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部分 施工设计方案.docx
- 文档编号:10465242
- 上传时间:2023-02-13
- 格式:DOCX
- 页数:31
- 大小:43.04KB
技术部分 施工设计方案.docx
《技术部分 施工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部分 施工设计方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技术部分施工设计方案
五、施工组织设计
1.投标人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
编制时应采文字并结合图表形式说明施工方法;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情况、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情况、劳动力计划等;结合工程特点提出切实可行的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工程进度、技术组织措施,同时应对关键工序、复杂环节重点提出相应技术措施,如冬雨季施工技术、减少噪音、降低环境污染、地下管线及其他地上地下设施的保护加固措施等。
2.施工组织设计除采用文字表述外可附下列图表,图表及格式要求附后。
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
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
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
附表六临时用地表
A、综合说明
建设路位于庐江县新区,大致呈东西走向,西起合铜公路(已建成),东至汤池路,道路全长911.376米,红线宽24米,水泥混凝土路面,道路等级是城市II级次干道,设计行车速度为30km/h。
建设场地现状沿线多为农田、居民房屋(已拆迁,局部建筑垃圾较多)和部分沟塘等,地势起伏较大。
工程内容:
道路工程(土石方、路基和路面)、交通工程、排水工程设计图纸显示的全部内容。
计划工期:
目标工期150日历天,计划2010年10月25日开工,具体开工时间以业主开工令为准,在2010年3月20日前竣工。
质量:
达到《招标文件》要求的现行相关施工、验收规范规定的“合格”标准。
对于建设路工程的投标,我公司对此高度重视,公司决策层表示,一旦中标,将根据我们作出的承诺和业主的要求,并结合工程的特点,迅速组建本工程的项目经理部。
由我公司具有多年施工管理经验的二级建造师洪全同志担任本工程的项目经理,由我公司工程师孙功平同志担任项目总工程师。
项目经理部设工程管理部、计划财务部、物资设备部、综合办公室、工程试验室等职能管理部门,统一指挥、组织、协调全线施工,另设立独立的质检部,由项目总工直接领导,行使质量否决权和质量奖罚权。
本工程施工队伍主要分成四个组,即土石方施工组,负责建筑垃圾清理、废料运输、沟塘处理(清淤、碎石回填)、清表、土石方挖填、石灰土底基层(含人行道灰土底基层)、路床整形、沟槽土方开挖等;路面施工组,负责施工水稳基层(含人行道水稳基层)、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路面等;排水施工组,负责市政管网的管道垫层、基础、铺设、回填、井室砌筑等施工;附属工程施工组,负责施工人行道块料铺设、侧平石安砌、树池砌筑、交通标志(购置、安装)、标线等。
各组在项目经理及项目总工的统一领导下各自在自己的施工范围内作业,各组内组织有节奏的专业流水作业,根据计划安排,两个施工段合理安排工作面,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工程进度,减少窝工,节约成本。
施工区位于城郊新区,交通条件便利,建设地点相对集中,交通干扰不大。
现场平面布置,在有限条件下,本着有利于生产、方便生活、集中管理的原则设置,项目部租用附近民房,水泥混合料拌和站设在现场边缘,少量沥青混合料不需新设拌和站(我公司为本地公司,为沥青路面施工专业较强,现拥有的沥青拌和站位于城郊,运输较近,水、电、材料条件可满足施工要求)。
