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方与圆.docx
- 文档编号:10611411
- 上传时间:2023-02-21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34.43KB
话题作文方与圆.docx
《话题作文方与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话题作文方与圆.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话题作文方与圆
话题作文“方与圆”及其范文
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这是一枚钱币,形状是内方外圆)按要求作文。
要求:
自主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少于600字。
注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
1
方圆人生
人生就如那一枚枚斑斑驳驳的铜钱,黯淡了刀光剑影取凝聚着人生哲理的芬芳。
方外有圆,圆中带方的铜钱昭示着人生的方与圆。
漫溯历史的长河,去寻找与那斑驳铜钱时代的人,方方正正,刚直不阿的高大身躯里现在眼前。
这边有高呼“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太白,那里有“精忠报国”的岳飞;林则
徐在呐喊“苟利国家生死矣,岂因祸福趋避之”,孟子在高喝“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
懂得方正的人从不缺傲骨,是他们的刚直使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是条不可小觑的巨龙。
堂堂
正正,方方直直的男子汉的集聚,才能使中国真正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而张志新将她那带
血的头颅放在生命的天平上,将“方”的傲骨留于人世间。
方圆人生,人生不可缺“方”,
不可缺刚直的秉性。
圆似乎是一抹润滑油,一剂清新可人的“和睦药片”。
在当今这个钢筋水泥构筑的天地
中,竞争日趋白炽化,人与人间的摩擦日益繁多。
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何不圆滑些呢?
过分的方,过分的有棱有角只会划伤他的心灵,多了份心灵之间的隔膜,在无形间筑起了一道道心墙。
小小的不在乎不忍让不友好,会增加巨大的人际摩擦力,这也是你成功之路上的一个不小的阻碍。
当然,圆滑要有原则,要懂得适度。
太精于左右逢迎的人反而会被自己的无
原则,无法度而害到。
像高尔基的古拉格群岛视察之行,他心中记得的只是领导的暗示,将
可怜又贫困的岛中人置于不顾。
高尔基是方便了领导给足了上级的面子,可这种毫无原则的
圆滑,这种失去傲骨的逢迎换来了他抹也抹不去的黑斑。
方圆人生,人生不可缺“圆”,不
可缺少人间的润滑剂。
虽然“方”也不可缺,“圆”也不可少,但最难把握的就是一个度。
过方则为人过于苛
刻,过圆则为人过于逢迎。
所以人们还要有像康德那样的道德律铭记在心中,不要做个伪善
的小人,这种圆滑是种毒药,侵蚀那立于身躯的傲骨。
方圆人生,有方有圆才是精彩,过方过圆怎能精彩?
方圆人生,圆你的人生如夏花之绚烂,如秋叶之静美。
方圆有度
方者正方,不为世俗失锐气;圆者浑圆,不因名利显锋芒。
方与圆是一对矛盾,相互
区别却又相辅相成。
没有圆的衬托,方不成方;没有方的存在,圆不为圆。
方与圆看似对立,却又都有着至善的品质——方之方正,圆之圆滑,都蕴含着世事的玄机。
古人有云:
天圆地方。
古时的服装、首饰,还有外圆内方的铜钱,无不体现了前人对方
圆相容的敬畏。
可见在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观中,方圆本为一体。
非方无以得刚劲,非圆无以致柔美。
正是这方圆相成的玄妙,让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充溢着刚柔并进的华美气息。
时至现今,时代的快节奏敲击着我们的生活,重压下的我们难免偶尔迷失方向。
当我们
不知所措之时,大可不必慌乱。
为人处世无甚复杂,破解一方一圆的天机,自能洞悉世事纹理。
为人当方。
流芳千古的清官总给我们最深的感动。
他们刚直不阿、不畏强权,给平民百
姓以青天,予贪赃枉法者以警钟。
方正质朴之气并非清官所独有,不入仕途者亦有许多方刚之人。
他们各司其职,尽忠职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可谓尽显锐气。
同样,那些事业未成
的年轻人,也有不少为人方正、锐气十足。
他们做了自己梦想的最虔诚的追星族,困难永远
没法磨平他们的棱角。
以上种种,均是至方者,他们各自成为了自己时代的阳光,让浩然正
气荡涤乾坤。
2
处世当圆。
世事精通如杨修者不在少数,但落得他这个下场的却为数不多。
与其归咎于
曹操的嫉贤妒能,莫不如说是杨修不懂得收敛锋芒。
圆滑处世是一种智慧,这不是说我们要
丧失内心的准则,而是说我们要在坚持自己的原则的基础上适当地为他人考虑。
滴水难为海,
独木不成林,社会毕竟不是一个人的社会。
既然我们总要与他人相处,为什么不让大家都落个愉快呢?
