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录》读后感范文.docx
- 文档编号:10540322
- 上传时间:2023-02-21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9.17KB
《沉思录》读后感范文.docx
《《沉思录》读后感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沉思录》读后感范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沉思录》读后感范文
《沉思录》读后感范文
《沉思录》是公元2世纪后期古代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传下来的一部个人哲学思考录,主要思考人生伦理问题,兼及自然哲学;是奥勒留所作的一本写给自己的思想散文集。
下面是有整理的读后感,供大家参阅
《沉思录》读后感
(一):
斯多葛主义
说起这本书,所有人都知道这是温家宝推荐的,而且是温家宝的枕边书,而且是读了几十遍的枕边书。
如果以这本书的内容来如这种媒体的炒作相比,真是让人哑然失笑。
不过,这本书倒是真合我的口味!
这本书可以说是哲学著作,也可以说是一本修身养性的著作。
马可奥勒留是一个斯多葛主义的哲学家,同时还是一个戎马一生的罗马帝国皇帝。
但是,在他忙碌的一生中,却是一心向往古希腊哲学家的生活。
如是在这本《沉思录》里,马可奥勒留将斯多葛主义哲学思想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实践上。
在这本书中,提到最多的就是自然与本性。
宇宙是发展的、循环的并遵循规律的,而人同宇宙中其他的所有事物一样,只是宇宙所有事物中的一种,除了一点,那就是人具有理性。
宇宙的规律就是最高的理性。
所以一个人没有什么好奢求的,一无所有的来,自应当一无所有的去,不管追求什么,享受什么,最终必然趋向于“无”。
一个人唯一可做的事情便是按照理性活着,做理性的事情,或者是做本性要求我们做的事情。
于是,基于这些观点,产生了一整套为人处事的道德哲学。
不管怎么说,这本书确实是可以让一个浮躁的心平静下来的书。
如果我们只是由一堆原子构成的复杂混合体,那还有什么可以让你忿忿不平与激动不已的事情呢?
我们如何能够以“人之常情”这种似是而非的回答来满足人生的追问?
在斯多葛主义中,人只是宇宙理性的棋子而已,但是斯多葛主义毕竟描绘了人的存在的现实!
《沉思录》读后感
(二):
哲学家的心灵是一面镜子
奥勒留基本是个完人,身居高位,知识渊博,为人正直,清心寡欲,所以他能够作万年青草。
斯多葛派基本上否定自由意志,认为人和自然就是一回事,所以没必要有什么欲望,喜怒哀乐都是人的臆想。
做事就是要符合理性就好,没必要怕什么,也没必要贪恋什么,不轻生、不畏死,一种多好的境界。
跟新儒家有相似之处,心中有佛,但又舍身成儒。
个人认为这种境界比犬儒高尚,对一切都嗤之以鼻其实不难,但对一切都心怀敬意、坦然接受却真的很难。
想做哲学家其实不难,首先把生死观的问题解决了就可以。
首先要敬畏命运和偶然性,承认自己下一秒就有死亡或灾祸的可能,但也有继续生存或得福的可能,那么以怎样的态度面对这种可能性对自己最有利呢?
