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师备课素材 23鸟的天堂.docx
- 文档编号:10505569
- 上传时间:2023-02-17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3.94KB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师备课素材 23鸟的天堂.docx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师备课素材 23鸟的天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师备课素材 23鸟的天堂.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师备课素材23鸟的天堂
《鸟的天堂》相关链接
【鸟的天堂】
指的是一株500多年树龄的古榕树,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的一座小岛上。
榕树的树冠大得出奇,笼罩着18亩左右的河面,独木成林。
乘小艇从近处看,枝藤交错,犹如一座森林;从远处看,就成了浮在水面的绿洲,景色奇特迷人。
大树上栖息着成千上万只各种各样的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白鹤和灰麻鹤。
白鹤在早晨飞出觅食,至傍晚归巢;而灰麻鹤正好相反,是晚上飞出觅食,天亮时归巢休息。
它们每天早晚一进一出,盘旋飞舞,交互更替,很有规律,场面颇为壮观。
1933年,巴金到新会访友路过此处,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鸟的天堂》,使“鸟的天堂”美名传扬。
现在大榕树已成了一处旅游胜地,它的南面50米处建有观鸟楼,可以观赏“鸟的天堂”、热带植物、农舍风光等。
【榕树】
常绿乔木,一般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树冠大,叶互生,椭圆形或卵形,隐花果,初为绿色,熟时是紫红或淡黄色。
榕树的枝干常常会向下长出许多“气根”,这些气根多数直达地面,扎入土中,起吸收养分和支持树枝的作用;也有的悬挂在半空中,从空气中吸收水分和养料。
直立的气根活像树干,从远处望去就像是一片树林,因此,榕树往往被人们称为“独木林”。
榕树生性强健,抗风耐潮,耐旱、耐瘠、耐修剪,可做防风林、盆景、行道树、庭园树。
木料可制作器具,树叶、气根、树皮可入药。
《鸟的天堂》课文简说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
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是在一个“太阳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的傍晚时分,这一次,他没有看到鸟,只见到高大茂盛、充满生机的大榕树。
这部分重点刻画大榕树的美丽:
先写远看榕树的情景,再写近看榕树时枝干和绿叶的情态,展示出大榕树的勃勃生机。
在饱含情感的描写之后,作者发出由衷的赞叹: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
作者第二次来到“鸟的天堂”,是在阳光照耀下的早晨,他见到了鸟飞鸟鸣的热闹情景。
文中写了鸟声、鸟影,让人应接不暇;写了鸟的形态──大、小、花、黑;还写了鸟的各种姿态──叫、飞、扑;最后,又专写了一只画眉鸟,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了鸟的可爱和它们在“天堂”里生活的情景。
从作者的描写中,我们不仅知道了这里的鸟儿数量众多、种类繁多,而且分明感受到了它们生活的自由和快乐。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美好;二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作者细腻、生动的描写方法。
本文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的不同感受,教学难点是体会描写大榕树特点的语句。
《鸟的天堂》词句解析
1、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真是一株大树”,作者在这里强调的是“一株大树”。
它承接课文的上一段,对大家关于榕树的争论给出了答案,说榕树只有“一株”,而不是“我”说的“许多株”,也不是“另一个朋友”说的“两株”。
所以在朗读的时候,重音应放在“一株”上。
“不可计数”,“数”在这里读shǔ,作动词用,是“查点数目”的意思;“计数”是一个并列结构的合成词,意思是“计算”;“不可计数”是“没有办法清点、无法计算”的意思。
结合上下文对榕树的具体描写,我们可以体会到,这株榕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的原因,是“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2、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榕树叶子的颜色绿得发亮,给人以翠色欲滴的感觉。
作者从绿色中感受到有一种生命力在涌动,赞美榕树充满活力的蓬勃生机。
3、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
“应接不暇”中的“应”读yìng,“应接不暇”是指优美的风景很多,看不过来。
从大榕树上飞出的鸟儿太多太多,作者眼前捕捉到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
