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教案小学四年级上.docx
- 文档编号:10533700
- 上传时间:2023-02-21
- 格式:DOCX
- 页数:44
- 大小:40.25KB
品德与社会教案小学四年级上.docx
《品德与社会教案小学四年级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德与社会教案小学四年级上.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品德与社会教案小学四年级上
第一部分走进美丽的家乡
1、用眼观察家乡
总第个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题是第一单元“走进美丽的家乡”中,第一主题《站在高高的山岗上》部分的第一课。
《用眼观察家乡》通过居高远望的方法,引领学生站在高处观察家乡,指导学生了解家乡的地形、地貌和景观,了解家乡的社会发展和变化,从而产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科书的编写照顾了城乡差异,教师可以选择适合自己地区的教学内容,自主地开展教学活动。
教科书从多个角度介绍了家乡的基本情况,也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观察家乡,提示了学生学习的方向。
学生准备:
1.观察家乡,调查、收集有关家乡的资料。
2.研究家乡的材料,准备成果汇报。
教师准备:
1.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可能用到的工具
2.制作家乡地形地貌景观的教学课件。
教学目标:
1.在观察家乡的活动中,增进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积极情感。
2.发展调查收集资料,合作探究的能力。
3.了解四个正方向和四个副方向的关系,来了解家乡的基本情况。
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5分钟)
师:
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播放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
师:
歌中唱了什么?
学生根据自己看到的、听到的谈体会。
师:
老师知道你们有浓厚的乡情,谁不热爱自己的家乡呢?
但你们了解自己的家乡吗?
你能感受到作为西峡人的骄傲与自豪吗?
只要我们去认真调查、研究,就会发现我们的家乡是那么美丽、那么迷人。
二、设疑自探:
(5分钟)
大家都去观察了我们的家乡,并收集有关家乡的资料,那么我们的家乡有哪些值得你骄傲和自豪的地方?
你们有什么收获和发现?
你了解家乡的哪些方面?
下面我们进行分组。
请研究相同问题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把分头研究的资料进行整合,大家可以为自己的小组取一个能体现小组研究特色的名字,在小组内选出两名发言代表、记录员,准备向全班同学汇报研究成果。
三、解疑合探:
(22分钟)
教师以学生的合作伙伴的身份深入到各个学习小组,随时指导学生的具体探究活动,为他们出谋划策。
师:
下面各个小组开始交流讨论、合作探究哪个小组愿意先和大家分享你们的研究成果?
发言时最好按照:
我们是某某小组,我们调查研究的内容是什么,我们通过什么方法,调查了哪些地方或内容,以下是我们调查研究的成果
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师向学生介绍八个方向:
东、南、西、北是四个正方向,东南、东北、西北、西南是四个副方向。
在课桌上指出八个方向.
师:
老师也想请大家分享一下我收集到的资料和调查结果,让我们随着大屏幕一起去欣赏我们美丽的家乡吧!
(播放课件。
)
四、质疑再探:
(3分钟)
学了这节课,你还有什么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举手提问。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师生共同探究解决。
五、成果整理,课后延伸:
(5分钟)
师:
我们为风景优美的家乡而骄傲,我们为日新月异的家乡而自豪,同学们能不能用自己的方式来赞美我们的家乡?
小组内商量方案,然后全班交流。
生:
我们想编家乡的故事。
生:
我们想画一本家乡画册。
生:
我们想写赞美家乡的诗歌。
……
师:
请同学们在课后完成你们美好的愿望。
2用手描绘家乡
总第个教案
教学目标
1、在合作绘画的过程中增进合作技能。
2、在合作绘画的活动中巩固对方向的认识。
教学重点
会画家乡的景物,并能在绘画中把握正确的方向。
教学难点
怎样来画自己的家乡?
教学具准备
1、幻灯片(出示自探提示)。
2、小黑板(出示绘画提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一节,我们一起观察了家乡的景色,这一节,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把你看到的家乡景物和人们生活的情况表现出来。
板书:
用手描绘家乡
二、设疑自探
1、看了这个课题,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阅读8-9页的内容,你心中有哪些问题,请提出来?
2、对于学生的问题进行收集整理,出示自探问题如下:
①应该怎样来画家乡?
②从什么角度来画?
③你对课本上的图画有什么看法?
