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三维教案.docx
- 文档编号:10417738
- 上传时间:2023-02-11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28.70KB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三维教案.docx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三维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三维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三维教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三维教案(两课时)
zzggcc197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鲁迅及作品《朝花夕拾》。
2.积累词语,掌握“攒、拗、确凿、轻捷、相宜、方正”等词的读音、字形及词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儿时游戏与学习生活的经历,理清文章脉络。
过程与方法:
1.补充交流,合作学习,积累作者作品常识。
2.通过情景导入,鲁迅的童年,探索他成长的足迹,体味童真、童趣。
3.朗读课文,了解作者儿时游戏与学习生活的经历,理清文章脉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培养热爱大自然,追求新鲜知识的童心。
【学情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鲁迅及作品《朝花夕拾》;积累生字生词;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儿时游戏与学习生活的经历,体味童真、童趣。
突破方法:
本文是经典之作,教学要考虑作品的文学性,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因此,课前注意营造氛围,拉近学生语文人的心灵距离。
本文篇幅长,文白夹杂,积累生字生词便成了一项重要工作。
这里可以多用点时间,扫除文字障碍,为下面文章的解读打好基础。
在配乐朗读中感知文意,走进作者的童年记忆,体会文中的童真童趣,进而理清文章的脉络。
【教法与学法导航】
教法导航:
情景创设法、设疑激趣法、朗读法、交流法等。
学法导航:
体验法、听读法、探究法、交流法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认真分析学情,根据单元学习目标、本课内容特点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等。
2.查阅有关鲁迅、《朝花夕拾》及与本课有关的资料,精心编辑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创设一个轻松活泼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
3.对课堂充分预设,积极寻找重难点的突破方法。
4.了解学生预习的情况,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1.朗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查阅有关鲁迅及课文的有关资料,准备课上交流。
3.回忆童年的有趣经历,准备课上发言。
【教学过程】
(课间播放歌曲《童年》,营造学习氛围。
)
一、谈话导入:
童年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请谈谈你对美好童年生活的记忆吧。
(学生活动)爬树抓知了,乘夜色捉萤火虫,采摘刚开的花,偷尝未熟的涩果,或者在一块空地上种空心菜、扁豆,或者在有风的天气里放风筝,没风的日子里和朋友相邀出游……
童年的故事是我们记忆中的珍宝。
我们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在他46岁的时候,回忆起自己童年时期的往事,写下了一篇优美散文,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纯真、质朴的思想感情。
今天就让我们伴随这首优美的歌曲走进鲁迅先生的童年世界,体味其中的童真童趣!
二、走近作者
首先请同学们把自己搜集到的有关作者作品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教师补充。
1.鲁迅先生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人。
哪一位同学来介绍一下有关鲁迅的情况?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作品有小说集《彷徨》、《呐喊》,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等专集。
他的小说《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2.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选自哪里?
《朝花夕拾》
谁来介绍一下有关《朝花夕拾》的情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朝”指早晨,这里指童年;“夕”指晚上,这里指老年。
原来的意思是早晨开的花到晚上凋谢了去拾,这里指老年回忆童年的事。
这部集子里的大部分文章都是作者对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回忆。
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作者童年时代的一曲恋歌。
这组散文是在鲁迅生活中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借旧时的美好事物,来排遣目前的苦闷,寻一点“闲静”,寄一些安慰而写的。
《朝花夕拾》包括:
《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十篇散文和《〈朝花夕拾〉小引》《后记》。
《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形式多样,笔法灵活,抒情之中见讽刺,叙述之中显深意,严肃的内蕴常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出之,构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三、思题激趣: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伟人的文章更是如此。
看了本文的题目,你有什么疑问或者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思考交流)
师梳理后归纳:
疑问:
1.百草园是个什么样的园子,真的是长满了百草吗?
2.三味书屋是所学校吗?
为什么称“三味”呢?
3.题目太长了,能不能改成“童年往事”呢?
4.作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有怎样的感情呢?
信息:
1.本文是一篇写有关玩耍和学习的文章。
2.本文写了作者成长的两个地方,它们给作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3.文章一定充满了童真童趣,因为是回忆童年的。
4.文章可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百草园的生活;一部分是三味书屋的生活。
5.里面一定有好玩的事、有趣的景和难忘的启蒙老师。
看来,同学们很善于思考,也很会学习。
下面就让我们到文中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去验证我们的收获!