这成群的鸟儿生活在大榕树上,营造出了热闹、活泼、自由、欢乐的环境。
茂盛的大榕树,吸引了如此众多的鸟儿在此栖息,真是不折不扣的鸟的天堂。
《鸟的天堂》词语解释
【南国】
指我国南方。
只用在书面语言中,如“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颤动】
短促而频繁的振动。
本课指在微风的吹动下树叶一闪一闪的样子。
【留恋】
舍不得离开。
【天堂】
迷信的人指人死后灵魂居住的地方。
比喻美好的生活环境。
【灿烂】
光彩鲜明耀眼。
【陆续】
先先后后,时断时续的意思。
【茂盛】
(植物)生长得多而茁壮。
【榕树】
热带树种之一,常绿树木,树干分枝多,树冠很大。
造句:
榕树盆景是岭南盆景的精品之一。
【逼近】
靠近、接近。
【展示】
清楚地摆出来,明显地表现出来。
【缝隙】
裂开或自然露出的狭长的空处。
【不禁】
抑制不住,禁不住,不由自主地。
【树梢】
树的枝头。
【画眉】
鸟名。
身体棕褐色,腹部灰白色,头、后颈和背部有黑褐色斑纹,有白色的眼圈,叫声很好听。
【的确】
完全确实,实在。
【繁茂】
繁盛、茂盛的意思。
【扑翅膀】
轻轻拍打翅膀。
【不可计数】
动词,查点数目。
计数,计算。
没有办法用数字来计算,形容非常多。
【应接不暇】
暇,空闲。
形容人或事物太多,来不及接待和应付。
本课指由于鸟儿太多,作者的眼睛看不过来。
《鸟的天堂》教学建议
1、课前建议有条件的学生查阅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
2、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借助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还要引导学生思考:
作者和他的朋友几次去了“鸟的天堂”?
每一次见到了什么景象?
为什么两次所见所闻会不一样?
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上,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课文的脉络层次,初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深入阅读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以下问题:
为什么这里会成为鸟的天堂?
小鸟是怎样在这个“天堂”里生活的?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思考,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句子和段落多读几遍。
针对第一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具体语句来交流自己的认识和感受,教师相机对有关语句进行点拨,并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加深体验。
如:
“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
(从对枝干、树根的描述中,感受到榕树之大,给鸟儿提供了广阔的生活空间。
可以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教材中的图片,以增加感性认识。
)
“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
(使我们感受大榕树枝叶茂盛,给鸟儿创造了良好的、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
)
“有许多鸟在这树上做巢,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
”
(体验到人们爱护小鸟,追求自然的和谐美好,使小鸟能在这里无忧无虑地自由生活。
)
第二个问题,也可以引导学生抓住有关词句进行交流,使学生体会到鸟儿的数量多,种类多,而且能想象出鸟儿自在飞翔、欢快鸣叫的动人情景。
4、在学生充分朗读的情况下,可以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提出不懂的问题进一步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对大家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自由讨论,并相机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题目,思考并交流:
“天堂”是什么意思?
“鸟的天堂”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课文中有的“鸟的天堂”加了引号,有的没有加引号?
通过讨论,使学生体会到,“天堂”是指人们想象中的舒适、快乐的生活环境;文中的“鸟的天堂”是说那株大榕树是鸟儿们生活的乐园。
文中出现的几次“鸟的天堂”意思并不一样。
四次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是作者引用别人的话,指天马河上的那棵大榕树,表示一种特定的称谓,是对大榕树的一种夸张的形容;而课文题目和最后一句话中不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是因为作者亲眼见到被人们誉为“鸟的天堂”的大榕树后,感到鸟儿们的生活十分自由、幸福,真像在天堂中一样,所以在作者心里,大榕树是确确实实的鸟的天堂。
5、本文文字优美,要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抄写自己喜欢的部分。
可以先组织学生互相交流:
课文中的哪些句子写得好?
