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北京市一零一中学届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
- 文档编号:10444025
- 上传时间:2023-02-11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38.35KB
全国百强校北京市一零一中学届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
《全国百强校北京市一零一中学届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百强校北京市一零一中学届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百强校北京市一零一中学届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
【全国百强校】北京市一零一中学2021-2021学年届九年级5月月考语文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1.基础运用
①胡杨林,看与不看,她就站在这里!
镜头已把我们带到另一个国度,唯一的语言就是心灵,就是在澄澈的心灵里构建起的光线和角度的王国。
额济纳,便是这个“王国”的乐土,我已无法形容额济纳的美了,美的那么从容、那么傲岸、那么刚柔相济。
当她映入眼帘的那一刻起,不用再想起什么名言、诗句,我已经(甲)在她坚强而慈爱,决绝而坦荡的怀里。
亘()古一瞬,我只能说,今生与你相视凝眸()是我的幸运。
叶儿是树的手掌。
我们早已神交已久,你伸出无数热情的“手”,欢迎我的到来。
刹那间,似佛心禅意,(乙)了你的表白——诠释和发现美的历程是生命的最高价值。
②胡杨林,看与不看,她就站在那里!
或许,你看过无数名家拍过的胡杨林;或许,你读过许多zhuàn()写胡杨林的大作。
但是,你若没有来过,(A)。
说起额济纳,不能不说到居延,居延是额济纳之根、额济纳之魂。
据史载,居延海在汉唐时期烟波浩渺、水草丰美。
唐代大诗人王维曾zhù()足湖畔,并写下了著名的《塞上作》: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
③今日,我来到了真正的“弱水”,看到的居延海已经是一个不大的水泊。
我的居廷啊,你是否要为达来呼布流尽最后一滴血、最后一滴泪!
(B),也许人生就是在悲欣交集中不断行进。
(1)请给文段①中加点的两个字注音。
亘(______)眸(______)
(2)根据文段②中的拼音,填写正确的字形。
zhuàn(______)写zhù(______)足
(3)文段②中有一处标点使用有误,请把它修改后写在下面横线处。
标点符号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语境,从下列备选词语中分别选出一个,填入上面文段中的(甲)(乙)处。
(甲)________(A.融化B.熔化)
(乙)________(A.领略B.领悟)
(5)结合语境,下列选项中最适合填入文段(A)(B)处的一项是(______)
A.你无法体会文字背后的风骨,胶片背后的张力落叶翩翩,弱水潺潺
B.你无法体会胶片背后的张力,文字背后的风骨落叶翩翩,弱水潺潺
C.你无法体会胶片背后的张力,文字背后的风骨落叶翩翩,潺潺弱水
D.你无法体会文字背后的风骨,胶片背后的张力落叶翩翩,潺潺弱水
(6)文段①中有一个病句,请把它修改后写在下面横线处。
病句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2.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春天来了!
春天,从解冻的冰河中涌来,从大雁的叫声中飞来,从小草的萌发中醒来。
春天来了!
在这播种的季节里,快播吧!
