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高二月考语文试题.docx
- 文档编号:10611401
- 上传时间:2023-02-21
- 格式:DOCX
- 页数:25
- 大小:166.03KB
北京市高二月考语文试题.docx
《北京市高二月考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高二月考语文试题.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高二月考语文试题
语文学科高二年级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关学”的精神
陈来①
“关学”指“关中之学”,一般特指宋明儒学在今陕西关中地区的发展。
不容忽视的是,关学也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如宋代道学主流的“濂、洛、关、闽”,其中的关学就是专指北宋时期的关学。
一般认为,北宋中期的张载及其思想是关学的代表形态。
张载讲学时便常常谈及“关中学者”,他与河南的“二程”论学,多介绍关中学者的看法。
“二程”自视甚高,但对关中学者很为推重。
“二程”盛赞张载的《西铭》,说“须得子厚(张载字)如此笔力,他人无缘作得!
”意思也是说只有关中学者的刚健力量才能作出《西铭》这样的大作品。
《宋元学案》序录说“关学之盛,不下洛学”,这是指北宋中后期。
又说永嘉诸子“兼传关学”,这是讲南宋时关学仍有传承之绪。
《明儒学案·三原学案》也用“关学”之称,以描述明代关中之学。
关中是地域观念,故关学的说法表达了重视地域地理的因素。
关学的特点,黄宗羲曾说“关学世有渊源,皆以躬行礼教为本”,而这一特点人们多认为与关中“风土之厚”有关,古代研究关学的学者认为,“关中之地,土厚水深,其人厚重质直,而其士风亦多尚气节而劲廉耻”。
半个世纪以来,对关学的了解,往往从“以气为本,以礼为教”去突出其特点。
这种理解突出躬行实践,但忽略了价值和境界。
其实,更重要的可能还是要从“横渠四句”和横渠《西铭》去了解张载和关学的精神及其贡献。
换句话说,对张载或关学的认识绝不能离开对宋代儒学主流,对宋代道学总体的认识和评价。
按照“二程”说法,《西铭》是北宋道学最重要的文献,代表了道学最高的精神追求。
而被冯友兰称为“横渠四句”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则显示了儒家的广阔胸怀,即为世界确立文化价值、为人民确保生活幸福、传承文明创造的成果、开辟永久和平的社会愿景。
《西铭》是哲学的、伦理的,“横渠四句”更是社会的、价值的,二者有不同侧重。
“横渠四句”突出了道学的价值理想,《西铭》指引出道学的宇宙意识,而张载的思想整体是把高天和厚土结合一起,顶天立地、天人合一,故“横渠四句”和横渠《西铭》是关学对宋明儒学主流精神与核心价值的主要贡献。
“横渠四句”的意义在宋代还不甚突出,但在明代以后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其影响直至当代中国,塑造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志向和心胸。
在这个意义上说,“横渠四句”和横渠《西铭》构成了关学对中国文化发展的突出贡献。
《宋元学案·横渠学案》说张载“其学以易为宗,以中庸为的,以礼为体,以孔孟为极……循古礼为倡……于是关中风俗一变而至于古”。
又说“关中学者郁兴,得与洛学争先”“关中学者躬行之多,与洛人并”。
可见当时多以关学、洛学并提。
“二程”当时亦称关中学者为“关中诸公”“陕西诸公”。
在宋代,关学与河南的洛学关系密切,在明代,关学与山西的河东之学关系密切,可见与其他一切有地域特色的学术一样,关学的发展也总是在与其他学术体系互联互通中实现的。
北宋嘉祐熙宁间,形成了“二程”、张载为核心的北宋道络,而程张的思想主张共同形成了北宋道学的主流。
目前学界多关注把张载作为关中学派的代表,这是无可非议的。
但也要指出,若只把张载定位于此,无形之中可能会只突出了张载关学对地域文化的贡献,成为地域文化的代表,而容易掩盖、忽略了他对主流文化——道学的贡献。
我们把张载作为道学创立者之一,把张载与道学联结起来,而不把他限定在关学文化,正是为了突显关学对主流思想的贡献。
关学在历史上的不断发展不仅是对以往关中学术的传承,也是对全国学术思想的吸收、回应和发展,积极参与了各个时代主流思想的建构,是“地方全国化”的显著例子。
(选编自《中华读书报》,2016年1月2日)
【注】 ①陈来:
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关学”只是一个地域地理特色明显的地域性学术派别,这个名称最早出自宋代。
B.“关学”在北宋时期的代表人物是“二程”,张载对其评价极高,认为只有他才能写出《西铭》这样的大作品。
C.研究“关学”的古代学者普遍认为,关学学者重视践行礼教的特点与关中地区的风土人情关系密切。
D.从凸显“躬行实践”这一价值和境界出发,“关学”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气为本,以礼为教”。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关学”不断发展,到了北宋中后期,其影响力已经与“洛学”不相上下。
B.黄宗羲认为,关学从开创到繁荣,其特点是一脉相承的,即把践行礼教作为核心。
C.备受“二程”推崇的《西铭》,代表了道学最高的精神追求,是北宋道学最重要的文献。
