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专题五世界地理讲义中图版.docx
- 文档编号:10622015
- 上传时间:2023-02-21
- 格式:DOCX
- 页数:27
- 大小:32.12KB
中考地理专题五世界地理讲义中图版.docx
《中考地理专题五世界地理讲义中图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地理专题五世界地理讲义中图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地理专题五世界地理讲义中图版
2019-2020年中考地理专题五世界地理讲义中图版
一.东亚
1、概况
位置
在亚洲东部,太平洋西侧。
有中国、朝鲜、韩国、
蒙古、日本五个国家
地形
西部内陆多高原、山地,东部沿海和丘陵。
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自西往东流入太平洋。
东部沿海的
海岸线曲折,沿海有许多半岛和岛屿。
气候
是世界上季风最显著的地区之一,因为亚欧大陆是世界最大的大陆,太平洋是世界最大的洋,由于海陆的物理性质不同,夏季陆地增温快,比海洋热,气压低,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夏季风;冬季陆地冷却快,比海洋冷,气压高,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形成冬季风。
在东亚季风区内,根据气温、降水情况的不同,又分为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两种气候区
居民
东亚五国共有13亿人口,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
居民中大部分属于黄色人种,是世界上黄色人种的主要分布区。
就民族而论,中国是汉族人口居多数的多民族国家,蒙古居民主要是蒙古族,朝鲜和韩国居民主要是朝鲜族,日本居民主要是大和族
经济
东部沿海一带气候湿润,平原较广,耕地多,人口稠密,沿海地带又有优良港口,工农业、交通、科技和对外贸易发达。
西部内陆地区,高原、山地较多,气候干燥,人口较少,因草原广布而使畜产品加工工业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矿产资源也在开发利用之中
2、日本
(1)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
位置
是东亚的一个岛国,与我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
领土组成
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和一些小岛组成
地形
境内多山,国土四分之三以上是山地和丘陵,仅在沿海一带分布着狭小的平原,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平原;海岸线曲折,多良港,神户和横滨是我国著名的海港;境内多火山、地震,富士山是日本最高峰,也是一座
活火山
气候
属季风气候,但海洋性特征较为明显,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降水比较丰富
植被
全国大部分为森林覆盖,森林覆盖率为65%
河流
河流短小,但流经山地水力资源丰富
(2)发达的经济和文化特点
经济特点
是世界上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等工业是主要工业部门,产品大量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属"进口-加工-出口"的经济
工业分布及原因
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小地区,东京、大阪、名古屋、北九州等大城市及其附近地区是主要工业区。
因本国自然资源缺乏,需要从国外进口,为了便利原料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工业大多分布在沿海优良港口地区
农业生产
耕地少,人均耕地更少。
农业多采用小型农业机械,发展水利,合理施用化肥,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现稻米产量已能自给。
北海道附近海域因有寒暖流相汇,成为世界著名的渔场。
日本的捕鱼量常占世界第一位
文化特点
既有本民族文化的传统,以兼有东西文化的特点
二、东南亚
1、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1)地理位置
位置
在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
位置
处于亚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十字路口"位置,自古就是东西方各国人民相互往来的要道,尤其是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欧洲、亚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业、东亚各港航线多经过这里
