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添加剂讲解.docx
- 文档编号:10466977
- 上传时间:2023-02-13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36.02KB
辅助添加剂讲解.docx
《辅助添加剂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辅助添加剂讲解.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辅助添加剂讲解
辅助添加剂
摘要:
本文简要的介绍了辅助添加剂的种类与概况,重点介绍了食品添加剂的发展历程和使用价值。
关键词:
合成材料助剂;食品添加剂;香料;造纸助剂;油田助剂;
1.引言
辅助添加剂是指添加到化工产品中的一类以提高某特性或者获得新特性的物质,添加剂包括合成材料助剂,食品添加剂,香料,造纸助剂,油田助剂等多种化工类添加剂。
目前,各行各业都离不开添加剂,添加剂的种类与作用也越来越多。
本文重点介绍的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是离我们最近,也是和我们身体健康最密切相关的一类添加剂。
2.合成材料助剂
合成材料助剂[1]简称为助剂,是指合成材料和产品(制品)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用以改善生产工艺和提高产品的性能所添加的各种辅助化学品。
大部分的助剂是在加工过程中添加于材料或产品中,因此,助剂也常被称为添加剂或配合剂。
2.1合成材料助剂的分类
(1)按化学结构可分为:
①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②单一化合物和混合物;
③单体和聚合物;
(2)按助剂的应用对象可分为:
①塑料助剂;②橡胶助剂;③合成纤维助剂。
(3)按照其功能可分为:
①抗老剂如抗氧剂、光稳定剂、热稳定剂、防霉剂等;
②改善机械性能的助剂如硫化剂、硫化促进剂、抗冲击剂、偶联剂等;
③改善加工性能的助剂润滑剂、脱模剂、软化剂、塑解剂等;
④柔软化和轻质化的助剂发泡剂等;
⑤改进表面性能和外观的助剂抗静电剂、防雾滴剂、着色剂等;
⑥阻燃添加剂,阻燃剂、烟雾抑制剂等。
2.2合成材料助剂应用中的特性
(1)助剂与聚合物的配伍性
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助剂与聚合物的配伍性。
助剂与聚合物的配伍性,实际上是指聚合物与助剂之间的相容性以及在稳定性方面的相互影响。
一般的说,助剂必须长期、稳定、均匀地存在于制品中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能,所以通常要求所选择的助剂与聚合物有良好的配伍性。
如果相容性不好,助剂就容易析出:
固体助剂的析出,俗称“喷霜”;
液体助剂的析出,则称作“渗出”或“出汗”。
助剂析出后不仅失去作用。
而且影响制品的外观和手感。
助剂和聚合物的相容性主要取决于它们的结构相似性。
对于一些无机填充剂等不溶于聚合物的助剂,由于它们与聚合物无相容性,则要求它们的粒度小、分散性好,在聚合物中是非均相分散而不会析出。
助剂与聚合物配伍性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在稳定性方面的互相影响。
如有些聚合物的分解产物带有酸碱性,会使一些助剂分解;也有一些助剂会加速聚合物的降解。
(2)助剂的耐久性
这是选择助剂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助剂的损失主要有三条途径:
挥发、抽出和迁移。
(3)助剂的加工适应性
某些聚合物的加工条件比较苛刻,如加工温度高、时间长等,因此必须考虑助剂能否适应。
加工条件对助剂的要求,最主要是耐热性,即要求助剂在加热条件下不分解、不易挥发和升华。
另外注意助剂对模具和加工设备的腐蚀作用的影响。