D.从某种意义上说,《西铭》和“横渠四句”是关学对于中国文化发展的巨大贡献,影响深远。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铭》与“横渠四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宋明时期的儒学价值核心。
B.相比较而言,《西铭》展现的是道家的宇宙意识,是哲学伦理,而“横渠四句”则更注重道学的价值理想的阐发。
C.仅仅将张载看成是关学的代表人物,容易让人们忽略他在道学文化中的突出贡献。
D.关学是“地方全国化”的典范,因此它不但传承自身学术血脉,而且积极参与全国其他主流思想的建构。
【答案】1.C2.C3.D
【解析】
1.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
可根据文本内容仔细辨析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A项,“只是一个地域地理特色明显的地域性学术派别”,表述错误,由答题区间第四段“若只把张载定位于此,无形之中可能会只突出了张载关学对地域文化的贡献,成为地域文化的代表,而容易掩盖、忽略了他对主流文化——道学的贡献。
关学在历史上的不断发展不仅是对以往关中学术的传承,也是对全国学术思想的吸收、回应和发展,积极参与了各个时代主流思想的建构,是“地方全国化”的显著例子”可知,选项A的表述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所以选A。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
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
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
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
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
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
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例如本题选项A“只是一个地域地理特色明显的地域性学术派别”就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2.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
可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将选项分别带入文本进行比较分析,C项,表述不正确,属于以偏概全。
原文说“按照‘二程’说法,《西铭》是北宋道学最重要的文献,代表了道学最高的精神追求。
”所以选C。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
确定之后需仔细分析这一段里每一句话的意思,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筛选提取与答案相关的有效信息。
筛选,就是联系阅读材料,依据试题要求,进行比较、过滤、选择,从中选出所需要的词语或句子。
筛选的范围可以是一句一段,也可以是多段甚至全篇。
筛选的关键是找准与选项对应的原文。
有时候可以找到几处原文,但只有一处是符合要求的,要比较分析;有时筛选出的几处原文又可以互相补充。
例如本题选项C可根据文本第3段判断该项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3.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分析和推断的能力。
解答此题,可从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段,然后根据文段中作者的观点,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作者观点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取舍,D项,推断错误,属于因果倒置。
可根据文本最后一段“关学是‘地方全国化’的典范”是结果,不是原因。
所以选D。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此类题一般按原文顺序,依次对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其中一个错误项的错误设置有隐蔽性和迷惑性,它往往在大体正确的前提下设置一些与原文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不符的内容、词语。
做题时要仔细推敲,认真比对。
此类题目选择肢中设错类型可分为信息错位、错解词语、强加因果(或因果倒置)、无中生有、颠倒是非将文中未然的信息说成必然等。
解题时考生应审准题干,依文索义,正确分析。
例如本题选项D就犯了因果倒置的错误。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父爱之舟
吴冠中
①是昨夜梦中的经历吧,我刚刚梦醒!
