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6第14讲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docx
- 文档编号:10450808
- 上传时间:2023-02-11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194.48KB
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6第14讲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docx
《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6第14讲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6第14讲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6第14讲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限时规范训练
(建议用时:
40分钟)
1.下图表示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和个体的从属关系。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乙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不再发生波动
C.丙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的
D.丁多样性的形成受无机环境影响
解析:
选D。
由图分析可知,甲表示个体,乙表示种群,丙表示群落,丁表示生态系统。
A项,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应该是种群(乙);B项,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后,种群数量会在K值附近上下波动;C项,群落应包括生态系统中所有的生物成分,即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D项,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共同进化的结果。
2.荔枝椿象吸食荔枝、龙眼等果树的嫩芽,造成果品减产失收。
平腹小蜂可把卵产在椿象的卵内,幼虫取食椿象的卵液,长大后的小蜂钻出卵壳,再次找到椿象重复上述过程。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平腹小蜂可从椿象的卵液中获取能量
B.荔枝椿象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次级消费者
C.平腹小蜂与荔枝椿象之间存在着反馈调节
D.平腹小蜂可以减少荔枝椿象对荔枝的伤害
解析:
选B。
平腹小蜂可把卵产在椿象的卵内,幼虫取食椿象的卵液,可见,平腹小蜂可从椿象的卵液中获取能量,故A正确;在生态系统中,以植物为食的生物属于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荔枝、龙眼等属于生产者,第一营养级,荔枝椿象吸食荔枝、龙眼等果树的嫩芽,属于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故B错误;平腹小蜂与荔枝椿象之间是寄生关系,当荔枝椿象数量增多时,平腹小蜂数量也会增多,而平腹小蜂数量的增多又会导致荔枝椿象数量减少,它们之间存在着反馈调节,故C正确;荔枝椿象吸食荔枝、龙眼等果树的嫩芽,造成果品减产失收,而平腹小蜂可以导致荔枝椿象数量减少,从而减少荔枝椿象对荔枝的伤害,故D正确。
3.如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所固定的能量是B、C的能量之和
B.若C增加1kg,则需要消耗A约42kg
C.B营养级的个体数量一定多于C的个体数量
D.若B的数量越多,则C获得的能量越少
解析:
选B。
图中A所固定的能量大于B、C的能量之和,因为自身呼吸作用还要消耗一部分能量;若C增加1kg,根据它们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4/25、3/20,则需要消耗A约42kg;B营养级的个体数量不一定多于C的个体数量,数量金字塔有倒置现象;一定范围内,若B的数量越多,则C获得的能量越多。
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害虫的天敌是拟水狼蛛,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B.基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
C.直接以低营养级的生物为食将消耗生态系统更多的能量
D.假设将水稻田里的杂草全部清除掉,稻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营养级数减少
解析:
选A。
种群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A正确;基因库越丰富,物种越不易被淘汰,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B错误;直接以低营养级的生物为食,食物链缩短,消耗的能量就少,C错误;将水稻田里的杂草全部清除掉,稻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营养级数不变,D错误。
5.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f表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
B.c、d、e共同组成生物群落
C.碳以有机物的形式由a流向b
D.图中a一定是自养生物
解析:
选B。
碳循环过程中仅在生产者和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之间存在双向箭头,根据图中箭头方向可以判断,f表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a表示生产者,a、b、c、d、e共同组成生物群落。
6.某相对封闭的陆地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共有五个种群(每个种群只占一个营养级),一年内输入各种群的能量数值如表所示:
种群
甲
乙
丙
丁
戊
能量(×102kJ/m2)
7
50
20
0.98
500
下列对表中数据做出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调查该生态系统中戊的种群密度时可采用目测估计法
