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
- 文档编号:10507184
- 上传时间:2023-02-17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478.99KB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一则新闻。
新闻的基本特征是用事实说话,因此在叙事过程中不能插入议论。
B.古代有以地名称人和以官职称人的现象,如《答谢中书书》中的“谢中书”是以地名称人。
C.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伟大的作家,代表作品有《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三作家》等。
D.吴均,南朝梁时期的文学家,其文工于写景,诗文自成一家,常描写山水景物,成为“吴均体”,开创一代诗风。
2.二十四节气是是中国民间认知天象、物候、时令和大自然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
下列古诗横线上对应的分别是那个节气,请选择正确的一项()
(1)江南见未曾,今年方始是严寒。
((宋)陆游)
(2)不怕南风热,能迎开。
((唐)独孤及)
(3)玉阶生,夜久侵罗袜。
((唐)李白)
(4)邯郸驿里逢,抱膝灯前影伴身。
((唐)白居易)
A.白露、大雪、小暑、冬至
B.大雪、小暑、白露、冬至
C.白露、冬至、大雪、小暑
D.大雪、白露、小暑、冬至
3.下列选项有误的一项是()
A.《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赞美。
B.《红星照耀中国》书中写了蒋介石悬赏八万元要毛泽东的首级,可是在毛泽东的司令部门前,只有一个哨兵。
C.《红星照耀中国》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D.《呼兰河传》没有贯穿始终的故事情节,情节散淡,彼此之间相互独立,均可单独列章。
评卷人
得分
二、字词书写
4.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
把尘封的心胸敞开,让狭ài____自私淡去;把自由的心灵放飞,让豁达宽容回归,这样,一个多zī____多彩的世界就会在你的眼前层层打开:
蓝天,白云,小桥,流水……一路过去,鲜花的芳香就会在你的鼻尖醉人地yíng____绕,彩蝶就会在你的身边màn____妙地起舞。
评卷人
得分
三、句子默写
5.古诗文名句积累。
(1)闲云潭影日悠悠,________。
(王勃《滕王阁诗》)
(2)昨夜江边春水生,________。
(朱熹《观书有感·其二》)
(3)________,无边丝雨细如愁。
(秦观《浣溪沙》)
(4)________?
松柏有本性。
(刘桢《赠从弟》)
(5)夕日欲颓,________。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6)大自然风光旖旎,只要你用心观察,必有所见。
白居易在西湖邂逅了“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的盎然春景;王绩在东皋撞见了“________,________”的萧瑟秋景;李白在荆门偶遇了“________,________”的月下绮丽之景。
评卷人
得分
四、课内阅读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清荣峻茂(______)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______)
(3)鸢飞戾天者(______)
(4)窥谷忘反(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五、名著阅读
7.根据下面相关词句,写出相应的人物。
(1)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
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
——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他”是____。
(填人名)
(2)它外表纤细而优雅,淡绿色的体色,轻薄如纱的长翼,颈部柔软,头可以向任何方向自由转动。
——选自《昆虫记》
“它”是____。
(填昆虫)
(3)他是红军十五军团司令,祖祖辈辈都是窑工,在战争中一家被灭口66人。
