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科普知识MicrosoftWord文档.docx
- 文档编号:10626021
- 上传时间:2023-02-22
- 格式:DOCX
- 页数:55
- 大小:71.80KB
农村科普知识MicrosoftWord文档.docx
《农村科普知识MicrosoftWord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科普知识MicrosoftWord文档.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村科普知识MicrosoftWord文档
培育早稻壮秧技术措施
壮秧是实现早稻高产的基础。
在早稻育秧季节,往往出现低温寒潮或阴雨连绵天气,常造成秧苗衰弱,素质差,甚至导致水稻烂秧死苗等情况的发生。
培育早稻壮秧技术措施如下:
1、做好通气秧田。
选择地势平坦、排灌畅通的田块做秧田,做秧田时,既要秧田透水,以利种子发芽出苗,又要通气,便于秧苗扎根生长,从而可有效防止烂秧。
一般可先把秧田耕耙整细,起沟做畦,施足底肥,把畦面泥块打碎,初步耙平,然后放水浸泡,再进一步把畦面整平抹光。
2、保温化育秧。
掌握适宜播期和确定适宜秧龄,以避免烂秧。
我县早稻一般播种期在3月底4月初,水稻正常出苗所需的温度为15℃,因此在早稻育秧时,无论抛秧、机插还是常规栽培的都要采取地膜覆盖保温化育秧。
每亩秧田可备好地膜10公斤、采取低拱架地膜覆盖,同时做好通风炼苗,防止大风揭膜,高温烧苗。
3、稀播匀播。
秧田播种量原则上要求稀播匀播,使每株秧苗都能得到足够的阳光、空气和养料,达到生长健壮。
如播种过密,则会造成后期秧苗受光量减少,发根力降低,苗体不壮,易烂秧。
一般每亩早稻大田如果采用抛秧技术的,约需准备16m2净秧板,塑盘60张以上;如果采用机插技术的,每亩早稻大田需要准备塑盘25张左右。
4、加强管理。
秧田肥水管理是培育壮秧,夺取早稻高产的基础,也是防止烂秧的前提。
在立苗期,一般只在秧田沟中灌水,保持田面湿润通气,促使种子迅速伸根立苗。
在扎根期,要灵活掌握水层,防冻防晒。
保持秧田既有水,又通气,以利扎根保苗。
若遇到寒潮袭击,应灌深水护苗,并要求及时排水通气。
遇到阴雨连绵,要开好排水口,勿使秧田积水。
断奶肥应根据基肥施用量与苗势而定,起身肥可在起秧前4-5天,亩用尿素5公斤,用水壶浇施。
直播稻主要栽培技术
直播稻是在前作让茬经施肥、整地后直接播种,而无须育秧、栽秧的一种稻作方式,可以节省秧田、节省育秧栽秧工本,适合规模种植。
一、直播方式
直播稻可分两大类型:
一是旱直播,一是水直播,它们又都分为机械条播和撒播。
机械旱条播:
指麦(油)收获后,板茬施肥,用“2BG-6A改5”麦子扩行条播机条播水稻;机械旱撒播:
指麦(油)收获后,板茬施肥、撒种,用浅旋灭茬机完成碎土、盖种。
水直播撒播:
麦(油)收获后,板茬施肥后浅旋灭茬,开沟整平上水,并用丁字架拉浆扶平,播种后再用扫帚、湿麻袋拖拍塌谷。
机械水直播:
麦(油)收获后,板茬施肥后浅旋灭茬,整地上水耙平,经过沉实后,用水稻直播机械播种。
二、直播稻的主要特性
1、全生育期缩短,成熟期延迟
直播稻由于播期较常规移栽稻推迟,因而全生育期相对缩短(主要是营养生长期缩短),抽穗、成熟期一般比常规稻迟2-3天。
总叶片减少0.5-2张,伸长节间数减少1个,个体生长量比常规移栽稻略小。
2、二次分蘖多,群体成穗率低
由于直播稻直接把种子播在土壤表面,无移栽过程,避免了植株损伤,且单株营养面积大,受光条件好,分蘖发生早,有效分蘖节位低,还有较多的二次分蘖发生。
