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届惠州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二模.docx
- 文档编号:10625954
- 上传时间:2023-02-22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194.65KB
010届惠州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二模.docx
《010届惠州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二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10届惠州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二模.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10届惠州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二模
惠州市2007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
地理试题(2007·01)
试卷说明: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综合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70分)
注意事项:
有答题卡的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中,没有答题卡的,将答案填在第二卷前的答题表中。
一、选择题:
(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北京时间2005年7月4日13点57分,由美国发起,中、俄、德、法、加等多国科学家参与的“深度撞击号”航天器,经过半年太空遨游,成功地对太阳系中“坦普尔一号”彗星实施了撞击。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光照图中,与“深度撞击号”撞击彗星的时刻最接近的是
2.撞击彗星的瞬间,美国加州大部分地区(西八区)正值日落后3小时左右,天空完全暗下来,许多天文爱好者目睹了“太空焰火”奇观。
此日该地昼长大约为
A.10小时B.12小时C.14小时D.16小时
某城市具有环形放射状道路,读下图回答3~4题。
3.图中能正确表示城市从市中心到外缘地租水平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A.a曲线B.b曲线
C.c曲线D.d曲线
4.在地租最高峰和次高峰地段一般的功能区是
A.商业区B.工业区
C.住宅区D.文化区
珠江三角洲传统的“桑基鱼塘”目前已变成“杂基鱼塘”,基面改种象草或蔬菜、花卉、水果,大量的农田变成了果园、花卉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特种禽畜渔业养殖场。
据此回答5~6题:
5.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属于
A.混合农业B.乳畜业C.水果园艺业D.商品谷物农业
6.珠江三角洲传统的“桑基鱼塘”转向“杂基鱼塘”,这种变化主要是
A.农业技术改进B.劳动力的转移C.市场需求的变化D.国家政策的改变
甲、乙、丙是三个不同地区,读图回答7~9题。
7.有关甲、乙、丙三地区人口迁移的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A.属国际人口迁移
B.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城市到农村
C.人口主要由乙、丙迁往甲地
D.人口主要由甲地迁往乙、丙两地
8.引起上述人口迁移发生的最主要因素是
A.收入差距 B.家庭婚姻
C.工程建设 D.文化教育
9.近几年,由于上述人口迁移带来的问题说法错误的是
A.加大了铁路等交通运输的压力 B.扩大了迁出地、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差距
C.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 D.给迁入地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
读下图,回答10~12题。
10.该城市从地域形态上看属于
A.组团式B.集中式C.条带式D.放射状
11.根据右图信息,甲城市火力发电站适合选择在①—④中的
A.①点B.②点C.③点D.④点
12.适宜在K点布局的企业是
A.钢铁厂B.自来水厂C.印染厂D.造纸厂
下图表示甲、乙两种工业部门运输原料和产品的运费情况。
回答13~14题。
13.甲图所示的工业部门
A.运输产品的成本较高 B.运输原料的成本较低
C.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D.属于市场指向型工业
14.乙图所示的工业部门最有可能是
A.家具制造B.炼铝C.精密仪表D.制糖
从哈尔滨到浙江长兴的铁路线陆上段已经建成,只待烟大铁路轮渡建成投入使用,贯穿南北的沿海铁路即可全线畅通。
回答15~16题。
15.影响该铁路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A.自然条件B.政治因素C.经济因素D.科技因素
