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发展概要.docx
- 文档编号:10426091
- 上传时间:2023-02-11
- 格式:DOCX
- 页数:142
- 大小:110.28KB
心理学发展概要.docx
《心理学发展概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发展概要.docx(1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学发展概要
心理学发展概要
第一讲概述
一、心理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
心理学是一个听上去很“美”的词,人们对这门学问寄予莫大的期望,但一旦进去带来的很可能是失望
造成这种失望的很大原因是因为心理学连自己研究的是什么都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有人说心理学是灵魂之学
心理学(Psychology)这个词本身就是灵魂之学的意思。
当然,灵魂是一个很古老的词,现今已被心理学抛弃,但灵魂之说并未死去
古人相信生命之存在就是因为被赋予了灵魂,生命消亡灵魂就失去了寄主四处流浪。
时至今日仍有相当的人相信灵魂之说
有人说心理学是心性之学
这是中国传统学说,包括儒家、佛学与禅宗都讲心性,但各家的理解与阐释不同。
一般可理解为人之天性、人格或性情,这些都是人精神层面的存在
有人试图像研究化学那样研究人的心理,认为只要分析出心理的元素及其化合反应的规律就能揭示心理的奥秘,因此产生了心理化学的说法
心理学产生早期心理学家将心理学定位为经验之学,即研究人的经验的学问,一般指人通过感官所获得感觉、印象、感受,有人称为直接经验
经验之学一定是被人意识到的经验,因为意识不到就无法表达或表现出来,也就无法研究
但人除了能意识到的东西之外,还有很多意识不到的东西,如无意识行为、无意识想象、无意识思维等
这些无意识的东西很可能是决定人的意识的原动力,甚至是人的本性,也就是人心理的本质
所以有人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定位于人的无意识,产生了无意识之学
人的心理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有人归结为社会文化的产物,即人的心理是由于社会文化的影响而产生的,特别是通过语言交流产生的,心理学必须研究文化和社会交往对人的影响,因此心理学又称为交往之学
人的心理从何而来?
神灵之说早已被否定,进化的思想深入人心。
人的进化包含身体的进化、机能的进化、行为的进化和心理的进化,同时人与其它动物之间具有连续性,从动物身上能够推论出人的心理的来由
所以早期心理学研究倾向于以动物为实验对象,直到现在心理学仍在一定范围内已动物为被试
如今从进化的角度研究人的心理是心理学的一个亮点
从这个角度说,心理学是进化之学并不为过
科学研究的重要特征就是以客观存在为研究对象
人的心理具有内隐性(不可观察性)、主观性(对人的心理的判断、分析很难有客观的明确的指标),不符合科学研究的标准
幻灯片26
因此心理学要想成为一门科学就必须抛弃以人的心理为对象的陈规
那么人的什么能成为客观的对象?
是行为。
行为是能看得见的,而且人的行为和外部环境存在一定关联,
因而有人将心理学定位于对人的行为的研究,心理学称为行为之学
随着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人们对计算机与人的大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感兴趣
计算机特别是人工智能研究和开发的成果极大地鼓舞心理学家用计算机比拟人脑的活动
有人认为计算机的运算就是大脑的运算,因此把心理学研究看做是运算之学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计算机毕竟是物理学、数理逻辑范围内的东西,而人的心理受制于大脑,大脑与计算机很多方面是不同的,因此还是要回到本源来研究心理
如果能够发现心理活动与大脑活动之间的联系,心理学最终让位于脑理学也并非天方夜谭,所以对心理学就是大脑之学也不是不可展望的
自从人类发现遗传物质——基因以后,对基因与人的心理和行为——如智力、兴趣、性格等——之间关系的研究从未间断
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
人的心理的很多方面受基因的影响很大
相信随着基因研究的深入以及成果的展现,人的行为和心理在多大程度上受基因控制会越来越明确
甚至有人认定:
心理就是基因,心理学就是基因之学
心理学研究对象与性质的不确定性既增加了心理学家的烦恼,使心理学的发展呈现崎岖的路线,也显现出心理学的独特魅力
二、心理学何以产生
无论心理学存在怎样的疑问,但它毕竟产生了,而且发展至今已近一百五十年
心理学为什么能够产生?
