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02内科护理学二复习资料.docx
- 文档编号:10633386
- 上传时间:2023-02-22
- 格式:DOCX
- 页数:44
- 大小:49.18KB
03202内科护理学二复习资料.docx
《03202内科护理学二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3202内科护理学二复习资料.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3202内科护理学二复习资料
第一章
绪论
[名词解释]内科护理学:
是认识疾病,防治疾病,对患者进行生理、心理、社会的整形护理的学科。
[简介]医学模式转变对护理的学科。
医学模式由生物学模式的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不仅是临床医学的进步,也对护理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护理不再是简单职业,而是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和专业。
(2)新的医学模式使护理实践及护理教育发生了重要变化,护理患者不仅是护理疾病,更是对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的整形护理。
[填空]制定计划是护理程序的第三步。
[名词解释]护理程序:
是护士在为务对象提供护理照顾时说应用的工作程序,是一种系统地解决问题的方法。
护理程序包括五个步骤——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及评价。
[简答]护理程序具有的特点:
(1)在护理实践中使用护理程序的目的是保证护士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针对患者具体需要提供个体化的护理。
(2)护理程序的运用需要护士具备多学科的知识。
(3)护理程序的运用是以护士与患者、患者家属以及其他健康保健人员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为基础的。
(4)护理程序具有普遍适用性。
第二章
呼吸系统疾病
[简答]呼吸系统的生理功能:
(1)肺的呼吸功能
呼吸系统通过肺通气与肺换气完成外呼吸,所以,一般将外呼吸简称为呼吸。
(2)防御功能
①上呼吸道的加温、湿化和机械拦阻作用。
②黏液、纤毛运载系统。
③肺泡的防御机制。
④咳嗽反射。
⑤呼吸道分泌的免疫球蛋白。
(3)其他功能
如维持酸碱平衡,调节水、盐平稳、嗅觉和发声功能等。
[名词解释]分钟通气量(Ve或MV):
是指每分钟进入或排出呼吸器官的总气量,为潮气容积(Vr)与呼吸平率(f)的乘积。
[简答]支气管哮喘的治疗要点:
(1)消除病因,去除刺激因子。
(2)药物治疗,可使用支气管舒张剂、抗炎药物。
(3)急性发作期治疗的目的是尽快缓解气道阻塞,纠正低气血症,预防病情恶化或再发生,防止并发症。
①轻度发作时可使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
必要时加用糖皮质激素或抗打扮胆碱药。
②中度发作时,规则吸入β2受体激动剂或口服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若不能缓解加抗胆碱药或白三烯拮抗剂、糖皮质激素。
必要时,加氨茶碱缓慢静注。
③重症至危重度:
a.持续雾化吸入β2受体激动剂或静脉滴注沙丁胺醇或胺茶碱,雾化吸入抗胆碱药,口服白三烯拮抗剂。
b.静脉滴注足量糖皮质激素。
c.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碱失衡。
d.有呼吸道感染时选用相应的抗生素控制感染。
e.根据病情给予氧疗或机械通气。
如病情恶化缺氧不能纠正时,进行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
(4)慢性哮喘治疗时,一般急性发作期症状缓解后,其气道慢性炎症仍然存在。
因此必须根据个案的病情制定长期治疗方案,以防止哮喘急性发作。
此期用药的原则是以最小的计量、最简单的联合、最小的不良反应达到最佳控制症状。
基本组合是β2受体激动剂和糖皮质激素(吸入为主),随病情加重加用茶碱性、白三烯等止喘药。
(5)进行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分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两种。
[名词解释]肺泡通气量(VA):
指每分钟进入肺泡进行气体交换的气量,又称有效通气量[V=(VT-VD)Xf]。
VD为死腔气量,主要由解剖死腔构成。
[名词解释]肺换气:
指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通过气血屏障(呼吸膜)以弥散的方式进行。
[填空]呼吸调节的目的是为机体提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稳定机体内环境。
