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三顾茅庐说课稿.docx
- 文档编号:10609256
- 上传时间:2023-02-21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1.69KB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三顾茅庐说课稿.docx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三顾茅庐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三顾茅庐说课稿.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三顾茅庐说课稿
三顾茅庐说课稿
教学目标
1.疏通文义,把握小说情节,理解人物形象。
2.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3.通过古典小说的学习,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5.学习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1.能说出比喻句中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色。
2.通过研读课文中的重点词句,体会人物形象;领悟“围绕一个中心,抓住人物细节,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3.初步感知文中刘备的礼贤下士、求贤若渴,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志存高远。
4. 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导入新课
播放《三顾茅庐》视频
刚刚所播放的小视频,正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故事——“三顾茅庐”。
刘皇叔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相助,经千年传唱,已成佳话。
然而古来君主礼贤下士的例子并不少见,为何“三顾茅庐”成为其中最令人熟知的故事?
这其中有什么秘密呢?
想要深入了解,请同学们走进今天的课文。
一.说教材地位:
这篇课文是部编版语文教材九上第六单元的课文,本课是根据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节选。
课文记叙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故事。
小说,作为一种主要的文学体裁,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小说教学,更因其内容的丰富、情节的曲折、形象的多异、主题的深刻性等特点而呈现教学的多样性。
学好这一课,对于学生感悟人物形象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确立
本单元都是古典名著的节选,所以同学们已经学习过《智取生辰纲》《范进中举》等名篇,所以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小说的有关知识及欣赏小说的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学生传授新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学对策。
九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基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已初步形成,所以我把着眼于培养学生欣赏小说的能力确立本文重点、难点。
加之三顾茅庐的故事家喻户晓,第一课时已经完成疏通文意的任务,所以我把本文第二课时的教学重点确立为:
1.知识与能力
体会小说精妙的构思。
感悟刘备真诚的礼贤下士的人物特点。
2.过程与方法
学习并深入理解表现人物特征的侧面烘托的写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人物的精神,体会真诚的人性之美。
4.教学重点
体会小说精妙的构思,学会欣赏小说的常用方法。
5.教学难点
把握文章思想内涵,感悟人物形象的人性之美。
三.说教法和学法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
本文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个性鲜明,只要处理得当,是很容易吸引所有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的。
因此,我采用以下教法:
阅读复述法起到整体感知的作用
启发引导法引领学生在品评人物、探究文旨。
板书及多媒体辅助法既能纲举目张,又能总结提升,使一些问题和要点形象化。
扩展讨论法起到扩展学生视野,增强学习的自主性的作用。
《课程标准》中关于教学建议中曾指出: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我觉得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与参与者,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学法的指导。
为此我采用以下的学法:
自主预习法、角色朗读法,复述法、批注赏析法、小组讨论法。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巧妙地设计导入环节,能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所以我将这样导入这堂课。
首先提出问题:
“课题‘三顾茅庐’的出处是哪里?
”意在培养学生“阅读由题目开始”的意识。
很多学生会认为就是出自小说《三国演义》。
其次,我在大屏幕上展示《出师表》中的重点段落“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一段,明确“三顾茅庐”这个成语是出自《出师表》。
《出师表》是长春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的课文,这也可以为以后的学习进行一个铺垫。
继而提出问题:
“诸葛亮由最初的躬耕南阳到二十一年来的受任与奉命,你认为他人生态度转变的原因是什么?
”我们都知道“三顾茅庐”可以说是诸葛亮人生的重要转折点,探究他人生态度转变的原因,自然的就把话题引领到刘备的真诚邀请,礼贤下士的做法上,这样就导入了这一课。
2.整体感知
(1)选择性阅读朗读你认为能够表现刘备遭受波折的段落和词句。
它是中国语文学习的传统方法,也是现代语文学习的一个关键环节,在语文学习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所以我在教学中常常是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训练学生朗读。
选择性阅读既能够训练阅读朗读能力又能锻炼学生迅速提炼重要信息的能力。
(2)给出关键词复述课文
复述课文就是用自己的话和课文中学过的主要词句,把课文内容有条理地叙述出来。
听写关键词语,既能够检验学生们的预习情况,又能够给学生以抓手,不至于复述课文时把握不住重点或者产生遗漏。
我将给出下列关键词:
亲叩惆怅拥炉抱膝枉驾侥幸
光阴荏苒顿开茅塞衣襟尽湿
3.精读赏析
课文的精读既要关注整体性,避免过多琐碎的提问肢解课文,又要有一定的深度,防止阅读流于肤浅。
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讨论:
“刘备请诸葛亮出山,遇到了哪些波折?
