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庄煤矿安全评价.docx
- 文档编号:10588471
- 上传时间:2023-02-21
- 格式:DOCX
- 页数:49
- 大小:69.36KB
新庄煤矿安全评价.docx
《新庄煤矿安全评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庄煤矿安全评价.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庄煤矿安全评价
前言
新庄煤矿位于徐州市东郊约22km贾汪区大吴镇境内,南约2km有京杭大运河流过,东2.5km处有206国道与矿门前徐贾公路相通,水陆交通十分便利。
矿井始建于1958年,原名旗山煤矿新庄二号井,1968年报废。
1970年交丰县人民政府改造,1971年修复-230m水平并简易投产,1981年延深至-380m水平。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9万t/a,核定生产能力达10万t/a。
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应当依法进行安全生产评价。
根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第8号令《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和《江苏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意见》,新庄煤矿委托江苏健峰认证中心对其进行煤矿安全现状综合评价。
煤矿安全现状综合评价就是通过对煤矿设施、设备、装置实际情况和管理状况的调查分析,定性、定量分析其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危险程度,对其安全管理状况给予客观的评价,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江苏健峰认证中心在接受新庄煤矿安全综合评价任务后,按照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的《煤矿安全评价导则》和本认证中心编制的《煤矿安全综合评价作业指导书》的规定和要求,认真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组织有关评价人员和技术专家按照煤矿安全综合评价的六个步骤,开展新庄煤矿安全现状综合评价。
评价组听取了新庄煤矿安全生产情况介绍,分综合、顶板、一通三防、防治水、机电、爆炸材料及救护系统六个单元,对新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软硬件、井上下现场进行了现场调查。
评价组依据新庄煤矿提供的资料,根据《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和行业规章,定性、定量分析其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危险度,对其安全管理状况给予客观的评价,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本项目安全现状综合评价报告完成时间为2004年9月7日,专家评审通过时间为2004年11月20日。
随后江苏健峰认证中心评价组即按专家评审意见对安全现状综合评价报告做进一步的修改、完善。
1概述
1.1安全评价对象及范围
1.1.1安全评价对象
本次煤矿安全现状综合评价的对象为天能集团新庄煤矿。
1.1.2安全评价范围
本次煤矿安全现状综合评价的范围为新庄煤矿的生产系统、辅助系统和安全管理。
煤矿安全评价主要内容为:
(1)评价煤矿安全管理模式对确保安全生产的适应性,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机构及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制度等安全管理相关内容是否满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及其落实执行情况,说明现行企业安全管理模式是否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
(2)评价煤矿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系统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明确其是否满足煤矿实现安全生产的要求;
