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复习资料.docx
- 文档编号:10546939
- 上传时间:2023-02-21
- 格式:DOCX
- 页数:31
- 大小:248.04KB
生理复习资料.docx
《生理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复习资料.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前言
1、动物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急性实验(包括离体器官实验和活体解剖实验)、慢性试验
动物生理学的概念:
研究健康家畜(禽)机体功能的科学。
动物生理学的研究水平:
整体和环境、器官和系统、细胞和分子。
2、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及生殖)。
3、神经调节的概念、特点、意义
概念:
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各器官机能的调节。
特点:
准确、迅速、短暂。
意义:
(作用)调节机体肌肉的活动和腺体分泌。
另附: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过程)——反射
反射弧:
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4、体液调节的概念、特点、意义
概念:
由器官或组织分泌的化学物质(hormone),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另一器官,调节其功能活动。
例:
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调节全身的能量代谢。
特点:
缓慢、广泛、持久
意义:
参与代谢,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和基本生理机能。
5.正反馈和负反馈(注:
任何控制系统都由控制部分和受控部分组成。
)
(正。
。
)概念:
反馈信息促进和加强控制部分活动,使系统处于再生状态,不可逆过程。
(负。
。
)概念:
反馈信息抑制或减弱控制部分活动,使系统保持稳态,是可逆过程。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1、物质转运方式:
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
被动转运:
简单扩散(simplediffusion)——被动转运
脂溶性小分子物质(O2、CO2)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跨膜移动的过程。
影响因素:
(1)膜两侧物质浓度梯度;
(2)膜对物质的通透性。
易化扩散(facilitateddiffusion)——被动转运
非脂溶性小分子物质,在特殊膜蛋白帮助下,由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转运的过程。
(以离子通道为中介、以蛋白质载体为中介、)
主动转运:
指细胞膜将物质分子(或离子)逆浓度差和电位差转运的过程。
(1)生物泵:
ATP酶,如“钠-钾泵”、“质子泵”等。
钠-钾泵:
镶嵌在膜脂质中、具有ATP酶活性、转运钠钾离子的特殊蛋白质。
作用:
将3个Na+移到膜外,(主动)2个K+移入膜内。
(被动)
(2)类型:
①原发性:
直接利用ATP产生能量转运离子(Na+转运)。
②继发性:
依赖于钠泵的活动(G.S转运)。
2、兴奋性和兴奋的区别。
(概念)
兴奋性:
可兴奋细胞受刺激后产生反应的能力
兴奋:
是一种表现形式:
新陈代谢加快,由静态变为动态
(引申:
抑制:
新陈代谢减慢,由动态变为静态)
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
一定的强度;一定的作用持续时间;一定的强度--时间变化率。
3、细胞兴奋性的变化(4个时期)
.绝对不应期
相对不应期
超常期
低常期(注:
心肌细胞只有前三期)
意义:
(1)细胞兴奋不是连续的2)估计单位时间内细胞最多产生兴奋的次数
4、静息电位:
概念:
活细胞在安静状态下,存在于膜内外的电位差(呈外正内负的极化状态)
产生机制——离子学说。