如果我单位中标,将严格依据本施工组织进行(开工前依据本投标文件,上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并在获得批准后实施),一定能按期、优质高效地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务。
B、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施工准备
中标后,项目经理部主要成员和各施工程队先遣人员首先进入现场,由项目经理部统一编制成几个小组。
在技术方面,积极与设计、监理单位联系,备齐施工文件、图纸及各种试验、检测表格。
并且组织技术人员认真熟悉图纸。
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进度计划时标网络图,优化施工方案。
在人员队伍方面,对离工地较近的队伍首先调遣进场,以便完成临时工程施工,提早进入正式施工。
在机械设备方面,根据本合同段工程项目情况及工期要求,配齐先进的施工机械设备及测试、检验器具,并进行维护、保养,认真检查、校正,并对各种仪器、仪表进行标定,取得自行检测、试验资格。
在材料供应方面,由项目部材料人员负责比选采购,取样试验合格后及时签订供货合同,办理催运、验收及保管工作,保证按计划供应,满足开工及正常施工的需要。
施工方法
1、施工放样
由项目部抽调有经验的高级测量人员组成精干的测量队,用全站仪对本工程进行高精度的位置及标高复测,确认无误并达到测量规定精度后,设置满足施工需要的控制网及控制桩,编写测量成果报请工程师审批。
对控制桩要固定牢固并做好保护工作。
2、清表
填方段,先清除原地面的草皮等植被,接着压实,其压实度不小于路床的压实度标准,再进行分层回填。
横坡陡于1:
5时,原地面挖成宽度不小于1m的台阶,台阶高度不大于30cm。
挖方段,根据上口边线位置,清除表层草皮、树根等杂质,以免挖掘下来的土在利用来填筑时不符合要求。
零填零挖段,清除原地表杂草、腐质土,按30cm厚进行翻挖,再进行填筑,以保证其压实度满足规范要求。
3、路基挖方、清淤
路基挖方
本工程挖方较大,还有借土挖方,为抢抓工期,计划投入二台挖机及配套机械同时施工,一台用于路基挖方,一台用于借土方挖方,清淤、填方段路床处理在挖方施工前完成或部分完成,土方调配方案是考虑施工段施工顺序的前提因素。
在路基挖方开工前将开挖工程断面上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否则不得开挖;挖方作业要保持边坡的稳定,不得对临近构造物产生损坏或干扰。
根据路堑深度、长度以及地形、土质、土方调配情况和开挖设备条件确定开挖方式为横向开挖法,即从道路一端向另一端顺序作业,土方开挖采用挖掘机按设计图纸要求自上而下的进行,在开挖过程中不得乱挖和超挖;在开挖中出现石方时,要测量土石施工分界线,并保存真实资料,及时修改施工方案及挖方边坡,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开挖过程中要注意地下管线、缆线、文物古迹等的保护;采取有效措施,以保护周围环境,防止破坏;不能作为利用填筑土的挖余弃方,弃在指定的弃土场,绝不破坏环境或对第三方造成损害。
清淤、回填
该道路沿线有部分沟塘,施工时先排干积水,再清除淤泥、腐质土,或在施工过程中遇到淤泥也先清除,检验、验收后用符合路基填筑要求的填料(碎石处理80cm厚)进行分层回填,分层碾压或夯实到规范压实度。
4、路基填筑
填方段在施工前先进行清表、翻挖、压实,压实度满足规范要求后,则将挖方利用土方、借土场土方运至填方段进行路基填筑施工。
挖方利用土填筑前先做土工试验,符合要求才利用,填筑时与挖方施工相配合,随挖、随运、随填、随压。
借土采用集中取土,取土来源就近闲置土源,具体地点现场确定。
借土场土料使用前先进行相关土工试验,符合要求的才能用作填筑。
取土场借土前修好施工便道,取土坑周围采取措施搞好安全防范,防止周边地区人、畜进入现场,土方运输时装车不得过于满载,所有车辆均有后箱板,减少泥土散落于已通车的道路上,少量散落在施工后洒水并及时清除,保持环境卫生。
填筑方法采用分层填筑,人行道和主路一起施工,推土机和平地机整平摊铺,洒水车洒水,压路机碾压密实,按照“四区段、八流程”法施工。
四区段:
填铺区、整平区、碾压区和检测区;八流程:
施工准备→施工放线→基底处理→填土→整平→碾压→检测→边坡整型。
每层松铺厚度,根据试验段所取得的数据确定,但每层松铺厚度不超过30cm。