B.当甲与丙无捕食关系时,相邻两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率为14%
C.甲的数量增加以后,会导致丙的数量减少,乙的数量增加
D.碳元素在该群落中主要以二氧化碳和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循环
解析:
选B。
该生态系统中戊为生产者,调查戊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样方法,目测估计法是统计物种丰富度的方法之一;当甲与丙无捕食关系时,食物链有两条,一条为戊→乙→甲→丁,一条为戊→丙,因此由戊到乙和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70/500)×100%=14%,由乙到甲的能量传递效率为(7/50)×100%=14%,由甲到丁的能量传递效率为(0.98/7)×100%=14%;由表格可知,甲与丙之间不构成捕食关系,当甲的数量增加时,会导致乙的数量减少,而丙的数量可能因能获得更多的食物戊而增加;群落内部碳元素主要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循环。
7.下图曲线Ⅰ、Ⅱ、Ⅲ分别表示某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在达到环境容纳量后所发生的三种可能变化,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因环境阻力的存在,该种群数量不能呈“J”型增长
B.曲线Ⅰ说明该种群栖息地可能受到轻度破坏
C.形成曲线Ⅱ后,若建立保护区可以提高该种群数量
D.形成曲线Ⅲ最可能的原因是该种群的天敌数量增多
解析:
选D。
在自然条件下,由于环境阻力的存在,该种群数量不会呈“J”型增长,A正确;由曲线Ⅰ可知,种群环境容纳量比原来略有减少,这说明该种群栖息地可能受到轻度破坏,B正确;形成曲线Ⅱ后,该种群数量减少,如果建立保护区,可以增加该种群的数量,C正确;形成曲线Ⅲ不可能是该种群的天敌数量增多,天敌多不会导致一个种群完全消失,D错误。
8.如图是人们设想的宇宙飞船生态系统模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①~⑤可表示航天员所需的食物、氧气和水等生活资源
B.飞船中的能量循环利用,使飞船生态系统保持长期稳定
C.分解罐中的微生物可将流入的排出物分解,为立体农业中的植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D.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差,需宇航员进行调控
解析:
选D。
①表示航天员呼吸释放的CO2,②③④可表示航天员所需食物、氧气和水等生活资源,⑤表示微生物将排出物分解成无机物,同时产生CO2,因而可以向立体农业中的植物提供无机盐和CO2,但不能为植物提供能量。
物质可以循环利用,但能量传递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因此需要吸收太阳能,才能使飞船生态系统保持长期稳定。
该人工生态系统涉及的生物种类较少,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差,需要航天员进行调控。
9.有成都“绿肺”之称的府南河河畔的活水公园是一人工湿地塘床生态系统,日处理污水300吨。
其核心部分包括6个植物塘和12个植物床,共同组成了三级植物塘、床系统。
污水为该系统中的植物提供必需的水和营养成分,促进植物生长的同时也净化了自己。
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A.活水公园的建造改变了群落演替的方向,不影响演替速度
B.三级植物塘、床系统植物不同,不能体现群落的结构
C.三级植物塘、床系统中的植物能直接吸收净化水质中的有机污染物
D.人工湿地塘床生态系统能净化水质,这属于间接价值
解析:
选D。
活水公园的建造改变了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三级植物塘、床系统中的植物不同,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三级植物塘、床系统中的植物不能直接吸收有机污染物;人工湿地塘床生态系统能净化水质,这属于生态系统的间接价值。
10.如图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请分析下列对“环境容纳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
A.曲线图中的环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最大承载能力
B.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Ⅰ、Ⅱ、Ⅲ
C.据图可知人类能改造环境,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纳量
D.现在的人口问题造成环境恶化,环境容纳量有下降的趋势
解析:
选C。
通过对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的分析,很容易发现Ⅰ曲线是最理想的,可以说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Ⅱ、Ⅲ曲线表示当人类的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时,环境就会对人类产生反作用,人类的数量会大幅度下降,特别是Ⅲ曲线表明的情况最严重。
11.如图所示为不同生态系统在相同的环境条件变化下,甲和乙两个生物群落所表现出来的反应。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生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高于乙生物群落的
B.甲和乙群落所在生态系统稳定性不同,生物种类完全不同
C.不同群落内部的负反馈调节维持着不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甲所在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弱,则其恢复力稳定性一定强
解析:
选C。
由图可知,在相同环境条件的影响下,甲生物群落的变化明显,说明其生物多样性较低,A错误;甲生物群落和乙生物群落对外界环境变化表现出的反应不同,说明它们所在的生态系统稳定性不同,但有些生物种类可能会相同,B错误;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基础,C正确;并非所有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都呈负相关关系,如北极苔原生态系统和荒漠生态系统其抵抗力稳定性低,恢复力稳定性也低,D错误。