静息电位是K+外流形成的跨膜电位,大小主要决定于膜对K+的通透性和膜内外K+浓度差。
意义:
是细胞产生兴奋性的前提和基础。
5、动作电位:
概念:
细胞膜受刺激后,在静息电位基础上膜两侧电位所发生的快速、可逆的倒转和复原。
阈电位:
引起细胞爆发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
动作电位产生机制——离子学说。
传播机理——局部电流学说
意义:
是细胞兴奋的标志
6、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神经细胞的动作电位(Na+内流;离子流动学说)
第三章血液
1、血浆渗透压(plasmaosmoticpressure):
血浆所具有的促使低浓度侧水分子通过生物膜向血浆中渗透的力量(与溶质颗粒数成正比)。
等渗溶液:
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
(0.9%NaCl和5%G.S)
2、
碱储:
血液中NaHCO3的量。
3、血浆蛋白:
白蛋白(清蛋白):
4%,血浆胶压主要成分;球蛋白:
2
%,r-球蛋白为免疫蛋白;纤维蛋白:
1%,参与凝血
4、溶血:
RBC在低渗溶液中吸水膨大破裂的现象。
(高渗低渗均可)
渗透脆性:
RBC对低渗溶液的抵抗力。
“最小抵抗”与“最大抵抗”
5、红细胞生理功能运输O2和CO2,缓冲血液pH。
红细胞的生成
场所:
红骨髓
原料:
蛋白质和铁
成熟因子:
维生素B12、叶酸
生成调节:
体液性调节雄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以及促甲状腺素和甲状腺素等均有调节作用。
促红细胞生成素可是红细胞增多,其来源:
肾脏
6、血液凝固:
血液由溶胶状态变为凝胶状态的过程。
凝血机理:
1.内源性凝血途径:
全部凝血因子来自血液。
2.外源性凝血途径:
组织因子(Ⅲ)来自组织。
7、低温,柠檬酸钠凝血原理(见书52页)
第四章血液循环
1心动周期(Cardiaccycle):
心脏每舒缩一次的过程。
特点及意义:
1.房室依次收缩:
保证心内血流方向;进一步充盈心室,有利于射血。
2.全心舒张期长:
有利于心肌休息和营养供应;有利于血液回心及射血。
2、心动周期中心内的变化规律
3心肌细胞分类
4普通心肌细胞动作电位:
历时较长(200~300ms);
现分期明显;去极化迅速,复极化缓慢。
普通心肌细胞各时期离子的变化:
5、正常起搏点:
哺乳动物:
窦房结。
低等动物:
静脉窦
6、影响自律性的因素①4期自动除极速度(交感N递质加快)
②最大舒张电位水平(迷走N递质加快K+外流)
③阈电位水平(非主要因素)
7、传导性:
兴奋(AP)在细胞膜上的传播。
传导性的特点:
(1)兴奋在心肌细胞间(通过闰盘)传导,使心肌
组织成为功能合胞体,具有“全或无”特征。
(2)兴奋在不同部位传导速度不同,具有“快-慢-快”的特点。
“二快”:
使两心房和两心室几乎同步收缩。
“一慢”:
房室延搁,使房室依次收缩,以利泵血、
9期前收缩和代偿间隙。
期前收缩:
(见书70页)
代偿间隙:
心肌在期前收缩之后,往往出现一次较长的心舒期
10心肌收缩性的定义,特点,发生的变化:
定义:
心肌细胞接受刺激产生收缩的能力。
特点:
(1)交替舒缩;
(2)同步收缩;依赖于细胞外的Ca2+内流;
(3)期前收缩和代偿间隙。
11血流阻力最大:
小动脉和微动脉
动脉血压的变化及意义
收缩压:
心缩时动脉血压的最高值,反映心缩力。
舒张压:
舒张时动脉血压的最低值,反映外周阻力。
脉(搏)压:
收缩压和舒张压之差,反映动脉血管弹性。
平均压=舒张压+1/3脉搏压
12、组织液的有效滤过压(注意与肾小球滤过压的区别:
有无某个因素)
组织液有效滤过压=(Cap.Bp+组织液胶渗压)-(血浆胶渗压+组织液静水压)
(注意:
上面四个因素血浆胶渗压的改变对组织液生成的影响)
13、心血管心血管的神经支配(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末梢释放。
。
与心肌。
。
。
受体结合以及作用)
14、感受器及传入神经(对什么敏感)
.动脉压力感受器:
主动脉弓----迷走N
颈动脉窦---窦N
化学感受器主动脉体、颈动脉体
心血管活动的反射性调节1.压力感受性反射2.化学感受性反射
生理意义:
血压突然或大幅度变化时,起稳定调
15、加压、降压反射(实验)
16、肾上腺素(AD)和去甲肾上腺素(NE)(区别:
受体、效果)
作用:
(1)AD+心肌β-受体→心肌“四性”↑→强心药
(2)NE+血管α-受体→平滑肌收缩→外周阻力↑→血压↑→升压药