不同的加工方法和条件往往选择不同的助剂。
(4)助剂必须适应产品的最终用途
助剂的选择受到制品最终用途的制约,这是选用助剂的重要依据。
不同用途制品对所欲采用助剂的外观、气味、污染性、耐久性、电气性能、热性能、耐候性、毒性等都有一定的要求。
助剂的毒性问题已经引起广泛的注意,特别是添加了助剂的食品和药物包装材料、水管、医疗器械、玩具等塑料和橡胶制品的卫生性问题更为人们所关切。
(5)助剂配合中的协同作用和相抗作用
一种聚合物常常同时使用多种助剂,这些助剂同处在一个聚合物体系里,彼此之间有所影响。
如果配合得当,不同助剂之间常常会相互增效,即起所谓的“协同作用”。
聚合物配方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发现助剂之间的协同作用。
配方选择不当,有可能产生助剂之间的“相抗作用”。
3.香料
香料[2]是一种能被嗅觉嗅出香气或被味觉尝出的香味的物质,是配制香精的原料。
香料是精细化学品的重要组成部分,香料又俗称大料。
香料主要指胡椒、丁香、肉豆蔻、肉桂等有芳香气味或防腐功能的热带植物。
具有令人愉快的芳香气味,能用于调配香精的化合物或混合物。
按其来源有天然香料和合成香料按其用途有日用化学品用香料、食用香料和烟草香料之分。
在化学工业中,全合成香料是作为精细化学品组织生产的。
3.1天然香料
天然香料是从芳香植物的叶、茎、干、树皮、花、果、籽和根等,或泌香动物
的分泌物等,提取的有一定挥发性、成分复杂的芳香物质。
3.1.1植物性天然香料
含精油的植物分布在许多科属,主要有唇形科、桃金娘科、菊科、芸香科、松科、伞形科、樟科、禾本科、豆科和柏科等,其产区遍布于世界各地。
例如中国的薄荷、桂皮、桂叶、八角茴香、山苍籽、香茅、桂花和小花茉莉、白兰、树兰等;印度的檀香和柠檬草,埃及的大花茉莉,圭亚那的玫瑰木,坦桑尼亚的丁香,斯里兰卡的肉桂,马达加斯加的香荚兰,巴拉圭的苦橙叶,法国的薰衣草,保加利亚的玫瑰,美国的留兰香以及意大利的柑橘等,这些香料在国际上都素负盛名。
国际上常用的天然香料约200~300种,中国生产约100种以上,其中小花茉莉、白兰、树兰等是中国的独特产品。
3.1.2植物性天然香料提取的方法
①水蒸气蒸馏和水中蒸馏法,广泛应用于叶、茎、干、树皮、籽和根等的提油,如薄荷、柏木、桂皮、香根、山苍籽等。
②压榨、冷磨法,主要用于甜橙、柠檬、香柠檬等柑橘果类的提油。
此法因不受热,所得精油香气新鲜。
③溶剂浸取法,主要用于鲜花、芳香植物树脂、辛香料的加工。
所用挥发性有机溶剂有石油醚、乙醇、丙酮等,视不同原料而选定。
自鲜花浸取后的浸液,经脱除溶剂后所得的物质称浸膏,如茉莉浸膏、白兰浸膏等:
若得自树脂类则称香树脂,如防风香树脂、安息香树脂等;得自辛香料,则称油树脂,如辣椒油树脂、芹菜籽油树脂等。
浸膏因含蜡质较多,溶解性能较差,常用乙醇将醇溶性香成分提出,滤去不溶性的蜡质,最后减压蒸去乙醇,而得到净油。
用液态丁烷、二氧化碳和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提取天然香料是较新的工艺,目前只应用于少数香料植物。
3.1.3动物性天然香料
动物性天然香料是动物的分泌物和排泄物。
名贵的动物香料如麝香、龙涎香、灵猫香和海狸香等,则常用乙醇将其制成酊剂后使用。
3.2合成香料
包括全合成香料、半合成香料和单离香料。
用化工原料合成的称全合成香料,如香豆素、苯乙醇以及自乙炔、丙酮合成的芳樟醇等;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从精油中分离出较纯的香成分称单离香料,如从山苍籽油分离的柠檬醛,从柏木油中分离的柏木脑等;由单离香料或精油中的萜烯化合物经化学反应衍生而得的称半合成香料,如从柠檬醛制得的紫罗兰酮,从蒎烯合成的松油醇等。
单离香料和半合成香料品种大多也可用全合成法制得,但香气质量有微妙差异。
合成香料的生产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产品质量稳定、价格较廉,而且有不少产品是自然界不存在而具独特香气的,故近20多年来发展迅速。