每层填料铺设的宽度,每侧超出路堤的设计宽度0.3m,以保证修整路基边坡后的路堤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
路基填料进场前先测定其含水量,随着土方进场整平,或晾晒或洒水调整至最佳含水量,用透水性不良或不透水的土填筑路堤时,压实时的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的±2%范围内。
压实期间土的含水量均匀,必要时调整含水量直至达到或接近最佳含水量,进行压实工作。
晾晒或洒水时,前后的施工单元交叉作业。
填土采用推土机摊铺土,使每层在碾压之前都能获得均匀一致的厚度。
当进行每层压实时,要不断进行整平,以保证其平整度,并使该层整个深度内处处压实均匀。
每一施工段上的土基本推平后,用压路机静压一遍,再上平地机精平一遍。
压实设备的采用根据各种设备的性能和压实试验确定,并由监理工程师批准。
监理工程师认为设备或其组合不能满足压实需要而要求更换时,承包人无条件予以更换和调整。
碾压采用震动压路机,碾压时直线段由路边向路中进行,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碾压。
碾压速度控制在3~5km/h,轮迹重叠30~40cm,碾压遍数5~6遍,第一遍和最后一遍是静压,其余为震压。
下一层填土未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上一层填土不得进行。
每一水平层均采用同类填料填筑;不同土质的填料分层填筑,且尽量减少层数,每种填料层总厚度不得小于0.5m。
土方路堤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压实厚度不小于100mm。
任何靠压实设备无法压碎的硬质材料予以清除或破碎,使其最大尺寸不超过压实厚度的2/3,并使粒径均匀分布,达到要求的压实度。
在施工中每层填土进行压实度试验,为了控制压实质量,配合监理工程师随时任意取样进行检验。
压实度要符合招标文件中技术规范的要求。
5、石灰稳定土底基层
本工程路面底基层为20cm厚(人行道底基层厚15cm)10%石灰稳定土,作一层施工,计划投入两台灰土拌和机沿路拌和法施工。
石灰土施工以天气晴好为佳,雨天对工期及工程成本的影响都很大,计划安排在本地通常雨天较少的12月上、中旬施工,这一段时间本地通常天晴少雨,适合石灰土施工。
为抢抓进度,缩短每次施工时间,两遍拌和之间不需必要的养生时间,只需依检验结果确定是否进行补灰的工作,计划投入两台性能良好的灰土拌和机及其配套机械同时施工。
石灰土的土方设计为借土,故在施工具体时段上与路基填筑进度、排水管道施工进度相配合,组织专业流水作业,成型一段,施工一段。
【1】准备工作
(1)准备下承层
先准备土基,对土基按规范规定进行验收。
凡验收不合格的路段,采取措施,使其达到标准后,再上铺筑石灰稳定土底基层。
(2)测量
在土基上恢复中线,直线段每15~20m设一桩,平曲线段每10~15m设一桩,并在对应断面的路基外侧设指示桩。
在两侧指示桩上用红漆标出石灰稳定土层边缘的设计高。
(3)备料
①土料。
将土运到施工现场。
土中的超尺寸颗粒予以筛除。
对于塑性指数小于15的粘性土,拌和机沿路拌和,土按实际需要,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过筛。
②石灰。
选在路两侧宽敞而邻近水源且地势较高的场地集中堆放。
石灰在使用前7~10d充分消解。
消解后的石灰保持一定的湿度,以免过干飞扬,但也不过湿成团。
③材料用量。
根据石灰稳定土层的宽度、厚度及预定的压实度(换算为压实密度),计算各路段需要的干集料质量。
根据料场集料的含水量和运料车辆的吨位,计算每车料的堆放距离。
根据石灰稳定土层的厚度和预定的干容量及石灰剂量,计算每平方米石灰稳定土需用的石灰质量,并计算每车石灰的摊铺面积。
计算每车石灰的卸放位置,即纵向和横向间距。
【2】运输及摊铺
(1)运料
运料时,要注意:
对下层在堆料前先洒水,使其湿润。
不过分潮湿而造成泥泞;集料装车时,控制每车料的数量基本相等;卸料距离严格掌握,避免料不够或过多;料堆每隔一定距离留一缺口;运送土料较摊铺集料工序只提前1~2d。
(2)摊铺土料
在摊铺土料时,事先通过试验确定土料的松铺系数。
摊铺土料在摊铺石灰的前一天进行。
摊料长度与施工日进度相同,以够次日加石灰、拌和、碾压成型为准。
用平地机将土料均匀摊铺在预定的宽度上,表面力求平整,并有规定的路拱。
摊铺过程中,注意将土块、超尺寸颗粒及其它杂物拣除。