这有利于足穗,但同时也容易导致高峰苗过多,成穗率下降。
3、杂草多,易倒伏
直播稻田杂草生育起点与水稻几乎同步,发生期长,草相复杂,多属禾本科杂草,除草难度相对较大,技术要求高。
同时,由于直播稻根系分布比移栽稻浅,群体控制不好,后期容易发生倒伏。
三、技术要点
一般来讲直播稻应采取连片种植,把好立苗、草害、病虫、肥料、倒伏“五关”。
(一)、立苗关。
1.品种选用。
选用符合高产优质的目标,综合抗性特别是抗倒性好,熟期适宜,确保安全齐穗的品种。
直播稻播种一定要迟中争早,力争早让茬早播种。
大麦、油菜茬力争5月底前播种结束,小麦茬不迟于6月10日。
因此在品种选择上,大麦、油菜茬里下河地区可选用华粳1号、武育粳3号等迟熟中粳,沿江高沙土地区可选用武香粳14、武粳15等早熟晚粳,小麦茬里下河地区可选用南粳41、华粳3号等中、晚熟中粳,沿江高沙土土地区可选用华粳1号、武育粳3号等迟熟中粳。
2.合理播量。
每亩基本苗以8-10万为宜,最低不少于6万,常规粳稻亩用种量掌握在3.5-5公斤,切忌过多,一般5月25日前播种的取下限,6月5日后播种的取上限。
3.药剂浸种。
用25%使百克、10%浸种灵加12.5%必啉各2毫升加水6-7公斤浸稻种4-5公斤,浸48-60小时。
水直播浸种后催芽至露白播种,旱直播一般只浸种不催芽,以防遇旱回芽。
4.播种方法。
高沙土地区一般采用机械旱直播,机械旱条播要求播种深度2厘米左右,采取匀播,走行直,播到畦边,不重播,不漏播。
沿江和里下河地区一般采用水直播撒播:
播种时要求田面基本无水,泥头软硬适中,先作畦后播种,并保证播种均匀。
有条件的地方可进行机械水直播。
播后要确保内外沟系畅通,放干田间积水,掌握湿润出苗,以免造成烂种烂芽,确保一次全苗。
(二)、杂草关。
直播稻田草害重,杂草的防效是直播稻成败的关键。
实践表明,杂草防治要求抓早、抓小,一般采取“前封中补”的方法。
即在落谷后2-4天内每亩用30%扫弗特或直播宁(苄·丙草)可湿性粉剂80-100克兑水喷雾,药后需保持畦面湿润,切忌积水、淹水,在用药适期内宁早勿迟。
少数田块第一次用药质量欠佳的或杂草特别严重的田块,在水稻分蘖盛期前(2-4叶期)针对杂草种类进行补治。
(三)、肥料关。
直播稻一生总用氮量控制在18-20公斤/亩,基蘖肥与穗肥比例掌握在6.5:
3.5或7:
3,注重氮磷钾肥合理搭配,氮磷钾比例以1:
0.5:
0.8。
基肥一般以有机肥料和复合肥为主,加适量的氮素肥料。
出苗后要注意施好断奶肥和促蘖肥,穗肥采取促保结合的方法,分2-3次施用,促花肥用复合肥为主。
(四)、倒伏关。
每亩基本苗控制在8万-10万。
立苗期掌握湿润出苗,2叶一心后及时建立薄水层,以后浅水分蘖。
4叶期移密补稀,保全苗,争匀苗。
当总苗数达到预期穗数85-90%时,开始排水搁田,由于直播稻苗体小、分蘖小,对水分反映敏感,不能一次重搁,要多次轻搁,重点要控制8叶期开始的二次分蘖。
中后期水浆管理,在减数分裂期和抽穗灌浆期保持浅水层以外,其余时间采用干湿交替为主的水浆管理措施,保持清水、硬板,既要防止深水满灌,使田面软烂而发生倒伏,又要防止断水过早发生早衰。
(五)、病虫关。
直播稻要特别注意抓好苗期稻蟓甲、稻蓟马、灰飞虱和苗稻瘟等的防治,另外要注重抓好三代三化螟和稻瘟病的防治。
水稻张嘴瘪的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1)麦田全面禁用氯磺隆、甲磺隆及其复配制剂。
(2)增施有机肥料,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降低有毒物质的活性,提高水稻解毒能力。
(3)增施含硫元素的肥料,降低土壤的pH值。