(2)自然环境
地区
地形
气候
中南半岛
高山大河由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形势。
这些河流在下游冲积成肥沃的平原。
这些平原成为东南亚发达的农区
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为旱季和雨季,农作物多在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菲律宾群岛北部也属热带季风气候
马来群岛
群岛上山岭很多,地形崎岖,河流短促,平原较少。
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太平洋两大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印度尼西亚有"火山国"之称
大部分地区位于赤道附近,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热量充足,降水充沛,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
马来半岛南部也属热带雨林气候
2、居民和经济
(1)居民
人口
分布
人种
信仰
华侨
4亿多
主要居住在中南半岛各大河的沿岸平原和河口三角洲以及马来群岛个大岛的沿海平原上
黄色人种
中南半岛居民大多信奉佛教,马来群岛居民大多信奉伊斯兰教
是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总数在1600万人以上
(2)
主要农产和矿产
物产
主要分布地区
物产
主要要分布地区
稻米
缅甸、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的河流三角洲及沿岸地带
胡椒
印尼
金鸡纳
印尼
橡胶
马来西亚、印尼、泰国
贵重木材
缅甸、泰国等地
油棕
马来西亚
锡
自缅甸南部沿缅泰边境、马来半岛到印尼西部
椰子
菲律宾
蕉麻
菲律宾
石油
印尼、缅甸
3、新加坡
位置
位于马来半岛南面、马六甲海峡东口,处在太平洋与印度洋的航运要道上
人口和
居民
人口约260万,居民中四分之三是华人,其次是马来人、印度人等
经济
特点
面积小,资源缺乏,但充分利用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天然良港,积极发展金融、贸易和海、空航运,使新加坡港成为世界著名的大贸易港,并大量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迅速发展了炼油、造船、电子、纺织、食品等工业,同时发挥本国风光优美、交通便利、服务周到的长处,迅速发展旅游业
三、南亚
1、三大地形区
地形区
特点
北部
山地
有绵延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脉屏立,南坡的地势逐级下降,成为崎岖而狭长的山地
中部
平原
由印度河和恒河冲积而成平原,西起阿拉伯海岸,向东延伸到孟加拉湾。
平原面积广大
南部
高原
大部分被德干原所占据,其西部略高,东部略低
2、两大河流
河流
特 点
印度河
源出我国西藏,向西南流经南亚西部的干旱地区,注入阿拉伯海,是巴基斯坦重要的灌溉水源
恒河
自西北喜马拉雅山区流向东南,大部分在印度境内,下游流经孟加拉国,注入孟加拉湾,河口有恒河三角洲
3、热带季风气候和农业
气候类型
大部分属热带季风气候,南亚西北部属热带沙漠气候
气候特点
一年分为雨、旱两季,每年6-9月盛行西南季风,为雨季;10月-次年5月盛大行东北季风,为旱季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的年份西南和季风来得晚,或退得早,或是风力太弱,雨水就不中,容易造成旱灾;有的年份西南季风来得早,或退得晚,或是风力太强,雨水就过多,容易造成水灾,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造成农作物产量不稳定
4、印度
(1)印度的居民和宗教
人口
人口8亿多,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二位。
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口增长快,每年增加的人口,给农业造成很大的压力
人种
大部分属白色人种
宗教
是佛教的发源地,现在大多数人居民信仰印度教
(2)自然条件和农产品的分布
作物
分布地区
自然条件
水稻
东北和半岛东西侧沿海地区
降水充足
小麦
恒河平原
水源充足,降水较少,日照充足
棉花
德干高原西北部
气温、降水适宜,土壤为火山岩风化而成的黑土区
黄麻
恒河三角洲
气候温湿,水源充足
茶叶
布拉马普特河两岸
气候温润,排水良好的低山坡
(3)资源条件与工业生产
地区
资源条件
工业中心
德干高原东北部
煤、铁、锰等矿和黄麻
加尔各答是印度钢铁、麻纺织工业中心和重要海港,是印度人口最多的城市
西部沿海
棉花、石油等
孟买是印度最大的海港和棉纺织工业中心
四、中亚
1、位置、自然环境和经济
位置
处于亚欧大陆中部
,距海较远
地形
以丘陵、平原为主。
东南部的帕米尔高原海拔5000米左右;东部天山山脉山体高大;北部为丘陵;西部和中部是广阔的平原。
主要平原有图兰平原和里海沿岸平原
气候
