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上文言文详解.docx
- 文档编号:10523390
- 上传时间:2023-02-17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1.28KB
语文八上文言文详解.docx
《语文八上文言文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八上文言文详解.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八上文言文详解
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文言文详解(八年级上)
晏子使楚
《晏子春秋》
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
“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
”
将:
将要。
使:
出使。
之:
代词,指晏子将要出使楚国这个消息。
谓……曰:
对……说。
左右:
近旁的人,这里指近侍。
之:
的。
习:
熟练。
辞:
言辞。
方:
将要。
之:
他,指晏婴。
何以:
即以何,用什么办法。
晏子将要出使到楚国去。
楚王听到这个消息,对身边的侍臣说:
“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现在将要来了,我想要羞辱他,用什么办法呢?
”
左右对曰: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王曰,何为者也?
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
曰,坐盗。
”
为:
相当于“于”。
其:
他,指晏子。
请:
请允许我做某事。
缚:
捆绑。
而:
连词,表顺承。
何为:
即“为何”,做什么。
何坐:
即“坐何”,犯什么罪。
坐:
犯罪。
盗:
偷窃。
侍臣回答说:
“当他来的时候,请允许我们绑上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
大王就问,这是做什么的人?
我们就说,是齐国人。
大王再问,犯了什么罪?
我们就说,犯了偷窃罪。
”
【赏析】第一段,写楚国君臣密谋策划。
“晏婴,齐之习辞者也”是楚王想侮辱晏子的动因。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赐:
赏赐,给予。
酣:
酒喝得很高兴。
诣:
到(指到尊长那里去)。
晏子来了,楚王请晏子喝酒。
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个小官吏绑着一个人走到楚王面前。
王曰:
“缚者曷为者也?
”对曰:
“齐人也,坐盗。
”
曷:
同“何”,什么。
“曷为”即“为曷”,做什么。
楚王问道:
“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
’(小官吏)回答说:
“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
”
王视晏子曰:
“齐人固善盗乎?
”晏子避席对曰:
“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
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
固:
本来。
善:
善于,擅长。
避席:
离开座位,表示郑重。
之:
代词,这样的事。
于:
在。
则:
就。
为:
成为,变成。
徒:
只。
其:
它们,指橘和枳。
实:
果实。
所以……者:
……的原因。
然:
这样。
得无:
莫非。
之:
的。
耶:
语气助词,吗。
楚王看着晏子说:
“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窃的吗?
”晏子离开座位回答说:
“我听说过这样的事,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就是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枳了,只是叶子的形状很相像,它们果实的味道完全不同。
之所以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
是水土不同。
现在老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到了楚国就偷东西,莫非楚国的水土使得老百姓喜欢偷东西吗?
”
【赏析】晏子用类比的方法进行反驳,变被动为主动。
王笑曰: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
熙:
同“嬉”,开玩笑。
病:
辱。
焉:
语气词,了。
楚王笑着说:
“圣人不是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
【赏析】楚王自作聪明,结果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只得自我解嘲,低头认输。
【赏析】第2段,写晏子机智地挫败楚国君臣的阴谋。
【人物形象】晏子——机智善辩,不卑不亢。
楚王:
自作聪明,仗势欺人。
人琴俱亡
(刘义庆)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
俱:
都。
笃dǔ:
(病)重。
而:
连词,表承接。
王子猷、王子敬都病得很重,子敬先死了。
子猷问左右:
“何以都不闻消息?
此已丧矣。
”语时了不悲。
何以:
即“以何”,为什么。
都:
总,竟。
矣:
语气词,了。
语:
说话。
了liǎo:
完全。
王子猷问手下的人说:
“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
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
”说话时完全不悲伤。
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1段:
奔丧】
便:
就。
索:
要。
舆:
轿子。
奔丧sāng:
看望丧事。
就要轿子来去看望丧事,一路上都没有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
“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
素:
一向,向来。
琴:
弹琴。
径:
直往。
既:
已经。
调:
协调。
掷:
扔。
子敬一向喜欢弹琴,(子猷)一直走进去坐在灵床上,拿过子敬的琴来弹,几根弦的声音已经不协调了,(子猷)把琴扔在地上说:
“子敬啊,子敬啊,你人和琴都死了。
”
【赏析】此句写子猷对子敬独特的悼念方式。
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2段:
恸绝】
因:
于是,就。
恸:
痛哭,极度悲哀。
绝:
气息中止,死亡。
良:
很。
亦:
也。
卒:
死。
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过去。
过了一个多月,(子猷)也死了。
【赏析】子猷的死,是因为生病和悲痛。
子猷前面之所以不悲痛,是因为他自知自己也不久于人世,到那时就将和弟弟又在九泉之下相见了。
这则故事写了王子猷对弟弟子敬独特的悼念方式,表现了他对弟弟深厚的情谊。
【课后练习一】最能表达兄弟情深的句子有:
“何以都不闻消息?
此已丧矣。
”“了不悲”“都不哭”“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弦既不调”说明了什么?