非要论个对错不可,无非是不懂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道理;一定要把事
物定个好坏,不过是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
这些都不能说明你的智慧,它们能给你的,也只
是一时的虚荣。
唯有不露棱角,方能换得世间清平。
最喜欢汉字,方正处笔锋遒劲,圆润时墨迹从容,可谓将方圆之结合发挥到极致。
字如
其人,好字细微处刚劲有力,整体看行云流水;至人亦是圆在身外、方在心中,为人处世,方圆有度。
当方则方,当圆则圆
世象万千,有人喜方,有人喜圆,有人爱圆。
“方”是棱角分明,“圆”是圆滑自如;“方”直接,“圆”是委婉,自然各有各的优点与缺点。
我们又将如何?
自是当方则方,当圆则圆。
当方则方。
历史不会重演,世光不会倒流,后悔同样是毫无意义的事。
正如绣花针不能
无尖,宝剑不能无锋,方正而棱角分明的个性不可或缺。
如果魏征没了棱角,不仅唐太宗失
去了一面皎皎“人镜”,历史也许已不是这个发展的趋势,贞观年间的盛唐气象也许也会失
去一点光彩;如果嵇康没有了棱角,不仅历史上那篇著名的致山涛的绝交书消逝无影,刑场
间那首《广陵散》亦会真正绝矣,魏晋风骨更会因为少了叔夜这一笔而黯然失色。
当方则方,
随大流不是个好主意,“不为五斗米折腰”终成气节;不食嗟来之食方为君子。
无论是在采
薇而食的远古,还是在气象万千的盛唐,亦或是在焕然一新的今朝,“方”的任务被人需要,“方”的人更为人所向往、追逐。
当圆则圆,如若太阳不能为方,车轮只能为圆,圆润而进退自如的品行同样不能缺少。
如果张良没有了圆通,那么很可能便向其他同僚一样死于权力的争权之中,成为政治的牺牲品,如果苏轼没有了圆通,在乌台诗案后,在身心疲惫的状态中,也许会从此自暴自弃,伤
时伤己,假使这样,则一代文豪将毁于一旦!
当圆则圆,在任何时候都刚直不屈,如果造成
不良后果或是招致灾害,于人于己,都是不合算的。
“曲则全,枉则直”,要想保全,要想“天下莫能与之争”,学会“圆”,学会圆通,学会机灵应变自然是重中之重。
圆形的车轮可以推
动机车的前行,在车后印下几排深深的车辙,圆通的处世态度可见推动人的发展,在走过的路上留下几行深沉的足迹。
当圆则圆,是一种高深的学问。
当圆则圆,当方则方,不是面临危急便“圆”。
当圆则圆,当方则方,在人们需要你出手时请“方”,在人们需要你退后时,请“圆”。
如果只是懂得了这个道理,还不够,智者必会洞悉,明辨其中的“度”,掌握好生命的航向,这才是真正的赢家。
用智与行义
唐朝李沁有言:
“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逞才,静若遂意。
”意即行义当方正、正直;用智即圆滑、周全。
人生有如一场手谈,方的是棋枰,圆的便是棋盘上纵横的黑子白子。
拢袖拾子,驰骋沙场,便是既需“方”又需“圆”。
缺一不可。
人生一世,亦是不见硝烟的逐鹿,在这场比试中行义用智也是缺一不可。
3
生而为人,不能无义。
心中有正义和道德,手中做义行和义举,正是人与禽兽的最大差别。
杀生成仁,舍生取义,正是对最高道德的追求挺起了人的脊梁,凸现出人性的庄严。
每一次人生路上的抉择都自有其依据的原则,若事事以快乐原则为准,则吃了睡睡了吃,与低等动物何异?
若事事以现实原则为准,只会被现实的残酷打磨成毫无个性和棱角的卵石,
或是被抽掉脊骨的一摊泥,失却了人性的尊产。
在正义与邪恶交锋中,每一次紧握正义的手,便是升华了灵魂。
方如行义,坚持正直,坚守底线,该是我们做人的原则。
人行江湖,不能无智。
智是“无我不解之谜,无我不胜之局”,却更是“四两拨千斤”“曲线救国”。
事事如局乾坤莫测,如想笑尽英雄,只有一根筋,直直向前冲,能行吗?
