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全集.docx
- 文档编号:10621159
- 上传时间:2023-02-21
- 格式:DOCX
- 页数:87
- 大小:226.53KB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全集.docx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全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全集.docx(8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全集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
1-1地球在宇宙中
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活动建议
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选择一种形式(如写一篇小短文,绘制一幅图,或者制作一段计算机动画等),向家人或同学讲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用肉眼观察某种天文现象,并查阅有关资料,说出自己的观察结果及体会。
阅读课文或观看电影《宇宙与人》,完成下列活动(建议以4人为一小组展开讨论)。
活动1.选择一种形式(如一篇小短文,绘制一幅图,或者制作一段计算机动画等),向家人和同学讲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①设计一幅天体系统的层次简图(表),简明扼要地向同学讲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②下面是一张外星人从某河外星系发往我们学校的电报,请你在上面写出我们学校的“地址”
活动2.头脑风暴(快速、多角度、全方位发散思考)
从《太阳系示意图》和从课本P7
《九大行星主要物理性质比较》表中,
你和你的小组能获得哪些信息?
我(小组)能够获得以下信息:
①
⑥
②
⑦
③
⑧
④
⑨
⑤
⑩
活动3.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课本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地球所处宇宙环境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你的理由或证据
普通性
特殊性
活动4.探索地球上有生命生存的条件。
地球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良好条件
形成这些条件的原因
①
②
③
④
⑤
活动5.现代的天文观测和实验,越来越支持这样一种观点:
宇宙间的天体,只要条件合适,就可能产生原始生命,并逐渐进化为高等生物。
假如你承担了寻找外星人的任务,你将如何在茫茫的宇宙中确定寻找外星人的方向?
需要思考的问题
我的思考
(1)生命的出现需要哪些条件?
(2)寻找一颗什么样的恒星?
(3)在这颗恒星周围的什么地方找一颗行星?
(4)这颗行星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5)……
(1)
(2)
(3)
(4)
(5)……
活动6.知识拓展和运用
假如你是航天飞机的机长,将要到达月球站。
机上有乘务员14人。
由于发动机故障,你们被迫降落在月球发亮的一面,距目的地还有上百公里。
航天飞机难以修复,一些乘务员严重受伤。
你决定步行去月球站。
你现在只能在下列物品中选择5种,并按其重要性标注1-5序号,以备在长途行程中,遇到特殊情况被迫扔掉一些做选择之用。
假如你的飞船坠落在地球上一片距人群300公里的荒漠地带。
没有人知道你的飞机遇难,而你只有到达人群居住的地方才能获救,你在坠毁的飞机上找到下列15件没有损坏的物品。
在这300公里的旅途中,你只能选择其中的一些带在身边。
哪些是最重要的呢?
请其重要性标注1-5的序号,以备在长途行程中,遇到特殊情况被迫扔掉一些做选择之用。
选择理由
序号
物 品
序号
选择理由
A.压缩食品
B.降落伞
C.左轮手枪
D.奶粉
E.氧气瓶
F.尼龙绳
G.星空图
H.火柴
I.磁性指南针
J.瓶装水
K.信号弹
L.急救药品
M.收发报机
N.加热器
O.手电筒
两种情形下的排列顺序有哪些相同之处?
它给你什么启示?
选择序号
月球上
地球上
给你什么启示?
1
2
3
4
5
活动7.案例研究:
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
阅读课本P9-10材料,思考:
(1)你认为哪些条件可以作为火星上曾经有生命存在的证据?
(2)与地球相比,火星上的哪些因素不适合人类生存?
(3)搜集“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探测进展的资料,制作一张资料卡片。
活动8.野外生存技能——在晴朗的夜晚找到北极星
温馨提示.以5-6个同学为一组,制定课本P3“课题1”周密的观察计划。
计划至少要包括小组成员、确定的观察目标、设计观察记录表和明确责任分工。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教学设计
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鲍方遒
课程标准
活动建议
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举例说明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探索:
太阳黑子活动与年降水量变化的关系
下图表示北半球三个不同纬度带的降水量变化和太阳黑子相对数的相关性。
你能从图中获取哪些信息?
得出什么结论?
2.太阳的能量是怎样产生的?
3.什么是太阳辐射?
4.读太阳辐射的波长分布图,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5.读课本P12“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示意图”:
(1)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有什么规律?
