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套练习参考答案国考申论基础班课件对应版通行扩充版.docx
- 文档编号:10502857
- 上传时间:2023-02-17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32.21KB
八套练习参考答案国考申论基础班课件对应版通行扩充版.docx
《八套练习参考答案国考申论基础班课件对应版通行扩充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套练习参考答案国考申论基础班课件对应版通行扩充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套练习参考答案国考申论基础班课件对应版通行扩充版
2010年联考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练习试题
(一)评分标准
(一)请根据给定材料,对红色旅游概念中“红色”的含义进行阐释。
(15分)
要求:
准确、简明,不超过150字。
解析:
该题是一道概括题,考生需要找出文中与红色相关的表达。
参考答案:
“红色旅游”中的“红色”是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革命人物,以及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内涵(5分)。
它主要通过革命纪念地、纪念物、革命人物、革命历史和革命事迹等物质形式来表现。
(5分)。
它主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时期形成的。
(5分)
(二)请结合给定资料分析概括江西发展红色旅游的优势。
(20分)
要求:
准确、全面,不超过300字。
解析:
该题是一道典型的概括题,是要求考生概括特定内容而非全部内容。
参考答案:
江西省发展红色旅游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首先,江西省有着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有着丰富的革命旧址、旧居和遗址,是中国的“红色摇篮”(4分);其次,江西省有着先进的红色旅游经营理念,率先提出了红色旅游的概念,打造了红色旅游品牌等(4分);第三,省政府对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格外重视,制定了《红色旅游发展纲要》,对全省的红色旅游有统一的规划和指导,并且组建了红色旅行总社,对全省旅游线路进行了统一包装,拓展了旅游资源的深度及精度(4分);第四,红色旅游资源配套的基础设施完善,有较强的接待能力和交通基础设施,为进一步发展红色旅游资源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4分);第五,有着独特的红色旅游文化品牌。
如“中国红歌会”、“红博会”等(4分)。
(三)针对江西红色旅游发展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参考给定资料,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或对策。
(25分)
要求:
具体可行,有针对性,不超过300字。
解析:
该题是一道对策题,考察考生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江西红色旅游发展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包括:
1.产业结构单一、资金短缺从而导致综合配套的服务设施缺乏;2,展示内容雷同,形式单调,旅游者无法参与其中;3、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管理和培训不到位;4.景区管理政出多门,条块分割严重,资源整合困难,管理秩序混乱;5.专项资金管理不力,影响了相关景区的改扩建;6.资源被抢注现象严重,缺乏市场前瞻意识。
参考答案:
针对江西红色旅游发展汇总存在的具体问题,应从以下七个方面入手。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把红色旅游做大、做强,成为江西经济发展新的突破口。
(3分)
2.加强红色旅游行业队伍建设,培养优秀人才。
(4分)
3.丰富红色旅游产品,加强红色旅游区间的交流与合作,延伸红色旅游产业链,打造红色旅游的新亮点。
(4分)
4.强化品牌意识,加大对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力度,尤其是对其知识产权的保护。
(4分)
5.理顺红色旅游景区的管理体制,强化相关管理部门的协调与合作。
(4分)
6.积极筹措资金,加大财政投入,完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红色旅游配套设施。
(3分)
7.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创新经营理念,加强宣传促销,不断开拓客源市场。
(3分)
(四)结合给定资料,以“红色旅游.政治工程.文化工程.经济工程”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40分)
要求:
中心明确,语文通达,条理清楚,事实与观点紧密结合,字数为1000--1200字。
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新亮点
近年来,由于我国居民消费升级,旅游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现在不仅在国际上受到普遍关注,在我国也同样得到高度重视。
勿庸置疑,旅游业的存在依托于对环境、资源、生态、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保护。
因此旅游业的存在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有着天然的一致性。
红色旅游是我国旅游业发展中的特色形式,他承载着多元平衡的发展使命,它既是教育阵地,也是具有鲜明文化特征的综合性经济产业;既体现一种政治行为,又体现一种经济行为,更是一种文化行为。
而以红色历史遗存为代表的红色旅游资源既是稀缺的、又是不可再生的和不可替代的,对其开发、保护和利用成为旅游业面临的可持续发展课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红色旅游是一项稳固的政治工程,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的革命斗争,这是一部光荣史。
在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重温革命历史,有助于人们感受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有助于发展群众特别是全国的青少年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精神,进一步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决心,更有助于整固全体社会的政治信念,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我国长期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打下坚实的政治基础。