刘备的哪些言行能够表明他的诚意和谦恭?
”这是关于刘备这一艺术形象的核心问题,引导学生梳理课文,有条理的对刘备所遇波折进行赏析,学生分析的过程中就可以品评人物了。
刘备“三顾茅庐”,遇到的波折可不仅仅是三个。
简述如下:
第一折,表现在姿态上。
第一次拜访,刘备是这样报家门的:
“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特来拜见先生。
”刘备虽尚未成就,然而声名却是天下俱闻,又兼具皇室血统,刘备也是颇为自得的。
然而诸葛亮负责接待的小童子却说:
“我记不得许多名字。
”,一句“先生不在家”,门都没让进去。
第二折,遇上恶劣天气。
二请诸葛,恰逢隆冬时节,下起大雪。
张飞抱怨天冷,而刘备却认为这是好时机啊,赶上雪天去,正好让诸葛明白他的一片殷勤之意。
此等殷勤,也不白费,这次好歹被让进门了。
可是进门后只见到了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留一小笺表达自己的诚心相请之意。
其措辞,也极为谦恭。
称诸葛仁慈忠义,以姜子牙、张良喻暗诸葛亮才华。
诸葛亮常以管仲、乐毅自比,刘备对其夸赞更上一层楼。
从中可见刘备非常懂得人情世故,表现出十分的诚意。
这一情节中,刘备进门遇见的是其弟,出门又遇到其岳父,两者之身形气质让刘备都误以为是诸葛孔明,通过对其亲人出场描述和对诸葛亮居住环境的描写都衬托出亮高人雅士之风范。
第三折,春暖花开,诚心出硕果,请的贤士归。
三请诸葛,刘备更为用心。
这次去,先请卜卦者,选了一个好日子,又斋戒三天,还要熏沐更衣,备上礼物,如此这般,愈发郑重。
如果说前两次去请诸葛亮刘备确实也是一片真心诚意,是真诚的,那这第三次可以说是虔诚的。
这次到隆中,离草庐还有半里路,就提前下马步行,前两次都是到门口才下马,这细小的行动变化也彰显了刘备内心的恭敬与虔诚。
这次诸葛亮倒是在家,只不过还没睡醒。
刘备自己“徐步”而入。
徐,缓慢,没有声音。
看着诸葛亮在堂上大睡。
刘备呢,“拱立阶下”。
特别恭敬的站在台阶下。
诸葛亮翻了个身,又睡。
刘备接着又等了一个时辰。
终于正式见面了,刘备是下拜诸葛,称自己是“汉室末胄,涿郡愚夫”。
言行举止的细微之处无不显示着刘备的赤诚与真心。
邀请贤人,仅仅是做到恭敬还不够,也需要洞明贤人的心志。
刘备是如何言语打动孔明的呢?
“大丈夫抱经世奇才,怎么能够白白的让一生浪费的山林泉水之间呢?
希望您能为天下老百姓着想啊。
”刘备是很高明的,他不说你跟我一起建立功业吧,而说以天下苍生为念。
刘备的至诚之心,终于打动了诸葛亮。
闻名千古的隆中对由此诞生。
然而,还有一折。
问策完毕,刘备再次邀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却又推辞。
使得刘备使出最后杀手锏。
哭。
刘备的哭,是出了名的,但也是很有艺术含量的。
“先生要不出,天下老百姓可怎么办啊?
”这个哭啊,气势磅礴。
“泪沾袍袖”,衣襟全都湿了,估计是涕泪滂沱。
以柔克刚,乃是一等一的大智慧,孔明终于被感动了,决定出山。
刘备好高兴啊,可算是把高人请出了。
然而还不算完,还有一折。
这最后一折是送礼。
这个送礼更是有讲究了。
你送,人家诸葛亮清高不受。
怎么办?
看刘备怎么说:
“这不是聘大贤的礼品,只是表明我个人的一点点心意而已。
”如此,孔明才接受。
至此,教师可以明确:
对刘备形象的塑造采用的手法以语言、动作描写为主,表现了刘备宽宏的气度和礼贤下士的品质,以及他兴复汉室的诚挚之心。
那还有哪些是“为辅”的呢?
还要引导学生关注小说情节中关、张二人的作用。
我提出这样的讨论问题:
“同去邀请诸葛亮,面对这些波折,关张二人有怎样的言行呢?
这样刻画关张二人有什么作用?