3、对于以上问题,学生自主探究。
三、解疑合探
1、说说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判)
2、组内交流,解决以下重、难点:
应该怎样来画自己的家乡?
3、汇报合探情况。
4、师出示绘画提示:
①分工:
学生前后桌8人为一组。
②注意事项:
a、看到了什么,画哪个方向。
(组内讨论)b、组内合理分工。
③要求:
每幅画表现家乡一个方向上的景色。
5、学生绘画,师巡视指导。
(尤其是分工和方向正确性方面)6、各小组在班内交流评价。
四、质疑再探
学到这里,你还有哪些疑问请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
五、运用拓展
1、收集学生的图画,留待下个主题内容时使用。
2、向家长了解自己的老家在哪?
有什么特点?
六、课后总结
同学们,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请你说一说。
教师小结,结束本课。
板书设计
用手描绘家乡
(展示学生作品)
3、用心体会家乡
总第个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特点和风俗习惯。
2、认识家乡的多样性。
3、初步理解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教学重点
了解自己家乡地理特点和风俗习惯。
教学难点
从各方面来全面的介绍自己的家乡。
教、学具准备
课前向家长了解自己家乡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课:
(2分)
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看到了家乡的美,那么这节课呢,我们准备从家乡的各个方面来体会我们的家乡究竟美在哪儿?
板书:
用心体会家乡
二、设疑自探(10分)
1、请同学们阅读课文10-13页,根据你的阅读,你想知道哪些内容?
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归纳整理如下问题:
(1)自己家乡在哪里?
有什么特点?
(2)从哪些方面把你的家乡介绍的更全面?
(3)通过阅读,你能介绍四川省的情况吗?
3、请同学们根据课前了解的内容来完成
(1)、
(2)小题,根据刚才的阅读来完成(3)小题。
4、学生自主探究
三、解疑合探(15分)
1、说说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差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判)
家乡的位置,特点。
四川省的基本情况。
2、组内交流,解决以下重、难点。
(1)从哪些方面把你家乡介绍的更全面。
家乡的地形、地貌山水、文化风俗习惯
3、汇报合探情况,并做简单的记录。
4、小结:
我们的家乡位于八百里伏牛山腹地,这里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交通四通八达,312国道、宁西铁路、沪陕高速穿境而过。
这些优越的条件吸引了国内外好多游客,前来游玩、观赏……,我们美丽的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我们爱家乡,更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四、质疑再探(8分)
对于这节课,所学的知识,你还有什么疑问提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
(问题由学生回答,疑难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五、运用拓展,升华认识(3分)
1、告诉家长自己今天在课堂上学到了哪些知识?
2、收集家乡有哪些风俗习惯?
六、课后总结(2分)
同学们,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请你说一说。
教师小结:
结束本课。
板书设计:
用心体会家乡
家乡的地形、地貌
山水、文化
风俗习惯
4、走进不同的家乡
总第个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地形图,初步了解如何阅读地形图。
2、初步了解祖国各地地理环境的不同。
教学重点:
认识地形图,会看地形图。
教学难点:
会看地形图。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前面,同学们都认真观察了自己的家乡,对我们的家乡有了初步的了解,这一节,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走进我国不同的家乡去看一看。
板书:
走进不同的家乡
二、设疑自探
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4-15页的内容,结合课文内容,你想知道什么呢?
2、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教师归纳整理问题如下:
①教材上有一幅地图,是什么地图?
②什么是地形图和地形?
③地形图可以告诉我们什么?
④地形图通过什么告诉我们?
3、请同学们认真阅读14-15页的这幅地图来解决以上问题。
4、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学情况。
三、解疑合探
1、说说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判)
地形图走进不同的家乡
蓝色——海洋
绿色——平原
黄色——高原、丘陵、山脉
小结:
地形——指地表的形态,包括山脉、丘陵、高原、平原、盆地五大类。
地形图告诉我们地势:
地表高低起伏的状态。
2、组内交流以下重、难点:
(分组要合理,每组要指定中心发言人)地形图通过什么告诉我们这些?
3、选派每组中心发言人汇报小组合探情况。
4、小结:
通过地形图分层设色的等高线,不同颜色的线代表高度不同的海拔。
我们可以把这个地方的地形,地势都看得一清二楚,看来会看地形图,还真了不起呀!
四、质疑再探
课文学到这里,你还有哪些问题,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对于疑难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五、运用拓展
1、试看地形图,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地方,看它地形、地势如何?