16.哈尔滨市内“海鲜酒楼”越来越多,这主要得益于
①交通运输技术进步②市场需求增大③冷冻保鲜技术的提高
④拥有商品经济发达的广阔腹地⑤提高居民生活水平需要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⑤D.③④⑤
下图为夏季我国某地某日天气系统示意图,甲、乙、丙、丁四地为该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四个城市。
甲地气压990百帕,乙地气压1010百帕。
读图完成17~18题。
17.上图中天气系统的气压分布状况最可能是下图中的
18.丙地的风向最有可能是
A.偏东风B.偏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
19.地域分异规律是指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表现出一定的
A.有序性和普遍性B.复杂性和整体性
C.有序性和重复性D.整体性和重复性
20.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最主要表现在
A.人工降雨,促进大气中的水汽输送B.植树种草,增加空气中的水汽含量
C.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改变局部地表径流D.抽取地下水,加速地下径流的循环
(二)双项选择题:
本大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21.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下列界线与它大体相一致的是
A.暖温带和亚热带的界线B.平均气温0℃等温线
C.800毫米年降水量线D.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
22.当前珠江三角洲水资源状况主要面临干旱、洪涝、水环境恶化三大问题,关于珠江三角洲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资源总量少是造成干旱的主要原因B.水质危机大于水量危机
C.水环境恶化主要是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D.珠江口排水不畅是造成洪涝的主要原因
我国地质灾害频繁多发。
加强地质灾害防御对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意义重大。
据此回答23~24题。
23.我国西南地区山崩、滑坡、泥石流灾害比中南地区更为频繁多发的原因是
A.地壳运动更为强烈B.降水强度更大
C.地形更为复杂崎岖D.植被覆盖率更低
24.下列各项防御和减轻山崩、滑坡和泥石流灾害措施中,比较可行的是
A.加强科学研究,进行灾情监测预报
B.大量开采山石,修建梯田
C.大量迁移居民至平原地带
D.恢复植被、改善环境、实施护坡工程
25.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三大产业比重发生变化。
右图中a、b两点显示了我国1978年和2001年三个产业所占的比重。
由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显示2001年我国三个产业的结构
B.第三产业约上升了10%
C.第一产业变化幅度最小
D.第一、二产业的比重均有所下降
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
mm),完成26—28题。
26.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A.太阳辐射B.距海远近
C.季风风向D.纬度位置
27.甲地降水较丰富,与之关联的资源有
A.铁矿B.水能C.石油D.森林
28.东北地区平原广大,一首诗歌曾提到“……这里的土地肥到家,插上根筷子会发芽,栽上块柴禾也开花……”足见其土壤肥沃。
但目前,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却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
A.黑土土层变薄,肥力下降
B.沼泽地开发,湿地破坏
C.不合理的灌溉,土壤盐碱化
D.过度开垦,土地荒漠化
落户惠州大亚湾的中海壳牌石油是我国目前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总投资约43亿美元。
据此回答29—30题。
29.壳牌进入中国石油化工产业,这一现象反映了
A.世界石油化工工业生产更趋于集聚B.石油化工工业需要大量劳动力投入
C.石油化工工业技术与管理的空间扩散D.跨国公司需要寻找最优区位
30.有关石油化工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高新产业B.布局宜接近消费地
C.与上、下游产品生产与开发构成产业链D.典型的原料导向型工业
第II卷综合题(共80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
31.(11分)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
材料二:
图中城市气候资料
气温(℃)
降水(mm)
1月
7月
1月
7月
全年
5.5
28
50
175
1450
(1)该地区耕地类型主要是______,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