——选自《长征》
“他”是____。
(填人名)
(4)他一看见他的孩子拍掌,他就眉开眼笑的。
他说:
“这孩子眼看着就长大了。
”
那孩子在别人的眼睛里看来,并没有大,似乎一天比一天小似的。
但是他却不这样的看法,他看他的孩子是一天比一天大。
——选自《呼兰河传》
“他”是____。
(填人名)
8.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图片一和图片二分别是1936年和1970年毛泽东在____(填地点)和北京与美国记者____(填人名)的合影,他于1936年6月访问陕甘宁边区,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
他实地采访中共高级领导人和普通党员群众,并将自己的见闻编写成纪实作品《红星照耀中国》。
评卷人
得分
六、现代文阅读
文学作品阅读。
青莲石
三石
①韦老,县一中退休老师,教的是高中地理。
大学时韦老学的是地质勘探,却误打误撞成了教书先生。
学的是地质,教的是地理,韦老却是嗜石。
经常下河滩、上矿山、逛市场,数十年下来,家中收藏了不少石头,其中不乏珍奇。
②而一普通退休教书匠,却与时任教育局长颇有些交情,虽有些意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③局长姓龚,上任不久便来韦老家讨教治学之道。
韦老的学生,县教育局办公室周主任曾先行告知韦老,龚局长亦喜奇石。
韦老明白过来,原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说是讨教,其实为石头而来。
④次日,龚局长如约而至。
院里几株月桂,一张石桌摆在葡萄架下,两人端坐在被岁月打磨发亮的竹椅上。
龚局长极为谦和儒雅,与韦老探讨教育事业事宜。
原先安排一个小时,不想两人聊得极为投机,两个小时仍意犹未尽。
关于石头,龚局长自始至终没吐一个字,却在韦老意料之外,怀疑周主任传来信息是否有误。
⑤或许因为韦老家与县教育局办公楼仅一街之隔,两人碰面机会不算偶尔,渐渐熟络起来。
龚局长常来韦老小院中品茶聊天,聊得多了,自然会聊及石头。
韦老说:
“曾听闻龚局长喜欢石头,交往许久不见提起,以为消息有误,原来龚局长还真是同道之人。
”龚局长无奈地说:
“只敢偷偷喜欢,不然外人知道,定有趋炎附势之人,省得麻烦。
”
⑥韦老几十年的奇石珍藏,着实让龚局长叹为观止。
⑦不过韦老却是怪人,从不带龚局长进入藏石的里屋。
每次龚局长驾临,韦老便取出一枚摆于院中石桌,一边喝茶,一边说着石头的来历、意境、象征。
韦老娓娓道来,龚局长频频点头,不时插嘴谈些看法,韦老感觉龚局长还真不是附庸风雅之辈。
韦老曾提出观赏龚局长的珍藏,龚局长一脸无奈地说:
“不瞒韦老,早年也有过几枚,后来捐给博物馆了。
虽然仍旧喜欢,却不敢再玩,只能饱饱眼福。
”
⑧曾有一次,韦老观察龚局长满面愁容,心想定是遇到什么为难之事。
联想近日县一中搬迁项目的流言蜚语,猜想恐与此有关。
想到这,韦老进屋捧来一枚产自本地茅山一带的青莲石,几片大小各异、颜色翠绿的荷叶舒卷有度,一枝红花点缀其间,摇曳生姿,端得是惟妙惟肖。
龚局长一看,不觉信口咏出了曹寅的“一片秋云一点霞,十分荷叶五分花。
湖边不用关门睡,夜夜凉风香满家”的诗句来。
韦老扶须微笑,宋人周敦颐的《爱莲说》赋予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格,因此,青莲成为清正廉明的象征,备受人们青睐,成为托物言志的绝佳对象。
“我这枚青莲石也是早年入茅山偶得,算不上名贵,却是深有寓意。
每每观赏,便感清风拂面,我虽一介老夫,却也能时时警醒自己洁身自好。
”龚局长豁然开朗,握紧韦老的手说,今日得以观精美青莲石,得韦老肺腑言,可谓拨云见日。
⑨不久,项目如期开工,流言蜚语却是烟消云散。
⑩这次以后,龚局长再来时,便经常求观青莲石,听韦老谈青莲品格、为政之要。
韦老虽不是从政之人,却有许多独到见解,龚局长听得津津乐道。
⑪还有一次,一个老板,也是韦老的学生,不知从那儿得知韦老与龚局长的关系,跑来讨要一枚奇石当敲门砖。
韦老倒也爽快,取出那枚青莲石告诉老板学生,龚局长最喜欢这枚,你既然坚持,便拿去一试。
也就当天夜里,老板学生兴奋告诉韦老,龚局长收下了,却让韦老颇感失落。
然次日清晨,龚局长捧着青莲石来到韦老家,笑着说物归原主。
韦老感叹不已:
“唉,总归是我学生,算我教导无方啊。
”
⑫一晃数载,龚局长即将荣升市教育局副局长。
⑬临别前夜,龚局长来韦老家辞行。
韦老烫了一壶邵兴老酒,弄了些花生米、猪耳朵,两人相对而斟。
酒至半酣,韦老竟然有些唏嘘,取来青莲石要赠与龚局长,并说:
“承蒙龚局长瞧得上,几年来由得我胡言乱语。
所谓宝剑赠英雄,老夫乞望龚局长异地高就之后,仍能常观此石,常思为官之要。
这,不能算贿赂吧?
