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二单元 习作人教部编版.docx
- 文档编号:10449960
- 上传时间:2023-02-11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58.76KB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二单元 习作人教部编版.docx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二单元 习作人教部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二单元 习作人教部编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二单元习作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二单元习作(人教部编版)
习作多彩的活动
活动分析
本次习作的内容是记一次活动,要求学生写自己参与的一次活动,和同学分享活动经历。
教材主要由引语、图片、习作内容和习作指导构成。
引语和图片的主要目的是划定习作选材范围,所有的文体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均可以成为本次的写作对象,这样可以让学生快速判定本次习作的写作对象。
习作内容进一步明确是写“一次活动”,不要写成多次活动。
习作指导则从作文的具体内容、习作重点、写作技巧和修改习作等方面做了详细的提示和要求,以帮助学生创作出一篇完整、精彩的习作。
在学生的生活经历中,参与的活动并不少,有学校的、班级的,也有小组或个人的,因此习作的素材并不难找,难的是要写出活动氛围,写出真情实感,这也是本次教学设计需要着重注意的地方。
教学目标
1.能完整地叙述自己参与过的一次活动,写清楚活动的场面,注意点面结合。
2.能写清楚自己参与活动的想法、感受、心情。
3.学习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
重点难点
1.能写清楚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的相关信息。
2.做到详略得当,中心(感受)突出;既要关注整个场景,也要抓住细节进行描写。
3.学习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
教学准备
教师:
1.多媒体课件。
2.搜集班级曾经参与活动的图片。
学生:
回忆曾经参与过的活动,写下活动名称,有条件的可以准备当时的照片或视频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出主题
1.展示学生活动的图片,激起学生对活动的回忆。
导语:
大家看看这些照片,是不是很眼熟?
这几张照片中大家笑得可真开心,而这一张照片中大家的表情看起来可真严肃。
再看看这张,这位哭得稀里哗啦的同学又是谁呀?
看着这些照片,老师仿佛又回到了那些精彩的活动中去,你们呢?
2.引导学生体会照片中的情感,导入课题。
过渡:
很好,看来大家对之前参与的活动都记忆犹新,感触深刻呀。
那么,这堂写活动的作文课相信大家都能畅所欲言了吧!
二、拓展思路,确定写法
1.点名学生说一说这学期或小学阶段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活动。
2.归纳、总结学生发言。
体育竞技类:
拔河、跳绳、接力赛、乒乓球……
文艺表演类:
合唱、课本剧表演、集体舞……
公益慈善类:
看望老人、植树、校园清洁、爱心助学……
民俗活动类:
包粽子、写春联、踏青、看灯会……
校园活动类:
开学典礼、课间操、校运动会……
3.点名学生总结活动收获(即确定文章中心)。
预设:
参与一次活动,必然会产生很多想法和感受,也会从中得到不少收获。
这些收获或许是增加了一种新的生命体验;或许是锻炼了某种能力,展示了自我风采;或许是走进他人,了解了陌生世界;或许是汲取了文化营养,开阔了眼界;或许是放飞心灵,体会快乐人生,等等。
多多引导学生体会活动中和活动后的感触,明白参与这些活动的深层意义。
4.引导学生明确写作重点和写作技巧。
(1)确定写作内容和写作重点。
明确:
教材中已经明确交代了本次习作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将这些问题的答案一一写明,就可以初步组成一篇文章的框架。
但是,作为一篇写活动的文章,其目的必然是让读者感受活动的氛围,阐述作者的收获。
因此,所有与之相关的内容均应作为写作重点,即须写清楚活动最精彩之处,写清楚活动过程中的什么内容让自己感受最为强烈(一般为活动的高潮部分),写清楚活动带给自己的启发。
(2)掌握记叙活动写作技巧。
明确:
写作顺序和场面描写应注意哪些方面,教师可以结合学过的课文进行点拨式指导。
一般而言,可以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依次叙述活动的全过程,也可以采用倒叙的手法,把活动的结果或活动中某个重要场面提到开头,再回顾活动的起因和经过。
写活动就离不开场面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和心理是描写的重点,要从细节出发,营造出活动的氛围,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此外,环境描写和恰当的修辞手法可以让作文增色不少。
三、总结素材,完成初稿
1.学生翻看自己准备的资料,回忆当时的所见所闻,确定写作对象。
过渡:
关于本次习作的写作内容和写作技巧相信大家都有了初步的印象,现在应该迫不及待地想要动笔了吧。
请大家翻看自己准备的资料,回想一下那些活动经历,其中让你记忆最深刻的是哪一次呢?
