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现代文阅读复习题及答案50.docx
- 文档编号:10581844
- 上传时间:2023-02-21
- 格式:DOCX
- 页数:46
- 大小:190.45KB
高考现代文阅读复习题及答案50.docx
《高考现代文阅读复习题及答案5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现代文阅读复习题及答案50.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现代文阅读复习题及答案50
高考现代文阅读复习题(及答案)50
一、高中现代文阅读
1.(2019•江苏)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天津的开合桥
茅以升
开合桥就是可开可合的桥,合时桥上走车,开时桥下行船,一开一合,水陆两便,是一种很经济的桥梁结构。
但在我国,这种桥造得很少,直到现在,几乎全国的开合桥都集中在天津,这不能不算是天津的一种“特产”。
南运河上有金华桥,于牙河上有西河桥,海河上有全钢桥、全汤桥、解放桥。
这些都是开合桥。
为什么天津有这样多的开合桥呢?
对陆上交通说,过河有桥,当然是再好没有了。
但是河上要行船,有了桥,不但航道受限制,而且船有一定高度,如果桥的高度不变,水涨船高,就可能过不了桥。
要保证船能过桥,就要在桥下预留一个最小限度的空间高度,虽在大水时期,仍然能让最高的船通行无阻。
这个最小限度的空间高度,名为“净空”,要等于河上航行的船的可能最大高度。
根据河流在洪水时期的水位,加上净空,就定出桥面高出两岸的高度。
如果河水涨落差距特别大,如同天津的河流一样,那么,这桥面的高度就很惊人了。
桥面一高,就要在桥面和地面之间造一座有坡度的“引桥”,引桥不仅增加了桥梁的造价,而且对两旁的房屋建筑非常不利。
这在城市规划上成了不易解决的问题。
这便是水陆文通之同的一个矛盾。
为了陆上交通,就要有正桥过河,而正桥就妨碍了水上交通;为了水上交通,就要有两岸的引桥,而引桥又妨碍了陆上交通,因为上引桥的车辆有的是要绕道而行的,而引桥两旁的房屋也是不易相互往来的。
在都市里,除非长度有限,影响不大的以外,引桥总是一种障碍物,应当设法消除。
开合桥就是消除引桥的一种桥梁结构。
天津开河桥多,就是这个原因。
开合桥的种类很多,一种是“平旋桥”,把两孔桥联在一起,在两孔之间的桥墩上,安装机器,使这两孔桥围绕这桥墩在水面上旋转九十度,与桥的原来位置垂直,让出两孔航道,上下无阻地好过船。
一种“升降桥”,在一孔桥的两边桥墩上,各立塔架,安装机器,使这一孔桥能在塔架间升降,就像电梯一样,桥孔升高时,下面就可以过船了。
一种是“吊旋桥”,把一孔桥分为两叶,每叶以桥墩支座为中心,用机器转动,使其临空一头,逐渐吊起,高离水面,这样两叶同时展开,就可让出中间通道,以便行船。
一是“推移桥”把一孔桥用机器沿着水平面拖动,好像拉抽屉是一样,以使让出河道行船。
开合桥桥面不必高出地面,不用引桥,但开时不能走车,合时不能通船,水陆交通不可同时进行。
特别是,桥在开合的过程中,既非全开,又非全合,于是在这一段时间里,水陆都不能通行,这在运输繁忙的都市,如何能容许呢?
因此,在桥梁史上,开合桥虽曾风行一时,但在近数十年来,就日益减少了。
那么,开合桥怎样才能更好地服务呢?