施基肥时注意减少氮、磷肥的使用量,钾肥选用硫酸钾复合肥。
(4)调整水浆管理方法。
避免前期缺水受旱,应提早(幼穗分化期之前)建立水层,降低土壤中砷化物的浓度,使之提前释放,避免突然在孕穗期建立水层,因为此时水稻对砷化物极其敏感,易中毒不结实。
(5)避开7月下旬-8月上旬高温(6)注意微肥施用:
应抓住①拔节前期(颖花原基分化期前)②破口前7天左右(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前)这两个关键时期施用。
水稻施肥莫忘硅和锌
水稻施肥.核心提示:
事实上,水稻是吸收硅较多的作物,一般茎叶中含有二氧化硅10%~20%,水稻体内硅酸含量约为氮的10倍,磷的20倍左右水稻缺硅,容易导致茎秆细长软弱,易倒伏和感染病害,前期缺硅使水稻成穗数减少,后期缺硅则小穗数减少,水稻的优质高产就没有保障水稻施用硅肥,能增强水稻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和抗倒伏能力,改善株型,提高光能利用率,减少叶面蒸腾失水,提高水分利用率一般可增产10%以上,并能提高稻米品质特别是在新改水田、冷浸田以及酸性土壤上,水稻施用硅肥的效果更为明显
在水稻的优化配方施肥中,人们往往十分重视氮、磷、钾等大量元素化肥的配合施用,却忽略了硅、锌等元素的施用
事实上,水稻是吸收硅较多的作物,一般茎叶中含有二氧化硅10%~20%,水稻体内硅酸含量约为氮的10倍,磷的20倍左右水稻缺硅,容易导致茎秆细长软弱,易倒伏和感染病害,前期缺硅使水稻成穗数减少,后期缺硅则小穗数减少,水稻的优质高产就没有保障水稻施用硅肥,能增强水稻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和抗倒伏能力,改善株型,提高光能利用率,减少叶面蒸腾失水,提高水分利用率一般可增产10%以上,并能提高稻米品质特别是在新改水田、冷浸田以及酸性土壤上,水稻施用硅肥的效果更为明显
锌虽然仅仅只是一种微量元素,但对水稻、玉米等喜锌作物作用很大,增产效果很好水稻对锌元素非常敏感,缺锌会导致植株出叶缓慢,新叶短而窄小,叶色较淡,特别是基部中脉附近褪成黄白色,严重的植株明显矮化丛生,很少分蘖,田间常表现参差不齐,稻株根系老朽,呈褐色,抽穗期出现扬花不收,一般减产1~3成,严重田块甚至毁苗绝收大面积实验结果表明,合理施锌后,水稻株高、有效分蘖数、每穗粒数、千粒重都有增加,空秕率有所降低,一般可增产15%以上特别是在酸性土壤、石灰性土壤以及冷浸田、新改水田施用锌肥作用则更为明显
具体施用方法是:
(1)硅肥施用多利用含有钙、镁的硅酸盐作硅肥,在施用基肥时与其它肥料混合施入,每亩施用量为有效硅1公斤
(2)锌用施用一般提倡作基肥施用,亩施硫酸锌1公斤,与其它化肥混合施入;也可作根外施肥、中后期土壤追肥及种子处理等根外追肥常用浓度为0.3%硫酸锌,后期追肥为施硫酸锌0.5公斤左右,都在缺锌症状出现后或分蘖末期进行,种子处理则用0.1%硫酸锌浸稻种24小时即可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是在水稻叶龄模式、水稻群体质量栽培等理论与技术成果的基础上,适应现代稻作发展趋势提出的新型栽培技术体系,它具有高产、省工、节本、精确定量的优点。
该技术体系是在根据品种特性、目标产量、栽培方式确定适宜基本苗的基础上,促进有效分蘖,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前够苗,通过水肥调节,控制无效分蘖,把茎蘖成穗率提高到80%-90%(粳稻)和70%-80%(籼稻),再通过适时适量施用穗肥,主攻大穗,协调足穗与大穗以及与提高结实率的矛盾,获得高产。