2、教科书14-15的地形图与周围几张照片有什么样的关系?
六、课后总结
同学们,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请你说一说。
教师小结:
结束本课。
板书设计:
走进不同的家乡
地形图走进不同的家乡
蓝色——海洋
绿色——平原
黄色——高原、丘陵、山脉
5请到我的家乡来
总第个教案
教学目标
1、总结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2、体验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成功感。
3、提高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教学难点
把自己的家乡介绍给大家。
教、学具准备
1、收集介绍家乡的记录,以及不同的方向的家乡景色。
2、装订家乡手册,所需要的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课(3)
同学们,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你们觉得我们的家乡是不是很美呢?
那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把自己的家乡,完美的介绍给大家吧?
板书:
请到我的家乡来
二、设疑自探,自主学习(12)
1、看了今天的课题,请同学们默读20-21页的课文,通过阅读课文,看看你知道了什么?
还想知道些什么?
2、收集整理学生的问题,出示自探问题如下:
①_____________是看得见的祖国,祖国是扩大的_________________,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人,是会为祖国承担_______________,贡献_______________的。
②你对家乡有一个什么样的认识?
3、出示自探提示:
(1)看课文20页下文的文字完成第①题。
(2)从前面学过的知识综合来谈对家乡的认识。
4、学生自主探究。
三、解疑合探(15)
1、说说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判)
2、组内交流,解决以下重、难点:
你对家乡有一个什么样的认识?
3、选派代表,汇报合探情况。
4、小结: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而不同的家乡都有自己独特的地理和文化特征,今天,我们也像课本21页上的同学们那样,将学习到的有关家乡的内容装订成册,装订自己的家乡手册。
5、以小组为单位,对前面所学知识进行收集、整理、制作家乡手册。
四、质疑再探(4)
课文学到这里,你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
五、运用拓展(3)
1、向家长展示在课上制作的手册,并告诉家长自己在其中的贡献。
2、把制作的手册,寄给远在他乡的朋友。
六、课后总结(3)
同学们,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请你说一说。
教师小结:
结束本课。
板书设计
请到我的家乡来
家乡手册 看家乡、画家乡
不同家乡的地形、地貌和风俗习惯
观察记录,了解了我国的气温、降雨量
第二部分家乡的故事
6、家乡人生活的变化
总第个教案
教材分析:
《家乡人生活的变化》通过介绍家乡人的居住条件、家乡的交通条件,延伸到家乡人的穿着、饮食等方面,帮助学生感受认识家乡人的生活变化。
教科书的编排提示教师要因地取材,充分发掘地方课程资源,结合实际情况和学生情况将教材进行重新组合、再创造,体现用教材教。
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访问、资料收集等途径,探究家乡人生活的变化,感受家乡人生活的巨大变化。
学生准备:
1.学生自愿组成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实地调查、访问,收集有关家乡人过去与现在的生活物品、旧房屋照片、家乡生活变化VCD。
2.学生将自己搜集的资料以各种形式(如日记、图片、采访录音等)进行整理,以备课上交流。
教师准备:
1.发家长信,请家长帮助学生动员身边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
2.实物投影、电脑和有关家乡新貌的VCD等电教设备。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人民过去与现在的生活状况,感受今昔家乡人民生活的变化。
2.通过调查与访问,提高调查、整理、汇报的能力。
3.增进对家乡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
师:
同学们,生活在远方的小文、乐乐、虎子和奶奶向大家作了介绍,你想知道他们介绍的内容吗?
生:
想。
师:
请大家打开教科书第24~28页,阅读一下。
学生阅读。
师:
他们告诉我们什么了?
他们的家乡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的家乡发生变化了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家乡人生活的变化》,(出示课题)
二、设疑自探(5)
设疑:
1、说一说家乡人指的是哪些人?
2、家乡人的生活又包括哪些方面呢?
3、请同学们从不同的方面说说家乡人的变化?
学生自探,教师巡视指导。
三、解疑合探(20)
让学生在全班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多指名汇报发言。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如下:
1、家乡人是指生活在同一地方的人们。
2、生活包括衣食住行这四个方面。
师:
通过同学们的相互交流,我们了解到家乡人在各个方面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内容你们还有其他方面的补充或问题吗?
