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的报告-翁铁慧.ppt.ppt
- 文档编号:1063203
- 上传时间:2022-10-16
- 格式:PPT
- 页数:79
- 大小:2.05MB
关于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的报告-翁铁慧.ppt.ppt
《关于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的报告-翁铁慧.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的报告-翁铁慧.ppt.ppt(7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翁铁慧,2014年9月26日,关于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的报告,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国家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在教育部的指导下,立足上海教育改革发展需求,编制了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4-2020年),待国家层面批准后将全面启动实施,按照这次教育部培训班安排,今天重点报告上海教育综改方案中涉及高等教育有关内容,一、总体思路,二、改革重点,三、实施保障,一、总体思路,目前,上海已完成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主要任务,正朝着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迈进,迫切需要从单项改革转变为综合改革,从增量改革推进到存量改革,从表层改革深化到深层改革,方案提出“三个导向”“三个统一”“三个制度体系”“一个目标”的总体思路,战略导向:
紧紧围绕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全面落实国家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需求导向:
立足“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国家和上海发展对教育的重大需求”两个出发点,引导学校回归育人本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促使教育引领社会问题导向:
聚焦市民的意见期待、教育管理和学校办学的瓶颈制约,破解难题、释放红利,三个导向,三个统一,服务国家战略与立足上海实际相统一:
按世界一流、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示范引领的要求,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推进综合改革与深层次突破相统一:
强化省级政府统筹,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实现深水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勇于探索与稳步推进相统一:
既鼓励保护创新、释放各方活力,又坚守底线思维、控制改革风险,确保在原则和大局问题上不出现方向性、颠覆性失误,三个制度体系,以遵循教育规律、回归育人本原为重点,形成促进学生德智体美诸育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育人制度体系以加强顶层设计、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形成科学分离而又有机统一的“管办评”制度体系以加强资源共享、促进融合互补为重点,形成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合作共赢的协同联动制度体系,一个目标,到2020年,率先构建系统完备、开放有序、高效公平的区域现代教育治理体系,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
在此基础上,经过若干年不懈努力,创建世界一流教育,二、改革重点,“1”:
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教育治理能力,“1”:
加强德育、体育、美育工作,提升学生综合素质,“4”(四个领域重点改革):
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终身教育,“4”(四个方面支撑):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社会力量办学、教育国际化、教育信息化,针对可以做、必须做、做了会对教育事业长远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领域和环节,方案十个方面、52条:
“1+1+4+4”,高等教育领域的改革,第一个层面:
政府层面,第二个层面:
学校层面,政府层面:
立足“政府如何管好教育”,改革重点是提升政府教育治理能力,针对问题:
政府不同程度存在错位、越位、缺位现象,管了不少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着力破解政府“放权不够”问题,改革目标:
转变职能,促使政府管理“到位”而不“越位”,提升教育治理能力,探索建立科学的“管办评”机制,推动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改革重点:
规划引领、资源配置、科学评价,从美国加州、德州等国际教育发达地区经验看,无不高度重视教育规划。
从我们高等教育现状看,当前突出问题是高校发展同质化,科研力量分散、重复,学科建设缺乏顶层设计与统筹协调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对高等教育发展的科学整体规划与系统优化布局,这是政府管教育应该做也必须做的事,
(1)编制实施高等教育和现代职业教育两个规划,举措1:
抓规划引领,建立基于规划的统筹管理机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人口变化、行业发展、人才需求预测及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编制实施上海高等教育和现代职业教育两大规划,明确普通高校与职业院校结构与数量,优化层次和类型力争做到面对若干年后上海及周边地区各级各类人才需求,上海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在类型上都能输送、结构上大致匹配通过地方立法保障规划实施权威,
(1)编制实施高等教育和现代职业教育两个规划,举措1:
抓规划引领,建立基于规划的统筹管理机制,
(1)编制实施高等教育和现代职业教育两个规划,两个规划于2013年初启动编制,期间实地考察了美国加州、德州等地的规划编制经验,充分研究世界高等教育发达城市相关经验,并立足长三角地区实际开展研制,预计今年年底前发布实施,举措1:
抓规划引领,建立基于规划的统筹管理机制,
(2)构建高校二维分类标准体系和资源配置方式,从人才培养主体功能和学科设置情况两个维度:
横向维度:
按照学科门类及一级学科发展情况,将高校划分为综合性、多科性、特色性三类纵向维度:
按照承担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功能,分为学术研究、应用研究、应用技术、应用技能四类构建相应配套资源分配和评价机制,引导高校明确在二维分类体系的定位,在各自类型中追求卓越,促使全市68所高校由“一列纵队”变为“多列纵队”,举措1:
抓规划引领,建立基于规划的统筹管理机制,基本思路:
“抓大放小、掌舵而非划桨”,探索政府对高校“负面清单”管理改革,主要借鉴自贸区经验,探索对高校实行“负面清单”管理,也就是“非经禁止即可为”,下放更大自主权改革策略:
打算分“两步走”,在教育部指导下,先编制“权力清单”,在此基础上探索形成“负面清单”,(3)探索政府对高校“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举措1:
抓规划引领,建立基于规划的统筹管理机制,举措2:
抓资源配置,构建充分放权和严格监管并举的财经管理机制,客观讲,近年来政府教育投入力度不小,有人形象比喻为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在与上海一些高校书记、校长交流时,也听到抱怨:
“以项目代投入”情况还较突出,钱没法花在人头上,引进急需、关键岗位人才也遭遇“玻璃门”等。
为此,上海在这次综合改革中,将着力改革教育资源配置方式,
(1)建立生均培养成本核算机制,举措2:
抓资源配置,构建充分放权和严格监管并举的财经管理机制,根据不同专业及高校实际,制订文科、理科、工科等13个大类生均综合定额标准体系,以此决定政府对学校的财政拨款水平。
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家庭经济承受能力、办学条件、学费收入等因素,合理制定教育培养成本分担办法。
建立各级各类学校生均财政拨款稳定增长机制,
(2)建立以经常性经费为主的高校投入机制,以往高校投入以专项经费投入为主,高校忙上项目、教育部门忙“分钱”,学校容易功利化,缺乏通盘考虑、长远谋划2014年,上海对地方高校的经常性经费与专项经费投入比例从以往的3:
7调整为6:
4今后3-4年内,经常性经费比例进一步提高至70%,确保经常性经费由高校按照内涵发展需要自主安排;专项经费投入聚焦“高峰”“高原”学科、高水平大学建设、领军人才培养等,符合政府规划方向的重点投入,举措2:
抓资源配置,构建充分放权和严格监管并举的财经管理机制,2012年,选择上科大整体试点,按照“部门预算、核定收支、财政补贴、统筹安排”等原则管理财务,既实现高校筹资渠道多元化,又保障经费使用管理的自主性。
下一步考虑:
继续选择若干所地方高校整体试点推行;支持条件成熟的高校,在校内二级单位试点推行综合预算管理模式,“下沉”经费统筹权,引导高校内部管理下移重心,(3)试点实施高校综合预算管理,举措2:
抓资源配置,构建充分放权和严格监管并举的财经管理机制,(4)健全管理监督机制,全面实行地方高校总会计师委派制,由主管部门选聘、委派和考核,对委派者负责上月,上海市委已审议通过上海市地方公办高校总会计师管理办法,明确:
今后上海地方公办高校都要设立由专业人士担任的总会计师岗位,负责掌握“财权”;赋予总会计师8项职责、5项权利,今后所有上海地方公办高校,若要动用大额资金,除学校主要负责人签字外,还得由总会计师联签方可执行这是在高校财经活动日趋活跃的形势下,规范财经行为的重大制度安排。
今年11月前,实施首批3-5所地方高校开展试点,并尽快实现全覆盖,举措2:
抓资源配置,构建充分放权和严格监管并举的财经管理机制,(4)健全管理监督机制,建立高等教育拨款咨询机制:
对内涵建设经常性支出项目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开展评估咨询和预算评审;对纳入市级财政中期预算的项目,根据轻重缓急提出排序建议;对重大竞争性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及其效果提出评估建议等把高校财务管理状况和经费使用监督评估机制的完善情况,作为实施拨款方式改革的基本前提,以及调整投入的重要依据,举措2:
抓资源配置,构建充分放权和严格监管并举的财经管理机制,整体办学水平评价:
评价结果作为对高校的发展规划、招生指标和高校生均定额进行增减的重要依据教育教学水平评价:
对高校本科和高职高专专业教学水平进行分类评价,评价结果作为开展骨干教师教学激励计划及相应支持力度的重要依据内涵建设水平和财政教育经费使用情况评价:
评价结果作为安排市级统筹的财政高等教育经费、调整高校经常性经费额度、决定全市性重大教育改革发展项目投入方向的重要依据,
(1)建立高校分类评价体系,举措3:
抓科学评价,健全分类多元教育评价机制,建立行业企业代表、社会公众、家长等参与的评价机制,探索引入第三方评价,
(2)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价机制,举措3:
抓科学评价,健全分类多元教育评价机制,高校层面:
着眼“高校如何办好教育”,改革重点是聚焦质量提升与特色发展,针对问题:
经过多年发展,高等教育在服务国家战略、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但仍部分存在背离教育本原、违背教育规律、丢弃办学特色等问题。
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能力还较为薄弱,对产业支撑还不够;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特别是是本科教学质量亟待提升,改革目标:
促使职业教育更加注重体系构建、内外融通,高等教育更加聚焦质量提升、特色发展改革重点:
聚焦人才培养、特色发展、开放联动,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人才培养应立足自身传统、底蕴和特色。
比如:
加州理工大学、纽约服装学院的特色和优势各不相同,但都围绕强项培养了许多世界顶尖人才人才培养应紧密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比如:
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抓住旅游业是瑞士支柱产业的实际,培养了一批高素质酒店管理专业人才人才培养应着力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当前尤其要聚焦“选拔”“培养”两环节,举措1:
关于人才培养,改革重点是提升本科生教育教学质量,9月4日,国务院公布了全国高考改革方案,上海、浙江作为试点地区,根据教育部统一部署,于上周五(9月19日)公布了改革试点方案这里重点就上海高考方案中,如何通过系列制度设计提高高校与学生相互选择的匹配度,作简单介绍,
(1)前端的招生选拔,举措1:
关于人才培养,改革重点是提升本科生教育教学质量,现行高考制度为学生成长、国家选才和社会公平作出历史性贡献,其权威性、公正性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培养多样化高素质人才提出更高要求,人民群众对接受优质、公平和多样化教育提出更高期盼现行高考制度在评价标准、选拔方式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一定程度上导致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学生选择性不够和过度偏科等问题,迫切需要深化综合改革上海高考改革从考试评价和招生选拔两方面同时着手,
(1)前端的招生选拔,举措1:
关于人才培养,改革重点是提升本科生教育教学质量,一是调整统一高考科目及总分构成。
2017年起,高考总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学生自主选择的3门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总分满分660分,其中:
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3门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每门满分70分,考试评价方面,二是改革统一高考科目考试方法。
2017年起,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数、外3门,不分文理。
外语考试一年举行两次,高中生最多参加两次外语考试,可选择其中较好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考试评价方面,三是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学业水平考试科目覆盖国家规定的13门学习科目,实行合格性考试与等级性考试。
合格性考试方式可以分为“6+3+3+1”四类:
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
同时设有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学生可根据特长和兴趣选择其中3门学习并参加等级性考试,考试评价方面,针对6门等级性考试科目,高校可根据办学特色和学科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分学科大类或专业提出等级性考试选考科目范围,但最多不超过3门;学生满足其中任何1门,即符合报考条件,考试评价方面,体育、艺术、劳动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上海市 教育 综合 改革方案 报告 翁铁慧 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