红色旅游时一项长期的经济工程,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大多数革命遗址位于尚欠发达的革命老区,红色旅游把政治优势有效的转化为经济优势,形成革命老区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一项无污染、可持续的扶贫工程、富民工程。
红色旅游的发展,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社会效益同经济效益的整合,实现精神文化财富向经济财富的转化,推动老区人民脱贫致富,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良性循环之路。
红色旅游是一项灿烂的文化工程,是我国可持续发展道路上强大的文化基垫。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民族相互区别的重要特质,也是民族发展的根基。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了一批宝贵的优秀的文化财富,除传统的优秀民族文化之外,在中国长期革命战争中形成的革命优良传统文化,即红色精神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红色旅游的兴起集中体现了人民群众对革命优良传统文化这一红色精神的崇敬,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进步的象征。
因为红色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群众的奋斗精神,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支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和集中体现,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道路上极其重要的文化铺垫。
发展红色旅游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当建立起一套高效灵活、富有成效的协调机制。
发展红色旅游的实践证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旅游产业发展规律,政府主导,措施得力,红色旅游就能够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121字)
2010年联考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练习试题
(二)评分标准
(一)根据给定材料,概括说明导致各种环境污染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
(20分)
要求:
概括准确、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200字。
解析:
该题为一道概括题,主要概括“环境污染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造成各种环境污染事件频发的原因包括:
首先,思想观念方面:
政府领导政绩观错误,缺乏相关的法律意识;企业、民众环境保护意识不强,没有意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性。
(5分)
其次,管理体制方面:
我国政府对污染企业整治力度不强;对环境污染的行政处罚力度及标准太低,并且手段单一。
(5分)
第三,法律规范方面:
我国环境污染的国家标准太低;缺乏污染物对人群健康损害的判定标准及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损害事件调查处理的技术规范;我国缺乏相关法律法规来判定公害病的诊断标准。
(10分)
(二)XX市正在研究全面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的精神,请依据给定材料为其撰写一份《关于进一步加强全民健身工作的意见》的内容提纲。
(20分)
要求:
措施建议合理可行、条理清楚,语言简练,宇数不超过300字。
解析:
根据题目要求“措施建议合理可行”可以判断出,该题是一道对策题,但是考生同时要了解提纲的结构。
要求考生在正确把握《全民健身条例》精神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进一步落实全民健身工作。
参考答案:
一、全民健身的实质及意义(5分)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们体质”是全民健身的实质,推进全民健身知识的宣传和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有利于增强人民素质,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二、《全民健身条例》颁布的目的(5分)
2009年10月1日颁布的《全民健身条例》,从法律层面保障了全民健身活动的合法权益,表明了国家对全民健身工作的重视,并明确了各级政府在开展相关工作中的作用和职责。
三、结合实际,全面落实《全民健身条例》的措施(10分)
为使《全民健身条例》的作用真正落到实处,从本市实际情况出发,应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各部门结合自身优势和职能,开展多种形式的全民健身知识的宣传,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健身活动。
(2分)
第二,将全民健身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市财政预算,增加对全民健身工作财政投入。
并且加强对彩票公益基金的合理管理和分配以支持本市健身设施的配置。
(2分)
第三,对全市公共体育设施进行全面普查,进一步开放学校体育场馆。
(2分)
第四,加强对体育健身场所从业人员的管理和考核,并进一步培养新的相关从业人员。
(2分)
第五,工商行政部门加强对体育健身场所的等级,并且建立长效监管和检查机制。
(2分)
(三)依据给定材料,谈谈发展经济、保护环境、保障健康三者的内在关系。
(20分)
要求:
分析合理、条理清楚,语言准确,字数不超过300字。
解析:
该题是一道分析题。
参考答案:
发展经济、保护环境和保障健康是政府开展各项工作的目标和方向,需要政府和民众正确认识三者的关系。
(5分)首先,环境保护是发展经济和保障居民健康的前提和基础。
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只有树立环保意识,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只有合理保护居民日常生活环境才能保障居民的健康生活。
污染不仅影响经济发展也威胁居民的生存和发展。
(5分)其次,经济发展能够为居民健康和环境保护提供物质支持。
(5分)第三,身体健康能够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动力。
因此,三者互为基础,相互促进,需要协调发展。
(5分)
(四)围绕“健康是关系国家强盛、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大问题”写一篇议论文。
(40分)
要求:
1.根据给定材料,结合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2.结构完整,语言流畅,字数控制在800-1000字。
解析:
该题题目虽然要求考生“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但是第一句话已经限定了大的方向,即考生的写作内容必须谈到健康对国家、社会、人民自身的影响。
考生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应有鲜明的论点,有效的论证,并能合理运用材料中的相关事实和数据。
2010年联考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练习试题(三)评分标准
一、根据给定资料,概述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
(20分)
要求:
概括准确,条理清晰。
不超过200字。
参考答案:
我国创意文化发展的现状是:
一方面国家出台了发展规划,推动了它及其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使之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支柱产业得到重点扶持,形成了创意产业园区,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10分)。
另一方面,由于市场化运作不成熟,产业链条不完善,导致效益不高;传统文化资源挖掘和利用不够;技术落后,创新人才缺乏;发展模式不明确,某些地方重复建设,浪费资源。
这些都是我国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亟需着力突破(10分)。
(199字)
二、结合给定资料,谈谈你对“文化是土壤,创意是种子,产业是果实”的理解。
(30分)
要求:
思路清晰,简明扼要。
不超过300字。
参考答案:
真正实现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需要以文化为基础,创新为动力,形成产业为目标(5分)。
首先,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是文化创意产生的源泉(5分)。
其次,文化创意产业的灵魂是创意,创意是产业壮大发展的动力,其中创意的核心是创新型人才(5分)。
第三,为真正将中国的文化传播出去,实现文化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需要形成具有竞争力文化创新产业,因此产业是文化创意的落脚点和目标(5分)。
最后,只有将三者有机结合,才能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5分)。
因此,我们要挖掘本土民族文化资源,加强文化交流,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力度,规划和引导,完善文化产业链条,促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5分)。
(280字)
三、参考给定资料,围绕“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50分)
要求:
观点明确,论证有力,语言流畅,字数1000字左右。
扎根文化集聚创意打造中国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日益彰显出蓬勃的生命力,在全世界范围内成为经济发展的产业翘楚,正在形成一股颇具影响的创意浪潮,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高度重视,中国更是如此。
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为我国经济增长带来巨大活力,既发扬了传统文化又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暴露了产业兴起之初的一些不足:
技术落后,缺乏完善的产业链和市场化运作,对传统文化重视不够,忽视中西文化融合,缺乏核心文化创意人才以及创意产业建设项目低端和混乱等问题。
究其原因,对文化创意产业这一长期系统工程尚缺乏深刻认识,在发展中出现诸多问题的原因主要有:
忽视传统文化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源头作用;对创意的核心作用意识不够;对产业的形成与壮大缺乏合理的规划与实现模式。
此外,对文化创意项目建设审批不够严格,对文化事业单位过多进行政策保护与支持等也是问题的成因。
繁荣文化创意产业是我国顺时应势的必然选择,将极大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提升文化软实力,应从如下几方面着力打造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
第一,扎根传统文化,以文化带动产业,以产业传播文化。
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肥沃土壤,脱离文化的产业繁荣是没有生命力的。
以动画产业为例,要积极实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变对传统文化的简单改变为深层思考和形式创新,要更为关注国际文化因素对产业发展的重要性,重视东西文化的融合。
地方政府要善于挖掘本地文化资源优势,探索符合本地发展水平的产业运行模式。
第二,集聚创意人才,培养创意理念,以创意繁荣产业。
创意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必须高度重视创意人才的培养和创意理念的形成。
各地应积极吸纳富有创意理念和技能的高新技术人才,政府加强与高等学府的合作着力培养创新人才,并积极保护知识产权。
第三,搭建创意平台,发挥文化优势,探索发展模式。
政府要创造良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环境,出台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奖励核心创意的发展,重视科技与文化的结合,发掘地方优势文化资源,建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积极探索符合本地经济水平和文化涵养的发展模式,重视文化产业市场的培养。
中国自古以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著称,在文化创意产业繁荣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必须紧跟时代潮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这也将更好地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催生巨大的经济发展动力,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
唯有扎根传统文化,培养创意氛围,才能开出璀璨的新时代东方创意文化产业之花。
(1007字)
赋分说明:
内容:
一档——观点正确、鲜明、论述翔实、逻辑严谨、分析细致、对策合理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并有一定的高度。
(24—28)
二档——观点正确、鲜明,论述翔实、逻辑严谨、分析合理、线索清晰,对策合理。
(18—24)
