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复习参考小学素质教育课.docx
- 文档编号:10612159
- 上传时间:2023-02-21
- 格式:DOCX
- 页数:71
- 大小:83.26KB
程序复习参考小学素质教育课.docx
《程序复习参考小学素质教育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程序复习参考小学素质教育课.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程序复习参考小学素质教育课
民族神话
鸿蒙未辟
宇宙洪荒
亿万斯年
四极不张
《小学素质教育课程》序
我们为什么要编写这套书
“构建属于我们民族自己的教育大厦”是我们这一代人的
历史责任,我们应该完成它。
哈尔滨新世纪素质教育研究所张树臣郝松坡
☆我们太注重人使用知识,而忽略了人创造知识。
☆我们太注重人占有知识,而忽略了知识对人的改造。
☆我们几千年的教育史,教训是惨痛的、经验是宝贵的。
☆天下只有三家,三家都抱怨,我们这个民族怎么办?
☆汉字,世界独一无二的表意抽象画,有规律、成系统。
按汉字
的规律教学才是我们民族自己的教育。
☆英语,“文字是附属于语言的”;汉语,“语言是附属于文字的”。
这是中国的特殊国情。
我们该怎样学英语?
☆数学,我们自己走进了陷阱,我们的智力开发理论其实是
“咕咚来了”。
☆素质教育基础在小学。
☆创造能力培养在小学。
☆现在的小学教育是50年代的“扫盲式”,适合现在的弱智教育。
☆小学课本无弹性,高者要多学受限制,学会60%是半文盲(全
小学共2047个字)。
☆人才最大的浪费是人才“选择”错位。
素质教育中学必须解决。
一九九八年一月
本文标题
第一部分全民族在呼唤构建属于我们民族自己的教育大厦
一、教育,民族危亡、国家兴衰的话题。
二、教育,我们非改不可吗?
是改革在呼唤我们民族教育的自我
教育,究竟有哪些不适应
1、只管生产,不管销售的不适应。
2、生产半成品的不适应。
3、陪读式育人办法的不适应。
4、教学内容的不适应。
5、文凭锁定的不适应。
6、教学模式的不适应。
教改呼声中的几个误区
1、关于考试
2、关于负担
3、关于素质教育
教改,我们用什么样的思维勾画属于我们民族自己的教育大
厦的蓝图?
温故而知新,历史会告诉我们什么
一、我们的教育史第一阶段:
孔子的有教无类阶段。
二、我们教育史上的第二阶段:
科举取士阶段,
三、我们教育史的第三阶段:
科举取士、文以载道阶段,
三、第四阶段:
引进阶段。
五、第五阶段:
计划经济阶段。
外国人告诉我们什么?
构建我们民族自己的教育大厦的原则
一、思维原则:
二、务实原则:
三、国情原则:
四、年龄特点原则:
我们的国情特点是什么?
学生年龄段的特点是什么
构建我们自己教育大厦必须明确的几个问题
我们的教育大厦应采取什么措施?
我们的教育大厦该怎样设置?
第二部分怎样构建我们民族自己的教育大厦的根基(小学素质教
育课程设置探讨)
小学“扫盲式教育”实在不能称其为教育
一、真正的素质教育小学必须完成三大任务
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其实在小学
第三部分素质教育,小学课程应该怎样安排
如是教语文,不知是民族的笑话还是民族的悲哀
依托、链接、类推是学习英语的唯一方法
数学,我们自己走进了可怕的陷阱
故事,蕴含丰富的人类文化结晶,有说不尽的益处
诗词,民族的瑰宝,我们原本就不应该舍弃。
这样安排小学课程,学生负担知多少?