1人类的好奇心
应该承认,人是一种比其它任何动物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的动物。
好奇心是动物保护自己获得资源的有力武器
人不仅对自己周围的事物好奇,而且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也很好奇
人不仅能觉察自己身体的变化,而且能察觉自己的一系列心理状况,更重要的是人总是试图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这些状态去探明原因
如对生与死、对愿望与现实、对命运、做梦、对自己的情绪、对自己与他人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或看法的差异感到奇怪甚至惊异
这种好奇推动人去探索和解决这些问题,人类很早就开始了对自己的探索,这就是为什么人类产生的学问是哲学、最早的学者是哲学家和巫师的原因
处理自己对自然的关系、对他人的关系、对自身生命的关系、对自己在群体中的定位是每个人终生面对的问题
2认识到认识自己是最大的知
人类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愈发认识到自知的重要性
心理学是人认识自己的一门学问
νθισεαυτν!
“人,认识你自己”
古希腊德菲尔神殿(太阳神阿波罗的驻地)箴言
老子胜人者力,胜己者强
孔子人贵有自知之明
苏格拉底自知无知是最大的知
人对自然的探索离不开对自己的探索,甚至对自然的探索以对自己的探索为前提提高人自身的生存力
当人认识到这些之后,就会加快对自己的了解和研究
事实上东西方文化在对待自然以及研究自然方面存在很大分野、有很大距离,但在对人的研究上都十分重视,这是人自身的要求
3思想与知识整合的需要
人类经过数千年探索,从各个方面对自己有了足够的认识:
作为肉身的人(解剖学、生理学);作为灵魂的人(宗教);作为理性的人(哲学);作为欲望的人(生物学);作为机器的人(物理学)
这些成果积累到一定程度就需要有人将其理论化和系统化,成为专门的学问,需要有人专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以使研究进一步深入
于是产生了心理学,而专门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人就叫心理学家
3心理学家的生存需要
心理学家作为研究心理学的专业人士一方面要靠研究养家糊口,另一方面要靠专业成就获得社会地位和社会声望,这便成了心理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但由于心理的内隐性和复杂性,不同心理学家的研究存在很大差异,加上学者在学术追求上往往需要剑走偏锋,这样才能吸引大众眼球,所以心理学产生了很多派别,显得非常混乱
4多学科研究的推动
没有其它学科对人的研究的成就就没有心理学。
可以说心理学几乎完全依靠其它学科的支撑,也可以说心理学的养料几乎全部从其它学科中汲取而来
心理学的发展从侧面反映了其它学科的发展,心理学的新进展也反映了别的学科的新进展。
这些是心理学发展的外部动力
如脑研究的成果构成了心理学有关生理机制的部分,生物学的成果构成了有关心理演化的部分,人类学和社会学的很多资料经常被心理学引用,物理学、生理学和医学的很多研究与治疗仪器被运用到心理学研究之中,计算机的开发触动了心理学家的灵感,等等
实际上在心理学家从别人那里获得资料和技术的同时,很多别的学科的学者也侵入了心理学家的领地,不断瓜分这一地盘。
这种情形造成了心理学家归属感的动摇,有人说心理学正面临着四分五裂的危险
其实在心理学尚未成为独立科学之前及之后很多研究心理学的学者都是别的领域的专家,有的是物理学家,有的是生物学家,有的是生理学家,有的是数学家,有的是哲学家
三、心理学发展的特点
1多头并进
心理学宣称是一门独立的科学之时及以后一直都呈现出多头发展的局面
很多人都在研究心理学,搞出来的东西却有很大差异,老百姓从不同的心理学家那里听到的是不同的声音,以至于心理学家给人们留下的是就是个“很能吹”的印象,人们到头来对心理学究竟是什么还是云里雾里
2多重影响
心理学受多方面影响:
哲学、生理与病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物理学、统计学、生物学影响、信息技术影响、神经科学、计算机科学等等
实际上对于人的心理的研究根本不是心理学一门学科能够承担的
3大众需要
心理学的发展受社会与大众的要求影响,表现为应用性