(3)评价各生产系统和辅助系统及其工艺、场所、设施、设备是否满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
(4)识别煤矿生产中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危险度;
(5)评价生产系统和辅助系统,明确是否形成了煤矿安全生产系统,对可能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1.2安全评价依据
本次安全评价依据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规程、规范、标准以及其它有效技术文件进行。
1.2.1主要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6)《煤矿安全监察条例》
(7)《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监察规定》
(8)《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9)其他有关的法律法规
1.2.2主要规程规范和标准
(1)《煤矿安全规程》(2001年版)
(2)《煤矿安全评价导则》
(3)《煤矿建设工程安全监察手册》
(4)《矿井水文地质规程》
(5)《煤矿防治水工作条例》
(6)《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13-90)
(7)《矿井防灭火技术规范》
(8)《矿井通风质量标准化标准》
(9)《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8-2000)
(10)《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GB4064-83)
(11)《爆炸性环境防爆电气设备》(GB3836)
(12)《煤矿井下保护接地装置的安装、检查、测定工作细则》
(13)《煤矿井下低压电网短路保护装置的整定细则》
(14)《煤矿井下低压检漏保护装置的安装、运行、维护与检修细则》
(15)其它有关的规程规范和标准
1.2.3有关的主要技术文件和资料
(1)《新庄煤矿采掘工程平面图》
(2)《新庄煤矿井上下对照图》
(3)《新庄煤矿通风系统图》
(4)《新庄煤矿提升运输系统图》
(5)《新庄煤矿供电系统图》
(6)其它有关图纸和资料
(7)采掘工程平面图
(8)井上下对照图
(9)东三采区设计图、设计说明书
(10)1311工作面设计图、掘进作业规程
(11)-230m轨道下山设计图、掘进作业规程
(12)1302工作面设计图、回采作业规程、支护质量及顶板动态监测记录表
(13)单体液压支柱检修及性能测试记录
(14)锚杆支护质量检测记录、混凝土强度检验记录、顶板离层仪监测记录
(15)苏经贸煤炭[2003]1176号:
关于公布2003年全省国有煤矿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通知。
(16)中国矿业大学通风安全工程系和新庄煤矿2003年7月测定: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报告。
(17)中国矿业大学动力工程系和新庄煤矿2003年7月主要通风机测试报告。
(18)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煤炭自燃倾向等级鉴定报告表。
(19)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表
(20)安徽理工大学《2002年通风设备性能鉴定报告》
(21)中国矿大能源学院《2003年通风设备检测报告》
(22)徐州质量技术监督金属材料检验站《2004年连接装置检测报告》
(23)山东煤矿机电设备安全测试中心《2003年连接装置探伤报告》
(24)《新庄煤矿安全生产现状综合评价报告》2004年9月
(25)《新庄煤矿矿井地质报告(修编)》2003年4月
(26)2003年评估报告(防治水部分)
1.3煤矿概况
新庄煤矿原为徐州矿务集团旗山煤矿新庄二号井,位于徐州市东郊约22km贾汪区大吴镇境内,南约2km有京杭大运河流过,东2.5km处有206国道与矿门前徐贾公路相通,水陆交通十分便利。
矿井始建于1958年,原名旗山煤矿新庄二号井,1968年报废。
1970年交丰县人民政府改造,1971年修复-230m水平并简易投产,1981年延深至-380m水平。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9万t/a,核定生产能力达10万t/a。