通过同学们的发言,我们感到家乡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在让我们一起到美丽富饶的西峡去参观,好不好?
学生欣赏录像片,然后讨论。
师:
参观后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体会?
多指名谈体会。
四、质疑再探(5)
学了这节课,你还有什么问题,请提出来。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回答。
五、总结提升(5)
师:
同学们,你爱自己的家乡吗?
今天给大家布置个作业,回去以后,可以用一首学过的歌改编一下词来歌唱我们的家乡;或者用一首诗来赞美我们的家乡;也可以想像,画一幅未来家乡的画,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通过今天的学习,老师希望大家能够了解家乡的过去,珍惜今天,长大后用自己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开拓未来,让未来家乡人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
响。
这是在今后教学中应该加以注意的。
7、今非昔比的厨房
总第个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三种不同的家庭厨房及其特点,理解厨房在变化过程中体现出的生活的进步,学习从具体、细微之处观察和感受社会的进步。
2、从不同的厨房中了解人们生活的不同状态,了解人们的家庭生活设施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学习合乎逻辑地思考和表达。
教学准备
1、请学生提供一些自己家厨房现在的照片,以及学生自绘的景观图、平面图。
2、到同学家看一看几家条件不同的厨房。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3)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和了解一下家家户户都有厨房。
同学们对于自己家现在的厨房可能很熟悉,不过,对于过去的家庭厨房就不是很了解了。
教科书中的一位老奶奶给我们介绍了她自己经历过的三种不同的厨房,让我们跟着她一起去看一看。
”
二、设疑自探:
(10)
1、欣赏教科书第42页右上方照片,它展示的是老奶奶小时侯的厨房。
提醒学生注意黑乎乎的灶台,灶台旁边的大水缸、锅盖和水缸的盖子,灶台旁的木箱子---风箱、被人用手拉动着的手柄。
“这是人们以前使用的厨房,主要是农村人家用的,现在有些地方的农家还有这种厨房。
过去城市人家的厨房因为面积小,有的甚至是几家挤在一个厨房里做饭,条件也是很差的。
”
(1)看了这些内容,你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吗?
(2)根据探究提示自学课本内容
探究提示:
(l)为什么灶台旁边还要放一口大水缸?
(没有自来水,水缸放在灶台旁边,做饭时取用水比较方便。
)
(2)为什么灶台垒得那么大?
(3)为什么要拉风箱?
(4)为什么要烧柴草?
(5)人们怎样使用炉子?
用炉子做饭的情景是怎样的?
炉子与灶台有哪些不同之处?
”
(6)从厨房的变化中,我们可以联想到什么?
三、解疑合探:
(20)
(1)教科书第42页中间的照片展示的是老奶奶年轻时的厨房。
提醒学生注意铁炉子、蜂窝煤等物品。
(2)引导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思考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人们怎样使用炉子?
用炉子做饭的情景是怎样的?
炉子与灶台有哪些不同之处?
”
总结学生的观察及回答结果,得出如下结论:
(1)虽然煤炉比灶台有了很大的进步,使人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但仍有许多不令人满意的地方。
进一步提问学生:
“煤炉还有哪些缺点?
”(需要及时添煤,火很容易灭,晚上还得封火;有污染,容易中煤气;做饭时,不容易掌握火候。
)
(2)教科书第43页的一组照片展示的是现在的厨房,教师让学生欣赏并自由讨论。
“现在很多同学家的厨房和用煤炉的时候相比,条件有了很大的不同。
你家的厨房是什么样的,有哪些便利的方面,你觉得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
(3、)总结。
“从厨房的变化中,我们可以联想到什么?
”请学生针对这一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进行简单的概括。
四、质疑再探:
(3分钟)
学了这节课,你还有什么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举手提问。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师生共同探究解决。
五、拓展延伸
(1)进厨房帮助妈妈做一次饭。
(2)向家长或其他成人了解自己家乡街巷、古树、古迹等的来历。
板书设计:
水缸灶台柴草炉子拉风箱
8、家乡名称的来历
总第个教案
教材分析:
教科书以金沙滩地区一地名-----金沙湾的来历,作为探究家乡名称来历的一个具体范例,帮助学生了解家乡名称中所蕴含的地理变迁,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纪念等诸多意义。
本课着眼于学生身边的生活,以了解自己家乡的故事为主线展开教学活动,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探究有关家乡的历史,了解家乡有关名称的来由。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3、感受家乡的悠久历史,增进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家乡有关名称的来历
教学难点
探究家乡的有关历史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在课前搜集本地名称的由来及传说,搜集相关文本资料或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一)录像导人,引出课题。
师:
同学们,所有的事物都会有一个名称,就好像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美好的名字一样。
下面请看一段小品,看看小品中的那对夫妇是怎样给孩子起名的?