只
落得头破血流,又更遑论实现心中的理想!
马路上的汽车,没有一辆不是圆形轮子,只有圆滑处世,如水至柔,才能将所有阻碍化为无形,以最快的速度向目标行进。
如《霹雳》中正
道武林支柱素远真,因其善于借力,处世圆滑被评价为“最坏的好人”,可试问在这风刀霜
剑的社会上,做一棵招风引雷的大树连自己都保全不了,又怎么能保护自己的原则?
若他不能圆滑、不善用智,又凭什么支撑正道,护佑苍生?
用智而无行义,便成了随风摇曳的墙头草;行义而不用智,也只好叹“出师未捷身先死”了。
行义是目的,用智是手段,义智相生,倍增其力。
以“行义”铸成棋枰之方;以“用智”打磨棋子之圆。
方方圆圆,亦方亦圆,游离于方圆之间而又用方用圆到极致,于是纵横捭阖,无往不利,下一局致妙之棋。
方与圆
“方”,一般想来是指方正之意;至于“圆”字,和“方”站在一起就让人想起“圆通”、“圆滑”二词来了。
人生在世,究竟是推方还是崇圆,这一直是一道没有正确答案的选择题。
事实上由古至今,中国社会的主流道德应该是“方”的。
岳飞是“精忠报国”,文天祥是“留取丹心照汗青”;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孔繁森殚精竭虑为西藏,,他们为大家舍小家
的精神的确令人感动。
“方”字的正气在他们身上表露无遗。
这种品质是生活舒逸的我们所应牢记的。
但我们知道,曹七巧的黄金枷锁可也是方的,吃人的封建道德亦是古代“方”的典范。
我举这两个例子并不是要推翻“方”的正直性,而是想说明“方”的秉性不可滥用。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方”便是如此。
它可以正人行,清人心;也可以伤人情,害人命,我们必
须分辨明白什么是伪装的道德。
实际上就算是方正的人,有时也会因此犯错误。
譬如岳大将
军绝对是个表里如一,光明磊落的爱国者,可他在抗金途中因皇帝的十二道命令而撤退,使抗金大业功亏一篑,这便是他误把“忠君”等同于“忠国”的结果。
他因坚持这样的原则而失败,不得不令人惋叹。
岳飞的局限是时代的局限,那样的方正观现在基本是不复存在了,虽然如此,如今空有一身浩然正气,一腔报国热情,充其量只能独善其身。
这时“圆”的作用便凸现出来了。
要
想达到自己的目的,必须学会圆通,学会润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毕竟我们是人而非机器,
并不都能接受直接冰冷的大道理。
如果有益于人民甚至世界的想法,就得通过与众人的共同努力来实现。
有了“圆”,理想方能更容易成为现实。
只不过“圆”更容易被黑心人利用,成为加害于人的工具。
古有秦桧、蔡京;至于今天,投机取巧的人多得很,虽然杀不了人,暗地里踹人一脚还是颇有可能的。
这大概是市场大了,什么人物都有的缘故吧。
高智商的罪犯可是最可怕的,所以,“方”还是被时代迫切需要着。
“方”正心性,“圆”通人事,至于二者结合的典范,个人以为必是“孔方兄”了。
内
方外圆,既正且顺,算是最合适之处世观吧。
有趣的是符合这观点的竟是货币这种俗物,倒
也表明了此方圆观的社会性质。
敝人还有一句话:
不能兼顾方与圆的话,且用心做个方正之人,但求做一个无愧于心,也算对得起社会和生命。
4
外圆内方
生于这样一个喧嚣的时代,人类早已失去了栖居的诗意。
曾经的“直率”如今叫做“鲁莽”,曾经的“憨厚”如今称为“傻”。
如果我们还如几十年、几百年那般处世必然会被时代所淘汰。
如何处世?
外圆内方。
何谓“圆”?
何谓“方”?
