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中考科学化学部分试题附解析.docx
- 文档编号:10525265
- 上传时间:2023-02-17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69.73KB
浙江省台州市中考科学化学部分试题附解析.docx
《浙江省台州市中考科学化学部分试题附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台州市中考科学化学部分试题附解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台州市中考科学化学部分试题附解析
2016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0分)
1.据报道,我国长征五号“冰箭”运载火箭将于今年9月试射,这种无污染的火箭采用液氢和液氧作为推进剂,其中液氧属于( )
A.单质B.氧化物C.化合物D.混合物
【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分类.
【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解答】解:
液氧是由氧气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由氧元素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
故选A.
【点评】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时,就是判断物质的物质组成;判断是否是单质、化合物、氧化物时,既要判断元素组成,又要判断物质组成
2.
下列实验操作中,有明显错误的是( )
A.
加热液体
B.
检查气密性
C.
滴加液体
D.
过滤浊液
【考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药品的取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运用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操作解答;
B、运用检查装置气密性的要领解答;
C、根据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不能伸入试管内进行分析;
D、根据过滤的操作分析.
【解答】解:
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取用的液体的用量不能超过试管溶积的三分之一,要外焰加热,试管夹夹在中上部,A操作正确.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将导管放入水中然后用手握住试管外壁看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B正确.
C、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不能伸入试管内,要悬在试管口上方,故C正确;
D、过滤操作应有玻璃棒引流,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
3.
“84”消毒液广泛应用于宾馆、医院、家庭等的卫生消毒,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B.0C.+1D.+2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次氯酸钠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解答】解:
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1)+x+(﹣2)=0,则x=+1价.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
4.
教材中的图表资料可为我们提供许多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元素周期表,可查阅元素符号
B.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判断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C.利用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可推知金属与酸、盐能否反应
D.利用相对原子质量表,可直接查出某种元素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酸碱盐的溶解性;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专题】元素位置、结构与性质;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溶液、浊液与溶解度;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盐化学肥料.
【分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进行;
B、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定义进行分析;可推知金属与酸、盐能否反应
C、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可判断某些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等进行分析;
D、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表所提供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解答】解: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可知元素符号;故A说法正确;
B、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是常见的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大小进行排序得到的表,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不能判断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故B说法错误;
C、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可判断某些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不能推知金属与酸、盐能否反应,故C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不能知道元素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化学规律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5.
在番茄上相隔一定距离分别插入铜片和锌片,即为番茄电池,将铜片、锌片与电压表相连,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锌电极是番茄电池的正极
B.番茄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番茄电池形成通路后,电子将铜电极流出
D.将电压表直接接在该番茄电池上,会损坏电压表
【考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专题】微观模型的类比;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分析】根据金属的活泼性知,锌作负极,铜作正极,负极上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电流从正极沿导线流向负极.
【解答】解:
A、锌作该原电池的负极,故A错误;
B、番茄电池工作时,将消耗化学能,产生电能,所以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故B正确;
C、锌作负极,铜作正极,电流从铜沿导线流向锌,电子从锌流向铜,故C错误;
D、选择合适的量程,可以用电压表直接测量番茄电池电压,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难度不大,明确溶液中阴阳离子的移动方向、电极的判断来解答.
二、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54分)
6.
小晨同学在研究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二氧化碳通常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一般用 向上排空气 法收集.
(2)向漏斗中倾倒二氧化碳,燃着的蜡烛自下而上熄灭,由此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密度比空气的大 .
【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专题】元素与化合物;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
(1)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及水溶性来选择收集装置.
(2)根据向漏斗中倾倒二氧化碳,燃着的蜡烛自下而上熄灭,由蜡烛熄灭的顺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
(1)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所以应该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二氧化碳.
(2)向漏斗中倾倒二氧化碳,燃着的蜡烛自下而上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蜡烛自下而上熄灭,说明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这是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故答案为:
(1)向上排空气;
(2)密度比空气的大.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
如图是小柯同学在复习科学时,构建酸通性的“手掌图”,其中五个手指表示能与酸发生化学反应的五类物质.
