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大危机.docx
- 文档编号:10481473
- 上传时间:2023-02-13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17.35KB
第5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大危机.docx
《第5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大危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大危机.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5课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大危机
第5课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大危机
第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大危机
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经济大危机的原因
(1)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主要原因:
资本主义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①人民生活相对贫困,限制了购买力水平;②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③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打破了供求平衡;(3)直接原因:
股市投机,股票哄抬,大大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2、经济危机爆发的标志:
1929年10月下旬,美国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崩溃;3、经济危机爆发概况
(1)首发于美国:
银行倒闭
(金融危机首先发生)
工商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
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收入减少、破产
(2)波及全世界:
体现:
美国开始德国英国日本法国……
依赖美国资本依赖外贸原因:
①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纽约是世界金融中心,对各国经济和世界市场有重要影响;②世界各国之间经济联系加强,世界市场形成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最主要原因)4、经济危机的特点
(1)势特别猛;
(2)波及范围特别广;①经济范围:
信贷货币危机、工商业危机、农业危机并发交织;②地域范围:
从美国蔓延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及殖民地半殖民地等不发达国家;(3)持续时间特别长:
1929年到1933年,持续四年之久;(4)破坏性特别大:
①“大萧条”、“大危机”成为这次危机的专有名词;②美国、德国的工业生产打击最大;()影响特别深远:
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从而影响国际关系日趋紧张;、经济危机的影响:
(1)从局部看,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社会危机①各国政坛丑闻不断,政府信誉扫地;②广大人民强烈要求发问生活状况,示威游行和罢工斗争不断,阶级矛盾尖锐;③法西斯分子兴风作浪,社会动荡不安;
(2)从整体看,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危机四伏①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国际争夺,矛盾日益尖锐;②资本主义列强加紧掠夺,激化了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③导致20年代资本主义相对稳定的局面结束,促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走向崩溃;(3)促使垄断资产阶级政府纷纷寻找出路,引起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②美国:
通过罗斯福新政,发展为民主型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③德国、日本:
建立了法西斯统治,推动了欧、亚两个战争策地的形成;二、美国:
罗斯福新政1、历史背景
(1)胡佛政府“放任自由”的传统经济政策,无力扭转经济颓势;
(2)人民希望一上强有力的政府,采取有效政策,改善经济状况;(3)民主党人罗斯福当选美国第32任总统:
①时间:
1932年秋,总统大选取中获得广泛支持;②口号:
“新政”为竞选口号;③就职:
1933年初,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第32任总统;2、新政目的
(1)直接目的:
尽快摆脱困境,实现经济复兴,克服严重的危机;
(2)根本目的:
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3、新政内容
主要措施
具体内容
备注
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①下令银行暂时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信用;
建立诚信机制;
新政首要措施
②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
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①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要求各工业企业制定各行业的公平经营程;
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调整了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新政的核心措施
②规定各行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
③规定工人的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
缓和劳资矛盾;
调整农业政策
①奖励农民调整生产结构,政府补偿农民损失;
有利于调整生产和销售的矛盾;
②稳定农产品价格,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推行“以工代赈”
①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
调整了产销矛盾;缓和了劳资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
②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政府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与苏联的计划经济相似,但并不等于美国是实行计划经济。
4、基本认识
(1)突出特点:
政府全面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这是“新政”与传统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最显著不同点)
(2)新政实质:
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3)成功根:
调整了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4)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从而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新政影响
(1)经济影响:
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
(2)政治影响:
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3)深远影响: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兴起发展;(4)重要影响:
为后的反法西斯斗争创造了条;
※综合归纳:
1、罗斯福新政之“新”:
(1)新的理论政策:
由放任自由的传统经济政策到政府干预经济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凯恩斯主义);
(2)新的特点:
政府全面干涉国家经济;(3)新的起点:
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2、美国能够避免法西斯专政、维护民主制度的原因:
(1)从历史进程看:
美国没有经历封建社会,专制影响较小;
(2)从政治制度看:
具有较完善的民主制度,“三权分立”能有效防止独裁;(3)从经济实力看:
一战后掌握了经济霸权,金融力量雄厚,国家有能力干预经济;(最主要)3、苏俄新经济政策与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对比:
项目
苏俄新经济政策
美国罗斯福新政
不同点
主要
目的不同
巩固工农联盟,实现社会主义过渡;
摆脱经济危机,维护资本主义统治;
侧重点不同
侧重农业;
侧重重工业;
实施手段不同
减轻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反映实质不同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保证私有制的前提下,运用计划经济手段,发展资本主义;
相同
点
①都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②都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③都对世界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成功的模式;
④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5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大危机 19291933 年资 主义 世界 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