开发合成香料主要有三个方面:
①天然产物的合成,如香叶醇(牻牛儿醇)、鸢尾酮等;②大宗精油原料的化学加工,如蒎烯(松节油)、香茅醛(香茅油)等;③有机化工原料的利用,如煤焦油产物、石油化工原料等。
常用的合成香料品种不少于2000种,产量多少不一。
3.2.1合成香料分类和结构
根据化学结构可分为烃、卤化烃、醇、酚、醚、酸、酯、内酯、醛、酮、缩醛(酮)、腈、杂环等。
合成香料的分子量在50~300之间,分子量愈大,挥发性愈小,香气就减弱。
分子结构的微小变化包括取代基的位置不同、几何异构、立体异构等均可导致香气差异,如香兰素(3-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具有愉快的香荚兰豆香气,而其异构体2-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则有类似苯酚样的不愉快气味;橙花醇和香叶醇是顺反式几何异构体,前者香气更为柔和而清甜;顺反式玫瑰醚是立体异构体,香气以顺式为佳。
关于香料分子结构和感官性能之间的关系,是香料化学家正在积极研究的课题。
3.2.2生产方法
合成方法涉及许多有机反应,主要可归为氧化、还原、酯化、取代、缩合、加成、环化和异构化等几大类。
由于合成香料中只要有不愉快气味的微量杂质存在,就将破坏整体质量,因此,合成香料的精制是一个极重要的问题,常用的精制手段是减压蒸馏和结晶。
3.2.3国内外发展现状[3]
1990年国际上合成香料和食用、日用香精的总销售额为78亿美元;1995年发展到96亿美元;2000年达到121亿美元;2001年达到127亿美元;2002年全球香精香料的销售额达到151亿美元;其中香精约占41%,香料约占35%,芳香油和芳香化学品各占12%。
根据美国FreedoniaGroup发布的一份报告,全球香料香精2004年预计需求额将达到184亿美元,增长速度为54%。
以香精为龙头的产业结构世界发达国家和十大香料公司的产品结构都是以香精占主导,如原英国BBA公司产品结构基本保持在:
合成香料占25%~29%,香精占71%~75%;又如日本香料工业中香精产品占全部的75%~78%;我国目前香料工业中香精产品仅占50%左右。
目前,中国可生产各类香料约700种,可生产天然香料100余种(包括精油、浸膏、净油和油树脂等),所产香料香精用于国内加香产品产值约达1万亿元(其中为食品配套约达7000亿元、日用化工、烟草、医药等产品越千亿元)。
香料香精工业在中国是市场广、用量大的产业,因此称得上为朝阳工业。
中国具有得天独厚的天然香料资源,是世界最大的天然香料生产国,具有原料成本低的优势。
4.造纸助剂
造纸工业是以纤维为原料的化学加工工业,在制浆、抄纸和纸加工过程中都离不开造纸助剂的使用。
造纸助剂能赋予纸张各种优异的特殊性能,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造纸业的不断进步,纸张的品种越来越多,质量档次也越来越高,造纸助剂的作用越发凸显出来,从某种意义来说“没有助剂,就没有现代造纸”。
4.1造纸助剂的分类[4]
造纸助剂按其用途大致可分为制浆用助剂、抄纸用添加剂、涂布加工助剂及其它有关助剂四大类。
(a)制浆助剂
蒸煮助剂:
蒽醌、氨基多羧酸盐、CT-1、烷基聚氧乙烯醚和蒽醌衍生物等废纸脱墨剂;中性脱墨助剂如嵌段类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磷酸酯、苯乙烯马来酸酐半酯聚合物等;阳离子型[5]有胺盐、季胺盐;阴离子型有烷基苯磺酸钠、烷基醚硫酸钠、脂肪酸皂类;多种表面活性剂有选择的复配物及生物酶复合制剂脱墨浆用高效漂白助剂;甲脒亚磺酸、连二亚硫酸钠等漂白。
助剂;氨基磺酸、络合剂、新型过氧化氢稳定剂等。
(b)抄纸添加剂
助留助滤剂:
CPAM、阳离子淀粉、聚乙烯亚胺及微粒助留助滤剂体系;消泡剂:
有机硅型、聚醚型、脂肪酰胺型表面活性剂;
树脂障碍消除剂:
阳离子聚酰胺、脂肪酸等;
防腐剂:
有机硫、有机溴化合物、均三嗪、异噻唑啉酮类、金属硼盐等;
分散剂:
PEO、APAM、PAS;浆内施胶剂:
阴离子分散松香、阳离子分散松香;
石油树脂:
AKD、SAS、中性松香胶等;
干强剂:
阳离子淀粉、PAM等;
湿强剂:
UF、HF、PPE等;
表面处理剂:
表面增强剂、改性淀粉、CMC、PVA、CM3等;
表面施胶剂:
改性石油树脂、改性醇酸树脂等;
纸面增光剂:
FM、丙烯酸树脂;
柔软剂: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有机硅表面活性剂、高分子聚合物乳液等;
解键剂:
胺型或者季铵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阻燃剂:
氨基磺酸盐、磷系、卤系、硼系、锑系和无机元素等;
防水剂:
有机硅、丙烯酸酯共聚物、FM、CR、乳化腊等;
防锈剂:
BTA、亚硝酸环已胺等;
防油剂:
含氟有机化合物;
抗静电剂:
1831、TM等;
增白剂:
VBL、VBA、VBS、APB-L、APC等。
(c)涂布助剂
颜料:
高岭土、瓷土、缎白、碳酸钙、TiO2等黏合剂:
胶乳、干酪素、变性淀粉、羧甲基纤维素等;
分散剂:
六偏磷酸钠、四聚磷酸钠、聚丙烯酸钠溶液、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和脂肪醇基氧乙烯醚等;
消泡剂:
聚醚、有机硅、高级醇、脂肪酸酯等;
润滑剂:
硬脂酸钙、高分子蜡、硬酯酸聚氧乙烯等;
抗水剂:
UF、MF、酚醛树脂等;
防腐剂:
异噻唑啉酮类等。
(d)其他助剂
毛布清洗剂:
氨基磺酸、磷酸单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醚、烷基醇酰胺等;
隔离剂:
有机硅、脂肪酰胺等;
污水处理剂:
聚合氯化铝、各种离子的PAM、变性淀粉及其复配产品等。
4.2我国发展状况
由于我国造纸助剂应用尚处于初始阶段,一些主要品种的技术水平比国外落后10~20年,不少品种尚处于开发阶段,产品应用技术的研究工作十分薄弱,跟不上市场的需求,为此,造纸助剂今后的发展趋势主要是:
开发适用于非木材纤维用的专用造纸助剂。
我国造纸工业以非木材纤维为主要原料,非木浆纤维达60%,由于大量使用纤维短、强度差的草类纤维,以致在纸和纸板的产品质量上受到很大影响。
过去草木并用造纸化学品,结果发现对木浆有明显效果的增强剂或助留助滤剂,在相同的条件下,对草浆等非木材纤维效果甚微,这就急待开发非木材纤维专用的增强剂、助留助滤剂等各种助剂。
随着聚合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已出现了系列先进乳液聚合工艺,如无皂乳液聚合、胶乳型互穿聚合和水包水乳液聚合,采用这些工艺可制备出性能更优、质量更稳定的乳液型产品。
无皂乳液聚合避免了传统乳液聚合中乳化剂带来的许多问题,如乳化剂消耗量大,不能完全从聚合物中除去而影响产品纯度及性能等。
因此,无皂聚合工艺应用于造纸施胶剂和胶黏剂的制备将有利于消除乳化剂对产品耐水性的影响。
胶乳型[6]互穿聚合物网络(LIPN)是用多步乳液聚合方法制得的互穿聚合物网络。
其中,带有互穿网络结构的核壳共聚物是LIPN应用技术方面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具有其他聚合物无法比拟的优良性能,利用该法生产的丙烯酸酯类造纸增强剂应用于纸板生产中,将会大大改善其环压强度。
水包水乳液聚合是指一种水溶性聚合物在另一种聚合物溶液中产生的乳液聚合工艺。
将其应用于造纸助留助滤剂及絮凝剂的合成,得到的产品将具有高固含量、易水溶、使用方便等优势,因此,采用先进乳液聚合技术制备性能更优的乳液型造纸助剂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目前,我国对阳离子乳液型造纸助剂的开发和使用无论是陛能还是种类与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差距,因此,采用先进乳液聚合技术开发高效、价廉、适用于我国造纸行情的阳离子乳液产品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当前造纸化学品行业研究的热点之一。