检验松铺材料层的厚度,看其是否符合预计要求(松铺厚度=压实厚度×松铺系数)。
必要时,进行减料或补料工作。
(3)摊铺石灰
石灰含量为10%,此为质量比,按规定换算成体积比,计算出铺灰厚度,告知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控制。
摊铺石灰时,如粘性土过干,事先洒水闷料,使土的含水量略小于最佳值。
细粒土焖料一夜;中粒土和粗粒土,视细土含量的多少,可焖1~2h。
用6~8t两轮压路机碾压1~2遍,使其表面平整,并有一定密实度。
然后,按计算的每车石灰的纵横间距,用石灰在集料层上做卸置石灰的标记,同时划出摊铺石灰的边线,用乱板将卸置的石灰均匀摊开。
石灰摊铺完后,表面没有空白位置。
量测石灰的松铺厚度,根据石灰的含水量和松密度,校核石灰用量是否合适。
【3】拌和与洒水
(1)采用稳定土拌和机拌和,拌和深度达到稳定层底。
设专人跟随拌和机,随时检查拌和深度并配合拌和机操作员调整拌和深度,严禁在拌和层底部留有“素土”夹层。
拌和适当破坏(约1cm左右)不承层的表面,以利上下层粘结,拌和机拌和两遍。
(2)在拌和过程中,及时检查含水量。
用喷管式洒水车补充洒水,使混合料的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值(视土类而定可大1%左右)洒水车距离长些。
水车起洒处和另一端调头处都超出拌和段2m以上。
洒水车不在正进行拌和的以及当天计划拌和的路段上调头和停留,以防局部水量过大。
拌和机械紧跟在洒水车后面进行拌和。
(3)在洒水过程中,要人工配合拣出超尺寸颗粒,清除粗细石料“窝”,以及局部过湿之处。
拌和完成的标志是:
混合料色泽一致,没有灰条、灰团和花面,没有粗细石料“窝”,且水分合适均匀。
【4】整形与碾压
(1)整形
平地机整形。
混合料拌和均匀后,先用平地机初步整平和整形。
在直线段,平地机由两侧向路中心进行刮平。
在平曲线段,平地机由内侧向外侧进行刮平。
需要时,再返回刮一遍。
用平地机或轮胎压路机快速碾压1~2遍。
在用轮胎压路机碾压时,因轮胎表面没有花纹,压后表面比较光滑。
在用平地机整平前,先用齿耙把低洼处表层5cm以上耙松,避免在较光滑的表面产生薄层找补的情况。
用平地机进行整形后再碾压一遍。
对于局部低洼处,用齿耙将其表层5cm以上耙松,并用新拌的石灰混合料进行找补平整,再用平地机整形一次。
每次整形都要按规定的坡度和路拱进行。
注意接缝处的整平,接缝顺适平整。
(2)碾压
整形后,当混合料处于最佳含水量±1%时(如表面水分不足,适当洒水),立即用12t以上三轮压路机、重型轮胎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在路基全宽内进行碾压。
直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
平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进行碾压。
碾压时后轮应重叠1/2的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
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
碾压一直进行到要求的密实度为止,6~8遍。
压路机的方式同路基碾压。
碾压过程中,石灰稳定土的表面始终保持湿润。
如表面水蒸发得快,及时补洒少量的水。
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及时翻开重新拌和,或用其它方法处理,使其达到质量要求。
在碾压结束之前,用平地机再终平一次,使其纵向顺适,路拱和超高符合设计要求。
终平仔细进行,将局部高出部分刮除并扫出路外,对于局部低洼之处,不再进行找补,留待铺筑面层时处理。
【5】养生
(1)石灰稳定土在养生期间保持一定的湿度,不过湿。
养生方法采用洒水。
在养生期间石灰土表层不忽干忽湿,每次洒水后,用两轮压路机将表层压实。
石灰稳定土层碾压结束后,过1~2d做基层,初期应禁止重型车辆通行。
(2)在养生期间除洒水车外,封闭交通。
【6】接缝和“调头”处的处理
(1)横缝:
两工作段的搭接部分,采用对接形式。
前一段拌和后,留5~8m不进行碾压。
后一段施工时,将前段留下未压部分,一起再进行拌和。
拌和机械及其它机械不在已压成的石灰稳定土层上调头。
如必须在上进行调头,采取措施(如覆盖10cm厚的砂或砂砾)保护调头部分,使石灰稳定土表层不受破坏。
(2)纵缝:
垂直相接,不斜接。