17、血管升压素
来源:
由神经垂体产生
作用:
(1)少量分泌时,尿量减少(抗利尿素,ADH)。
(2)大量分泌时,强力缩血管,升血压。
第五章呼吸
呼吸:
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吸入O2排出CO2的过程。
1、呼吸的基本过程(三个环节)
外呼吸:
肺通气、肺换气
气体运输
内呼吸
2、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来源:
肺泡壁
型细胞本质:
二棕榈酰卵磷脂(DPPC)
作用:
:
①降低肺泡的表面张力,防止肺萎缩;
②维持肺泡容量的相对稳定;③防止肺泡积液(肺水肿);
④降低吸气阻力,有利于吸气。
3、肺内压:
肺泡内的压力。
胸内压:
胸膜腔内的压力(胸内负压)。
形成原理:
胸内压=肺内压(大气压)—肺回缩力
吸气末或呼气末:
肺内压=大气压=0胸内压≈—肺回缩力
4、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死腔)×呼吸频率
解剖无效腔:
上呼吸道至呼吸性细支气管。
肺泡无效腔:
未能进行气体交换的肺泡(很小)。
因死腔影响,深而慢的呼吸效率>浅而快的呼吸效率
5、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一)O2的运输
1.形式:
化学结合为主
(1)氧容量:
每100毫升血液中Hb结合O2的最大量。
若动物Hb含量为15g/100mL,1gHb结合氧1.34mL
则:
氧容量=15×1.34=20.1mL
(2)氧含量:
在一定氧分压下,Hb实际结合O2量。
6、影响氧离曲线的因素
(1)pH和PCO2:
血液pH↓或PCO2↑,氧饱和度↓,Hb
释放氧,曲线右移,促进动脉血放氧。
(2)温度:
温度↑,曲线右移,促进动脉血放氧,
解离更多氧供组织利用。
(3)2,3—二磷酸甘油酸:
RBC无氧酵解产物,与脱
氧Hb结合,降低Hb对氧的亲和力,曲线右移,
有利于放氧。
7、CO2的运输
运输形式:
化学结合为主(NaHCO3、KHCO3、Hb-NHCOOH)
1.碳酸氢盐
2.氨基甲酸血红蛋白
8、肺牵张反射(黑-伯反射)
定义:
肺扩张或肺缩小引起的吸气抑制或兴奋的反射。
.肺扩张反射的程,
感受器的位置:
气管到支气管的平滑肌内
传入神经:
迷走N
9、PCO2、H+、PO2对呼吸运动的影响
第六章消化
1、化学性消化和微生物性消化
化学性消化:
消化液中消化酶的作用。
作用:
分解复杂化合物为简单的可利用物质。
微生物消化:
消化道内微生物的作用。
作用:
发酵分解及合成营养物质。
2、胃运动的基本形式:
(P157)
容受性舒张:
贮藏食物。
紧张性收缩:
混和、维持胃形态及胃内压。
蠕动:
推移食糜。
饥饿收缩:
胃排空后,阵发性强力收缩。
3、胃排空:
胃内食糜分批通过幽门排入十二指肠。
影响因素:
(1)胃内因素促进排空(胃内容物和促胃液素);
(2)十二指肠因素抑制排空:
肠-胃反射与胰泌素、抑胃肽。
(3)食物性质:
GS>Pr>脂肪。
4、胃腺(胃底腺主要细胞及主要分泌物质)
贲门腺黏液细胞→粘液、少量胃蛋白酶原
胃腺胃底腺主细胞→胃蛋白酶原 壁细胞→盐酸、内因子
幽门腺
5、胃酸的生理作用
排入小肠后促进钙、铁吸收
6、瘤胃的内环境条件
(1)营养丰富
(2)相对稳定的水含量;(3)pH相对稳定(5.5~7.5)
(4)温度略高于体温(5)高度乏氧
7、反刍动物瘤胃的消化特点(对三大物质的消化及实践意义)
8、瘤胃内合成——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
9、小肠吸收
一、小肠吸收营养物质的条件
吸收面积大:
皱襞、绒毛、微绒毛;
绒毛中含有发达的运输管道系统;
小肠内容物停留时间长;
营养物质在小肠被消化到可吸收的状态。
二、吸收的机理
(一)转运途径胯膜途径、旁细胞途径
(二)转运机制
1.被动吸收简单扩散易化扩散(需特异性载体参与)
2.主动转动(原发性与继发性)(见书中例子)
糖类:
继发性主动转运
蛋白质:
继发性主动转运
脂肪:
被动转运
第七章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
1、体温:
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
临床上常用直肠、口腔和腋窝温度代表体温。
2、产热量的来源:
肝脏(安静时);骨骼肌(运动时)
3、散热途径:
体表和皮肤(占总散热量的75℅)
4、散热4种方式:
辐射、传导、对流、蒸发(当环境温度>=皮肤温度,蒸发是惟一有效的散热方式)
第八章泌尿
1、尿生成的三个环节(P234)(尿排泄=滤过—重吸收+分泌)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滤过液(一般为原尿)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排泄)作用,最终形成尿液(终尿)排出。
2、影响尿液生成的因素(影响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因素P239,1、2、3、)
(一)、影响肾小球滤过作用
1.有效滤过压
(1)肾小球毛细血管压
(2)肾小囊内压(3)血浆胶体渗透压
2.滤过膜面积和通透性
3.肾血浆流量
(二)影响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作用
原尿中溶质浓度改变:
影响尿量(静注高渗G.S),渗透性利尿(P251)。
肾小管上皮细胞机能状态:
影响尿的质和量。
3、肾小球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渗压+囊内压)
入球小动脉端=45-(20+10)=15mmHg
出球小动脉端=45-(35+10)=0mmHg
4、重吸收特点:
选择性、局限性(葡萄糖GS受肾糖阈限制)
方式:
主动和被动重吸收
5、肾小管、集合管的分泌(排泄)作用
(1)泌H+:
H+-Na+交换,排酸保碱。
(2)泌NH3:
协助促进泌H+,加强排酸保碱。
(3)泌K+:
K+-Na+交换,排碱保酸。
(与H+-Na+交换竞争)
6、渗透利尿和水利尿(概念和形成原因、变化过程)(见作业)
渗透性利尿(P251);(例如:
清晨喝大量的清水;运动后汗量增加)
7、抗利尿激素(ADH)
来源:
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
作用:
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液浓缩、尿量减少。
引起ADH释放的因素:
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
如发汗、呕吐、腹泻等使机体失水。
循环血量下降:
刺激左心房容量感受器,冲动经迷走N传入中枢,增加ADH释放,减少水分排出,循环血量恢复正常。
动脉血压降低:
刺激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反射性刺激ADH释放,减少水分的排出,使动脉血压恢复正常。
8、醛固酮的作用:
保Na泌K,保水
第九章肌肉
1、肌管系统的构成和作用
(1)横管(L管):
兴奋传递的通路
(2)纵管(T管):
将横管传来的信息和终末池Ca2+释放联系起来
2、肌丝的分子结构
(1)粗肌丝:
由肌球蛋白构成
横桥作用:
与肌动蛋白分子呈可逆结合,拖动细肌丝向M线方向扭动
具ATP酶活性,被激活后可分解供能
(1)细肌丝:
由肌动蛋白、原肌凝蛋白和肌钙蛋白组成
肌动蛋白:
细肌丝主干,具有与横桥结合的位点
原肌凝蛋白:
在肌肉静息时位于肌动蛋白与横桥之间,掩盖其结合位点
肌钙蛋白:
与Ca2+结合→原肌凝蛋白构象改变暴露结合位点
3、收缩蛋白与调节蛋白。
收缩蛋白:
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
调节蛋白:
原机球蛋白,肌钙蛋白
4、神经—肌肉间的兴奋传递(5步,语言描述)
5、兴奋收获与收缩藕联(三联管、Ca+)
\
第十章神经系统
1、神经纤维传导的特征:
双向传导、完整性、双向传导、不衰减性、相对不疲劳性
2、突触、突触传递的概念
突触:
两个神经元之间相互联系并进行信息传递的部位。
突触传递:
冲动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的过程。
3、神经元分类:
4、突触分类
接触部位分轴-体突触轴-树突触轴-轴突触树-树突触
传递信息方式分化学性突触电性突触
功能分兴奋性突触抑制性突触
5、突触后膜:
特殊受体与Ach结合,胆碱酯酶水解Ach。
(有机P农药中毒,胆碱酯酶失活,需要“解磷啶”)
兴奋性突触兴奋(后膜Na+内流)和抑制性突触兴奋(后膜Clˉ内流)产生的效果相反
6、突触传递的特征:
阐述并解释
(1)单向传递:
从突触前神经元传递到突触后神经元;
(2)突触延搁:
信息在突触间传递时出现时间延缓的现象;
(3)总和作用:
时间总和与空间总和;
(4)兴奋节律的改变;