两性聚合物[7]作为一种环保型造纸助剂,不仅适用范围广,而且适合宽pH值、封闭循环系统下抄纸,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但由于研究时间较短,对其作用机理没有完全搞清楚,再加上将其工业化投资过高等因素制约了两性造纸助剂在造纸工业上的应用。
为使两性造纸助剂能尽快得到广泛的应用,应结合造纸湿部环境,探索高速纸机和高封闭循环系统下,各因素对两性聚合物性能的影响机理,对两性造纸助剂进行优化和改进,研究出更多适合复杂湿部环境的新型造纸助剂。
5.油田助剂
油田助剂行业的发展受到下游油田开采行业的影响从根本上说,油田助剂行业的发展受到下游油田开采行业的影响较大。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国家对石油能源的需求处于供田助剂研发的重要环节之一。
为缓解这一矛盾,国家一方面加大油田开发力度,而随着油品开发种类的增加,油田助剂的需求也在上升;另一方面,国家大力提升油田出油率和出油油品质量,在此过程中,也需要大量的油田助剂。
总之,我国的油田助剂受到油田开采的影响正处于稳步上升的阶段。
5.1钻井用化学剂
据不完全统计,钻井用化学剂的相关研究占到了油田助剂研究总量的50%左右。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钻井在石油勘探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加之石油钻井朝着深井和超深井方向发展,更为钻井用化学剂的发展提供了广大的空间。
目前,油气开采应用的钻井用化学剂主要有油井水泥外加剂和钻井液处理剂两大类。
(a)油井水泥外加剂。
对油井水泥外加剂的研究集中于磺酸类聚合物(如AMPS和苯乙烯磺酸盐SS)与羧酸类共聚物(如甲基丙烯酸MAA)。
AMPS因其高耐温、耐盐能力和高聚合活性而广受重视,当前国内已经形成了规模化生产。
当前油井水泥外加剂的开发重点主要是以下四类产品:
高温缓凝剂;分散剂;防气窜剂;降失水剂。
(b)钻井液处理剂。
目前,钻井液处理剂的研发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AMPS多元共聚物抗温钻井液处理剂的研发;②无机-有机聚合物的研发;③环保钻井液材料的研发;④钻井液固相化学清洁剂的研发;⑤非渗透钻井液及处理剂的研发;⑥新型堵漏材料的研发;⑦抗温超220℃产品的研发;⑧聚醚钻井液处理剂的研发;⑨气体钻井配套处理剂的研发;⑩高含硫气田开发配套处理剂的研发。
其中,某些系列产品已被开发出来并进行规模化生产,且在油田中得到了一定的实际应用。
5.2采油用化学剂
目前,采油用化学剂主要包括五类产品:
①堵水剂,分为调剖堵水剂和选择性堵水剂,对油田稳产具有积极的作用;②压裂液添加剂,因其具有良好的增稠效果,良好的耐温、耐盐和抗剪切性能而具有研发推广前景;③酸化缓蚀剂,近期研究重点集中于能有效降低金属的腐蚀速率的一类化学剂,如咪唑啉聚氧乙烯醚;④杀菌剂,研究重点主要围绕具有双重作用的杀菌剂和烷基改性的季铵盐类杀菌剂等来开展;⑤助排剂,主要是表面活性剂的复配型产物,如含氟酰胺化合物等。
5.3油气集输与水处理化学剂
油气集输与水处理化学剂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①破乳剂,研究工作主要围绕杯芳烃基嵌段聚醚和聚醚的扩链及支化改性产物等方面而开展;②原油输送化学剂,主要包括降黏剂及减阻剂两大类,其中关于木质素类改性产品的研究较多;③清蜡、防蜡剂,最近开发了一系列新型清蜡、防蜡剂,其型号主要有乳液型、油基、固体及高分子型等几类;④水处理絮凝剂,其水处理效果虽然较好,但因单体价格昂贵而难以得到大面积推广;⑤油气田开采废弃物处理剂,通过借鉴污泥处理的相关经验,开展了对固化剂、凝聚剂等的研发工作,但目前据达标排放的要求仍具有较大差距。
5.4油田助剂的开发前景
(1)单体。