(1)无名指上漏填的一类物质是 碱 .
(2)若利用铜来制取硫酸铜,常用的方法是:
铜
氧化铜
硫酸铜,请你写出步骤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2SO4+CuO═CuSO4+H2O .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
【分析】
(1)根据酸的通性分析解答;
(2)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书写
【解答】解:
(1)根据酸的性质可以知道:
酸溶液能跟酸碱指示剂、多种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以及某些盐反应,故无名指上漏填的一类物质是碱;
(2)氧化铜可以和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铜溶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SO4+CuO═CuSO4+H2O;
故答案为:
(1)碱;
(2)H2SO4+CuO═CuSO4+H2O.
【点评】掌握酸的通性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解题的关键.
8.
利用如图所示的仪器和药品,测量一定质量大颗粒食盐晶体的体积,同学们展开了讨论.(不考虑杂质对实验的影响)
(1)小柯提出,在量筒内倒入一定量的水,然后将一定质量的食盐晶体放入,观察液面的变化来测量食盐的体积,但他的想法马上遭到大家的否定,原因是 食盐易溶于水 .
(2)同学们讨论后提出,只要将量筒内的水换成另一种液体(只能利用图中的仪器和药品),实验就能取得成功,该液体是 食盐饱和溶液 .
【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
【专题】结构决定性质;化学知识生活化;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1)根据食盐易溶于水进行分析;
(2)根据所选液体不能溶解食盐分析.
【解答】解:
(1)因为食盐易溶于水,所以不能将一定质量的食盐晶体放入盛有一定量的水的量筒内,来测量食盐的体积;
(2)将食盐晶体放入盛有饱和食盐水中,食盐不会溶解,所以读取液面刻度的变化值可知食盐晶体的体积;
故答案为:
(1)食盐易溶于水;
(2)食盐饱和溶液.
【点评】本题考查溶液的有关知识,题目难度不大.
9.
镁带在空气中放置几十天后表面变黑,有人认为这是镁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镁,也有人根据铁生锈的条件,认为这是镁与水、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为此,小柯进行了如下探究;将如图所示的两个装置抽气,然后充入除去二氧化碳后的空气,再在两边用弹簧夹将装置密封,几十天以后观察现象.
(1)两个装置所盛放的液体分别是 浓硫酸 和水.
(2)几十天以后,两个装置中的镁带表面都未变黑,于是小柯猜想,黑色物质可能是碳和碳酸镁的混合物,如果小柯的猜想成立,那么取黑色物质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会观察到哪些现象?
有气泡产生,黑色固体部分溶解 .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1)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和对比试验的方法分析;
(2)根据碳酸盐能与稀盐酸反应分析.
【解答】解:
(1)利用对比试验探究镁生锈的条件,由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为了将空气中的水分除去,两个装置所盛放的液体分别是浓硫酸和水.
(2)由于碳酸盐能与稀盐酸反应,如果小柯的猜想黑色物质可能是碳和碳酸镁的混合物成立,那么取黑色物质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会观察到的现象是:
有气泡产生,黑色固体部分溶解.
故答为:
(1)浓硫酸;
(2)有气泡产生,黑色固体部分溶解.
【点评】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学会对比实验的设计和应用,记住:
对比实验一般采用“单一变量原则”,也就是说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一个条件,这样产生的不同结果就是这个因素引起的.
10.
牛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本草纲目》中说牛奶有“返老还童”的功效,“奶茶”是否也具有类似的功效?
【查阅资料】食醋中的酸性物质会使蛋白质凝固和沉淀.
【实验步骤】
①在盛有100毫升某奶茶的烧杯中,加入足量的食醋,充分搅拌后过滤、干燥,称量滤渣的质量.
②选取4种品牌的纯牛奶各100毫升,分别倒入4个烧杯,重复步骤①操作.
