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一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检测.docx
- 文档编号:10466372
- 上传时间:2023-02-13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30.95KB
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一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检测.docx
《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一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一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检测.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一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检测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
(时间:
80分钟 分值:
54分)
一、(2015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第一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
①网络文学的诞生,加速了文学大众化的进程;晋升为作家的路途大为缩短。
过去的文学爱好者,须长期被文学期刊“折磨”,经历多次退稿和修改,才逐渐由学习写短中篇发展为写长篇。
今日青年写手,将编辑抛在一旁,出手便是长篇,在网上直接面对读者,一经受众认可,便可迅速成名。
但这不意味着创作开始变得容易,而只是写作定位
不同。
②网络文学创作以追求最大数量读者为宗旨,是一种具有普及化倾向的文学;传统文学则带有专业化的倾向。
文学和哲学、科学及其他学术、艺术门类相似,既有专业性的一面,也有普及性的一面,专业性与普及性彼此渗透和转化。
专业性内容可能是普及和通俗的,普及性内容也须以一定的专业性为基础。
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都具有专业性,但传统文学把专业评价放在首位,可以越过读者强化其专业性,网络文学则追求专业性与普及性的结合,容忍为后者牺牲前者。
③仅就小说的语言方式和叙事方式而言,今日纯文学作品在技巧上已有长足发展,其中讲究甚多,能够做出专业分析,也值得具有一定文学修养的读者鉴赏。
对于大多数普通读者来说,却未必看出其中好处,或许还觉得“绕来绕去”过于啰唆。
在碎片化的阅读时代,大众读者更喜欢简单明快的语言和叙述,希望更快地进入情节和悬念。
于是,网络方式适逢其时。
网络文学全面简化了传统文学的规则,跳过期刊的训练,不拘一格,形成新的写作范式。
网络文本尽管不入传统编辑的法眼,但是受到广大网民的鼓励及商业操作的推动,足以畅行其道。
在“怎样写”上,两种文学泾渭分明。
④传统文学的价值不因网络文学的勃兴而减损。
艺术贵在创造,须不断变化审美方式和感受内容,更新艺术形式和艺术手法,这是文学专业性的根本要求,也是传统文学承担的重要职责。
传统文学拥有自己的读者群,并不断引导和提高读者的欣赏趣味,培育新的读者群,也会带动网络文学的艺术水准有所提高。
另一方面,也应充分肯定网络文学的意义及发展前景。
网络文学便捷、即时、快速、互动的传播方式和开放的大众化的写作内容,决定了它将赢得多数文学读者。
此外,传统文学也大有必要借鉴网络经验,利用现代媒介扩大受众。
事实上,已经有传统作家承认网上互动的好处,尝试“广场写作”,将自己的作品分段发帖,获取跟帖反馈后加以修改。
网络文学为赢得读者所采纳的艺术形式,也开始为传统作家所研究。
⑤尽管网络文学属于通俗写作,但打造精品必须依靠相当的才华,需要极大地凭借想象力的丰富和发挥,在有限的模式中拓展出千变万化、引人入胜的情境。
无可否认,网络文学作者来自比传统文学作者更广泛的社会层面,拥有更开阔的创作视野,且写作姿态更为自由、开放,写作观念不拘一格,这些优势是传统文学难以获得的。
⑥应该说,网络文学的发展是结构性的变动,最终形成了与传统文学相平衡的当代文学体系,开辟了文学创作的新的重大可能性。
但网络文学也是文学,同样受艺术规律制约,不享有豁免权。
它更需要向传统文学借鉴,寻求不断提升自身的途径,才能走得更远,其发展前景也有赖于此。
1.与“网络文学”有关的内容,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3分)
A.网络文学创作以追求最大数量读者为宗旨,它是具有普及化倾向的文学,不像传统文学带有专业性。
B.网络文学作者来自更广泛的社会层面,拥有更开阔的创作题材,且写作姿态更为自由、开放,写作观念不拘一格。
