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中国近代史资料.docx
- 文档编号:10596285
- 上传时间:2023-02-21
- 格式:DOCX
- 页数:41
- 大小:63.77KB
史上最全中国近代史资料.docx
《史上最全中国近代史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史上最全中国近代史资料.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史上最全中国近代史资料
史上最全中国近代史资料
名词解释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同盟会所领导的推翻清朝专制王朝的革命。
(1分)1911年(辛亥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发动新军在湖北武昌举行起义,接着各省响应,外国帝国主义所支持的清朝反动统治迅速瓦解。
1912年1月在南京成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从此结束,民主共和国的观念从此逐步深入人心。
(2分)但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力量很弱,并具有妥协性,没有能力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彻底地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辛亥革命的成果迅即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篡夺,中国仍然没有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状态。
(2分)
二次革命:
以宋教仁被害和袁世凯出卖国家主权进行善后借款为导火线,孙中山毅然发动武装讨袁的“二次革命”。
1913年7月,革命党人先后在江西和江苏南京起事,宣布两省独立;接着上海和皖、粤、闽、湘、川等省市也相继宣告独立。
于北洋军阀在军事上占据优势,而革命党方面缺乏兵力和财力,内部意见又不一致,结果只坚持了两个月就失败了。
护国运动:
为了反对袁世凯称帝,1915年12月25日,蔡锷等在云南组织“护国军”出师讨伐袁世凯,击败北洋军阀。
随即许多省份相继独立,形成了席卷半个中国的护国运动。
次年3月,袁世凯在全国人民的反对声中被迫取消帝制,不久忧惧而死。
直皖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英、日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它们之间争夺中国的矛盾日益激化。
日本支持皖系军阀段祺瑞,把持着北洋军阀政府;美英支持直系军阀曹锟和吴佩孚与段祺瑞相对抗。
1920年7月,直系军阀联合奉系张作霖对皖系段祺瑞发动战争。
双方军队在河北的涿县、高碑店和杨村一带进行混战,皖系失败,段祺瑞被迫下台。
直奉两系共同把持北洋军阀政府。
第二次护法运动:
1920年11月,孙中山重返广州,再组军政府,发起二次护法运动。
1922年2月初,孙中山颁布动员令,分两路出师北伐。
但孙中山出师北伐遭到陈炯明的反对。
陈与直系军阀勾结起来,图谋夹击北伐军,并于6月发动武装叛乱,炮轰总统府。
孙中山8月被迫到上海,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
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分析了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后,指出中国现在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当前革命的敌人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革命的性质是民主主义革命。
大会制定党的最高革命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现阶段最低革命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是:
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这样,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在全国人民面前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内容:
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领导下,1922年1月至1923年2月,全国兴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①1922年1月,香港海员为增加工资举行大罢工,前后持续时间约4个月,迫使港英当局屈服。
它是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直接与帝国主义势力进行有组织的较量,推动了全国工人运动的发展。
②1922年9月,安源路矿17000余人,在刘少奇、李立三的直接领导下,为保障自身权利,改良生活待遇举行大罢工,迫使路矿当局承认了工人提出的大部分条件,最终取得了胜利。
③1923年2月4日,京汉铁路20XX0多名工人举行总罢工,遭到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残酷镇压。
工人运动此转入低潮。
意义:
①使中共和工人阶级认识到不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光靠工人阶级孤身奋斗是不可能战胜强大
1
敌人的。
②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中国革命应该联合各阶级参加,这就为中共三大的党内合作策略奠定了基础。
③表明要战胜全副武装的敌人必须用革命的武装来反对武装反革命。
瓦窑堡会议:
解决党的政治路线问题
1935年12月17日开始,党中央在其驻地陕西安定县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
出席和列席会议的有毛泽东、周恩来、洛甫等,洛甫主持会议。
会议分析了当时政治形势的基本特点和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动,阐述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指出,于日本的侵略已威胁到全中国各阶级,各阶层人民的生存,这就迫使一切不愿意当亡国奴的中国人民起来抗日,不但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要求抗日,民族资产阶级也要求抗日,地主买办阶级营垒中也会发生分裂和变化。