把这次活动的过程记录下来吧!
2.学生相互交流自己印象最深的活动,说一说活动的过程和记忆深刻的细节。
预设:
学生可能有好几个选择,必须明确出唯一一个作为本次习作的写作对象。
3.点名学生说说自己想写的事,教师指导学生把活动过程说清楚,引导他们说出为什么会印象深刻,从而明确活动的感受和想法。
4.完成初稿。
学生根据交流的内容,列出习作提纲,把活动过程完整地记录下来,形成作文。
5.教师巡视,注意个别辅导。
四、点评习作,修改誊写
1.出示几篇典型的习作初稿,师生集体修改。
评议重点:
(1)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明白;
(2)场面描写是否生动;(3)想法感受是否深刻,情感的抒发是否水到渠成;(4)有哪些优点可以借鉴。
2.学生自己尝试修改习作,注意使用修改符号。
修改重点:
(1)标题应在符合要求的条件下新颖有趣;
(2)改正错别字和用错的标点;(3)改正不通顺的语句;(4)对内容进行增删调整。
小学阶段常用的修改符号:
(1)改正号:
(2)删除号:
(3)增补号:
(4)对调号:
(5)转移号:
3.小组间交流习作,互相修改评分。
4.小组推选佳作进行朗读展示,教师点评。
点评重点:
(1)过程叙述完整;
(2)内容具体,重点突出;(3)场面描写生动,情感真挚;(4)标题、开头、结尾精彩。
【优秀习作】
记一次有意义的义卖活动
时光如流水一般,冲刷着我的记忆,有些事早已褪色,但唯有一件事让我至今也难以忘怀,那就是学校开展的“爱心大义卖”活动。
①
记得那是“六一”儿童节的前一天下午,老师布置了一项特殊作业——回家整理自己的玩具、文具和书籍,并挑选其中一些标上合适的价格,明天拿到学校来卖,卖来的钱捐给灾区的小朋友。
同学们听了,个个兴奋不已。
放学回到家,我就开始翻箱倒柜,大肆搜寻自己的玩具,精心挑选了几件标上价格,等待第二天义卖活动的到来。
②
第二天,我带着自己的“商品”来到学校,只见操场上彩旗飘扬,热闹非凡,还拉上了“爱心大义卖”的横幅,简直像个大市场。
“市场”上的“商品”真多,有芭比娃娃、变形金刚、铅笔盒、套装尺子,《淘气包马小跳》《百科全书》……,真是应有尽有,看得人眼花缭乱。
我迫不及待地找了一个摊位,把义卖的“商品”摆了出来。
③
不一会儿,我左右两边的几个摊位都围满了“顾客”,我却门庭冷落,连个问价的人都没有,这可怎么办呀?
这时,一阵吆喝声传入我的耳朵里:
“走过路过,机会不能错过哟——”循声望去,那不是我们班的李小小吗?
还真像个小商人,不愧是生意人的后代(他爸妈就是做生意的)!
看来,我得学学他。
我清了清嗓子,张张嘴,可怎么也叫不出来。
试了好几次,我终于鼓足勇气,大声叫了起来:
“快来买哟,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要买好产品这里来!
”没想到,我这一吆喝,还真吸引了不少“顾客”。
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问:
“这个玩具多少钱?
”“这个便宜点啦,好不好?
”“把那个拿给我看看,好吗?
”可真是忙得我不亦乐乎。
就这样,我手中的“商品”终于卖得一干二净。
整理好摊位,我仔细数了数,总共卖了25元,哈,还真不少!
我怀揣着自己辛苦得来的劳动成果,走向捐款箱,郑重地投下了自己的一份心意。
④
这次义卖活动可真有意义!
