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9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学案.docx
- 文档编号:10620522
- 上传时间:2023-02-21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87.93KB
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9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学案.docx
《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9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9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学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9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学案
高考预测:
2019年高考会站在社会转型时期,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历史传统等方面考查各国政治制度形成的原因,结合各国宪法的特点,考查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下不同政体的特点。
再就是西方民主制度与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联系考查。
考点一: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1.(2016年全国新课标1卷文综历史33)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二世去世,安妮女王继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
这说明当时在英国
A.议会无权制裁国王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C.内阁制已基本确立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相关内容。
光荣革命后英国颁布了《权利法案》,王权受到限制,权力由国王向议会转移,并通过一系列法令的颁布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但议会能否制裁国王显然与题干主旨无关,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
在君主立宪制之下,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安妮女王不经过议会而直接解除辉格党人行政职务的做法违背了君主立宪制下对国王权力的规定,说明当时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尚未发展完善,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项。
1721年,担任财政大臣的下院多数党领袖沃尔波尔,经常主持内阁会议,英国的责任制内阁开始逐渐形成,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前期,英国的责任制内阁进一步完善,这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最终确立,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光荣革命后英国国王保留了行政权,安妮女王做法的错误之处主要在于其没有经过议会,并不是对《权利法案》的破坏,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
1.下图是英国画家乔治·克鲁克香克的名画《彼得卢屠杀》描述的是1819年英国军警在曼彻斯特圣彼得广场镇压数万谋求普选权群众集会的流血惨案。
这说明当时英国
A.代议制度有待于完善
B.君主立宪制尚未确立
C.责任内阁制尚未形成
D.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答案】A
2.(山西省2018届高三省际名校联考(五)历史试题)下表为不同年代英国主要经济部门的总收入(单位:
万英镑)
农林牧渔
工矿建筑
商业运输
地产房租
1688
1930
990
560
250
1801
7550
5430
4050
1220
1831
7950
11710
5900
2200
这份资料可以用来研究
A.议会改革的经济背景
B.光荣革命的经济影响
C.工业革命催生世界市场
D.工业革命导致农业巨变
【答案】A
【解析】不同年代英国主要经济部门的总收入从1688年到1801年、到1831年,英国农林牧渔、工矿建筑、商业运输和地产房租等都有增长,但是工矿建筑增长最快,所以这可以用来研究1832年议会改革的背景,故选A;光荣革命的经济影响应该不会持续一个半世纪,故排除B;工业革命是在1765年开始的,而且它发挥催生世界市场的作用应该是在1840年之后,故排除C;表格中工矿建筑增长要超过农业增长,故D属于以偏概全了,所以排除D。
3.历史学家斯宾格勒说:
“与古典政治中借助广场集会把民众聚集在一起,从而驱使他们按要求行使权利的做法一样,当代的英美政治,则是借助出版业控制民众。
”以下最符合材料意思的是