[名词解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其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发展。
[简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因:
(1)吸烟。
(2)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
(3)大气污染。
(4)感染。
(5)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
(6)其他,如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营养、气温突变等。
[名词解释]肺炎:
是指终未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多种病因引起。
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肺炎,也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
[填空]根据肺气累及的部位,将阻塞性肺气肿分为小叶中央型、全小叶型和混合型。
[简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要点:
(1)稳定期治疗
①戒烟,脱离污染环境。
②预防感染:
可注射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
③药物治疗:
a.祛痰:
常用盐酸氨溴索或中药祛痰药;也可作雾化吸入治疗;注意补充液体,因入量过少会使痰液粘稠不易咳出。
b.止喘:
常用药有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茶碱缓释片等。
④长期家庭氧疗(LTOT):
LTOT的主要指征是PaO2<55MMHg,一般采用鼻导管吸氧,氧气流控制在1~2L/min,每日吸氧时间》15h/d.氧疗目标是使PaO2在60~65mmHg和(或)使Sao2>90%,并且CO2潴留无明显加重。
⑤呼吸锻炼和营养支持。
(2)急性加重期治疗
①去除诱因:
控制细菌感染、治疗气胸等。
②持续低浓度吸氧:
氧疗的指征是PaO2<60mmHg,常用鼻导管或文丘里面罩吸氧。
一般吸氧浓度为<35%的目标同LTOT氧疗目标。
③止喘、祛痰:
患有严重喘息时可采用沙丁胺醇或异丙托溴铵雾化吸人。
④糖皮质激素:
重症患者可短期使用。
⑤机械通气:
一般适用于经上述治疗,呼吸衰竭仍不能缓解时。
[简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健康教育:
(1)嘱患者树立医治COPD的信心和耐心,做好长期准备。
(2)避免各种致病因素,尤其是吸烟、环境污染、上呼吸道感染等。
(3)坚持全身活动和呼吸肌训练。
(4)家庭氧疗指导。
{名词解释}肺炎链球菌肺炎:
是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临床最常见的肺炎,居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首位。
肺炎链球菌为革兰阳性球菌,是上呼吸道的正常菌群。
当机体防御功能下降或有免疫缺陷时致病。
[名词解释]支气管哮喘:
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成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简答]支气管哮喘的主要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①脱离致敏环境。
②根据病情提供舒适体位。
③提供清淡、易消化、足够热量的饮食。
不宜进食或饮用刺激性的食物或饮料,忌过敏饮食。
(2)心理护理
通过沟通,安慰急性发作期患者,消除过度紧张状态。
(3)病情观察
加强对急性期患者的监护,尤其在夜间和凌晨。
动态观察呼吸者、哮鸣音及动脉血管血气分析等变化。
警惕并发症。
(4)保持呼吸道通畅
哮喘急性发作时,应鼓励患者多饮水(约每天2500~3000ml)。
重症者建立静脉通道,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5)氧疗护理
哮喘患者均存在气道高反应性,因此吸入的氧气应加温、加湿,避免呼吸道干燥和寒冷气流的刺激而加重呼吸道痉挛。
(6)用药护理
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指导患者按医嘱正确使用定量吸入器。
[简答]我国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
①意识障碍;
②呼吸频率>30次、分;
③PaO2<60mmHg、PaO2<300,需行机械通气治疗;
④血压<90/60mmHg;
⑤胸片示双侧或多肺叶受累,或入院48h内病变扩大》50%;
⑥少尿:
尿量<20ml/h,或<80ml/4h,或急性肾衰竭须透析治疗。
[名词解释]军团军肺炎:
是由军团菌属细菌,主要是嗜肺军团杆菌引起的一种以肺炎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又称军团病。
[简答]肺结核的发病机制:
(1)感染途径
主要通过呼吸到传播,排菌的肺结核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
(2)人体感染后的反应
结核菌进入人体后,可产生免疫反应和变态反应。
(3)基本病理改变
结核病的基本病理改变为渗出、增生(结核病节形成)和干酪样坏死。
(4)原发感染和继发感染
人接触结核菌后,是否发病取决于细菌的数量、毒力、机体的免疫力以及变态反应的强弱。
肺内的原发灶、淋巴管炎及肺门淋巴结炎统称为原发综合征。
继发感染多为原发感染时潜伏下来的结核菌重新生长、繁殖所致,也可以是外源性的感染。
[简答]病毒性肺炎的治疗要点:
本病以对症治疗为主,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酌情吸氧,注意消毒隔离,合理使用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阿昔洛韦等。
[填空]X线检查是发现早期肺结核的主要方法。
[简答]肺结核患者的主要护理措施:
(1)消毒、隔离。
(2)注意休息与营养的补给。
(3)消除咯血患者的紧张情绪,保持其呼吸道通畅。
对患者病情及时观察,遵医嘱给予止血药。
若咯血较少可进温凉饮食,若大咯血须暂停饮食。
预防窒息,若有出现则必须及时抢救。
(4)对使用抗结核药物的患者,护士应说明化疗药物的用法、疗程、毒副作用。
嘱患者按医嘱服用,并观察药物疗效;使用垂体后叶素的患者应注意疗效和不良反应,静脉使用需注意速度。
(5)肺结核初诊患者应留3份痰标本(夜间痰和清晨痰)。
痰标本应留取在塑料或涂蜡纸的密封盒内。
(6)对于胸腔穿刺患者,术前需说明目的、注意事项。
抽液时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胸膜反应”,如有发生应立即停止抽液,让患者平卧,必要时皮下注射肾上腺素。
一般每次抽液量不超过1000ml。
术后应嘱咐患者平卧休息,并注意观察呼吸、脉搏,穿刺部位有无肾血或液体流出或液体流出等。
[简答]病毒性肺炎的治疗要点:
(1)结核病的化疗
①化疗原则:
肺结核的化疗原则是早期、联合、适量、规则和全过程。
②抗结核药:
目前常用的抗结核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乙硫异烟胺、丙硫异烟胺、阿米卡星、氧氟沙星等。
③化疗方案:
化疗方案分为强化和巩固两个阶段。
(2)对症处理
①中毒症状:
一般无需特殊处理,重者可在有效抗结膜药基础上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
②咯血:
咯血较少时,口服止血药。
咯血较多时,可静脉缓慢推注或静点垂体后叶素止血。
[名词解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简称肺心病。
是由于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运动脉血管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使右心负荷加重,进而造成右心室扩张或(和)肥厚,伴或不伴有右心衰竭的心脏病。
[简答]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要点:
(1)有严重COPD、其他胸肺疾病或肺血管病史。
(2)具有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大或右心功能不全的体征,如P2>A2,颈静脉怒张、肝大压缩、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下肢水肿等。
(3)心电图、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有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厚扩大的象征。
(4)排除有类似表现的其他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等。
[简答]针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主要护理措施:
(1)除了解咳、痰、喘等变化外,关注患者的头痛情况、有无意识障碍、出入量尤其是尿量、气血分析等。
(2)给予足够的热量和营养成分,有水肿的患者应给予低盐饮食。
(3)按医嘱给予抗炎、止喘、祛痰、补液等治疗。
(4)做好持续低流量吸氧的护理。
(5)慎用安眠镇静剂。
(6)给予心理社会支持。
(7)缓解期加强全身锻炼和呼吸训练,改善营养状况。
[名词解释]肺血栓栓塞症(PTE):
是肺栓塞的一种类型,为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的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其临床和病理生理特征。
[名词解释]呼吸衰竭:
简称呼衰,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损害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也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有二氧化碳潴留,进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简答]针对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健康教育:
(1)在人群中广泛开展有关本病的教育,提高认识。
(2)对存在危险因素人群的干预主要从影响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静脉血流淤滞、静脉壁损伤及血液高凝状态)入手。
①改善血液的高凝状态:
a.采取适当的措施改变生活方式如减肥;b.进食低值、高纤维素饮食,多饮水;c.必要时按医嘱给予抗凝治疗,如小剂量肝素、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
②促进静脉回流:
a.对于工作需要长期静坐者以及乘飞机长途旅行者,要经常活动下肢和避免交叉腿坐位;b.长期卧床和制动的患者应加强床上运动,如定时翻身、协助患者做四肢的主动或被动锻炼,术后患者应尽早在床上活动或下床活动;c.机械预防措施,包括加压弹簧袜、下肢间歇序贯加压充气泵等,可促进静脉回流。
③减少静脉壁损伤:
a.避免吸烟等不良嗜好;b.积极治疗脚部感染;c.静脉置管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做好置管后的护理,注意及时拔管。
(3)应注意DVT患肢不得按摩或做剧烈运动,以免造成栓子脱落。
[简答]呼吸衰竭的诊断要点:
(1)有导致呼吸衰竭的病因、基因疾患及诱惑。
(2)有缺氧或缺氧伴CO2潴留的临床表现。
(3)动脉血气分析,PaO2<60mmHg,伴或不伴有PaCo2,。
50mmHg为I型呼吸衰竭;若伴有PaCO2>50mmHg为Ⅱ型呼吸衰竭。
[多选]发绀是缺氧的典型表现,为血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加所致。
影响发绀的因素有:
①红细胞增多时发绀明显,贫血者不明显或不明显;②严重休克时即使PaO2正常,也可出现发绀;③皮肤色素及心动功能影响。
[名词解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
是指由心愿性以外的各种肺内、外治病。
因素所致的急性进行性呼吸衰竭。
[填空]ARDS的临床特征为呼吸频数、呼吸窘迫和顽固性低氧血症。
[简答]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为ARDS;
符合以下5项条件者,可诊断为ARDS:
(1)有ARDS的高危因素。
(2)急性起病、呼吸频数和(或)呼吸窘迫。
(3)低氧血症:
PaP2、FiO2M<=200。
(4)胸部X线检查显示两肺浸润阴影。
(5)PAWP<=18mmHg或临床上能除外心源性肺水肿。
[简答]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得治疗:
(1)原发病的治疗
治疗原发病、控制感染。
(2)氧疗
一般虚高浓度氧疗,使PaO2>60mmHg,SaO2>90%。
(3)机械通气是ARDS最重要的支持手段。
可先试用无创通气,多数患者需要经气管插管或切开作有创通气。
(4)液体管理
合理限制液体入量,在血压稳定的前提下,液体出入量宜轻度负平衡。
(5)营养支持
提倡全胃肠营养以保护胃肠黏膜,防止肠道菌群异位。
(6)患者的监护
ARDS患者应收入监护病房。
动态监测呼吸,循环,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名词解释]机械通气:
是在患者自然通气和(或)氧合功能出现障碍时运用器械(主要是呼吸机)使患者恢复有效通气并改善氧合的技术方法。
第三章
循环系统疾病
[填空]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调节血液循环的神经、体液组成。
[名词解释]心力衰竭:
又称心功能不全,是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原发的心脏损害引起心排血量减少,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综合征。
[简答]目前通过美国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
(1)Ⅰ级:
体力活动不受限。
日前活动不出现心悸、呼吸困难、乏力、心绞等症状,休息很快缓解。
(2)Ⅱ体力活动轻度受限。
休息时无症状,一般飞、入场活动即可出此案心悸、呼吸困难、乏力、心绞痛等症状,休息后很快缓解。
(3)Ⅲ级:
体力活动明显受限。
休息时无症状,低于日常活动量即可出现明显的心悸、气短、呼吸困难、乏力、心绞痛等,休息较长时间后症状可缓解。
(4)Ⅳ级:
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