冬冷夏热,降水稀少,大部分地区为干旱、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西南的卡拉库姆沙漠是世界著名的大沙漠之一
河湖
境内河多为内流
河,湖泊多为内流湖。
西部濒临世界最大湖泊,也是世界最大内流湖的里海;中部有咸海。
主要内流河有锡尔河、阿姆河等,外流河有额尔齐斯河
经济
是世界上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的第三大产棉基地。
牲畜以细毛羊和羔皮羊为主。
棉毛纺织工业、地毯编织和畜产品加工工业都比较发达。
矿产资源丰富。
采矿、冶金、军事工业相当发达
2、哈萨克斯坦
位置
面积
居民和民族
资源和经济
首都
西临
里海,北与俄罗斯、东与中国、南与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相邻,深居内陆的位置
27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
1700万人,哈萨克人和俄罗斯人占多数
矿产资源丰富,煤、石油、铁等的产量很多。
目前,形成以能源采矿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卡拉干达是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阿克莫拉
五、西亚和北非
1、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1)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两洋
三洲
五海
海峡、运河
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的位置
联系亚洲、欧洲、非洲三大洲
沟通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里海
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与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是地中海出大西洋的重要通道,霍尔木兹海峡是重要石油通道;苏伊士运河是联系大西洋和印并洋的重要运河
(2)高原为主的地形
地形特征
主要高原
主要平原
陆地最低处
大部分是高原
有阿拉伯高原、伊朗高原、小亚细亚高原等
埃及的尼罗河谷地和河口三角洲、伊拉克境内的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在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的死海,其海拔为-400米,是世界陆地表面最低点
(3)炎热干燥的气候
气候类型
分布
特点
成因
撒哈拉沙漠
热带沙漠气候
北非撒哈拉沙漠、西亚的阿拉伯半岛等地
全年炎热干燥
终年在热带高压带控制下
西起大西洋岸边,东到红海,北起地中海沿岸,南抵苏丹热带草原,是世界上面积上最大的沙漠
2、居民和经济
(1)世界最大的石油宝库
分布
西亚以波斯湾为中心,向西北延伸到伊拉克、叙利亚和土耳其,向东南经过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到阿曼,其石油储量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一半以上;北非撒哈拉地下的石油资源丰富
产油国
西亚的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阿联酋;北非的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埃及等
油田特点
储量大、埋藏浅、出油多、油质好
石油输出路线
一部分通过油管输送到地中海和红海沿岸港口,再用油轮运出;大部分由波斯湾的港口装上
油轮,经过非洲南端好望角或经过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运往西欧和北美,往东运往日本
(2)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畜牧业
在沙漠中有地下水出露的地区发展畜牧业,牧民多以游牧方式。
畜产品有安卡拉羊毛和紫羔皮等
灌溉农业
在河谷平原和沙漠的绿洲发展农业。
枣椰是绿洲农业的代表植物。
地中海沿岸是油橄榄、柑橘、葡萄等水果产区
(3)居民
人口
人种
民族
信仰
2.5亿
白色人种
阿拉伯人
大部分居民信奉伊斯兰教,麦加城是伊斯兰教的圣城。
有些居民信奉基督教和犹太教
3、沙特阿拉伯
位置
位于红海、波斯湾之间,占有阿拉伯半岛的大部分,是西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地形
以高原为主,东部沿海为面积狭小的平原
气候
大部分属热带沙漠气候,沙漠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一半。
西部部分地区属地中海气候
石油资源
石油资源丰富,其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1/4以上,,年产量占世界产量的1/10,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
农业生产