应当说,有几种改进的可能:
一是将桥身减轻,改用新材料,使它容易开动;二是强化桥上的机器,提高效率,大大缩减开桥合桥的时间;三是利用电子仪器,使桥的开合自动化,以期达到每次开桥时间不超过3分钟,如同十字道口的错车时间一样。
这些都不是幻想,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实现。
(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引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引桥是建造在河的两岸有一定坡度的桥,其作用是引导车辆驶上正桥。
B. 在设计引桥时,需要综合考虑空间高度、桥梁造价、城市规划等因素。
C. 引桥方便了水上交通,但会妨碍陆上交通,因为上引桥的车辆必须绕道。
D. 在都市里,长度过长、影响太大的引桥是一种障碍物,应该设法消除。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合桥成为天津的“特产”,与天津河流水位涨落差距特别大密切相关。
B. 建桥时,正桥桥面高出两岸的高度等于河流平时的水位加上桥的净空。
C. 除平旋桥之外,升降桥、吊旋桥、推移桥这三种都属于一孔桥。
D. 改进开合桥的关键是尽可能缩减桥的开合时间,提高通行效率。
(3)请结合全文,概括开合桥的优缺点。
【答案】
(1)C
(2)B
(3)优点:
一开一合,水陆两便;无需引桥,经济实用。
缺点:
开时不能走车,合时不能通船;开合过程中水陆交通都停顿。
【解析】【分析】⑴C“上引桥的车辆必须绕道”错误。
原文为“上引桥的车辆有的是要绕道而行的”。
故C错误。
⑵B“正桥桥面高出两岸的高度等于河流平时的水位加上桥的净空”错误。
原文为“根据河流在洪水时期的水位,加上净空,就定出桥面高出两岸的高度”。
故B错误。
⑶本文第2段主要阐释天津开合桥多的原因,回答了第一段提出的问题,其实质就是在阐释开合桥的优点。
第2段又提出了引桥的相关弊端,而开合桥就是克服引桥的弊端而建的。
因此与引桥弊端相反的就是开合桥的优点。
第3段介绍了不同种类的开合桥,不同种类的开合桥都是为了河道畅通服务的。
第4段最后总结了开合桥近十年来日益减少,而前面日益减少的原因就是开合桥的弊端,可以结合第5段开合桥改进的可能进行概括。
故答案为:
⑴C;⑵B;
⑶优点:
一开一合,水陆两便;无需引桥,经济实用。
缺点:
开时不能走车,合时不能通船;开合过程中水陆交通都停顿。
【点评】⑴此题考核理解文中概念的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阐释的细微差别。
⑵此题考查考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
解答这类题型,学生首先要通读全文,粗知大意,理清基本思路;其次细读题干,明确问题,回归原文;最后对选项中的句子进行观察,遇到涉及有因果关系的选项时,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仔细分析有无因果关系,或者是否是因果倒置,最后将选项和原文及题干细心比照判断。
⑶此题考查考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
解答这类题型,学生首先要通读全文,理清基本思路;其次细读题干,明确问题,回归原文概括相关要点。
2.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在既有的殷商甲骨文残片中,已经多次出现“登人”字样。
这里的“登人”即登记人口的意思。
当时的登记人口是以人丁为计量单位,目的是征集兵丁组建军队。
西周时创建了原始的人口登记办法。
据《周礼》记载:
“司民掌登万民之数,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
”当时已设立了掌握户籍的官职“司民”。
秦朝户籍管理更加严格和完备,登记的内容非常详细,对不报、虚报和假报户口的或未经官府批准而檀自更籍的,统统严加惩罚,还做出了迁徒时必须审核和必须办理更籍手续等规定。
汉代的户籍管理实行“编户齐民”,从法律意义上说,所谓“编户齐民”,是指所有编入户籍的居民,不论东西南北,不分男女老幼,都是国家的公民,具有平等的权利与义务。
20世纪20年代出土的张掖郡居延汉简记载这样的一个户籍信息:
“徐宗,年五十;妻一人;子男(户主儿子)一人;男同产(户主兄弟)二人;女同产(户主姐妹)二人。
宅一区直三千;田五十亩,直五千;用牛二,直五千。
”内容已经相当详备。
唐朝在申报户籍信息的时候,必须接受一道叫做“团貌”的程序。
就是衙门在居民登记户籍时,要查看相貌。
因此,唐代的户籍档案通常还记录有人户的体貌特征。