(5)对内环境变化敏感性和易疲劳性。
7、突触后膜抑制
分类:
①传入侧支性抑制(交互抑制)②回返性抑制
产生原因:
突触后膜超极化
8、突触前抑制产生原因:
突触前膜去极化
9、中枢神经元的的联系方式
辐散式:
扩大突触前神经元的影响范围;
聚合式:
实现中枢信息的集中;
链锁式:
在空间上加强或扩大作用范围;
环式:
引起反馈效应,产生后放或使兴奋及时终止。
10、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在生活中形成的反射。
非条件反射:
建立的条件:
(1)完善的皮层功能;
(2)以非条件反射为基础;
(3)条件刺激的强化(4)生理和环境条件保证。
生物学意义:
使机体具有预见性,更好适应环境。
11、神经型的类型:
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抑制型
第十一章内分泌
1、信息传递的方式(5种)
内分泌(远距分泌)神经分泌神经内分泌旁分泌自身分泌
2、激素的概念和作用特点
定义:
由内分泌系统分泌的高效生物活性物质。
特点特异性调节作用分泌的周期性高效性(10-12~10-6g/mL)协同和拮抗作用
3、下丘脑和垂体的联系
下丘脑和神经垂体、腺垂体的功能联系分别是通过垂体束和垂体门脉系统实的。
4、甲状腺激素的种类:
T3、(三碘甲腺原氨酸)T4(四碘甲腺原氨酸)
5、甲状腺激素(T3、T4)的作用(5点)
代谢:
产热、升血糖、促进糖代谢、脂肪分解、蛋白质合成、利尿促进钙、磷、钾随尿排出。
促进生长发育。
维持CNS发育和功能正常。
促进生殖和泌乳。
变态作用(两栖类和鱼类)。
5.调Ca激素的种类及来源:
甲状旁腺激素(甲状腺)、降钙素(甲状腺C细胞)、
1,25-二羟维生素D3(肾脏)、
7、胰腺产生的四种激素:
胰高血糖素、胰岛素、生长抑素、血管活性肠肽
(前两种是典型的内分泌方式,后两种是旁分泌方式)
8、皮质激素,3层球状带分别产生。
。
。
。
9、应激反应(糖皮质激素中)
应激反应:
机体受刺激时,血中ACTH和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使机体对刺激的耐受力增强的现象。
10、应急反应(肾上腺皮质激素中的)
机体受刺激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功能增强,使机体对刺激耐受力增强的现象。
(切除哪个反应后会影响生命安全)
第十二章生殖
1、性成熟和体成熟的概念
性成熟:
性器官和副性征基本发育完全,具备繁殖能力的时期。
体成熟:
性成熟后动物生长发育基本结束,形成成年动物固有形态和结构特点的时期。
2、雄激素的生理作用(P389)
.刺激雄性性器官发育与成熟,维持生精作用;
刺激和维持雄性副性征出现;
刺激蛋白质合成和骨骼生长发育,维持氮正平衡;
促进红细胞生成素的合成和红细胞生成。
3、发情周期的概念、分期
发情周期(性周期):
雌性动物性成熟后,生殖系统形态、功能及性行为呈现周期性变化的生理现象。
分期:
发情前期、发情期、发情后期、间情期
4、精子受精前的准备(获能、受精部位、交配的时期)
.精子获能
.受精前准备:
移去精子表面的糖蛋白膜(去能因子)
部位:
输卵管上1/3(壶腹部)
过程:
A在雌性生殖道内的运行B精子与卵子相遇
5、常乳和初乳的概念(划分和区别)
(1)初乳:
分娩后最初3~5d的乳(没有乳糖)。
(2)常乳:
初乳期后(5d)乳腺分泌的乳汁。
6、泌乳启动的激素和泌乳维持
1.卵巢周期:
在育龄女性,乱卵泡的生长发育、排卵与黄体的形成呈现每月一次的、周而复始的周期性变化。
2.月经周期:
女性的生殖功能呈现周期性变化,表现在激素的分泌、卵泡的发育成熟和排卵、子宫内膜的改变等方面,最显著的而表现是因子宫内膜的脱落、出血而产生月经,因此将女性生殖周期称为月经周期。
感受系统
折光系统的折光原理、
1.经节点的光线直入2.经过F1的光线成平行光线
3.平行光线(6m)折射后经F2——6m外物体成像在F2上,6m前成像在F2前
看近物时的眼睛的调节睫状肌收缩,悬韧带弹性降低,晶状体曲率提高。
外耳、中耳、内耳耳蜗的功能及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
外耳:
1.耳郭集音,判断方向。
2.外耳道的传导声波和共振作用。
中耳:
1.骨膜和听骨链的增压效应。
2.骨膜张肌、镫骨肌的保护作用。
3咽鼓管调节鼓室与大气压的平衡。
内耳耳蜗:
耳蜗:
感音换能。
前庭器官:
平衡感觉
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