毫无疑问,那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坦然接受命运赐予我们的一切,把它看作是幸福。
而不是永远怀揣好的可能作为希望,同时也背着坏的可能作为包袱,那样最终只有诉诸彼岸的空想或此岸的幻境。
大道理好懂,理性可以理解理性,但克服自己根深蒂固的习惯认识却太难。
自己心里揣的不是佛,往往是人,是自己,是别人,又不能一视同仁,常常是有喜欢的、有讨厌的、有害怕的、有轻视的,将种种情绪与他们的名字和外在表象、身份符号联系在一起。
所以自己做不成哲学家,做不成佛、做不成儒、做不成大写的人。
虽然如此,但又怎能轻言放弃,去除执念,每天忘记一些错误,记下一些真理,也许终能在告别这副躯壳的时候平静、坦然,毫无牵挂。
《沉思录》读后感(三):
读过《沉思录》
这大概是我在旅途中看完的第一本书,要多谢我没有看电视的习惯,以及从孔亚到萨夫兰博卢和萨夫兰博卢到伊斯坦布尔的14个小时长途车。
廖一梅在《柔软》中引用了一千八百年前一个罗马皇帝说过的话:
“人生在世,一生不过一瞬,生命变幻不居,感官犹如微弱星火,肉体无非蛆虫饵食,灵魂乃不安的旋涡,命运一片黑暗,名誉难以捉摸。
到头来,有形肉体似水循环复始,灵魂尽成梦幻泡影。
”这个皇帝就是古罗马五贤君中的最后一位,有哲学皇帝之称的马可奥勒留。
我们再对比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李娟、杨志翻译的《深思录》中的这段话:
“在人类生活中,我们的一生是瞬息即逝的一个点,我们的实体在不断变化,我们的知觉是迟钝的,我们的身体是易朽的,我们的灵魂永无止息,我们的命运难以预测,我们的名声也是靠不住的。
总之,属于身体的一切如同流水易逝,属于灵魂的宛若梦幻泡影,人生是一场战争,一段旅途,身后的名声也只会渐渐湮灭。
”文字的优劣一目了然。
这也是我为什么喜欢话剧的原因,因为话剧语言更精致、华丽。
起初我凭着微弱的印象在网上搜索这段原文,最后搜出来的结果是《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倒与《沉思录》的思想有几分契合。
这是第二次读《沉思录》了,第一次是在河内还剑湖畔的咖啡馆,翻了几页就不了了之了。
这次是Kindle上买的电子版,一卷一卷读下来,倒不觉得困顿乏味。
整本书大概就是作者反思如何“与他人相处,与自己相处,与神灵相处”的碎碎念,死亡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主题,生亦何欢,死亦何苦,唯理性至高无上,哲学照亮灵魂。
摘几段译文:
斯多葛派哲学认为人有自杀的权力,是可以利用理性来掌控的,爱国、爱友、免除贫穷疾病之苦等都可以成为自杀的理由。
人总是想退隐乡间、海滨、山林,你也曾经全心向往这种生活。
但这完全是一种庸俗的想法,因为你尽可以随时退隐到自己的内心去;没有任何地方能比自己的心灵更为宁静、更无烦忧,尤其是如果这个人的内心海阔天空,他只消静心敛神,立刻就可以获得完全的宁静(所谓灵魂的宁静,我指的就是内心的秩序)。
带着酒肉以及魔咒巫术,涉过那死亡溪谷,投奔生路。
在你和别的事物之间有三种联系:
一种是与你的躯体的联系;一种是与神的联系,因为一切都是神明安排好的;一种是与你一起生活的周遭的人的联系。
苏格拉底曾戏称乌合之众的意见是“妖怪”,是用来吓唬小孩的。
只有三样东西能将人赶出屋子:
烟雾、漏水的屋顶和吵闹的妻子。
要像那岸边的礁石,任凭海浪不断地向它击打,也岿然不动,直到暴怒的海浪变得驯服。
“我多么不幸啊,这样的事情落到我头上!