把握好叶龄期
一是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
通式为
(1)主茎伸长节间(n)5个以上、总叶龄(N)14片以上的品种,中小苗移栽时为N-n叶龄期,大苗移栽(8叶龄以上)时为N-n+1叶龄期。
(2)伸长节间数(n)4个以下,总叶龄(N)13以下的品种,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为N-n+1叶龄期。
如17叶6个伸长节间的品种,中小苗移栽时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为11叶龄期。
二是拔节叶龄期。
通式为N-n+3叶龄期,或用n-2的倒数叶龄期表示。
如12叶4个伸长节间的品种拔节叶龄期为11叶龄期,即倒2叶龄期。
三是穗分化叶龄期。
通式概括为叶龄余数3.5(倒4叶后半期)—破口期,经历了穗分化的5个时期。
控制好群体
高产群体应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之初够苗,以后要及时控制无效分蘖;在拔节叶龄期达高峰苗期,高峰苗为预期穗数的1.2-1.3倍(粳稻)和1.2-1.4倍(籼稻);此后分蘖逐渐下降,至抽穗期完成穗数,此时群体中存活的无效分蘖应在5%左右。
控制群体在叶龄余数为0(剑叶全展)的孕穗期封行期。
在有效分蘖期(N-n以前),为促进分蘖,群体叶色必须显“黑”(反映在叶片间叶色的深度上是顶4叶深于顶3叶,即顶4>顶3);到了N-n(或N-n+1)叶龄期够苗时,叶色应开始褪淡(顶4=顶3),可使无效分蘖的发生受到遏制。
到了无效分蘖期至拔节期,即N-n+1(或N-n+2)叶龄期至N-n+3叶龄期,为了有效控制无效分蘖和第一节间伸长,群体叶色必须“落黄”(顶4<顶3),群体才能被有效控制,高峰苗少,通风透光条件好,碳素积累充足,为施氮肥攻大穗创造良好的条件。
从倒2叶龄开始直至抽穗,叶色必须回升至显“黑”(顶4=顶3)。
碳氮代谢协调平衡,有利于壮杆大穗的形成。
抽穗后的25天左右期间,叶片颜色仍应维持在顶4=顶3,使叶片保持旺盛的光合功能。
以后下部叶片逐步衰老,至成熟期,植株仍能保持1-2片绿叶。
确定好基本苗
基本苗的确定要符合恰于N-n(或N-n+1)叶龄期够苗,确保穗数,并能有效控制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的要求。
基本苗数为:
X(合理基本苗)=Y(每亩适宜穗数)/ES(单株成穗数)。
精确施肥
合理确定氮肥总量。
氮肥的施用总量应为:
氮(公斤/亩)=〔目标产量的吸氮量(公斤/亩)-土壤供氮量(公斤/亩)〕/氮肥当季利用率(%)。
目标产量的需氮量可用高产水稻每百公斤产量的需氮量求得。
各地高产田百公斤需氮量不同,因此,应对当地的高产田实际吸氮量进行测定。
土壤的供氮量,可用不施氮的稻谷产量(基础产量)及其百公斤稻谷的需氮量求得。
各地测土配方施肥试验可以为当地土壤供氮量的确定提供参考。
影响氮肥当季利用率的因素很多。
但在同一田块,只要注意氮肥不要过多、施肥方法上防止逸失,合理调整基蘖肥和穗肥的比例,实行合理的“前氮后移”,完全可以把氮肥的当季利用率提高到40%-45%(可取平均值42.5%计算)。
通过确定氮素的适宜用量后,再按三要素合理比例,确定磷钾的适宜用量,氮、磷、钾的比例一般为1∶0.45∶1-1.2。
化肥实行前氮后移。
