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电南雄圆形煤场临时用电方案.docx
- 文档编号:10542066
- 上传时间:2023-02-21
- 格式:DOCX
- 页数:34
- 大小:605.95KB
华电南雄圆形煤场临时用电方案.docx
《华电南雄圆形煤场临时用电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电南雄圆形煤场临时用电方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华电南雄圆形煤场临时用电方案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2014)
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4)《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
5)与业主签订技术协议及合同
二、工程概况
1.工作范围
土建工作范围为110m圆形料仓、C3、C4栈桥基础(不含C3和C4钢结构栈桥),C4输煤廊道和中心立柱等所有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地基处理、基础和上部建筑的供货、运输、仓储、施工和安装。
工作范围包括(但不限于):
(1)新建直径为110m的圆形煤场,包括圆形煤场中心柱结构;
(2)新建C3、C4输煤栈桥基础;
(3)新建C4输煤廊道基础;
(4)阀门井等零星混凝土构筑物。
本工程圆形煤场直径110m,高17.2~19m,底板面标高为138.00~139.8.00m,顶标高为157.00m,底板浇筑混凝土厚1500,挡煤墙外侧均布设置扶墙柱36个。
挡煤墙仓壁分成9段间隔浇筑施工,各段中间留设后浇带,后浇带宽度为1000mm;挡煤墙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后浇带采用C35微膨胀砼浇筑。
钢筋混凝土保护高度,基础为50mm,其余为40mm。
2.厂地条件及自然条件
2.1地理位置
广东华电南雄“上大压小”热电联产工程(2×35万千瓦)位于广东韶关南雄市热电厂内东北方向。
大塘面厂址南向与南雄市的直线距离约为2.5km,西南向与精细化工基地的直线距离约4.5km。
2.1.1气象条件
厂址处没有气象观测站,东南面约3.2km有南雄市气象站,自1954年9月开始记录整编资料,地理位置:
25°08′N,114°19′E,观测场海拔高度134.7m,与厂址的距离较近,海拔高度接近,所处地理环境条件类似,故以南雄气象站作为厂址的气象参证站。
根据南雄气象站建站以来多年观测资料,统计得该站各气象要素特征值见表1.1-1。
表1.1-1南雄气象站多年累计气象要素特征值
项目
特征值
出现时间
多年平均气温(℃)
19.8
极端最高气温(℃)
40.4
2003年8月4日
极端最低气温(℃)
-6.2
1955年1月12日
多年平均降雨量(mm)
1523.3
历年最大日雨量(mm)
152.7
1991年9月7日
历年一小时最大雨量(mm)
68.1
2006年9月5日
历年十分钟最大雨量(mm)
28.0
1985年9月23日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
77
历年最小相对湿度(%)
5
1999年12月22日
多年平均气压(hPa)
998.9
多年平均风速(m/s)
1.8
实测十分钟最大风速(m/s)
14.7
1978年6月20日WSW
1980年5月14日NNW
实测瞬时最大风速(m/s)
24.6
2003年9月2日E
多年平均蒸发量(mm)
1674.2
历年最大蒸发量(mm)
1994.0
1971年
多年平均大风天数(d)
2.8
多年平均雾天数(d)
5.7
多年平均霜天数(d)
13.6
多年平均雨天数(d)
200.9
多年平均雷暴日数(d)
74.5
2.1.2工程地质
大塘面厂址地貌主要为丘陵,植被主要为松树、杂草和低矮灌木,丘陵之间的低洼地段主要种植水稻及经济作物,并有鱼塘分布,地面高程主要在130m~150m之间。
根据钻孔揭露,场地第四系覆盖土层主要有人工填土、淤泥、冲洪积粉质粘土、粗砂、坡积粉质粘土及残积粉质粘土等,下伏基岩为砂岩。
场地岩土分层详细情况见表1.1-2。
表1.1-2大塘面厂址地层岩性一览表
序号
岩土定名
成因或风化等级
层号
1
填土
人工
①
2
淤泥
淤积
②
3
粉质粘土
冲洪积
③1
粗砂
③2
4
粉质粘土
坡积
④
5
粉质粘土
残积
⑤
6
砂岩
强风化
⑥2
中等风化
⑥3
按照《建筑抗震优化设计规范》(GB50011-2010)对场地土类型的划分标准,大塘面厂址区的地基土可划分为4种类型,即:
软质岩石、中硬土、中软土、软弱土。
详细情况如下:
1)软质岩石:
由中等风化砂岩组成;
2)中硬土:
由坡积硬塑粉质粘土、残积土及强风化砂岩组成;
3)中软土:
由冲洪积可塑粉质粘土及稍密粗砂组成;
4)软弱土:
由淤积的淤泥及人工填土组成。
综合判断该厂址建筑的场地类别为Ⅱ类,场地及附近无不良地质作用,属于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
淤积的淤泥处于饱和,流塑状态,工程地质性质较差,地基承载力低,未经处理不应作为基础持力层;