在前一幅施工时,在靠中央一侧用方木或钢模板做支撑,方木或钢模板的高度与稳定土层的压实厚度相同。
混合料拌和结束后,靠近支撑木(或板)的一条带,人工进行补充拌和,然后进行整形和碾压。
在铺筑另一幅时,或在养生结束时,拆除支撑木(或板)。
第二幅混合料拌和结束后,靠近第一幅的一条带,人工进行补充拌和,然后进行整形和碾压。
6、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本工程水稳基层厚34cm(每层17cm厚),分幅两层铺筑施工,人行道垫层厚16cm,厂拌法施工,300t/h的稳定土厂拌设备拌和,机采用摊铺机摊铺(人行道采用人工摊铺)。
水稳基层有养生期,施工不互相干扰,可形连续施工。
(1)施工准备
施工基层准备:
石灰土底基层由监理工程师统一验收合格后,组织人员进行清扫、洒水润湿下承层,准备进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
技术准备:
根据设计图纸规定水泥剂量、准备标准试验报告上报。
同时做好测量放样工作,主线每隔20米设桩,并对相应断面的两侧设指示桩。
在两侧指示桩上用红漆标出水泥稳定碎石边缘的设计标高。
施工前由项目总工主持对相应施工班组做全面的施工技术交底工作。
材料准备:
集料选用质地坚硬,无杂质的碎石,级配符合设计要求。
所用材料符合质量要求且复试合格,并分堆集中堆放在拌和厂内;水泥采用标号PO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其性能符合现行国家规定的标准。
水泥均有合格证,出厂日期且复试合格;水选用洁净、不含有害物质的人、畜饮用水。
机械设备和试验器材准备:
在水泥稳定碎石施工前做好拌和设备、摊铺机、压实机械等相关设备保养和检修,保证施工机械完好率;同时做好水泥剂量现场滴定和混合料含水量检测仪器。
(2)施工工艺:
准备下承层→施工放样→备料→拌和→运输→摊铺整平→碾压成型→初期养护。
(3)厂拌法施工:
混合料采用集中拌和、自卸汽车运输、粒料摊铺机摊铺(人行道人工摊铺)、机械碾压和养生。
拌和、运输:
混合料保证拌和均匀无离析,及时完成对来料含水量与施工过程中的含水量的检测工作,控制混合料水量,使其达到或接近规范规定要求,水泥稳定粒料从拌和到碾压之间的连续时间尽量缩短,在水泥终凝之前完成(控制在4个小时内)。
摊铺:
水稳基层摊铺,根据试验段的实际摊铺情况,掌握好松铺厚度,将混合料按设计断面和松铺厚度均匀摊铺。
摊铺时混合料的含水量略高于最佳含水量0.5-1.0%,以补偿摊铺及碾压过程中的水分损失。
初压时及时找平,不采用贴薄层找平。
碾压:
混合料经摊铺和整形后,立即在全幅范围内进行碾压。
由两侧向中心碾压,轮迹要重叠,使每层均匀的压实到规定的密实度为止。
接缝处理:
当天两段有接缝时,搭接拌和;当天与第二天接缝处,采取上、下垂直接缝,上下两层的接缝处错开,当天摊铺的水泥稳定料保证全部压实。
机动车道的纵向接缝为垂直相接,下一幅施工前,用切割机将上一幅的接触面垂直切割,去除边缘松散料,上下两层的接缝处错开20cm左右。
碾压成形并验收合格后,在潮湿状态下养生7天,使强度达到要求。
7、水泥混凝土路面
本工程水泥混凝土面层机动车道厚22cm,28天抗弯拉强度≥5.0Mpa,分幅施工,板块划分严格按图纸所示划分,计划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机具施工,22cm厚采用22cm钢模板,以确保路面厚度满足要求。
水泥混凝土路面养生期较长,养生要求较高,施工时注重先后顺序的安排,以确保路面施工的连续性。
施工准备工作
⑴测量放样
根据设计图纸放出中心线及边线,在现场核对施工图砼分块线。
放样时为了保证曲线地段中线内外侧面车道砼块有较合理的划分,保持横向分块线与路线中心线垂直。
水泥砼面层施工工序表
序号
工序名称
序号
工 序名称
1
选择拌和场地
11
机械抹光
2
备料和混合料配合比调整
12
表面制毛(刻纹)
3
测量放样
13
机械锯缝
4
基层检验整修
14
折模
5
支立模板和安设钢筋(立杆和传立杆)
15
填缝
6
拌和砼
16
养护
7
运输砼
17
开放交通
8
摊铺砼
9
振捣砼
10
提浆、刮平
⑵安设模板
基层检验合格后,即可安设模板。
模板采用钢模,长度4m,数量配置满足两天工作量。
模板两侧用铁钎打入基层固定。
模板的顶面与混凝土板顶面齐平,并与设计高程一致,模板底面与基层顶面紧贴。
局部低洼处(空隙)用水泥砂浆铺平并充分捣实。
