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PPP模式项目商业建议书.docx
- 文档编号:10418209
- 上传时间:2023-02-11
- 格式:DOCX
- 页数:107
- 大小:130.43KB
XX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PPP模式项目商业建议书.docx
《XX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PPP模式项目商业建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PPP模式项目商业建议书.docx(10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XX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PPP模式项目商业建议书
XX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PPP模式项目建议书
为科学规范地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以吸引国内外社会私营资本积极参与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公共服务领域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采购法》、《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4〕45号)和《财政部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财金〔2014〕76号)等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以及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可研报告》等相关资料,现对澜沧江上游剑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进行分析评价,做出PPP模式的初步方案。
希望通过对该项目模式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分析,能够为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公共服务领域项目建设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有利于最大程度上促进资源利用最大化,更好地实现项目建设运营的经济性、效率及效果,进而提升项目的价值和政府决策水平。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名称
澜沧江上游剑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
本项目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剑湖位于剑川县县城的东南部,距县城约3km。
项目建设内容包括
(1)入湖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2)环剑湖截污治污工程;(3)剑湖湖滨缓冲带恢复工程;(4)剑湖底泥疏浚工程;(5)配套的土地征用。
项目实施的目标在于主要通过截污、冶污、底泥疏浚、生态恢复,达到保护和恢复整个剑湖流域水环境的目的,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
(二)项目类型
新建项目,所属行业:
流域环境综合整治。
(三)建设地点
1、剑川县
剑川县是云南省22个、大理州唯一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属国家重点扶持县,位于滇西北横断山脉中段,是大理州的北大门,东邻鹤庆县,南接洱源县,西接云龙县和怒江州兰坪县,北靠丽江市玉龙县、迪庆州香格里拉县。
全县有5镇3乡,分别为金华镇、甸南镇、沙溪镇、马登镇、老君山镇、羊岑乡、弥沙乡和象图乡。
2014年,全县总人口为18.19万,境内居住着白、汉、回、彝、傈僳、纳西等16个世居民族,白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2﹪,为全国白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县。