冲洪积可塑粉质粘土及稍密粗砂,地基承载力较低,可作为轻型建(构)筑物的持力层;
坡积硬塑粉质粘土、残积硬塑粉质粘土及强风化基岩工程性质较好,可作为一般建(构)筑物基础持力层;
中等风化及微风化基岩,承载力高,工程性质良好,可作为各种建(构)筑物基础持力层和桩端持力层。
2.1.3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地下水的形成条件和赋存特征,大塘面厂址的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冲洪积粘性土、砂层中,属潜水,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砂岩节理裂隙中。
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位随降雨、地形起伏而变化。
厂址地下水腐蚀性评价
参照原大塘面厂址的水质分析报告(原厂址距离现厂址约1.5km,地形地貌基本一致),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经综合评定,地下水在强透水层(填石、砂)中对混凝土结构具有中等腐蚀性,腐蚀介质为侵蚀性CO2及HCO3-,在弱透水层中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弱腐蚀性,腐蚀介质为侵蚀性CO2;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在长期浸水条件下具有微腐蚀性,在干湿交替条件下具有微腐蚀性,腐蚀介质为Cl¯含量。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灰场所在区域的50年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8g,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
3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现状
1)公路
新国道G323线呈东北-西南走向从厂址南面通过,与厂址的直线距离约1.1km;已建的韶赣高速公路呈东北-西南走向从厂址北面通过,与厂址的直线距离约0.3km;已建的韶赣高速公路引线从厂址西面通过,连接韶赣高速公路和新国道G323线,与厂址的直线距离约0.2km,进厂道路可从此路引接。
2)水路
厂址临近浈江源头,浈江是北江的上游,水量小且水浅,不能满足运输需求,故不考虑采用水路运输。
3)铁路
韶赣铁路已于2009年3月开工建设,目前已通车每天5对。
该铁路优化设计时速为160km/h,预留200km/h,为单线铁路,预留复线条件,下设有南雄站。
南雄站位于南雄市区东北方向的大塘面附近,与大塘面厂址的直线距离约1.4km。
4)进厂公路、厂区出入口
主要进厂道路拟从韶赣高速公路引线上引接,次要进厂道路下穿韶赣高速公路引线,连接至已有市政道路。
厂区设置两个出入口:
主入口结合办公综合楼设置,主要用于人行出入;次入口结合炉后区域设置,主要用于灰渣和厂用物资运输。
两个出入口和韶赣高速公路引线之间分别设置14m宽的主要进厂道路和7m宽的次要进厂道路,长度分别为400m和2000m。
三、施工临时用电负荷计算:
施工临时用电负荷统计表
序号
名称
规格
数量
单位
额定功率(kw)
合计(kw)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用电
1
电焊机
5
台
15
75
2
手枪钻
0.5-13mm
1
台
0.5
0.5
3
手枪钻
0.5-9mm
1
台
0.5
0.5
4
角向磨光机
大125mm,小100mm
8
台
1
8
5
切割机
4
台
1.5
6
6
施工照明
10
台
1
10
7
钢筋切断机
1
台
3
3
8
钢筋弯曲机
2
台
3
6
9
钢筋套丝机
1
台
30
30
10
钢筋调直机
1
台
30
30
11
振动棒
4
台
1.5
6
12
木工圆盘锯
1
台
5.5
5.5
13
排水泵
2
台
1.5
3
14
套丝机
1
台
0.5
0.5
15
步履式旋挖桩机
2
台
110
220
16
混凝土地泵
2
台
70
140
总量
总功率554kw,按照使用率80%来计算,约为443kw,考虑到桩基施工期间,只有两台桩机和两台地泵施工同时作业,其他机械未进行施工。
现场办公室用电
1
办公室空调用电
15
台
0.75
11.25
2
办公室办公用电
10
台套
0.5
5
3
电热水器
2
台套
3
6
4
饮水机
15
台套
0.55
8.25
总量
总功率45.5kw,考虑到办公用电不可能所有电器同时使用,因此有一定的富余量,需用138A总开关。
说明:
本现场动力功率为443KW,照明功率为45.5KW;考虑到桩机施工是集中式阶段性施工,也是用电功率最大的峰值功率,且其他机械设备未同时使用,因此桩机施工期间的总功率为360KW。
四、电线电缆的选择
4.1电缆线路的要求:
1、电缆中必须包含全部工作芯线和用作保护零线或保护线的芯线。
需要三相五线制配电的电缆线路必须采用五芯电缆。
照明(220V)线路必须采用三芯电缆。
五芯电缆必须包含淡蓝、绿/黄两种颜色绝缘芯线。
淡蓝色芯线必须用作N线;绿/黄双色芯线必须用作PE线,严禁混用。