播下一颗颗绿色的心,播下一个个金色的希望。
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
我们像春笋一样冒尖,像山花一样烂漫。
我们,从这里出发,走向夏的繁茂,秋的成熟……
A.文段中用“醒来”一词赋予小草以人的行为,生动地描写出春天草木萌发、万象更新的景象。
B.文段中运用“从……来”的排比句式,形象地写出了春天来临时大地上五彩缤纷的景象。
C.文段中把“我们”比喻成“春笋”“山花”,集中地表达了“我们”对美好春天的期盼之情。
D.文段中反复运用感叹句“春天来了”,强烈地抒发了当春天到来时人们按捺不住的欣喜之情。
三、综合性学习
3.下面是一则101TV关于高一年级篮球比赛的报道稿,文中连用四个“战胜”,显得太过单调。
想一想,“战胜”还有哪些更生动的说法,请你根据不同的比分,填写恰当的词替代文中的“战胜”,让语言变得更丰富多彩。
今天进行的高一男篮预选赛中,高一
(1)班以72比60战胜()高一(3)班,高一(5)班以58比56战胜()高一(8)班,高一(7)班以68比56战胜()上届冠军高一(6)班。
①
②
③
四、情景默写
4.古诗文默写
①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②______________,坐断东南战未休。
(辛弃疾《南乡子》)
③《岳阳楼记》中从时间上写洞庭湖景象富有变化之美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④天上人间、塞北江南,诗人眼中从来不乏雄浑壮阔的自然风景,这些自然风光从诗人入笔端流淌出来,成为千古传诵的诗词佳句。
其中,你读过的两句诗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诗歌鉴赏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归隐田园后_________的心情。
6.阅读画线诗句,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一联诗在你脑海中呈现出的是怎样的画面。
六、文言文阅读
【甲】至成帝时,丞相故安昌侯张禹以帝师位特进①,甚尊重。
云②上书求见。
公卿在前。
云曰:
“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无以益民,皆尸位素餐③。
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④。
”上问:
“谁也?
”对曰:
“安昌侯张禹。
”上大怒,曰:
“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
”御史将云下⑤。
云攀殿槛,槛折。
云呼曰:
“臣得下从龙逢、比干游于地下⑥,足矣!
未知圣朝何如耳?
”御史遂将云去。
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
“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客之。
臣敢以死争。
”庆忌叩头流血。
上意解,然后得已。
及后当治槛,上曰:
“勿易!
因而辑之⑦,以旌直臣⑧。
”
选自《汉书朱云传》
注释:
①张禹,时任丞相,封安昌侯,是汉成帝的老师。
特进:
官职名称。
西汉后期设置,授给列侯中有特殊地位的人。
②云:
朱云,汉成帝时的以直言闻名的大臣。
③尸位素餐:
居其位食其禄而不管事。
④厉:
警示。
⑤将:
拉,拖。
⑥龙逢、比干:
古代因直谏而被杀的忠臣。
⑦辑:
连缀。
⑧旌:
表彰
【乙】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故安昌侯张禹公问其故B.下无以益民增益其所不能
C.臣敢以死争此悉贞良死节之臣D.未知圣朝如何耳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2)此臣素著狂直于世
9.结合两个文段内容,说说朱云和邹忌进言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汉成帝和齐王有什么共同点?
七、名著阅读
10.(题文)《鲁滨逊漂流记》和《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分别是_______国的_______和_______国的_______。
小说中鲁滨逊和尼莫船长都有着_______的特点,这可以在_______和_______的内容中得到体现。
11.(题文)选择决定了人生的价值。
请结合《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朝花夕拾》《红岩》作品中的某一主要人物分析,当他面临什么选择的时候,走上了怎样的道路,决定了他怎样的人生价值。
八、现代文阅读
遥远的岛
——[芬兰]别卡宁
①在天气晴朗的日子,辽阔的水面上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一座孤独的小岛。
打从汉奈斯和别卡记事的时候起,他们就一直对那个岛怀着永不减退的兴趣。
②小岛有茂密的、异常高大的松林,因而宛若一束绝妙的花束,插在一望无垠的大海花瓶里。
它从早到晚一直沐浴在阳光之中。
当太阳的巨轮在东方天际刚一露头,转瞬间,阳光就已经在爱抚小岛上那些参天大树的树梢了;而当红日西沉的时候,它又仿佛依依惜别,用熊熊燃烧着的余晖把那些树染得红艳艳的。
狂风暴雨来临的时候,无依无靠的小岛总是怀着快乐的心情去迎接它。
阴雨的时候,小岛仿佛裹在一片灰蒙蒙的雾幕里,看起来神秘得像是一个谜。
即使秋天树叶都掉光了,小岛上挺拔俊秀的松树却依然像往常一样,巍然耸立,青翠欲滴。
而冬天,当大海冰封,雪为万物盖上一层白毡的时候,小岛就穿上一身冰雪的戎装,上面还缀满了千万颗灿烂发光的钻石,变幻莫测,异彩纷呈。
③他们竭力探听小岛上的情况,常常向父亲提出一连串无穷无尽的问题,然而得到的却只是一些很简短的回答。
小岛实在是太没有价值了,怎么能引起一个成年男人的兴趣呢。
④不过孩子们从远处用自己的眼睛眺望着小岛,他们绝不能相信,它是像父亲所断言的那样索然无味。
他们从前就已发现,世界上有不少事物,它们的美不能打动父亲的心。
⑤孩子们的思想里片刻也忘不了这个小岛,直到有一天他们觉得:
他们简直是非到那儿去一趟不可了——这是不足为奇的。
⑥不过怎么去呢?