剑川县是典型的农业县,其经济产值主要依靠特色农业、旅游业等支撑,2014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4.35亿元,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48亿元,完成全县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2.90亿元,完成全县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2.05亿元,完成全县工业总产值31.5亿元,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127元,实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50元,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8.82亿元。
剑川县具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
剑川是云南文明之源。
入选2008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海门口文化遗址,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水滨“干栏式”建筑聚落遗址,是云贵高原青铜文明和青铜冶铸技术的发源地之一;剑川是白族文化宝库。
剑川是白族文化积淀最深厚、传承最古老、分布最集中、特点最鲜明的地区,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被誉为“白族文化的聚宝盆”;剑川是南诏石窟胜地。
开凿于晚唐的石钟山石窟于1961年同北京故宫、敦煌莫高窟等一起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3A级旅游景区千狮山满贤林2013年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认证为“千狮双绝”;剑川是生态旅游乐土。
剑川森林覆盖率达77.83%,县内自然风光秀丽,名胜古迹众多,美丽乡村特色浓郁。
老君山属“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八大片区之一,沙溪寺登街为世界濒危建筑遗产,石宝山景区是全国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石宝山—沙溪古镇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剑湖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剑川古城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沙溪古镇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石宝山石窟、沙溪兴教寺、剑川古城西门街古建筑群、景风阁古建筑群、海门口遗址、茶马古道(沙溪段)同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剑川还是中国木雕之乡、滇西革命摇篮。
2、剑湖流域
剑湖流域位于剑川县的金华镇、甸南镇两个镇,2014年,剑湖流域总人口为63759人,占全县人口的37.05%。
剑湖流域涉及的两个镇以特色农业和旅游业为主要经济命脉,2014年,流域内国民生产总值为9.36亿元,占全县国民生产总值的36.99%,其中农业总产值为2.94亿元,占流域总产值的31.41%。
剑湖及进出河流所流经的区域经济对环境的依赖性较强,水确保了农业生产的稳定性,良好的水环境对当地旅游支柱产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剑湖
剑湖位于滇西北剑川县县城的东南部,距县城约3km,湖面面积6.23km2,蓄水1780万m3,总面积4630.28hm2,平均水深2.7m,最大水深6m,常年蓄水量1680万m3。
剑湖是云南省28个高原淡水湖泊之一,金龙河、格渼江、永丰河、回龙河汇入湖中,属澜沧江水系,主要靠面山地表径流汇水和湖泊流域地下涌泉补水。
属南温带冬干夏湿季风气候,干湿分明,年温差小,多年平均降雨量724.4mm,平均水温11℃,终年不结冰,湖内原有鱼种裂腹鱼、鲫鱼、白缘鱼、剑湖高原鳅,有灰鹤、红嘴鸥、野鸭等飞禽,为黑潓江上游自然水库,以其水质之异常清洁甘冽,堪称镶嵌于滇西北高原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随着剑川县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旅游业快速发展,加之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剑湖流域污染负荷快速增加。
剑湖流域污染负荷产生量和入湖量分别为:
COD为919.497t/a和506.461t/a,TN为288.355t/a和158.693t/a,TP为31.285t/a和17.48t/a。
从污染物产生量和入湖量看,剑湖流域主要污染源是农村生活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及农业面源污染。
由于湖水中营养盐水平加重,加快了剑湖的营养化进度,每年排入剑湖的城镇生活污水约为105.9万吨,每年冲入剑湖的泥沙近3万吨导致剑湖水域面积不断萎缩,对剑湖生态系统和水生植物群落造成较为严重的破坏,严重影响剑湖水质及生态环境。
(四)项目建设内容
1、基本方案及后期运营安排
剑湖湖泊属于“富营养化初期湖泊”,其特征为:
营养盐处于中等水平,水质优良(总体符合地表水III类标准);水生生态系统敏感程度高,覆盖区域范围较大;湿生-陆生生态系统受剑湖周边外源污染物排入干扰程度高,生态系统呈退化趋势;因上游泥沙大量进入(主要为金龙河泥沙携带),湖泊水面不断萎缩,有效水深不断变浅,使得湖泊水体自净能力降低,生态服务功能逐渐衰退。
根据剑湖湖泊营养状态阶段特征,将剑湖湖泊截污治污及生态系统恢复定位为“富营养化初期湖泊”的综合治理。
基于剑湖水环境质量现状,湖泊流域生态环境特征,从流域概念、生态安全理念与系统控制论的思想出发,将湖泊水环境保护及生态恢复与全流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流域生态系统建设及人们文明生产生活行为融为一体,在剑湖以往保护治理的基础上,结合湖泊自身特征,坚持以“截污治污”为指导思想,贯穿“建设绿色流域”理念,以保证湖泊水环境安全和保障流域生态安全为基础和核心,采用“河流清水入湖系统—环剑湖流域截污治污系统—剑湖生态系统恢复”的剑湖流域水环境保护及生态恢复的总体思路,提出剑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的四大类工程。
分别为:
入湖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环剑湖截污治污工程、剑湖湖滨缓冲带恢复工程、湖泊底泥疏浚工程。
相关工程的实施将有效削减入湖污染负荷、缓解泥沙侵占湖泊库容、改善水环境质量、提高湖泊水环境自净能力、优化湖滨缓冲带生态功能,实现对剑湖水环境保护的总体目标。
(1)入湖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包括金龙河及格渼江两条剑湖入湖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
金龙河入湖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包括:
上游的金凤河与螳螂河两条支流交汇处的河流泥沙沉降前置库工程、下游新老金龙河区域的河流泥沙沉降后置库工程、河流底泥清淤工程、河岸两侧及河床的河滨带恢复工程四个方面,实现对金龙河泥沙的有效截留、外源污染控制、河流水质的初步净化、河流湿地生态系统的逐步完善等目标,构建金龙河入湖清水通道,满足清水入湖的湖泊水环境保护功能。
格渼江入湖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包括:
上游水生植物特有种恢复重建工程、河流底泥清淤工程和河岸两侧及河床的河滨带恢复工程和河流管理通道基础设施工程四个方面,实现对格渼江源头水质净化、外源污染控制、河流水质的初步净化、河流湿地生态系统的逐步完善等目标,构建格渼江入湖清水通道,满足清水入湖的湖泊水环境保护功能。
(2)环剑湖截污治污工程:
修建环剑湖的截污干管,全面收集截留环剑湖排入剑湖的生活污水等外源污染物;完善县城城区污水收集和处理能力,新建甸南污水处理厂,环剑湖产生的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只能排入剑湖出水通道-海尾河中,不能排入剑湖;利用生态塘库,处理环剑湖片区农村面源污染的问题。
实施后,见效快,能为剑湖恢复和保持奠定坚实的基础,能够完美解决剑湖保护和剑川经济大发展产生的矛盾。
(3)剑湖湖滨缓冲带恢复工程:
包括五个片区的剑湖湖滨缓冲带恢复工程,分别为螳螂河-永丰河片区、永丰河-沙沟井片区、沙沟井-官登村片区、官登村-禄寿村片区和禄寿村-螳螂河片区。
主要工程实施内容包括:
基底处理工程、水网布置工程、植物配置工程和基础设施工程四个方面,形成湖滨湿地污染削减区、湖滨缓冲生态休闲区、河口湿地污染净化区、候鸟栖息区等多种功能的剑湖湖滨缓冲带。
项目将实现外源污染的有效拦截、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湿地生态功能的逐步完善等目标,满足剑湖水环境保护及水生-湿生-陆生生态系统的完整。
(4)湖泊底泥疏浚工程:
剑湖底泥呈现出入水区域泥沙量大,堆积厚,出水区域泥沙少,泥炭层厚,因此,提出剑湖底泥疏浚沿湖泊水流方向实施,分期实施底泥疏浚。