它不仅仅是一次爱心活动,而且还锻炼了我的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更让我尝到了成功后的喜悦!
⑤
句段赏析
①采用倒叙手法开篇,点明本文写作对象。
②简单交代了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③描述热闹的活动场面,营造氛围。
④这段是文章的重点,详细描写了“我”的“商品”是如何从无人问津到反响热烈的。
描写细致,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都恰到好处,尤其是详细刻画了“我”的内心活动。
⑤结尾点题,总结活动的意义,升华文章中心。
总评:
本文记录了一次学校组织的义卖活动,从义卖活动的准备工作到义卖过程,再到义卖结束后的感受都写得非常清楚。
文章详细刻画了“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将自己的“商品”推销出去,并将个人的心情穿插其中,写得细腻而真实。
最后的感想贴合事实,具有说服力,可以体会到作者为何会对这次义卖活动难以忘怀。
5.引导学生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誊写习作。
五、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总结:
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也让我们的身心得到了锻炼,它们能帮助我们成为一个更健全、更有追求的人。
通过本次习作,大家是不是又重新获得了心灵上的熏陶和洗礼呢?
希望大家能够谨记活动带给我们成长上的益处,不断提升自我。
本次的习作课堂,大家的表现让老师很欣慰。
正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次的作文练习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希望大家能够保持这种学习的热情,多多努力,争取在今后的学习中创造更多的成功。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人教部编版)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本单元课文中场面描写的作用,交流自己在平时阅读中读到过的场面描写和自己在习作中是怎样进行场面描写的。
2.体会句子中反复使用的字词的表达效果。
3.学习不用“说”字来描写人物的语言。
4.指导书写,注意行款整齐、布局合理、书写正确,养成自我检视的好习惯。
5.积累关于爱国情怀的古诗文名句。
重点难点
1.掌握场面描写的特点、写法,并会交流、会运用。
2.体会反复的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
3.体会古诗文名句中的爱国情怀。
课时安排
2课时
1.交流本单元课文中的场面描写,体会场面描写的作用;交流自己读过的、写过的场面描写。
2.学习欣赏书法作品,提高书写能力。
1.掌握场面描写的特点和写作方法。
2.掌握硬笔书写的注意事项,提高书写能力。
一、交流平台
1.师生简单交流,课件出示课文中含有相关内容的语段,唤醒回忆。
导语:
在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几篇饱含着爱国情怀的课文,其中那些或震撼人心的战争场面,或令人心潮澎湃的热闹场面,或让人肃穆庄重的宏大场面,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先给大家看一段我喜欢的场面描写,大家可以先读一读,然后再说说这段文字有什么特点。
(出示课件)
阅兵式完毕,已经是傍晚的时候。
天安门广场上的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支礼花陆续射入天空。
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
群众游行就在这时候开始,游行队伍分东西两个方向出发,他们擎着灯,舞着火把,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中央人民政府万岁!
”他们一队一队按照次序走,走过正对天安门的白石桥前,就举起灯笼火把,高声欢呼“毛主席万岁!
”“毛主席万岁!
”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
”“同志们万岁!
”
明确:
这是开国大典上的一个场面。
空中礼花绽放,地上人潮涌动,人民群众在高声欢呼,整个天安门广场一片沸腾。
其中特别突出了毛主席的活动,是构成这个特定的喜庆场面中的重点。
2.学生在本单元课文中标一标,读一读自己喜欢的场面描写的相关语段。
3.学生自主交流。
示例一:
《狼牙山五壮士》片段: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
“同志们!
用石头砸!
”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生1:
这段文字生动地介绍了五位壮士在班长的沉着指挥下英勇杀敌的场景。
场面描写非常精彩,其中又突出描写了班长马宝玉,着重描写了他的动作、语言,展示了他的英勇、有智慧。
我觉得这也是一种点面结合的手法。
示例二:
《开国大典》片段:
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
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五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
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
生2:
这段描写阅兵式场面的文字我特别喜欢,仿佛把我带到开国大典的阅兵式现场。
从整体的描写来看,阅兵式庄严、有序、整齐、壮观,但里面有些细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比如整个阅兵队伍中,战士们挺着胸膛,像钢铁战士,写出了我们的战士英姿飒爽;骑兵师的马训练有素,五匹马并行,竟然能动作完全一致,可见为了这次阅兵,所有人,包括马匹一定经过了非常艰苦的训练。
生3补充:
我还注意到了一个细节,就是这些队伍虽然分属的部队不同,但他们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太令人震撼了!
