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 专题限时集训5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docx
- 文档编号:10527011
- 上传时间:2023-02-21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40.55KB
版 专题限时集训5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docx
《版 专题限时集训5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 专题限时集训5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专题限时集训5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专题限时集训(五)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对应学生用书第161页)
(时间:
40分钟 分值:
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打个比方,商品经济发展是一个能量巨大的蓄水池,东西方贸易逆差是一块巨石,巨石砸向水池,激起欧洲货币短缺的阵阵波浪,这种波浪通过地区间各种贸易关系传播,最终在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
”由此不可以得出( )
【导学号:
40034035】
A.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
B.新航路开辟的社会根源
C.葡萄牙、西班牙走在新航路开辟的前列
D.新航路开辟打破世界孤立隔绝的状态
D [“商品经济发展是一个能量巨大的蓄水池”表明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激起欧洲货币短缺的阵阵波浪”可以得出新航路开辟的社会根源是对货币即黄金、白银的渴求(寻金热),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最终在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可以得出葡萄牙、西班牙(位于伊比利亚半岛)走在新航路开辟的前列,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新航路开辟打破世界孤立隔绝的状态不能从材料中得出,材料所述的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
2.(2017·南通、扬州、泰州三市二模)1504年,人们在葡萄牙里斯本购买的香料价格仅为意大利威尼斯要价的五分之一,威尼斯人被迫廉价出售货物。
从此以后,他们的交易只限于近东的产品。
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 B.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C.资产阶级实力的上升D.三角贸易的逐渐兴盛
A [新航路的开辟导致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到大西洋沿岸,与材料中“1504年,人们在葡萄牙里斯本购买的香料价格仅为意大利威尼斯要价的五分之一”相符,故A项正确;新航路的开辟使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而非基本形成,故B项错误;新航路的开辟导致从事商品生产的资产阶级实力上升,属于现象而不是原因,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三角贸易,故D项错误。
]
3.(2017·苏北三市三模)“这是一次国际贸易的巨大调整,是国际经济财富的转移……亚平宁半岛诸城市迅速衰落,里斯本、安特卫普、伦敦等城市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这一现象描述的是( )
A.价格革命B.商业革命
C.工业革命D.世界市场形成
B [新航路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商业革命是指传统商路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里斯本、安特卫普、伦敦等城市”均位于大西洋沿岸,故B项正确。
A项主要涉及价格上涨;C、D两项与材料中信息相差甚远,均排除。
]
4.1636~1637年,荷兰出现了一股争相求购郁金香的热潮,导致郁金香价格急速上升,当时很多人变卖家财,参与到投机郁金香上。
到1637年后期,郁金香泡沫破裂,很多人蒙受巨大损失,引发了历史上第一次金融危机。
这反映出当时的荷兰( )
A.资本主义发展影响人们的投资观念
B.与东方经济往来日益频繁
C.经济的泡沫化引发世界市场的波动
D.民族主义推动了国花种植
A [根据材料中荷兰出现郁金香购买热潮,最后导致郁金香泡沫破裂并引发了历史上第一次金融危机,可知投资理念因资本主义快速发展而急剧变化,故A项正确;题干材料不能反映荷兰与东方经济往来日益频繁,故B项错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此时尚未形成,故C项错误;购买热潮源于对市场前景的乐观估计,与民族主义无关,故D项错误。
]
5.(2017·扬州调研)对哥伦布抵达美洲,不同地区的人们评价不一样:
欧洲人称“发现美洲”和“地理大发现”,印第安人称“欧洲人侵略的开端”,梵蒂冈(教皇国)人称“向美洲开始传播福音”,而有的史学家则称“两种文明相遇”。
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A.上述评价都体现了科学历史观
B.上述不同评价均缺乏史料实证
C.印第安人没有开阔的国际视野
D.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解释
D [材料中“欧洲人侵略的开端”“向美洲开始传播福音”相互矛盾,不可能都体现了科学历史观,故A项错误;上述评价均缺乏史料实证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印第安人称欧洲人侵略”反映了遭受残酷的种族灭绝等苦难,不能以没有开阔的国际视野来无视殖民灾难,故C项错误;材料中“不同地区的人们评价不一样”“有的史学家”表明不同的立场、不同的史料,会导致不同的解释,故D项正确。
]
6.下图是全球殖民地占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①阶段荷兰人击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B.在②阶段加紧殖民扩张的是荷兰、英国、美国等国
C.在③阶段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D.在④阶段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C [①应是英国而非荷兰人,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1776年,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宣布独立,美国诞生,在②阶段美国尚未诞生,故B项错误;18世纪中期,英国最终打败法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逐步建立起自诩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与材料相符,故C项正确;新航路开辟后,使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在④阶段的19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使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故D项错误。