2、电缆的防护:
电缆穿越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及引出地面从2m高度至地下0.2m处,必须加设防护套管。
埋地电缆路径应设警示标志。
3、直埋电缆的要求:
电缆直接埋地敷设的深度不应小于0.7m,并应在电缆紧邻上下左右侧均匀敷设不小于50mm厚的细砂,然后覆盖砖或混凝土板保护层。
电缆载流量表(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直接埋地)
电缆规格(mm2)
额定电流(A)
3×185+2×95
369
3×150+2×70
327
3×120+2×70
290
3×95+2×50
254
3×70+2×35
211
3×50+2×25
175
3×35+2×16
143
3×25+2×16
111
3×16+2×16
85
3×10+2×10
64
3×6+2×6
43
3×4+2×4
34
3×2.5+2×2.5
26
3×1.5+2×1.5
18
五、用电布置
1、根据合同及技术协议要求,施工用电从厂区内东面的DFW-12-630华电电缆分接箱接入,从该处选一只备用开关回路接一路电源出来到一级施工盘柜即可满足系统设备安装区域的施工用电。
2、班组施工电源经申请审批后,电源在一级盘柜接出。
3、各级盘柜示意图:
DFW-12-630华电电缆分接箱
高、低变压器
一级配电盘柜
二级施工盘柜
二级施工盘柜
二级施工盘柜
开关箱
开关箱
开关箱
六、管理机构
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用电管理组织机构
组长:
施彦会
副组长:
郑晓龙张凌红
成员:
魏建龙陈海聪陈楚文陈士烈
黄静琳李鑫雄
七、日常管理
1、施工电源由业主指定接入点并由华电重工负责接出;
2、施工单位电源班负责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的二级盘柜接入一级盘的施工。
3、用电管理小组职责
①负责按施工现场具体条件统一设计、布置临时施工用电。
②负责日常用电安全的巡查及管理。
③负责用电系统日常维护及检修。
④负责施工用系统图更新及施工用电量的统计。
⑤负责设备故障、短路等紧急情况下的处理工作。
八、各类用电人员应做到
1、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和所用设备的性能;
2、使用设备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和配备好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并检查电气装置和保护设施完好,严禁设备带“病”运转
3、停用的设备必须拉闸断电,锁好开关箱;
4、保护设备的负荷线、保护零线和开关箱;
5、搬迁或移动用电设备,必须经电工切断电源并作妥善处理后进行。
九、电气设备的使用维护
1、施工现场的所有配电箱、开关箱每月一次检查和维护,检查、维护人员必须是专业电工,工作时必须穿戴好绝缘用品,必须使用电工绝缘工具。
2、检查维修配电箱、开关箱时,必须将前一级相应的电源开关分闸断电,并悬挂停电标志牌,严禁带电作业。
3、配电箱盘面上标明各路的名称、用途;同时要作出分路标记。
4、总、分配电箱门应配锁,配电箱和开关箱应指定专人负责、施工现场停止作业1小时以上时,将动力开关箱上锁。
5、各种电气箱内不允许放置任何杂物,并应保持清洁。
十、安全用电与电气防护措施
1、安全用电管理制度
1)、施工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电工必须由地方主管部门签发的与本岗位相符的安全技术操作许可证,方可上岗作业。
安装、维修、拆除临时用电设施必须由持证电气技工完成。
2)、所有电闸箱都必须指定专人负责。
3)、要经常检查电器设备和电气线路,按要求填写相关记录,发现隐患要及时处理。
4)、电气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1)施工现场的所有配电箱、开关箱应每月检查和维护一次,检查和维护人员必须是专业电工。
工作时必须穿戴好绝缘用品,必须使用绝缘工具。
(2)检查和维修配电箱、开关箱时,必须将前一级相应的电源开关分闸断电,同时悬挂“禁止合闸,正在维修”标牌,并应派专人看护,防止他人随意合闸,严禁带电作业。
(3)电闸箱应逐一编号,配电箱盘面上应标明回路的名称、用途;同时要做出分路的标记,箱内有系统图。
(4)总、分配电箱门应配锁,停电1小时以上时,应将电闸箱拉闸上锁。
(5)配电箱、开关箱内不允许放置任何杂物,并应保持清洁。
箱内不允许挂接其他用电设备。
(6)配电箱、开关箱应防水、防尘。
5)、线路埋深应达到80cm,在通过施工道路时,应加套管。
6)、施工现场灯具高度距地面不应小于2.5m,其金属部分必须做接零保护,并在照明回路中安装漏电保护器。
7)、送电操作过程:
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
停电操作过程:
开关箱----分配电箱----总配电箱(特殊情况除外)。
8)、熔断器的熔体(漏电保护器)更换时,严禁用不符合规格的熔体或其他金属裸线代替。
9)、照明:
(1)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必须与PE线相连接,必须使用三芯橡皮护套电缆,严禁使用花线或护套线,导线不得承受地拖拉或缠邦在脚手架等设施构架上。
(2)在正常湿度时,选用开启式照明器(一般灯具)。
(3)在潮湿或特别潮湿的场所,选用密闭型防水防尘照明器或配有防水灯头的开启式照明。
(4)对有爆炸和火灾危险的场所,必须安装与危险场所等级相适应的照明。
(5)在振动较大的场所,选用防振型照明器。
(6)照明器具和器材的质量应合格,不得使用绝缘老化工破损的器具和器材。
(7)在特殊场所照明应使用安全电压照明器,在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场所电压不大于24V,在特别潮湿的场所和导电良好的地面或金属器内工作照明灯电压不得大于12V。
(8)在单相及二相线路中零线与相线截面相同;在三相五线制线路中,当照明灯为白炽灯时,零线截面为相线二分之一,当照明灯具为气体放电灯或逐相切断的三相照明电路中零线截面按最大负荷相的电流选择。
(9)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必须做保护零。
单相照明回路的开关箱(板)内必装设漏电保护器,实行左零右火制。
(10)室外灯具距地面不得低于3m,室内不低于2.5m。
(11)罗口灯头的绝缘外壳不得有损伤和漏电,火线(相线)应接在中心触头上,零线接在罗口相连的一端。
(12)暂设工程的灯具宜采用开关,开关距地面2~3m,其他开关距地面高度为1.3m,与出入口的水平距离为0.15~0.20m。
(13)电器、灯具的相线必须经开关控制,不得将相线直接引入灯具;
(14)不得把照明线路挂设在脚手架以及无绝缘措施的金属构件上,移动照明导线应采用电缆线,不宜采用其他软线。
手持照明灯具应使用安全电压,照明零线严禁通过熔断器。
2电气防护措施
1)、所有用电场所均采用TN—S供电系统供电:
施工场所总配电箱中零线做重复接地后引出一根专用的PE线,除了总配电箱外,其他各处不得把N线和PE线连接,PE线上不许安装开关和熔断器,也不得把大地兼做PE线,PE线也不得进入漏电保护器。
将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与保护零线连接。
2)、两级保护:
(1)施工场所的总配电闸箱和开关箱必须设置漏电保护器,而且两级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做合理配置,使之具备分级保护的功能。
(2)开关箱内的漏电保护器的额定电流应不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
潮湿场所配备的电气设备开关箱,流动箱内的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15mA,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
3)、电气设备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设置室外总配电箱和分配电箱,实行分级配电。
(2)动力配电箱与照明配电箱分别设置。
(3)开关箱由末级分配电箱配电。
开关箱实行“一机一箱一闸一漏保”。
(4)总配电箱设在靠近电源的地方,分配电箱设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地区。
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30m,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得超过3m。
(5)配电箱周围应有足够两人同行的空间,不得堆放任何妨碍操作、维护的物品,不得有灌木、杂草等。
(6)配电箱导线的进线口和出线口应设在箱体的底面,严禁在箱上、侧面或前后门处进出线。
(7)配电箱、开关箱安装要端正、牢固,移动式的箱体应该设在固定的支架上。
固定式配电箱、开关箱的底面与地面的垂直距离为1.3m,移动式开关箱的底面与地面的垂直距离为0.6m,配电箱、开关箱围护铁板的厚度不低于1.5mm。
3、外电防护:
外电线路:
指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线路以外的任何电力线路。
1)、不得在高、低压线路下方施工、搭设临时设施或堆放物件、机具、材料及其他杂物。
2)、安全距离:
(1)在建工程(包括脚手架)的外侧与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的最小安全操作距离
外电线路电压(KV)
<1
1-10
35-110
220
330-500
最小安全距离(m)
4.0
6.0
8.0
10
15
(2)架空导线与施工现场机动车道交叉时的最小垂直距离
外电线路电压(KV)
<1
1-10
35
最小安全距离(m)
6.0
7.0
7.0
(3)起重臂或被吊物边缘与10kV的架空线路最小安全距离
外电线路电压(KV)
<1
10
35
110
220
330
500
沿垂直方向(m)
1.5
3.0
4.0
5.0
6.0
7.0
8.5
沿水平方向(m)
1.5
2.0
3.5
4.0
6.0
7.0
8.5