你喜欢这篇课文的哪些句子、哪些部分?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在学生畅谈各自的体会和感受之后,再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抄写下来。
6、本文要求会写的生字,可以让学生自己解决。
有部分难字要有选择地加以提醒。
如,“灿”“规”中的偏旁“火”“夫”最后一笔都由捺变为点;“耀”字中的“光”最后一笔由竖弯钩变为竖提,右上部分“羽”字中的两个横折钩都变为横折;“隙”字右上部分的“”中间一笔是竖,不是竖钩。
另外,“主干”“枝干”中的“干”都是“树干”的意思,应读作ɡàn;“不禁”的“禁”读jīn;“兴奋”的“兴”应读xīng。
本课要求读写的词语大都是实词,只要能读准音,基本上能够理解意思。
因此,可以结合朗读指导进行正音,不必花费时间作单独讲解。
有的要求读记的词语可以利用上下文的语言环境加深理解。
如“应接不暇”,可以让学生反复朗读这个词语后面的几句话,不仅可以使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而且能体会到这个词语的用法。
7、在充分读文的基础上,可以开展一些拓展活动,如,让学生以第一人称讲讲游览鸟的天堂的经过和感受;或者通过小鸟自述,赞美南国风光或感谢当地农民。
《鸟的天堂》问题探讨写树为何多于写鸟
《鸟的天堂》一文作者不从写鸟落笔,却用了大量的篇幅描写大榕树的景色。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从课题上看,课文的题目已经表明这篇文章的中心是写“天堂”,也就是写构成鸟的美好生活环境的大榕树,而侧重点不在写鸟。
如果把题目改为“天堂的鸟”,那么课文的侧重点就应是写鸟了。
从内容上看,课文的第一部分先写河面上榕树的远景,接着写大榕树枝干的近景,最后是那闪耀着翠绿色的叶子的特写镜头,表现了大榕树旺盛的生命力,从而突出了这棵高大的、罕见的大榕树是“鸟的天堂”。
课文的第二部分展开对鸟的正面描写,描绘出一个百鸟飞鸣的动人场面。
但作者不是孤立地写鸟,而是把它们置身于大榕树的背景下来描写的,表面上看来见鸟不见树,其实也是在写树。
写藏鸟种类之多,数量之大,暗示了这棵榕树的高大茂盛;写鸟鸣之欢乐,叫声之动听,正说明榕树为鸟类提供了美好的生活环境,的确是“鸟的天堂”。
当然,课文的标题为“鸟的天堂”,那就离不开写鸟。
课文重点写榕树,不等于说对鸟的描写可有可无,有了对树中飞鸟的动态描写,与榕树的静态描写形成对比,才能更加显示出大榕树的蓬勃生机。
《鸟的天堂》写作特点
1、描写有顺序:
⑴由远而近:
作者在描写大榕树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
⑵由总到分:
作者在描写大榕树的近景时,先总写后具体写枝、根、干、叶的位置和颜色。
⑶由面到点:
作者在写鸟的活力时,先写群鸟,再突出一只画眉鸟。
2、注意事物的动态和静态的结合:
课文在描写大榕树时,主要以静态描写为主,从而有助于我们清晰地认识它,感受到它的高大、美丽。
课文在描写鸟的活动时,主要以动态为主。
这样动静结合,给事物增添了情趣,让人感受到一种蓬勃向上的活动。
此外,作者在描写同一事物的时候,也注意了动静交错。
如“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3、注意了课文的前后照应:
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由于是在黄昏的时候,鸟儿都躲进了茂密的树叶中栖息,所以没能看到一只鸟,心里感到很失望。