基蘖肥和穗肥的施用比例,5个伸长节间品种应为5.5∶4.5(6∶4-5∶5),4个伸长节间的双季稻品种为6.5∶3.5(7∶3-6∶4),这是精确定量施氮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定量指标。
5个伸长节间的品种,拔节以前的吸氮量只占一生的30%左右,长穗期占50%左右,因而穗肥的比例可以提高到45%左右(40%—50%)。
4个伸长节间的品种,拔节前吸氮量已达一生的50%,故穗肥的比例只能提高到35%左右(30%—40%)。
基肥一般应占基蘖肥总量的70%—80%,分蘖肥占20%—30%,以减少氮素损失。
机栽小苗移栽后吸肥能力低,基肥占基蘖肥总量的20%—30%为宜,70%—80%集中在新根发生后做分蘖肥用。
施有机基肥时,氮肥前后比例应适当调整。
增加基肥速效氮,弥补分蘖期秸秆腐烂和稻苗争氮。
秸秆分解后释放氮,主要供穗肥之用。
准确掌握施肥时间。
基肥在整地时施入,部分用做面肥。
分蘖肥在秧苗长出新根后及早施用,一般在移栽后1个叶龄施用,小苗机插的在移栽后长出第2、第3叶龄时分1次或两次集中施用。
机插分蘖肥施得较迟,一般只施用1次。
切忌在分蘖中后期施肥,以免导致无效分蘖期旺长,群体不能正常落“黄”。
如遇分蘖后期群体不足,宁可通过穗肥补救,也不能在分蘖后期补肥。
穗肥一定要看苗施用。
群体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N-n或N-n+1)够苗后,叶色开始褪淡落黄,顶4叶叶色淡于顶3叶,可按原设计的穗肥总量,5个伸长节间品种分促花肥(倒4叶露尖)、保花肥(倒2叶露尖)两次施用,促花肥占穗肥总量的60%-70%,保花肥占30%-40%;4个伸长节间的品种,穗肥以倒3叶露尖1次施用为宜。
如果在N-n(4个节间品种N-n+1)叶龄期不够苗,或群体落黄早,出现在N-n叶龄期(或N-n+1叶龄期),5个伸长节间的品种应提早在倒5叶露尖开始施穗肥,并于倒4叶、倒2叶分三次施用,氮肥数量比原计划增加10%左右,三次的比例为3∶4∶3;4个伸长节间的品种遇此情况,可提前在倒4叶施用穗肥,倒2叶施保花肥;施穗肥总量可增加5%—10%,促花、保花肥的比例以7∶3为宜。
如果N-n叶龄期以后顶4叶>顶3叶,穗肥一定要推迟到群体叶色落黄后才能施用,只要施一次,数量要减少。
精确灌溉
活棵分蘖阶段。
(1)中大苗移栽的,移入大田后需要水层护理,浅水勤灌。
(2)小苗移栽的,移栽后的水分管理应以通氧促根为主。
机插稻一般不宜建立水层,宜采用湿润灌溉方式,待长出一个叶龄发根活棵后,断水露田,进一步促进发根,待长出第二片叶时,才采用浅水层结合断水露田的方式。
穴盘育苗抛秧的发根力强,移栽后阴天可不上水,晴天上薄水。
2—3日后断水落干促进扎根,活棵后浅水勤灌。
通过精确灌溉控制无效分蘖。
(1)精确确定搁田时间。
控制无效分蘖的发生,必须在它发生前2个叶龄提早搁田。
例如欲控制N-n+1叶位无效分蘖的发生,必须提前在N-n-1叶龄期,当群体苗数达到预期穗数的80%左右时断水搁田。
土壤产生水分亏缺的搁田效应在N-n叶龄期,但对够苗没有影响,被控制的是N-n+1叶位对水分最敏感的分蘖芽,便最受到抑制,在N-n+1叶龄时不能发生。
搁田效应持续两个叶龄,同时也使N-n+2叶龄无效分蘖也被抑制。
(2)搁田的标准:
土壤的形态以板实、有裂缝行走不陷脚为度;稻株形态以叶色落黄为主要指标,在基蘖肥用量合理时,往往搁田一、二次即可达到目的。
在多雨地区,搁田常需排水,但在少雨地区,可通过计划灌水来实施,灌一次水,待进入N-n-1叶龄时,田间恰好断水。
长穗、结实期浅湿交替灌水。
长穗期田间经常处于无水层状态,灌2—3厘米水,待水落干后数日(3—5日),再灌2—3厘米,如此周而复始,形成浅水层与湿润交替的灌溉方式。