”相反,要这样对自己说:
“我是多么幸运啊,虽然发生了这样的事,但我仍旧泰然自若,既没有被现在压垮,也不为将来感到恐惧。
”这样的事情谁都可能遇到,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承受这种打击。
《沉思录》读后感(四):
浅读《沉思录》
暑假期间读《C++沉思录》的时候,老师问我有没有读过《沉思录》,据他说那是一本很伟大的书,于是,抽空拿来浅读一番,真的只是浅读而已。
从宏观的角度看来,这是一本哲学书,讲的都是作者对于人生,对于社会的思考,这位作者也很了不得,古罗马时期的凯撒大帝,帝王能写出这样一本书实在令人费解,当然也算是独一无二了。
尽管奥勒留没有把他的帝国统治好,江河日下的局面无法挽回,但他的这本书,也可以说他的思想流传了下来,对后人产生了意义非凡的影响。
一系列巧合造就了这本书,真的可以说是神的旨意。
初读本书发现书中杂乱无章,感觉作者写的前后有很多重复之处,而且分卷也毫无逻辑性,估计也就是按照时期来分的。
按现在的话说这本书够无厘头的了,但正是这一点让这本书成为了作者思想的真实流露,毫无修饰,毫无夸张,让人有一种与自己对话,直达内心之感。
只要我们让我们的心灵沉静下来,就能够从这些朴实无华的句子中读出许多东西。
这不是一本时髦的书,而是一本经久的书,买来不一定马上读,但一定会有需要读它的时候。
近两千年前有一个人写下了它,再过两千年一定也还会有人去读它。
过多的评论显然毫无意义,还不如直接看书,150多页,3个多小时肯定能看完,但只能是浅读罢了。
很多思想还需要靠自己去揣摩,体会,光读显然远远不够。
考虑到时间不多,摘抄一些段落如下,更多的内容见书:
2-2、不论我是什么人,都只是一小小的肉体、呼吸和支配部分。
丢开你的书吧;不要再让你分心,分心是不允许的;但仿佛你现在濒临死亡、轻视这肉体吧;那只是血液、骨骼和一种网状组织,一种神经、静脉和动脉的结构。
也看看呼吸,它是一种什么东西?
空气,并不总是同样的空气,而是每一刻都在排出和再吸入的空气。
那第三就是支配部分了:
这样来考虑它,你是一个老人;不要再让这成为一个奴隶,不要再像线拉木偶一样做反社会的运动,不要再不满意你现在的命运,或者躲避将来。
2-7、你碰到的外部事物使你分心吗?
给出时间来学习新的和好的东西而停止兜圈子吧。
但你也必须避免被带到另一条道路。
因为那些在生活中被自己的活动弄得精疲力尽的人也是放浪者,他们没有目标来引导每一个行为,总之,他们的所有思想都是无目的的。
2-8、不要去注意别人心里在想什么,一个人就很少会被看成是不幸福的,而那些不注意他们自己内心的活动的人却必然是不幸的。
2-14、虽然你打算活三千年,活数万年,但还是要记住:
任何人失去的不是什么别的生活,而只是他现在所过的生活;任何人所过的也不是什么别的生活,而只是他现在失去的生活。
最长和最短的生命就如此成为同一。
虽然那已逝去的并不相同,但现在对于所有人都是同样的。
所以那丧失的看来就只是一单纯的片刻。
因为一个人不可能丧失过去或未来-一个人没有的东西,有什么人能从他夺走呢?
这样你就必须把这两件事牢记在心:
一是所有来自永恒的事物犹如形式,是循环往复的,一个人是在一百年还是在两千年或无限的时间里看到同样的事物,这对他都是一回事;二是生命最长者和濒临死亡者失去的是同样的东西。
因为,惟一能从一个人那里夺走的只是现在。
如果这是真的,即一个人只拥有现在,那么一个人就不可能丧失一件他并不拥有的东西。
3-12、当你做摆在你面前的工作时,你要认真地遵循正确的理性,精力充沛,宁静致远,不分心于任何别的事情,而保持你神圣的部分纯净,仿佛你必定要直接把它归还似的;若你坚持这一点,无所欲望亦无所畏惧,满足于你现在合乎本性的活动,满足于你说出的每个词和音节中的勇敢的真诚,你就能生存得幸福。
没有任何人能阻止这一点。
4-1、那在我们心中的支配部分,当它合乎本性时是如此爱好那发生的事情,以致它总是容易地使自己适应于那可能发生和呈现于它的东西。
因为它不要求任何确定的手段,而是在无论什么条件下都趋向于自己的目标;它甚至从它对立的东西中为自己获得手段,就像火抓住落进火焰中的东西一样。
爝火会被落在它上面的东西压熄,但当火势强大时,它很快就占有和吞噬了投在它上面的东西,借助于这些东西越烧越旺。
4-3、人们寻求隐退自身,他们隐居于乡村茅屋,山林海滨;你也倾向于渴望这些事情。
但这完全是凡夫俗子的一个标记,因为无论什么时候你要退入自身你都可以这样做。
因为一个人退到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如退入自己的心灵更为宁静和更少苦恼,特别是当他在心里有这种思想的时候,通过考虑它们,他马上进入了完全的宁静。
我坚持认为:
宁静不过是心灵的井然有序。
那么你不断地使自己做这种隐退吧,更新你自己吧,让你的原则简单而又基本,这样,一旦你要诉诸它们,它们就足以完全地净化心灵,使你排除所有的不满而重返家园。
因为,你是对什么不满呢?
