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小说阅读山东人民版知识精讲.docx
- 文档编号:1053724
- 上传时间:2022-10-16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30.16KB
高二语文小说阅读山东人民版知识精讲.docx
《高二语文小说阅读山东人民版知识精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小说阅读山东人民版知识精讲.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语文小说阅读山东人民版知识精讲
高二语文小说阅读山东人民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教学内容:
小说阅读
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
知识梳理
一.情节的概念
什么叫做情节呢?
亚里士多德说得很简单明了:
情节是关于事件的安排,是对行动的模仿。
这当然是西方最古老最经典的观点。
不过,高尔基的解释似乎要更详细一些,高尔基认为,情节“即人物之间的联系、矛盾、同情、反感和一般的相互关系——某种性格、典型的成长和构成的历史。
”也就是说,情节是环绕着人物性格以及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展开的一系列的行为事件。
还有一个人的话也相当经典,这人是英国的E·M·福斯特——此人写过《印度之行》等小说,他强调“情节”是指“在按照时间顺序叙事的前提下,强调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情节是小说中较高级的一面”,“情节是小说的逻辑面”。
这就是说,他认为“故事”是指小说中的人物在经历了一件事之后,又经历了另一件事。
而“情节”则是指,小说中的人物在经历了一件事之后,为什么会经历另一件事。
或者说,一件事与另一件事之间有什么必然或者偶然的联系。
二.情节的鉴赏
1.鉴赏小说情节的方法
(1)着重了解叙述的顺序、时间、空间的变换。
(2)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进程、故事线索的明暗安排。
(3)识别叙述中的顺叙、倒叙、平叙、插叙、补叙。
(4)了解一些兴波澜、生变化的方法:
悬念法、矛盾冲突法、铺垫法、误会法、反衬法等。
2.鉴赏小说情节结构的步骤
(1)找出线索,理清情节的来龙去脉
一般而言,故事情节从发生到结局,前后是有着某种内在联系的,这种内在联系也就是贯穿在整个作品中的情节线索。
只要找到了这条贯穿整个作品的线索,情节的来龙去脉也就容易把握了。
这当是我们鉴赏情节的首要任务。
不过,小说的情节线索并不是指我们一般所说的时间线索或空间线索,而是指作品里的基本矛盾冲突所构成的情节发展线索。
例如鲁迅的《祝福》,祥林嫂与鲁四老爷的矛盾冲突,就是构成情节的主要线索。
由于作品篇幅长短的不同以及作品内容的特点,小说的情节线索又有主线、副线和明线、暗线之分,也称“双线结构”。
例如《错斩崔宁》以刘贵的被杀分为前后两大部分。
前一部分,一条线是刘贵的活动,另一条线是陈二姐的活动,交错发展,时合时分。
后一部分,也是双线发展,一条线是王员外、大娘子、众邻里,另一条线是陈二姐和崔宁,也是交错发展,时合时分。
篇中多处以“放下一头”、“不题”、“闲话休题”等,轻巧裕如地完成了情节的转折衔接和穿插分合。
鉴赏小说情节,如能抓住情节的线索,把握其来龙去脉,将有助于我们在分析作品时统观全局,全面地把握作者的意图。
(2)由事见人,看情节发展如何为人物塑造服务
情节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是作为人物运动的形式出现的。
所以,鉴赏情节应该由事见人,将人物性格与情节联系起来分析。
例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对杜十娘形象的塑造采用了“层层剥笋”的方式,依靠情节的自然发展逐渐披露人物的思想性格。
作品开始由李甲“在京作监”,游于教坊司院内,引出名姬杜十娘,进行总的介绍,先写其色,后写其心。
杜十娘遇上一个李甲,“一双两好,情投意合”,“久有从良之志”的杜十娘决心委身于“忠厚志诚”的李甲。
这是剥开笋子的第一层。
过了一年,李甲“囊箧渐渐空虚”,鸨儿逼迫十娘与李甲断绝往来。
十娘抓住时机,据理力争,以智取胜。
这可说是剥开笋子的第二层,作品借鸨儿从反面陪衬杜十娘。
下一步,作品侧重描写杜十娘对李甲的试探,这是第三层。
出院以后的众妓女的送别,好比剥开笋子的第四层,这一层侧重表现杜十娘的深谋远虑。
最后,李甲把杜十娘出卖了。
杜十娘知道自己被出卖,没有哀求痛哭,而是从容镇定。
她“怒沉百宝箱”,痛斥孙富,谴责李甲,然后投江而死。
至此,作品剥开了笋子的第五层,终于显现出“笋心”。
故事情节的发展达到了高潮,人物的思想性格也就披露无疑。
杜十娘用死对封建社会发出了愤怒的控诉,进行了最后的抗争,她的光辉形象在她悲剧的结束中全部竖立了起来。
(3)见微知著,从场面和细节分析情节对表现主题的意义
作品的情节是由若干个场面构成的,场面是由很多个细节组成的。
分析场面和细节是鉴赏情节的进一步深入,同时也只有这样的情节鉴赏才显得具体、充分和中肯。
由此抓住场面和细节的情节鉴赏就不是浮光掠影地阅读了,应对我们有所启示。
但有人阅读小说,只顾看热闹,单纯追求故事情节紧张曲折,而不想想作者通过一定的情节究竟提出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有何社会意义,又是如何解决的,等等,这就不得要领了。
《红楼梦》第五十八回有宝玉喝鲜笋汤的情节:
宝玉便就桌上喝了一口,说:
“好烫!