圆滑处世为“圆”
,坚守道德底线为“方”。
唯有这样,才能
在这个世界中立于不败之地——既减小了处世阻力,又守住了心中的道德底线。
做人应外圆内方。
被称做“民族的脊梁”的鲁迅,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执牛耳的人物,
在新文化运动中,他手执大旗,以一枝“金抢笔”冲在最前,如一把匕首刺向旧的习俗、陋
习。
他,始终以一个不向封建礼教低头的斗士的形象出现。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
也曾在奶
奶去世时披麻戴孝、跪在灵前痛哭。
这就是外圆内方。
在向封建礼教开战时他绝不含糊,在
亲人去世时他又适当地遵从一些礼节。
哭陵是圆,向礼教不妥协是方,二者在他的身上得到
了统一。
他并未因哭陵而降低了心中的道德准线。
他用“圆”减小了阻力,保留住了内心的
“方”。
治国应外圆内方。
明朝三宝太监下西洋,甚至曾远航至红海,
但所做一切只是为了炫耀
国力。
清乾隆时代,英国特使来到中国。
中国就是否应该让英国使者双膝跪地见乾隆与英国
使者争执数天,而对英国使者带来的火车模型、电报机不感兴趣。
是否跪见只是小节,而火
车等现代机械无疑会使清朝强大。
中国对这些“方”不感兴趣,却对“圆”吹毛求疵,最后
必然自食恶果。
新中国建立之初,由国际形势和国力所迫,我国曾依附于苏联以减小阻力。
但当苏联妄图干涉我国内政、侵犯我国主权时,我国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并不再依赖苏联。
“方”与“圆”把握得恰到好处,才有了今天的中国。
在我国历史上,曾有多少这样的“圆”之举,但从未放弃“方”,这也是我国能傲然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原因之一。
以“圆”处世,以“方”立世,以此,在变化的世界中保持真我。
取方舍圆
有人认为圆比方好,多一份圆滑可以以退为进,少一个棱角就会减少前进路上的阻力。
可我却固执地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有时方比圆更好。
21世纪世纪是一个千帆相竞的时代。
想在茫茫人海中被他人所注意,光有圆滑是不够的,更多时候,我们要自己展露锋芒,让别人看出我们的方正“棱角”从而不被淹没在茫茫人海之中。
要知道,“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时代已和我们渐行渐远,如今的世界,金子太多,不会自我挖掘而一味等待伯乐,最终只会碌碌无为。
取方舍圆,就是让我们懂得,有时像圆一样打磨掉自己的棱角的确有“夫唯不争,故天
下莫能与之争”的效果,可面对一个“商场如战场”的竞争社会,我们更需要像方形一般,
利用自身的优势,凭借自身所特有的刚正,锐意进取,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天空,而并非如圆
一样不断妥协生活的环境,盲目的追随别人的脚步。
在取方舍圆方面,历史上的先哲已为我们做了很多的注释。
李白这位“仰天大小出门去,
我被岂是蓬嵩人”的历史狂人,在京受到排挤后,并非圆滑行事去请求权贵的宽容,而是骑
青鹿云游四海,仍像方形一般有棱有角,大呼“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以自身的独特人格魅力,使其留在薄薄纸上的诗句今天仍然散发着醉人的馨香。
鲁迅,生下来时家境中落,及长,父亲又病故;从大环境看,社会黑暗,国家积弱,官
吏腐败,生计艰难。
可多艰的人生并未打磨掉鲁迅的棱角而使他变得圆融自如,麻木不仁,
反而,经过风雨洗礼的鲁迅以自己独特见解发出了时代的呐喊,用他那方正的铁锤去砸烂封
建社会的“黑屋子”,用他那正直的肩膀肩起了时代的闸门,去唤醒了一代人的灵魂。
5
就像塞涅卡所说:
“人生如同一出戏。
重要的不是长度,而是出色的表演”。
人生只有酸甜苦辣都有才是真正的人生。
以圆为准则的人虽可以平静度过一生,却没经历过过多苦难,
不会懂得平安的重量。
而以方为准则的人生,必会因自己的棱角而遇到重重挫折,但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人生,才是自己所特有的人生。
像方形一样,以自身的特点去不懈努力,逆流而上,定会更加珍惜成功的快感。
取方舍圆,去塑造一个独一无二的自我!
圆的哲学
世界上有比圆更完美的图形吗?
就是世上所有的直尺,再加上所有的三角板,也勾勒不出一个圆的美丽。
日圆,月圆,地球圆
自然界以它独特的资历,向人们昭示着圆的完美。
天体在宇宙中转了几十亿年,保持着
圆这个基本图形不变。
因为圆是无限对称的,它的每一个部分,都与别的部分一样。
因此我们看不见它的运动,这就是,静中之动。
一个成功的变法,必经长期的静态准备。
必须化为圆,似静实动,慢慢旋转,慢慢准备,不露马脚,才会成功。
若是方形,转一度也被人察觉,静中动,是圆的哲学。
珠圆,轮圆,石头圆
你见过方形的珍珠吗?