(4)防护设施与外电线路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
外电线路电压(KV)
≤10
35
110
220
330-
500
最小安全距离(m)
1.7
2.0
2.5
4.0
5.0
6.0
3)、外电防护达不到安全距离要求,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增设屏障、遮栏、围栏或保护网,并悬挂醒目的警告标志牌。
4)、在架设防护设施时,应有电气技术人员或专职安全员监护。
5)、无法防护时必须停电,迁移线路或更改工程位置,否则不准施工。
十一、接地、接零保护和防雷装置
1、接地装置
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称,叫接地装置。
垂直埋设的接地体,一般采用角钢、钢管、圆钢等,长度等于2.5米;水平埋设的接地体,一般采用扁钢、圆钢等材料。
人工接地体的尺寸不应小于下列数值:
接地线:
圆钢直径为10毫米,扁钢截面为100平方毫米、厚度为4毫米;接地体:
角钢厚度为4毫米(一般为镀锌角钢50×50×5;钢管壁厚为3.5毫米(一般采用镀锌2吋钢管)。
在腐蚀性较强的土壤中,应采取镀锌等防腐措施或加大截面。
接地线应与水平埋设接地体的截面相同。
为了减少相邻接地体的屏蔽效应,垂直接地体间的距离及水平接地体间的距离一般为5米,当受到地形限制时可适当减小。
接地体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6米,接地体应远离由于高温影响(如砖窑、烟囱等)使土壤电阻率升高的地区。
当防雷装置引下线在两根及以上时,每根引下线的冲击电阻应分别按规定作防直接雷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值计算。
为降低跨步电压,防直接雷的接地装置距建筑物出入口及人行道不应小于3米,当小于3米时应采取下列措施之一:
1)、水平接地体局部埋深不小于1米。
2)、水平接地体局部包以绝缘物(例如50~80毫米厚的沥青层)。
3)、采用沥青碎石地面或在接地体装置上面敷设50~80毫米厚的沥青层,其宽度超过接地装置2米。
每一接地装置的接地线应采用1根及以上导体,在不同点与接地体做电气连接。
不得采用铝导体做接地体或地下接地线。
垂直接地体宜采用角钢、钢管或光面圆钢,不得采用螺纹钢。
接地可利用自然接地体,但应保证其电气连接和热稳定。
2、接零保护
1)、在施工现场专用变压器的供电的TN-S接零保护系统中,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保护零线连接。
保护零线应由工作接地线、配电室(总配电箱)电源侧零线或总漏电保护器电源侧零线处引出。
2)、当施工现场与外电线路共用同一供电系统时,电气设备的接地、接零保护应与原系统保持一致。
不得一部分设备采用保护接零,另一部分设备采用保护接地。
3)、采用TN系统做保护接零时,工作零线(N线)必须通过总漏电保护器,保护零线(PE线)必须由电源进线零线重复接地处或总漏电保护器电源侧零线处。
4)、在TN接零保护系统中,通过总漏电保护器的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之间不得再做电气连接。
5)、在TN接零保护系统中,PE零线应单独敷设。
重复接地线必须与PE线相连接,严禁与N线相连接。
6)、灯具内的接线必须牢固,灯具外的接线必须做可靠的防水绝缘包扎。
当采用普通隔离变压器时,其二次侧一端应接地,且变压器正常不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与一次回路保护零线相连接。
以上变压器尚应采取防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
7)、保护零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
配电装置和电动机械相连接的PE线应为截面不小于2.5mm2的绝缘多股铜线。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PE线应为截面不小于1.5mm2的绝缘多股铜线。
8)、PE线上严禁装设开关或熔断器,严禁通过工作电流且严禁断线。
9)、在TN系统中,下列电气设备不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做保护接零:
①电机、变压器、电器、照明器具、手持式电动工具的金属外壳
②电气设备传动装置的金属部件;
③配电柜与控制柜的金属框架;
④配电装置的金属箱体、框架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围栏和金属门
⑤电力线路的金属保护管、敷线的钢索、起重机的底座和轨道、滑升模板金属操作平台等:
⑥安装在电力线路杆(塔)上的开关、电容器等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及支架。
10)、单台容量超过100kVA或使用同一接地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南雄 圆形 煤场 临时 用电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