如两次世界大战都有大量的心理学家参与,很多艺术创作(如动画片创作与制作)都有心理学家的身影,很多机器仪器设计、制造(人机工程设计)与工程建设都需要心理学家提出建设性意见
社会的高速发展造成了人心理上的适应问题,这就产生了临床心理学家、心理医生、心理健康工作者,汶川地震中全国数以千计的心理工作者给予危机干预
但心理学离大众的期望仍有相当大距离,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存在非常多的误区,并未真正解决人们的问题
如目前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可谓良莠难辨、泥沙俱下,鱼目混珠、滥竽充数者比比皆是,这对咨询与治疗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4居无定所与分裂
心理学本身的属性与性质决定了它只能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或者说它根本就不是一门学科
“在我一个最可怕的噩梦中,我预见到心理学组织机构的解体:
实验心理学家被发配到正在兴起的认知科学学科中,生理心理学家愉快地到生物和神经科学系报到,工业和组织心理学家被商学院抢走,心理病理学家在医学院中找到了他们的位置。
”(斯宾塞.心理学中的离心力与向心力.美国心理学家,1987)
这就导致了号称心理学家的学者之间在学科背景、学术立场、研究取向、研究方法以及对研究结果的解释上的不同甚至对立
第二讲古人对“心”的认识
艾宾浩斯说过:
心理学有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
漫长的过去指人类自古以来就对人的心理有所揣摩、思考和研究,这种思考和研究往往是基于哲学层面的
亚里士多德说,哲学发端于惊异
这种惊异不仅是对于有限事理的好奇,还更是对于整个宇宙之存在以至对于“存在本身”的惊异
不了解过去的漫长的思考,就不能理解今天人类陷入的种种困顿,也就无法打开人类心灵之窗
因此没有哪位心理学家敢说自己在心理学上很有造诣,但对哲学没有丁点思考
短暂的历史指人类真正将心理学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的历史很短暂
我们首先了解漫长的过去,再重点了解短暂的历史
一、中国古代关于“心”的思想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其心理学思想源远流长,但由于各方面原因,这些思想只是散见于各种言论之中,未能形成一门专门的学问
谈到心理学思想首先应了解哲学思想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特点
看到事物——天与地、天与人、人与物、心与身等——之间的联系,发现事物变化交错之中的稳定与平衡,总结出事物间相生相克的阴阳五行学说,具有强烈的秩序性、等级性和整体观
因此中国人守序守成求稳求静的观念非常强
在诸多的对立与冲突中更强调“和合”与“统一”,特别是在天人合一的理念之下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尽量不破坏自然的原貌和固有的秩序
因此中国人在改造自然、创造工具方面相对欧洲人而言比较滞后
中国古人的心理学思想大致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1心的来源与性质
心身关系是心理学的哲学基础中一个关键问题
荀子提出“形具而神生”的观点,魏晋时期哲学家杨泉提出“人死之后,无遗魂矣”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汉代思想家王充认为精神是血脉所产生的,“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南北朝思想家范缜继承了荀子的传统,提出了“形质神用”的观点,肯定“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王充(27—约97),字仲任,东汉著名思想家,代表作为《论衡》
范缜(约450—515),字子真,南北朝时期著名思想家,著有名篇《神灭论》
古人还看到“心”在形体中的定位:
《黄帝内经》里就已初步觉察到脑对人的病理、心理变化的作用,李时珍在此基础上,更明确地作出了“脑为元神之府”的论断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明朝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