C.因为网络文学属于通俗创作,所以很难打造精品,当然也未必依靠相当的才华、丰富的想象力和引人入胜的情境。
D.网络文学的发展是结构性的变动,最终形成了与传统文学相平衡的当代文学体系,开辟了新的文学创作。
解析:
B A项,原文说“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都具有专业性”,选项曲解文意。
C项,原文“尽管网络文学属于通俗写作,但打造精品必须依靠相当的才华,需要极大地凭借想象力的丰富和发挥,在有限的模式中拓展出千变万化、引人入胜的情境”,选项强加因果,且错将“必须”说成“未必”。
D项,原文是“开辟了文学创作的新的重大可能性”,选项变成“开辟了新的文学创作”,选项变“未然”为“已然”。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①②段通过比较的方式分别阐述了网络文学对文学大众化进程的加速、成为作家路途的缩短及其追求专业性与普及性相结合的
特点。
B.第③段重点分析了在“怎样写”的问题上,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表现出泾渭分明的倾向,网络文学全面简化了传统文学的规则。
C.第④段,作者明确阐述了传统文学的价值不因网络文学的勃兴而减损,两种文学各有千秋,可以互相借鉴,共同发展。
D.第⑤⑥段分别写出了网络文学所具有的优势及其发展前景,强调只有突破艺术规律制约,网络文学才能享受豁免权,走得更远。
解析:
D D项,“只有突破艺术规律制约,网络文学才能享受豁免权”错,原文为“网络文学也是文学,同样受艺术规律制约,不享有豁
免权”。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今日青年写手出手便是长篇,在网上直接面对读者,一经受众认可,便可迅速成名,这意味着创作开始变得容易。
B.作为新的写作范式,网络文本受到广大网民的鼓励及商业操作的推动,因此这种创作不入传统编辑的法眼。
C.网络文学开放的大众化的写作内容和便捷、即时、快速、互动的传播方式,决定了它将赢得多数文学读者的青睐。
D.如果传统作家能够承认网上互动的好处,将自己的作品分段发帖,获取跟帖反馈后加以修改,那么将会赢得更多读者。
解析:
C A项,原文“……但这不意味着创作开始变得容易”,选项无中生有。
B项,原文“网络文本尽管不入传统编辑的法眼,但是受到广大网民的鼓励及商业操作的推动,足以畅行其道”,选项强加因果。
D项,原文“事实上,已经有……”,选项变“已然”为“未然”。
二、(2015湖北重点中学高三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6题。
(9分)
知其白而守其黑:
国画之美生根于中国文化
范 曾
天籁、神韵、简朴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国画产生于中国文化之中。
中国文化很注重天人合一,这种特质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启智性。
对中国绘画而言,中国文化的启智性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绘画不需要像西方文化那样严格的逻辑分析,而需要的是感悟力。
一方面,要遵循自然之道,体会天地大美。
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都有其自身之美、有它运行的目的,中国绘画就是要你去体会这种美、这种内在目的性,然后将其运用到笔墨中,表现出来,而不需要你问“这树长在这儿对不对”“这老鼠怎么比南瓜还大啊”……另一方面,天地大美只有通过感悟才能转化为人类的美感。
明代“心学”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王阳明在《传习录》中写道:
一朵花在深山开放,你不知道它存在,可是当你看到这朵花的时候,这朵花的颜色、形态就渐渐显现出来,它果然是个美艳的存在。
中国文人讲“气韵生动”,其中的“韵”并不是单纯的作诗时押韵的“韵”,其意义更为丰富饱满,注重的是创作主体(无论是艺术家还是诗人)对于宇宙惯有的一个诗性的判断。
天地大美自然而生,可是也需要画家对其有诗性的判断、有所感悟才会于人有意义。
所以,当中国人的智慧和感悟在哲学上的体现用到绘画上来的时候,绘画就受益无穷了。
老子哲学里有“知其白而守其黑”,说的是深知本性洁白,却守持混沌昏黑的态势,这就是中国人的思维,也正是国画美之所在。
笔墨加上宣纸就是黑和白,只有维持黑白间比例的平衡和谐才能守住国画的这种美。
中国禅宗讲,“妙悟者不在多言”。
王维在《山水诀》中将此视为对山水画的要求,其实,这是对整个中国绘画的要求——以少许胜多许,以最简练的语言表现最丰富的内容。
中国绘画就是“有无相生”之道的形象体现,笔墨的“有”和画面空白的“无”相互辉映才造就了国画之美。
元代山水画家倪瓒的画就非常注重黑白间的比例,比如他的《容膝斋图》,几棵小树,一个茅亭,朦胧的远山,没有人物,没有动态。
