和马匹。
他站在那儿,一动不动。
老马围着小马,轻轻地嗅着,不停地喷着鼻子。
当它明白,小马再也难以站起来时,它的眼睛里,涌出大滴大滴的眼泪,浑浊的眼泪。
这是他第一次看见马儿流泪,他的心沉沉的,如同压着一块石头。
他轻轻拍拍老马,叹了一口气。
老马仰起脖子,对着长空,咴儿咴儿叫着,声音苍凉,此伤,犹如那轮落日一样悲壮。
然后,它低着头,伴着他上路了。
它不再叫,沉默地走着,沉默得如一块白色的石头。
夜晚,面对那轮如水的月亮,它会仰起头,久久地望着,眼眶里竟然滴出泪,湿湿地打湿了睫毛。
他望着,再次叹口气。
没水了,他拿着水壶,靠近老马,去挤出马奶来。
老马回过头,望望他,没有动静。
沙漠的夜晚,冷得直渗骨头。
他喝罢马奶,卧在那儿,蜷着身子。
月亮越升越高,将沙漠照射成一片月光的湖,照成一片琉璃的世界。
突然,他感觉到有什么动静,忙抬起头,发现老马站起来,向他慢慢走近。
他吓了一跳,不知道它想干什么。
老马的眼睛里,一片清光,慢慢卧下来,卧在他的身边,就如过去卧在小马身边一样。
他的身子,渐渐暖和起来。
他轻轻摸摸老马的头,长叹一声。
当又一个黄昏来临时,在老马的带领下,他找到了水----在一个沙丘的后面,有一片胡杨林,那里有一条水,沿着草地的中间缓缓流过,白亮得如银子一般。
他流着泪惊叫着,扑了过去,俯下身子“咕咚咕咚”地喝起来。
水进入喉咙,身体的每一个毛孔中,此时都仿佛有一种水意在清凉地弥漫着。
他幸福地连打几个嗝,抬起头,却不见了那匹老马。
他急了,跑上沙丘,看见老马跑了,一直向来路跑去,在夕阳下越跑越远,最终跑成一个小小的点,消失在暮色里。
他喊了几声,声音在暮色里扩散着,空空的。
在林子里,有一个小村子,住着十几户人家。
他找到几个人,掏了钱,组织一支队伍,重新进入沙漠。
当时,为了逃出沙漠,他将所有的货物都藏在沙漠中,现在,必须找回来。
几天后,队伍经过小马死去的地方,他惊呆了。
小马的尸体旁,卧着一头老马,头垂着,长长的鬃毛纷披着,正是那匹老马。
他大叫着,跑过去抚摸老马,老马却一动不动,依偎在小马的身边----已经死了。
他这才明白,在小马死后,老马是带着怎样的痛苦和悲伤,一步步将他带出绝境,找到水源的。
但是,强烈的思念,让它无心喝水,它带着一颗绝望的心,再次回到小马死去的地方。
它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现在,它可以永远地守在自己孩子的身边了。
这叫什么?
这是人类常说的忠诚和爱吗?
他垂着头,突然跪下。
这一刻,他感觉到自己的良心受到沉重一击。
原来,小马不是狼咬死的,是他杀死的。
当时没水,他想,只有杀死小马,自己才能喝到属于小马的那份马奶,才能走出草原。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写到的“黄沙”“夕阳”“干旱”“死亡”等沙漠环境,不仅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场所,而且营造了氛围,为情节的展开作好了准备。
B.文章善用细节描写来塑造形象,如用“它会仰起头,久久地望着,眼眶里竟然滴出泪,湿湿地打湿了睫毛”的细节,来表现老马的痛苦。
C.小说采用“第三人称”来叙事,使故事客观而真实,用客观的方式把一个悲惨的故事叙述出来,也自然增强了小说的悲剧感。
D.小马之死是本篇小说的线索,文章通过写老马和“他”在小马死后的行为及心理,既表现老马的忠诚和爱又表现“他”的坚韧与抗争。
5.小说到最后才交代小马是“他”杀而非狼咬致死,这样安排情节的好处是什么?