路很远,父亲极其严格地禁止孩子们用船,他们也不敢违抗他的命令。
那么怎么办呢?
因为到那个小岛,只能从海上去——坐船或者是从冰上走过去。
这么说,没有任何别的办法了——得等到冬天。
⑦这期待已久的日子、实现理想的日子终于来到了。
⑧两个孩子用因急不可耐而发抖的手拿出了滑雪板,偷偷地上路了。
他们的心在战栗。
一月的寒风冷彻骨髓,刺痛他们的面颊,使他们感到像火烧似的。
遥远的太阳的寒光照得人眼花,可是毫无暖意。
滑雪板滑得很顺利,孩子们看到前面就是在寒冷的闪光中变化万千的目的地,于是越来越鼓足劲头,继续向前滑去。
他们所有的念头、所有的思想都集中到了那个奇迹的岛上,而随着每一次挥动滑雪杖,它离他们就越来越近了。
⑨他们曾那样日夜梦想的奇遇,令人头晕目眩的童话中的奇遇,当他们的脚踏上小岛的一瞬间,这一切就都要实现了!
所有他们读过的童话,所有他们梦想过的奇迹,千千万万的童话和奇迹,今天一定都会成为现实。
他们的嘴笑得闭不拢,向太阳和灿烂发光的雪面冰凌微笑着。
他们忘记了世界上的一切,只除了一点:
今天是他们的节日,滑雪板正带着他们向遥远的小岛飞驰。
⑩当太阳的最后一束光线在遥远的小岛上逐渐熄灭的时候,孩子们回到了家中。
他们回来的时候十分疲倦,神情严肃。
虽然在深红色的夕照中,岛上寒冷的闪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耀眼夺目,但他们不再眺望了,因为他们已经知道了真实情况,赤裸裸的、阴郁而令人痛苦的真实:
遥远的神话般的小岛原来只不过是一片不成样子的可怜的荒野,遍地砾石,遍地都是暴风雨遗留下来的痕迹。
那儿只有普通的泥土和石头,最常见的石头和泥土——和他们的脚每天踩着的泥土完全一样,甚至还要差一些,更加粗糙,更加贫瘠。
岛上的树林里也是一些最普通的树木,最常见的松树——高大的褐色的树干耸立在乱石之间,生着弯曲的、被暴风雨折断的树枝。
⑪不,他们再也不想看那个小岛了。
无论是今天,还是旁的日子——永远,纵令生活突然变得千百倍阴郁、枯燥无味和毫无意义。
⑫这天晚上,他们躲在自己的床上悄悄地哭了,背着父母,甚至互相隐瞒着。
他们伤心地痛哭,不能回答自己,为什么他们这么难过,为什么睡梦不肯来临。
12.根据文章情节,填写内容
心理
行为
①
探听小岛情况
期盼、兴奋
②
③
回到家中
13.从全文来看,第②自然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14.“遥远的岛”在生活中具有普遍的象征意义。
面对生活中种种的“遥远的岛”,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它们?