是对人们的邪恶不满吗?
那就让你的心灵回忆起这一结论吧:
理性的动物是互相依存的,忍受亦是正义的一部分,人们是不自觉地行恶的;考虑一下有多少人在相互敌视、怀疑、仇恨、战斗之后已经死去而化为灰烬;那就会终于使你安静下来。
-但也许你是不满于从宇宙中分配给你的东西-那么转而回忆一下这一思想:
想想要末是神存在,要末是原子,即事物的偶然配合存在;或者想想这些论据,它们证明了这个世界是一个政治社会,那最终会使你安静。
-但也许有形的事物还是要抓住你-那么进一步考虑一下:
当心灵一旦使自己与身体分开,发现了它自己的力量,它就不论是在平缓还是激烈地活动中,都不会使自己与呼吸相混;也再想想你在痛苦和快乐方面所有你听到的和同意的;你将最终使你安静。
-但也许对于所谓名声的愿望将要折磨你-那么看一看一切事物是多么快地被忘却,看一看过去和未来的无限时间的混沌;看一看赞美的空洞,看一看那些装作给出赞扬的人们判断的多变和贫乏,以及赞扬所被限定的范围的狭隘,那么最终使你自己安静吧。
因为整个地球是一个点,你居住的地方又是地球上一个多么小的角落啊,在它上面存在的东西是多么的少啊,而要赞扬你的人又是什么样的人呢?
4-20、在各方面都美的一切事物本身就是美的,其美是归于自身的,而不把赞扬作为它的一部分。
因此被赞扬就不使一个事物变好或变坏。
我坚信这也适用于被平民称为美的事物,例如,物质的东西或艺术的作品。
那真正美的东西除了法则、真理、仁爱或节制之外,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
而这些事物哪一个的美是因为它被赞扬才美,或者谴责会使它变丑呢?
像祖母绿或者黄金、象牙、紫袍、七弦琴、短剑、鲜花和树丛这样的东西,难道没受到赞扬就会使它们变坏吗?
4-24、哲学家说,如果你愿意宁静,那就请从事很少的事情。
但是想一想是否这样说更好:
做必要的事情,以及本性合群的动物的理性所要求的一切事情,并且像所要求的那样做。
因为这不仅带来由于做事适当而产生的宁静,而且带来由于做很少的事而产生的宁静。
因为我们所说和所做的绝大部分事情都是不必要的,一个人如果取消它们,他将有更多的闲暇和较少的不适。
因而一个人每做一件事都应当问问自己:
这是不是一件必要的事情?
一个人不仅应该取消不必要的行为,而且应该丢弃不必要的思想,这样,无聊的行为就不会跟着来了。
4-49、要像峙立于不断拍打的巨浪之前的礁石,它巍然不动,驯服着它周围海浪的狂暴。
我是不幸的,因为这事对我发生了。
-不要这样,而是想我是幸福的,虽然这件事发生了,因为我对痛苦始终保持着自由,不为现在或将来的恐惧所压倒。
因为像这样的一种事可能对每一个人发生,但不是每一个人在这种场合都始终使自己免于痛苦。
那么为什么不是一件幸事而是一个不幸对我发生呢?