然而,你一看就能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一种天荒地老式的沉默和寂寞。
八大山人画的鸟,蜷曲着身子,寥寥几笔,把鸟的全部内在生命表达得淋漓尽致。
他的画已经撇除了一切的繁文缛节、一切的矫揉造作和一切的事功媚俗,剩下的只有“士气”的符号,简洁清纯、精微广大、高明中庸。
中国画的这种简洁丰润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期陶瓷上的绘画就有体现。
猪纹陶钵属于河姆渡文化时期,但刻画在陶罐上的猪极富神韵。
大量的留白、相当简单的细条,却将猪那种神情、动态刻画得栩栩如生,能引发你无尽的联想。
人面彩陶瓶属于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
这个作品反映的是远古先民的一种思考状态,你可以看出他在思考,你看他的眼睛里若有疑惑,可是这个疑惑又混混沌沌,让人感到没有答案而有所茫然。
这个茫然体现出童稚的天真。
还有,嘴边那个酒窝在那儿,像一个很憨厚的人,混沌、茫然、天真、憨厚、简朴。
从这个简单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天籁、神韵、简朴。
这就是我们文化的源头,这种对于艺术的感悟、对于“微言大义”的追求流传了几千年,深深地扎根于中国的国画
之中。
4.下列关于“知其白而守其黑”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知其白而守其黑”作为中国绘画的一个重要美学原则,是老子哲学思想在中国绘画中的一种很好体现。
B.“知其白而守其黑”是中国人思维的一种表现,也影响着画家的国画创作,使国画呈现出不同于西方绘画的美。
C.“知其白而守其黑”与中国禅宗所说的“妙悟者不在多言”的道理相似,强调以最简练的笔墨或语言表现最丰富的内容。
D.在中国绘画中,“黑”和“白”分别对应笔墨内容和画面的空白,画的美就是靠浓墨重彩与留白的反差表现出来的。
解析:
D “就是靠浓墨重彩与留白的反差”错。
A、B项表述在第三段中间能够找到依据;C项表述在第三段最后。
5.关于“中国绘画”的特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画家通过感悟天地大美,对其作出诗性判断,创作出的作品才有可能具备“气韵生动”的特点。
B.中国绘画是“有无相生”之道的形象体现,注重以少许胜多许,用笔简洁却使画面丰润而富有神韵。
C.中国绘画遵循自然之道,通过笔墨来真实再现天地山川、草木虫鱼自身的美及其运行的目的。
D.中国绘画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天籁、神韵、简朴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当然也是中国绘画的源头。
解析:
C “真实再现”有误。
A项,表述在原文第三段开头。
B项,表述在原文第三、四段。
D项,表述在原文最后。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八大山人寥寥几笔便将鸟的内在生命表达得淋漓尽致,他的创作就是国画中表现出符号化趋势的代表。
B.国画家将自己的感悟融入绘画中,启发读者去感受、体会美,无须刻意追求美的自然真实性。
C.仰韶文化时期人面彩陶瓶上的先民神情若有疑惑和茫然,形象地将五千年前远古时期先民的无知与天真展现出来。
D.王维在《山水诀》中把禅宗的“妙悟者不在多言”视为对山水画的要求,首倡了中国画“以少许胜多许”的绘画准则。
解析:
B A项,“‘士气’的符号”与“符号化趋势”不是同一概念。
C项,“远古时期先民的无知与天真”错误。
D项,“首倡了中国画‘以少许胜多许’的绘画准则”无依据。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9分)
梅格与人格
为什么梅花能够与人格如此胶合为一体呢?
因为梅花的形象特征与某种道德评价的思想价值完全吻合。
首先是梅花的色淡气清。
清淡是对浓艳的否定。
浓艳为俗。
清淡超俗、高雅。
而高雅脱俗,是文人学士所追求的质素,所标榜的气度。
宋熊禾《涌翠亭梅花》言:
“此花不必相香色,凛凛大节何峥嵘!
”梅花之神,在峥嵘之“大节”,而不在表面之“香色”。
放翁《梅》诗也说:
“逢时决非桃李辈,得道自保冰雪颜。
”颜色的清淡正与高士之“得道”契合了。
其次是梅姿的疏影瘦身。
戴禺说:
“精神全向疏中足,标格端于瘦处真。
”梅花之影疏,显露出人的一种雅趣;而梅花之瘦姿,则凸现了人的一种倔强,因而是人格坚贞不屈的象征。
清恽寿平《梅图》说:
“古梅如高士,坚贞骨不媚。
”顽劲的树干,横斜不羁的枝条,历经沧桑而铸就的苍皮,是士人那种坚韧不拔、艰苦奋斗,决不向压迫他、摧残他的恶劣环境作丝毫妥协的人格力量和斗争精神的象征。
也正因为梅花具有此种不屈的品格,它才冲寒而发。
为了将美好的春天的信息,尽早报告给人间,梅花心甘情愿被雪礼葬,在所不惜: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这种伟大的人格力量,真可感天地,泣鬼神!