A.批评英美出版业为资产阶级服务B.认为英美政治缺乏言论自由
C.揭示出政治只是统治阶级的专利D.抨击英美政治左右人们思想
【答案】D
【解析】根据“从而驱使他们按要求行使权利的做法一样,当代的英美政治,则是借助出版业控制民众”可知,材料说明古典政治要求民众按要求行使权利,当代的英美政治则借助出版业控制民众,抨击英美政治左右人们思想,故D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古典政治和当代的英美政治问题,AB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表述太绝对,错误。
4.(2016年海南单科卷历史14)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分参、众两院。
参议院由各州议会分别选派两名参议员组成,众议院议员按人口比例由各州选民普选产生,每两年选举一次。
这些规定体现了
A.参议院代表少数人利益
B.各州根据人口分享联邦权力
C.联邦制与共和制的原则
D.众议院主导联邦的立法权力
【答案】C
5.(2015·北京文综,22)1845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
禁止总统在未经过国会同意拨款的前提下授权建造海上缉私船。
总统约翰·泰勒否决了该法案,但国会推翻了总统的否决。
根据美国宪法,随后( )
A.这项法案将会自动生效B.国会将自行建造缉私船
C.最高法院可废除该法案D.总统可再次否决该法案
【答案】A
【解析】国会最终推翻了总统的否决,说明该项法案最终成立,故A项正确;材料与“国会与总统谁去造船,私自去还是公开去”无关,故B项错误;该法案的条文内容和生成程序都不违反宪法,最高法院没有理由废除该法案,故C项错误;根据美国宪法,总统针对某项法案的否决权只有一次,不可能无休止地否决,故D项错误。
6.(2015·福建文综,20)图一、二、三是有关美国邦联政府、议会与州关系的一组漫画。
该组漫画反映了( )
A.邦联政府拥有征税权与财政权
B.邦联议会须扩大法定权力
C.邦联政府各项活动须听命于各州
D.邦联议会财政支出须各州批准
【答案】B
7.(2014·新课标全国文综)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
这一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 )
A.主权在民原则 B.天赋人权原则
C.各州自治原则D.各州平等原则
【答案】B
【解析】材料中“所有其他人口”是指广大的黑人。
从材料信息可知,黑人并不享有与白人相同的权利,这显然违背了《独立宣言》中倡导的天赋人权原则,故选B项。
其他三项均与题意不符。
8.(2014·天津文综)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说:
“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
”这句话着重强调美国联邦宪法( )
A.创造了新的宪法体制
B.不具有普适性
C.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具有借鉴意义
【答案】B
9.(2017年海南卷单科历史2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5分)
材料一在美国宪法的制定过程中,一些政治家认为,“人民”和“人民的代表”(国会)是不同的;“人民”高于“人民的代表”;“由人民制定、政府不能更改的”宪法高于“由政府制定、政府能够更改的”普通法律;国会的立法如果违宪,“自然不能使之生效”。
根据这些理论,最高法院有权审查国会立法和总统行政命令是否符合宪法。
但是,1787年美国宪法没有相关规定,即未建立起司法审查制度。
在初期美国政府中,既无财权、军权又无民意基础的最高法院的地位明显低于总统和国会。
——摘编自(美)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
材料二1803年,最高法院对“马伯里诉麦迪逊案”做出判决:
法院不能行使宪法没有授予的权力,国会通过的立法如果违背宪法则无效。
该判例确立了最高法院有权审查国会立法或总统行政命令是否违宪的司法审查制度,从而使最高法院足以与国会或总统相制衡。
——摘编自(美)伯纳德施瓦茨《美国法律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创立司法审查制度的理论基础。
(7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伯里诉麦迪逊案”对于美国民主制度的影响。
(8分)
【解析】第
(1)问,由材料信息“在美国宪法的制定过程中”可得出人民主权和三权制衡;由材料信息“‘人民’和‘人民的代表’(国会)是不同的”可以得出人民和人民代表的区别;由材料信息“‘由人民制定、政府不能更改的’宪法高于‘由政府制定、政府能够更改的’普通法律”可以得出宪法高于国会普遍立法。
第
(2)问,“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从最高法院获得宪法最终解释权、美国确立了司法审查制度、保障了宪法的至上权威、完善三权分立制度等角度回答。
【答案】
(1)人民主权和三权制衡;人民和“人民代表”的区别;宪法高于国会普遍立法。
(7分)
(2)最高法院获得了宪法终极解释权;确立了司法审查制度;宪法的至上权威效力获得切实保障;完善了三权分立与制衡制度(7分)
1.美国制宪会议召开过程中,富兰克林说:
如果我们要做张大桌子,可是发现相拼的两块木板边缘不相配,通常匠人就得两头分别去掉一些,才能拼得合适。
材料旨在强调
A.制宪会议困难重重
B.权力的争取需要妥协
C.极力捍卫自身权利
D.高度尊重他人的权力
【答案】B