请结合文意,写一段80字左右的探究性文字。
【材料一】
“数字化”是我国现阶段全民阅读最显著的特点和趋势。
数字化阅读方式包括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PDA/MP4/MP5阅读等形式。
近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
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国民人均图书阅读量为7.86本,与上一年基本持平。
纸质报纸和期刊的阅读量分别为44.66期(份)和3.44期(份),均比上一年有所减少。
整体阅读人群持续增加,但传统纸质媒介阅读出现增长放缓甚至阅读量下降的新趋势。
调查结果显示,59.2%的数字化阅读读者表示纸质读物在购买方面,明显地不如数字读物“便利”。
“方便随时随地阅读”也是读者转向数字化阅读的一个重要原因,比例达到40.0%。
此外,有29.2%的数字化阅读者表示“方便检索信息”是他们选择数字化阅读方式的原因。
另外,在接触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居民中,有36.7%的人表示能够接受付费下载阅读,数字化阅读接触者总体能够接受一本电子书的平均价格为2.76元。
【材料二】
我国国民近两年不同媒介日均阅读接触时长表
年份
图书
报纸
上网
手机
平板电脑
2016
19.69分钟
17.01分钟
54.84分钟
62.21分钟
12.71分钟
2017
20.20分钟
13.15分钟
57.22分钟
74.40分钟
13.88分钟
【材料二】
数字化阅读也有一些弊端。
它的最大问题是阅读时注意力极易分散。
由于网络内容大部分是多媒体,既有文字、图片,也有音频、视频,而这些内容大都是以超链接的形式排列的,一旦点开新的链接,就意味着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阅读领域。
许多人上网之初也许是为了读一条感兴趣的新闻,但几十分钟后却发现自己在购物网站上寻找最新产品。
传统阅读需要耐心,而数字化阅读堪称“耐心杀手”。
以微博为例,浏览一个微博页面只要几分钟,眼睛在每条微博上停留的时间只有几秒。
不断地扫视、浏览、搜寻感兴趣的关键词、点击阅读——这个过程因为信息的丰富性、多样性而足够刺激,但显然不足以锻炼耐心。
一本优秀的图书通常是有内在的逻辑框架的,只有进入这一逻辑框架,才能说是阅读。
而网络内容特别是微博这样的社交媒体每一条都互不关联,跳跃性的阅读当然谈不上深入和逻辑了。
有科学家指出,数字化阅读是“F形阅读”。
所谓“F形阅读”,是用字母F模仿数字阅读养成者的眼球活动轨迹,看任何读物都会像读网页新闻那样,前几行细读,后面就竖着略读。
这已经是不少人下意识的阅读习惯。
大脑和肌肉一样,是很有适应能力的,给它什么刺激就会发展出什么样的模式。
习惯于数字化阅读的快速、跳跃、浏览,就难以适应传统阅读的慢速、品味和思考的阅读方式。
15.请根据【材料一】,概括数字化阅读方式“便利”的优点体现在哪些方面?