休息时即出现心悸、气短、呼吸困难、心绞痛等症状,稍活动后症状明显加重。
[名词解释]急性心力衰竭:
是指由于急性的心脏病变引起排血量在短时间内显、急剧下降,甚至丧失排血功能,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瘀血的综合征。
[填空]心力衰竭治疗目的:
缓解症状,减缓或阻止心室重塑,防止心肌损害加重,提高生活耐量看,改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
[名词解释]病态窦综合征,是由于窦房结或其周围的器质性病变导致功能障碍,从而多种心率失常的综合表现。
[简答]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护理措施:
(1)休息与活动:
心功能Ⅰ级者应避免重力活动;心功能Ⅱ级者休息应充分,可增加午睡时间及夜间睡眠时间;心功能Ⅲ级者以卧床休息为主,但允许患者缓慢下床进行排尿、排便等活动;心功能Ⅳ级者则需绝对卧床休息,自理活动由他人协助。
(2)药物护理:
遵医嘱服用洋地黄或利尿药,改善心脏功能,增加对活动的耐受力。
(3)评价:
患者日常活动时自诉无不适,心率、呼吸频率维持在正常范围;主诉耐力有所增加。
[多选]慢性心力衰竭诊断的主要依据:
心脏病的体征,如心脏增大;肺淤血的症状和体征;外周体循环淤血的症状和体征;其他辅助检查指标(BNP、血流动力学指标等)。
[填空]正常心脏起搏点位于窦房结,由窦房结冲动引起的心率称为窦性心率。
[简答]人工心脏起搏术的术后护理:
(1)休息:
卧床休息3天,术后7~9天拆线,并连续3d每日测4次体温。
(2)病情观察:
术后行心电监护24h,观察起搏信号是否正常、患者原有症状是否消失、有无对起搏器不适应等;每天观察伤口有无渗血及炎症征象。
(3)伤口护理:
伤口局部用小沙袋压迫6~12h,以防出血。
(4)出院指导:
嘱患者术后1个月内头、颈、右上肢尽量减少活动;术后6周后恢复正常活动,但避免抬举过重物品,以防电极移位;避免穿太紧衣物。
[填空]当窦性心率的心率超过100次/分时即称为窦性心动过速。
当窦性心律的心率低于60次/分时称为窦性心率过缓。
[名词解释]心律失常:
凡各种原因引起心脏冲动形成或冲动传导异常均能使心脏活动的规律发生紊乱,称为心律失常。
[名词解释]阵发性心动过速:
是一种阵发性快速而规律的异位心律,由三个或三个以上连续发生的期前收缩形成,根据异位起搏点的部位不同,可分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和室性心动过速(VT)。
[多选]PSVT的治疗原则为:
刺激迷走神经;使用抗心率失常药物,如腺苷、维拉帕米等药物;伴心力衰竭者服用洋地黄制剂;上述方法无效者采用同步直流电复律术。
[单选]心房颤动时仅次于期前收缩的常见心律失常。
心室颤动时极危重的心律失常。
[名词解释]预激综合征:
是指心房冲动提前激动心室的一部分或全部,或心室冲动提前激动心房的一部分或全部。
[简答]高血压病的临床表现:
(1)一般表现
原发性高血压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早期多无症状,血压升高时可有头晕、头痛、耳鸣、失眠、乏力等症状。
血压升高时可头晕、头痛、耳鸣、失眠、乏力等症状。
病程较长者可出现心脏扩大,心尖部第四心音,主动脉瓣区收缩早期喷射性杂音等。
(2)恶性或急进型高血压
舒张压持续>=130mmHg,伴有头痛、视物模糊、眼底出血、渗出和视乳头水肿,预后很差,常死于肾衰竭、心力衰竭及脑卒中。
(3)并发症表现
①脑部表现:
头痛、头晕,甚至出现一过性失语、肢体瘫痪,长期高血压管病变可致脑出血、脑血栓、脑梗死。
②心脏表现:
心肌肥厚、心脏增大,后期出现心衰表现。
查体心脏扩大、主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心电图示左室肥厚。
③肾脏表现:
长期导致肾小动脉硬化,肾功能减退,晚期出现氮质血症和毒尿症。
(4)高血压危象
①高血压急症:
坏死指血压在短期内(数小时至数天内)急剧升高(>180/120mmHg),患者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心悸、出汗、视物模糊等征象,并伴发进行性的心、脑、肾等靶器官功能不全的表现。
高血压急症包括高血压脑病、颅内出血、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左心衰竭伴肺水肿、不稳定型心绞痛、主动脉夹层等。
高血压脑病是指血压突然或断区内明显升高,同时伴有严重头痛、呕吐、神志改变,重者意识模糊、抽搐、昏迷等中枢神经功能障碍征象。
其机制可能为过高的血压导致脑灌注过多。
出现脑水肿所致。
③高血压亚急症室指高血压严重升高但不伴靶器官损害。
[多选]典型预激综合征心电图表现:
(1)窦性搏动的P-R间期缩短小于0.12秒。
(2)QRS波群时间延长至0.11秒以上。
(3)QRS波群起始部分粗顿,称为预激波或δ波。
(4)可见继发性ST-T波改变。
[名词解释]心脏电复屡术:
是用电能来治疗各类快速性异位心律,使之转复位窦性心律的方法。