”袭人笑道:
“菩萨,能几日不见荤,馋的这样起来。
”一面说,一面忙端起轻轻用口吹。
因见芳官在侧,便递与芳官,笑道:
“你也学着些服侍,别一味呆憨呆睡。
口劲轻着,别吹上唾沫星儿。
”芳官依言果吹了几口,甚妥。
他干娘也忙端饭在门外伺候。
……这干婆子原系荣府三等人物,不过令其与他们浆洗,皆不曾入内答应,故此不知内帏规矩。
今亦托赖他们方入园中,随女归房。
这婆子先领过麝月的排场,方知了一二分,生恐不令芳官认他做干娘,便有许多失利之处,故心中只要买转他们。
今见芳官吹汤,便忙跑进来笑道:
“他不老成,仔细打了碗,让我吹罢。
”一面说,一面就接。
晴雯忙喊:
“出去!
你让他砸了碗,也轮不到你吹,你什么空儿跑到这里来了?
还不出去。
”一面又骂小丫头们:
“瞎了心的,他不知道,你们也不说给他!
”小丫头们都说:
“我们撵他,他不出去;说他,他又不信。
如今劳累我们受气,你可信了?
我们到的地方儿,有你到的一半,还有你一半到不去的呢。
何况又跑到我们到不去的地方还不算,又去伸手动嘴的了。
”一面说,一面推他出去。
阶下几个等空盒家伙的婆子见他出来,都笑道:
“嫂子也没有镜子照一照,就进去了。
”羞的那婆子又恨又气,只得忍耐下去。
宝玉也不是人人都能服侍的,小说通过这个情节,表现了封建大家庭等级森严的人际关系。
我们可以从中看到荣国府内即使同是下人,那等级界限也是严格的。
“我们到的地方儿,有你到的一半,还有你一半到不去的呢。
何况又跑到我们到不去的地方……”,真是层层有规矩,步步有等级。
作家通过情节去表现现实,就比单纯的语言叙述要简捷、有力。
不然,曹雪芹如果用“荣国府内等级森严,即使是下人,彼此也不能越雷池半步”的语言来予以说明,读者的印象就远不如通过阅读情节深刻。
(4)赏析技巧,注意发现作者组织情节的艺术匠心
小说情节的波澜起伏和扣人心弦,应该说是所有优秀小说的显著特点。
什么地方是伏笔,什么地方是照应,什么地方是有助于塑造人物的精彩描写,哪些地方是游离于情节之外、荒诞不经的“噱头”等等,都要细细加以赏析。
例如《红楼梦》刘姥姥三次进荣国府的情节,即可看出它具有复沓回旋、含意深远的特点。
这三次均是写同一个人物进荣国府,但每次却是各不相同。
一进,只让刘姥姥见了王熙凤,借此给读者展示了荣国府这个诗礼簪缨之族、温柔富贵之乡的豪奢;二进,刘姥姥见了贾母,又是饮宴,又是饱览,让读者见到了荣国府也有各种矛盾,由此埋下了贾府即将败落的伏笔;三进,则那位曾向刘姥姥伸出援助之手的琏二奶奶也不得不向她呼救了,可说是一层更深一层。
鉴赏这样的情节,我们不仅要注意情节本身的变化,还要注意发掘情节所寓示着的主题意义。
同时,又可看到,作者在组织情节时所显现出的胸有全豹、高屋建瓴的艺术特点。
三.常见题型
1.概括故事梗概
概括必须在理解文章思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
认真阅读,理清思路,是恰当概括的前提;把握住关键语句,对保证概括的准确性也具有重要意义。
对内容要点的概括要全面。
此外,语言要简明。
2.识别并会分析几种叙述顺序
①顺叙:
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这种写法叫做顺叙。
顺叙的段落层次跟事情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
顺叙的使用最为广泛。
②倒叙:
是把事件的高潮或结局、或某个突出的片段放在前面先写,然后再按顺叙写。
恰当地运用倒叙手法,能刹那间引起读者思想上的共鸣,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也能使文章的结构曲折多变,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③平叙:
就是平行叙述,即叙述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所发生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
通常是先叙一件,再叙一件,谓之为“花开数朵,各表一枝”,故又叫“分叙”。
④插叙:
是指暂时中断对主要事件的顺叙记叙,另外插入一些材料,或追述往事,或预示未来,或另有其他交代。
其作用为或补充烘托主要事件,或丰富文章内容,使整篇布局更具错落起伏的魅力。
只是要求插叙要适量适时,注意衔接。
⑤补叙:
文章有时根据内容的需要,要对前面所写的人或事作一些简短的补充交待,这种写法叫补叙。
补叙和插叙虽然都是对主要情节的补充和交待,但它们也有不同。
补叙大都无情节,前后不必有什么过渡的话。
3.懂得小说情节设计中常用的写作手法
这里主要介绍铺垫。
铺垫是为了使故事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显得自然、合情理而设置的一些情节或细节。
如《施润泽滩阙遇友》中,施复将拾到的银子还给了失主,六年后在滩阙恰恰与失主相遇。
这类偶然相遇在生活中本来就是存在的,作者为了使这一巧合更加可信,在前面进行了层层铺垫,把“大偶然”分解为若干小的偶然,使情节的发展一步步走向“施、朱相遇”。
第一,作者先交代“那年天气温暖,家家无恙,叶遂短阙”。
第二,众人过湖买叶,在船上做饭,“却忘带了打火刀石”,忠厚的施复主动承担了上岸去讨火种的任务。
第三,施复到了村中,“见家家都闭着门儿”,只有一家“门儿半开半掩”,是因为他家没有“养蚕人家,最忌生人来冲”的忌讳。
而朱恩没有忌讳,下文交代是因为当年施复还钱一事,使朱恩相信“凡事是有个定数,断不由人,故此绝不忌讳”。
这一系列事件,它们连接、积聚起来,就使“施、朱相遇”显得非常自然。
需要注意的是,铺垫要合情合理,并且下文要有照应。
4.写小说的结尾或续写一段文字
生动典型的环境描写
知识梳理
1.什么是小说的环境描写?
什么是小说中的环境描写?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其中人物形象或者说人物性格是小说的核心,小说中一切的描写与表达都要围绕着这个核心展开;故事情节是人物活动、成长和性格形成的历史;环境是人物性格形成的理由,什么环境造就什么人物,所谓“时势造英雄”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具体来说,小说中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社会环境是人物活动的历史背景、社会情态、阶级关系等因素的总和,对以上这些的描写就是环境描写。
由于人在感知周围环境的时候无非是动用自己身体的各种感觉器官,因此,作者们要让读者感受到他所描写的环境,产生一种如临其境如睹其物的情绪体验,就必须也从这些方面去描写,比如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方面来描写,这些描写恰好相对应于人的眼耳鼻舌身五种感觉器官。
2.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小说是时间的艺术,又是空间的艺术。
所谓空间主要是指环境。
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驱使其活动的特定场所。
一篇小说,除了要展示五光十色的社会环境,还要描写千姿百态的自然环境。
小说中的自然环境描写举例:
①渲染故事气氛
作家往往用生动的自然环境描写,来创造故事的特定氛围,从而增强故事的真实性。
在这方面,鲁迅可谓是行家里手。
以《药》而言,一个显著的特点便是运用自然环境描写来烘托气氛。
比如开头对时令的描写,作者以“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夜是黑沉沉的”……勾勒出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的突出特征:
阴暗、凄清,还有几分恐怖,从而渲染了夏瑜就义时沉寂而肃杀的气氛。
又如该文结尾一段通过景物描写展现了一幅凄凉的画面:
时令虽已是清明,然而天气仍“分外寒冷”,“歪歪斜斜”的路旁是“层层迭迭”的丛冢;这里没有生机,只有“支支直立”的枯草发出“一丝发抖的声音”;这里没有啼鸣的黄莺,只有预兆不祥的乌鸦,而且“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
所有这些文字,都渲染出了坟场阴冷、悲凉的气氛。
下面是古龙武侠小说《多情剑客无情剑》当中的一段景物描写:
冷风如刀,以大地为砧板,视众生为鱼肉。
万里飞雪,将苍穹作洪炉,溶万物为白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小说 阅读 山东 人民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