12.为应对“垃圾围城”危机,很多省市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管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垃圾分类处理,实现了垃圾资源化和能量循环利用
B.微生物能分解垃圾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C.垃圾分类处理减轻了环境污染,提高了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此举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解析:
选A。
垃圾分类处理,实现了垃圾资源化,提高了能量利用率,但不能使能量循环利用,A项错误;微生物能分解垃圾,降低垃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提高了城
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说明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B、C项正确;垃圾分类处理可以将废物资源化,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D项正确。
13.如图所示为内蒙古大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每种生物后括号中的数字分别为个体数和个体的平均重量。
请回答:
(1)苍鹰共占据________个营养级,蜥蜴与苍鹰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
(2)内蒙古大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___________流动的,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原因是_________(写出1条)。
(3)当草原返青时,“绿色”为兔子等植食性动物提供可采食的信息,兔子能根据狐狸的气味躲避猎捕。
这说明信息能________________。
(4)草原管理上,采用轮牧或限制放牧量,这主要是提高________稳定性。
解析:
(1)根据题图可知,苍鹰处于第三和第四营养级,蜥蜴与苍鹰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竞争。
(2)内蒙古大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原因:
各营养级的生物都会因呼吸作用消耗相当一部分能量(热能);各营养级总有一部分能量未被下一营养级生物所利用;少部分能量随着残枝败叶或遗体等直接传递给分解者。
(3)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采用轮牧或限制放牧量,能够增强草原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
答案:
(1)2 捕食、竞争
(2)食物链和食物网 呼吸作用消耗相当一部分能量;各营养级总有一部分能量未被下一营养级生物所利用;少部分能量随着残枝败叶或遗体等直接传递给分解者(任写1条即可)
(3)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抵抗力
必考大题提升练(五)
(建议用时:
45分钟)
1.某生态系统仅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形成一定的营养结构,下表列出了各种群同化的能量。
下图1表示有关种群乙的能量变化,其中①~⑦表示能量值的多少。
图2是种群乙在10年内种群数量变化的情况,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上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
种群
甲
乙
丙
丁
戊
同化能量
1.1×108
2×107
1.4×109
9×107
3.4×106
(1)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____________。
(2)种群乙是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甲的数量减少,戊的数量______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3)图1中________(数字)=2×107,C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4)图2中________点的种群年龄组成是衰退型。
(5)乙种群中雌雄个体通过气味相互识别,这属于信息传递,说明________离不开信息传递。
解析:
(1)能量随食物链流动时逐级递减,传递效率为10%~20%;分析表中数值可知,含能量最多的丙是生产者,甲与丁所含能量接近,两者能量之和约为丙的10%,所以甲与丁均属于第二营养级;同理可分析出乙为第三营养级,戊为第四营养级,可据此画出食物网。
(2)根据食物网可知,若甲的数量减少,乙通过丁补充能量因而数量基本不变,所以戊的数量也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3)图1表示有关种群乙的能量变化,其中①~⑦表示能量值的多少,结合表中的数值可知,②同化量=①摄入量-⑦粪便量,即②同化量=2×107;C表示乙生物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4)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上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图2中c、d点的λ值小于1,此时种群年龄组成是衰退型。
(5)乙种群中雌雄个体通过气味相互识别,说明种群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
甲
答案:
(1)丙乙戊
(2)第三营养级 不会丁
(3)②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4)c、d
(5)种群繁衍
2.如图甲表示某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和部分物质流。