估计小学毕业达到的效果
结束语
附:
课时课程表
第一部分
全民族在呼唤构建属于我们
民族自己的教育大厦
弱国无外交。
强大的民族才可能有纯粹自己的或把自己的输出送给别人的权力。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这个民族已陆续地找回了自我,包括港澳的回归。
今天,教改的呼声,实际是找回这个民族教育自我的呼声。
这道理既深奥又简单。
当我们不能造计算机时,只好买别人的,当我们有能力造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别人造的计算机对我们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我们要造适应我们自己的更好的计算机。
“构建属于我们民族自己的教育大厦”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责任。
有幸将我们的一点想法与我的同代同胞们嗟商,尽一点匹夫之责。
仅此,也就可以瞑目了。
四、教育,民族危亡、国家兴衰的话题。
这并非危言耸听,我们只要回顾一下中国的教育史和历史就会清楚了。
中国的教育史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
自由发展阶段。
从周朝到唐朝初年,代表人孔子,“有教无类”是针对贵族知识封锁提出来的口号。
此阶段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局面。
可以说,这一阶段奠定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基础。
从文字、文章到儒、法、道各派,无一不在这一时期出现和发展,特别是伦理学的出现。
奠定了我们中华民族的道德基础,至今仍是我们值得骄傲的财富。
此阶段整个民族也开始繁盛起来
第二阶段:
科举取士阶段。
自唐朝至明朝初年。
科举取士改革了世袭和举荐吏制,出现了初唐盛世的繁荣阶段。
文化上也留下了唐诗、宋词等瑰丽的篇章。
第三阶段:
科举取士,文以载道阶段。
自明至清朝末年。
这期间教育制度趋向完善,教育目的单一——只为取士。
考试、教学制度完善——考八股、教八股、作八股、学八股。
中国大地教育取向除八股而无其它。
千军万马过“士”桥,上演了一幕幕如《儒林外史》描述般的悲喜剧。
国力开始衰落,终于导致了民族的百年耻辱。
第四阶段:
废除科举、全盘引进阶段。
民族危亡之际,教育救国,中华有志之士匆忙之间引进了西方教学模式。
虽不是中华民族自己的教学模式,但也远胜于八股亡国文章。
第五阶段:
计划经济阶段。
全国刚刚解放,百业待兴,人材极缺,甚至连刚毕业的中学生也被动员去参加革命工作,国事千头万绪,教育制度也就只好延续下来。
这是纵向比较,若是进行横向比较就更明显了。
我们的民族还在文以载道,八股取士的时候,西方已向科学进军。
蒸汽机引发了工业革命,物理、化学走进了课堂。
而我们的教育仍在教着载道的八股文章;西方已然洋枪、洋炮、战船利舰,而我们只有弓弩大刀外加八股。
占人类人口四分之一的偌大的民族只为取士,被八股文章捆倒在地,任人宰割。
我们今天能在这里回顾教育的历史,我们的民族没有象印第安人一样几乎被斩尽杀绝,真是一件人类奇事。
教育的职责决非满足现实社会需求而已!
教育又必须满足现实的社会需求。
社会的每一个行业,每一个角落,大到航天火箭的制造者,小到两亩土地的承包人,凡是用人的地方,都向教育要人,都要求教育满足他们的需求。
当然,教育可以走自己的路,不考虑他们的需求,但吃苦的不仅仅是他们,而是整个国家。
哪一个行业、哪一个用人单位没有合格的人才都会落后,落后的单位多了,整个国家也就落后了。
国家要繁荣,民族要在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教育就必须满足社会的需求,满足整个社会的需求。
——教育,竞争中的先锋;教育,大得无以伦比;教育,重得掮着民族的现在和未来!
五、教育,我们非改不可吗?
改革从来都是艰难的,也许,并不比革命轻松很多。
教育是否要改我们还是看看现实,邓小平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如果借用市场经济的术语,也许更贴切一些,那么,天下只有三家,厂家、用户和产品。
教育是厂家,用人单位是用户,人才是产品,所有的人才都由教育造就,包括国家元首。
A、天下只此三家,三家都抱怨,为什么?
从什么时间开始?
1、分数高、能力低、素质差是用户的抱怨,也是用户的评语。
企业是用人大户,而且是最挑剔的用人大户,道理非常简单,人才的质量关系着它们的生存,企业招聘,由高中毕业生上升到中专,再上升到大专。
近年,部分企业招聘处挂的醒目的“非本科莫入”的牌子已令学子们瞠目。
去年又升级到只招研究生,这说明了什么?
一方面说明了我们教育事业的发展——毕竟有那么多本科生、研究生供企业选择;另一方面,不能不说我们的毕业生所学离所用甚远。
企业是最讲实际的,大专生能胜任的业务它绝不会刻意去招本科生,何况,在双向选择的今天,本科生去做大专生完全可以胜任的工作,大材小用,本科生一定会拂袖而去。
事实上有几个拂袖而去者?
为什么不拂袖而去?
为什么如此屈尊?
发展中国家的我们的教育已发展到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程度了吗?
企业是如此挥霍着我们这些可贵的人才吗?