图中①②③处将布局粮食种植业、果树栽培业和蔬菜、畜禽业,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的原则,粮食种植业应安排在_____(填代号,下同);果树栽培业应安排在_____。
(2)在⑤、⑥、⑦、⑧四处准备选两处分别建水泥厂和食品厂,根据工业布局的有关原则,水泥厂应建在_____,理由是_______;食品厂可建在_____,理由是_____。
(3)若要在该地建一小型水电站,请你选取一个合适地点,用图例符号标在图中适当位置,并说明选址理由。
。
32.(15分)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实线K表示1月份该区域20ºC等温线分布,虚线是有待确定的等温线走向。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虚线(K1、K2)是20ºC等温线的实际走向,这样走向的原因是。
(2)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上分析甲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
(3)P、Q两城市都位于沿海,但气候差异很大,试比较两城市此季节降水情况并说明产生差异的原因:
。
(4)乙海域如某年比正常年份水温升高,这种现象叫,这种现象发生时,会导致气候异常,与图示纬度相当并与乙海岸隔洋相望的(国家)可能会出现严重的。
33.(14分)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对所在区域城镇布局历史变化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下面是他们研究此问题绘制的两幅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图一(右图):
该区域的地形大势图。
图二(下图):
图一A所在区域城镇分布历史变迁图(图下标的数字为公元前或后年份)
(1)A所在地形区名称是。
(2)A地区城镇分布特点是。
(3)A区域比周边区域城镇数量增长要快得多的原因是。
(4)A所在区域,湖区面积自AD1111年面积不断,这种变化给生产发展曾带来的有利影响是,不利影响是。
34.(15分)图中甲、乙、丙、丁是四个湖泊图,读图后完成:
(1)四个湖泊中,属于咸水湖的是,其湖水输入与输出最符合下面四个模式图中的。
(2)四个湖泊中,面积最大的是,能对河流干流水量起重要调节作用的是。
(3)甲、乙两湖周围地区都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但两地发展形式却有很大不同,请说出两者差异并简单说明原因。
(4)四个湖泊中,某湖沿岸以重工业著称于世,该湖沿岸发展重工业的优势条件是。
35.(15分)读右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河流在回归线以北和以南的流域范围有明显差异,这主要受因素制约形成。
(2)该河流经多个国家,该河上游国家最具优势的是开发河流的资源,理由是。
(3)流域内的国家可以共同合作开发的主要资源有。
(4)该河下游的主要自然灾害是,产生原因是。
下面两题为选做题,考生只选做其中一题,两题都做只评第一题。
36.(10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选修《环境保护》考生选做):
材料一人口、耕地、草地和森林4个因子构成一个理论上以人为中心的全球人地关系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人口总量的变动势必引起耕地、草地和森林面积的相互转化和数量增减。
例如,人口增长导致粮食需求量增加,从而引起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粮食产量的相应变化,直到达到如下平衡:
P×G=C×Y
[式中,P为人口总量;G为人均粮食年需求量;C为粮食播种面积;Y为土地生产率(单位面积年粮食产量)]。
材料二全球人均粮食、耕地生产率、化肥投入和灌溉面积指数图(右图)。
(1)在人口增长条件下,满足粮食需求的两种途径是_____和________。
(2)现实中,材料一显示的人地关系是难以达到平衡的(P×G≠C×Y),下面三种情况中,最易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是(填序号),原因是。
①P×G-C×Y>0②P×G-C×Y=0③P×G-C×Y<0
(3)材料二显示,人们主要通过、两种措施来提高土地生产率,但由此可能分别带来的问题是、。
(4)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高土地生产率,除材料中所提到的措施外,今后更需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37.(10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选修《旅游地理》考生选做)
材料1:
某年杭州国内游客统计
来源
人数(万)
比例(%)
平均逗留天数(天)
上海
45
45
2
江、浙两省
25
25
3
华东其他省份
20
20
3
其余省份
10
10
4
总计
100
100
2.65
材料2:
西湖位于杭州城西,三面环山,东面濒临市区。
在以西湖为中心的60平方千米的园林风景区内,分布着主要风景名胜40多处,重点文物古迹30多处。