你在所有情况下都把那并不偏离人的本性的东西称为一个人的不幸吗?
一个事物,当它并不违反人的本性的意志时,你会把它看成对人的本性的偏离吗?
好,你知道本性的意志,那这发生的事情将阻止你做一个正直、高尚、节制、明智和不受轻率的意见和错误影响的人吗?
难道它将阻止你拥有节制、自由和别的一切好品质吗?
人的本性正是在这些品质中获得所有属它自己的东西。
记住在任何可能使你烦恼的场合都采用这一原则:
即这并非是一个不幸,而高贵地忍受它却是一个幸运。
5-11、我现在要把我自己的灵魂用于什么事情上呢?
在任何场合我都必须问自己这个问题,我在我的这一被称为支配原则的部分中拥有什么呢?
我现在拥有谁的灵魂呢?
是一个孩子的灵魂?
抑或一个年青人、一个软弱的妇人、一个暴君、一个家畜、一个野兽的灵魂?
5-23、经常想想那存在的事物和被产生的事物变化和消失得多么迅速。
因为实体就像一条湍急地流动的河,事物的活动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各种原因也在无限的变化之中起作用,几乎没有什么是保持静止的。
考虑那接近于你的东西,那所有事物都消失于其中的过去和未来的无尽深渊。
那么,那自得于这些事物或为它们发愁、把自己弄得很悲惨的人不是很傻吗?
因为这些事物仅仅烦扰他一段时间,一段短暂的时间。
7-3、无意义的展览,舞台上的表演,羊群,兽群,刀枪的训练,一根投向小狗的骨头,一点丢在鱼塘里的面包,蚂蚁的劳作和搬运,吓坏了老鼠的奔跑,纵操纵的木偶,诸如此类。
那么,置身于这些事物之中而表现出一种好的幽默而非骄傲就是你的职责,无论如何要懂得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就像他忙碌的事情是有价值的一样。
7-27、不要老想着你没有的和已有的东西,而要想着你认为最好的东西,然后思考如果你还未拥有它们,要多么热切地追求它们。
同时无论如何要注意,你还没有如此喜爱它们以致使自己习惯于十分尊重它们,这样使你在没有得到它们时就感到烦恼不安。
7-69、道德品格的完善在于,把每一天都作为最后一天度过,既不对刺激做出猛烈的反应,也不麻木不仁或者表现虚伪。
7-71、对一个人来说这是一件可笑的事情:
他不从他自己的恶逃开-这的确是可能的;他竟要从别人的恶逃开-而这是不可能的。
8-16、记住:
改变你的意见,追随纠正你缺点的人,这跟要坚持你的错误一样,是和自由一致的。
因为这是你自己的活动,这活动是根据你自己的运动和判断,也的确是根据你自己的理解力做出的。
8-28、痛苦或者对身体是一个恶(那就让身体表示它的想法吧),或者对灵魂是一个恶;但是,灵魂坚持它自己的安宁和平静,不把痛苦想做作一种恶,这是在它自己的力量范围之内。
因为每一判断、活动、欲望和厌恶都是发生在内心,而任何恶都不能上升得如此高。
8-36、不要通过想你的整个一生来打扰你。
不要让你的思想涉及那你可能预期将落于你的所有苦恼,而是在每个场合都问自己,在这种场合里究竟有什么不可忍受的东西和不能过去的东西?
因为你将会羞于承认。
其次记住将来或过去都不会使你痛苦,而只有现在会使你痛苦。
而如果你只是限制它,这种痛苦将缩小到一点点;如果甚至连这也不能抵住,那就叱责你的心灵吧。
8-48、记住:
你的支配部分是不可征服的,如果它不做任何非它所愿的事情,即使它是出于纯粹的顽而进行抵制的,那么当它自我镇定时,它也是满足于自身的。
但是,如果它通过理性和审慎的援助形成对事物的一种判断时,它又将怎样呢?