不是,决不是。
那么,企业做何解释呢?
他们说,计算机中专生不懂计算机硬件配置,搞不清DOC命令,只能做打字员工作,可又打字速度低,没办法,招聘打字员也要大专毕业;普通文秘工作,中文系大专生就应该可以了,但中文大专生连象样的调查报告都写不出来,只好招聘本科生,学中文的本科生水平又怎么样呢?
那就只好招研究生;出国考察身边带一个能听懂英语的人也就行了,外语系大专生就应该胜任,本科生总可以了吧。
事实上,有几个本科毕业生能外英国人对话?
学机械的本科生到国外培训后才能当操作工;研究生面对世界上普通洋机器的故障一筹莫展,只好等待外国“专家”回来指导,而外国专家也不过是二十几岁的青年。
远渡重洋排除故障仅是举手之劳……未能完成本应该完成的工作已觉汗颜,虽老板脸色难看又怎好拂袖而去?
实际上,企业或者社会用人最多的还是中等学历的人,中专或者高中、初中毕业生,可是,怎么用呢?
认字不超过3000(小学2075个,中学不足1000个),词汇不多,表达能力有限,能用的基础知识又太少。
如若不用,便无人可用——同一模式毕业的学生,所学相同,虽然在校学习成绩多半优良,甚至离高考分数线只有几分之差,如若任用,也只得从头教起,于是,天下大哗,“分数高、能力低、素质差”的帽子就牢牢地戴在了我们的莘莘学子的头上——于是,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
2、我们的学子付出的学习代价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学生的几十
倍,甚至上百倍,面对社会的评语,只能是有苦难言。
不管是亡国的八股还是舶来的教学模式。
我们这个民族的学子,从孔子时代起就“头悬梁,椎刺骨,囊萤凿壁”至今,这美德,这传统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亮丽的风景线。
今天的学子还同样是如此。
他们从小学开始就背起了沉重的书包,沉重得令心疼孩子的家长不得不一手替孩子提着书包,一手提着饭盒往返在学校、家庭与单位之间。
小学6年,6年的漫长时间!
1800个日出日落,清晨6点提着书包匆匆出走,夜晚灯下陪着孩子写作业,从小学写到初中,从初中写到高中,敢问参加高考的学子,哪个有晚上十点前睡眠的习惯,哪个清晨6点还未起床?
他们付出的太多太多了。
为了学习,他们牺牲了休息,牺牲了娱乐,甚至牺牲了健康。
按理,这样付出而毕业的学生,我们的社会应该为之欢呼,起码,应该承认,可是,社会却说“分数高、能力低、素质差”——冤哉、枉也!
千军万马过学桥,挤过桥来的人,几年学习,二十几科均告优秀,欣然毕业、欣然就职,但面对职业要求,应该胜任而不能胜任,没有资本拂袖而去。
孙山名后,桥下止步的用功学习的人,12年匆匆碌碌,12年晨星灯火,12年母慈父严,12年老师黑发染霜则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一方面,体谅国家,高教能力有限,总有落榜之人;一方面要面对现实,求职谋生。
取长择业——搜寻12年所学,汉字不足3000,虽记得某字的第几划是勾还是撇和什么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及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理论学得不少,谈起来也头头是道,写起应试文章来也还可以,可是写其它的文章呢?
数学高次方程、实数、虚数、i2的平方等于–1,历史、地理、政治、物理、化学、外语学的实在不少。
12年苦读,可是,种地不如没文化的农民更懂种植,做工不知机器因何运转;电灯灭了不知该怎样查原因……12年苦读,不用说择业,就是择业的基础都没有,12年苦读,回到家里,除了父母苍白无力的安慰之外,怎不令人四顾茫然——而这样茫然四顾的人有多少?
学习、付出,那付出之后呢?
过桥、不过桥的学子都有苦难言。
3、教师该说什么
中国古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之说。
直到现在,学生依然称教师的妻子为师娘,尊师如是,是世界各民族罕见的,这不是法律,是习俗,这习俗应该说是历代教师用崇高的师德换来的,为学生的前途,为学生的毕业,为学生的高考,老师哪一个不在呕心沥血,哪一个不在加班加点,然而,社会对他们教出来的学生的如是评价,老师又作何感想……
社会、教育、学生;用户、厂家、产品,天下只此三家,三家怨声载道。
从何时开始,缘何而怨,何时无怨,民族呼唤构建自己的教育大厦!