”
我们看文中的关、张二人的言行。
第一次请诸葛亮不遇,刘备与崔州平,聊了很长时间,张飞抱怨刘备“闲谈许久”,并无他言;第二次去隆中张飞抱怨天冷;第三次连关羽都觉得过分,认为那诸葛亮不过徒有虚名,不敢见而已。
认为刘备礼遇太过了。
张飞更直接,干脆我拿个麻绳把他捆来算了。
这些言行,从侧面更显出刘备非凡的识人智慧。
教师可以总结,通过与关羽、张飞二人对诸葛亮态度的对比,侧面烘托了刘备善识人才,渴求贤才的特点。
4.探究主题:
任何作品都是社会的反映,绝不是空中楼阁。
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有许多作品只有在了解了它产生的背景后才能深切地理解内容与感情,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准确地概括作品的主题。
为了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我设计了讨论题:
“作者为什么如此刻详尽画刘备的诚意与谦恭呢?
”这个问题其实很好理解,我从三个角度回答。
第一原因,就是小说一定要好看,小说不好看就失去了小说的意义,而《三国演义》中的这段“三顾茅庐”,不管真假,确实好看,小说的特点决定的。
第二个原因,就是为整部小说“尊刘”的情感基调服务,为小说的主题服务。
这是由整部小说的思想情感决定的。
我想重点说说第三原因,此时应该给学生一点关于作者的资料和写作的背景信息。
我认为传统的语文课一上课老师就将作者资料和写作背景等知识展示给学生,尤其像这样的大部头作品,介绍的文字量相当的大,可是那时候学生并不知道哪些重要,学习这一课需要哪些背景知识,所以老师介绍的这些但对这一节课来说,基本没有什么大用。
而在探究主题的环节中给一些必要的作者介绍,学生会有恍然大悟之感,这就达到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了。
比如这个问题,此时我给学生关于作者罗贯中的背景知识。
罗贯中是元末明初人,参加过张士诚的农民起义,当过张士诚的幕僚,史书上说罗贯中这个人有志图王,什么意思呢?
他也是一个想出来辅佐一个人成就帝王之业的,只不过在后来的斗争中,是朱元章胜利了,所以他在塑造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的时候,难免寄托自己的一些想法,就是自觉不自觉的就把自己比做诸葛亮了,希望自己得遇明主,建功立业,这不就是把自己的理想融到作品中吗,这不就是所谓的“知人论世”吗?
那这些都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你怎样评价刘备的这种诚意?
”这个问题使学生的思维更为开阔。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这个问题无疑是引导学生大胆思考,大胆表达,大胆评价。
教师应该有一点的宽松度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5.延伸扩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扩大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从而丰富语文课程的内涵。
”它要求语文教师教学时应该由语文课内向课外的适当延伸。
而课堂进行至此,学生思维已经完全打开,教师提出问题:
“你还知道哪些历史上的礼贤下士尊重人才的故事?
”学生应该能够联想到很多历史故事,如“文王请姜子牙”“燕昭王设黄金台尊郭槐为师”“齐桓公五次拜访小臣稷”等。
6.板书设计:
三顾茅庐
刘备
一顾、二顾——真诚
三顾——虔诚
关、张:
侧面烘托
这节课的教学中,我紧扣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这一主线,利用这篇教材,注重讲文以入情,紧扣文本再现课文形象、意境,激发起学生创造性思维,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文课应有的语文味,文化味和人情味。
我的说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拓展延伸,探究《三顾茅庐》故事经久不衰之秘
试探究为何《三国演义》经千年传唱成为佳话且经久不衰?
明确:
1.《三顾茅庐》的情节在史书中仅有寥寥几笔,但在罗贯中的笔下,这个故事丰润起来,并随着《三国演义》的感染力一同为人悉知。
2.《三顾茅庐》的“隆中对”部分,表现了诸葛亮之智,又类似于总纲内容,给人深刻印象,因此经久不衰。
3.古代士人都有一个择主而事的梦,求贤若渴也是贤君的表现,这正是士大夫乃至平民百姓的理想,因此经久不衰。
【教学提示】
该部分照应教学导入,教师可提供适量材料,方便学生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发挥学生的探究性思维。
三、板书设计
三顾茅庐
刘备:
求贤若渴 志向远大
诸葛亮:
才略高超淡泊名利
张飞:
言行鲁莽性格直爽
板书设计:
三顾茅庐
刘备
一顾、二顾——真诚
三顾——虔诚
关、张:
侧面烘托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1.介绍背景,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做了有效的铺垫,降低了难度。
2.重视学法的指导,从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的塑造,小说的特色等方面培养了阅读能力。
不足之处
1.由于部分学生对名著本身未进行全文阅读,对“隆中对”中的谋略不能详尽知悉,是一大遗憾。
2.对于本文语言特征,若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还可做更细致的分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 九年级 上册 语文 三顾茅庐 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