四、感受童年:
下面请同学们听课文配乐朗诵,将生字词勾画出来,思考你的疑问,验证你的收获。
并谈谈听读课文的感受。
可以采用“的百草园”“的三味书屋”的句式来表达。
听完后,(屏显:
字词读音我最棒!
)
确凿záo菜畦qí桑椹shèn油蛉líng斑蝥máo
缠络chán攒cuán珊瑚shānhú豁huō敛liǎn
脑髓suǐ陌生mò鉴赏人迹罕至hǎn竹筛shāi
秕谷bǐ传授shòu书塾shú渊博yuān蟋蟀shuài
宿儒rú蝉蜕tuì人声鼎沸dǐng窦dòu厥士jué
拗ǎo倜傥tìtǎng金叵罗pǒ盔甲kuī锡箔xībó
请几位同学分别朗读,师生订正后,齐读两遍。
鲁迅时代正是文白夹杂的时代,有些词语与我们有距离,这些词语你能准确理解吗?
(屏显:
解释词语我能行!
)
(1)确凿:
确实。
(2)似乎:
副词。
有“好像”、“仿佛”的意思,表示可能,不确定。
(3)倘若:
连词。
有“如果”的意思,表示假设。
[注意]多用于书面语。
(4)缠络:
缠绕联结。
缠、络同义(缠绕)。
(5)趣味:
使人愉快,使人感到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
(6)牵连:
本课指牵扯,纠缠。
(7)高枕而卧:
成语。
枕头垫得高高的安心睡觉。
比喻无所顾虑。
今多比喻不加警惕。
也叫高枕无忧。
(8)得失:
本课指成功和失败。
(9)和蔼:
形容态度温和的样子。
蔼:
态度亲切。
(10)恭敬:
对长辈或客人严肃而有礼貌。
恭敬同义。
(11)质朴:
朴素踏实,不做作。
(12)渊博:
学识精深广博。
渊:
深;博:
丰富。
(13)陆续:
动作或行为先先后后,断断续续地进行。
(14)相宜:
适合。
(15)倜傥:
洒脱,潇洒,不拘束。
请生单独回答后,师出示正确释义。
解决了字词后,我们来听一听同学们的听读感受。
可以采用“的百草园”“的三味书屋”的句式来表达。
生回答。
可能的说法有:
美丽的百草园、神秘的百草园、诱人的百草园、有趣的百草园……
单调的三味书屋、自由的三味书屋、痛快的三味书屋、好玩的三味书屋……
(以鼓励为主,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完成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
五、梳理文脉:
1.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鲁迅童年生活过的两个驿站。
从题目看,文章是按空间顺序来写的,那么他们各自的起止段落为何,哪一段又是过渡段,请探讨。
学生探究后,明确:
(1—8段)回忆百草园的有趣生活。
(9段)过渡段,告别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去读书。
(10—24段)回忆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经历。
2.鲁迅先生的童年有哪些珍贵的有趣的记忆呢?
下面请同学们跳读课文,勾画两个驿站中你认为好玩的事情,并给它们起个恰当的名字。
(生跳读课文,圈点勾画)
明确:
百草园:
(1)园中美景
(2)神奇的传说(3)雪地捕鸟。
三味书屋:
折花、寻蝉蜕,做戏,画画儿,喂蚂蚁。
(问“怪哉”虫——充满好奇心;正午习字,晚上对课;逃课到小园中玩耍;师生一起朗读时的情景;上课时偷偷在下面玩纸盔甲,画画儿)
结语:
“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鲁迅少年时期两个相邻的两个人生驿站,是鲁迅在历经人生沧桑后对童年生活的温馨回忆。
它们有不同也有联系,它们都应是作者生活的乐园,只是因生活时间的不同,百草园是作者童年生活的乐园,三味书屋则是作者学习生活的乐园。
【板书展示】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
我的乐园我的学堂
泥墙根之奇从师之惑
传说之神秘后园之乐
捕鸟之体验读书之趣
【课堂作业】
1.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桑葚()斑蝥()臃()肿
倜()傥菜畦()确凿()
秕()谷人迹罕()至人声鼎()沸
2.选出字形全对的一组()
A.觅食、轻捷、质扑、收敛
B.乘凉、监赏、啄食、缘由
C.书塾、消释、颠倒、鼎沸
D.绅士、蜡梅、渊博、恭敬
3.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①鲁迅本名________,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__________家、________家、_________家。
《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选自《___________》,这部散文集中的作品内容都是___________。
鲁迅先生的两本小说集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②不必说_______的菜畦,_______的石井栏,_______的皂荚树,_______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_______,肥胖的黄蜂_______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_______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_______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_______的根。
参考答案:
1.shèn,máo,yōng,tì,qí,záo,bǐ,hǎn,dǐng,2.C3.①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朝花夕拾》回忆早年生活《呐喊》、《彷徨》②碧绿;光滑;高大;紫红;长吟;伏;窜;缠络;臃肿。
【教学反思】