【数据记录】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样品的选取上看,该实验存在的缺陷是 奶茶样品单一 .
(2)下列因素会对滤渣质量多少产生影响的是 AB .
A.倒入食醋的量B.被测样品的体积C.烧杯的大小
(3)上述实验只能粗略测定蛋白质的含量,准确检测的方法之一是:
先对样品进行氮元素质量的测定,再根据蛋白质中氮元素的含量约16%,折算成蛋白质的质量,已知牛奶、奶茶中的营养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等,那么,利用这种方法检测牛奶、奶茶中的蛋白质含量,其前提条件是 奶茶中脂肪、糖类物质中不含有氮元素 .
(4)据统计,我国人均乳制品消费量只及世界人均的
,而白酒的消费量却与牛奶相似,可见,提高健康饮食的意识势在必行,下列观点和做法合理的是 AD .
A.选择食品前,影响研读其标签B.购买食品时,主要看口味
C.食品价格越贵,对健康越有益D.根据膳食平衡,选择食品.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均衡营养与健康;鉴别淀粉、葡萄糖的方法与蛋白质的性质.
【专题】实验设计题.
【分析】
(1)根据从样品的选取上看,该实验存在的缺陷是奶茶样品单一进行解答;
(2)根据所取食醋和样品的量的多少回影响生成沉淀的质量,而烧杯的大小不会造成对滤渣质量多少产生影响进行解答;
(3)根据氮元素的含量求出蛋白质的含量,前提是奶茶中脂肪、糖类物质中不含有氮元素才能计算出蛋白质的含量进行解答;
(4)根据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进行解答.
【解答】解:
(1)从样品的选取上看,该实验存在的缺陷是奶茶样品单一;故填:
奶茶样品单一;
(2)所取食醋和样品的量的多少回影响生成沉淀的质量,而烧杯的大小不会造成对滤渣质量多少产生影响;故选:
AB;
(3)氮元素的含量求出蛋白质的含量,前提是奶茶中脂肪、糖类物质中不含有氮元素才能计算出蛋白质的含量;故填:
奶茶中脂肪、糖类物质中不含有氮元素;
(4)A.选择食品前,影响研读其标签,观察是否安全,故A正确;
B.购买食品时,不能主要看口味,还应该关注其营养成分,故B错误;
C.食品价格越贵,不一定对健康越有益,故C错误;
D.根据膳食平衡,选择食品,要合理膳食,故D正确.
故选:
AD.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成分的推断,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
11.
资料显示,将新制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H2O2溶液,加热到80℃时,才有较多氧气产生,而相同质量5%的H2O2溶液加入催化剂,常温下就会立即产生氧气,反应速度快,所需时间短.
(1)小晨按图甲装置进行实验,当试管中有大量气泡出现时,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并未复燃,为此,他利用图乙装置收集气体,再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那么图甲实验中带火星木条未复燃的原因是 加热过氧化氢溶液的同时,溶液中的水蒸气随氧气一起逸出,环境湿度较大,氧气的量较少 .
(2)小柯利用催化剂使H2O2溶液分解制取氧气,图丙是他设计的气体发生装置,请你指出一处错误 长颈漏斗的下端未伸入液面以下 .
(3)采用相同质量5%的H2O2溶液,图丁虚线表示加热分解制取氧气的曲线,请你在该图中用实线画出利用催化剂制取氧气的大致曲线.
(假定两种方法H2O2均完全分解:
曲线画在答题纸上)
【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专题】科学探究.
【分析】
(1)根据在加热时水受热会蒸发分析;
(2)根据长颈漏斗的使用注意事项分析;
(3)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能分解放出氧气分析.