项目可实现湖泊底泥泥沙清除、内源污染减少、湖泊库容明显增加,湖泊水环境自净能力有效提升等目标,满足剑湖水环境保护及水生生态系统恢复的总体要求。
社会资本方完成项目建设后拟将原有污水处理厂及排污干管移交给社会资本方,同新建的污水处理厂及管网一并统一管理、统一运营、统一维护,合作期限为30年;同时为了提高项目的经济性,允许社会资本以环境保护为前提开展生态种植、养殖的特许经营及湿地公园、生态休闲观光经营。
2、工程项目内容
(1)剑川县剑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征地
序号
名称
数量(亩)
征地费(万元/亩)
合计(万元)
1
金龙河前置库
500
5.28
2640
2
金龙河后置库
140
5.28
739
3
格渼江上游千亩海菜花
1500
5.28
7920
4
湖滨缓冲带恢复工程
7903
5.28
41728
5
环湖截污冶污工程
此项并入具体工程项目
5.28
小计
53027
(2)入湖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序号
名称
工程建设内容
工程费用(万元)
选址
1
金龙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前置库500亩,后置库140亩,河底清淤2.7万m³,生态河岸带4213m
2,203.49
新建,位于金龙河
2
格渼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千亩海菜花(1500亩);河道底泥清淤9816m³;生态河岸带2454m,管理通道8704m
4,177.12
新建,位于格渼江
小计
(3)环剑湖截污治污工程
包括2座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截污干管、尾水排放管工程,环剑湖连片面源污染处理工程,详见表1、2、3:
表1:
污水处理厂概况一览
序号
名称
一期或扩建设计规模
处理工艺
排放标准
工程费用(万元)
选址
1
剑川县污水处理厂工程
1万吨/日
A2/O+深度处理
一级A(GB18918-2002)
4,040.73
扩建,位于剑川县县城内
2
甸南污水处理厂工程
1万吨/日
A2/O+深度处理
一级A(GB18918-2002)
5,320.94
新建,位于甸南镇
小计
2万吨/日
上述2座污水厂的出水不得直接排入剑湖,均需排入剑湖下游海尾河。
污水处理厂近期产生的污泥经浓缩脱水至含水率小于80%后卫生填埋,远期进入剑川污泥处置厂处理。
表2:
截污干管及尾水排放工程一览
序号
工程范围
规模
规格
备注
1
县城城区截污干管及尾水排放管
新增1.2km
DN400-DN800
排至海尾河
2
环剑湖截污干管
新建27.89km
DN400-DN1000
接至甸南污水处理厂
3
污水提升泵站
共3座,总规模为10500m³/d
属于环剑湖截污干管
4
环湖截污生态恢复工程
共27.89km
截污干管及尾水排放工程费用估算投资21,110.64万元。
表3:
环剑湖农村面源污染处理工程一览
序号
名称
工程建设内容
工程费用(万元)
备注
1
生态塘库
新增库容40万m³
1,600
2
PECT处理技术
20万㎡
6000
小计
7,600
(4)剑湖湖滨缓冲带恢复工程
序号
名称
工程建设内容
工程费用(万元)
备注
1
螳螂河-永丰河片区湖滨缓冲带恢复工程
金龙河河口湿地560亩,永丰河河口湿地420亩,湖滨缓冲带1846亩
6,563.6
2
禄寿村-螳螂河片区湖滨缓冲带恢复工程
格渼江河口湿地260亩,螳螂河河口湿地160亩,湖滨缓冲带710亩
1,892
3
官登村-禄寿村片区湖滨缓冲带恢复工程
湖滨缓冲带600亩,陡岸生态化处理1875m
735
4
沙沟井-官登村片区湖滨缓冲带恢复工程
湖滨缓冲带2647亩
8,470.4
5
永丰河-沙沟井片区湖滨缓冲带恢复工程
湿地建设、湖滨带建设、水生植物恢复及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
3,140.8
小计
20,801.8
(5)剑湖底泥疏浚工程
序号
名称
工程建设内容
工程费用(万元)
备注
1
底泥疏浚(一片区)
261.30万m³
5250
小计
5250
3、公共产出物
(1)整体目标:
通过澜沧江上游剑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的分期实施,最终将实现主要入湖河流水质达到地表水III类,形成保障II类水质湖泊的清水机制和绿色流域,确保剑湖湖泊水质保持稳定在II类水质状态、形成陆生-湿生-水生综合生态系统稳定健康,多样性指数高的立体生态系统,具体如下:
A、剑湖水环境质量稳定保持在地表水环境质量II类标准;
B、环剑湖生活污水等外源污染物不排入剑湖,外源污染物入湖削减量为:
TN削减528.62t/a,TP削减58.36t/a,CODCr削减1,646.48t/a;
C、湖泊流域陆生-湿生-水生生态系统处于健康状态。