”
⑭龚局长脸色凝重,郑重接过青莲石,小心翼翼捧在手中,端详片刻,轻轻摆至石桌,意味深长地说:
“石头终归是石头,再有灵性也是人赋予的。
有幸与韦老从相识到相知,无数次聆听韦老谆谆教诲,这石中青莲早已刻印在心中了。
至于这石头嘛,还是请韦老亲自收藏吧。
”
⑮韦老先是一愣,然后笑声朗朗。
9.根据文章内容,填写表格。
初次见面
探讨教育事业事宜,未谈及石头
(1)______
县一中搬迁之前
(2)______
深有寓意
临别前夜
(3)______
一愣一喜
10.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龚局长脸色凝重,郑重接过青莲石,小心翼翼捧在手中,端详片刻,轻轻摆至石桌。
(请你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品析其表达效果。
)
(2)第⑪段结尾写道:
“韦老感叹不已。
”(韦老为什么而感叹?
)
11.结合文本内容,联系阅读经验与生活经验,谈谈你对最后一段话的理解。
非文学作品阅读。
“车闹”悲剧何时休
(新闻回顾)
10月28日10时08分,重庆市万州区一辆公交客车与一辆小轿车在重庆万州区长江二桥相撞后,公交客车坠入江中。
初步核实失联人员15人,含公交车驾驶员1人。
11月2日,重庆公交坠江原因公布:
乘客刘某因坐过站,与公交车驾驶员冉某发生争吵,两次持手机攻击正在驾驶的冉某,司机冉某将右手放开方向盘还击刘某,后又用右手格挡刘某的攻击,并与刘某抓扯,导致车辆失控。
(热点追踪)
重庆万州的公交车坠江事故已过去了20多天,一出悲剧本应引起人们的警醒,但令人心痛的是,近期又发生了近20起乘客大闹公交车的事件。
在广西南宁,由于公交车站点临时取消停靠,一男子与司机发生冲突,一怒之下他不但暴力踹向刷卡机,更举起灭火器,恐吓司机。
而在吉林珲乌高速,一男子因吸烟遭到司机制止,心怀不满,突然走到司机身旁,用力对其面部抡了一拳,致使大巴车失控,撞上隧道墙壁。
公交车“车闹”频发,其中不少已升级为刑事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19日发布的大数据显示,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0月31日,全国各级人民法院一审审结的公交车司乘冲突刑事案件共计223件。
从纠纷起因来看,多为车费、上下车地点等小事,合计占比近6成。
大数据显示,公交车司乘冲突刑事案件中,88.79%的案件发生在运营过程中,54.51%的案件发生在车辆行驶过程中。
在公交车行驶中司乘冲突刑事案件部分,46.40%的案件公交车司机主动采取了“紧急停车”措施应对冲突。
近三成乘客有抢夺车辆操纵装置情况。
大数据还显示,面对纠纷,约三成案件的司机选择了避让,仅约一成案件有其他乘客出面制止司乘冲突的情形。
超五成案件出现车辆撞击其它车辆、行人、道旁物体或剧烈摇晃等危险情况,仅20%的案件未造成重大不良后果。
(网民热议)
任天堂:
如果乘客通情达理,如果司机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有人出来劝架……本悲剧就可避免。
松间明月:
乘客固然可恨,掌舵的司机或许有些不冷静。
但是其他乘客的反应,也让人莫名的心寒。
有时候,真的能杀死人的不是悲剧的本身,而是潜藏在后面的冷漠人心。
“压垮骆驼的绝不仅仅是最后那根稻草,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固态:
所有乘客注意,凡有人公交闹事,一定要毫不犹豫地站出来阻止,无论如何!