针对当前油田助剂的需要,进行专用原料的研制是新型油田助剂研发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单体方面,当前已进行规模化生产的产品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是针对油田助剂的研发需要而开发的,其已成功应用于抗温、抗盐聚合物的生产过程中。
但是,昂贵的单体价格限制了共聚物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因而未来的研究重心应放在改进工艺,降低生产价格,从而为低成本产品的研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2)钻井液处理剂。
今后,应重点围绕以下几方面来开展工作:
①对保护油气层专用处理剂进行研究,在最大限度上对油气层进行保护;②开发可降解产品,为环保钻井液打下坚实基础;③开发价格较低的适合于油基钻井液的乳化剂及润湿剂;④为了满足深井(超深井)钻探的需要研制能抗温240℃以上的钻井液处理剂;⑤研制超高密度的钻井液处理剂,重点开发分散剂和润滑剂;⑥开发天然材料的深度改性产品;⑦开发较低成本的合成基钻井液材料,使合成基钻井液得到广泛的实际应用。
(3)降凝、减阻和降黏剂。
未来减阻、降凝和降黏剂的研究方向是:
研制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稠油的高效减阻、降凝以及降黏剂和适用于稠油乳化降黏的表面活性剂。
其中,研究重点在于开发新产品,探讨新的合成方法和合成工艺。
(4)破乳剂[9]。
破乳剂今后的研发方向主要是:
高效和环保。
首先,在传统产品基础上,用扩链剂提升传统破乳剂的相对分子质量,并在新型的破乳剂分子中加入磷、硅和硼等元素,使破乳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其次,开发适用于高含水期原油的反向破乳剂和超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醚型破乳剂等。
(5)缓蚀剂。
在缓蚀剂方面,应当以胺类原料为重点进行研究工作,加大对二胺(多胺)和脂肪酸的反应产品,环状季胺化合物以及不饱和脂肪酸与脂肪胺的加成物等方面的研究力度。
另外,用乙烯单体和硫醇进行反应制备的缓蚀剂,或者低毒的聚天冬酸类缓蚀剂都是未来缓蚀剂的开发方向。
(6)杀菌剂。
杀菌剂方面的研究重点是在对传统杀菌剂进行改造的基础上,大力开发双分子膜表面活性剂型杀菌剂以及不同表面活性剂的复合生产的复配型杀菌剂,并将一些杀菌剂的活性组分负载在某些高分子材料上以得到不溶性的杀菌剂,由于这种负载型杀菌剂大多具有高活性、良好的可再生性以及无污染性,必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潜力。
6.食品添加剂
6.1食品添加剂的定义[10]
《中国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对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为:
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食品强化剂是指为增强营养成分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或者人工合成物质,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添加剂。
6.2食品添加剂的分类[11]
目前,全世界发现的各类食品添加剂有14000多种,截止1999年,我国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1587种,其中包括食用香料和其他(不包括复合食品添剂)。
食品添加剂按其来源不同,国际上通常将其分为3大类:
一是天然提取物,如甜菜红、姜黄素、辣椒红素等;二是用发酵等方法制取的物质,如柠檬酸、红曲米和红曲色素等;三是纯化学合成物,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苋菜红和胭脂红等。
如按食品添加剂的功能、用途划分则可分为22大类:
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胀剂、胶姆糖基础剂、着色剂、护色剂、乳化剂,酶制剂、增味剂、面粉处理剂、被膜剂、水分保持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稳定剂和凝固剂、甜味剂、增稠剂、食品香料和其他类添加剂。
6.3乳化剂、增稠剂、膨松剂
6.3.1乳化剂[12]
食品乳化剂属于表面活性剂,是由亲水和疏水(亲油)部分组成的。
由于具有亲水和亲油的两亲特性,能降低油与水的表面张力,所以能使油与水“互溶”。
它具有乳化、润湿、渗透、发泡、消泡、分散、增溶、润滑等一系列作用。
乳化剂在食品加工中可起到多种功效,是一类最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广泛用于面包、糕点、饼干、人造奶油、冰淇淋、饮料、乳制品、巧克力等食品中。
我国在1981年批准使用的食品乳化剂只有单甘酯和大豆磷脂两个品种,到2002年,我国允许使用的乳化剂达到29种,分别为:
单硬脂酸甘油酯、蔗糖脂肪酸酯、酪蛋白酸钠、山梨醇酐单脂肪酸酯、山梨醇酐三脂肪酸酯、山梨醇酐单油酸酯、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山梨醇酐单棕榈酸酯、硬脂酰乳酸钙、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硬脂酰乳酸钠、松香甘油酯、氢化松香甘油酯、乙酸异丁酸蔗糖酯、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油酸酯、聚氧乙烯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辛,癸酸甘油酸酯、改性大豆磷脂、丙二醇脂肪酸酯、三聚甘油单硬脂酸酯、聚甘油单硬脂酸酯、聚甘油单油酸酯、山梨醇酐单月桂酸酯、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月桂酸酯、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棕榈酸酯、乙酰化单甘油脂肪酸酯、硬脂酸钾、聚甘油蓖麻酸酯,由此可见乳化剂的发展在食品添加剂行业中是属于较快的,所有的食品乳化剂的产量都比10年前翻了一番,乳化剂的品种和产量已基本满足食品行业的需要。
6.3.2增稠剂[13]
食品增稠剂通常是指亲水性强,并在一定条件下充分水化形成粘稠滑腻或胶冻液的大分子物质,又称食品胶,或糊精由增稠剂在食品工业中所起的作用有时也被称作乳化剂,成膜剂,持水剂,胶凝剂等,增稠剂在食品加工中重要作用之一即为利用其粘度保持制品的稳定均一性,因此增稠剂的粘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
食品增稠剂的作用主要是为了提高食品的粘度或形成凝胶、保持体系相对稳定性的亲水性物质,从而改变食品的物理性状、赋予食品粘润、适宜的口感,并兼有乳化、稳定或使呈悬浮状态作用的物质,概括起来增稠剂作用主要是:
增稠作用、稳定作用、胶凝作用、保水作用等。
增稠作用使原料从容器挤出时赋予食品更好的口感,稳定作用使加工食品,饮料更趋于稳定状态,减少变质或破损,如防止淀粉食品老化,防止冰淇淋等食品中冰晶生成,在啤酒碳酸饮料中泡沫稳定作用胶凝作用是指在果冻类果奶酱软糖或人造营养品等中的胶凝剂塑型剂保水作用指亲水性良好的增稠剂,如在肉制品、面包糕点等食品中保持水分,提高产品产量同时增强了口感。
6.3.3膨松剂[1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辅助 添加剂 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