创作《朝花夕拾》时鲁迅45岁,自称是“虽生之日,犹死之年”,他用了一颗童心去回忆童年的生活,希望“从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
全文描写了作者童年看似几个毫无关联的生活片段,但字里行间却都洋溢着的一种天真的童趣,文中“景是儿童心理的景,情是儿童心理的情”,洋洋洒洒两千余字,却能紧扣意旨,读来轻松愉快,充分体现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基于以上我个人对教材的分析,我将本课的主题定在“表现童年的成长乐趣”上,我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也将围绕这一主题而设计。
根据本课的特点与教学重点,我采取了“谈话导入——走近作者——思题激趣——感受童年——梳理文脉”五步来组织教学。
使用这一方法我认为既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自主学习”,由浅入深地从字词常识的掌握到文章大意的把握到感受文中的童真童趣,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能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课堂以鼓励为主,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受、自主表达,在个性化体验中完成对文章的解读。
在整个教学过程,还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读感悟能力,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不少缺憾。
比如各个环节的过渡可以更有启发性和趣味性。
学生对课文的朗读,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使学生充分接触文本,从而唤起学生的感性体验,这比什么都重要。
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要继续解放思想,积极创新,更好地引领学生在文学的殿堂里遨游。
【教后反思】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三维教案
zzggcc1974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课文描述百草园生活的部分,学习课文多角度,多层次,井然有序写景的特点;
2.体会作者对百草园作为儿时乐园的特殊感情。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感受百草园的趣味生活。
2.通过讨论交流掌握本文多角度,多层次,井然有序写景的特点。
3.在导游活动中感受作者对百草园的特殊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伟人童年时美好的记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美好感情。
【学情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描述百草园生活的部分,体会作者对百草园作为儿时乐园的特殊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多角度,多层次,井然有序写景的特点。
突破方法:
通过“导游”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问题抓住重点,指导读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注重方法的指导,引领学生进入课文,与文本对话,与事物对话,从而感受文章的表达技巧,感受作者对百草园作为儿时乐园的特殊感情。
【教法与学法导航】
教法导航:
情景法、引导法、点拨法、讨论探究法、活动法等。
学法导航:
朗读法、品味法、合作法、读写结合法、体验法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认真分析学情,根据本课内容特点和第一课时的学习情况,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等。
2.查阅有关“百草园”的书籍、网站,收集与本课时有关的图片、文字资料等,创设一个轻松活泼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
3.对课堂充分预设,积极寻找重难点的突破方法。
4.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1.继续朗读课文,掌握百草园部分的主要内容。
2.查阅有关导游知识的资料,准备课上交流。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自从鲁迅先生创作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便名噪海内外。
每到节假日,大批游客涌向浙江绍兴鲁迅故居附近,去游览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以此来回味鲁迅先生小时候的逸事,表达对鲁迅先生的怀念。
假如你是当地的一名导游,请根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的内容,为游客做一番声情并茂的导游。
(出示鲁迅故居图——百草园)。
你认为一个出色的导游最基本的素质应该是什么?
(投影显示:
能准确挖掘景点的妙处,并将它准确传达出来,以增强游客游览的兴趣。
)
今天,大家将面临一项艰巨的任务,那就是为鲁迅老屋后的百草园担任导游,引导游客游览百草园,领略百草园的美。
希望每一位学员都能顺利过关!
二、美点概览:
虽然,我们暂时还不能身临其境去游览真正的百草园。
但是,我们手头有最好的资料:
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让我们和少年鲁迅一道共同领略百草园的无穷乐趣吧!