在敦煌出土的唐代籍帐残卷中,就发现不少户籍资料都注明了诸如“右足破,耳下小瘤,面有黑子”之类的文字。
这些对体貌特征的描述相当于今天户籍中的照片,可以防止作伪,也可作为民户脱籍逃亡后的追捕线索。
另外,在唐代“贱民”是没有户籍的,他们只能依附于“良民”。
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战乱局面,因此全国人口增长迅速,开宝九年(976年),全国户数为309万户,大观四年(1110年)则达到峰值2088万户。
当然,短时间内人口不会如此膨胀,但是它却从另外一方面表明户口统计更加完整(少数民族因为政府的“羁磨之策”也不断被编入户)。
宋朝的户籍制度不再区分“良民”与“贱民”,而是根据居城或居乡,划为“坊郭户”与“乡村户”,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城乡居民户口。
又根据居民有无田产,划分“主户”与“客户”,再以家庭财产之多寡,将主户划为不同户等。
宋朝的税制,完成了从以人头税为主到以财产税为主的转变。
宋代商品经济相对发达,因此流动性强。
一些地方,由于“主户少而客户多,往来不定,口尤难记”。
宋代城市是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流入,且管理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一个人移居到一个地方生活一年以上,便可获得当地户籍。
明朝创造以登记人口为主的“黄册”和以登记土地为主的“鱼鳞册”,标志着中国古代户口调查登记制度的相对成熟。
这个制度肇创于明太祖朱元璋,虽然随着形势的变化时有增损,但其基本框架和根本原则,终明之世并无改变。
沿袭元朝做法,明政府将全国户口按照职业划为民户、军户、匠户等籍,各色户籍世袭职业,不容更改。
清初沿用明代的黄册制度,在黄册之外,另编《赋役全书》和《编审册》作为配套。
由于康熙和雍正两朝实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和“摊丁入亩”政策,赋税与人丁之间没有了直接的联系,统计户口的意义也就不如以往那么重要,因此户籍管理相比明朝宽松。
但是这也从另一方面保证了户籍统计比以前更加科学、客观。
(摘编自曾庆江《户籍册上的古代中国》)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口管理办法的一项是( )
A. 殷商时期就产生了原始的人口登记办法,在既有的殷商甲骨文残片中,已经多次出现“登人”字样。
这里的“登人”即登记人口的意思。
B. 汉代实行“编户齐民”的户籍管理办法,所谓“编户齐民”,是指所有编人户籍的居民,不论东西南北都是国家的公民,具有平等的权利与义务。
C. 唐朝在申报户籍信息的时候,必须接受一道叫做“团貌”的程序。
就是衙门在居民登记户籍时,要查看相貌。
“团貌”相当于今天户籍上的照片。
D. 明朝创造以登记人口为主的“黄册”和以登记土地为主的“鱼鳞册”,并沿袭元朝,将人民按照职业分工划分出民户、军户、匠户等籍。
(2)下列不属于宋代开宝九年至大观四年人口激增原因的一项是( )
A. 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战乱局面,国家进人一个休养生息的和平稳定时期,因此人口有大幅度的增长。
B. 宋代户籍管理已经很成熟,统计技术更加科学,加上商品经济繁荣,因此出现了短时期内人口的激增。
C. 宋代户籍管理不再区分“良民”、“贱民”,过去的“贱民”也可拥有户籍,因此人口有大幅的增长。
D. 宋代政权稳定经济繁荣,不少过去属于“羁摩”之地的少数民族人口也被编人户籍,因此人口大增。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周礼》记载:
“司民掌登万民之数,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
”由此可以推知,早在西周时期我国就已有人口管理制度的雏形了。
B. 宋代在中国历史上最早实行城、乡户籍管理,并根据有无田产和财产多少来进行户籍登记,完成了税制从人头税到财产税的转变。
C. 明朝以“黄册”和“鱼鳞册”来分别登记人口和土地,标志着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相对成熟。
明政府沿袭元朝将户口按职业划分,不容更改。
D. 清朝户籍统计比以前更加科学、客观,是因为赋税与人丁之间没有了直接的联系,统计户口纳税服役的意义也就不如以往那么重要了。
【答案】
(1)A
(2)B
(3)B
【解析】【分析】
(1)A项,“殷商时期就产生了原始的人口登记办法”错误,原文“西周时才创建了原始的人口登记办法”故选A。
(2)B项,“统计技术更加科学”,于文无据,无中生有。
故选B。