[多选]洋地黄中毒所致的心律失常或心律失常伴有氧地黄中毒者、低血钾、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伴有高度或完全放室传导阻滞的心房颤动或扑动、心脏明显增大及心房内有栓形成的心房颤动患者等应禁用电复律术。
[名词解释]心绞痛:
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是上,由于发生血管官腔狭窄、血栓形成、张力改变和/或痉挛,引起一过性心肌缺血,导致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填空]根据临床特点,可将心绞痛分为稳定型心绞痛及不稳定型心绞痛两类。
[简答]心绞痛的治疗要点:
(1)一般治疗:
积极治疗预防诱发或加重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2)药物治疗:
①硝酸脂类;②受体阻滞剂;③钙离子拮抗剂;④抑制血小板聚集药物。
(3)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4)外科治疗:
对病情严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经冠动脉造影后显示不适合行介入治疗者,及时行冠脉搭桥术。
[简答]不稳定性的心绞痛的诊断要点:
(1)初发劳力型心绞痛:
过去未发过,初次发生劳累性心绞痛时间不足一个月者;既往有稳定型心绞痛已长期发作,而现再次发生时间不足一个月者。
(2)恶化劳力型心绞痛:
原有稳定心绞痛,近3个月内发作频繁,程度加剧,持续时间延长,硝酸甘油不易缓解。
(3)静息型心绞痛:
于安静休息时发病。
(4)变异心绞痛:
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发作时伴有心电图ST段抬高,发作时间较长,主要为冠状动脉痉挛所致。
[简答]不稳定性的心绞痛的护理要点:
(1)观察病情,注意疼痛的性质、程度,血压、心电图变化,有无呼吸困难、胸痛等。
(2)疼痛发作时协助患者休息,烦躁不安着可给予吗啡。
(3)心理护理,保持患者情绪稳定。
(4)硝酸甘油用药护理:
①发作时舌下含服,或轻轻嚼碎后继续含服,若服药后3~5分钟不缓解,可再服1次,对于心绞痛发作频繁或含服硝酸甘油效果差的患者,遵医嘱静滴硝酸甘油;②监测血压及心率的变化,静滴时注意控制滴速,并嘱患者不可擅自调节滴速,以免造成低血压;③部分患者用药后可出现面部潮红、头胀痛、心悸等症状,应告诉患者是由于药物扩张头面部血管所致,以解除其顾虑;④第1次用药,应避免站立体位,且剂量不宜过大;⑤硝酸甘油见光易分解,应避光保存,最好6个月更换1次。
(5)避免心绞痛的诱发因素。
(6)警惕心肌梗死。
[名词解释]心肌梗死:
是指因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持久而严重地缺血导致心肌坏死。
[多选]心肌梗死在临床上表现为胸骨后剧烈疼痛、心肌坏死标志物增高、特异性心肌缺血损害的心电图改变。
[填空]心肌梗死的基本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简答]心肌梗死的治疗要点:
(1)一般治疗。
(2)再灌注心肌。
(3)消除心律失常。
(4)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
(5)治疗心力衰竭。
(6)治疗休克。
(7)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在无禁忌证得前提下,应尽早应用β受体阻滞剂。
(8)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疗,除不宜采用溶栓治疗外,其他治疗原则同不稳定型心绞痛及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简答]针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健康教育:
(1)活动指导
当患者静息时心动过速消失,心律失常得到控制及心脏体积缩小,并经适当时期休息后,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体力活动以不引起症状为度。
一般经休息3~6个月可逐渐恢复轻度工作。
(2)避免加重心脏负荷因素
因素免妊娠、较剧烈及其他对心脏有害的因素,并注意预防感冒等病毒感染。
(3)预后
大部分急性心肌炎患者可完全恢复,少数患者病情可继续进行而发展为心肌病,甚至猝死。
[名词解释]心血管病介入性诊治:
是指通过导管术,将诊断或治疗用的各种器材送入心脏或血管内进行疾病诊断及治疗的方法。
[多选]凡有冠状动脉病变者。
躯体有感染性疾病、出血倾向、严重肝肾损害,还有严重心功能不全,外周动脉、静脉血栓性脉管炎,造影剂过敏等位造影禁忌。
[名词解释]高血压:
是一种常见的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心排血量增加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03202 内科 护理 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