]
7.(2017·如皋调研)央视纪录片《公司的力量》介绍:
1769年,詹姆斯·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但后来将蒸汽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是詹姆斯·瓦特的儿子小瓦特……他不仅是技术专家,而且是个企业家。
他与商人马修·博尔顿合资经营索霍制造厂,把蒸汽机批量生产,推向市场。
据此可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
A.得益于商业资本与技术的结合
B.取决于专利制度对创新的保护
C.取决于瓦特生产实践经验的积累
D.得益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A [据材料“他不仅是技术专家,而且是个企业家。
他与商人马修·博尔顿合资经营索霍制造厂,把蒸汽机批量生产,推向市场”可以得出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得益于商业资本与技术的结合,故A项正确;材料信息中没有提及英国的专利制度,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中也没有提及瓦特的生产实践经验,故C项错误;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最重要的发明,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故D项错误。
]
8.(2017·苏州一模)18世纪的英国,只有国王和议会才能授予公司设立,但是,19世纪中叶以后,国家对企业的设立逐渐摈弃特权主义,企业的设立已经相当自由,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不需要任何机构的审批或核准,企业就可以设立。
这主要反映了( )
A.生产发展促使生产组织形式变化
B.科技进步改变了国家的经济职能
C.工业革命推动国家经济政策变化
D.经济发展推动民主化进程的加快
C [19世纪中叶以后,“国家对企业的设立逐渐摈弃特权主义,企业的设立已经相当自由”,反映了工业革命促使英国放弃重商主义的经济政策,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生产发展促使生产组织形式变化指的是工厂取代手工工场,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国家经济政策的转变,而不是经济职能,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推动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故C项正确;材料并没有反映民主化进程,故D项错误。
]
9.(2017·苏北四市一模)《世界文明史》记载:
“最初的机器价格低廉,纺纱工人可以在家庭里工作,但随着机器体积的增大,机器越来越不再能够设在纺纱工人的茅舍里,而是设立在作坊或设立在河流近旁能利用驱动机器的地方。
最后,进一步发展成为用蒸汽驱动的装置,这时造厂的厂房就可以建立在企业家认为合适的地方。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手工工场逐步向机器大工业过渡
B.垄断组织开始取代小家庭生产
C.技术革新推动了工厂布局的调整
D.蒸汽动力替代了手工纺织的劳动
C [材料叙述的是劳动工具的革新与工厂布局的关系,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与材料主旨不等,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为动力,推动了工厂制产生,非垄断组织,故排除B项;根据材料“机器价格低廉,纺纱工人可以在家庭里工作,但随着机器体积的增大……设立在作坊或设立在河流近旁能利用驱动机器的地方……发展成为用蒸汽驱动的装置,这时造厂的厂房就可以建立在企业家认为合适的地方”可知,劳动工具的革新带动了工厂布局的调整,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设立在河流近旁能利用驱动机器的地方。
最后,进一步发展成为用蒸汽驱动的装置”可知,蒸汽动力取代的是水力,故排除D项。
]
10.(2017·镇江三模)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变革不只是技术上的,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芝加哥大学卢卡斯教授的话说,历史上第一次人们开始无所畏惧,“人定胜天”、“人是自然界的主宰”的思想日益增强。
作者主要想说明工业革命( )
A.促进人们思想解放B.带来技术突飞猛进
C.增强改造自然能力D.促使科学奖项设立
A [促进人们思想解放与材料中“不只是技术上的”“思想日益增强”相符,故A项正确;带来技术突飞猛进与材料中“不只是技术上的”“思想日益增强”不符,故B项错误;增强改造自然能力并非题干主旨,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科学奖项设立,故D项错误。
]
11.下图反映了18世纪中期以后英国小麦每夸特(重量单位)的价格波动情况。
影响图中小麦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是( )
【导学号:
40034036】
A.1751年后英国农业工人工资的增加
B.1767年后英国的殖民地数大量减少
C.1800年前后工业革命增加小麦需求
D.1821年后英国开始大规模资本输出
C [农业工人工资的增加难以造成如此长期的影响,故A项错误;18世纪中期,英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而非殖民地数大量减少,故B项错误;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瓦特的改良蒸汽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导致“蒸汽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进入城市做工,小麦的需求急剧增加,进而导致价格的上涨,故C项正确;大规模资本输出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与材料中“18世纪中期”不符,故D项错误。
]
12.(2017·南通一模)下图是1870~1900年的美、欧、亚三大洲铁路长度变化示意图。
结合数据分析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欧洲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B.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铁路事业的发展
C.铁路的发展是形成世界市场的先决条件
D.商品输出成为欧美对外扩张的主要手段
B [1870~1900年间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基本形成,资本输出成为本阶段欧美对外扩张的主要手段,而从题干曲线图中可以看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铁路事业的发展,故A、C、D三项叙述错误,本题选B项。
]
13.(2017·镇江一模)下表是全球能源结构变化图,造成煤炭与石油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项目
1928
1950
1990
煤
75%
50%
30%
水力
8%
17%
14%
石油、天然气
17%
30%
50%
A.电气时代电力资源取代了煤炭资源
B.内燃机的大规模应用
C.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新能源的运用
D.蒸汽机得到广泛运用