通过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改造沙漠地区,使粮食产量大大的提高,小麦还可出口
4、埃及
位置
位于非洲东北部,亚洲境内的西奈半岛也是埃及的领土
尼罗河
全长6600多千米,是世界第一长河,发源于非洲东部高原,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为沙漠地区提供灌溉水源,创造了埃及的古代文明
苏伊士运河
沟通地中海与红海,使得大西洋到印度洋的航程比绕道非洲好望角缩短了8000-10000千米
经济
是世界重要的产棉国,所产长绒棉闻名世界。
近年来,随着石油开采,其他工业部门进一步发展
人口和工业分布
主要集中在狭长的尼罗河沿岸平原和入海处的河口三角洲地区
主要城市
首都开罗,是阿拉伯国家中人口最多的城市。
亚历山大是重要海港
六、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自然环境
地形
以高原为主,主要高原有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和南非高原,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
在东部高原上有一条断裂深陷的东非裂谷带,南起赞比西河口,北经红海,一直延伸到西亚的死海附近,两岸悬崖壁立,谷底湖泊连串。
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最高峰。
在中部偏西的高原之中,有地势较低的刚果盆地
气候
为热带雨林气候,大部分气温在20℃以上,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以热带草原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南部的热带沙漠气候范围狭窄;南部沿海地区以属地中海气候
河湖
除尼罗河外,还有流经刚果盆地的刚果河,水量很大,水力资源极为丰富。
维多利亚湖是非洲第一大湖,坦噶尼喀湖是世界第二深湖(仅次于贝加尔湖)
资源
①矿产资源:
黄金、金刚石的储量和产量都占世界第一们。
铜矿、铁矿、铀矿和其他金属矿产的储量也多。
南非是世界上出产黄金最多的国家,几内亚是出产铝土最多的国家,赞比亚是出产铜矿的重要国家,尼日利亚是本区重要的石油输出国;②动植物资源:
热带雨林中的檀木、花梨木等是珍贵的树种,大猩猩、河马、非洲象、斑马、长颈鹿是非洲特有的珍奇的动物
2、居民和经济
人口和人口问题
本区有5亿人口。
人口增长迅速,自然增长高达30%,是世界各地增长率最高的地区。
粮食的增长较代,许多国家现在粮食还不能自给
人种
90%以上是黑种人,有"黑非洲"之称
政治地图的变化
本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只有埃塞俄比亚、利亚里两个独立国家,其他都是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至现在,都已独立
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
本区各国独立后,发挥各自的优势
,生产一二种工业发达国家需要的原料、半成品等初级产品,用于出口,作为本国经济的支柱。
现在,这此国家也在努力发展民族工业,振兴本国经济
七.欧洲西部
1.海湾、半岛和岛屿
海湾
北临北冰洋,南临地中海,内海有北部的波罗的海,南面的地中海,东南面的黑海;边缘海有北面的北海
海峡
直布罗陀海峡沟通地中海与大西洋;英吉利海峡沟通北海与大西洋
半岛
被部有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有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和巴尔干三大半岛
岛屿
不列颠群岛和冰岛
2.平原和山地为主的地形
主要平原
主要分布在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莱茵河以东部分叫波德平原,莱茵河以西部分叫西欧平原。
平原地形呈波状起伏,有低缓的波状丘陵
主要山地
北部有纵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南部主要有横贯东西的阿尔卑斯山脉。
位于意法边境上的勃朗峰是本区的最高峰
3.深受大西洋影响的气候
气候特点
冬季比较温和,夏季比较凉爽,全年降水量的季节分配也比较均匀
成因
纬度位置
大部分地区位于北纬35˙--60˙之间,属温带气候
海陆分布
西临大西洋,受西风影响。
大陆轮廓破碎,各地距海近,使内陆深受海洋影响
地形
中部为平原,阿尔卑斯山脉走向利于西风气流深入内陆
洋流
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对沿岸地区起到增加温度和湿度的作用
地区差异
本区西欧平原,海洋性气候显著,往东受海洋影响小,大陆性气候逐渐显著。
北冰洋沿岸为极地气候。
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
4.河网密布,水量充沛
河流特点及成因
本区多平原,降水量较多,河网较密,水量充沛,因大陆轮廓曲折,又受山岭的限制,不利于长河的形成
主要河流
①多瑙河:
发源于德国西南部的山地,向东注入黑海,是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一条国际河流;②莱茵河:
发源于瑞士境内阿尔卑斯山北麓,向北注入北海,是一条航运发达的河流
主要湖泊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湖泊众多,芬兰素有"千湖之国"之称;阿尔卑斯山脉两侧也散布着一些湖泊,都是冰川作用形成的
5.居民
人口总数
5亿多人口,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
人种
白色人种为主,是世界白种人的主要分布地区
人口分布
人口稠密的地方大多是工业区,沿着煤矿和工业地带分布,略成"十"字形
人口自然增长率
小于5%。
,是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地区
6.经济
经济地位
是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地区,工农业生产总值约占世界的1/3
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发达,占世界对外贸易总额的1/2以上,德国居第一位
工业地带
自英国向东到波兰境内,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向南至意大利,形成了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密集地带
旅游业
旅游业发达,有众多的自然风光、古代建筑和文化艺术,如地中海边的风景区和沙滩浴场,北欧幽深的峡湾,高耸的阿尔卑斯山,希腊雅典的巴台农神庙,意大利罗马的古斗兽场和水城威尼斯,巴黎的铁塔等
7.德国
位置
位于欧洲中部,北临波罗的海和北海,有欧洲陆上"十字路口"之称
人口
7900万,是欧洲西部人口最多的国家,居民以德意志人为主,大多信仰基督教
地形与农业
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分布。
①北部平原,地势低平;气候夏季温凉,冬季阴冷,土壤较贫瘠,农业经营是比较粗放的畜牧业和种植业;②南部高原山地,河谷地带土壤肥沃,日照时间较长,盛产葡萄、烟草、水果、啤酒花,河谷两侧山地为森林和高山牧场
工业生产
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便利的交通、雄厚的科技力量,是现代化工业发达的国家,机械制造、化学、采煤、钢铁、纺织等工业是主要工业部门。
原来大部分工业集中在莱茵----鲁尔区,埃森、村伊斯堡等是鲁尔区的工业中心,现在南部慕尼黑周围已发展成为德国宇航、飞机制造和微电子中心
首都和主要城市
首都柏林,位于德国东部,是全国最大的城市。
汉堡位于易北河下游,是德国最大的港口城市和造船中心。
法兰克福位于莱茵河支流美茵河畔,为德国最大航空港、重要铁路枢纽和化学工业城市
八.欧洲东部和北亚
1.范围和国家
地区
欧洲东部
北亚
范围
西起波罗的海东岸,东到乌拉尔山,北起北冰洋,南到黑海、高加索山之间的欧洲部分
亚洲北部属于俄罗斯的领土部分,西起乌拉尔山麓向东延伸到太平洋沿岸,北临北冰洋,南抵哈萨克斯坦、蒙古、中国的国界
面积
占欧洲面积的一半
占亚洲面积的四分之一
人口
之占欧洲人口的四分之一
占亚洲人口的1.2%
国家
位于波罗的海沿岩的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位于东欧平原的白俄罗斯、摩尔多瓦、乌克兰和俄罗斯
俄罗斯
2.俄罗斯
位置
地跨欧亚两洲,西濒波罗的海,东临太平洋,北靠北冰洋
面积
171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人口
1.4亿,俄罗斯族占人口的81%
地形
大部分地区地形比较平坦,平原和高原面积广大,主要山脉有乌拉尔山、高加索山和西伯利亚边境的山地;乌拉尔山以西为东欧平原,向东依次为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亚山地
气候
大部分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短而温暖,冬季长而寒冷
河、湖
伏尔加河发源于东欧平原西部的丘陵地区,注入里海,是欧洲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内流河;在西伯利亚地区有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都发源于南部山地,注入北冰洋;贝加尔湖位于西伯利亚,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是世界上资源能够自给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矿产有库尔斯克的铁矿、秋明油田、库兹巴斯煤矿等;亚寒带针叶林广布
工业
基础好,主要有钢铁工业、机械工业和化学工业等,民用工业发展比较缓慢。
工业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有两大工业区:
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工业区和以圣彼得堡为中心的工业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工业向东发展,建设了乌拉尔工业区和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农业