砼的拌合和运输
砼拌合由拌和站集中拌制,用砼运输车运到现场。
摊铺与振捣
⑴摊铺
砼由自卸运输车直接倒入安装好侧模的路槽内,人工找补均匀,如发现有离析现象,用铁锹翻拌。
⑵安放角隅和边缘钢筋
安放角隅钢筋时,先在安放钢筋的角隅处摊铺一层砼拌和物,摊铺高度比钢筋设计位置预加一定的沉落度。
角隅钢筋就位后,用砼拌和物压住。
安放边缘钢筋时,先沿边缘铺筑一条砼拌和物带,拍实至钢筋设置高度,然后安放边缘钢筋,在两端弯起处,用砼拌和物压住。
⑶振捣
摊铺好的砼,迅即用平板振捣器和插入式振倒器均匀地振捣。
振捣砼时,首先用插入式振捣器全面顺序振一次,同一位置不少于20s。
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并避免碰撞模板和钢筋,之后,再用平板振捣器全面振捣。
振捣时重叠10~20cm。
砼在全面振捣后,再用振动梁进一步拖拉振实并初步整平。
振动梁往返拖拉2~3遍,使表面泛浆,并赶出气泡。
振动梁移动的速度要缓慢而均匀,前进速度保持在1.2—1.5m/min。
对不平之外,以人工补填找平。
补填时用较细的混合料原浆,严禁用纯砂浆填补。
振动梁进行时,不允许中途停留。
最后再用平直的滚杠进一步滚揉表面,使表面进一步提浆并调匀。
如发现砼表面与模板仍有较大高差,重新补填找平,重新振滚平整。
最后挂线检查平整度,发现不符合之处进一步处理刮平,直至平整度符合要求为止。
表面整修和防滑处理
表面整修按设计要求和相关施工规范施工。
防滑处理采用硬刻槽的方法施工,硬刻槽机采用重型,一次刻槽最小宽度不小于500mm,刻槽时不掉边角,中途不抬起或改变方向。
当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40%后即进行刻槽施工,刻槽后及时冲洗路面并及时养护。
接缝施工
⑴纵缝
接缝处浇砼时同时埋入钢筋拉杆,施工缝的钢拉杆采用模板上设孔,立模后在浇砼之前将钢拉杆穿在孔内。
⑵横缝
缩缝
横向缩缝采用砼终凝后(砼抗压强度达到6.0~12Mpa)锯切,缝宽5mm,深4cm。
缩缝不设传力杆。
②胀缝
胀缝设传力杆,位置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设置,设置位置征得监理工程师同意后实施,胀缝采用预先设置好胀缝和传立支架,并预留好滑动空间,为保证胀缝施工的平整度以及施工的连续性,胀缝板以上的砼硬化后用切缝机按胀缝的宽度锯两条线,待填料时,将胀缝上部的砼凿去。
③施工缝
施工缝设于胀缝或缩缝处。
施工缝如设于缩缝处,板中增设传力杆与缝壁垂直。
⑶接缝填封
砼板养护期满后及时填封接缝。
填缝前保持缝内清洁,防止砂石等杂物掉入缝内。
填缝法采用灌注式。
养生及拆模
⑴养生
砼板的养生采用湿治养生的方法。
湿治养生由三个时期组成:
防护层润湿期、保证砼凝固的蓄能期和含水量逐渐降低不产生收缩应力的终结期。
湿润期用草袋(帘)等,在砼终凝后覆盖于板的表面,每天均匀洒水,保持潮湿状态,但洒水时不能有水流冲刷。
蓄能期内,每天对覆盖材料润湿2~3次;昼夜温差大时,砼板浇注3d内采取保温措施,防止砼板产生收缩裂缝。
终结期内,保证砼逐渐失水,与周围环境温度保持平衡。
砼板在养生期间和填缝前,禁止车辆通行,养生期满后将覆盖物清除,板面不留有痕迹。
⑵拆模
拆模时间根据气温和砼强度增长情况确定。
拆模仔细,不得损坏砼板的边、角,尽量保持模板完好。
拆模后不能立即开放交通,只有砼板达到设计强度时才允许开放交通。
当遇特殊情况需要提前开放交通时,砼板的强度需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上,其车辆荷载不得大于设计荷载。
8、人行道块料铺设
纽西兰地砖(包括盲道砖)铺设,厚60mm,铺设于石灰土底层+水稳基层上,粘结层为3cm厚1:
4水泥砂浆。
地砖花式、盲道砖位置按设计图纸进行,遇到树池、坡度按图纸规定施工。
块料铺设以侧石顶为准挂纵向与横向高程线,人行道块铺装,随时检查位置与高程。
铺砌时轻轻平放,用橡胶锤敲打稳定找平,但不得损伤边角。
铺好道砖检查稳固程度及面层平整度,发现道砖有活动现象时,立即整修。
在人行道内设置0.5米宽盲道,盲道中心线距离非机动车道外边缘1.5米。
盲道由导向块材和停步块材组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技术部分 施工设计方案 技术 部分 施工 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