图乙表示某种群迁入该生态系统一定时间内λ值和时间的关系。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甲分析,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主要是通过________过程进入生物群落,图中“”表示生态系统的________;生态系统中能量是不能循环流动的,原因是________不能被生物体用于合成有机物。
(2)由图乙可知,该种群在第________年时,达到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
当种群在第10~30年时期内,种内斗争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
若要保护该物种,最好的保护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西双版纳的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力弱。
若此草原正向着森林群落演替,在演替过程中,群落利用____________的能力显著提高了。
(4)在该生态系统中发现了一种抗逆基因。
若将其用于培育优良的作物新品种,则利用了其________价值。
(5)草原上狮子与羚羊可根据对方的气味进行猎捕和躲避猎捕,说明________能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解析:
生态系统中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主要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
图甲中实线箭头表示物质流,虚线箭头代表能量流,由于每个营养级释放的热能是不能再利用的,因而能量的流动是不循环的。
图乙中的λ-1表示种群增长率,λ-1=0时,即图中的第40年时,种群增长率=0,种群数量达到K值;第10~30年时期内,种群增长率下降,但数量仍在增加,因而种内斗争逐渐增强。
保护物种的最好措施是就地保护。
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比森林生态系统少,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弱,抵抗力稳定性较低。
草原向着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能力提高;将抗逆基因用于培育优良的作物新品种利用的是其直接价值。
草原上狮子与羚羊可根据对方的气味进行猎捕和躲避猎捕,这是化学信息,说明化学信息(信息传递)能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答案:
(1)光合作用 能量流 热能
(2)40 逐渐增强 就地保护
(3)低 自我调节 阳光等环境资源
(4)直接 (5)化学信息
3.“水稻杀手”福寿螺喜食水稻幼嫩部分,是我国16种危害最大的外来物种之一,我国创建出如图1的稻鸭绿色农业生产模式;图2为该生产模式中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A、B、C、D是丙中关系密切的四种生物及其生物量所占的比例。
请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1中所含内容与完整的生态系统相比,缺少的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中的生物对应图2中的________,图2中的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在①③过程中碳以________的形式进行循环。
(3)图1中占有两个营养级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鸭子与稻飞虱能根据对方的行为信息特征作出反应.这说明信息传递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4)若图1中线虫粪便中的能量为M,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R,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为N,则该线虫的同化量可表示为________。
(5)若福寿螺取食水稻的比例由3/4调整到1/4,福寿螺增加1kg体重,设福寿螺和田螺的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从理论上分析,微藻比原来多消耗________kg。
(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
(6)科研人员在该生态系统中引入中华鳖,可大量捕食福寿螺的成体和卵块,鳖和水稻生活在一起,鳖也可以吃掉稻叶上的草籽、害虫等,对水稻来说不需要除草、施肥和用药。
由此推测,鳖处于第____________________营养级。
从生态学原理上分析。
这种做法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营养结构,图1中含有生产者、消费者,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由图2可知甲是CO2库,乙是生产者,丙是消费者,丁是分解者,因此图1中的生物对应图2中的乙、丙,图2中的①是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①③过程中碳以CO2的形式循环。
(3)信息传递可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同化量=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等。
(5)福寿螺取食水稻的比例为3/4时,则取食微藻的比例为1/4,设福寿螺增加1kg体重需微藻的质量为xkg,则1/4kg=x×20%×20%,x=6.25kg;同理求出福寿螺取食水稻的比例为1/4时,需微藻的质量为18.75kg,微藻比原来多消耗18.75-6.25=12.5kg。
(6)鳖可捕食福寿螺又可吃草籽、害虫,因此引入之后可减少农药使用,防止环境污染。
答案: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 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乙、丙 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 二氧化碳 (3)鸭子和福寿螺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N+R (5)12.5 (6)二、三、四 能量多级利用,防止环境污染
4.人为将城市内湖湿地与半自然果林镶嵌交混处建成复合湿地生态系统。
科学家对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问题:
注:
图中数字为能量值,单位为J/(cm2·a)。