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由于是在早晨,是鸟儿活动的时间,所以看到了群鸟欢腾的情景,心里感到特别高兴,前后照应,作者发出了“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的感叹。
“鸟的天堂”的传说与现实
鸟的天堂位于我国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会城镇天马村河中,是全国最大的天然赏鸟乐园。
1933年,巴金先生看望朋友经过这个地方,写了《鸟的天堂》后,使这里名扬四海。
鸟的天堂那棵覆盖整个岛屿的古榕树,据传是这样形成的:
500多年前,天马村年年闹干旱,农田干涸,庄稼歉收。
乡亲们为了抗旱,开了一条人工河——天马河,引进珠江的水灌溉农田。
可是年景不见好转,当地有权有势的人硬说是天马河开坏了,把风水给破了,强迫村民把这条河堵上。
村民们含着泪水,把挑来的泥土用船载着倒在河心,不久堆起了一个土墩,成了河心小岛。
当时有个村民在土堆上插了一根榕树枝,用来系住船只,想不到第二年这根榕树枝长出根儿,发出新芽。
由于水分充足,榕树越长越高,每年从枝上长出了许多气根倒垂下来,钻进泥土里。
过些日子,入土的根儿长成了新的枝干,枝干长粗了又垂下许多气根来……这样年复一年的不断生长,树干多得不可计数。
经历数百年生长,一棵树长成了一片林子,覆盖全岛,占地达18亩,近看像原始森林,远望像浮在水面上的绿洲,真是南国奇观。
鸟的天堂又令人称奇的是,这棵神奇的古榕树上栖息着数以万计的各种野生鹭鸟,其中以白鹭和灰鹭最多。
白鹭朝出晚归,灰鹭暮出晨归,一早一晚,相互交替,盘旋飞翔,嘎嘎而鸣,非常壮观。
巴金先生为我们描述了鸟的天堂早晨时候百鸟嬉闹的景象。
如今,傍晚时分百鸟出巢的情景也十分壮观。
每天傍晚7时15分至7时45分(冬季提前1小时),一批批灰鹭从鸟的天堂准时朝东南方向编队出发,飞到周边一带的浅滩上去觅食。
起飞前,先由一只负责召集的灰鹭从古榕树的西头飞到东头,有时还飞到隔江的小岛,呼朋引伴,催促同类赶紧趁着暮色外出觅食。
不到5分钟,在领头鸟的带领下,一群大大小小的灰鹭陆续从林子里飞出,群鸟争鸣,翩翩起舞,这种情景每次大约持续半个小时。
第二天清晨5时15分至6时多,飞出去的灰鹭经过一夜辛勤劳动,满载而归,从四面八方飞回古榕树,与伏在枝头正准备飞出去觅食的白鹭交头接耳、盘旋飞舞,有时还会做出俯冲和倒飞的动作。
据说这一自然景象延续至今已有380年的历史。
天马村人一直用“爱树护鸟、爱护自己、爱护子孙”的祖训教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用各种各样方式保护生态环境,使这个自然奇观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
1984年,巴金先生亲笔题写“小鸟天堂”四字,为风景区增色生辉。
2002年,鸟的天堂风景区经过重新规划扩建后,占地面积达40万平方米,形成了一个集“古榕、鹭鸟、天马人”一体的自然文化景观,是目前侨乡广东新会著名的国际级生态旅游景点,每年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慕名而来,流连忘返。
“鸟的天堂”的来源与现状
气生根是生箕空气中的一种变态根,如榕树的枝干上长出许多不定根,可以一直垂入到土壤。
此种气生根没有根毛的根冠,不能吸收养分,但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也有呼吸的功能。
由于气生根扎入土内,起了支持作用,使榕树冠得以发展,故有“独木成林”之感。
热带森林中的许多植物也有发达的气生根,气生根因作用不同,又可分为呼吸根、支柱根、攀根和吸器根。
五百年前,这里原有一个泥墩,一棵榕树,经长期繁衍,成为覆盖有二公顷的小岛。
岛上的榕林栖息着数十多种小鸟,尤以白鹤和灰鹤最多。