2.法国的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写道:
“一切联邦制国家所依据的原则,都是将主权进行划分。
一个经过划分的主权无论如何都比一个完整的主权更脆弱。
”托克维尔旨在说明美国
A.联邦宪法要全面修正
B.联邦制的固有缺陷
C.加强中央集权的必要性
D.民主政治先天不足
【答案】B
【解析】题干材料“论美国的民主……联邦制国家……一个经过划分的主权无论如何都比一个完整的主权更脆弱”反映了联邦制划分国家主权的局限性,体现了联邦制的固有缺陷,故B正确;材料内容没有反映出联邦宪法需要全面修正,故A错误;材料主旨是强调联邦制划分国家主权的局限性,而不是加强中央集权的必要性,故C错误;材料并未评价民主政治先天不足,故D错误。
2.(2016年全国新课标3卷文综历史35)1875年以后,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
1958年,戴高乐就任总统,修改宪法,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
这一政治体制的变化
A.有利于政局稳定B.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
C.剥夺了议会的主要权力D.有助于两党制的形成
【答案】A
【解析】1875年宪法确立了法国的共和政体,当时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但却出现了政局不稳的状况。
1958年戴高乐就任总统后,法国政体发生了变化,总统权力增加,这一政体的变化有利于稳定政局,故应选A项。
1875年宪法已经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排除B项;议会的主要权力是立法权,戴高乐1958年修宪并没有剥夺议会的立法权,排除C项;法国为多党制国家,排除D项。
1.法国《1875年宪法》的一条补充条款:
“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根据当时孙中山将让位于袁世凯的情况,将政体确定为责任内阁制。
这两项规定
A.因人设法,特殊条件下的特别产物
B.釜底抽薪,终结了本国的君主制度
C.有的放矢,剥夺了权贵的政治权利
D.高瞻远瞩,确立了两国的共和制度
【答案】A
【解析】
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治制度虽然存在种种不稳定因素,但在每一种不稳定因素背后都蕴藏着与其相抵消的稳定机制。
因此,第三共和国政治制度在政局动荡不安的表象下,维持了资产阶级相对稳定的统治。
这主要是因为
A.分权制衡机制的作用
B.共和派力量十分强大
C.法国政权结构非常稳定
D.总统仅是形式上的元首
【答案】A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法国通过大革命(1789-1799年)推翻君主框架,建立一个共和国。
于是,现代以来的世界历史从这个共和国家诞生了。
它不但改变了当时欧洲的地缘政治格局,同时也拉开了世界革命的秩序,从而成为以后大革命(苏俄革命、中国革命等)的故乡。
…法国大革命的另一面便血淋淋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这是一个从断头台上建立起来的共和国,断头台便是这种共和的logo(路易十六时代没有断头台,正如后来拿破仑帝制时代也没有断头台)。
共和头两年,不知多少头从断头台上跌落到下面的篮子里。
从共和的敌人路易到共和主义者如吉伦特等,用百年后效法法国大革命的辛亥革命的一句诗来形容“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
……结果君主制废了,君主本人也送上了断头台;但偏偏专制给保留下来,并且变本加厉,请看当时革命领袖马拉的宣称,“我们必须通过暴力来建立自由。
为了粉碎国王的专制主义,我们现在应暂时实行“自由的专制主义”。
自由、平等、博爱可能是法国大革命留后人唯一正面的遗产了。
可是几个抽象的概念也不知忽悠了多少后人。
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极好的示例:
用反自由的方式去追求自由。
不但没有求到新的自由,反而丧失了原有的自由。
人类世界是先有自由而后有专制,专制固然是自由的死敌。
但,传统的专制亦即君主专制往往给自由留下很大的空间。
灭绝自由的专制恰恰就是这些以自由为口号的“自由的专制主义”,它正是以法国大革命为发端。
——卲建《法兰西大革命的共和陷阱》
阅读材料,从中提取相关信息,围绕“实现民主自由的途径”,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答案】示例一:
论题:
实现民主自由的斗争道路具有多样性,是由国情决定的。
阐述:
法国大革命充满暴力与血腥,是由于法国的反动势力更顽固,面临的国际环境更恶劣,暴力是对付反动势力的必要手段,作为法国的革命者可能是没有选择的余地,法国经过近百年才确立共和政体,也足以证明其政治环境的复杂性。
英国走向民主的过程中,也有过暴力,也处死过国王,经历过一个回合的斗争,革命势力与封建势力都认识到通过妥协解决问题的必要性,所以,才有了“光荣革命”和君主立宪。
对社会政治变革运动,不能仅凭结果进行评判,而应具体分析变革面临的诸多要素。
(3)对现代化进程的看法,可以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从现代化进程与各国国情的关系、现代化进程的特点和意义等方面来回答。
考点四: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2017年海南卷单科历史17)一位在狱中受过军事队列训练的德国老鞋匠,在1906年刑满释放后的某日,打扮成一名少尉,带领在街头偶然遇到的一小队士兵,来到某镇财务所,说:
“我是皇帝派来的,赶快把钱给我。
”财务官员立即把钱交出,老鞋匠敬了一个标准军礼,拿着钱带着士兵扬长而去。
这一事件反映出当时德国
A.社会秩序陷入混乱B.专制体制臻于极盛
C.政府官员纪律松弛D.军国主义弥漫社会
【答案】D
【解析】受过军事队列训练的老鞋匠,打扮成少尉,打着皇帝的旗号迫使财务官员交出钱财,这说明了当时德国军国主义色彩极为浓厚,故D正确;统一后的德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秩序较为稳定,故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皇权至上,因此专制体制极盛不符合材料信息,故B错误;材料体现不出政府官员的纪律松弛与否,故C错误。
2.(2014·江苏单科)俾斯麦企图建立一种特殊的德意志型的立宪议会制度,以达到保持普鲁士王朝政治统治优势之目的。
这种设想在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
下列能体现这一目的的正确选项是( )
A.联邦议会由民选产生
B.帝国议会掌握着立法大权
C.宰相对联邦议会负责
D.帝国皇帝有主宰议会之权
【答案】D
3.(2015·江苏单科,16)依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建立的政体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
这部宪法内容中最能体现资产阶级代议制特征的是( )
A.帝国依据本宪法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
B.德意志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
C.联邦议会主席职位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D.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答案】A
【解析】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征主要是民主选举和议会立法,“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体现了选举的特点,故D项正确;A项仅表明德意志是一个联邦制国家,与题干要求不符;B项中没有体现民主特点;C项中体现是专制表现。
3.1881年德国首相俾斯麦提出工伤事故保险法案,由于意见存在严重分歧未获国会通过。
1882年经过修订后的法案提交国会,再次遭到反对。
俾斯麦为法案通过曾付出极大努力,德国皇帝甚至为此发表圣谕,但法案还是遭到到国会否决未能通过。
这一事件体现了
A.立宪政体能阻止国王专权
B.国会处于国家权力中心
C.首相和皇帝的权力遭到削弱
D.立法权对行政权的制约
【答案】D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08年《大清钦定宪法大纲》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君上(皇帝)调遗全国军队,凡一切军事,皆非议院所得干预。
国交之事,由君上亲裁,不付议院议决。
凡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命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施行。
君上有发命令及使发命令之权。
唯已定之法律,非交议院协赞奏经钦定时,不以命令更改废止。
内阁总理大臣由国会公选,其他国务大臣,由总理推举,皇帝任命。
皇族不得为总理及其他国务大臣
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
皇帝以帝国名义宣战,必须取得联邦议会的同意,除非联邦的领土或其海岸已遭受攻击。
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
帝国法律应取得两个议会必要的和充分的多数的同意。
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1910年,清政府在舆论压力下公布第一届内阁成员名单,其中满洲贵族九人,汉族官僚仅四人,而满洲贵族中皇族又占七人
1871年,德意志皇帝任命俾斯麦为首相,并根据俾斯麦的提议,由议会通过,皇帝颁布了内阁成员名单,无一名皇族
上表是晚清宪法大纲和近代德国宪法内容与实施对比简表。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
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
【答案】示例:
论题:
晚清宪法大纲与近代德国宪法从内容到实施都有很大不同。
阐述:
从内容上说,晚清宪法大纲规定,皇帝拥有一切军事大权,议院不能干预,皇帝掌握立法权和司法权。
近代德国宪法规定皇帝以帝国名义宣战必须取得联邦议会的同意,帝国法律必须得到议会的批准才能生效。
从实施上说,晚清第一届内阁背离了清政府自己制定的宪法大纲,是一个骗局,而近代德意志内阁成员构成则初步体现了对君主权力的制衡。
综上所述,晚清宪法大纲从内容到实施都体现了欺骗性,而近代德国宪法从内容到实施都初步体现了对君主权利的制约。
(“示例”仅作参考,其他答案育之有理亦可)
【解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历史 二轮 复习 专题 09 欧美 代议制 确立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