耕地面积广大,主要分布在东欧平原中部和南部,主要农产有小麦、甜菜、马铃薯、向日葵、亚麻等,谷物产量不稳定,目前仍需大量进口
交通和城市
运输以铁路为主,以莫斯科为中心的东欧平原有放射状的稠密的铁路网;东部的西伯利亚有横贯东西的西伯利亚大铁路。
内河航运时间短,伏尔加河运输量较大,海洋航运因海洋封冻期很长而使航运量较小。
圣彼得堡是波罗的海沿岸的海港,全国第二大城市;符拉迪活斯沃斯托克(海参崴)是太平洋沿岸的主要海港;摩尔曼斯克是北冰洋沿岸的主要海港(不冻港);首都莫斯科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和最大的综合性工业中心交通枢纽政治和文化中心;伊尔库茨克位于贝加尔湖畔,有铁路从这里通往蒙古和中国
九.北美
1.概况
位置和范围
位于美洲北部,包括加拿大和美国两国以及属于丹麦的格陵兰岛
地形
可明显分为三大区:
①西部高山区:
由落基山等几条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组成,居美洲科迪勒拉山系的北段。
山脉之间分布着宽广的盆地和高原;②东部高原、山地区:
在加拿大境内的有拉布拉多高原,在美境内有阿巴拉契亚山,这些高原、山地,海拔较低;③中部平原区:
北起北冰洋沿岸,南抵墨西哥湾,面积广大,地形平坦,叫做中央大平原。
平原北部湖泊众多,南部为密西西比平原,西部为地势较高的大平原
河、湖
密西西比河发源于美国北部,向南纵贯东南部平原,注入墨西哥湾,是北美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第四长河。
在中部大平原的美、加两国交界处,分布着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伊利湖、休伦湖、安大略湖五个大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有"美洲大陆的地中海"之称,其中苏必利尔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
气候
大部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的年较差大,夏季雨水稍多
居民
由于开发晚,居民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移民及其后裔的大汇集,其中欧洲各国移入的白人占80%以上,还有非洲、拉丁美洲、亚洲一些国家的移民及其后裔。
当地原来的居民是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
2.美国
领土组成
除本土外,还包括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和太平洋上的夏威夷,共50个州和一个特区
自然条件
①本土所跨纬度,都在温带;②本土三面临海,沿海多优良海港,冬季不冻,海上航运便利;③平原面积广大,耕地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10%;④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为灌溉、航运和发电提供了有利条件;⑤矿产、森林、草原等自然资源丰富,煤、石油、天然气、铜、铁等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前列
居民
人口为2.5亿人,其中白种人占80%以上;有色人种主要是黑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2%;华人和华侨在美国将近100万,旧金山、洛杉矶是华人最多的聚居区。
近几十年来,美国人口从东北部向南部、西部的"阳光地带"迁移
农业
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大量农产品输往国外,成为世界上输出农产品最多的国家。
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地区生产专门化,形成几个农业带:
棉花带、玉米带、小麦带、乳畜带、畜牧和灌溉农业区等
工业
现代化程度很高,是世界上输出工业产品数量最多、产值最大的国家。
工业可分为三大地区。
①东北部地区:
是美国资本主义最早发展的地区。
阿巴拉契亚山区有丰富的煤矿,五大湖西部有大量铁矿,大西洋沿岸有许多优良海港,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水运便利,平原肥活。
全国的钢铁、汽车、化学等工业大部分分布在这一地区,主要工业城市有纽约(美国人口最多的城市)、首都华盛顿、中部工业和交通中心芝加哥等。
②南部地区:
是美国新兴的没化工、宇宙航空研究和发展中心。
③西部地区:
加利福尼亚州是西部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旧金山是西部的大港口,附近的"硅谷"是新兴电子工业中心,洛杉矶是西部人口最多的城市和海港,主要生产飞机、精密机械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地理 专题 世界 讲义 图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