(2)推测一下,除了纬度因素外,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太阳辐射的分布?
(3)举例说明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规律对自然景观纬度变化的影响。
6.请举出5个以上的实例说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①
②
③
④
⑤
7.读“太阳大气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太阳的大气层名称是
A,B,C。
(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①是,其变化的周期为年,它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②是,它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3)请用3个以上实例说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
② ;
③。
(4)如何将太阳活动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
8.案例研究:
太阳活动与旱涝的关系(材料见课本P14-15)
(1)试着总结太阳活动与旱涝的关系。
(2)研究太阳活动与旱涝的关系有什么意义?
9.活动:
请围绕两位同学的话题,收集有关资料,并与同学们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
下面是两位同学的对话。
甲: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都是有利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都是不利的。
乙:
你的观点比较片面,太阳辐射也有不利的影响,太阳活动也会产生有利的影响。
提示:
①确定你的观点。
系统表达你对上述议题的看法。
②提供你的论据。
将收集到的资料分有利影响与不利影响两大类进行整理,以支持你的观点。
③反思你的不足。
仔细聆听同学们的发言,看哪些说法更有道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运动的方向、周期、速度。
2.使学生能够看懂“恒星日和太阳日示意图”,说出两者的差异及其原因。
理解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会运用“物体水平运动方向的偏向”规律。
教学重点
1.自转的运动规律。
2.自转的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
1.经度时差。
2.物体水平运动方向的偏向。
教学方法
谈话法。
教学媒体
投影片、投影仪、吹塑圆片一个(圆片上系一红绳)、地球仪、彩色墨水、滴管、椭球仪、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纸模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毛泽东主席有一句著名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这种情况是否可能发生?
学生回答略。
【讲述】 地球运动的种类
【板书】 第四节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1.方向
【提问】 教室的东西南北方向。
学生回答略。
【演示】 教师转动地球仪。
【提问】 描述自转的方向。
学生回答略。
【演示】 转换地球仪的观察角度,分别从北极和南极上方观察转动的地球仪。
【提问】 描述从北极看和南极看到的地球自转状态。
学生回答略。
【板书】
【提问】 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
学生回答略。
【演示】 地球仪自转。
【提问】 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怎样知道地球自转了一周?
学生回答略。
【引出太阳日和恒星日】
【演示和讲解】 用吹塑片演示(课本第27页)“恒星日与太阳日图”中恒星日与太阳日的关系。
(1)在黑板上框按一图钉代表太阳S,将一个吹塑片上的红绳固定,让该吹塑片如课本插图中的E1状态,在吹塑片和绳的交点上作记号P,在黑板上描出红绳和地球的位置;
(2)让该吹塑片以P为参考点自转并绕日公转到E2位置,作图。
在黑板上用虚线连接太阳和E2,P点未在此线上,说明以太阳为参考点时,地球还未自转一周。
在黑板上做E2到P的延长线,此线的上方为遥远的宇宙中的一颗恒星H,该线与SPE1线平行,以该恒星为参考点,则说明地球自转了一周。
(3)要保证以太阳为参考点的自转一周,地球必须继续向前公转到E3点,使S、P、E3三点一线。
从图中可以看出,一个太阳日比一个恒星日多转出一个角度SE3H。
(4)由于地球每天公转东进59分,即图中的角E1SE3的度数。
课本中的示意图实际是夸大了该角度。
若按照严格的度数画图,就会发现,E1PS线和E2P线距离很近,该恒星距地球十分遥远,这种误差可以忽略,所以图中的三颗恒星是一颗恒星。
角E1SE3和角SE3H是内错角,因此一个太阳日,地球实际自转了360度59分,多出的59分,在时间上要用3分56秒。
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板书】
请学生看书中第28页图。
【展示模型】 展示与之对应的立体纸制模型,帮助学生理解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含义。
【讨论】 不同纬度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大小的特点。
学生回答略。
【小结板书】 3.速度
【转入自转的地理意义】
【提问】 举例说出哪些自然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
学生回答略。
【小结板书】 4.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
【板图】 晨昏线的画法(图2)A
【学生练习】 在上图中的B图和C图上绘出晨昏线。
【提问】
(1)地球自转一周是360度,计算每小时转过多少度?
(2)甲在乙的东部,甲乙两地经度相差45度,时间差几小时?