(5分)
6.请根据小说的创作意图,简要分析作者所要表现的主体对象是老马还是“他”?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这是一个技术变革的时代。
智能手机正在井喷式“攻城略地”,丰富及时的資讯、花样繁多的游戏、方便快捷的服务,将手机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而人们在畅快享受的同时,也遭受着某种情感“病毒”的入侵,有些“低头族”把孩子搞丢了都没有发觉。
人们在手机上花费太多时间,已经影响到了家庭的功能、社会的交往。
不只是孩子,还包括被撇在一旁的老人,乃至于同卧一床的另一半,更不要说饭桌旁边的朋友、办公桌对面的同事……“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越来越多的“心酸”已经表明,这正在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性的社会现象,成为某种亚健康的群体文化心理。
手机玩到烫手,灼伤的是亲情与友情,尤其是最需要家长陪伴和呵护的孩子。
对孩子来说,父母的关爱绝不只是提供物质的保障,缺乏父母关注和陪伴的孩子往往会患上“感情饥渴症”,对他人冷漠,对社会敌视,对自己厌弃。
因此,“为了孩子,请放下手中的智能手机”,已成为世界多国民众的共同呼声。
“烫手的手机”只是一个拽走当下注意力的代名词。
“智能手机烫手”的本质命题,是我们的内心,怎样葆有爱的能力,怎样葆有爱的品质。
人际相处需要时间,更需要质量。
沉迷于手机是一种表象,更需警惕的,是我们正在丧失爱的热情、爱的能力。
在虚拟络上的社交达人,却是真实生活里的冷漠者;每个人常常被圈在自己的世界里,众声喧哗中强化着孤独。
更严峻的现实是,我们正在将这种基于技术进步催生的“新时代病”,肆无忌惮地传递给下一代。
手机再智能,终究只是人的工具,如果不能理性驾驭它,人就会沦为工具的奴隶。
当一个又一个孩子,用稚嫩的笔写下他们的困惑与控诉时,每一位成年人的内心,都应该有一些刺痛、尴尬与检省,进而有改变的行动。
这是智能科技时代必须有的“文化配件”与心理程序,也是一个健康心智的成年人,应有的责任与使命。
----《人民时评》(有删节)
材料二:
据专家介绍,长期低头玩手机,容易使颈椎关节发生错位,患上腕管综合征、腱鞘炎等,除了视力受到影响,容易引发白内障外,还因长时间前倾盯着手机屏幕,缩短脖子肌肉,增加脸颊部位受到的地心引力,导致下颌松垂直至脸颊下垂。
----《XX百科》
材料三:
从社会环境角度分析,快节奏生活、大城市通勤路线拉长等,客观上令私人时间碎片化,属于自己的“整块”时间越来越少,但一个人吃饭、赶路的机会却增多,导致不少年轻人只能抓紧碎片时间,通过数字终端进行娱乐休闲。
近些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和人的面对面交流减少,社交络的普及,也是“低头族”出现的重要原因。
另外,业余生活贫乏也是中国人对手机着迷的主要原因。
在我国,运动健身、旅游观光、艺术体验、读书学习等“线下”活动的普及程度差,与之相比,中国民却与日俱增。
据统计,截至2017年12月,我国手机民规模达7.53亿,民中使用手机上人群的占比由2016年的95.1%提升至97.5%。