②朦胧中,父亲和母亲在半夜起来给蚕宝宝添桑叶……每年卖茧子的时候,我总跟在父亲身后,卖了茧子,父亲便给我买枇杷吃……
③我又见到了姑爹那只小小渔船。
父亲送我离开家乡去投考学校以及上学,总是要借用姑爹这只小渔船。
他同姑爹一同摇船送我。
带了米在船上做饭,晚上就睡在船上,这样可以节省饭钱和旅店钱。
我们不肯轻易上岸,花钱住旅店的教训太深了。
有一次,父亲同我住了一间最便宜的小客栈,夜半我被臭虫咬醒,遍体都是被咬的大红疙瘩,父亲心疼极了,叫来茶房,茶房说没办法,要么加点钱换个较好的房间。
父亲动心了,但我年纪虽小却早已深深体会到父亲挣钱的艰难。
他平时节省到极点,自己是一分冤枉钱也不肯花的,我反正已被咬了半夜,只剩下后半夜,不肯再加钱换房子……
④恍恍惚惚我又置身于两年一度的庙会中,能去看看这盛大的节日确是无比的快乐,我欢喜极了。
我看各样彩排着的戏文边走边唱。
看高跷走路,看虾兵、蚌精、牛头、马面……卖玩意儿的也不少,彩色的纸风车、布老虎、泥人、竹制的花蛇……父亲回家后用几片玻璃和彩色纸屑等糊了一个万花筒,这便是我童年唯一的也是最珍贵的玩具了。
万花筒里那千变万化的图案花样,是我最早的抽象美的启迪者吧!
⑤我从来不缺课,不逃学。
读初小的时候,遇上大雨大雪天,路滑难走,父亲便背着我上学,我背着书包伏在他背上,双手撑起一把结结实实的大黄油布雨伞。
他扎紧裤脚,穿一双深筒钉鞋,将棉袍的下半截撩起扎在腰里。
腰里那条极长的粉绿色丝绸汗巾可以围腰二三圈,还是母亲出嫁时的陪嫁呢。
⑥初小毕业时,鹅山小学是当年全县最有名气的县立完全小学,方圆二十里之内的学生都争着来上鹅山。
我考取了。
要住在鹅山当寄宿生,要缴饭费、宿费、学杂费,书本费也贵了,于是家里粜稻、卖猪,每学期开学要凑一笔不少的钱。
钱,很紧,但家里愿意将钱都花在我身上。
我拿着凑来的钱去缴学费,感到十分心酸。
父亲送我到校,替我铺好床被,他回家时,我偷偷哭了。
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吵架的哭都大不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
⑦第一学期结束,根据总分,我名列全班第一。
我拿着老师孙德如的签名盖章,又加盖了县立鹅山小学校章的成绩单回家,路走得比平常快,路上还又取出成绩单来重看一遍那紧要的栏目:
全班六十人,名列第一,这对父亲确是意外的喜讯,他接着问:
“那朱自道呢?
”父亲很注意入学时全县会考第一名朱自道,他知道我同朱自道同班,我得意地、迅速地回答:
“第十名。
”正好缪祖尧老师也在我们家,也乐开了:
“茅草窝里要出笋了!
”
⑧我又要去投考无锡师范了。
⑨父亲又同姑爹两人摇船送我到无锡,时值暑天,为避免炎热,夜晚便开船,父亲和姑爹轮换摇橹,让我在小舱里睡觉。
但我也睡不好,因确确实实已意识到考不取的严重性,自然更未能领略到满天星斗、小河里孤舟缓缓夜行的诗画意境。
⑩老天不负苦心人,他的儿子考取了。
送我去入学的时候,依旧是那只小船,依旧是姑爹和父亲轮换摇船,不过父亲不摇橹的时候,便抓紧时间为我缝补棉被。
我从舱里往外看,父亲那弯腰低头缝补的背影挡住了我的视线。
后来我读到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这个船舱里的背影便也就分外明显,永难磨灭了!
不仅是背影时时在我眼前显现,鲁迅笔底的乌篷船对我也永远是那么亲切,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
师范毕业当个高小的教员,这是父亲对我的最高期望。
但师范生等于稀饭生,同学们都这样自我嘲讽。
我终于转入了极难考进的浙江大学代办的工业学校电机科,工业救国是大道,至少毕业后职业是有保障的。
幸乎?
不幸乎?
由于一些偶然的客观原因,我接触到了杭州艺专,疯狂地爱上了美术。
正值那感情似野马的年龄,为了爱,不听父亲的劝告,不考虑今后的出路,毅然沉浮于茫无边际的艺术苦海,去挣扎吧,去喝一口失业和穷困的苦水吧!