所以,那摆脱了激情的心灵就是一座堡垒,因为人再没有什么比这更安全的。
而不知道这一点的人就是一个无知的人,知道这一点却不飞向这一庇护所的人则是不幸的人。
8-51、你的行动不要迟缓呆滞,你的谈话不要缺乏条理,你的思想不要漫无秩序,不要让你的灵魂产生内部的争纭和向外的迸发,也不要在生活中如此忙碌以致没有闲暇。
假设人们杀死你,把你切为碎片,诅咒你。
那么这些事情怎么能阻止你的心灵保持纯净、明智、清醒和公正呢?
例如,如果一个人站在一泓清澈纯净的泉边诅咒它,这清泉决不会停止冒出可饮用的泉水,如果这个人竟然把泥土或垃圾投入其中,清泉也将迅速地冲散它们,洗涤它们,而不会遭到污染。
那么作为拥有一种永恒的泉水而不仅仅是一口井的你将怎样呢?
要每时每刻地塑造你自己,达到与满足、朴素和谦虚结为一体的自由。
8-52、那不知道世界是什么的人,也不知道他自己在哪里。
那不知道世界为什么目的存在的人,也不知道他自己是谁,不知道世界是什么。
而对这些事一无所知的人甚至不能说他自己是为什么目的而存在的。
那么你怎样想那避免或寻求喝彩和称赞的人呢,怎样想那此不知道他们在哪里或他们是谁的人们呢?
8-54、不要再仅仅让你的呼吸和围绕着你的空气和谐一致,现在还要让你的理智也和那包括所有事物的理智和谐一致。
因为理智力对于愿意利用它的人来说,就跟大气对于能够呼吸它的人一样,也是分布于所有部分和浸淫于所有事物的。
9-13、今天我摆脱了所有苦恼,或宁可说我逐出了所有苦恼,因为这不是发生在外部,而是发生在内部,在我的意见中。
9-21、活动的停止、运动和意见的停止,它们在某种意义上的死亡,这些决不是恶。
现在转而考虑你的生命,你作为一个孩子、一个青年、一个成人和一个老人的生命,因为在这里面每一变化也都是一种死。
这是值得害怕的事情吗?
现在转而考虑你在你的祖父体内的生命,然后是你在你母亲体内的生命,你在你的父亲体内的生命,当你发现许多别的差别、变化和毁灭时,问你自己,这事情值得害怕吗?
那么,同样,你整个生命的熄灭、停止和改变也决不是一件需要害怕的事情。
9-32、你能从那些烦扰你的事物中把许多无用的东西从这条路上清除出去,因为它们完全在于你的意见,你将如此为自己得到广阔的空间:
即通过在你心里思考整个的宇宙,思考永恒的时间,观察每一事物的瞬息万变,观察从生到死的短暂以及在生之前和死之后的时间的无限深渊。
9-40、神灵要末有力量要末没有力量,那么,如果他们没有力量,你为什么向他们祷告呢?
而如果他们有力量,你为什么不向他们祷告,祈求给你这种不畏惧任何你所畏惧的事物,或者不欲望任何你所欲望的事物,或不为任何事痛苦的能力呢?
而反要祈求这些事发生或不发生呢?
因为肯定,如果他们能与人合作,他们也能在这些方面合作。
但也许你要说,神灵已把这些能力放在你的力量范围之内。
那么好,像一个自由人一样运用在你力量范围内的事物不比一种奴性和下贱的方式欲望那不在你力量范围内的事物更好吗?
谁告诉你说神灵甚至在我们力量范围内的事情上也不帮助我们呢?
那么,去为这样的事情祷告吧,正如你所见,当一个人那样祷告:
我怎样才能与那个妇人同床共枕呢?
而你却要这样祷告:
我如何才能使自己不抱这种欲望呢?
当别人那样祷告说:
我怎样才能不丧失我的幼子呢?
而你要如此祷告:
我怎样才能做到不害怕失去他呢?
总之,要以这样的方式祷告,然后再看看结果。
10-12、既然探讨应当做什么是在你的力量范围之内,多疑的畏惧有何必要呢?