各式各样的游戏软件、抓人眼球的视频节目、一些不健康的内容、“只有想不到,没有买不到”的络购物……人们用这些多姿多彩的络生活来消磨时光、填补内心的空虚。
2017年中国民手机上人口属性分析
---艾瑞咨询
7.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平
A.智能手机正在井喷式“攻城略地”。
人们在手机上看资讯、玩游戏、享受各种服务花费了大量时间,从而影响到了家庭的功能、社会的交往。
B.作为工具的手机,拽走了人们当下的注意力。
沉迷于手机的背后更需警惕的是我们正在丧失爱的热情和爱的能力。
C.缺乏父母关注和陪伴的孩子会患上“感情饥渴症”,因此,作者呼吁:
“为了孩子,请放下手中的智能手机”。
D.据专家介绍,长期低头玩手机,容易引发颈椎关节错位、白内障、下颌松垂等多种疾病,从而影响人的健康。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人们把老人、孩子甚至另一半撤在一旁,也不顾朋友、同事而把时间花在玩手机上,伤害的是亲情和友情,可见沉迷手机这种“新时代病”已经到了需要医治的地步了。
B.一个心智健康的成年人,只要具备相应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就会放下手中的手机,融入到正常的家庭和社会生活中来。
C.业余生活贫乏是中国人对手机着迷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丰富业余生活是把人们从手机中解脱出来的重要途径。
D.人际相处需要时间,更需要质量。
因此,手机再智能也只是一个工具,它只能让人变得冷漠和孤独。
E.从材料三的图表可知,用手机上的人主要集中在10-40岁,而60岁以上还玩手机的人就很少了。
9.请结合材料,谈谈如何才能让“低头族”抬起头来?
(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商,字伯夏,统之曾孙也。
永建元年,袭父封乘氏侯。
三年,顺帝选商女及妹入掖庭,迁侍中、屯骑校尉。
阳嘉元年,女立为皇后,妹为贵人,加商位特进,其岁拜执金吾。
二年,封子冀为襄邑侯,商让不受。
三年,以商为大将军,固称疾不起。
四年,使太常桓焉奉策就第即拜,商乃诣阙受命。
商自以戚属居大位,每存谦柔,虚己进贤,辟汉阳巨览、上党陈龟为掾属,李固、周举为从事中郎。
于是京师翕然,称为良辅,帝委重焉。
每有饥馑,辄载租谷于城门,赈与贫餧,不宣己惠。
检御门族,未曾以权盛干法。
然宦者忌商宠任,反俗陷之。
永和四年,中常侍张速逵、蘧政等人连谋共谮商及中常侍曹腾、盂贲,云欲征诸王子,图议废立,请收商等案罪。
帝曰:
“大将军父子我所亲,腾、贲我所爱,必无是,但汝曹共妒之耳。
”逵等知言不用,惧迫,遂出矫诏收缚腾、贲于省中。
帝闻震怒,敕宦者急收逵等。
辞所连染及在位大臣,商乃上疏曰:
“《春秋》之义,功在元帅,罪止首恶,故赏不僭溢,刑不淫滥。
窃闻考中常侍张逵等,辞语多所牵及。
大狱一起无辜者众死因久系纤微成大非所以顺迎和气平政成化也宜早讫竟以止逮捕之烦”帝乃纳之,罪止坐者。
六年秋,商病笃,敕子冀等曰:
“吾以不德,享受多福。
生无以辅益朝廷,死必耗废帑臧。
方今边境不宁,盗贼未息,岂宜重为国损!