矿井井田走向长1.67km,倾斜宽0.8km,面积1.34km2。
主采煤层为下石盒子组1、3煤层,1煤层厚0.8~1.5m/1.3m;3煤层厚1.8~3.5m/2.5m。
全区分布稳定,结构简单。
1、井田地质概况
本区自上而下主要有第四系冲积层,二迭系下石盒子组砂岩等含水层。
(1)、第四系冲积层含水层
该层全厚18~40m,平均30m。
按其成因,一般可分为3~4层:
上部为黄土质粉砂层,系黄泛冲积,厚5~8m,夹有0.2~0.4m的薄层砖红色粘土透镜体,本层孔隙度高,渗透性好,富含孔隙水,易与地表水发生联系,是民用井的取水层;中部为灰黑色砂质粘土层,含砂质和较富的腐植质,属沼泽相沉积,一般厚2~6m,透水性差;下部为土黄色~砖红色粘土砂礓层。
厚10~20m;上下部含砂疆小而少,以粘土为主,中部含砂礓较多而大,粒径1~20cm不等,含孔隙承压水,富水性弱;底部为褐红色粘土层,厚度2~4m,上部含少量砂礓,与其上的粘土砂礓层无明显界面,富含铁锰结核,粘性较强,隔水性较好。
据冲积层抽水资料:
单位涌水量q=0.07~2.29L/s.m,渗透系数K=0.33~32.4m/d,富水性小至中等,水质为低矿化度(M=0.48~1.02g/L)的HCO3――Ca2+,Mg2+型水为主。
井筒通过冲积层时一般涌水量在10~20m3/h,新庄斜井最大达60m3/h。
局部地区冲积层底部有第三系褐红色砾岩层,为古河床冲积物,最厚在10m以上。
砾石成分复杂,主要有灰岩和石英砂疆,磨圆度中等,分选性差,粒径5~10m,多呈胶结状态。
本层为泥质胶结,较松散,具蜂窝状洞穴,其含水性和透水性都比较好,钻孔揭露时均有漏水现象,甚至全露,据临近的董庄矿风井揭露时,最大涌水量达7m3/min。
本区积水层孔隙水的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垂直补给,故水位埋深随季节变化幅度较大,雨季可上升到据地表0.8m,枯季可下降到6.5m以下,平均3.6m。
冲积层孔隙水的径流排泄除向下伏基岩含水层垂直补给,通过井筒、含水层露头以及采空区导水裂隙带越流补给矿井外,主要还是水平径流汇入不牢河。
(2)下石盒子组砂岩含水层
该组地层砂岩层数多,厚度大,裂隙比较发育,上部以上石盒子组底部奎山砂岩为界,下部以分界砂岩与山西组为界。
岩性由杂色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与灰白色~灰绿色砂岩伴生组成,富存砂岩4~9层,一般5层,多为长石石英砂岩,以细~中粒为主,坚硬致密,胶结物多为泥质、钙质,次为硅质,具有节理裂隙。
一般对回采产生影响的主要含水层为煤层顶板之上的三层砂岩,习惯上自1煤顶板向上将3层砂岩编号为Ⅰ、Ⅱ、Ⅲ层。
其中:
Ⅰ层距煤层顶板0~12m,厚度在3.5~36m,平均10m。
灰白色中-细粒石英砂岩,泥质胶结,裂隙不甚发育,采掘时有少量滴淋水出现,新庄井北异104面实测水量6.1m3/h,-300m水平337面水量最大20.2m3/h,深部揭露时淋水较少。
Ⅱ层砂岩距煤层顶板28m,煤厚在8~22m,平均15m,多呈中粒,泥质结构。
从316孔揭露局部发育0.7cm的裂隙,且全层漏水,说明富水性好。
Ⅲ层砂岩距煤层顶板平均55m,一般厚度在7m,为中~粗粒石英砂岩,泥质胶结为主,次为硅质,钙质胶结,裂隙比较发育,向上的一、二个薄层砂岩距煤层较远及裂隙不甚发育。
在回采过程中尤其在初次放顶时,波及到Ⅱ层砂岩往往引起突水,为主要的涌水水源,Ⅲ砂作为补给水源补给Ⅱ砂后再涌入工作面。
另外,在距1煤顶板136~159m,平均148m,厚度在30m左右的奎山砂岩,裂隙比较发育,富水性好,钻孔揭露有漏水现象,一般对下石盒子组煤层回采不构成影响。
据钻孔抽(放)水试验资料:
下石盒子组砂岩含水层勘探期间单位涌水量q=0.11~0.473L/s.m,正常生产期间单位涌水量q=0.87~0.981L/s.m,渗透系数K=0.039~2.00m/d,富水性中等。
水质为低~中等矿化度(M=0.59~5.07g/L)的混合型水,有C1-、SO4――Na+、K+-Mg2+和HCO3-、C1-—Na++K+、Ca2+、Mg2+水。
由于矿井范围内大都是空采区,因此,矿区水文地质条件较为简单,主要充水因素有:
a第四系冲积层
本区第四系松散层厚度为16~25m,平均21m,该层中部1~2层砂岩,含水性较好,据旗山矿水文资料,单位涌水量g=0.07~2.29L/s.m,渗透系数k=0.33~32.4m/d,富水性弱~中等。
在本矿井筒穿过冲积层的涌水量为15~20m3/h,目前,该水的一部分有防尘管路引入井下采掘工作面,供矿井防尘使用,剩余水量由-25m泵房排到地面。
-13m主、付井横管正常涌水量在18m3/h,最大涌水量在25m3/h。
b3煤顶板砂岩水
本区在距1煤煤层顶板0~12m处,有一层厚度为3.5~36m,平均10m的灰白色中~细粒石英砂岩,泥质胶结,裂隙不甚发育,采掘揭露时有少量淋水现象出现。