自读课文1~8自然段,用“在鲁迅的眼中,百草园是,你看那”的句式概括百草园的妙处。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
回答示例:
在鲁迅的眼中,百草园是美丽的,你看那高大的皂荚树……
在鲁迅的眼中,百草园是神秘的,你看那美女蛇的故事……
在鲁迅的眼中,百草园是有趣的,你看那雪地捕鸟游戏……
……
概括你对百草园的了解,说一说百草园有哪几方面的美点。
学生回答后明确:
景物美传说美游戏美
三、美点欣赏:
我们已经知道了百草园的景物美、传说美、游戏美,那么它们究竟美在何处呢?
下面让我们细读课文,亲自去领略吧!
投影显示:
(百草园图),以持续阅读兴趣,引导学生体会词语、句子。
1.课文第2自然段,描绘了哪些景物?
它们的特征分别是什么?
作者按怎样的顺序介绍景物的?
作者又是如何做到绘声绘色地描写景物的?
讨论明确:
景物:
“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鸣蝉”“黄蜂”“叫天子”“油蛉”“蟋蟀”“蜈蚣”“斑蟊”“何首乌”“木莲”“覆盆子”,草园中的景物如此繁多。
特征:
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
①“碧绿的”“紫红的”写出了缤纷的色彩;
②“光滑的”“肥胖的”“轻捷的”写出了有趣的情状;
③“长吟”“低唱”“弹琴”给人听觉上的愉悦;
④“又酸又甜”写出了充溢于口的味觉感受。
同时这些景物又反映了季节的更迭,桑葚、菜花是春末的,蝉鸣是在盛夏,蟋蟀叫是在秋天,冬天雪景,构成了完整的四季图。
顺序:
先用两个“不必说”从整体上写百草园,再写局部的“泥墙根一带”,由低到高写静物(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再由高到低写动物(鸣蝉—黄蜂—叫天子);整体是从植物到动物(菜畦、皂荚树、桑葚——鸣蝉、黄蜂、叫天子),局部是从动物到植物(油蛉、蟋蟀、蜈蚣、斑蝥——何首乌、木莲、覆盆子)。
写景特色:
(1)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有比喻:
(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
有拟人: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写出孩子心中奇妙的想象和特殊的感受
(2)抓住事物的特点,用词贴切。
(引导学生揣摩词、句,让学生理解:
光滑、肥胖、伏、窜、轻捷、低唱、弹琴等词语和相关语句。
)
石井栏“光滑”表明长年累月摸,写出少年鲁迅多次好奇地摸。
说黄蜂“肥胖”,不仅是它的体态较别的昆虫肥大,而且体现了儿童特别的感觉。
“直窜”写出鸟儿的机灵轻捷和儿童羡慕不已的心理。
至于写油蛉“低唱”、蟋蟀“弹琴”,更是儿童特有的感受。
(3)善于运用联想。
作者由何首乌根联想到吃了便可以成仙,从而表现了百草园的有趣,使文章更加生动活泼。
2.美女蛇的故事并不是发生在百草园中的,为什么要写“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
讨论并归纳:
因为少年鲁迅听长妈妈讲过美女蛇的故事,而百草园中又相传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所以每当提到蛇,作者就很自然的把二者联系起来了。
这个故事在文中属于插叙,它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感,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表现出儿童的好奇、求知的心理特征。
3.雪地捕鸟着实有趣,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捕鸟知识?
作者又是怎样描述雪地捕鸟过程的?
明确:
先写捕鸟的时间、条件、方法,然后写捕鸟的收获、经验教训。
运用的动词有“扫开”、“露出”、“支起”、“撒”、“系”、“牵”、“看”、“拉”、“罩”。
写捕鸟也是写百草园给爱玩的儿童带来的无穷乐趣
拓展延伸:
作者用一连串的动词,准确地描述了雪地捕鸟的过程,请你也用上一系列的动词来介绍你曾参与的一项活动。
(如溜冰、跳马、骑自行车、钓鱼等)
教师小结(屏显:
)生动的语言
清楚的层次
仔细地观察
真挚的感情
四、写“导游词”:
导游不仅要有良好的口才,工作的热心而且要具有完善的知识储备。
对于百草园部分,你还有哪些不了解的吗?
提出来,我们共同探究。
(组织学生质疑问难,探究重难点内容。
重点探究以下问题)
1.怎样向游客介绍百草园春夏秋冬的景色?
2.你打算向游客讲述美女蛇的传说吗?