清初回族学者刘智在《天方性理》一书中,肯定人脑有统摄各种感知和脏腑器官的功能,同时还提出了人脑功能定位的猜想。
之后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一书中提出了“脑髓说”,进一步作出了“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的科学论断
2“心”的先天与后天
一般认为中国古代虽然没有心理学,但古代思想家所说的心性学其实就是心理学
心性实际上是关于心理的先天与后天的问题,但“性”具有多种涵义:
天性;性格;心理特征
孟子认为,人异于动物的根本在于人先天具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性”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期鲁国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人称“亚圣”
在孟子看来,人性与人心本是二而一的东西,人性即是人心,人心即是人性
从人之所以为人的角度,从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天赋的角度看,是人性;从其居于人的内心,支配人的思想和行为的角度看,则是人心
人本有的四性是人为仁向善的发端: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
由此看出孟子持先天论观点: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
荀子认为心性有所不同:
“心者,形之君也”,即心为形(行)的主体,这样就将人心与天分割开来,这与大多数思想家的思想是不相符的
在荀子看来,“性”是人的自然本性
荀子持性恶论观点,认为人生修养就是“化性起伪”,也就是要改变野蛮天性,用文明来装扮自己
荀子说:
“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
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
”
与先天论相对立的是后天说,也就是性习论
孔子说,“性相近习相远”,这里的“性”主要指天性
但很多思想家赞成“习与性成”,这里的“性”主要指心理特征或性格
中国古代思想家特别看到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即青少年时期。
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那么后天哪些因素影响人的“性成”呢?
3知与行的关系
知指人的认识活动,如思维,也指从书本获得的知识,还指见识;行指人的实践活动,即与客观事物打交道并获得感性经验的活动
柳宗元认为人从大自然两种“气”:
“刚健之气”和“纯粹之气”,前者是行,后者是知
那么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认识论的问题,即人的认识来自何处的问题:
是由苦思冥想获得还是由感性经验获得?
中国古代在知行问题上存在不同观点:
知先行后观、行先知后观、知行并重(并行)观、知行合一观、知易行难观等
如程颐说:
“须是知了方行得”,又说“君子以识为本,行次之。
”
程颐(1033~1107),字正叔,北宋理学家和教育家
朱熹认为知先于行,但知和行统一:
“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
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孟之后最杰出的儒学大师
王守仁提出“知行合一”,留下名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
二、印度古代关于“心”的思想
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其社会的宗教色彩很浓,民众的宗教意识很重
印度社会制度为种姓制:
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种姓
婆罗门由婆罗门教(印度教)教职人员构成,也称僧侣阶层。
婆罗门专有且必须履行的职责就是对吠陀经典的习承、传授和解释
婆罗门、刹帝利、吠舍种姓的男性成员都被要求实践印度教所规定的神圣生活的四阶段:
梵行期、家居期、林栖期和遁世期
在古印度,这些种姓的大多数成员高度热衷于灵魂解脱之道