还是方形的轮胎?
去海边去看看吧,抓一把被磨掉棱角的石头,感悟圆的美。
蚌与海水将珍珠与石头打磨,方的,终被磨圆。
圆的,才可以将损失降到最低。
活着,
占了人间一条命,就不要辜负上帝的仁慈。
磨平自己的棱角,我们都是海边的石头。
为了减少损失,圆滑,是圆的哲学。
篱圆,管圆,罐子圆
用相同的材料,围成最大的面积,圆优于任何图形。
方型不但浪费,棱角处,多是破损
处。
看见过安全帽吗?
它承受的压力远在方形之上。
用最少的材料,承受最大的压力。
圆做
到了。
犹记得感动中国人物
她发现了医院的心脏治疗仪有问题,汇报上去也没有人不听,她用她羸弱的身躯顶住层层的重压,多像一个不屈的圆!
最后,她做到了,她感动了中国!
圆常常与满相连,象征团圆,象征圆满。
中国人喜爱圆,因为它的完美,无缺憾,无棱角。
我们的文化决定了我们的信仰,中国人对圆的向往保持了这个民族尊贵的呼吸。
但是,我常常想,中国人爱圆,应不止是爱它的完美性状,同时,也是因为圆可在静中有动,可因圆滑在世间生存,可顶住最重压的这些圆的哲学。
何方圆之能周兮
屈子曾慨然而叹:
“圆何方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也正因为他“方圆之不能周”,最后只得伴着他满腹的诗书才华,投身汨罗了。
他的纵身一跃,不仅仅激起了那层层漪澜,
更激起了后世人们千年的叹息。
方圆既不能周,何不自改形状?
屈正则叹:
“世间混沌我独清,世人沉醉我独醒。
”而渔夫相劝说:
“世既混沌,何不随之而扬波?
”渔夫的话往往为文人志士所不屑,而屈原的话
则成了世人常常挂在嘴边的“佳言”。
但事实确实如此吗?
古来多有自命不凡的人,他们总是喜欢特立独行,而不愿迎合社会,甚至鄙弃整个世界,
6
并且还引以为豪。
殊不知,这种行为如同以卵击石,在与社会的相持中,受伤的总是自己。
所以说,想要以更好的形式存在,更安适的生活,只能去适应社会,所谓“八面玲珑”。
人总应该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处于适当的环境,运用“变形”的手段去随机应变。
老子说:
“上善若水。
”以水之至柔,却没有什么至刚的东西可以阻挡它。
正因为水的无
形,才不同于那些有形的东西,能够自由地驰骋于天地之间。
故而棱角再分明的石头,久处
于河流之中,也不得不变得圆润了。
弘一法师垂暮之年曾问弟子:
“你看我的牙还在吗?
”
弟子答:
“不在。
”又问:
“那舌头呢?
”弟子答:
“舌头还在。
”法师笑着说:
“这便是柔和刚的本质啊!
”长于变化的得以长久保存,而坚固不已的反而难以久存。
每个人都如同一个圆形,千万种图形中,很少有能恰好符合社会所需的形状,但要知
道,世界是不会因人所改变的,而人们可以做到的,便是改变自己。
曾有智者如是说:
“改
变能够改变的,适应不能改变的,能区分二者的差别,就是智者。
”善哉斯言,无论自己何
形状,懂得适当的变化,处世方能得心应手。
在平素能“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在关键时可做到“无傲气而有傲骨”,这样的人,则必是了不起的人。
当方圆之不能周时,懂得变化,才是真正的智者。
如方做人,如圆做事
现代社会,已经是一个充满尔虞我诈的时代,我们生存在这个世界中,不仅要像方形
一样,有棱有角,坚定不移的做人,还要应该像圆形一样,
把每一件事都做得尽善尽美。
“如
方做人,如圆做事”这是在现代社会中生存并立于不败的黄金法则。
如方做人。
我想起了2007
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的好医生陈晓兰她年轻时就因不给患
者开高价药拿到很少的回扣,但当她发现假的医疗器械时,
毅然决然地挺身而出。
曾经艰难
险阻,她十年不辍,她说,既然身穿白衣,就要为生命负责,在这个神圣的岗位上,良心远
比技巧重要得多。
她是一位医生,治疗疾病,也使这个行业更加纯洁。
她如方做人,不怕碰
到任何涉及部分高官利益的潜规则,甚至与国家药监总局一较高下,她的正直,她的善良,
使她赢得了千千万万人的尊敬。
如圆做事。
我记得有人说郭沫若是虚伪而且懦弱的,
因为他在那十年浩劫中向反动派低
头,事事献媚才得以苟活。
对于这种说法我不敢赞同,我认为郭沫若是有尊严的,
十年浩劫
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政治运动,
我们为何要屹立不屈,用生命来抗衡当时的政权呢?