16.请根据【材料二】,对材料一中与图相关的文字信息进行具体说明。
17.请根据【材料三】,结合你的阅读实践,谈谈你对数字化阅读某一个弊端的认识。
①读书可以明理、完善自我、认识世界、传承文明,正因为有了这几条才要读书,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要读什么书。
在我看来,读书还需着重于读经典。
人类千辛万苦留下的这些宝贝,是无穷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得以在此星球上延续的定海神针。
如果经典被遗忘,那人类必将毁灭。
②我们说,人类文明在一定程度上是由经典构成的,世界各民族精神文化的基石都是他们的经典。
比如希腊文明,如果离开希腊神话、希腊悲剧和希腊哲学是无法想象的。
而中华文化精神,离开“四书”“五经”、《老子》《庄子》等就无从谈起。
经典是人类对世界及自己理解的集中体现,既是文明的基石也是文明的坐标。
我们对自己所处时代文明的种种认同、批判,很大程度上是基于经典这个坐标;而我们对自己的认识不能没有这个坐标,经典帮助我们理解我们是谁和我们所达到的位置。
③阅读经典是人类成长的基本方式。
孔子教学只教“六经”,爱因斯坦说他经常会拿出康德的著作来读。
我们每次阅读,经典都会展现出新的深度与广度。
经典是意义的源泉,思想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经典博大精深,无法【A】一览无余(一目了然),随着在阅读中不断理解经典新的意义,我们的领悟力以及问题意识也得到提高。
④不要带着某个具体目的去读经典,读经典本身就是目的。
不能把经典作为从外部加以征服的客体来对待,而应该把阅读经典作为丰富我们思想、经验的必然途径,作为我们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来对待,让它最终融入我们的生活和生命本身。
阅读经典是一种生活方式,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为什么他认为读书的最高境界是让我们感到快乐?
因为读书本身就是目的。
读书不仅是为了求道,更是为了在得道的过程中生命得以完善、丰富、提高,这种快乐是【B】不可言喻(不可名状)的。
我认为一个人大彻大悟的时候就是读完一本经典的时候。
⑤阅读经典的关键不在于阅读本身,而在于让人提升精神、陶冶性情、丰盈情感。
这就像观菊、喝茶。
观菊时,不能只把菊花看作是能治病的植物,或是摆在房中显示品位的装饰;而应在观菊的过程中获得审美的愉悦以及做人的激励。
同样,喝茶时,不仅讲究茶器、茶叶与气氛,更应懂得喝茶的最高境界不在茶而在茶之外;应通过喝茶获得精神上的轻松与通透。
⑥经典之所以能够融入我们的生命,构成内在的骨骼,是因为真正的经典不论内容如何,总是和宇宙、人生有关,构成我们安身立命的依靠。
我们对任何经典表达的思想不一定都要双手赞成;相反,即便对经典有最高敬畏感的人也会有不喜欢的经典。
我们可以不喜欢经典作家,但我们必须要读经典。
即使是我们不喜欢的经典,那也是我们经验的一部分,是与我们【C】息息相关(一脉相通)的,所以我们才那么急切地要去反驳。
(取材于张汝伦《读书与人生》)
18.文中A、B、C三处画线的词语不可以与括号内的词语替换的一处是(____)
19.作者用观菊和喝茶两个事例,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点。
20.文章中提到“一个人大彻大悟的时候就是读完一本经典的时候”,通过你的阅读经历并结合阅读积累,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九、作文
21.二选一:
①命题作文:
请以“给予”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文体不限,内容具体,语言生动,有真情实感。
②字数要求:
750-850。
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名、人名。
②想象文
想象力是一种重要的智慧,借助联想与想象,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由此及彼,睹物思人,触景生情,言物喻理。
下面的这些词语,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
数字3河流梯子夏天逗号
请从中选择一个,自由地发挥联想与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文体不限,内容具体,语言生动,联想丰富精彩。
②字数要求:
750-850。
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名、人名。
参考答案
1.