在原新庄一号井北异104面实测水量6.1m3/h,-300m水平337面水量最大20.2m3/h,深部揭露时淋水较少。
由于本区及周围大多为采空区,其电脑砂岩水已得到完全释放,所以,矿井在开采过程中不受顶板砂岩水的威胁,局部淋水量在2m3/h以下。
矿区东部煤层顶板砂岩裂隙水转化为老空水在-380m付车场上部涌出,正常涌水量12m3/h,最大涌水量25m3/h
c老空区积水
在浅部采空区通过-230m西大巷涌出的正常涌水量为20m3/h,最大涌水量为30m3/h;在采空区复采时,局部低洼的积水,常采用追水掘进,边掘进边排水方法掘进,故对采掘生产也不够成威胁。
综上所述:
矿井正常涌水量50m3/h,最大涌水量80m3/h,水文地质类型属简单型。
防治水工作的重点为局部老空区积水的疏、排、放和地面洪水的灌入。
1.4煤矿生产系统概况
1.4.1开拓布局
矿井为斜井-暗斜井开拓方式,其中主斜井为轨道运输,运输煤炭、物料兼进风,副斜井为提升人员兼回风。
主、副斜井到-230m第一水平后,形成井底车场及石门,东主下山为轨道运输斜巷,运输煤炭兼进风,东副下山作为辅助提升,用于提矸、下料、提升人员兼回风。
目前,采区为-380m水平三采区。
目前,矿井有3个掘进头:
1311进风巷、1311回风巷、-230m轨道下山。
1.4.2矿井通风系统
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通风方法为抽出式。
主斜井进风,副斜井回风。
地面抽风机房安装有型号4—72—11No16B离心式扇风机一台,配用电机型号为JR115—6,额定功率为75KW,另一台型号为BD(K)—No14轴流对旋式扇风机,配用电动机型号为YB280S—6,额定功率为2×45KW,离心式扇风机采用反风道反风,轴流式采用反转反风。
目前全矿共有三个掘进工作面用风,矿井需风量为1301m3/min,总进风量为1374m3/min,总排风量为1497m3/min,外部漏风率为6.9%,水柱计读数为1622Pa,矿井有效风量利用率为86.5%,矿井等积孔为0.74m2,最大通风线路长度为4050m。
1.4.3矿井防尘系统
矿主采煤层为二迭系下石盒子组1、3煤层,煤尘均有爆炸危险性,1煤煤尘爆炸指数为37.02%,3煤煤尘爆炸指数为40.89%。
防尘用水来自地面200m3的消防水池,水源充足,向消防水池供水设备为2台100D45×3潜水泵,其中1台备用,每台供水能力为50m3/h。
地面管路埋置于地下0.5m,满足防冻要求。
防尘系统:
付斜井、井底车场、安装Ф100防尘水管,皮带机道安装Ф50防尘水管,工作面两道及掘进头采用Ф25防尘水管,工作面内及掘进头30m范围内,采用软管。
1.4.4矿井防灭火系统
该矿1、3煤重庆煤科分院鉴定为不易自燃煤层,,故未建注浆防火系统。
井下消防水系统和防尘系统共用,井上、下设置了消防材料库,井上、下各要害场所及井下采掘头面消防重要地点均按规定配齐了灭火器等消防器材。
矿井重要防火部位主要有井口房及联合建筑物,地面风道采用不燃性材料建成。
1.4.5矿井安全监控系统
新庄矿为低瓦斯矿井,井下采掘头面实测浓度为0~0.08%,暂未装备矿井安全监控系统。
井下工作面均按规定安装甲烷断电仪,掘进工作面同时安装了风电闭锁装置。
配备了瓦斯便携仪、光学瓦斯检定器等仪表装备。
1.4.6矿井排水系统
据矿资料,2003年矿井最大、最小、平均涌水量分别为62.4m3/h、50.40m3/h、56.0m3/h。
-230m水平中央泵房:
6GD67×6型水泵1台,D155-30×10型水泵2台。
额定排水能力单泵150m3/h;输水管路Ф200、Ф150各一趟,输水能力389m3/h。
主、副水仓容积分别为330m3、200m3。
-380m水平安装3台D46-50X型泵,单台排水能力46m3/h,输水管路Ф75两趟,输水能力138m3/h。
主、副水仓容积分别为150m3、50m3。
在2004年5月15日进行了-380m水平和-230m水平的水仓清理和水泵联合试运转。
1.4.7矿井提升系统
矿井提升系统为二级提升,有-380m水平提升至-230m水平,再由-230m水平提升至地面。
主斜井提升机型号为2JK-2/30型,主下山提升机型号为KY/1600/1224型,提升容器为1吨固定式矿车,副斜井提升机型号为GKJ1.6×1.2-20型,副下山提升机型号为GKT1.2×1-30型,提升容器为1t矿车、材料车及人行车,矸石及材料采用串车提升。
1.4.8矿井运输系统
-230m大巷采用电机车牵引,斜巷采用串车提升。
1.4.9矿井供电系统
矿井采用双回路供电,两路电源均引自瓦庄35kV变电所,架空线路采用LGJ-95型导线,线路长均为1km,每回路均能担负矿井全部负荷。
地面设6kV变电所一座,安装有SJ-560/8型、S11-MR-500/6型和SJ3-180/6型变压器各一台。
两路下井6KV电缆型号分别为:
MYJV22-3×35型,长度640m。
-230m设中央变电所,内有BGP12-6N
(1)型高压隔爆真空配电箱10台,KS9-315/6型和KLJ2-240/6型变压器各一台。
-380m及水平分别设采区变电所,-380m变电所有KSJ2-180/6型和KSJ-200/6型变压器各一台。
-340m变电所有KSJ2-240/6型变压器两台。
1.4.10矿井灾害预防系统
矿井能按年度计划要求,组织人员编写年度灾防计划,并报公司审批。
每年矿都成立以矿长为总指挥的救灾抢险指挥部,下设事故抢险、医疗救护、后勤保障、技术等专业组。
每年举行一次矿井救灾演习。
矿设置了2个救护小队,共17人。
队员全部经过专门培训并获得合格证书。
救护队装备有:
4h正压呼吸器9台、自动苏生器1台、呼吸器校验仪1台、高浓度瓦检仪1台、CO鉴定仪1台、CH4、O2两用报警仪2台、氧气充填泵1台。
救护小队人员、装备符合《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
1.4.11相邻矿井情况
本矿周围小煤矿已全部关闭,东与徐州矿务集团公司旗山矿接壤,西与徐州矿务集团公司权台矿接壤,对本矿井都无威胁,废弃老巷主要为旗山采空区老巷,对回采有一定的影响,在采掘过程中,要加强探放水和有害气体的检查,制定专门安全技术措施。
2评价单元危险程度等级划分与
事故统计分析
2.1评价单元的划分
为了便于安全评价人员收集、分析、整理相关资料,全面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和危险程度评价,保证安全评价单元的相对独立性,结合江苏煤矿安全管理的实际情况,本次煤矿安全现状综合评价单元按专业划分为:
采煤掘进、一通三防、机电运输、防治水、救护及爆炸材料管理、安全管理6个单元。
2.2危险程度等级划分
为了便于定性评价出矿井重大危险、有害因素的危险度,根据重大危险、有害因素可能导致的后果,将危险度划分为四个等级:
Ⅰ级——轻度危险一般不会造成人员伤亡及系统的损坏。
Ⅱ级——中度危险处于事故的边缘状态,暂时还不至于造成人员伤亡、系统损坏或降低系统性能,但应予以排除或采取控制措施。
Ⅲ级——高度危险会造成人员伤亡或系统损坏,要立即采取防范对策措施。
Ⅳ级——极度危险会造成人员重大伤亡及系统严重破坏的灾难性事故,必须予以果断排除并进行重点防范。
2.3事故统计分析
2.3.1死亡事故统计分析
该矿自1971年投产以来共发生死亡事故9起,死亡15人,其中顶板事故6起,死亡8人,占事故死亡人数的53.3%。
提升运输事故5起,死亡5人,占事故死亡人数33.3%。
其它事故2起,死亡2人,占事故死亡人数13.4%。
2.3.2安全生产的致因因素、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
工作面回采时,老顶来压、周期来压及回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时,顶板破碎,容易发生冒顶,造成采煤工作面发生顶板事故6起、死亡8人,占事故死亡人数的53.3%,说明顶板是该矿的主要危险源。
另外,该矿煤尘有强爆炸性,是矿井安全生产的重大危险源。
管理和培训因素:
矿少数干部安全思想意识不强,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职工安全意识差,违章作业也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因素。
3安全管理评价
3.1安全管理体系适应性评价方法和过程
安全管理体系适应性评价方法和过程,是通过矿对安全管理体系的汇报、查阅有关资料、向有关管理人员了解和对安全管理体系的分析等方法,分析管理机构的设置、管理人员的配备、管理制度的建立及其执行情况、安全投入情况和安全培训的情况,分析管理体系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是否满足矿安全生产的实际需要。
3.2安全管理模式、制度的建立及其执行情况分析
3.2.1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
新庄煤矿安全管理模式为矿、科二级管理。
新庄煤矿有矿长1人,书记1人,副书记1人,工会主席1人;副矿长4人(分管生产、机电、经营、安全),技术负责人1人。
矿长朱有功为矿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
全矿设安全科、生产科、技术部、机电科、政工科、劳资科、企管科、财务科、供应科、销售科、保卫科、办公室、工会、13个科室,其中管理干部:
30人,技术人员:
48人。
生产工区有1个采煤工区,3个掘进工区,1个运搬工区,1个通风工区。
能满足矿井安全生产技术管理需要。