再次是梅花的景物陪衬。
梅花色淡,姿瘦,神韵高雅,而配合其环境的是月光、烟影、竹篱、苍松、清水和寒雪,这就从各个角度全方位地烘托出梅花的“高标逸韵”,收到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
宋杨无咎《柳梢青》云:
“雪月光中,烟溪影里,松竹梢头。
”这就是梅花的陪衬意象群:
寒雪、淡月、清流、薄(疏)雾、劲松、瘦竹。
其清一贯,其骨相通。
张道洽《梅花》诗云:
“雅淡久无兰作伴,孤高惟有竹为朋。
”梅品之“雅淡”,梅格之“孤高”,惟有虚心、有节、耐寒、清淡的竹是它的友朋,诠释了陪衬的艺术力量。
唐朱庆馀《早梅》诗更是将雪、露、松、竹与梅并在一起写,让人们受到最清幽、最高雅的浑融境界的视觉冲击:
“天然根性异,万物尽难陪。
自古承春早,严冬斗雪开。
艳寒宜雨露,香冷隔尘埃。
堪把依松竹,良涂一处栽。
”万物难陪,只有雪、露、松、竹,堪与“一处栽”也。
众多的意象,将梅花的形象衬托得愈发幽雅、高贵。
《孤本元明杂剧》中有《渔樵闲话》,将松、竹、梅定为“岁寒三友”。
其实在中国文化史上,正式出现“岁寒三友”,还是在南宋期间,如陆游《小园竹间得梅一枝》云:
“如今不怕桃李嗔,更因竹君得梅友。
”梅与竹,不仅为“友”,而且同属于“君”。
林景熙《五云梅舍记》说:
“累土为山,种梅百本,与乔松、修篁为岁寒友。
”因为这三种植物,与它们所象征的中国士人的那种精神的至高境界,是完全一致的。
(节选自张福勋《梅花诗话》,有删改)
7.下列对梅姿“疏影瘦身”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梅的“疏影瘦身”,显露出人的一种不屈精神,显露出人的一种雅趣。
B.“古梅如高士,坚贞骨不媚”说明古梅的疏影瘦身,甚合高雅之士的身姿。
C.疏影横斜的枝条,历经沧桑的苍皮是士人不向恶势力妥协的人格力量的象征。
D.梅花具有“疏影瘦身”的特征,这种特征使它情愿被雪埋葬,也要尽早报春。
解析:
C A项,原文中说的是“梅花之影疏,显露出人的一种雅趣;而梅花之瘦姿,则凸现了人的一种倔强”,选项没有分开,同时顺序颠倒。
B项,原文说“梅花之神,在峥嵘之‘大节’,而不在表面之‘香色’”,“甚合高雅之士的身姿”理解错误。
D项,张冠李戴,梅的“疏影瘦身”象征不屈的精神,这种不屈的精神才使它情愿被雪埋葬,也要尽早报春。
因果关系理解片面。
8.关于“梅花与人格胶合”的理解,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梅花色淡气清,表现高雅脱俗,文人学士追求高雅脱俗,二者气质风格相合。
B.梅花在诗词中出现,往往配合着竹篱苍松清水和寒雪,它们之间清淡一致,风骨相合。
C.梅花冲寒而发,不畏恶劣环境,士人崇尚不畏强暴,不向恶势力屈服,二者品格相合。
D.梅品“淡雅”,梅格“孤高”,竹子才是它的好朋友,这与文人雅士的交友志趣相合。
解析:
B B项,说的是梅花与竹篱苍松清水寒雪之间“风骨相合”,不是谈论梅花与人格之间的关系。
没有照应题干中“梅花与人格胶合”的关键信息。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观赏梅花不要着眼于梅的香色,只观赏梅花的峥嵘大节就够了。
因为梅花之神在“大节”,而不在表面之“香色”。
B.诗人在写梅花时,往往将雪、露、松、竹放在一起写,让人受到最清幽高雅的视觉冲击,让梅更加高贵、幽雅。
C.《孤本元明杂剧》中的《渔樵闲话》将松、竹、梅定为“岁寒三友”,也是为了衬托梅花,诠释了陪衬的艺术力量。
D.最早在元朝就出现了“岁寒三友”的说法,表明人们很早就认识到三者之间的相同品节,它们所体现的精神境界完全一致。
解析:
B A项,过于武断,观赏梅花首先要看色闻香,然后再赏其神韵。
C项,“岁寒三友”不是谁衬托谁,而是并列关系,它们都象征中国士人那种精神的至高境界。
D项,“岁寒三友”的说法,最早在南宋出现。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9分)
最近,《中国好声音》的出现既赢得了诸多关注和好评,也引发了对于选手身份、经历等方面的争议。
好评和争议交错,热播和分歧共存,这其实是中国近年来选秀文化发展变化状况的折射,也是中国电视文化新的变化的投影。
《中国好声音》之所以一出现就引发轰动效应,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力求超越粉丝和明星的关系,不靠选手搞噱头,不靠评委博出位,也不靠庞大阵势的粉丝投票,而是着力于音乐的专业性,力图回到尽可能纯粹的音乐的本质,力图让“好声音”成为唯才是举最重要的砝码。