B:
教育的现状
我们无法确切地说用户、厂家、产品缘何而怨,一种教育状况的出现永远都不会是孤立的,有历史的、现实的、社会的、行政的、习俗的诸多因素存在,那么,我们还是到实践中去综合地看一看吧。
解放初期,新中国对教育极其重视,在人民吃饭尚且有困难的情况下便开始了公费教育,从小学到中、大学一律公费。
新中国需要人才,或者说急需人才——中学的、大学的各种各样的人才。
但我们最缺的还是自己的科学家。
高瞻远瞩的新中国决策层,更看重民族未来的需要——实践证明,我们对了,若干年后,我们的工业、农业,虽然没有赶上先进国家,但我们却突破了西方的核垄断。
直到今天,我们的尖端科学领域并不比西方逊色多少。
因此,我们的课程设置偏重于未来,就是说,从初中开始就在课程设置上给未来的科学家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数学、物理、化学、哲学、政治经济学等课业的高深部分陆续走进初、高中课堂。
初、高中毕业生,包括一般大学的大学生,他可能不是科学家,其中一部分知识就可能用不到,但他一旦成为科学家,就是一个全面的、象样的科学家,也就是说,解放初期的教学目的非常明确:
培养我们自己的象样的科学家。
教学模式,应该说在当时的条件下无法选择,无条件选择,无能力选择,无可选择——只好沿用民国时期借来的教学模式。
为了民族的未来,在那样的条件下,毅然采取了:
一、免费教育,学生基本不花钱。
就是在三年困难时期也是如此,甚至,中学生粮食定量为32斤,市民才28斤;二、中专、大学毕业一律给予干部待遇。
新中国的教育事业就是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就是在这种思想和政策的指导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不完善到完善,蓬蓬勃勃地发展到了今天。
培养了数以百万计的各行各业的各种人才。
我们的民族有今天,我们的经济有今天,我们的改革有今天,甚至,我们有今天的教改呼声,正是我们的教育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教育,新中国的教育功不可没。
“分数高、能力低、素质差”的评价,“天下三家的怨言”,“高中毕业生的茫然”,“一浪高过一浪的教改呼声”,这并不能说明我们的教育一无是处,这正说明了我们的教育奠定了民族强大的基础。
在这一基础上我们的民族强大了,强大了的民族要求找回自我,要求向更强大的目标进发,要求教育提供向更强大目标进发的人才。
五十年了,五十年教育胜利地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五十年了,教育又肩起一个新的历史使命。
五十年了,宪法已修改了三次,教育还没有“修改”过,五十年了,我们终于有时间、有条件、有能力构设属于我们民族自己的教育大厦了。
是改革在呼唤我们民族教育的自我
什么时候开始呼唤教改,非常明确——改革以后,最先呼唤教改的是改革的先行者——企业。
凭心而论,在那样的历史条件下,为造就属于我们自己的科学家,采用了不得已的教学方式——陪读式教学,——成为科学家的,是出色的科学家,未成为科学家的包括部分大学毕业生都是半成品,高中毕业生就更是如此,但那时有一个行之有效的补救措施,那就是单位的法定职业再培训。
大学毕业的第一年为见习技术员,月工资46元,第二年转正,月工资为52.5元;初、高中毕业生进工厂,培训期(学徒)为三年,第一年月工资18元、第二年20元、第三年24元、第四年转为一级工,月工资为33元。
产品、技术、生产、销售,一切都在计划之中,矛盾自然不会突出或暴露。
改革开放,企业的大小船只一齐驶向竞争的市场,要么消亡,要么生存,要么发展,企业一下子意识到了人才的可贵,人才素质的可贵,竞争打破了他们生存的宁静。
他们就只好打破职业再培训的常规,没有一家企业再去接纳半成品,招聘的试验期决不是为了职业培训,而是意味着是否炒鱿鱼。
他们要求教育提供可以马上投入工作的人才,他们要求教育提供跟得上时代的人才,他们要求教育提供有创造能力的人才——他们要求教育提供市场拚杀需要的一切人才。
这不难理解,离开教育的基础,离开人才,竞争中的企业就会败下阵来,竞争中的民族也会败下阵来。
而仍在计划经济中的教育显然已力不从心,于是,教改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教育,究竟有哪些不适应