【解答】解:
(1)图甲实验中带火星木条未复燃的原因是:
加热过氧化氢溶液的同时,溶液中的水蒸气随氧气一起逸出,环境湿度较大,氧气的量较少;
(2)在图丙的气体发生装置中,错误是:
长颈漏斗的下端未伸入液面以下,生成的气体会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3)由于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能分解放出氧气,所以,利用催化剂制取氧气的大致曲线为:
故答为:
(1)加热过氧化氢溶液的同时,溶液中的水蒸气随氧气一起逸出,环境湿度较大,氧气的量较少;
(2)长颈漏斗的下端未伸入液面以下;(3)见上图.
【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催化剂的特点、长颈漏斗的使用注意事项等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基础知识.
12.
治污水是“五水共治”内容之一,根据国家标准,废水排放时铅元素的含量不允许超过1.0毫升/升,蓄电池生产企业往往采用化学沉淀法处理Pb2﹣,其中以氢氧化物沉淀法应用较多.
(1)根据图表信息,沉淀剂除了NaOH外,还可使用的两种钠盐是 碳酸钠和硫化钠 .
20℃时,各种铅的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
物质
溶解度/g
物质
溶解度/g
Pb(NO3)2
54.3
PbCO3
7.3×10﹣3
Pb(OH)2
1.6×10﹣4
PbS
6.8×10×10﹣13
(2)在弱碱性环境中,氢氧化铅的沉淀更完全,此时废水经沉淀过滤后,检测出铅元素含量仅为0.0207毫克/升,假设废水中的铅元素全部以Pb(OH)2形式存在,请你通过计算确定,此时1升废水中溶解的Pb(OH)2是多少毫克?
(3)某蓄电池生产企业购得40%的烧碱溶液100千克,若废水处理时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则应对所购烧碱溶液加水 300 千克进行稀释.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
【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
(1)根据碳酸根离子、硫离子能与Pb2﹣结合生成了沉淀分析;
(2)根据化学式的意义分析计算;
(3)根据溶质的质量不变分析计算.
【解答】解:
(1)由表中的数据可知,碳酸根离子、硫离子能与Pb2﹣结合生成了沉淀,所以还可使用的两种钠盐是碳酸钠和硫化钠;
(2)1升废水中溶解的Pb(OH)2的质量是:
0.0207毫克÷(
×100%)=0.0241毫克;
(3)设需加水的质量为x
40%×100千克=(100千克+x)×10%
解得:
x=300千克
故答为:
(1)碳酸钠和硫化钠;
(2)1升废水中溶解的Pb(OH)2是0.00241毫克;(3)300.
【点评】本题属于信息给予题,考查的知识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提取有用的信息结合有关的分析解答.
13.
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了谈究.实验结束后,老师另外提出了几个问题,请你一起参与思考.
(1)图甲装置内物质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气球仍胀大的是 B (选填“A”、“B”或“A和B”)
(2)若图乙装置内Na2CO3溶液的质量为5克,滴入试管的稀盐酸质量也是5克,装置内物质充分反应后,发现NaOH浓溶液质量增加0.22克,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根据上述已知条件,通过分析可以确定的是 ②④ (选填序号)
①原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②原Na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③原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④反应后试管中NaCl的溶质质量分数
请你选择所填的其中一项,通过计算确定其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金属的化学性质.
【专题】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
【分析】
(1)根据反应产物进行分析解答;
(2)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可知盐酸过量,碳酸钠全部反应,NaOH浓溶液质量增加0.22克,证明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了0.22g二氧化碳气体,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可计算碳酸钠的质量和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进而求得原Na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和反应后试管中NaCl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答】解:
(1)A中反应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是固体,B中生成氢气,冷却至室温,B中气球仍胀大,故选B;
(2)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可知盐酸过量,碳酸钠全部反应,NaOH浓溶液质量增加0.22克,证明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了0.22g二氧化碳气体,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可计算碳酸钠的质量和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进而求得原Na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和反应后试管中NaCl的溶质质量分数,故选②④;
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44
x0.22g
x=0.53g
原Na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0.6%
答:
原Na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6%.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可依据已有的知识解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台州市 中考 科学 化学 部分 试题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