否则我们就会成为陪葬品!
(防治措施)
万州公交车坠江事故后,防止“车闹”很快被各地提上议事日程,加装护栏、设立委屈奖、一键报警、心理疏导加应急演练等等,各种招数纷纷被亮出来。
近日,在海南三亚,一名男子因脚踹正在开车的司机致车辆撞墙,被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三年有期徒刑。
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教授张柱庭表示:
只有最高法非常清晰明确宣布是犯罪,这样才能使得公众对它有清晰的认识,也使得想殴打的人,自己克制自己。
12.下列选项与材料内容不符的是()
A.公交车司乘冲突刑事案件中,半数以上发生在车辆运行过程中。
B.从纠纷起因来看,有6成是车费、上下车地点等小事。
C.面对司乘纠纷,很少有其他乘客出面制止。
D.重庆万州的公交车坠江事故,是全车人共同制造的悲剧。
13.对于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你是否认同网友的观点: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请简述理由。
14.“车闹”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根据以上几则材料,结合自己的思考,你觉得该从哪些方面防治“车闹”?
请分点陈述。
评卷人
得分
七、诗歌鉴赏
古诗阅读。
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终宵劳梦想。
15.“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写出夏日南亭____的环境特点。
16.“感此怀故人,终宵劳梦想”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评卷人
得分
八、对比阅读
文言文阅读。
(甲)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二红饭
今年①东坡收大麦二十余石,卖之价甚贱,而粳米适尽,故课②奴婢舂以为饭。
嚼之,啧啧有声。
小儿女相调,云是嚼虱子。
日中饥用浆水淘食之自然甘酸浮滑有西北村落气味。
今日复令庖人③杂小豆作饭,尤有味,老妻大笑曰:
“此新样二红饭也。
”
(选自《东坡文集》)
(注)①今年:
指元丰四年,此时苏轼被贬黄州。
②课:
督促完成指定的工作。
③庖人:
做饭的人。
(丙)东坡还宅
建中靖国元年,坡自儋北①归,居阳羡。
阳羡士人邵民瞻,从学于坡。
坡亦喜其人。
邵为坡买一宅,坡倾囊仅能偿之,后择吉日入新第。
夜与邵步月,偶至村落,闻妇人哭声极哀。
坡听之,曰:
“异哉,何其悲也!
岂有大难割之爱,触于其心欤?
吾将问之。
”遂推扉而入,则一老妪,见坡,泣自若。
坡问其故,妪曰:
“吾家有一居,相传百年,保守不敢动,以至于我。
而吾子不肖,遂举以售诸人。
吾今日迁徙来此,百年旧居,一旦诀别,宁不痛心!
此吾所以泣也。
”坡亦为之怆然。
问其故居所在,则坡倾囊所得者也。
坡因再三慰抚,徐谓之曰:
“妪之故居乃吾所售也不必深悲,今当以是屋还妪。
”即命取屋券②,对妪焚之。
呼其子,命翌日迎母还旧第,竟不索其直。
(选自《梁溪漫志》)
(注):
①儋北:
地名,在海南省。
②屋券:
房契。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月色入户(______)
(2)粳米适尽(______)
(3)问其故居所在(______)
(4)徐谓之曰(______)
18.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限断三处)
日中饥用浆水淘食之自然甘酸浮滑有西北村落气味。
19.(乙)文写的是“二红饭”,这“二红”指的是什么食物?
20.结合(丙)文的内容,说说苏轼是一个怎样的人。
21.(甲)(乙)两文一雅一俗,苏轼的心境是否相同?
请简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评卷人
得分
九、作文
22.2019年10月17日下午至19日上午,书生中学在田径场举行了一年一度的秋季运动会。
请你据此写一则消息,报道此次运动会的盛况,字数150字左右,要求文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
2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条小金鱼,看到同伴舞动着美丽的长尾巴,心里无比羡慕。
其实它自己也有一条美丽的长尾巴,只不过长在身后看不见罢了。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悟或思考?