这种情况,使中国共产党不仅有必要而且有可能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党的政策的调整:
①把内战时期的“工农共和国”口号改为“人民共和国”口号;②改变对富农的政策,富农的财产不没收;③红军实行国内革命战争向民族革命战争的转变;④加强党的领导,扩大党的队伍,实现共产党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意义:
①使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形势下,有一条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②解决了遵义会议没有来得及解决的党的政治路线,从而保证了中国共产党能够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全民族的抗战。
洛川会议:
实行全民抗战
抗日战争一开始,中国共产党就号召全国人民总动员,广泛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实行全体人民参加战争、支援战争的全面抗战路线,亦即实行人民战争路线。
党认为,只有实行这样的路线,才能引导中国的抗战取得最后胜利,并使这个胜利成为人民的胜利。
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冯家村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会上,毛泽东作军事问题和国共两党关系问题的报告。
会议通过毛泽东起草的《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这是实行全面抗战路线的纲领,它把实行抗日同争取民主紧密地结合起来,争取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朝着有利于人民胜利结局的方向发展。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国民革命的兴起和统一战线中争夺革命领导权的斗争日益激化等新情势,都迫切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前途的基本问题——革命领导权、动力、对象、及革命前途等有清醒的认识,作出马克思主义的回答。
在这样的形势下,毛泽东于1925年12月写出了这篇文章:
1、中国资产阶级分为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既有革命性又有软弱性、妥协性。
2、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最接近的朋友,农民是最可靠的同盟军;3、工业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年3月,——中共领导农民运动的伟大纲领毛泽东此文是为了答复当时党内党外对于农民革命斗争的责难而写的:
1、肯定农民的作用及党领导农民革命的重要性;2、论述了建立农民革命领导权和农民革命武装的必要性;3、分析了农民的富农、中农、贫农三个阶层,认为贫农是农民中最革命的力量;4、相信群众、依赖群众、放手发动群众。
《论持久战》:
为了驳斥\亡国论\和\速胜论\,澄清党内外的混乱思想,阐明抗战的战略方针,毛泽东于1938年5月发表《论持久战》一文,分析了中日双方存在着的互相矛盾的四个基本特点;预见了抗战要经过战略的防御、相持和进攻3个阶段;指出要把抗战胜利的可能性变成现实性,必须坚持打人民战争。
它的发表,极大地提高了全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对国共两党运用正确的战略方针指导
2
共同抗日,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新民主主义论》——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完整形成
毛泽东一九四〇年一月九日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讲演:
1、为中国革命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客观依据2、革命阶段论和发展论相统一的观点3、文化与政治、经济的辩证统一的观点4、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革命文化的观点5、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
《论人民民主专政》——建立新中国的伟大纲领
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全国性政权即将建立的时刻,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二十八周年而写的一篇论文:
1、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之路2、总结了人民民主专政得以实现的国内和国外基本经验3、分析了各阶级在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4、论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内容和职能5、阐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任务
《新青年》:
1915年9月陈独秀创刊于上海,月刊。
第一卷名为《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一般笼统称之为《新青年》,1916年底迁址北京。
《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主要撰稿人有李大钊、鲁迅、胡适等。
十月革命后,《新青年》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从第8卷第一号起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机关刊物,1923年6月起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性机关刊物,1926年7月停刊。
古田会议:
1929年12月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的中共红四军九大,被称为古田会议。