(2)入湖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A、金龙河前置库500亩,后置库140亩,河底清淤2.7万m³,生态河岸带4213m;建设目标:
①每年有效拦截入湖泥沙量7.15×104t;
②项目实施后实现河道底泥清淤量为26963m3;
③外源污染物入湖削减量为:
TN削减25.374t/a,TP削减2.801t/a,CODcr削减79.031t/a;
④在河岸两侧构建4213m的河滨带。
⑤有效改善金龙河入湖河道及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恢复河道生态系统;
⑥项目建成后实现金龙河河岸恢复乔木2种,恢复灌木种植1种,恢复草本及地被植物种植3种,河道内恢复水生植物3种。
B、格渼江千亩海菜花1500亩;河道底泥清淤9816m³;生态河岸带2454m,管理通道8704m,建设目标:
①项目实施后实现河道底泥清淤量为9816m3;
②外源污染物入湖削减量为:
TN削减31.717t/a,TP削减3.501t/a,CODcr削减98.789t/a;
③河流生态河岸建设长度2454m。
④有效改善格渼江入湖河道及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恢复河道生态系统;
⑤项目建成后实现格渼江河岸恢复乔木2种,恢复灌木种植1种,恢复草本及地被植物种植3种,河道内恢复水生植物3种。
(3)剑湖湖滨缓冲带恢复工程
A、螳螂河-永丰河片区湖滨缓冲带恢复工程
①构建入湖河口湿地980亩;
②恢复湖滨缓冲带1846亩;
③外源污染物入湖削减量为:
TN削减79.293t/a,TP削减8.754t/a,CODcr削减246.972t/a;
④项目建成后植物种类乔木不少于5种,灌木不少于4种,草本不少于3种,水生植物不少于8种;
⑤通过在项目区域内设置候鸟观赏保护设施,便于剑湖湖滨带内栖息的候鸟地保护与观赏研究,保障候鸟生活区域环境处于健康状态;
⑥通过生态观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便于剑湖湖泊湿地湖滨带及该区域水质变化的观测,保障该区域生态湿地系统稳定运行,为剑湖湖泊科普考察及进一步科学指导剑湖湖泊保护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B、禄寿村-螳螂河片区湖滨缓冲带恢复工程
①构建入湖河口湿地420亩;
②恢复湖滨缓冲带710亩;
③外源污染物入湖削减量为:
TN削减63.434t/a,TP削减7.003t/a,CODcr削减197.578t/a;
④项目建成后植物种类乔木不少于5种,灌木不少于4种,草本不少于3种,水生植物不少于8种;
⑤通过生态观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便于剑湖湖泊湿地湖滨带及该区域水质变化的观测,保障该区域生态湿地系统稳定运行,为剑湖湖泊科普考察及进一步科学指导剑湖湖泊保护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C、官登村-禄寿村片区湖滨缓冲带恢复工程
①恢复湖滨缓冲带600亩;
②外源污染物入湖削减量为:
TN削减17.444t/a,TP削减1.926t/a,CODcr削减54.334t/a;
③项目建成后植物种类乔木不少于4种,灌木不少于3种,草本不少于4种,水生植物不少于6种;
④实施陡岸生态化处理1875m。
D、沙沟井-官登村片区湖滨缓冲带恢复工程
①恢复湖滨缓冲带2647亩;
②外源污染物入湖削减量为:
TN削减69.778t/a,TP削减7.704t/a,CODcr削减217.335t/a;
③项目建成后植物种类乔木不少于6种,灌木不少于4种,草本不少于4种,水生植物不少于9种;
④通过生态观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便于剑湖湖泊湿地湖滨带及该区域水质变化的观测,保障该区域生态湿地系统稳定运行,为剑湖湖泊科普考察及进一步科学指导剑湖湖泊保护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E、永丰河-沙沟井片区湖滨缓冲带恢复工程
①恢复湖滨缓冲带700亩;
②鱼塘底泥清淤量225200m³,
③外源污染物入湖削减量为:
TN削减42.818t/a,TP削减4.727t/a,CODcr削减133.365t/a;
④项目建成后植物种类乔木不少于3种,灌木不少于2种,草本不少于2种,水生植物不少于7种;
⑤通过生态观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便于剑湖湖泊湿地湖滨带及该区域水质变化的观测,保障该区域生态湿地系统稳定运行,为剑湖湖泊科普考察及进一步科学指导剑湖湖泊保护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4)环剑湖截污治污工程
A、污水处理厂规模