播放黄宏、宋丹丹表演的小品《超生游击队》有关给孩子起名的那段录像。
师:
小品中孩子的名字“吐鲁番”“海南岛”“少林寺’都是以地名起名的。
那大家知道自己名字的来历吗?
(学生踊跃回答)
小结导入: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名字都有一定的含义,就像有些地名一样有它特定的来由,今天我们就一共同探究家乡名称的由来。
(板书:
家乡名称的由来)
(二)读题设疑:
’
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出示以下自探提示:
结合教材第44至45页看看课本上探索家乡名称来历的方法.确定自已路子,探究以下问题。
1、自己家乡叫什么名字?
家乡的名字有什么来历?
2、家乡地名有什么规律?
二、解疑合探
1、组内同学互相交流自己课前搜集的住处材料;
2、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展示汇报:
3、合作探究:
看看家乡名称由来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有的以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命名,有的则是出于对某个人物或事件的纪念而命名的,不管怎样,它们都组含了人们对家乡的描绘,希望和祈盼。
)
4、师生交流:
以地理位置命名的:
以历史人物命名的:
以某种事件命名的:
三、质疑再探
1、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2、指导学生讨论解决学生所提出的问题。
四、运用拓展
1、我当小老师:
请你根据学习情况,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编写1-2边练习题,来巩固我们本节课的知识。
2、教师补充练习:
(1)写写家乡地名,画画家乡美景。
、
(2)编编地名故事,要既能说明地名来历又通俗易懂,切合实际。
总结升华
地名也是一种文化.今天的纪念工程、英雄人物、标志性建筑等等,将来就有可能成为地名,我们要时刻关注、收集相关内容,以丰富我们的知识。
9、家乡水的故事
总第个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有关水的发展变化的历史。
2、感受水与家乡人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
3、感受水的宝贵,对水资源持珍惜的态度。
教学重点
了解家乡水的发展历史,感受水与家乡人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
一、设疑自探
导课。
水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家乡人的生产和生活每天都需要大量的水,人们对水的利用也经历了一个过程,这一节课我们来了解家乡水的故事。
1、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46--48页的文字、照片和图片,你想知道些什么?
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归纳整理问题如下:
①从家乡水的故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我们在饮水、用水方面发生了几个方面的变化?
请你们说一说我们家乡水的变化情况。
②怎样理解“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水的需求量也大大增加了,城镇的发展建设和工农业生产都要消耗大量的水,水变得越来越宝贵了’这句话?
③为什么现在总在提倡要节约用水?
3、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46-48页的文字、照片和图片来理解以上问题。
4,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学情况。
二、解疑合探
1、说说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判)
2,汇报学习情况,交流水的宝贵。
生:
工厂多了,需要水更多了;
生:
人们的生居水平提高了,卫生条件好了,洗澡、洗衣服都比过去次数多了;
生:
人口多了,生活用水也多了。
3、组内讨论交流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1)小组内讨论、交流。
(2)选代表发言合探情况。
4,小结:
水是生命之源,家乡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水,水的储量是有限的升而人们对水的需求又是无限的,所以水是很宝贵的资源,应该节约用水。
三、质疑再探
课文学到这里,你还有哪些问题?
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四、运用拓展
1,我当小老师:
请你根据学习情况,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编写一道练习题,来巩固我们本节课的知识。
2,教师补充练习:
(1)讲一个有关家乡水的故事。
(2)谈一谈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样节约用水?
总结。
从我们了解的有关水的故事中,认识到水的重要性.我们要节约用水。
板书设计
家乡水的故事
家乡水的变化
水的重要节约用水
第三部分家乡我为你骄傲
一、从家乡看祖国
总第个教案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
2、知道家乡的发展是家乡人辛勤劳动和奋斗的结果。
3、学会调查,并能在调查中知道怎样收集、记录、整理及运用资料。
重点、难点
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品德 社会 教案 小学 四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