让刘欢、那英这些当代流行歌坛最有声望的音乐人来指点新人,依据好声音来收徒,而选手也可以选择导师,进入音乐专业领域深造从而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既不同于让年轻人成为粉丝热捧的超级明星,也不同于让普通人在舞台上一展即毕的走过场。
这其实是从普通人中选择真正的“好声音”,让他们得以成为好的歌唱家、艺术家,让选秀不再是一下子就实现梦想,也不是仅仅展现梦想,而是让梦想通过一个专业的路径和较为严谨的程序得以延伸,最终成为一个职业生涯的选择。
将梦想的实现转换为实实在在的修业和长期的学习努力,节目正是在这一点上赢得了公众。
今天的“80后”“90后”处在竞争激烈、生活和事业发展的压力较大,而自身的适应和抗压能力相对较弱的矛盾之中。
一举成名的冲动、展示自我的激情如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具体路径,正是青年一代的焦虑所在。
选秀节目尚未从这一方面加以具体的指点,青年的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渴望在《中国好声音》中却得到了展现。
这很像是一个音乐的职场节目,对于激励青少年更好地学习,更艰苦地磨炼,给他们提供更加积极向上的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所标举的脚踏实地实现梦想的路径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正面和积极的价值观。
这里不是梦想止步之处,也不是梦想瞬间实现的地方,而是一个走向梦想实现的起点,一个修业和锻炼的开始。
幸福感来自奋斗和梦想的力量,而这一切都在公平和公开的程序中进行,这是节目具有魅力的
地方。
但这个节目引起的质疑也值得反思。
尤其是几位选手的经历描述引发了一些争议,这其实说明,这些年来公众对于诚信的要求有了更严格的标准,也要求电视节目应该有更严格的自律,使得出现在屏幕上的选手更为真实。
人们越来越不能容忍曾经相当盛行的“托儿”或者胡乱编造情节的状况,因为大家越来越明白,诚信的缺失造成的损害和冲击是社会无法承受的。
只有诚信,社会才能向更高处进发。
年轻一代所需要的是更真实的人生的反映,而不是戏剧化的表演。
这其实也给这个优秀的节目一个更为苛刻的要求。
只有更加真实,让每一个选手的过去都经得住追问,节目才可能获得更多的观众。
因为只有真实的人的努力和梦想才有价值,这是对“纯粹”的另一意义指向,也凸显了今天社会的必然要求。
(摘编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0.下列关于《中国好声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好声音》的出现赢得了诸多关注和好评,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这其实是中国近年来选秀文化发展变化状况的折射,也是中国电视文化新的变化的投影。
B.《中国好声音》一出现就引发轰动效应,是因为它邀请了刘欢、那英这些当代流行歌坛最有声望的音乐人参与到节目中来。
C.《中国好声音》让年轻人成为好的歌唱家、艺术家的梦想能够转换为实实在在的修业和长期的学习努力,因而赢得了公众。
D.《中国好声音》着力于音乐的专业性,力图回到尽可能纯粹的音乐的本质,力图让“好声音”成为唯才是举的最重要砝码。
解析:
B B项,对应的有效信息在第二段开头,“引发轰动效应”“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力求超越粉丝和明星的关系,不靠选手搞噱头,不靠评委博出位,也不靠庞大阵势的粉丝投票,而是着力于音乐的专业性”。
A项,信息在第一段;C项,信息在第二段末尾;D项,有效信息在第二段开头一句。
1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选手们的经历更加真实,他们的过去都经得住追问,只有这样,《中国好声音》这个优秀的节目才能赢得更多的观众。
B.《中国好声音》一出现就与众不同,它不靠选手搞噱头,不靠评委博出位,不靠庞大阵势的粉丝投票,而是着力于音乐的专业性。