(1)亘(gèn)眸(móu)。
(2)zhuàn(撰)写zhù(驻)足(3)标点: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
”或烟波浩渺,(4)【甲】A【乙】B(5)(B)(6)病句修改:
发现和诠释美的历程是生命的最高价值。
或(早已)神交已久
【解析】
试题分析:
(1)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
“眸”还可根据形声字中的声旁特点协助判断读音。
“亘”不要读成“gèng”。
(2)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
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如“撰”“驻”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3)考查标点符号。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引号外的句号要放在引号内,改为“……秋日平原好射雕。
”
(4)熔化:
有刻意的增加温度,用火烧,高温炉等等,如铁熔化成铁水。
融化:
没有刻意的增加温度,没有用火烧等等,在自然环境下的物态改变,比如冰融化。
也指情感的溶解,融化常用于文学中,如“她心里的冰终于融化了”。
所以此处应用“融化”。
领略:
欣赏;晓悟,如领略江苏风味。
领悟:
体会,解悟。
如从他们的记录中我能领悟到某些哲理。
这里所支配的对象是“你的表白”,所以要选“领悟”。
(5)根据语境填空题要注意两点:
认真读文,抓思路,理文脉,仔细推敲语句间的呼应与衔接。
明确要填充的内容,句式,使语意连贯。
解答时首先要弄清叙述的对象。
所以A处要选“你无法体会胶片背后的张力,文字背后的风骨”。
而B出要选“落叶翩翩,弱水潺潺”,这主要是考虑句式结构的一致性。
(6)考查语病。
“诠释和发现”语序错误,将两个词对调即可。
2.D
【详解】
A.“从小草的萌发中醒来”说的是春天,是赋予春天以人的行为,而不是赋予小草,所以A项错误;
B.“从……来”的排比句式,有力地写出了春天无处不在的情景,而不是写“春天来临时大地上五彩缤纷的景象”,所以B项错误;
C.把“我们”比喻成“春笋”“山花”,是形象地表达了“我们”富有生机和活力,而不是为了表达“‘我们’对美好春天的期盼之情”,所以C项也是错误的;
故选D。
3.①大胜、完胜、轻取力克掀翻击倒
②险胜、小胜
③力克掀翻力克:
奋力战胜
【解析】试题分析:
考查“战胜”的同义词并进行语境填空。
“战胜”的同义词比较多。
“大胜”类的有:
完胜、轻取力克掀翻击倒等。
“小胜”类的:
险胜等。
奋力战胜的:
力克、掀翻等。
所以可根据比赛结果的比分来确定所选的词语,最终目的使行文用词不重复。
4.①千里共婵娟②年少万兜鍪③朝晖夕阴气象万千④天接云涛连晓雾银河欲转千帆舞
【解析】试题分析: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
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
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
此题要注意“婵”“鍪”“晖”等字词的书写。
5.轻松、闲适、愉悦
6.太阳下山了,南山笼罩在渐渐升腾的云气之中,显得非常美丽。
外出觅食的鸟儿,呼朋引伴,成群结队地飞回巢穴。
这是一幅让人感到轻松/闲适/愉悦/温馨的美好画面。
【解析】
5.试题分析:
考查诗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通过描写陶渊明归隐田园后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表达了作者摆脱尘俗烦扰后的感受和悠闲自得的心境,表现了诗人鄙弃官场,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同时,通过描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
读懂诗句是作答的前提。
所以可填“轻松、闲适、愉悦”等词语。
6.试题分析:
描述诗歌画面,要先把诗歌的语言转换为一般的口语,如果是古诗换成现代白话文。
然后再对其进行润色和加工,用优美的言辞将其叙述出来就可以了。
语言一定要生动,不能仅仅是翻译,要进行合理的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动人的意境。
此题一定要把南山闲适温馨的美丽景象描绘出来。
7.D
8.
(1)能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
(2)他(朱云)一向以狂傲直率的名声著称(闻名)于世。
9.进言方式的不同:
邹忌运用讽谏/类比/以家事喻国事的方法委婉进谏;朱云直言进谏/用提议杀帝师来警戒威慑朝臣的方式来进谏。
汉文帝和齐王纳言的共同点是能够听取别人的意见并勇于改错。
【解析】
7.试题分析:
D项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
都是“朝廷”之意。
A前者“去世”,后者“原因”。
B前者“使……有益”,后者“增加”。
C前者“用死、拼命”,后者“为……而死”。
点睛:
一词多义。
实词的用法和含义是中考的常考题,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
有些词所包含的意义不止一个,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能表示不同的意思,这样的现象叫一词多义。
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
8.试题分析:
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国 百强校 北京市 一中 九年级 月考 语文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