气绝之后,载至冢舍,即时殡敛。
敛以时服,无更裁制。
祭食如存,无用三牲。
”及薨,帝亲临丧,诸子欲从其诲,朝廷不听,赐以器物二十八种,钱二百万,布三千匹。
及葬,赐谥忠侯。
(节选自《后汉书·梁统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狱一起/无辜者众/死囚久系/纤微成大非/所以顺迎和气/平政成化也/宜早讫/竟以止逮捕之烦
B.大狱一起/无辜者众/死因久/系纤微成大/非所以顺迎和气/平政成化也/宜早讫/竟以止逮捕之烦
C.大狱一起/无辜者众/死囚久系/纤微成大/非所以顺迎和气/平政成化也/宜早讫竟/以止逮捕之烦
D.大狱一起/无辜者众/死囚久/系纤微成大非/所以顺迎和气/平政成化也/宜早讫竟/以止逮捕之烦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永建元年,永建是年号。
年号,汉武帝首创以纪年。
古制:
一个皇帝只能有一个年号。
B.拜,用一定的礼节授予某种名位或官职,例如“拜为上卿”。
C.诣阙,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
“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D.三牲,亦称太牢,是古代祭祀用的供品,一般指猪、牛、羊。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梁商谦恭温和,虚心荐贤。
他虽然贵为皇后之父,却并不以此自恃,相反而是谦和地举荐贤才,受到京城人一致称颂。
B.梁商为官自律,反遭陷害。
他严格约束自己的家人和亲戚,不曾依仗权势为非作歹。
却因深得皇帝宠爱,遭到宦官们诬陷。
C.梁商顾全大局,及时上疏。
他虑及张逵等人的供词牵连众多,可能累及无辜,影响恶劣,所以立即上疏,建议皇帝尽早结案。
D.梁商心系国家,反对厚葬。
他活着没有好好为朝廷效力,因此希望死后不要在其丧事上让本就内忧外患的朝廷再耗费国库。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大将军父子我所亲,腾、贲我所爱,必无是,但汝曹共妒之耳。
(分)
(2)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臣等不肖,请辞去。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行香子①
李清照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②知近重阳。
薄衣初试,绿蚁③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
闻砧声捣,蛩声④细,漏声长。
[注]①本词为词人避乱转徙于江浙之时所作。
②金英:
黄色菊花。
③绿蚁:
一种新酿成的酒,
上浮绿色泡沫。
④蛩声:
蟋蟀的鸣声。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上阕围绕“秋光”展开,先通过自然景象正面呈现秋天特征,然后借助人物动作及感受侧面体现秋天的冷清。
B.“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回应首句的“转转”,既表明天气的的渐次转凉,也写出了词人身体的每况愈下。
C.因为“近重阳”,所以加衣裳;因为“情伤”,故用酒来浇愁。
但是酒醒后,往事又涌上心头,词人满腹愁肠。
D.“明月空床”中明月依旧美好,同床共枕的爱人却已不在。
词人利用明月与空床的美感差异,乐景写哀,其哀倍增。
E.沉重的捣衣声、细微的蛩鸣声、迢递的滴漏声组成了一首哀怨、凄凉、婉转的交响曲,令词人夜阑不寐,悲苦不堪。
15.本词与《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均是词人于重阳之时的言“愁”之作,二者愁情有何不同?
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
(1)李白在《赤壁歌送别》中曾以“赤壁楼船扫地空”来描写赤壁之战的惨烈和不堪一击,而苏轼也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以此役结局“”来映衬运筹帷幄、指挥若定的周瑜形象。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用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师最终兵败的典故咏叹南宋兵败之事的句子是:
“,,。
”
(3)《蜀道难》中具体描写青泥岭上盘山道环绕山峰的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错误的一项是(3分)
①麦收的进度与质量,与晴雨变化休戚相关,因此,准确的天气预报服务对农民增产增收至关重要。
②在精细执行方面,必须以如履薄冰的态度做好每一件事情,谨防出现纰漏;在高效执行方面,必须接到任务马上就干,不让每一件事情在自己手中耽搁。
③6月9日,哈南万达广场悦公馆营销中心再一次被来自全城的置业者挤爆,上千组置业者在营销中心济济一堂,为的是抢到一个优先的认筹号。
④修剪苗木时要剪下多余的枝条和芽,在很多人眼中,这都是“废物”,而汉水公园的梅师傅却能着手成春,将这些废芽废枝变成一个个美丽的盆景。
⑤春节即将到来,年货市场早已沸反盈天,众多品牌商家纷纷推出爆款礼盒,吸引消费者前往选购。
⑥“杭州保姆纵火案”二审将于近日开庭,因为保姆莫焕晶不服一审判决。
她认为,自己罪不容诛,不应该被判死刑,要求改判。
A.①④⑥
B.③④⑤
C.②④⑤
D.②③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6月14日,第21届世界杯揭幕战在莫斯科卢日尼基球场打响,A组东道主俄罗斯5比0大胜沙特队,取得开门红大捷。
B.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于上个世纪70年代设计的东京中银胶囊大楼,是现代建筑史上首座真正以胶囊般的建筑模块兴建的建筑,大楼里的所有家具和设备都单元化地集纳在一个个约7平方米的独立空间里。
C.目前,我国快递业普遍存在过度包装、回收管理等问题,不但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对大气、水土环境造成损害。
D.因中兴通讯违反了2017年与美国政府达成的和解协议,4月16日,美国商务部站公告,7年内禁止美国企业与中兴通讯任何业务往来。
19.下面各项中对话内容用语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
A.范进新中举人,同县举人出身的张乡绅上门拜访,张乡绅道:
“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
”范进道:
“晚生久仰老先生,只是无缘,不曾拜会。
”
B.已有妻室的李甲带着青楼女子杜十娘返家途中遇孙富,把酒畅饮间,孙富道:
“兄携丽人而归,固是快事,但不知尊府中能相容否?