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详解】
A.“叙事过程中不能插入议论”表述有误,新闻中可以插入少量的议论;
B.“谢中书”是以地名称人,表述有误,这里谢中书是以官职称人;
C.《三作家》的作者是斯蒂芬·茨威格。
故选D。
2.B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的是古诗的积累。
(1)出自宋代陆游的《大雪》——“大雪江南见未曾,今年方始是严寒”。
(2)出自唐代独孤及的《答李滁州题庭前石竹花见寄》——“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
(3)出自唐代李白的《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4)出自唐代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故选B。
3.B
【解析】
【详解】
B.“蒋介石悬赏八万元要毛泽东的首级”表述有误,应该是周恩来的首级。
故选B。
4.隘姿萦曼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的是字形。
需要注意“隘”的书写,这个字是一个易错字。
“萦”也是一个易错字,意思是“比喻声音在什么东西旁边旋转、回复”,可以结合意思识记。
5.
(1)物换星移几度秋
(2)艨艟巨舰一毛轻(3)自在飞花轻似梦(4)岂不罹凝寒(5)沉鳞竞跃(6)谁家新燕啄春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的是名句的默写。
需要注意“艨艟”、“罹”、“竞”、“燕”、“唯”的书写。
理解型默写(6)注意抓关键词“萧瑟秋景”、“月下绮丽之景”。
6.
(1)茂盛
(2)欣赏、领悟(3)至、到达(4)通“返”,返回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词语的意思。
做题时要疏通文意,先把句子翻译正确,再解释字词意思,所要注意的是,在字词本义与句中意思有所差别时,最好本义和句中意都要写出来。
“清荣峻茂”翻译为“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荣”意思是“茂盛”。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翻译为“再也没有人能欣赏这奇丽的景色了”,“与”意思是“欣赏”。
“鸢飞戾天者”翻译为“像凶猛的鸟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戾”意思是“至,到达”。
“窥谷忘反”翻译为“看到这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反”同“返”意思是“返回”。
7.
(1)周恩来
(2)螳螂(3)徐海东(4)冯歪嘴子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的是名著的知识积累。
“因为在中国,像其他许多红军领袖一样,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
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
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
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
他对我说已有五年不讲英语了,这使我感到惊讶”这是埃德加斯诺眼里的周恩来。
“如果单从外表上看来,它并不令人生畏,相反,看上去它相当美丽,它有纤细而优雅的姿态,淡绿的体色,轻薄如纱的长翼。
颈部是柔软的,头可以朝任何方向自由转动……它还拥有另外一种独特的东西,那便是生长在它的前足上的那对极具杀伤力,并且极富进攻性的冲杀、防御的武器……事实上,它还是一种自食其同类的动物呢”,这里的动物是螳螂。
在《红星照耀中国》中,还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一家被灭口66人,让斯诺懂得“阶级斗争”的红色窑工的是徐海东。
“他一看见他的孩子拍掌,他就眉开眼笑的。
他说:
‘这孩子眼看着就长大了。
’那孩子在别人的眼睛里看来,并没有大,似乎一天比一天小似的。
但是他却不这样的看法,他看他的孩子是一天比一天大”出自萧红的《冯歪嘴子和他的两个孩子》,他是主人公冯歪嘴子。
8.延安埃德加·斯诺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的是名著的知识积累。
文中两幅图片都是毛泽东和《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埃德加·斯诺的合影,其中图一是在延安,图二是在北京。
9.
(1)感到意外
(2)捧出青莲石(3)赠送青莲石
10.