明知死
亡无用,不如像圆一样避其锋芒,日后另谋大业。
受胯下之辱的韩信,卧薪尝胆的勾践不同
样在后来成就了伟业吗?
郭沫若先生忍辱负重在改革开放初期为新中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
贡献,这怎么能说他当初是虚伪懦弱的呢?
《士兵突击》里的成才是聪明而且圆滑的,
但也是这种聪明和圆滑,暴露了他做人上的
自私,使他无法取得别人的信任,
也交不到一个除许三多外的朋友。
袁朗对他的评价很中肯:
“即使你成绩再高,我们也无法接受你,因为我们无法把生命交给一个我们不信任的战友。
”
正是成才做人上的圆滑、世故,使他最终被A大队淘汰。
如方做人,做一个像山一样有棱有角、堂堂正正、坚定不移的人。
如圆做事,做事要学会变通,要像水一样择形而栖。
如方做人,如圆做事。
人生自在方圆中
“亦圆亦方”是一句古老的口头禅,那么何为“方”,何为“圆”?
7
自然形成的那就是圆的,人为修饰的就是方的。
万木迎春是自然,
禁摘花草则为方;漫
天飞雪是自然,冰雕雪刻则为方;驾车休闲是自然,交通法规则为方;气质性情是自然,道
德约束则为方;个人意志是自然,规章制度则为方;两情相悦是自然,婚姻法典则为方;谋
取利益是自然,税法征收则为方
,动为方,静为圆;刚为方,柔为圆;
。
以不变应万变为
方,以万变应不变是圆。
凡事都在圆中预,方中立,这是古人谋事的原则,也是亘古不变的
真理。
世间万物都是在这方圆之中,而方圆也是历史和哲学的辩证。
方是原则,圆是机变。
外表要圆——大智若愚,内心要方——清静明志。
对己要方,对
人要圆——宽以待人。
有圆无方则不立,有方无圆则滞泥。
所以,交际时也要亦方亦圆,方
中有圆,圆内容方。
社会交际中,如果能把圆和方的智慧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做到该方则方,
当圆则圆,方到什么程度,圆到什么程度,都要恰到好处,才能左右逢源。
做人一定要圆。
这个圆不是圆滑世故,更别说平庸无能,这种圆是圆通,是一种宽厚、
融洽,是大智若愚,是与人为善,是居高临下、明察秋毫之后,心智的高度健全和成熟。
不
要洞察别人的弱点而咄咄逼人,
不要因为自己比别人高明尔盛气凌人,
任何时候也不要因为
坚持自己的个性和主张让人感到压迫和惧怕,
任何时候都不随波逐流,
要潜移默化别人而决
不让人感到强加于人,,这需要极高的素质,很高的悟性和技巧,这是做人的高尚境界。
圆的压力是最小的,但张力却是最大的,
圆的可塑性也最强。
这圆好做也不好做。
好做
则因为如果人真正有大智慧、大胸襟,真正能自强自信,心态平和,心地善良,凡事都往好
的一面想,人的弱点都能原谅,
即使是遇见恶魔也坚信自己能道高一丈,如真能那样,
人还
有什么做不好呢?
做事一定要方,就是做事要遵循一定的规矩,遵循法则,绝不可乱来,绝不可乱来,绝
不可越雷池一步,这些理在中国好像已经流传了上千年。
中国人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有所不为才可有所为”,就是“方”这个道理。
唐朝名相李泌七岁时,与唐代宗对对联。
上联是“方若棋盘圆若棋子”
,李泌对曰:
“方
若行义圆若用智。
”这或许是对“外圆内方”人格意蕴的最好注释。
让我们方圆合一,成就
人生辉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话题 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