”李甲道:
“贱室不足虑,所虑者家父性严,尚费踌躇耳!
”
C.鲁智深独自离开五台山,来到一座庄院,对庄院主人道:
“浑家是五台山来的和尚,要上东京去干事,今晚赶不上宿头,借贵庄投宿一宵。
”
D.张生前往寺庙拜访住持:
“小生西行至此,闻上刹幽雅清爽,一来瞻仰佛像,二来拜谒长老。
敢问长老在么?
”寺庙僧人法聪云:
“师父不在寺中,贫僧弟子法聪,请先生方丈拜茶。
”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①。
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是我们的石像,
②。
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
先生之最大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说得正确些,③,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
21.下面文字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分)
河南省响应国家医改政策,决定省内所有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
取消药品加成后,医生的用药习惯将会逐步发生改变,从而杜绝滥用药的情况。
由于过去医院采购清单里的四五十种万能药现都被剔除,医生便可以对症下药,让老百姓更切实地感受到医改的好处。
同时,取消药品加成能够让利于群众,使患者不再为沉重的就医负担而担忧。
①取消药品加成,医生用药习惯改变,滥用药的情况也不一定能够杜绝。
②
③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5月5日,全国首家智慧课堂行为管理系统在杭州某中学上线,该系统能对学生的课堂行为和听课时的表情进行信息采集,进而分析出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为老师提供实时课堂行为数据。
此事一出,便引来友热议:
有人认为,安装这样的系统有利于老师掌握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便于改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但也有人认为,这种系统把孩子当奴隶一样监视,是反人道也是违反教育规律的。
北京市的老督学陶西平发声了:
课堂应该有笑声、掌声和辩论声。
对于“智慧系统”进课堂的现象,作为中学生,你有怎样的看法?
请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命题人:
重庆市巴蜀中学语文命题小组)
高一期末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项偷换概念,原文说“对仗是律诗的核心”。
B项表述绝对化,原文说反对“容易把握本质……更有着辩证思维的依据。
”D项曲解文意,原文是说“对仗或对偶在初期更多是纯形式的产物”。
而且,对偶对仗本是一物,只是在魏晋骈文中成了粉饰现实的工具,而到了唐人那里就显出战斗性来了。
2.【答案】B
【解析】最后一段没有进行骈唐对比。
近体诗成就达到空前高度的根本原因不是艺术辩证法,而是唐人运用了艺术辩证法后才使近体诗成就达到了空前高度。
3.【答案】D
【解析】推断过于绝对化,艺术成就的高下并不只取决于对仗一种。
4.【答案】D
【解析】“表现‘他’的坚韧与抗争”错。
在死亡紧逼的沙漠,“他”要活命,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庆巴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 含答案 重庆 中学 一下 学期 期末 语文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