7、只管生产,不管销售的不适应。
计划经济,一切都按计划执行,行业、企业均在计划之中,所需人才按计划供应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然而市场经济则不同,企业不断地在诞生、发展和消亡。
教育不看社会的需求,只培养自己想培养的人才,比厂家只管生产不管销售更糟糕。
因为教育的产品是人,是需要工作需要吃饭的人。
8、生产半成品的不适应。
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用人单位都只想直接用人而不想培训。
只有特殊行业迫不得已才进行培训,半成品人才当然不受欢迎,而且,也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以培养人才为职责的教育,理所当然地应该向社会提供有用的人才,既使不能提供完全的、完整的职业人才,起码,应该奠定人才的职业基础。
9、陪读式育人办法的不适应。
解放初期,我们急需我们自己的高质量的科学家,陪读式方法显然正确,随着时代的发展,条件变了,教育办法不变,显然不适应。
其一、科学家的内涵已有变化,过去可以是全能的科学家,现在,某一个局部就可以使人成为科学家;其二、我们已拥有了大量的我们自己的有社会责任感的科学家,不用再为后继无人而担忧;其三、职业的知识含量,包括最普通的种地,已不能与解放初期同日而语,而人才需求量最大的是普通职业,而不是科学家,只为科学家而科学家,忽略普通职业人才有用知识的教授,势必会因生产力低下而阻碍经济的发展,这恐怕是“分数高,能力低”的主要原因。
10、教学内容的不适应。
50年来,世界知识暴炸般地发展,而50年来我们的小学、中学、大学的教学内容基本不变或变化甚小,既使变化,也不过是局部的修修补补,这样的人才,用户肯定不会满意。
11、文凭锁定的不适应。
这一点是目前最大的不适应也是最难改正的不适应,这是一种和春节贴春联、放鞭炮一样的几十年甚至上千年的观念。
谁都不肯放弃,谁都舍不得放弃。
首先,每个参加学习的,不管是否有用,都要拿一张文凭,否则,没办法向亲友交待,也没办法向自己交待;其次,社会用人几乎第一句话就问“什么文凭”;再次,发文凭单位必须满足发文凭要求才能发给文凭,而这要求注入了他们的善良的、美好的期望——知识越多,能力越强——持他们文凭的人个个都是全才、是最有用的人。
于是,文凭被锁定,于是,就有下面的不知是令人心疼还是该令人心酸的事实。
不妨我们这里先客观地、公平地、平心静气地认定一下文凭的实质。
文凭是什么?
文凭就是一张证明,证明某人曾经学习过什么,并且通过了考试。
如果某人的学识和文凭不符,文凭就是一张伪证言,等同于废纸。
可文凭一经与利益挂勾,文凭就身价百倍。
改革前的大学文凭意味着国家干部,意味着比同龄人略高的工资数额。
明清的文凭意味着做官。
文凭与利益挂勾的本意是鼓励人们占有知识,可是负面作用却是文凭的价值高于了知识。
一方面是文凭脱离了知识而单独走进了地下市场,明清绍兴的秀才是3千两白银一个,近几年本科毕业文凭价值8千元——2万元左右,另一方面,某些学生学习只为文凭而不为学识,一切以考试为准。
学习的重点是考试而不是学习,只要通过考试便万事大吉——聘用制的人事制度改革已使文凭与利益挂勾的现象成为过去或即将成为过去。
这里,我们再来分析一下文凭锁定的实际状况。
善意的文凭锁定给自己制定了相关紧密的不紧密的经常用的不经常用的若干科目(当然,世界上的知识没有绝对不相关的,也没有绝对没有用的),而且必须全部通过考试才能取得它,差一科不行,差一分也不行。
要文凭的人为了取得它,就必须服从它,不管是爱好的、不爱好的,不管是准备用的,还是不准备用的,不管是认为有用的还是认为无用的,都必须通过考试,别无选择。
而考试又是一种毫无规律的事,一经准备不足,只差一分也不能毕业,不能取得它,怎么办?
文凭是不能不拿的,多少年的习俗,既使是不与利益挂勾的文凭也必须拿,那只有一个办法,去学,只为考试去平均或大体平均地学,问题就出在这里:
第一、本来任何一个专业,其名称就是专业的主要科目,如电子系、中文系等,电子或中文科目是其主要科目,其它都是相关科目,但在文凭面前无主次,相关科目和主要科目的地位是相等的——一样的差一分也不行,学习者就只好用同样的时间、同样的精力去学习,其结果是:
电子系毕业的,电子知识不多,其它知识却不少,用人单位用的是其人的电子知识,而其人文凭是有了,但电子知识却不深不透,用户评价“素质低”也就理所当然了。
第二,一个文凭要通过多少门课程的考试?