三档——观点鲜明,分析合理,有对策。
(12—18)
四档——观点不明,语句不通或不知所云(3—12)
形式:
有题目且合乎规范(2分);结构合理(3分);语言通顺,无语病(2分)
奖励:
观点或内容的创新,文采酌加1~3分
扣分:
每三个错别字扣1分,最多扣2分。
字数1200字以内,没超过50字,扣1分,最多扣3分。
少于1000字,没超过50字,扣1分。
练习题4解答
第一题
从材料3和材料4中H市政府应该吸取的教训有:
1.提高安全意识,高度重视施工安全,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监管;
2.必须遵循地铁施工应该遵循的原则,防止因为商业利益转包而忽视施工质量、施工安全;
3.加强对施工工人的安全培训,提高处理安全事故的应变能力;
4.发现重大的安全隐患,施工单位应及时采取措施补救,不得麻痹大意,存有侥幸心理;
5.政府应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科学、安全发展的理念,认真履行政府对公共工程的监管职责。
第二题
H市地铁发生塌陷后,施工方中铁四局和业主方H市地铁集团就责任认定问题各执一词。
施工方认为造成此次事故的原因有:
一是H市的土质特殊,含水的土质流失性强;二是事故坍塌地点来往车流量大,给基坑的西面承重墙带来太大冲击;三是事故发生期间,持续性降雨使地底沙土流动性进一步加大。
业主方认为:
主要责任在施工方,H市地铁建设的日常管理过程中,施工方的高端技术人员很少参与管理和监测。
一般技术人员在危机征兆出现时判断不足,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据有关专家调查分析,这次事故的发生虽有“突发性自然地质灾害”的成分,但是施工方未按科学流程和标准施工,对施工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培训,业主方盲目赶工期、压低费用,是影响工程安全与质量的主要因素,此事故双方都负有一定的责任。
第三题
地铁建设中如何避免地陷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地面公共交通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
因此,城市化的延展极为依赖地下轨道交通的发展。
但是,地下轨道交通的“过度”和“过快”发展却带来了不和谐的因素——“地陷”问题。
地陷具有不可逆特性,对于建筑物、城市建设和农田水利设施危害极大。
地铁建设中造成地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分析,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施工前没有对复杂的地质环境作出精确的判断与掌握;二是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管理不到位;三是施工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培训;四是施工方赶工期,对安全隐患不及时排除,仓促完工。
针对以上原因,为了有效避免地铁建设中发生地陷问题,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做好前期地质调查工作。
施工前要组织地铁修建方面的专家,针对修建地点的地质情况进行勘测和调研,对不同地质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法。
第二,把安全生产的要求贯彻到地铁建设的全过程。
施工单位应严格遵守操作规则,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做好应对工作,确保施工安全。
第三,加强相关人员的安全培训。
安全培训必须以贯彻安全措施为重点,切忌流于形式。
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处理安全事故的应变处理能力。
第四,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设立应急预案。
根据地铁建设常发生的事件设置对应应急预案,发生紧急事件时各有关部门应紧密配合,使事故得到及时快速的处理。
第五,推行广州地铁总公司“一体化”的运作模式,借鉴日本在地铁建设方面的经验,总结形成适合我国地铁发展的独特管理理念。
第六,政府应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认真落实政府对公共工程的监管职责,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等有关规定,及时开展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纠正地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消除安全隐患,真正做到对公共利益负责,对群众生命安全负责。
H市地铁建设地陷事故已向全社会发出预警信号,只有落实安全生产,才能保证地铁建设的顺利进行,才能避免地铁建设中产生的问题和引发的事故,才能促进城市化建设的稳步发展,为民众高效便捷出行发挥应有的作用。
练习题5答案提示
第一题
1.手机垃圾短信泛滥成灾的具体原因:
(1)手机短信服务深受人们的青睐,一些诈骗者和违法经营者利用短信具有可以隐匿真实身份、价格便宜、目标性强等特点广泛传播。
(2)广告商用手机短信打广告成本低,短信群发代理公司又有巨额经济利润可赚,这导致了手机短信广告“漫天飞”。
(3)手机短信群发业务给电信运营商带来了可观的营业收入,加之运营商防治垃圾短信的技术力量还不够,另外,部分电信运营商本身自律性较差;运营商对手机垃圾短信多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对群发代理公司或个人用户的监管乏力,尚没有形成有效监管手机短信的机制。
(4)我国惩治垃圾短信制造者的法制建设还不完善,造成了对于部分手机短信业务无人、无法监管的局面。
2.垃圾短信的危害性:
(1)垃圾短信扰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
如欺骗、诈骗、暴力类手机短信降低了人们的社会安全感;色情类手机短信玷污了人们的情感操守,对青少年的毒害尤为深重,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良好氛围;小企业用于竞争的广告短信,对广大接受信息者来说,多无用处,给人们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2)垃圾短信泛滥,使人们对电信运营商的社会责任产生了怀疑,造成了消费者对SP整体行业的不信任感。
短信使用量的增长明显放缓,运营商的短信业务收入下降。
(3)垃圾短信为法分子提供了犯罪途径,助长了违法犯罪活动,危害了社会治安秩序。
(4)一些企业利用大量手机短信做广告,搞竞争,这种不正规的广告形式不仅损害了广告行业的形象,扰乱了广告行业的市场秩序,同时也扰乱了国家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第二题
谈谈综合治理垃圾短信
随着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和网络科技的创新,被称为“第五媒体”的手机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通讯工具。
手机短信则以其便捷、实惠的特点深受人们的欢迎,然而,人们在享受短信的便捷服务时,不得不忍受垃圾短信的骚扰。
什么是垃圾短信呢?