B [电力资源取代了煤炭与材料中“煤炭与石油比例”不符,故A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内燃机的大规模应用,与材料中“煤炭与石油比例变化”相符,故B项正确;材料中“煤炭与石油”不是新能源,故C项错误;蒸汽机得到广泛运用与材料中“煤炭比例”不断下降不符,故D项错误。
]
14.(2017·如皋调研)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法、德三国国外投资总额为1750亿~2000亿法郎,按当时的低利率5%计算,每年的纯利润就达80~100亿法郎。
英国对外投资的收入,不仅超过了对外贸易的收入,而且超过了工业生产的收入。
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资本输出成为仅次于商品输出的殖民剥削手段
B.资本市场的竞争直接导致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C.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快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流通
D.英国对外投资的高额收入主要得益于制度设计
C [材料提供的时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这一时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殖民国家殖民剥削以资本输出为主,故A项错误;资本市场的竞争与世界市场形成并无直接关系,故B项错误;据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法、德三国国外投资总额为1750亿~2000亿法郎,按当时的低利率5%计算,每年的纯利润就达80~100亿法郎。
英国对外投资的收入,不仅超过了对外贸易的收入,而且超过了工业生产的收入”可得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快了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流通,故C项正确;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英国对外投资的高额收入主要得益于英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故D项错误。
]
15.(2017·扬州一模)1904年,德国六个大的化学公司成立了两个大卡特尔。
他们集中管理,维持价格,以较少的企业进行大规模的生产,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直接推动因素是( )
A.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C.德国统一的完成
D.国家干预经济的实行
B [“卡特尔”是垄断组织的一种表现形式,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
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A项错误;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它产生后又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故B项正确;德国统一的完成是在1871年,德国统一有利于德国经济的发展,但不是垄断组织产生的直接原因,故C项错误;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是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之后,故D项错误。
]
二、非选择题(15分)
16.(15分)(2017·苏锡常镇四市调研)随着工业革命进程的不断推进,核心国与外围国的贸易关系不断变化,世界市场也在不断地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的原料是煤、铁矿石、棉花和羊毛,粮食则是小麦,所有这些,核心国都可以丰富地生产出来。
……说核心国的工业革命不依赖外围国,这绝不是夸大其词。
到19世纪将近结束时,形势发生了变化,新技术需要电线用的铜,自行车和汽车车轮用的橡胶,内燃机用的石油。
人口的扩大、收入的成倍增长增加了对茶叶、咖啡、可可等的需求。
——阿瑟·刘易斯《增长与波动》
材料二 到19世纪末,英国消费的五分之四的小麦和五分之二的肉类都是进口的。
另一方面,不少亚非拉国家已经习惯于满足欧洲某一特定国家,有时是某一特定工业的需求,到1913年时它们已经无法与其他国家、其他产业,甚至无法与自己的近邻打交道了。
——卡·M.奇波拉主编《欧洲经济史》
材料三 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市场业已创立起来,货物、劳务、金钱、资本和民间往来,差不多不再顾及国界,商品买卖的价格是世界一致的。
比方说,在小麦买卖中,商人们每天通过电报和海底电缆,了解明尼阿波利斯、利物浦、布宜诺斯艾利斯和格但斯克的价格;然后根据各地的行情将自己的价格加以调整,他们到最便宜的地方去买,到最贵的地方去卖,从这一点来讲,世界小麦的供应干脆就是根据需求和支付能力来进行分配的……世界市场的形成,使这个世界出现一个统一的经济体制,与此同时,第一次把远方地区带进竞争之中。
——帕尔默、科尔顿《近现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核心国与外围国之间贸易关系的变化及其原因。
(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部分亚非拉国家丧失经济独立的原因。
(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影响国际商品价格调整的因素。
(3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核心国与外围国之间贸易关系的特点。
(4分)
【解析】 第
(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新技术需要电线用的铜,自行车和汽车车轮用的橡胶,内燃机用的石油。
人口的扩大、收入的成倍增长增加了对茶叶、咖啡、可可等的需求”得出由核心国从不依赖到依赖外围国的原料。
第二小问,对核心国而言:
可以自我供给工业革命所需要的原料;对外围国而言:
主要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第
(2)问,根据材料二中“另一方面,不少亚非拉国家已经习惯于满足欧洲某一特定国家,有时是某一特定工业的需求”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进行分析。
第(3)问,根据材料三中“商人们每天通过电报和海底电缆,了解明尼阿波利斯、利物浦、布宜诺斯艾利斯和格但斯克的价格”得出是新型通讯手段的推动;根据材料三中“……世界市场的形成,使这个世界出现一个统一的经济体制”得出是世界市场的形成。
第(4)问,根据材料的描述可知当时核心国占据主导地位,外围国依赖于核心国,双方的贸易关系是不平等的。
【答案】
(1)变化:
核心国从不依赖到依赖外围国的原料。
前者原因:
核心国可以自我供给工业革命所需的原料。
后者原因:
第二次工业革命需要新的原料;核心国的人口增加;核心国的消费能力增长。
(2)原因:
政治上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经济上被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因素:
新型交通工具的运用;新型通讯手段的推动;世界市场发展的需求。
(4)特点:
核心国掠夺外围国;外围国从属于核心国;双方的贸易关系不平等。
(任答两点即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限时集训5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专题 限时 集训 资本主义 世界市场 形成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