(3)B项,“完成了税制从人头税到财产税的转变”错误,原文“宋朝的税制,完成了从以人头税为主到以财产税为主的转变”。
故选B。
故答案为:
⑴A;⑵B;⑶B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
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
(2)此题考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
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
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
(3)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先要对作品有整体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
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者观点。
解答本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确定答案。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晶莹的泪珠
陈忠实
我手里捏着一张休学申请书朝教务处走着。
我要求休学一年。
我写了一张要求休学的申请书。
我在把书面申请交给班主任的同时,又口头申述了休学的因由,发觉口头申述因为穷而休学的理由比书面申述更加难堪。
好在班主任对我口头和书面申述的同一因由表示理解,没有经历太多的询问便在申请书下边空白的地方签写了“同意该生休学一年”的意见,自然也签上了他的名字和时间。
他随之让我等一等,就拿着我写的申请书出门去了,回来时那申请书上就增加了校长的一行签字,比班主任的字签得少自然也更简洁,只有“同意”二字,连姓名也简洁到只有一个姓,名字略去了。
班主任对我说:
“你现在到教务处去办手续,开一张休学证书。
”
我敲响了教务处的门板,一位年轻的女生正伏在米黄色的办公桌上,手里捉着长杆蘸水笔在一厚本表册上填写着什么,并不抬头。
我走到她的办公桌前鞠了一躬:
“老师,给我开一张休学证书。
”然后就把那张签着班主任和校长姓名和他们意见的申请递放到桌子上。
她抬起头来,诧异地瞅了我一眼,拎起我的申请书来看着,长杆蘸水笔还夹在指缝之间。
她很快看完了,又专注地把目光留滞在纸页下端班主任签写的一行意见和校长更为简洁的意见上面,似乎两个人连姓名在内的十来个字的意见批示,看去比我大半页的申请书还要费时更多。
她终于抬起头来问:
“就是你写的这些理由吗?
”
“就是的。
”
“不休学不行吗?
”
“不行。
”
“亲戚全都帮不上忙吗?
”
“亲戚……也都穷。
”
“可是……你休学一年,家里的经济状况也不见得能改变,一年后你怎么能保证复学呢?
”
于是我就信心十足地告诉她我父亲的精确安排计划:
待到明年我哥哥初中毕业,父亲谋划着让他投考师范学校,师范生的学杂费和伙食费全由国家供给,据说还发三块钱零花钱。
那时候我就可以复学接着念初中了。
我拿父亲的话给她解释,企图消除她对我能否复学的疑虑:
“我伯伯说来,他只能供得住一个中学生;俺兄弟俩同时念中学,他供不住。
”
我没有做更多的解释,我不想再向任何人重复叙述我们家庭的困窘。
她放下夹在指缝间的木制长杆蘸水笔,合上一本很厚很长的登记簿,站起来说:
“你等等,我就来。
”我就坐在一张椅子上等待,总是止不住她出去干什么的猜想。
过了一阵儿她回来了,情绪有些亢奋也有点激动,一坐到她的椅子上就说:
“我去找校长了……”我明白了她的去处,似乎验证了我刚才的几种猜想中的一种,心里也怦然动了一下。
她没有谈她找校长说了什么,也没有说校长给她说了什么。
她现在双手扶在桌沿上低垂着眼,久久不说一句话。
她轻轻舒了一口气,扬起头来时我就发现,亢奋的情绪已经隐退,温柔妩媚的气色渐渐回归到眼角和眉宇里来了,似乎有一缕淡淡的无能为力的无奈。
她又轻轻舒了口气,拉开抽屉取出一本公文本在桌子上翻开,从笔筒里抽出那支木杆蘸水笔,在墨水瓶里蘸上墨水后又停下手,问:
“你家里就再想不出办法了?
”我看着那双带着忧郁气色的眼睛,忽然联想到姐姐的眼神。
这种眼神足以使任何被痛苦折磨着的心平静下来,足以使任何被痛苦折磨得心力交瘁的灵魂得到抚慰,足以使人沉静地忍受痛苦和劫难而不至于沉沦。
我突然意识到因为我的休学致使她心情不好这个最简单的推理,而在校长班主任和她中间,她恰好是最不应该产生这种心情的。
她是教务处的一位年轻职员,平时就是在教务处做些抄抄写写的事,在黑板上写一些诸如打扫卫生的通知之类的事,我和她几乎没有说过话,甚至至今也记不住她的姓名。
我便说:
“老师,没关系。
休学一年没啥关系,我年龄小。
”她说:
“白白耽搁一年多可惜!