在古田会议决议中,毛泽东强调了人民军队必须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批评了“司令部对外”等脱离党的领导的错误倾向。
古田会议决议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军队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它解决了长期分散的农村游击战争环境中如何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问题。
九国公约:
1922年2月6日,签订《九国关于中国事件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通称《九国公约》。
条约规定:
“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实质上是要挟中国政府执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
孙文越飞宣言
1922年陈炯明叛变后,孙中山从广东退居上海,绝境中得到共产国际的帮助。
1923年1月,苏联特使越飞来沪,在香山路中山寓所内与孙中山会晤,商讨改组国民党、建立革命军以及共产国际援助中国革命问题。
以此为精神,1月26日,双方联名发表《孙文越飞宣言》,表明孙中山开始抛弃对帝国主义的幻想和寻求国际进步势力援助的愿望,使国共第一次合作有了基础。
问题与主义之争:
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开来。
1919年6月以后,胡适《每周评论》上刊出他的《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一文,他说“空谈好听的‘主义’,是极容易的事,是阿猫阿狗都能做的事,是鹦鹉和留声机都能做的事”;“空谈外来进口的‘主义’,是没有什么用处的”;胡适劝大家多提出一些问题,少谈一些纸上的主义。
李大钊针对胡适的谬论,写了《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文章指出“若在有组织有生动的社会,恐怕必须有一个根本解决,才有把一个一个具体问题解决了的希
3
望。
”胡适又写了《三论问题与主义》和《四论问题与主义》,于《每周评论》被北洋军阀查封,“问题与主义”之争暂时中断。
“问题与主义”之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过程中发生的第一次思想论战,是社会革命论和社会改良主义的论战。
西湖会议:
1922年8月,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在浙江杭州西湖召开特别会议,具体讨论与国民党合作的方式。
参加会议的有陈独秀、李大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以及他的翻译张太雷等7人。
会议讨论了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问题。
会上,张国焘、蔡和森等人主张同国民党实行党外合作,建立联合战线。
马林传达了共产国际要中国共产党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中国国民党,以建立民主联合战线的建议。
会议经过激烈的讨论,接受了共产国际的建议,通过了相应的决议。
会议认为只要国民党能根据必要的原则进行改组,共产党员可以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这次会议进一步发展了中共二大关于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思想。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中国共产党早期从事领导工人运动的公开机关。
1921年8月成立于上海。
张国焘任主任,1922年,总部上海迁到北京,主任改为邓中夏,改《工人周刊》为机关刊物。
主要活动是对工人进行宣传教育,组织工会,领导工人开展罢工斗争。
初期以铁路工人为工作重点。
1922年在广州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的口号。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为全国工人运动的总通讯机关。
二七惨案后转入地下活动。
1925年中华全国总工会在广州成立后撤销。
戴季陶主义:
1925年6、7月间,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等职的戴季陶发表《孙文主义之哲学的基础》、《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两本小册子,以阐述三民主义为名,提出一套比较系统的反对容共政策的理论。
戴季陶主义的出现,是革命高潮到来之际资产阶级力图分裂统一战线的征兆。
它不仅促使国民党新右派形成,为其反共夺权作了理论与舆论上的准备,而且助长了国民党老右派的反革命活动,并从思想上把国民党的新老右派联合起来,对革命统一战线产生了极大的破坏作用。
戴季陶的反动观点受到共产党人的猛烈抨击。
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4年1月20日,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国立高等师范学校礼堂召开。
孙中山以总理的身份担任大会主席。
代表总额196人,当天到会165人,其中有以个人身份参加国民党的共产党员李大钊、谭平山、瞿秋白、于树德、毛泽东、林伯渠、王烬美、夏曦等人。
李大钊被孙中山指定为大会五人主席团成员之一,是大会章程、宣言、宣传三个审查委员会的委员。
孙中山致大会开幕词,他说:
“此次国民党改组,有两件事:
第一件,是改组国民党,要把国民党再来组成一个有力量有具体的政党;第二件,就是用政党的力量去改造国家。
”内容:
孙中山在1924年1月于广州召开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
①新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对外主张“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对内主张“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②民权主义主张直接的、普遍的、革命的民权,即“为国民者,不但有选举权,且兼有创制、复决、罢官诸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者所得而私”;“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及权利;而凡卖国罔民以效忠于帝国主义及军阀者,无论其为团体或个人,皆不得享有此等自及权利”。