我不怕,只是不愿父亲和母亲看着儿子落魄潦倒。
我羡慕过没有父母、没有人关怀的孤儿、浪子,自己只属于自己,最自由,最勇敢。
⑪……醒来,枕边一片湿。
(有删改)
【注】 作者吴冠中,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
4.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错误的两项是()()
A.本文以梦境开始,引入对往事的回忆;以从梦中醒来,泪湿枕边结束,首尾照应,有强化作者对父母、亲人的深切怀念的意图。
B.父母深夜为蚕宝宝添桑叶,是“我”童年难忘的记忆,这一情景既交代家庭生活背景,写出父母的辛劳,也由此引出父亲对“我”的疼爱。
C.童年的“我”出身贫寒,懂得体谅亲人的不易,因此住旅店时不愿父亲花钱换好房间,读书时为交不起学费使家人困窘而心酸哭泣。
D.读小学时考到全班第一,“我”高兴而且兴奋;父亲却冷静地询问同学朱自道的排名情况,可见父亲比“我”沉稳,想以此消消“我”的傲气。
E.本文多从小事着笔而意味深长,父亲为“我”糊万花筒、背“我”上学、借船送“我”考学等,从细微处表现出贫苦生活中父爱的深厚与伟大。
5.本文以“父爱之舟”为题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文本加以探析。
6.第⑩段中所表现的感情较为复杂。
本段表现了作者哪些感情?
请简要说明。
【答案】4.CD5.①“父爱之舟”把父爱与船联结起来,形象地揭示了父爱对“我”早期成长的承载作用。
②“父爱之舟”实指姑爹的渔船,虚指父亲的爱,以此为题,化抽象为具体。
③“父爱之舟”是全文的线索,父亲总是以此舟送“我”读书、考学,此舟在文中反复出现,串联起全文内容。
④“父爱之舟”情感内涵丰富,以此为题,既写出了父爱的伟大,也见证了“我”的成长。
6.①对理想的执着。
为了实现自己的美术梦想,甘愿在困苦中挣扎,寻求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②对父母的爱与愧疚。
热爱父母,不希望父母担忧,却最终未听父亲劝告,毅然走上美术道路,对未能实现父亲的愿望心存愧疚。
③对人生难以预料的感叹。
多年后回顾人生经历,对人生幸与不幸难以确定,充满感慨。
【解析】
4.试题分析:
A项“意在强化作者对父母、亲人的深切怀念之情”概括不恰切,本文主要表现对父爱的追忆,既有怀念,也有感激、愧疚等复杂的情绪;C项“交不起学费”一说错误,文中只能表明家里筹钱不易;D项“想以此消消我的傲气”分析错误,文中父亲也是高兴的,询问表现出父亲的谨慎和对我学业的关心.
5.试题分析:
“父爱之舟”表面指姑爹的渔船,实际上指父亲的爱,把抽象的父爱具体的表现出来,姑爹的渔船在文中反复出现突出父爱的承载作用,同时把舟与父爱联系起来,成为贯穿全文的线索。
④“父爱之舟”既写出了父爱的伟大,也见证了“我”的成长,情感内涵丰富。
点睛:
标题含义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的两个方面来分析。
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标题如果是比喻句的,文中往往不是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那么我们就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这样我们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
6.试题分析:
“不考虑今后的出路,毅然沉浮于茫无边际的艺术苦海,去挣扎吧,去喝一口一口失业和穷困的苦水吧”体现对理想追求的执着。
“当个高小的教员,这是父亲对我的最高期望”“不听父亲的劝告”体现出对父母的爱与愧疚。
“幸乎?
不幸乎?