“不调”既写实际情况,也包含了“人琴俱亡”的凄凉。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交代小石潭的方位和发现它的缘由。
】
西:
名词作状语,向西。
篁竹:
成林的竹子。
如:
像。
乐:
以……为乐。
从小山岗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见水声,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声音,(我)心里很喜欢它。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发现小石潭】
下:
向下。
尤:
特别。
清洌:
清澈。
砍伐竹子开出道路,往下见到一个小水潭,潭水特别清澈透明。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写潭底】
以为:
以,把。
为:
作为。
“卷石底以出”的“以”,相当于“而”,表承接,不译。
为:
成为。
(潭)由整块石头形成潭底,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小石礁、小岛屿、小石垒、小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周围树木】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覆盖着,缠绕着,摇动着,连缀着,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可:
大约。
许:
表示约数。
空:
在空中。
石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似的。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下:
向下。
彻:
穿透。
布:
映。
佁然:
愣住的样子。
俶尔:
忽然。
翕忽:
轻快敏捷。
相:
表示一方对另一方。
阳光向下一直照射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跟游人逗乐。
【本段赏析】动静结合。
写鱼是为了衬托水清。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而:
连词,表修饰。
斗:
像北斗星那样。
蛇:
像长蛇爬行那样。
向潭的西南方向望过去,(溪身)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长蛇爬行那样弯曲,有的地方露出来,有的地方被淹没了,隐隐约约可以看得出。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其:
那。
犬牙:
像狗的牙齿那样。
差互:
互相交错。
可:
能。
其:
它的,指溪水的。
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本段赏析】写潭水的来源,突出溪水的曲折、悠远。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寥:
寂静。
凄:
使……凄凉。
寒:
使……寒。
悄怆:
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
怆,悲伤。
幽邃:
幽深。
邃,深。
坐在石潭上,四下里有竹子树木包围着,静悄悄的没有其他人,使人心神凄楚,寒透骨节,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以:
因为。
其:
那,那种。
清:
凄清。
居:
留,停留。
乃:
就。
之:
指代小石潭的景物。
而:
连词,表顺承。
去:
离开。
因为那种环境太凄清了,不能呆得太久,就记下这番景致离开了。
【本段赏析】写小石潭周围的环境,突出“凄”“清”“悄怆”之感。
同游者:
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曰恕己,曰奉壹。
隶:
随从。
从:
跟随。
一同去游览的人:
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
我带着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
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总结】本文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
游览顺序。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第一部分〕交代时间、地点和夜游原因。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
户:
门。
欣然:
愉快地,高兴地。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里,(我)解开衣裳准备睡觉,看见月光照入门内,便很高兴地起来走动。
【赏析】“入户”二字把月光拟人化,写得自然而生动。
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寂寞无聊,主动来与他作伴,有意来慰藉这位失意的诗人。
“欣然起行”反映作者兴奋和喜悦之情,与“解衣欲睡”相对照,显得一起一伏,一沉闷,一活跃。
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念:
想。
遂:
于是,就。
寻:
寻找。
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赏析】“念无与乐者”这句话有两层意思:
其一,写出作者在贬居中寂寞寡欢,即使是多年的老朋友,也不敢跟他往来。
其二,一同赏月的应该是志同道合之人,世上那些庸俗势利之徒,是不配来与自己共同赏月的。
“寻”字也有两层意思:
其一,作者揣想张怀民可能也在赏月;其二,写出作者渴望与知心好友共同赏月的急切心理。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寝:
睡。
相与:
共同,一起。
步:
散步。
于:
在。
庭:
庭院。
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第二部分〕描绘院中月光的澄澈。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空明:
清澈透明。
交横:
交叉错杂。
盖:
原来是。
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自上而下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那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赏析】“积水空明”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藻荇交横”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
有动有静,一正写,一侧写,创造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
这个透明的境界,映照出作者光明磊落、胸无尘俗的襟怀。
【第三部分】惋惜无人赏月。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
只是,不过。
闲人:
这里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
耳:
罢了。
哪个夜晚没有月色?
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
只不过少有像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
【赏析】“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是点睛之笔,有两层意思:
一是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趋炎附势,奔走钻营,陷入茫茫宦海而难以自拔,何曾得暇领略着清虚冷月的仙境?
二是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情,也透出了作者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
【总结】本文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有“闲”有关的句子有:
“月色入户”,“念无与乐者”,“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治水必躬亲(钱泳)
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
执一:
固执一端,不知变通。
泥:
拘泥。
于:
对,对于。
掌故:
古代的典章制度。
妄意:
随意。
治理水患的方法,既不能固执不知变通,拘泥于古代的典章制度,也不能随意相信别人的话。
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盖:
发语词,解释原因,相当于“就因为”。
潴:
水停聚的地方。
势:
这里指河流的形势。
相度duó:
观察和测量。
情:
真实情况。
咨询:
访问,征求意见。
穷:
追究到底。
致:
事理。
是以:
因此。
躬:
亲自。
胼胝piánzhī:
手脚因劳动而磨成的茧子。
原因是地形有高有低,水流有快有慢,池塘有深有浅,河流的形势有弯有直,不经过观察和测量就不能了解它的真实情况,不经过访问、征求意见就不能彻底摸清情况,因此必须亲自登山涉水,亲自辛劳,不怕吃苦。
【第一段】先说明治水要防止的现象,然后论述治水必躬亲的道理。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
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正面说海瑞治水不但躬亲,而且清廉。
】
布袍缓带:
指轻便服装。
缓带,宽束衣袋。
于:
在。
横索:
横行勒索。
如是:
像这样。
举:
办事成功。
从前海瑞治理河流的时候,轻装便服,冒着风雨,在荒村乱流中间来来往往,亲自发给民工钱粮,一厘也不克扣,并且随同的管理差役也不曾横索一文钱财。
必须像这样,以后才能做成事情。
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从反面说,如果海瑞不吃苦,想谋私利,怕得罪人,那么水利肯定办不好。
】
如:
如果。
计利:
考虑私利。
计,盘算,考虑。
如果贪图安逸,害怕辛劳,计较私利,忘记公益,只想远远地躲开嫌疑,避免抱怨,那么事情就做不成,水利也就办不好了。
【第二段】以海瑞为例,说明治水不但要躬亲,而且要清廉。
【总结】1.中心:
本文论述了治水必躬亲的道理,说明只有躬亲、清廉才能治好水。
2.论证方法:
正反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3.海瑞形象:
躬亲治水,不畏艰辛,为民着想,清正廉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文言文 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