4.教师点评,拓展交流。
过渡:
同学们说得都不错,大家列举的那些场面之所以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就在于它们都运用了精彩的场面描写。
现在我们先一起来看几个词语,考考大家能否通过这些词语判断出描写的是哪些场面。
之后我们再一起看一个作文片段,大家讨论一下这个片段是怎么把场面写精彩的。
(1)课件出示词语。
看看下面的几组词,你能联想到什么场面?
①哨声一响拼抢激烈运球过人三分球(篮球比赛)
②动人的旋律静静地欣赏陶醉其中(音乐会)
③眼花缭乱震耳欲聋五彩缤纷仿佛是白天(放烟花)
④花的海洋人头攒动叫卖声赞叹不已(逛花市)
(2)课件出示片段。
读下面的片段,找出场面描写中的点与面。
接下来,各项比赛开始了,你看男同学精神抖擞,女同学英姿飒爽。
跳远的同学猛跑几步,脚用力一蹬,身子一弓,向前一跃,像猛虎扑食一样腾空而起,然后轻轻地落到松软的沙坑里。
跳高的同学信心十足地站在起跑线上,只见他摆动双臂,飞快地跑到横杆前,腾空一跃,像展翅飞翔的海燕,又像凌空翱翔的雄鹰,只听“唰”的一声,飞过栏杆,稳稳地落入沙坑,运动场上响起一片掌声。
明确:
第一句是场面描写中的“面”,概括了同学们的精神面貌。
后面两句对跳远的同学和跳高的同学的描写是“点”,重点描写了他们的表现。
5.交流、总结写好场面描写的要点。
(1)要交代清楚场面的背景。
如,活动场面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等,这样人们才能知道场面是在怎样的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中发生的。
(2)要写出气氛。
气氛是人在一定环境中看到的景象或感觉到的一种情绪或感情。
无论什么场面都会有气氛,如庆祝场面有欢乐的气氛、比赛场面有紧张的气氛、送别场面有难舍难分的气氛等。
要写出场面应有的气氛,使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3)要在写好总体的基础上写具体。
写场面时,要对场面进行总体概括,使读者对总体面貌有所了解,这就是对面的描写。
但场面描写也应该有重点,对重点部分要写详细、写具体,这就是对点的描写。
(4)要有顺序。
场面是由人、事、景、物组合起来的综合画面,不可能用几笔就同时都写出来。
因此,写场面时要安排好先后的顺序。
一般来说,场面描写可以按照由面到点来安排顺序。
比如,描写庆祝教师节的场面,可以先写欢庆活动的总体气氛,勾勒“面”的情况,然后分别写老师、同学的表现。
这样就能点面结合、条理清楚。
当然也可以按时间顺序来写。
二、书写提示
1.教师出示几件硬笔书法作品(横写式和竖写式),师生共同欣赏。
过渡:
同学们,我们有“字如其人”“见字如面”的说法,可见写出一手好字不仅能体现出自己的精神面貌,也能给人留下好的印象。
我们要想写出像这样优秀的书法作品,还得在以后多加练习。
但是怎样才能把字写好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把字写得整齐、规范,写出书法作品的感觉。
2.学生仔细观察课本上的书法作品,交流书写注意事项。
(1)明确硬笔书法作品的常见格式要求。
①横写式:
如果正文为现代文(诗歌除外),则首行起首字宜错开两字书写,每行左(除首行)与右的临界字应在同一竖直线上。
②竖写式:
多为齐天齐地格式,即正文各行起首字在同一直线上,各行尾字在同一直线上,标点符号占一字。
③落款:
无论是横写式还是竖写式,落款文字都尽量不要超过正文首尾,或与之相齐。
落款的字体要略小于正文,以显构图上的和谐。
(2)明确书写要求。
①注意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行款是指字与字之间的有机联系。
第一字的末笔与第二字的起笔,第一行的末笔与第二行的起笔,虽不一定相连,但笔意贯通,看上去一气呵成,而不是各管各的,用互不相干的每个单字硬凑成文。
这就叫“行款”。
不论楷书、行书、草书、隶书都要讲究行款,这样,一篇字才能看起来很生动、完整,而不会给人勉强凑成的感觉。
②书写要正确,不出现错别字和不规范的汉字。
3.学生根据交流内容,开始书写作品。
(1)从本单元课文中摘抄一段自己喜欢的文字,或者抄写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
(2)可以适当添加花边等美化自己的作品。