”体现出对人生难以逆料的感叹。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星斗其人蔡元培
①在蔡元培身上,有着学者的风度、君子的雅量和“好好先生”的恬淡平易。
平素,他总是表情凝重而和善,举止迂缓而沉毅,语调不高,却透出清朗和睿智。
蔡元培兼有东西方两大文化之长,“一是中国传统圣贤之修养,一是法兰西革命中标揭的自由平等博爱之理想”。
他对西方理性精神的执著追求和对中国读书人刻意修身养性传统的诚心恪守,是造就其高尚人格的基本元素。
②蔡元培的许多朋友和学生用“无所不容”来说明他兼容并包的思想和仁人君子的雅量。
在主政北大期间,蔡元培聘任了新文化运动的干将,又选贤任能地留任守旧派学问大家。
在社会活动中,蔡元培恬淡为怀,胸襟阔达。
“五四”前夕,他与林纾论战。
林用刻毒的语言攻击新文化,诋毁北京大学和蔡元培本人,而蔡在答复林的公开信中,却是平情论理。
两相比较,其境界之高低不言自明。
围绕《石头记索隐》,蔡元培曾与胡适展开学术争论,这是一场“君子之争”,但年轻气盛的胡适对包括蔡著《石头记索隐》在内的旧红学放言贬损,谓为“猜笨谜”“大笨伯”,词气颇为尖刻。
蔡不同意胡适的观点,撰文反驳,但仅仅申述己意,未尝有为此作气之意。
蔡元培作为晚清翰林,在书法方面却不甚讲求,这使得一些学界后辈疑惑不解。
在北京大学的一次宴会上,率直的钱玄同几杯酒落肚,忽然向蔡校长提出了这个问题:
“你的字写得这么蹩脚,为什么可以点中翰林?
”此话出口,席间同人颇感此举未免太使蔡校长难堪。
岂料,蔡不以为忤,反而笑答道:
“因为那年主考官最喜欢黄庭坚的字,我少年时刚巧学过黄体,所以能中试。
”本来可能出现的尴尬场面竟在不经意的舒言缓语中化解了,蔡元培的性格和涵养于此可见一斑。
出世恬淡,待人平易,非有超脱的气质和博爱的胸怀,是不易做到的。
③大概因为这平易淡然,蔡元培作为“好好先生”的形象不知不觉中被放大了。
有人以为他接物待人“太滥”,有人觉得他临事无可无不可,有人甚至说他参政理事易受别人影响和操纵等等。
但是,蔡元培“一遇大事,则刚强之性立见”。
这一特点较集中地表现于他主持北京大学那一时期。
北京大学实行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当时社会上守旧势力与军阀政客集团联手,诋毁北大和蔡元培的办学方向,一时间“黑云压城”。
曾经为蔡元培改革北大出谋划策的汤尔和等人转而力劝他解聘陈独秀、制约胡适,以缓和外界压力。
蔡长时间沉默着,听着汤等人的劝解,最后他站起来决然说道:
“北京大学一切的事,都在我蔡元培一人身上,与这些人毫不相干!
”他后来发表《洪水与猛兽》一文痛斥军阀,再次表现了“临大节凛然不可犯”的风骨。
“五四”前后的北京大学,倘没有蔡元培的如此“担当”,恐怕早为守旧势力摧垮也未可知。
有人概论他的这种性格为“内和外介,守正不阿”,确是颇为切合的。
④无论是从事教育还是参与政治,蔡元培始终不失书生本色。
人们注意到,蔡元培一生中的辞职次数非常之多,其中引动社会反响的“辞职事件”就有数起。
他抱着“合则留,不合则引去”的自由信条,合与不合的尺度是他所信守的价值观,至于高官厚禄则并不足惜。
每次辞职后,他便重操旧业,以老学生身份向欧洲的大学注册入学,进行自己心爱的学术研究。
他自述的“一生难进易退,性近于学术而不宜于政治”,正是其书生本色的最好体现。
在蔡元培看来,学人参政,应力谋为公众做事,而不可以权谋私。
他鄙薄那些利欲熏心的官吏,虽曾置身官场,却清廉奉公,洁身自好。
每当见到那些做大官的人购田置产常不胜叹息,以为与其留给子孙金钱华屋良田,莫如策励晚辈求得真才实学,在人世间有所作为。
本此观念,他一生两袖清风,生活俭朴,直至晚年仍赁屋居住,以至引来他的学生和朋友“赠屋祝寿”的那段佳话。
为了他认定的人生价值,蔡元培几十年如一日,毫不苟且。
⑤蔡元培的人格修养在其一生的主要社会活动中自然地流露和表现出来,构成其复杂文化品性的最为基本的部分。
7.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本文突破了传统传记的写法,从表情、举止、语调、事迹、精神诸多方面生动地刻画出大教育家蔡元培的形象。
B.宴会上,率直的钱玄同借酒发问,当众使作为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难堪,蔡元培巧用心思,机智作答,化解了尴尬场面。
C.中国传统修身养性的思想与法兰西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深刻影响了蔡元培,造就了他的学者风度、君子雅量和恬淡平易的性格特点。
D.既临事时常常无可无不可,又在关键时敢于担当;既兼有东西方文化之长,又在书法方面只学黄体,这些体现出蔡元培复杂的文化品格。
8.传记主要是运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蔡元培“仁人君子的雅量”的?