”随之又换了一种口吻说,“我知道你的名字也认得你。
每个班前三名的学生我都认识。
”我的心情突然灰暗起来而没有再开口。
她终于落笔填写了公文函,取出公章在下方盖了,又在切割线上盖上一枚合缝印章,吱吱吱撕下并不交给我,放在桌子上,然后把我的休学申请书抹上浆糊后贴在公文存根上。
她做完这一切才重新拿起休学证书交给我说:
“装好。
明年复学时拿着来找我。
”我把那张硬质纸印制的休学证书折叠了两番装进口袋。
她从桌子那边绕过来,又从我的口袋里掏出来塞进我的书包里,说:
“明年这阵儿你一定要来复学。
”
我向她深深地鞠了躬就走出门去。
我听到背后咣当一声闭门的声音,同时也听到一声“等等”。
她拢了拢齐肩的整齐的头发朝我走来,和我并排在廊檐下的台阶上走着,和我同时走出学校大门。
她这时才有一句安慰我的话:
“我同意你的打算,休学一年不要紧,你年龄小。
”我抬头看她,猛然看见那双眼睫毛很长的眼眶里溢出泪水来,像雨雾中正在涨溢的湖水,泪珠在眼里打着旋儿,晶莹透亮。
我迅即垂下头避开目光。
要是再在她的眼睛里多驻留一秒,我肯定就会嚎啕大哭。
我低着头咬着嘴唇,脚下盲目地拨弄着一颗碎瓦片来抑制情绪,感觉到有一股热辣辣的酸流从鼻腔倒灌进喉咙里去。
我后来的整个生命历程中发生过多少次这种酸水倒流的事,而倒流的渠道却是从十四岁刚来到的这个生命年轮上第一次疏通的。
第一次疏通的倒流的酸水的渠道肯定狭窄,承受不下那么多的酸水,因而还是有一小股从眼睛里冒出来,模糊了双眼,顺手就用袖头揩掉了。
我终于扬起头鼓起劲儿说:
“老师……我走咧……”她的手轻轻搭上我的肩头:
“记住,明年的今天来报到复学。
”
我看见两滴晶莹的泪珠从眼睫毛上滑落下来,掉在脸鼻之间的谷地上,缓缓流过一段就在鼻翼两边挂住。
我再一次虔诚地深深鞠躬,然后就转过身走掉了。
我今天终于把几近四十年前的这一段经历写出来的时候,对自己算是一种虔诚祈祷,当各种欲望膨胀成一股强大的浊流冲击所有大门窗户和每一个心扉的当今,我便企望自己如女老师那种泪珠的泪泉不致堵塞更不敢枯竭,那是滋养生命灵魂的泉源,也是滋润民族精神的泉源哦……
(有删节)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亢奋的情绪已经隐退”这句话中,亢奋的含义是指极度兴奋,“她”竭力与校长陈情,为不让“我”休学而做努力。
B. “而倒流的渠道却是从十四岁刚来到的这个生命年轮上第一次疏通的”其中“疏通”能够表明因休学而产生的自卑痛苦、对未来前途担忧等压抑的情绪因得到理解和安慰而释放。
C. 文中画线的句子中运用了动作、语言、心理描写来充分具体的体现主要与次要人物之间的关系。
D. 文中画线的句子中女教员希望“我”一定要准时回来复学,体现了女教员对我的真切关心和期待。
(2)文章第②段写到班主任和校长有何作用?