学生转动地球仪,思考回答。
【板书】
(2)地方时
【演示】 椭球仪。
学生观察、回答,由于自转会使圆形变成椭圆形
【板书】 (3)使地球形成旋转椭球体
【演示】 利用地球仪、红墨水和滴管演示自转对地表水平运动的方向的影响。
学生观察、回答
【讲解】 该现象对河流两岸冲刷的影响。
【板书】 (4)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产生偏向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地球公转的概念、运动的方向、周期、速度。
2.使学生理解黄赤交角的概念及由其产生的太阳直射点移动,并能正确画图表示。
教学重点
1.公转的运动规律。
2.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移动。
教学难点
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移动。
教学媒体
投影仪、投影片、小地球仪(描出回归线)每组学生四个,教师两个,黄道面及支架每组一个,灯泡和试管架各一个、黄赤交角模型。
教学过程
【复习】
(1)学生演示自转,同时说出自转周期。
(2)自转的地理意义。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种地球运动的形式——自转,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另一种运动形式——公转。
【演示】 教师利用一个小地球仪演示公转,学生观察地球运动的方向、地轴的方向是否变化。
学生观察、讨论。
【板书】 二、地球的公转
学生看书中第31页图,讨论地球公转轨道的形状。
【讲述】 地球位于近日点和远日点的时间和运动速度的规律。
【板书】
【演示讲解】 利用黄赤交角模型讲解黄赤交角的概念。
指导学生计算黄赤交角的度数。
【板书】
【讲解】 地球上的光热来自太阳,冷热的变化也与接收到的太阳光热密切联系。
地球比太阳小得多,因此我们一般把太阳照射到地球的光线看成是一组平行光。
【投影片】 平行光照射球体时直射点的图形特征
【提问】 地球表面有几个直射点,在示意图上如何表示?
学生观察回答。
【小结】 球面上只有一个直射点。
在图上表示的这条直射光线恰好可以把圆心和直射点相连。
【演示】 演示步骤:
(1)一个小地球仪在灯泡照射下,高光(最亮)点就是直射点;
(2)在小地球仪相对位置摆放另一个地球仪,利用指图杆连接两个小地球仪的直射点,指图杆恰好通过光源中心位置,三点一条直线;
(3)旋转指图杆一周,说明所有直射光线都在一个平面上。
【展示圆盘】 说明圆盘含义。
圆盘表示黄道面,圆盘与地球仪的每一个接触点都是某一天太阳的直射点位置。
盘面上的四个红箭头代表二分二至日的太阳直射光线。
学生四人一组演示实验。
学生操作步骤:
(1)用一个地球仪从A位置开始演示公转,注意观察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有什么变化,怎样变化的,变化范围是什么?
(2)分别用四个地球仪摆在A、B、C、D四个位置;
(3)学生将观察结果用“*”号填入表1直射点移动一栏中。
【教师指导】
【板图】 教师用箭头表示直射点移动过程。
表1 地球公转与直射点移动、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关系
12月22日 3月21日 6月22日 9月23日 次年12月22日
(冬至) (春分) (夏至) (秋分)
A B C D
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
节变化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
化
【教师指导】
【讲解】 回归线的意义。
【提问】 哪些地区一年可以有两次直射的机会?
什么地区一年只有一次直射机会?
什么地区终年没有直射机会?
学生讨论、回答。
【练习】 在下图中画出A、B、C、D四个位置地球的晨昏线、用斜线表示夜半球,注明日期和节气,标出自转和公转方向。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并会画图表示并说明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2.使学生理解四季的形成和划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2.阅读和画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
教学媒体
大地球仪1个、投影仪、投影片、带小孔的纸板。
教学过程
【复习】 地球公转的特点、方向、周期。
请每个学生利用地球仪进行演示。
【旋转投影片】 直射点移动和极昼极夜现象的关系图。
【提问】 直射点位置和相应时间、节气名称。
【导入新课】 学生通过观察投影片的旋转,说出直射点位置和极昼极夜的关系。
【提问】 由于直射点的移动,会引起某地昼夜长短的变化。
举例说明北京地区一年中是否也有类似的变化?
除此以外还有哪些随季节变化的现象?
同学讨论、回答。
【讲述】 树叶凋零,人们衣着的变化都是随着气候的冷热变化而变化的。
四季最主要的区别也体现在冷热的差异上,如春暖、夏热、冬寒。
大家还知道一天之内也有冷热的变化,早晚凉,中午热。
大家都知道这种变化与太阳的日出、日落密切相关。
可是,一年中同样是中午,夏季和冬季的温度明显不一样。
这又是为什么?