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4分)
9.蔡元培“书生本色”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答案】7.C8.运用了反衬(对比)手法。
与林纾论战,将林的刻毒攻击和蔡元培的平情论理进行对比;与胡适争论,将胡适的放言贬损与蔡元培的未尝作气对比;在宴会上,将钱的率直质疑与蔡元培的“舒言缓语”对比。
9.①坚守个人价值观,对高官厚禄毫不在意。
②本性更愿研究学术,不愿为官行政。
③清廉奉公,洁身自好。
【解析】
7.试题分析:
A项错在本文突破了传统传记的写法。
而且“表情、语调”作者在这个角度只是一笔带过,没有生动刻画;C项“当众使作为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难堪”不恰当,文中说“蔡不以为忤”;D项“在书法方面只学黄体”错误。
点睛:
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
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8.试题分析:
主要通过对比手法,文章在第二段表述的,通过和林纾的论战、和胡适的争论,以及和钱玄同的辩解三件事来表现蔡元培的君子雅量。
9.试题分析:
信息指向主要在文章的倒数第二段,可具体指坚守个人价值观,不看重功名;潜心做学问,不愿从政;清廉奉公,洁身自好。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成基命,字靖之,大名人,后避宣宗讳,以字行。
万历三十五年进士。
历司经局洗马,署国子监司业事。
天启元年,疏请幸学不先白政府。
执政者不悦,令以原官还局,遂请告归。
寻起少詹事。
六年,魏忠贤以基命为杨涟同门生,落职闲住。
崇祯元年,起吏部左侍郎。
明年十月,京师戒严,基命请召还旧辅孙承宗,省一切浮议,仿嘉靖朝故事,增设枢臣,帝并可之。
庶吉士金声荐僧申甫为将。
帝令基命阅其所部兵,极言不可用,后果一战而败。
袁崇焕、祖大寿入卫,帝召见平台,执崇焕属吏,大寿在旁股慄。
基命独叩头请慎重者再,帝曰:
“慎重即因循,何益?
”基命复叩头曰:
“敌在城下,非他时比。
”帝终不省。
大寿至军,即拥众东溃,帝忧之甚。
基命曰:
“令崇焕作手札招之,当归命也。
”时兵事孔棘,基命数建白,皆允行。
及解严,召对文华殿。
帝言法纪废弛,宜力振刷。
基命曰:
“治道去太甚,譬理乱丝,当觅其绪,骤纷更益扰乱。
”帝曰:
“慢则纠之以猛,何谓纷更?
”其后温体仁益导帝以操切,天下遂大乱。
三年二月,工部主事李逢申劾基命欲脱袁崇焕罪,故乞慎重。
基命求罢,帝为贬逢申一秩。
韩爌、李标相继去,基命遂为首辅。
以恢复永平叙功,并加太子太保,进文渊阁。
至六月,温体仁、吴宗达入,延儒、体仁最为帝所眷,比而倾基命,基命遂不安其位矣。
方崇焕之议罪也,基命病足不入直。
锦衣张道濬以委卸劾之,卒三疏自引去。
基命性宽厚,每事持大体。
御史李长春、给事中杜齐芳坐私书事,将置重典。
基命力救,不听,长跪会极门,言:
“祖宗立法,真死罪犹三覆奏,岂有诏狱一讯遽置极刑。
”自辰至酉未起。
帝意解,得遣戍。
逢申初劾基命后以炮炸下狱拟戍帝犹以为轻亦以基命言得如拟为首辅者数月帝欲委政延儒遂为其党所逐。
八年卒于家。
赠少保,谥文穆。
(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三十九》,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逢申初劾/基命后以炮炸/下狱拟戍/帝犹以为轻亦以基命言/得如拟为首辅者/数月帝欲委政延儒/遂为其党所逐
B.逢申初劾基命/后以炮炸下狱/拟戍帝犹/以为轻亦/以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市 二月 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