序号
名称
一期或扩建设计规模
处理工艺
排放标准
1
剑川县污水处理厂工程
1万吨/日
A2/O+深度处理
一级A(GB18918-2002)
2
甸南污水处理厂工程
1万吨/日
A2/O+深度处理
一级A(GB18918-2002)
小计
2万吨/日
设计进水水质表
编号
项目
单位
进水水质
1
生化需氧量BOD5
mg/l
150
2
化学需氧量CODcr
mg/l
280
3
总悬浮物SS
mg/l
300
4
总氮TN
mg/l
40
5
氨氮NH4-N
mg/l
30
6
总磷TP
mg/l
5
设计出水水质表单位:
mg/L
指标
BOD5
CODcr
SS
TN
NH3-N
TP
数值(mg/L)
≤10
≤50
≤10
≤15
≤5(8)
≤0.5
B、截污干管及尾水排放工程
序号
工程范围
规模
规格
备注
1
县城城区截污干管及尾水排放管
新增1.2km
DN400-DN800
排至海尾河
2
环剑湖截污干管
新建27.89km
DN400-DN1000
接至甸南污水处理厂
3
污水提升泵站
共3座,总规模为10500m³/d
属于环剑湖截污干管
4
环湖截污生态恢复工程
共27.89km
C、环剑湖农村面源污染处理工程
序号
名称
工程建设内容
工程费用(万元)
备注
1
生态塘库
新增库容40万m³
1,600
2
PECT处理技术
20万㎡
6000
小计
7,600
生态型塘库停留时间大于5天,物种选择多采用本土物种,如沉水植物采用当地的光叶眼子菜、海菜花、黑藻、苦草、金鱼藻、狐尾藻等,底栖动物采用萝卜螺、抑藻蚌等,动物采用草虾、青虾以及各种经济性鱼类。
水质如下:
指标
COD
TN
TP
进水(mg/L)
30
30
0.5
出水(mg/L)
15
0.5
0.1
去除率(mg/L)
50%
83%
80%
(5)剑湖底泥疏浚工程
工程实施后将有效清除剑湖湖泊堆积的底泥,内源污染物得到有效削减、同时剑湖湖泊库容将增大、防止湖区水域面积萎缩。
工程建设目标如下所述:
①剑湖一片区底泥疏浚工程,底泥疏浚量约3.375×106m³(近期实施);
②剑湖二片区底泥疏浚工程,底泥疏浚量约3.0×106m³(远期实施);
③剑湖三片区湖区底泥疏浚工程,底泥疏浚量约2.625×106m³(远期实施);
④内源污染物入湖削减量为:
TN削减138.78t,TP削减31.5t;
⑤疏浚后去除底泥表层污染,为水生植物提供较好立地条件。
(五)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剑湖是剑川县的母亲湖,位于澜沧江上游,其出水口经黒潓江流入澜沧江。
澜沧江是云南省六大水系之一,其水生态环境建设对云南省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同时,澜沧江是国际跨境河流,出境后流入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与中国一道形成了湄公河流域。
剑湖生态环境保护与水环境综合治理不仅关系剑川县社会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更与澜沧江水系保护具有密不可分的直接关系。
由此,本项目的实施既是对剑湖的水环境保护负责,更是为澜沧江水系的生态安全负责。
1、剑湖水环境质量保护的必要性:
依据云南省水环境功能区划,剑湖水环境质量保护要求为地表水II类,然而,目前剑湖主体水域水质在地表水III类与IV类之间波动。
为此,开展剑湖水环境质量保护的相关工作已迫在眉睫,亟不可待。
本项目实施不仅对有效控制剑湖水环境质量恶化至关重要,同时,能有效改善流域水环境质量,满足水环境功能的要求。
2、剑湖外源污染控制的必要性:
剑湖位于剑川县城区下游,面山汇水,城坝区生产生活等产生的污染对剑湖水环境安全风险巨大,控制湖泊上游及周边污染对流域保护至关重要。
通过实施入湖河流治理、环湖截污、湖滨缓冲带恢复等工程和生态措施,有效控制湖泊流域泥沙冲积,生活污水及农业面源污染,实现对外源污染控制,最大限度保障剑湖水环境质量。
3、剑湖湖滨缓冲带修复建设的必要性:
2008年,剑湖湿地被云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为46.2km2,为剑湖流域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
剑川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剑湖湿地保护工作,及时设立了剑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开展了湿地恢复、珍稀动植物保护、湿地保护与管理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 流域 水环境 综合治理 PPP 模式 项目 商业 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