白鹤朝出晚归,灰鹤暮出晨归,一早一晚,相互交替,翩翩飞舞,嘎嘎而鸣,蔚为壮观。
20世纪30年代,著名作家巴金游后写了《鸟的天堂》,1982年他亲笔题了“鸟的天堂”四字,更为这风景区增色不少。
树长起来后便有气息,气根向下长入土后成树枝,枝大成树又有气根下垂入土,如此不断循环,加上小泥堆不断因河水冲积成为小岛,树越来越大,成为有十五亩阔的榕岛了。
如果您划艇靠近榕墩,环境一周,就会见到榕林里面树枝交错、鸟巢一个个散布其中、鸟群飞上飞下的奇景了,真有“人间毕竟有天堂”之感。
江门新会的“小鸟天堂”,名气很大。
记得孩童时代,便知道这里因我国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鸟的天堂》一文而名声大震,使此后的“小鸟天堂”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景点。
只要一提起它,脑海里便会构筑起一幅美好的画图,想像着新会那一棵很出名的榕树,树上每天有数不清的小鸟。
而人们最近前往“小鸟天堂”观鸟,却颇感失望,绕小岛两圈,没有见到小鸟群飞的盛景。
据当地人介绍,由于小鸟生存的生态大环境发生了改变:
即小鸟周边被开发,原有的农田、水塘被破坏,环绕小岛的天马河的水质遭到污染,小鸟不断地飞到其他地方觅食,不再回来,护鸟措施也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鸟的天堂》开心积累
鸟的天堂,原名“鸟墩”,位于广东新会市南部七公里的天马村天马河。
在天马河的沙洲上,长有一棵500多年树龄的古榕树,婆娑的榕叶笼罩着20多亩的河面,树高约15米,榕树枝干上长着美髯般的气温根,着地后木质化,抽枝发叶,长成新枝干。
新干上又长成新气温根,生生不已,变成一片根枝错综、扑朔迷离的榕树丛。
在这树丛上,栖息着十多种小鸟,最引人注目的是白鹤和灰麻鹤(即夜鹭,俗称诊游鸟)。
白鹤朝出晚归,灰鹤暮出晨归,一早一晚,鹤群一出一归,盘旋飞舞,掩映长空,嘎嘎而鸣,蔚为奇观。
鸟的天堂
田汉
三百年来榕一章,浓荫十亩鸟千双。
并肩只许木棉树,立脚长依天马江。
新枝还比旧枝壮,白鹤能眠灰鹤床。
历难经灾从不犯,人间毕竟有天堂。
这首诗,是著名剧作家田汉同志1962年到新会,游览小鸟天堂时即兴而作的。
小鸟天堂鹭鸟齐飞翔
景区改造后生态环境好鸟儿争相至
新会4月22日,新会小鸟天堂旅游有限公司的李总经理欣喜地告诉记者,经过一个多月的景区环境改造,依法严厉制止、打击和查处周边地区捕猎鸟类的违法活动,小鸟天堂一带的生态环境明显好转,近日吸引了大量鹭鸟回归榕岛。
记者随李总经理坐上小艇,环绕已扩大至120多亩的鸟岛绕了一周,听见榕岛上鹭鸣声此起彼落。
透过茂密的榕技,记者隐约见到数百只鹭鸟栖息在枝头上,还见到数十只飞翔于新旧鸟岛之间。
来到新扩建的鸟岛侧畔,更见到岛上夜游、白鹭遍布树丛。
记者数了一下,最密处树丛中每平方米竟有4个鸟巢。
据李总经理介绍,目前小鸟天堂估计栖息有各种鸟类2万多只,而且大多是定居于此的。
李总经理说,当前小鸟天堂景区改造工程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营造一个适合鸟类自然生长、优于其他地方的生态环境,增大其繁殖量,并吸引更多鸟类种群栖息。
前一段时间,公司先后邀请3批动物专家对小鸟天堂进行科学考察,并综合专家建议,采取修技间伐,适当开挖鱼塘放养鱼花,清除鸟类天敌蛇害等多项有效措施。
另一方面,扩宽环岛洒道,迁走影响生态平衡的鸽群和狮虎等兽类表演场,并在河对岸上沿岸边增植了数十棵水松等乔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师备课素材 23鸟的天堂 部编版五 年级 上册 语文教师 备课 素材 23 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