4.以小组为单位,评出组内的优秀作品。
5.举办书写作品展览会。
将小组推荐的书写作品粘贴到黑板上或墙报上,供同学们欣赏、评析。
6.师生共同选出最佳书写作品,给予鼓励。
三、课堂回顾
1.教师适当总结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小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交流了课文中、课外阅读中、习作中涉及的场面描写。
场面描写是描写活动场景的重要写法,而活动就无处不在,比如我们每周一升国旗的场景,每天做操的场景,菜市场、花市、运动会等场景,所以我们要掌握场面描写的方法,这样才能把习作中的场面写得更加生动。
另外,我们也开展了一次书写作品展览会,看到其他同学优秀的书写作品,大家是不是心痒痒呢?
那就要多练习哦!
练习书写也不能蛮练,要掌握技巧。
书法虽无捷径,但掌握了书写技巧还是能起到很大帮助的。
大家要把字写得更工整、更漂亮哦!
2.拓展积累。
(1)摘抄其他文章中精彩的场面描写语句。
(2)提高书写水平,每日一练,不在字多,而讲究行款、布局和构字。
1.体会句子中反复使用的一些语句的表达效果。
2.学会不用“说”字来表达人物的语言。
3.学习几句关于爱国情怀的古诗文名句。
1.结合语境,感受反复这一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2.掌握其他一些表示“说”的词语,学会用人物神态和行为去“说”。
3.结合时代背景,感受诗文中蕴含的爱国情怀。
一、词句段运用
(1)
1.指名读课本中的例句,注意加点的部分,交流这样写的好处。
交流示例:
生1:
我读“只听见”的时候声音不敢太大,速度不敢太快,仿佛也不想打乱这肃静的氛围。
这两个“只听见”起到了强调的作用,突出了升旗鸣炮的时候“全场肃静”的氛围。
在这个庄严的时候,人们屏气凝神,没有任何喧哗。
生2:
我从两个“是那么”中读出了作者由衷的赞美之情。
“是那么”在这里表示程度,这个词语反复运用,突出表现了草原上的空气与众不同的特点。
师小结:
同学们说得真好!
不仅说出了读这个词时给自己的感觉,也体会出了在句子中重复使用词语的作用。
这里的词语重复,准确地说是“反复”,是一种修辞手法,即有意重复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以达到突出某种感情、强调某个意思、加深读者印象的目的。
2.课件出示诗歌《乡愁四韵》,体会“反复”的作用。
乡愁四韵
余光中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血一样的海棠红/沸血的烧痛/是乡愁的烧痛/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信一样的雪花白/家信的等待/是乡愁的等待/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母亲一样的腊梅香/母亲的芬芳/是乡愁的芬芳/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1)指名找出诗中重复的句子和词语。
(按每一小节来说)
(2)教师点拨小结。
教师:
《乡愁四韵》可以看作是一首用文字写成的乐曲。
它每一小节诗的首尾呼应,小节内又重复使用某些字词,如第一小节中的“长江水”“滋味”,第二节诗中的“海棠红”“烧痛”等,使得每一个诗节都像是一个独立的“乐段”。
四个“乐段”之间结构非常相似,这些相似的“乐段”反复演奏,形成了回环复沓、一唱三叹的音乐节奏,使主题思想得以不断深化,从而产生了荡气回肠的艺术效果。
3.引导学生去找找所学课文中使用反复修辞手法的句子或语段,更深地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二、词句段运用
(2)
1.学生读课本上的例句,交流发现。
明确:
第一、二句分别用其他词语代替了“说”;第三、四句根本没有表示“说”的词语,而用了人物的行为和神态去“说”。
2.课件出示“说”字大家庭,学生读一读,可以补充。
一个字:
讲、问、答、喊、嚷、吼、曰、论、叫……
两个字:
商议、赞叹、责备、告诉、数落、质问、回答、探讨、请教……
三个字:
打圆场、咬耳朵……
四个字:
窃窃私语、自言自语、喃喃自语、交头接耳、异口同声……
过渡:
同学们,大家想想自己写作文时,写到某人说话时,是不是经常用到“说”字?