如果你看得清楚,满意地走过去而不要折回;如果你看不清楚,停下来询问最好的顾问。
但如果有什么别的东西反对你,那么根据你的力量谨慎明智地继续前行,保持那看来是正当的东西。
因为达到这一目标是最好的,如果你做不到,也要让你的失败是尝试的失败。
在所有事情上遵循理智的人既是宁静的又是积极的,既是欢乐的又是镇定的。
10-28、想像一下所有悲叹或不满于一切事物的人,他们就像是一只做牺牲的猪那样挣扎和叫喊。
那在他床上为人们的被束缚而默默哀伤的人,也像这只猪,考虑一下自愿地顺从所发生的事是仅仅给予理性动物的品质,而顺从则是加于所有存在物的一种必然性。
11-18、如果有人冒犯了你,首先考虑:
我和人们之间有什么联系,我们是被造出来相互合作的,另一方面,我是被造出来放在他们之上的,就像一只公羊对羊群,一只公牛对牛群。
要从最先的原则,从这个原则来考察这个问题:
如果所有事物都不止是原子,那安排所有事物的就是自然:
如果这是这样,低等的事物就要为高等的事物而存在,而这些高等的事物就要相互合作。
第二,考虑冒犯者他们在饭桌边、在眠床上等地方是什么人,尤其是考虑他们在什么压力下形成意见和行动的,他们做他们所做的事带着何种骄傲。
第三,如果人们是正当地做他们所做的,那我们不应当不愉快;但如果他们做得不正当,那很显然他们这样做是出于无知和不自觉。
因为正像每一灵魂都不愿意自己被剥夺真理一样,它也不愿意自己被剥夺按照他的应分对每个人行动的力量。
所以,当人们被称为是不正直、背信弃义、贪婪,总之是对邻人行恶的人时,他们是痛苦的。
第四,考虑你也做了许多不正当的事情,你是一个和他们相仿的人,即使你戒除了某些错误,但你还是有犯这些错误的倾向,而且你戒除这些错误,也许或者是出于怯懦,或者是关心名声,或者是出于别的不洁的动机。
第五,考虑你甚至不知道人们是否真的在做不正当的事情,因为许多事情都是由于和某种环绕的关系而做出的。
总之,一个人必须学习许多东西,以便他能够对另一个人行为做出正确的判断。
第六,当你十分烦恼或悲伤时,想一下人的生命只是一瞬,我们都很快就要死去。
第七,那打扰我们的不是人们的行为,因为那些行为的根基是在他们的支配原则中,那打扰我们的是我们自己的意见。
那么就先驱除这些意见,坚决地放弃你对一个行为的判断-仿佛它是什么极恶的东西的判断吧,这样你的愤怒就会消失。
那么我怎样驱除这意见呢?
通过思考没有哪一个别人的恶行能给你带来耻辱,因为,如果不是只有自作的恶行才是可耻的,你也必然做出许多不正当的事,变成一个强盗或别的什么人。
第八,考虑由这种行为引起的愤怒和烦恼带给我们的痛苦,要比这种行为本身带给我们的痛苦多得多。
第九,考虑一种好的气质是不可征服的,只要它是真实的,而不是一种做作的微笑和半心半意。
因为最蛮横的人将会对你做什么呢,只要你对他始终保持一种和善的态度,如果条件允许,你温和地劝导他,平静地在他试图损害你的时候纠正他的错误,你这样说:
我的孩子,不要这样,我们被选出来天生是为了别的什么事情的,我将肯定不会受到伤害,而你却要伤害你自己,我的孩子-这样以温和的口吻,用如此的一般原则向他说理,并说明甚至蜜蜂也不会做像他所做的事,更不必说那些天生被造出来合作的动物了。
你必须在这样做时不带有任何双重的意久或以斥责的口吻进行,而是柔和的,在你的心灵里没有任何怨恨,不要仿佛你是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沉思录 沉思 读后感 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