概括起来西湖风景主要以一湖 、二峰、三泉、四寺、五山、六园、七洞、八墓、九溪、十景为胜。
1982年西湖被确定为国家风景名胜区,1985年被评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
(1)到杭州旅游的人主要来自周边地区,这说明旅游资源的是有限的。
(2)来自上海、江、浙的游客占绝大多数,这说明是旅游的主要市场。
(3)从时间和距离来看,赴杭州旅游的游客中,主要以途和期为主。
(4)可见,旅游地的旅游经济价值大小,有时不一定与其旅游价值成正比,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与的距离。
(5)西湖是杭州最为著名的旅游区(景点),该景区具有很大的旅游价值,其主要原因是
。
(6)坐火车从惠州到杭州旅游,所经铁路线先是线,在(城市)附近转乘线,最后到达杭州。
惠州市2007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共40分,每题选对得2分。
(二)双项选择题:
共30分。
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D
A
A
C
D
A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C
A
C
A
A
B
A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C
BC
AC
AD
AB
BC
BD
AB
CD
BC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
31.(11分。
除特别说明外,每一处1分。
)
(1)水田水稻②①
(2)⑦在盛行风向垂直郊外,不污染城镇⑧食品厂污染小,近消费市场
(3)(图中峡谷处)筑坝的工程量小;坝后蓄水空间大(2分)
32.(15分)
(1)K1(2分)20ºC等温线西半段由于受山地(1分)和寒流(1分)的影响,气温较低,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2)气候温暖湿润,草类茂盛;地势平坦开阔;地广人稀,土地的租金低;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每答一点1分,共4分。
答案合理,即可得分。
)
(3)P城少雨,原因是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2分)Q城多雨,原因是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形成海陆间季节性气流变化,此季节风从海洋吹向内陆,带来降水。
(2分)
(4)厄尔尼诺(1分)澳大利亚(1分)干旱(1分)
33.(14分)
(1)洞庭湖平原(2分)
(2)多沿河或湖边分布(2分)
(3)平原地区农业条件好,人口密集;平原地形有利于建城;平原区河(湖)航运方便,利于物资集散,发展商贸;平原区城镇之间陆路交通较山区便利。
(每答一点1分,共4分。
答案合理,即可给分。
)
(4)缩小(2分)增加了耕地面积,提高粮食生产总量(2分)湖泊调节河流水量能力下降,洪涝灾害增多(2分)
34.(15分)
(1)甲(1分)A(1分)
(2)甲(2分)丙、丁(2分)
(3)畜牧业(1分)甲湖周围地广人稀,社会经济条件较差,以游牧业为主,粗放式经营(2分);乙湖周围人口稠密,社会经济条件优越,属于乳肉畜牧业(2分)。
(4)乙湖沿岸重工业发达,湖区周围蕴藏着丰富的铁矿;可依靠五大湖便利而廉价的水运条件;当地工业基础雄厚。
(每答出一点得2分,满分4分。
)
35.(15分)
(1)地形(2分)
(2)水能(2分)流经青藏高原边缘,落差大,峡谷多,可实行多级开发(3分)。
(3)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开发、矿产资源开发、水资源利用等(每答对1项得1分,共4分。
)
(4)洪涝(2分)地势低平,雨季降水集中,强度大(2分)
36与37题为选作题,考生只选做其中一题,两题都做,评卷只评第1题。
36.(10分。
除特别注明外,每空1分。
)
(1)扩大耕地面积提高耕地生产率
(2)①人口所需粮食总量大于目前耕地面积所能生产的粮食总量,被迫毁林毁草扩大耕地面积,草地和森林面积减小(2分)
(3)扩大灌溉面积增施化肥 水资源更为紧张土壤肥力下降(或土壤酸化、水体污染)
(4)生物(基因工程)
37.(10分。
除特别注明外,每空1分。
)
(1)最优吸引半径
(2)经济发达地区
(3)短短
(4)旅游消费市场(经济发达地区)
(5)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质量高;许多旅游资源集聚在一起,集群状况较好;与邻近地区相比,景点的非凡性较大。
(2分,答出一点1分)
(6)京九南昌(向塘)浙赣
惠州市2007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
地理试题第二卷答题卷
31.
(1)
(2);
。
(3)
。
32.
(1)
。
(2)
。
(3)
。
(4)
33.
(1)。
(2)。
(3)
。
(4),
。
34.
(1)
(2)
(3)
。
(4)
。
35.
(1)
(2)
。
(3)
。
(4)
。
36.
(1)
(2)
。
(3)
(4)
37.
(1)
(2)
(3)
(4)
(5)
。
(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010 惠州市 第二次 调研 考试 地理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