这样可太平淡了。
看看我们刚刚读过的这些字词,“说”字竟然可以用这么多字来代替,我们的汉字可真是博大精深啊!
3.学生试着用上面出示的词语进行对话描写,注意不要使用“说”字。
示例:
“救命啊!
老爸要抓住我啦!
”我大叫。
看着舞台上精彩的演出,观众们忍不住赞叹:
“太美了!
”
“你们俩就不要再吵了,只是一场小误会嘛!
”学习委员赶忙上前打圆场。
“这是怎么回事?
我怎么又走到这儿来了?
”我自言自语。
4.学会用人物的行为和神态去“说”。
(1)巧用伴随语言的行为动作。
明确:
生活中每个人说话时的体态动作都带有鲜明的个性特点,既展示人物语言,又展示人物说话时的细小动作,二者搭配使用,能使人听其言、观其行、会其意。
示例:
“站住!
作业写完了吗,就想出去玩?
”爸爸往门口一横,一把抓住了他。
他一蹦三尺高:
“我们赢啦!
我们赢啦!
”
(2)巧用伴随语言的神态。
明确:
我们每个人说话时的表情神态并不相同,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时候说话的表情神态也不相同,所以用神态去“说”,一个鲜活的形象就会呈现在我们面前。
示例:
老妈皱着眉头:
“你怎么会连这个也错啊,是不会呢,还是粗心大意呢?
”
我低着头,心里就像揣着一只兔子一样忐忑不安:
“花瓶是我打破的。
”
5.教师小结,学生试写人物说话。
小结:
好的人物语言,不只能听到声音,还能看到动作、表情以及肢体上的语言。
人的表情很丰富,喜、怒、哀、乐、惊等;人的动作更多,就单单一个脚下动作就可以说走、跑、跳、跺。
所以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要不断丰富我们的语言积累,在大量增加词汇量的基础上再来写好人物对话,这样,人物的对话才会更丰满。
三、日积月累
1.读诗文,懂意思。
学生把课本上的句子读正确、读通顺,了解文字的出处与句意。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出自诸葛亮的《后出师表》。
意思是:
(我一定)勤勤恳恳,不辞劳苦,为国家大事贡献我全部的心力,一直到死为止。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出自曹植的《白马篇》。
意思是:
为了解除国难献身,把死亡看作回家一样。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出自宋朝李纲之口。
意思是:
老祖宗的疆土,应该用生命来守卫,哪怕一丁点都不可让给外人。
“位卑未敢忘忧国。
”出自陆游的《病起书怀》。
意思是:
即使官位卑微,我也不敢忘记为国为民担忧。
2.明背景,悟情感。
(1)教师简单提及诸葛亮、曹植、李纲、陆游生活的时代背景。
◆三国时期,蜀主刘备死后,后主刘禅继位,把国内的军政大权交给诸葛亮处理。
诸葛亮一面联吴伐魏,南征孟获,积极准备北伐,在最后一次北伐前夕给刘禅写《后出师表》明示自己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志向。
诸葛亮去世后,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曹植也生活在三国时期。
他虽是曹操的儿子,也有政治上的雄心壮志,却不受重用,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只有在文学中才能施展其才华,抒发其壮志报国的豪情。
他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
◆李纲是宋代抗金名臣。
北宋末年,北方少数民族进犯,昏庸无能的宋徽宗仓促让位钦宗,慌忙出逃镇江。
李纲竭力反对南逃,主张坚决抵抗。
李纲奏言宋钦宗:
“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二单元 习作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 上册 语文教案 第二 单元 习作 人教部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