(3)结合全文,阐释“晶莹的泪珠”的多重含义。
【答案】
(1)C
(2)①内容上:
交代了班主任和校长在我休学证明上快速签字同意的情况。
②结构上:
为下文写教务处年轻职员对我休学一事的高度重视和想努力劝说、帮助我的行文做铺垫。
③主题上:
通过对比,突出教务处年轻职员对学生的关心、爱护,表达了“我”对她的感激之情。
(3)①年轻女教员为“我”休学、为自己不能给予“我”帮助而难过流下“晶莹透亮”的眼泪。
②“晶莹透亮”的眼泪代表的是对弱者的同情、理解和关爱。
③这种纯真、无私的情感在各种欲望膨胀的当下尤显稀缺,它是滋养生命灵魂的泉源,也是滋润民族精神的泉源。
【解析】【分析】
(1)文中画线句子为“我把那张硬质纸印制的休学证书折叠了两番装进口袋。
她从桌子那边绕过来,又从我的口袋里掏出来塞进我的书包里,说:
“明年这阵儿你一定要来复学”,其中“折叠”“装”“绕”“掏”“塞”为动作描写,“明年这阵儿你一定要来复学”为语言描写。
这句话中没有心理描写。
选项对手法的赏析有误。
故选C。
(2)从内容方面看,“没有经历太多的询问便在申请书下边空白的地方签写了‘同意该生休学一年’的意见”和“只有‘同意’二字,连姓名也简洁到只有一个姓,名字略去了”交代了班主任和校长很快同意我休学的情况;与下文教务处年轻老师对我的努力劝说,高度重视形成鲜明的对比;从情节结构方面看,使得内容连接,叙事更集中紧凑;为下文写教务处年轻职员对我休学一事的高度重视和对我的关爱做铺垫。
从主旨情感方面来看主题上:
校长、班主任的做法与下文教务处年轻职员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教务处年轻教员对“我”的关心、爱护,表达了“我”对关心学生的教务处年轻教员的感激之情。
(3)从表层看,“晶莹的泪珠”,指年轻女教员为“我”休学、为自己不能给予“我”帮助而难过流下“晶莹透亮”的眼泪;从深层来看,“我看见两滴晶莹的泪珠从眼睫毛上滑落下来,掉在脸鼻之间的谷地上,缓缓流过一段就在鼻翼两边挂住”,这泪是为一个与自己没有直接关系的普通学生留下的,年轻女教员满怀爱心,关心学生,“晶莹透亮”的眼泪代表的是对像“我”这样的弱者的同情和关爱。
从主题层面来看,文章最后一段卒章显志,“当各种欲望膨胀成一股强大的浊流冲击所有大门窗户和每一个心扉的当今,我便企望自己如女老师那种泪珠的泪泉不致堵塞更不敢枯竭,那是滋养生命灵魂的泉源,也是滋润民族精神的”联系现实,在各种欲望膨胀的当下,这“晶莹的泪珠”蕴含的情感尤显稀缺,这情感凸显高贵的灵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发展也需要这种真诚与关爱。
故答案为:
⑴C;
⑵①内容上:
交代了班主任和校长在我休学证明上快速签字同意的情况。
②结构上:
为下文写教务处年轻职员对我休学一事的高度重视和想努力劝说、帮助我的行文做铺垫。
③主题上:
通过对比,突出教务处年轻职员对学生的关心、爱护,表达了“我”对她的感激之情。
⑶①年轻女教员为“我”休学、为自己不能给予“我”帮助而难过流下“晶莹透亮”的眼泪。
②“晶莹透亮”的眼泪代表的是对弱者的同情、理解和关爱。
③这种纯真、无私的情感在各种欲望膨胀的当下尤显稀缺,它是滋养生命灵魂的泉源,也是滋润民族精神的泉源。
【点评】⑴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
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
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⑵此题考查把握段落作用的能力。
分析语段的作用,首先明确语段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结构上注意伏笔、照应、铺垫等,内容注意主旨的体现,和其它语段的关系。
还要注意语段所处的位置,如开头注意铺垫、引起下文、统领全文、奠定情感基调、引起阅读兴趣等,中间注意承上启下,结尾注意点明深化主旨等。
⑶此题考查标题含义的能力。
答题时,应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及主旨的基础上,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分析作答。
答题时,可联系标题常用的双关、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从文章主旨、思想情感、作者的观点立场等角度分析作答即可。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据不完全统计,自1955年7月教育部发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减负令”——《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以来,国家层面以专门文件方式发布的“减负令”就有10道,若将附带在其他工作的文件计算在内,已出台的“减负令”多达50多道。
如果将地方出台的“减负令”算进来,过去60余年,我国出台的学生“减负令”多达上百道。
其实,过去60多年的学生减负实践,记录了中国社会的变迁,也折射出中国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代社会、家庭对于教育的不同诉求,以及因时而异的社会价值观。
梳理国家层面以专门文件方式发布的10道“减负令”,我们发现,每一道“减负令”所对应的“症状”,都是因片面追求升学率所导致的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稍微不同的是,不同时期学生课业负担的程度与社会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形式和程度各异。
2018年2月底,教育部、民政部、人社部、工商总局四部门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现代文 阅读 复习题 答案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