正是出于对灵魂解脱的强烈追求,哲理思考在许多印度人的生活中成了一种必需,冥想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成了高于日常生活的一种目的,因为冥想是达到关于解脱真理的最佳途径
印度哲人最为关切的就是人生问题
佛陀认为,人生之苦犹如毒刺在身,使人根本无暇顾及人生之外的问题
而人生问题,又与印度人关于自我、关于灵魂及其轮回转世的信念密不可分
在印度灵魂不死是一个自明的前提
印度人并不把灵魂现世的生命看作应加以维持的幸福状态,他们将灵魂在尘世生命中的寂灭看作生活的终极目标
在印度人看来,人生最真实、最根本的矛盾就是受制于物质、财富、他人的自我、肉体、死亡、欲望等的生活与彻底摆脱了这些外部限制的灵魂自由境界(梵我合一)之间的矛盾
《奥义书》认为梵是一种没有始终的、没有属性的、没有因果的最高实在,并把作为客体的梵和作为主体的我(灵魂)等同起来,从而建立了"梵我一如"的原理
作为外在的、宇宙终极原因的梵和作为内在的、人的本质的我在本性上是同一的
人对尘世生活的眷恋,受到业报规律的束缚,把梵和我看作两种不同的东西,因而痛苦,不能进入境界
如果人能摈弃社会生活,抑制情欲,那么,他就可以直观灵魂的睿智本质,亲证梵我的同一
原始佛教的主要教义为“四谛”和"十二因缘"
“四谛”指苦、集、灭、道
苦谛讲现世存在的种种痛苦现象,集谛讲造成痛苦的各种原因,灭谛讲最终理想的无苦境界——涅槃,道谛讲为实现理想所应遵循的道路或方法
“十二因缘”把人生过程划分为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等十二个前后相续、周流不停的部分
佛教基本思想概括为“三法印”
——诸行无常,即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不是永恒,而是生灭变化的
——诸法无我,即客观世界并不存在一个主宰者(我),作为主体的人也不存在一个起主宰作用的灵魂(我)
佛教将宇宙万物分为两大类:
物质现象有色蕴,包括地、水、风、火
精神现象有受蕴(感觉)、想蕴(知觉)、
行蕴(意志)、识蕴(意识)
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都是各种因缘相互结合而存在的
——涅槃寂静,这是佛教追求的最终目标
涅槃是一种绝对宁静的境界
在涅槃中,人们既摆脱了外在的事物,又摆脱了主观的感觉、理性思维
耆那教认为,一切有生命物类的灵魂的本性是清净的,但由于受到肉身的玷污而失去了光泽
肉身是由细致的物质即业组成
人的现世一切均由前身的业所决定,要摆脱业的束缚(业障),求得最后的解脱必须通过严格的修持
生活派认为,宇宙和一切有生命的物类是由灵魂、地、水、火、风、虚空、得、失、苦、乐、生、死等12个原素构成的
地、水、风、火是纯粹的物质,虚空是其他原素赖以存在的场所,苦、乐、生、死等是独立的精神原素
各种原素的结合是一种机械的、自然的结合,并受“命定”的支配。
在命定的锁链中意志是无能为力的,一切"定合有其自性"
大王派领袖伐拉巴断言梵和个体灵魂、物质都是同一不二的
作为原因的梵和作为结果的灵魂、物质在本性上都是清净纯粹的,即"真知乐"
他将个体灵魂(我)分为三种:
作为"自在力"的"纯粹我"、经验生死的"轮回我"和具有明的"解脱我"
“解脱我”就是梵或毗湿奴。
人对毗湿奴的虔信能使“解脱我”与梵合而为一
三、欧洲古代关于“心”的思想
欧洲古代主要指古希腊。
海德格尔说过:
哲学说的是“希腊话”。
古希腊“三杰”: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欧洲思想史的奠基人物,甚至有人说后人的思想都是在给柏拉图“做注”
希腊地处地中海一隅,自然条件并不优越
古希腊人以航海贸易为生,流动性大,因此古希腊人对世事的变化莫测有深切的感受,形成了探索宇宙本原与人生真谛的传统
灵魂的活力论、气论、数论、火论、种子论、原子论等本质上都是将心理(灵魂)实体化,即心理是物质的,遵循物质的规律
这些观点将心理与物质等同起来,没有显示出心理的特殊性。
但这些观点与后来的机械论精神有相当多的共同点,无疑带有物质主义的特色
物质主义以看待物质的眼光看人的心理,将物质规律、心理规律视为同律
这种思想在心理学历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苏格拉底(Socrates,
前469年—前399年)
西方的孔子
苏格拉底明确地将人所具有的精神特性与物质世界独立开来,并努力探索精神世界的奥秘
他将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发展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他认为感性世界常变,由此得来的知识是不确定、不可靠的,只有深入人心灵深处才能找到永恒的真理,进而提出“认识你自己”