③民生主义规定了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个原则。
平均地权是国家制定土地法、土地征收法及地价税法,防止“土地权之为少数人所操纵”;对“农民之缺乏土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
”后不久,孙中山将上述方针归纳“耕者有其田”。
节制资本是凡具有独占性质或规模过大之企业,“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工人之失业者,国家为之谋救济之道”。
意义:
新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民主义,它克服了旧三民主义没有明确的反对帝国主义的纲领和彻底的反封建纲领、特别是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纲领的根本弱点,对旧三民主义建立资产
4
阶级共和国的理想采取了批判态度。
它的政治原则和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即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基本上是一致的,因而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各革命阶级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
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是孙中山的一个伟大功绩。
向导:
中国共产党第一中央政治机关报,1922年9月在上海创刊,1927年终刊,主编先是蔡和森,后是瞿秋白,始终把宣传党的纲领和政策放在首要地位,是我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影响最大的一报纸。
二七惨案:
1923年2月7日中国直系军阀吴佩孚镇压京汉铁路工人罢工的流血事件。
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各站工会代表在郑州召开总工会成立大会。
吴佩孚丢弃“保护劳工”的假面具,命令军警用武力加以阻挠和破坏,并封闭总工会会所。
总工会当即组织全路2万工人举行总同盟罢工,2月7日,曹锟、吴佩孚等派大批军警分别在长辛店等处进行血腥镇压,林祥谦被捕后,拒绝下令复工,慷慨就义。
施洋也在武昌被杀害。
第二次直奉战争:
1924年9月,江苏直系督军齐燮元为夺取上海,向盘踞于浙江的皖系督军卢永祥开战。
双方相持于嘉定、太仓、浏河一带。
江浙战争爆发后,奉系军阀张作霖与皖系军阀卢永祥相呼应,于9月15日,率奉军15万人分六路向直系发起进攻,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
直奉两军在山海关一带发生激战。
正当吴佩孚率军在山海关与奉军交战时,直系将领冯玉祥率师从前线秘密回到北京,发动政变,囚禁曹锟,吴佩孚在前线大败,率残兵大沽口从海上逃往长江流域一带。
第二次直奉战争以直系曹锟、吴佩孚的失败而告终。
奉系军队进入关内。
冯玉祥与张作霖成立了以皖系段祺瑞为执政的临时执政府,北京政权落入段祺瑞之手。
五卅运动:
1925年5月30日,上海各校学生20XX多人到租界内进行反帝宣传讲演,要求释放被捕的工人、学生等。
英巡捕又拘捕学生100多名,关押在南京路的老闸捕房。
上海各阶层群众数千人,赶到捕房周围,要求释放学生。
英国巡捕蓄意向群众开枪,当场打死10多人,打伤数十人,造成了五卅惨案。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上海爆发的以工人为主体的有全国各阶层人士广泛参加的反帝爱国运动。
意义:
①中共领导的第一次全规模的反帝运动,它揭开了全国大革命的序幕,为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奠定了群众基础。
②锻炼和培养了大批工人干部,为中共扩大了力量。
③充分证明了帝国主义、封建军阀、买办资产阶级是中革命的敌人,民主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同盟者,只有无产阶级革命最彻底,这就为中共正确认识和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提供了客观依据,对民族革命基本思想的初步形成起了很大作用。
三一八惨案:
1926年1月吴佩孚同张作霖“谅解”以后,直奉联合进攻冯玉祥的国民军。
3月12日,两艘日舰护卫奉系军舰开进大沽口,并炮轰大沽口国民军。
国民军还击,将两艘日舰驱逐出大沽口。
事后,日本以国民军破坏《辛丑条约》为借口,纠合英、美、法等八国公使,于16日向北洋军阀段祺瑞政府提交最后通牒,提出拆除大沽口军事设施等无理要求,限在48小时内答复,否则要以武力解决;各帝国主义国家的军舰向大沽口云集,以武力相威胁。
此事称“大沽口事件”。
3月18日,在中共北方区委领导下,北京六十多个团体和八十多所学校共约五千多群众在天安门举行“反对八国最后通牒的国民大会”,通过了驳回八国最后通牒和驱逐八国公使等决议。
会后,举行行示威,到段祺瑞执政府请愿。
在帝国主义指使下,段祺瑞下令军队向行队伍开枪,用大刀砍杀,当场打死四十七人,打伤二百多人。
中共北方区委负责人李大钊、陈乔年也被打伤。
鲁迅称这惨案发生的一天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5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
农民运动讲习所最初创办于1924年7月,是在共产党人彭湃等人倡议下,经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而开办的培训农运干部的学校。
从1924年7月至1926年9月,共举办了6期,培养农运干部800多名。
其中,毛泽东同志举办的是第6期,即最后的一期。
毛泽东任所长,肖楚女、彭湃、周恩来、恽代英、李立三、阮啸仙等著名的共产党人担任教员。
这一期培训全国各地农民运动的骨干300余人。
农讲所每届时间定1个月,毕业后选派为农民运动特派员。
在兴办过程中,讲习内容不断丰富,讲习时间也逐渐延长。
第一届共有学员38人,其中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20名,彭湃为主任。
讲习所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既开设基础理论课、专业课,如《帝国主义》、《社会问题与社会主义》、《中国史概要》、《中国农民问题》等,也开设军事训练课程。