这种灌溉方式能使土壤板实而不软浮,有利于防止倒伏。
在收获前一周断水,防止断水过早
淡水龙虾常见的几种苗种繁育模式介绍
淡水龙虾学名克氏螯虾,该虾适应性强,可广泛生活于淡水湖泊、河流、池塘、水沟和稻田等水体中,主要分布于江苏、浙江、上海等长江中下游地区,亩养殖效益可达1200~2000元。
下面将淡水龙虾的苗种繁育的几种模式介绍一下:
1、第一年放养,第二年收获。
这种模式是针对未养殖过淡水小龙虾的池塘。
第一年放养小
规格淡水小龙虾,放养规格在每公斤100只左右,亩放养量在20公斤左右。
经过1年的正常饲
养,并不进行捕捞上市,留在池中作为亲虾使用,第二年开春进行起捕,捕出成虾,发现有抱
仔的放回原池继续饲养,在捕大虾的同时,测算存塘的仔虾量。
根据放养计划,捕出多余的仔
虾(如果仔虾量不足需要进行补放),一切准备妥善后,开展正常的成虾饲养管理。
2、第一年繁殖,第二年补苗。
这种养殖模式主要是针对第一年已进行成虾养殖的池塘,在
第一年养殖结束后,有意识地留部分成虾不捕捞,作为第二年的亲虾,让其在原池中进行交
配、产卵、繁殖,一般亩留成虾10-15公斤。
第二年春天,待仔虾完全脱离母体后捕出亲虾,根
据捕出的亲虾(主要是雌亲虾)量测算存塘的仔虾量,一般每只雌虾按产200只仔虾计算。
确定
仔虾量后,经过10天左右的饲养,根据数量的大小,进行虾苗补放。
补放的虾苗规格尽量与原
存塘虾苗相一致,既有利于生产管理,又可以防止相互残杀,提高仔虾的成活率。
3、直接放养成虾。
亩放规格每公斤40只之内达性成熟成虾40-50公斤,雌雄比例在1:
5-
2:
1。
要求放养体质健壮、无伤病、体色自然的成虾。
放养后进行正常的饲养管理,并不进行捕
捞,让其交配、产卵、繁殖、越冬,第二年春天捕出成虾及多余的仔虾,留下的仔虾进行正常
饲养管理,最终养成大虾。
4、一次放足苗种,捕大留小。
这种养殖模式是直接放养苗种,但放养的规格必须在每公斤
200只之内,规格过小成活率很低。
放养量根据池塘条件、饲料状况、经济实力、饲养水平等因
素因地制宜,一般亩放养量在1-1.5万只,外购虾苗要注意运输安全,放养时要处理得当。
经过
一段时间饲养,有部分达到上市规格就应立即起捕,减少存塘的虾量,力保余下的虾能快速生
长。
在捕捞过程中,若觉得苗种密度过稀,也可以适当补充部分苗种,补充数量根据实际情况
而定。
整个生长期结束后,可以捕完全部的成虾,也可以有意识地留部分成虾作为来年的亲虾
使用。
5、直接放养抱卵虾。
选用自己池塘中的抱卵虾或就近购买的,抱卵虾的运输时间越短越
好。
每只抱卵虾的产仔量按200只计,确定抱卵虾的放养量,同时考虑到运输等各方面的影响因
素,适当增加抱卵虾的放养量,增加幅度为10%左右。
为防止运输过程受精卵脱落,影响产仔
量,在放抱卵虾的同时,按抱卵虾总量的5%放入雄虾。
小龙虾病害预防
由于小龙虾养殖刚刚起步,加之在粗养条件下发病较少,研究小龙虾虾病害的时间也较短,目前对许多问题尚未完全了解,特别是病毒性疾病至今仍不能有效治疗。
对待虾病应立足于“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下面介绍几种小龙虾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
一、烂鳃病
烂鳃病病原为细菌,症状为病虾鳃丝发黑,局部霉烂。
防治方法:
经常清除虾池中的残饵、污物,注入新水,保持水体中溶氧在4毫克/升以上,避免水质被污染。
用漂白粉2克/立方米溶水全池泼洒,可以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二、黑鳃病