“认识自我乃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
这就将人的精神世界中很重要的特质—理性上升为世界的中心,将知识、特别是经过逻辑验证的严密知识视为人生的追求、视为一个人的美德,因而有“知识即美德”的名言
苏格拉底为追求理性和真理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他奠定了欧洲理性主义哲学的基础而且开启了认知主义的大门
认知主义在决定人的行为的因素的问题上强调“知”的重要性,认知学派是心理学史上的重要派别
苏格拉底追求真理本身,更追求获得真理的过程,他以严谨的探究的方法——产婆法给人以启示
苏格拉底街头教学
在他的感召下,对概念追根寻源、不允许含糊不清的概念存在的治学作风成为欧洲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事准则
同时他也培养了一批鼎鼎有名的学者,其中就有柏拉图
柏拉图(Plato,前427年-前347)
欧洲伟大的哲学家,其庞大的思想体系一直是后人阅读和研究的经典
柏拉图,原名为亚里斯多克勒斯,后来因为他强壮的身躯和宽阔的前额而被称为柏拉图(在希腊语中,Platus一词是“平坦、宽阔”的意思)
柏拉图发展了其老师的思想,将世界分为物质的世界(现实的世界)和理性的世界
理性世界是确定不变的,是世界的本原,而现实世界是虚幻和流变的
人通过感觉获得的经验是不真实的,也就不能成为永恒的真理
人要想获得真理就必须通过理性的推理
但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推理能力,推理能力只属于那种理性灵魂占优势的人,而那些情感灵魂和欲望灵魂占优势的人不可能认识到世界的本原,也就无法在死亡之后抵达人生的彼岸——理性世界
人的理性从哪里来?
柏拉图认为理性是随着肉体的降生而赋予人的
由于肉体的不纯洁性使得人的理性被玷污,以至于人不能按照理性行为,犹如深埋地下的矿藏
那么人如果想获得理性就要靠学习,而学习就是唤醒沉睡的理性,也就是回忆
所以学习就是回忆
柏拉图认为只有尽量地净化肉体的污染才能更近地接近知识,最彻底的净化是灵魂与肉体的完全分离,最高的智慧只有在死亡之后才能达到
因此回忆是死亡练习
这种思想启发了后人关于无意识的观念
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在哲学、心理学、逻辑学、自然科学、伦理学、美学等方面都很有造诣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前384-前322)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为其名言
亚里士多德继承老师的灵魂学说,将灵魂分为植物灵魂(营养灵魂)、动物灵魂(情感灵魂)和人类灵魂(理性灵魂),人类以理性灵魂为主
只有哲学家才有理性灵魂,也只有哲学家才配统治和管理社会
但他又与柏拉图有所不同:
他既强调理性的作用,也强调感觉的作用
“没有感觉的印象,人们不能知道或理解任何东西。
”
感觉和理性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一种印刻现象,比较被动,后者是想象与归纳活动,比较主动
这种思想与现代心理学思想非常贴近
亚里士多德在道德心理理论上比其祖师爷苏格拉底更进一步
他既看到善与知的联系,比如他强调有德性的行为应该是一种有意的行为,是理性的有节制的行为
亚里士多德将行善的智慧分为理论智慧和实践智慧。
前者探求事实和行为的目的与原因,后者考虑环境和条件
实践智慧的特征是思虑和选择。
思虑和选择是受理性支配的意志活动,人的意志是人的主体性的体现
这意味着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从这个意义讲,意志是自由的
但亚里士多德也不否定情感与善之间的联系
他认为行善并不以牺牲自己的幸福为代价,恰恰相反,实现了“善”的人更应该体会到幸福,因为善是理性合理的应用,既然是合理的也就是幸福的
善是能力与情感的结合,有能力实现的善如果没有幸福感相伴随就不是真正的善而是虚伪的善
“没有德性的快乐和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理学 发展 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