军训时间占1/3。
此外还组织学生深入农村调查研究中国农村的现状及问题。
学生毕业后须回原地,从事当地的农民运动。
马林:
原名斯内夫利特,于1883年生于荷兰鹿特丹,曾在荷京大学读书,能说流利的英、法、德等多国语言,1920年8月列宁任命他为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
1921年7月23日马林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同年12月23日,马林在中共党员张太雷陪同下到桂林,并三次会见孙中山,向孙中山提出了许多新的建议。
在马林的推动下,促成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
鲍罗廷(1884—1951):
原名米哈伊尔马尔克维奇鲍罗廷。
犹太人。
出生俄国。
1903年参加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后去美国,参加美国社会党。
1918年回到俄国,在苏俄外交人民委员会工作,1919年参加共产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曾任美国、墨西哥、西班牙、德国、英国等国的密使。
1920年参加在阿姆斯特丹召开的共产国际会议。
1923年9月来华接替马林的工作,担任共产国际驻中国的代表和苏联驻国民党的代表,后被国民党聘为顾问。
1926年三二○事件后,继续推行对蒋介石的退让政策。
1927年,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后,宣布解除苏联顾问职务。
同年10月,苏联把他召回莫斯科,并停止他在共产国际的工作。
邓演达国民党左派领袖之一,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创始人之一。
1919年,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
1922年5月,参加孙中山组织的北伐。
在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严厉谴责国民党右派的反共活动,积极维护孙中山的三大政策,被选为国民党第二届中央候补执行委员。
1930年5月,邓演达组成的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
8月,在上海召集会议,通过邓演达起草的纲领《政治主张》,举行结党式,他被选为中央干事会总干事。
1930年秋,邓演达在上海秘密组织了黄埔革命同学会,号召黄浦学生起来推翻蒋介石的反动统治。
1931年8月17日,邓演达在上海被蒋介石逮捕,并被解送南京关押。
11月29日,在南京被秘密杀害。
西山会议派:
中国国民党内的一个反对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派别。
代表人物有谢持、邹鲁等。
1925年在北京西山非法召开“国民党一届四中全会”,因而得名。
通过了反苏、反共、反对国共合作的议案,会后在成立“国民党中央党部”,与广州国民党中央相对抗,西山会议派的分裂活动遭到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及各级地方党部的强烈反对。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西山会议派与蒋介石集团合流。
中山舰事件:
孙中山逝世以后,国民党右派加冯争夺革命的领导权。
蒋介石制造了“中
山舰事件”。
蒋介石借口共产党“阴谋暴动”,在黄埔扣押中山舰,逮捕海军局代理局长、共产党李之龙,并扣留军校和国民革命军第一军中的共产党员。
中共中央派第国焘至广州,采取妥协退让政策,同意共产党员退出第一军。
通过这一事件,蒋介石不仅打击了中国共产党,还打击了国民党左派,并大大加强了他在政治、军事上的地位。
6
省港大罢工:
广州和香港工人为反抗帝国主义制造五卅惨案,支援上海人民反帝斗争而举行的大罢工。
广州和香港返回广州的罢工工人、市郊农民、学生和黄埔军校学生军举行集会游行,英、法帝国主义军队以机枪群众射击,造成沙基惨案。
这一事件,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怒,积极支援省港大罢工。
中华全国总工会为加强对罢工的领导成立了以苏兆征为委员长的省港罢工委员会,并组成工人纠察队,严密封锁香港和沙面租界.这次罢工在全国人民支援下,坚持到1926年10月结束,历时16个月,是世界罢工史上罕见的。
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锻炼了工人阶级,对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和准备北伐战争起了重大作用。
整理党务案:
蒋介石以“改善中国国民党与共产党间的关系”为名,提出所谓“整理党务案”,并在国民党二届二中会上通过。
它的主要内容是,共产党员在国民党高级党部任执行委员的人数,不得超过总数的1/3;共产党员不能担任国民党中央各部部长;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员名单要交给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保管等。
陈独秀、张国焘等继续退让表示完全接受。
这样,在蒋介石的策划下,一些右派分子窃取了国民党中央的部长职位,蒋介石也当了国民党中央党务委员会主席和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等职务,为他以后发动反革命政变准备了条件。
北京政变:
1924年10月,直系将领冯玉祥乘第二次直奉战争激烈进行、北京空虚之际,倒戈回师北京,发动北京政变,囚禁贿选总统曹馄,改组内阁,并将博仪驱逐出故宫。
冯又联合张作霖,共推皖系军阀段棋瑞任临时执政。
北京政变后,冯玉祥将部队改称国民军,同情广东革命政府,并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事。
五原誓师:
冯玉祥北京政变失败后,1925年,同共产党人取得了联系。
1926年3月,冯玉祥从绥远平地泉启程赴苏联访问,8月中旬离苏回国。
在此期间他加入国民党,并宣布国民军全体入国民党。
国民党中央任命他为国民军党代表、国民政府委员、军事委员会委员。
时广东国民政府已开始北伐,北伐军胜利进入湖北。
9月17日,冯玉祥在绥远五原誓师,宣布就任国民军联军总司令,率军南下参加北伐,与广东国民政府北伐军遥相呼应。
同年底占领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史上最 全中国 近代史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