(1)运用动作与神态描写,生动地写出了龚局长接过青莲石时小心翼翼的样子,表现了龚局长对青莲石的珍爱,突出了人物形象。
(2)①为自己教出的学生去行贿而感叹;②为龚局长捧着青莲石,笑着说物归原主而感叹。
11.示例:
龚局长物归原主,拒绝了韦老的好意,让韦老一愣;龚局长早已把青莲石的寓意留在心中,这正契合了韦老的心意,故而笑声朗朗。
表达了对清廉为官的龚局长的赞美与敬佩之情。
以此结尾,呼吁每个百姓和官员能像莲花那样“出泥而不染,清涟而不妖”,保持一份高洁,淡泊明志,清正廉明,时时警醒自己洁身自好。
【解析】
9.此题考查的是从文中搜集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时需要细读文章,从中寻找答案即可。
文章开始写了龚局长来韦老家做客,韦老“县教育局办公室周主任曾先行告知韦老,龚局长亦喜奇石”,“韦老明白过来,原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说是讨教,其实为石头而来”,然而交谈了两个小时之后“关于石头,龚局长自始至终没吐一个字,却在韦老意料之外”;后来“曾有一次,韦老观察龚局长满面愁容,心想定是遇到什么为难之事。
联想近日县一中搬迁项目的流言蜚语,猜想恐与此有关”,于是韦老拿出珍藏的青莲石,告诉龚局长“我这枚青莲石也是早年入茅山偶得,算不上名贵,却是深有寓意。
每每观赏,便感清风拂面,我虽一介老夫,却也能时时警醒自己洁身自好”;最后当“龚局长即将荣升市教育局副局长”,韦老“取来青莲石要赠与龚局长”,但龚局长谢绝了。
据此概括作答。
10.
(1)此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赏析。
我们可以采用的答题模式是:
此句运用了(修辞手法、人物描写方法、词语)+表达效果(如生动形象、生动细腻)+写出了的内容+表达的情感。
“龚局长脸色凝重,郑重接过青莲石,小心翼翼捧在手中,端详片刻,轻轻摆至石桌”句中运用了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脸色凝重”、“郑重”、“小心翼翼”表现了龚局长对青莲石的珍重。
(2)此题考查的是对人物心情的把握。
第⑪段结尾写道:
“韦老感叹不已。
”联系上文“一个老板,也是韦老的学生,不知从那儿得知韦老与龚局长的关系,跑来讨要一枚奇石当敲门砖”,可知此时韦老感叹自己的学生竟然会有行贿的举动;同时“局长捧着青莲石来到韦老家,笑着说物归原主”也是他感叹的原因,感叹龚局长的清廉。
11.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结尾段落的理解和感悟。
文章结尾“韦老先是一愣,然后笑声朗朗”一句中“愣”是因为龚局长谢绝了青莲石,这让韦老出乎意料,同时龚局长的举动又让韦老很是欣慰,因为他看到了龚局长身上的清廉品质,所以会“笑声朗朗”。
这个结尾其实是在暗示我们对于清正廉明的为官之道要弘扬和践行。
12.B
13.示例:
认同。
女乘客和司机因为一场争吵,葬送了一车人的性命;其他乘客冷漠对待,无人制止,也有责任。
雪崩是每一片雪花共同制造的,而这场车祸车上的每个人都有责任。
如果有人阻止,也许悲剧就不会发生。
有时挺身而出,不仅是维护正义与秩序,更是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
(言之成理即可)
14.
(1)加强立法,明确宣布“车闹”行为为犯罪;
(2)对司机进行心理疏导,设立委屈奖,使司机保持冷静;(3)保护司机不受攻击,如加装护栏、一键报警;(4)加强宣传教育,大力奖励及时出面制止“车闹”的乘客。
【解析】
12.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感知。
B项中“有6成”表述有误,原文中是“占比近6成”。
故选B。
13.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文中提到“大数据还显示,面对纠纷,……仅约一成案件有其他乘客出面制止司乘冲突的情形”,可见乘客的冷漠也是造成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网友的观点: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是对的,面对邪恶的行为时,我们不应该袖手旁观,维护正义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
我们需要和谐社会。
据此理解作答。
14.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理解。
结合文中的信息,联系实际来谈即可。
例如从文中我们可以搜集到“加装护栏、设立委屈奖、一键报警、心理疏导加应急演练等等”,“只有最高法非常清晰明确宣布是犯罪,这样才能使得公众对它有清晰的认识,也使得想殴打的人,自己克制自己”,还有应该鼓励群众与那些不良现象作斗争,并予以奖励。
据此理解作答。
15.清幽
16.思念友人,希望有朋友在身边,共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八 年级 上册 语文 期中考试 试题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