C.《中国好声音》像是一个音乐的职场节目,它所标举的脚踏实地实现梦想的路径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正面和积极的价值观。
D.这些年来公众对于诚信的要求有了更严格的标准,因此《中国好声音》中几位选手的经历描述因不够真实就引发了一些争议。
解析:
A A项,“才能赢得”错,由原文倒数第二句话可知,应是“才可能获得”;B项,有效信息在第二段第一句话;C项,信息在第三段后半部分;D项,有效信息在最后一段开头。
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选秀节目对“80后”“90后”青年一代的焦虑未加具体的指点,《中国好声音》展现了青年的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渴望。
B.《中国好声音》从普通人中选择真正的“好声音”,让他们的梦想通过一个专业的路径和较为严谨的程序得以延伸,最终成为一个职业生涯的选择。
C.大家越来越明白,诚信的缺失造成的损害和冲击是社会无法承受的。
因此,人们越来越不能容忍曾经相当盛行的“托儿”或者胡乱编造情节的状况。
D.《中国好声音》里的选手们一旦凭借舞台上优异的综合表现成为刘欢、那英等的学生,就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解析:
D 通过分析原文“进入音乐专业领域深造从而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知道,选项将“未然”说成“必然”。
A项,这一观点是对第三段前半部分内容的很好的概括;B项,观点是对第二段最后的正确认知;C项,可以在最后一段前半部分概括得出。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9分)
文人画在古代中国画史的地位及主要传统
文人画带有文人的性质,含有文人的趣味,不以对象形似为目的,注重画外功的修炼和情感的抒发,或成教化,助人伦,或聊以自娱。
文人画都是文人或具有文人性质的画家所作,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特定时代下产生的一批特定人群的感情产物。
文人这个特殊群体掌握着中国古代最高的文化和最高的思想,因此作为文人情感产物的文人画,必然含有中国古代文化和思想。
文人画于前期排斥其他画家,与其他画种并存;中、后期乃成为中国绘画史的主流。
研究文人画,有助于从深层认识中国文化精神和中国艺术精神,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中国画的艺术特点和超前因素。
文人画之所以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是因为它不单单是一个画种,而且是一个从画家到作品及理论的三位一体的艺术体系。
已知的画史画论多为文人所作,这些画论的内容不仅有关于绘画技法的阐述,而且有相当部分将文人画的创作思想、审美理想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
古代文人追求“立德”“立功”“立言”。
“诗为言之余,书为诗之余,画为书之余”,因此文人画家其实是一批业余画家。
他们以将个人品行、情操、学识、修养、感受融入画中为己任,大都借助绘画入“道”,获得精神上的解脱和超越。
入仕时,他们弘扬儒学,提倡绘画当“成教化,助人伦”;归隐时,他们追随老、庄,讲究画面意境“淡泊”“空灵”。
到了文人画的中、后期,他们又将“释”家的某些思想精华与画论融为一体,推进和完善了文人画的审美理想。
苏东坡是文人画的大力倡导者。
他提出“诗画本一律”,即借助诗的理性来扩大绘画的表现力。
到了文人画的后期,文人画更是将书、画和印章结合在一起。
因此历史上许多的文人画家,不但是绘画高手,而且还是书法大家和金石名家。
文人画不但广为吸收一系列姊妹艺术的养分,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其他体系的画种。
如文人画对画工画的影响,“画圣”吴道子的绘画风格被画工们归纳为“吴家样”,广为流传,即是此类影响的典范。
文人画对宫廷绘画的影响也是极为深远的,宋代一大批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届高三 语文 专题 复习 一般 论述 文章 阅读 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