黑鳃病主要是由于水质污染严重,虾鳃丝受霉菌感染引起。
症状是鳃由红色变为褐色或淡褐色,直至完全变黑,鳃萎缩,病虾往往伏在岸边不动,最后因呼吸困难而死。
防治方法:
保持水体清洁,溶氧充足,定期用生石灰调节水质。
患病虾用3%~5%的食盐水浸洗2~3次,每次3~5分钟,或用亚甲基蓝10克/立方米溶水全池泼洒。
三、烂尾病
烂尾病是由于小龙虾虾受伤、相互残食或被几丁质分解细菌感染引起的。
感染初期病虾尾部有水泡,边缘溃烂、坏死或残缺不全,随着病情的恶化,溃烂由边缘向中间发展,严重感染时,病虾整个尾部溃烂掉落。
防治方法:
运输和投放虾苗虾种时,不要堆压和损伤虾体。
饲养期间饲料要投足、投匀,防止虾因饲料不足相互争食或残杀。
发生此病,用茶粕15~20克/立方米浸液全池泼洒;或用生石灰5~6公斤/亩溶水全池泼洒。
四、聚缩虫病
聚缩虫病病原为聚缩虫,症状为虾难以顺利脱壳,病虾往往在脱壳过程中死亡,幼体、成虾均可发生,对幼虾危害较严重。
防治方法:
彻底清塘,杀灭池中的病原体。
发生此病可经常大量换水,减少池水中聚缩虫数量。
五、纤毛虫病
纤毛虫病常见病原有累枝虫和钟形虫等。
纤毛虫附着在成虾和虾苗的体表、附肢和鳃上,大量附着时会妨碍虾的呼吸、活动、摄食和脱壳,影响生长。
尤其在鳃上大量附着时,影响鳃丝的气体交换,会引起虾体缺氧而窒息死亡。
防治方法:
保持合理的放养密度,注意虾池的环境卫生,经常换新水,保持水质清新。
用3%~5%的食盐水浸洗病虾,3~5天为一个疗程,或者用25~30毫克/升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洗4~6小时,连续2~3次。
小龙虾种苗选择与运输
据初步调查了解,今年小龙虾苗种价格有可能比去年增长50%。
在如此高价格的情况下,广大需要购苗种的养殖户必须谨慎,在购苗种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苗种必须从正规的苗种生产单位购买,不可轻易从市场零星收购,防止购入使用药物捕获的虾种造成下池后死亡。
2、苗种购买前必须对苗种生产单位进行现场考察,对苗种生产单位的基本情况要做一个全面、详细的了解,防止上当受骗。
3、苗种必须是从苗种生产单位自己的养殖或繁殖池中捕出,体色纯正,体表无异色和青苔等附着物,个体丰满度好,体质健壮,附肢齐全,爬动迅速、有力,不可购进经过转手倒卖的苗种。
4、苗种从养殖或繁殖池捕出后稍作暂养即可运输,不可在网箱中长时间暂养,否则会影响存活率。
5、运输方法必须得当。
目前通常使用且效果较好的方法是:
运输时使用钢筋框架、外包聚乙烯网布的方箱装运,箱内装虾的厚度不得超过10cm,最佳厚度控制在5cm之内。
箱底和虾体表面必须铺设浸过水的水草,箱与箱可以楼叠,最顶层箱要适当遮盖,防止阳光直射,运输途中要适时对箱子进行喷水,保持湿润。
6、苗种运至池边后,必须遵守正确的放养方法。
必须先让虾体连同箱子浸泡2-3次,使虾体充分吸水后再开箱全池分散放养,不可堆积,翌日对各放养点进行详细检查,发现有死亡要及时取出秤重、计数,并及时补充。
小龙虾规模养殖技术难点
克氏螯虾俗称小龙虾,是淡水经济虾类,因其适应性广,自然种群发展很快,已形成全国性的分布。
过去市场上销售的克氏螯虾绝大部分来自于天然捕捞,由于水域环境条件变化,使天然水域中克氏螯虾很难生存,尤其是受利益驱动,人们超强度滥捕,造成了亲本、幼体一网打尽,使天然资源没有了再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村 科普知识 MicrosoftWord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