矿成立了安全领导小组,由矿长朱有功任组长,副矿长王京龙任副组长,矿有关部门负责人为安全领导小组成员,明确了矿井水、火、瓦斯、煤尘、顶板、提升、运输、火工品、供电等专业的分管领导、分管单位、主管人员、监督人员。
为规范、明确各岗位责任,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秩序良好,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等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有关文件精神,新庄矿建立了各级领导、职能机构、岗位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并汇编成册。
共有矿长等36个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工会劳动保护等24个职能部门业务保安责任制,采掘工等138个工种岗位责任制以及井口维护员等25个特殊岗位操作规程。
3.2.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其执行情况分析
(一)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该矿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及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建立安全办公会议制度、安全质量检查制度、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与反馈制度、安全目标管理及奖惩制度、安全教育与培训制度、安全技术管理制度、爆破器材使用、管理发放制度、事故统计报告制度、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评比制度、入井检身制度和上下井人员清点制度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该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基本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能够满足矿井安全生产管理的需要,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和完善:
1、与煤安监办字〔2004〕42号文件要求相比缺安全投入保障制度。
2、矿长安全办公会研究的问题未进行整理,未落实责任单位、责任人、整改时间、无跟踪落实记录。
3、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岗位责任制不全,采掘工无岗位责任制,其余工种无安全生产责任制。
解决措施:
抽出专门人员对全矿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责任制进行修改、补充。
3.2.3安全投入
安全技术措施、“通防”专用资金需要的费用能按照公司要求提取和使用,但需要的费用、材料和设备,均列入企业财务、供应计划。
2004年计划产量11.5万t,每吨煤提取10元作为维简资金,其中安全技术措施和“一通三防”专项资金分别提取133.8万元和12.15万元。
2004年安排安全技术措施计划15项,资金138.8万元;“一通三防”专项资金计划4项,资金12.15万元。
1~8月份已完成安全技术措施计划19项,资金140.53万元;“一通三防”专项资金计划15项,资金23.446万元,超额完成了全年计划。
今后要根据财建(2004)119号文件、苏煤安(2004)20号文件要求使用安技措与一通三防专项资金,做到专款专用。
3.2.4安全培训情况
矿成立了安全技术培训领导小组,由矿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并亲自抓安全教育技术培训工作。
矿设立了安全教育培训专职机构,即矿安全培训中心。
安培中心现有安培教师10人,其中:
专职教师2名,兼职教师8名,这10名教师均经省安培中心培训,取得安全培训教师《资格证书》。
2004年矿制定了安全教育技术培训计划,并按计划对职工进行安全培训。
2004年超额完成了年初下达的安全培训计划,外培超计划38%,内培超计划27%,先后对23个工种进行了安全技术培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庄 煤矿安全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