这个问题就是我们这节课要重点解决的内容。
【板书】 3.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旋转投影片】 12月22日的日照图。
【讲解】 观察某个纬度的昼夜长短变化的方法。
【演示旋转投影片】 分别演示从12月到次年6月之间和6月到12月的昼夜长短变化。
【提问】 北半球上半年昼和夜的长短是如何变化的?
北半球下半年昼和夜的长短是如何变化的?
春分日到秋分日,是夏半年。
夏半年,昼和夜哪个长?
什么时候白天最长?
秋分日到次年春分日,是冬半年。
冬半年,昼和夜哪个长?
什么时候白天最短?
学生回答并在上节课的表1中昼夜长短变化一栏用箭头表示。
【板书】 时间变化
【旋转投影片】 表示12月22日的日照图。
【提问】 从赤道到高纬度白天长短如何变化?
【旋转投影片】 表示6月22日的日照图。
【提问】 从赤道到高纬度白天长短如何变化?
【旋转投影片】 表示3月21日的日照图。
【提问】 从赤道到高纬度白天长短如何变化?
【板书】
【转入正午太阳高度】
如果细心的同学还可以发现一年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也不同。
【板书】
(2)正午太阳高度
【讲解】
(1)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
(2)如何画正午太阳高度。
【复合片投影片】 北京地区直射点位置和正午太阳高度关系图。
学生观察回答。
(1)一年中北京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是如何变化的?
(2)为什么正午太阳高度会变化?
与什么有关?
(3)赤道到北回归线之间是否满足这一规律?
学生在上节课的表1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一栏用箭头表示规律。
【板书】
【旋转投影片】 分别展示春秋分、冬至、夏至的日照图。
学生观察回答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的规律。
【总结】 读上节课的表1会发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年变化与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是一致的。
【转入四季的形成】
昼夜长短的年变化使得一年中同一地区获得的日照时间不同。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会产生什么直接的影响?
【实验】 太阳高度与日照强度关系实验(暗室)
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入射角度产生的光斑的面积和亮度的不同理解太阳高度与日照强度的关系。
器材准备:
投影仪、带小孔的纸板、地球仪。
学生观察回答。
【小结】 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会直接影响太阳的辐射强度。
由此可见,昼夜长短年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都会影响一年内地球接收太阳热量的多少,由此产生了四季的变化。
【投影片】 四季成因的结构关系图。
【板书】 4.四季更替
(1)成因
(2)四季的划分:
略
板书设计
第四节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1.方向
2.周期
3.速度
4.地理意义
二、地球的公转
3.公转的地理意义
(殷培红)
人类认识的宇宙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宇宙的概念和宇宙的特点,了解宇宙的主要组成物质——天体及其类型,了解天体系统的结构,以及地球所在的天体系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其形成原因。
2.能力目标:
通过阅读教材使学生初步具有归纳整理知识、提取知识重点、找出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等自学能力,通过读图、画图、思考问题等活动,使学生具有从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3.德育目标:
通过了解宇宙的物质组成,使学生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通过了解科学家探索宇宙的事例。
激发学生对科学热爱及探求的精神。
教学方法
导学式:
启学→自学→检学→评学→补学(五环节),问题法、谈话法、讨论法、讲述法等。
教学过程
【导入提问】 宇宙一词并不陌生,同学们能用自己的理解说一说什么是宇宙吗?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至少要请三位学生发言、互相补充)
【教师提示】 请同学们读教材第1页古人对宇宙的概括,再进一步总结。
【教师总结】 宇,即上下四方,指空间;宙,即古往今来,指时间。
所以宇宙的第一层含义是时空。
然而宇宙是真空的吗?
不是。
宇宙的第二层含义是物质。
宇宙中的物质是静止的吗?
不是。
所以,宇宙的第三层含义是运动。
宇宙中的物质形态有各种形态,地球是宇宙中一颗普通的星球,是宇宙物质形态的一种类型。
【教师提问】 地球和宇宙是什么关系呢?