从侵权法的角度讲,垃圾短信应该是指未经接收者同意的、包含违背法律规定、具有广告信息内容的、或以恶意报复他人为目的,侵害接受者通信自由、生活安宁或违背社会道德风俗的信息。
虽然垃圾短信还不至于天怒人怨,却也实在让人苦不堪言,深恶痛绝。
为此治理垃圾短信刻不容缓,政府责无旁贷。
(1)治理垃圾短信应充分应用政府的公权力
违法短信和垃圾短信的发送与传播不但具有民事和行政的违法行为,有的已经具有刑事违法性,公安部门结合传统犯罪方式与现代通信手段这种新型的犯罪形式,针对性打击来治理垃圾短信,充分发挥政府的公权力。
(2)限制发送短信数量
对短信进行流量控制,规定手机用户每月、每天或每小时发送短信数量不得超过多少条。
根据单位时间内发送量对垃圾短信进行判断。
判断的标准是:
非节假日客户发送短信超过200条/小时、节假日客户发送短信流量超过500条/小时,系统应及时限制客户的短信发送功能,七天后解除限制。
为了保证正常发送短信流量较大的个人客户或行业应用客户正常使用业务,应建立“免限制名单”制度,避免在治理垃圾短信的过程中给正常使用业务的用户造成不便。
(3)推行手机入网“实名制”
实行手机实名制的出发点,是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和维护消费者权益,建立个人通信市场发展所必需的信用体系;手机实名制的推行能有效的控制违法短信、垃圾短信的传播,遏制短信犯罪,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享受更为安全、可靠和安心的电信服务。
(4)建立用户黑名单制
建议公司建立用户“黑名单制”,并尽可能在技术上对短信进行过滤,对手机短信进行监控。
如果一个号码一分钟内发送短信超过8条或更多,将监测这一手机号的短信发送功能,将其列入黑名单,并对用户的行为进行分析,如属恶意行为,立即报告公安机关并暂停其短信发关功能,由公安机关通知移动运营商停止其短信业务,甚至追究其法律现任。
(5)设置垃圾短信监控和拦截功能
电信运营商应增加垃圾短信监控和拦截模块,以便对垃圾短信进行有效监控和拦截。
垃圾短信监控和拦截功能设施的设置应向省级公安机关和通信管理机关报告或审批,使公司的这项权力公共化。
练习题6(2008HB-A)参考答案
1.答案提示
材料中的东航云南分公司18个航班集体返航、农民工讨薪被打等事件,反映了我国劳资纠纷日益增多、复杂,而相应的劳资双方利益协调和沟通机制却严重缺失。
工会本应是劳资纠纷调节的中介,但在我国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给工会涂上了深刻的官方色彩,工会角色与如今的资本多元化的市场经济体制不适应,调节能力很有限。
对此,我国出台了如《劳动合同法》等法律,规范劳资双方关系,保障劳资双方利益,但仍需加强监管,做好相关工作。
2.答案提示
(1)政府应加快建立和完善劳动立法与加强执法,建立监督体系,规范企业行为。
加强宏观经济调控,改善目前我国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所处的弱势地位。
同时尊重和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2)各级政府应积极建立和完善由政府、工会、用人单位三方协调劳资关系的协商机制与沟通平台,使劳资双方能在一个平台上加强沟通,换位思考,消解纠纷,增进理解,实现共赢。
(3)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组织建设。
引导、帮助工会组织在维护劳动者的利益上发挥作用,强化维权和协调职能。
各级工会应加强法制教育,提高会员的法律意识。
(4)劳动者必须不断提高自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八套练习参考答案国考申论基础班课件对应版 通行扩充版 练习 参考答案 申论 基础 课件 对应 通行 扩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