气传导:
声波外耳道鼓膜震动听骨链卵圆窗耳蜗
声波外耳道鼓膜震动鼓室空气圆窗耳蜗
骨传导:
声波颅骨颞骨骨质中耳蜗内淋巴的震动。
前庭器官的平衡感觉功能
前庭器官=椭圆囊+球囊+三个半规管
适宜刺激:
与纤毛生长平面平行的机械力
(不同形式的位置变化和变速运动、毛细胞倒像特定方向、相应神经纤维冲动频率改变、中枢特殊运动觉和位置觉、躯体内脏反射性改变)
半规管:
旋转变速运动适宜刺激:
交加速度运动
椭圆囊(平行)球囊(垂直):
头部空间位置和头部直线变速运动
适宜刺激:
直线加速运动
第十章神经系统功能
神经元的功能:
1、接受刺激—胞体与树突2、传出刺激—轴突
神经纤维传递的兴奋的特点:
1完整性2绝缘性3双向性4相对不疲劳性
突触:
神经细胞的一种特化连接,神经递质信号分子可通过此连接从一个神经细胞传递到另一个神经细胞或肌肉细胞。
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相接触的部位叫做突触。
突触的传递过程:
突触前膜受电信号刺激,释放神经递质(储存在突触小泡内,受刺激时,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放出神经递质)。
突触后膜受神经递质刺激,产生电信号。
突触后电位及其产生机制: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突触后膜在某种神经递质作用下产生的局部去极化电位变化。
机制:
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突触后膜Na+K+通透性增加。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突触后膜在某种神经递质作用下产生的局部超极化电位变化。
机制:
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突触后膜Cl-通透性增加。
钾通道开放,钠、钙通道关闭。
递质:
在突触前神经元产生并在末梢释放,能特异性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细胞产生一定信息传递的物质。
受体:
细胞膜或细胞内能与某些化学物质发生特异性结合并诱发生物学效应的特殊生物分子
中枢抑制概念:
在任何反射活动中,总是既有兴奋又有抑制。
类型:
突触前抑制、突触后抑制
感觉传导通路
特异性投射系统:
丘脑特异感觉接替核及其投射至大脑神经皮层的神经通路。
功能:
引起特定感觉
特点:
点对点投射
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丘脑非特异投射核及其投射至大脑皮层的神经通路
功能:
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特点:
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的概念和作用大脑皮层躯体感觉代表区视觉及听觉代表区的功能和特点
脊髓动物和脊髓休克现象人和动物与高位脊髓截断后出现的暂时无反应状态。
屈肌反射:
肢体受到伤害性刺激时,受刺激肢体的屈肌收缩。
意义:
保护作用,但不属于姿势反射。
对侧深肌反射刺激强度加大,在在同侧肢体屈曲反射的同时,对侧肢体的伸直。
意义:
在身体失衡的时候,承担体重,维持身体平衡。
属于姿势反射。
牵张反射:
在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受到外力拉伸而伸直的时候,反射性的引起受牵拉肌肉收缩的过程。
基本过程:
、意义腱反射的临床意义:
了解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
肌紧张:
紧张性或静态性牵张反射,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
生理意义:
维持躯体姿势的最基本反射。
去大脑僵直现象:
在动物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后,动物出现抗重力肌(伸肌)的肌紧张亢进,表现为四肢伸直,坚硬如柱,头尾昂起,脊柱坚硬,这一现象称为去大脑僵直。
原因:
抗重力肌肌紧张亢进,是一种增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理 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