已经几十年了,大家都熟知,也都习惯了,但不知有一笔帐曾经算过没有,一般而言,本科4年要通过大约20门课程考试,大专三年要通过15门课程考试,那就是说,平均每年要通过5门课程考试,每年学习10个月,那么,每两个月就要学习一门课程。
两个月为60天,去掉16天的双休日为44天,那就是说,在大学44天就必须学习一门课程而且要通过考试。
否则,取得文凭就无望。
那么,一门课的概念是什么呢?
大学的课程可不是小薄册子,最低也得25万字,多则就是百万字。
我们仔细算一下,一个人,25万字一本的小说44天能读多少遍?
25万字的课本究竟能学到什么程度?
而考试出题却在25万字中随意漫游。
学生不平均分配时间,不平均分配精力能行吗?
在这种情况下,专业知识只好去学习皮毛以应付考试取得文凭,以中文、电子系为例,在中文系里,肯定要学习关于外国大家和中国大家的巨作,如莎士比亚的作品、《红楼梦》等。
但教材肯定不能用原著,只能做概括的介绍,但这些作品的真谛都在原著。
据说毛主席说过,《红楼梦》不读五遍没有发言权。
大学中文系的图书馆里肯定有这一书,可是,哪个大学生有读五遍的时间?
还有伏尔泰、巴尔扎克的作品呢?
除非这个大学生不想大学毕业;电子系也是如此。
学计算机的大学生留给自己学习计算机理论和计算机操作的时间有多少?
是44天还是88天?
这些学校如果开哲学、逻辑学课程的话,如果所有学科的考试结果都是60分的话,那么这些学生究竟是哲学系的、还是电子系的毕业生?
其实,只为一张文凭,所学都是皮毛。
毕业后如何面对用人单位的领导的期望——课程搭配式的文凭锁定已显然不适应了。
12、教学模式的不适应。
我们的教学模式是在那样的一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借来的,搬来的或者说是套来的,反正是舶来的。
特别是小学,连名字都是外来的——“凯洛夫”教学模式。
应该说,舶来的当时就不符合我们国家的国情(以后论及)。
如今已50年了,50年世界的教育科学在迅速发展,借给我们模式的国家他们自己的摸式也许已经变了,而我们还没有变。
我们也应该变了,事实上,我们目前的教学模式也真的不适应了。
教改呼声中的几个误区
4、关于考试
一提到改革应试教育,思维的方向便都集中在考试上,这不错,没有考试就没有应试,当然也就没有应试教育了。
的确,考试有很多弊端。
其一,有很多重要的考评内容不能通过考试考评,如思想、道德、应变能力、创造能力、性格、敬业精神等;其二,考试永远是不全面的和对所学不公平的测验,学的没考,考的没学的现象永远存在;其三,考试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成了考者与被考者共同玩的一种“捉迷藏”游戏,对出题者来说,课业内容不变,年年出题,年年又不能重复,还要故意通过考试拉开分数距离以便选拔,不得不绕开过去曾经考过的题,不管那题是多么的重要,而在所学的领域里寻找既合理又不合理的题,还要力争不被被考者猜中。
对于被考者来说(包括被考者的老师),为了取得高分而把精力集中在可能出题的范围内,进而压题式的教学——双方在斗智,一年又一年,久而久之就近似恶作剧了。
但考试又有它的可取之处。
其一,考试将纷杂的,难以说清楚的化作非常理性的、直观的数字,使得侥幸的、倒霉的都无话可说;其二、相对的公平、公正,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其三、考试是对学习状态的一种检查和督促,这对自制力不强的未成年人来说尤其需要,能督促他们学习,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增加他们的心理承载能力。
考试的弊端可以说是真正的历史遗留问题了。
吴敬梓的一部《儒林外史》就是因为对考试弊端入木三分的嘲讽而成传世之作;毛主席也曾废除过考试。
实践证明不考试情形更糟。
因此邓小平费了许多周折才恢复了高考,国人也曾为此而欢呼过。
现在再讨论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程序 复习 参考 小学 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