请同学们据教材第1页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内容举例说明。
学生回答略。
【教师补充】 宇宙是地球生存之本,财富之源。
例如在初中地理课上你们已了解到:
地球离不开太阳的光、热做能源,有了太阳光热的照射,才有地球上的风、雨、雷、电,以及河水流动、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
才有了人类的生存环境。
所以从这节课起,我们要比较详细、系统地了解地球宇宙环境的知识,以及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
【教师提问】 刚才我们已经得知,地球是宇宙中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那么,宇宙中还有哪些物质存在的形式呢?
这些不同物质形态的名称叫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 除球状外,还有云雾状、不规则固态、气态等。
他们的名称是:
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云、气和尘,共有七大类型。
这些宇宙物质的存在形式统称为天体。
【教师提问】 宇宙中各种天体是杂乱无章、四处乱跑的吗?
它们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
请同学们读教材第2页最后一个自然段,找出答案。
学生答:
天体不能乱跑,是因为它们之间相互吸引。
天体不是杂乱无章,而是相互绕转。
天体因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组成了天体系统。
【教师总结】 因天体都是天体系统中的成员,所以它们的行动都很“规范”。
【布置学生活动】 请同学们读教材第3页蓝点后的内容及插图,完成下列要求:
(1)天体系统划分为几种类型,它们之间的层次关系如何?
(2)各类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什么?
(3)用带箭头的直线把各类天体系统连接起来,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简式。
【教师巡视】 让学生到黑板上画出天体系统的关系简式,并让其他学生评价。
【教师补充】 地月系是目前确定的级别最小的星系。
它有两个成员:
地球是中心天体,还有围绕地球绕转的月球,其直径大约38.4万千米。
太阳系共有九大行星、20多颗卫星和几千颗小行星等天体组成,其直径约120亿千米。
大约有2000多个类似太阳系的恒星系组成了银河系,银河系主体部分的直径约7万光年。
如图1.2,恒星在太空中的分布不是均匀的,有的地方密,有的地方疏,所以呈现出旋涡状。
类似银河系的星系还有无数,现在观测到的大约有10亿颗,它们共同组成总星系。
目前,离我们最远的星系约200亿光年。
【布置学生活动】 请同学们在图1.2中的太阳系图上标注出地球的位置及名称;在银河系图中标注出太阳的所在位置及名称;在总星系图中标注出银河系的位置及名称。
学生活动:
略(教师巡视)。
【教师提问】 请同学们看图1.3和表1.1,回答太阳系成员的排序及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答:
九大行星按照距太阳由近及远的排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三类行星划分的依据是质量、体积、密度等。
【教师讲述】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地球围绕太阳转,这个客观现实不难被现代人所接受。
但是2000多年前,欧洲一些很有威望的哲学家、思想家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及其他星辰是围绕地球运动的。
而且这种论点被当时的教会作为统治人们思想的理论基础。
意大利著名的科学家伽利略就是因反对这种论点而被活活烧死在意大利首都罗马广场的。
直到15世纪,波兰伟大的科学家哥白尼在他的研究成果《天体运行论》中将太阳中心论有理有据地大白于天下。
太阳中心论用科学的力量,战胜了旧思想、旧观念的束缚和统治,促进了天文科学的发展,引起了宇宙观的一场革命。
目前,宇宙科学还有许多尚未破解的奥秘,等待有志者去探究。
【教师提问】 从刚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了解到,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但地球还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为什么?
学生回答: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物的星球。
【布置学生活动】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4~5页内容,总结地球上存在生物的主要内部原因和外部条件。
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总结并整理知识结构:
【布置学生活动】 读教材第5页“探索地外文明”,请同学们讨论:
地球以外的天体是否还会有生命物质存在,为什么?
学生回答:
略。
【教师总结】 作为参与讨论的成员,我仅发表自己的看法。
据天文学家估计,宇宙中大约有100多万颗与地球条件类似的星球。
它们有的是行星,有的是卫星。
所以地外生命存在的可能性很大。
我几乎完全确信地外生命的存在,否则地球及其生命也不会存在,宇宙不可能只形成唯一像地球这样的星球。
目前仅是由于地球人类的科学技术尚未发展到能去遥远的星系寻找而已,而地外生命也苦于相距太远而无法联系。
1924年8月的一个夜晚,美国海军曾收到一种来历不明的电波,类似的情况在此后几十年中不断发生。
科学家几乎确定这些电波是来自宇宙空间的。
所以,我们要努力发展科学技术,以使地球人类与天外生命早日通话和会面。
板书设计
(王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地理 必修 教案 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