(1)半自然果林树种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该生态系统中群落的演替方式是________。
(2)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植食性动物的粪便量属于________(填“生产者”或“植食性动物”)的同化量。
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2位)。
若调查一个人工鱼塘生态系统,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除了生产者固定的能量,还有________________。
(3)太阳能的不断输入是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实现的基础。
当复合湿地生态系统在受到轻度污染后,能够迅速恢复,这是通过________调节机制来实现的。
解析:
(1)半自然果林树种都是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都属于第一营养级,它们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人为将城市内湖湿地与半自然果林镶嵌交混处建成复合湿地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中群落的演替方式是次生演替。
(2)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即2.30×107J/(cm2·a)。
植食性动物的粪便量属于生产者同化量的一部分。
由生产者流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为3.27×105-1.31×105=1.96×105J/(cm2·a),所以二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96×105)÷(2.30×107)×100%≈0.85%。
流经人工鱼塘生态系统的总能量除了生产者固定的能量,还有人工投放饲料中的能量。
(3)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太阳能的不断输入是该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这三大功能实现的基础。
当复合湿地生态系统在受到轻度污染后,能够迅速恢复,这是通过负反馈调节来实现的。
答案:
(1)竞争 次生演替
(2)2.30×107J/(cm2·a) 生产者 0.85 人工投放饲料中的能量 (3)物质循环 信息传递 负反馈
5.图1为某地自然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①~⑧代表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1)图1中所有生物共同组成一个________,①~⑧中代表同一生理过程的是________。
(2)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主要以________形式进行循环。
(3)若将该生态系统没有的狼引入该生态系统,将可能造成该地区________减少,请在如下图2坐标系中画出狼数量的变化曲线。
若要调查狼的种群密度,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4)狼被引入该生态系统后,建立了如图3所示的食物关系,则狼与野狗属于________关系。
(5)人类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调查研究,其意义:
一是______________,二是还可帮助人类建立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解析:
(1)同一区域生活的所有生物组成生物群落,①~⑧分别表示光合作用(主要)、呼吸作用、生产者的部分能量流入分解者、生产者的部分能量流入下一营养级、化石燃料燃烧、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消费者的部分能量流入分解者,其中②⑥⑦代表同一生理过程。
(2)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主要以CO2形式进行循环。
(3)将狼引入该生态系统将可能造成该地区生物多样性减少,因为该地区可能缺乏狼的天敌。
由于环境条件是有限的,所以狼的种群数量变化呈“S”型曲线。
狼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调查狼的种群密度应采用的方法是标志重捕法。
(5)人类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调查研究,其意义:
一是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二是还可帮助人类建立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答案:
(1)生物群落 ②⑥⑦
(2)CO2
(3)生物多样性 见下图 标志重捕法
(4)捕食、竞争
(5)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6.下列图一表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组成成分,A、B、C、D是乙中的四种生物;图二中,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正常范围,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x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
(1)写出图一中存在的食物链(网):
________。
(2)图一中B和D之间传递的信息种类可能有________。
(3)已知在某一阶段由于某种原因造成了图一中生物C的灭绝:
①其他生物数量发生较大波动后才逐渐趋于稳定,原因是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能力较弱。
②请用箭头和文字(字母)表示此时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途径(生物的呼吸耗能不做要求)________。
(4)若该生态系统用a表示,由图二可知,对生态系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届高三 生物 二轮 复习 部分 专题 14 生态系统 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