(组织学生分小组研讨,并引领学生读课文。
)
引导点拨一:
介绍景物一要抓住景物的特点;二要绘声绘色、声情并茂,调动游客的触觉、视觉、听觉、味觉等多种感觉器官;三要按一定的顺序,做到层次井然,条理分明。
做到这三点,就可以胜任导游工作。
引导点拨二:
介绍景物能调动游客的丰富的联想和想像,是一个出色导游的素质。
(学生在小组内练习写、说、评“百草园导游词”。
)
五、课堂“导游”:
看着大家跃跃欲试的样子,我想同学们是准备好了。
那就让我们的导游带领我们到百草园游览一番吧!
(活动形式:
组内选出“优秀导游”在教室内导游,全班同学评价。
)
示例1:
各位游客,欢迎参观百草园。
百草园是鲁迅先生小时候的乐园,这里有形争各异的植物群供您欣赏,千奇百怪的小昆虫与您嬉戏,这里还有神秘的传说故事供您聆听,让您在观赏与游乐中体会与众不同的乐趣。
在这里,您不但可以回味鲁迅先生成长的历程,同时还能感受逝去的童真童趣。
总之,游览百草园,一定会让您回味无穷。
示例2:
绍兴百草园位于鲁迅故居的后面,占地近2000平方米,这是鲁迅童年时代的乐园。
鲁迅先生小时候常来玩耍嬉戏,品尝紫红的桑椹和酸甜的覆盆子,在矮矮的泥墙根一带捉蟋蟀、拔何首乌,夏天在园内纳凉,冬日在雪地上捕鸟雀。
您是不是也想亲自感受一下百草园的生活?
那就请您慢慢欣赏、自由参与吧!
结语:
几位导游同学的介绍让我们感到百草园的景物是那么优美有趣,百草园的故事是那么神秘动人,百草园的活动是那么新奇好玩。
那里真是儿童的乐园啊,怪不得鲁迅先生对此念念不忘啊!
【板书展示】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整体
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植物)
鸣蝉、黄蜂、叫天子(动物)
局部
油蛉、蟋蟀、蜈蚣、斑蝥(动物)
何首乌藤、木莲藤、覆盆子(植物)
【课堂作业】
1.文章在写百草园时插入了美女蛇的故事,选出下面分析正确的一项:
()
A.这个故事是长妈妈讲的,目的是使鲁迅懂得做人之险。
B.这个故事是长妈妈讲的,它表明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C.这个故事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感,也给这个儿童乐园增添了情趣。
D.这是一个迷信故事,鲁迅有力地批判了长妈妈的迷信思想。
2.认真体会下列语句,说说它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
②Ade,我的蟋蟀们!
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3.阅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做下面的题目。
(1)这段文字共有七句话,找出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
()
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D.①②③④⑤||⑥⑦
(2)作者紧紧抓住被描写事物的特征着力从、、、四个角度描写,充满情趣。
(3)从“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个句式来看,这段文字采用的写景顺序是:
()
A.由高到低B.由静到动
C.由近及远D.概括全景到突出局部
(4)文中写“我拔何首乌”表现什么?
()
A.表现“我”小时候很淘气,毁坏东西。
B.表现“我”小时候有想吃何首乌成仙的幻想。
C.表现百草园的生活充满无穷乐趣。
D.表现“我”小时候很好奇,勇于实践。
(5)少年时代的作者,把百草园看成“我的乐园”这是因为()
A.百草园中的草木虫鱼有的色彩鲜明,有的形态有趣,有的叫声动听,这些景象都吸引着他的好奇心。
B.他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的生活。
C.他不愿意学习文化知识,把枯燥的学习环境和百草园相比,更觉得百草园是乐园。
D.在百草园里有各种动植物,有美女蛇的故事,能够捕鸟。
4.下面四项中,最能表现先生“严而不厉”性格的是()
A.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便大叫起来:
“人都到那里去了!
”
B.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
C.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读书!
”
D.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5.“三味书屋”的先生是一位学问渊博的老者,文中鲁迅对他的看法是:
()
A.他挫伤了学生的求知欲,鲁迅很讨厌他。
B.他对鲁迅很严厉,鲁迅认为这束缚了儿童的身心发展,所以对他很不满。
C.他没有多少真才实学,只是常读些令学生难懂的文章,鲁迅觉得他很可笑。
D.他很博学,对学生又有一些开明的思想,鲁迅对他很恭敬。
6.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本文对先生进行了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段末“拗”字生动描写了先生读书无限陶醉的神态。
B.本文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C.“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这句话表明少年鲁迅天资聪颖,对先生所读文章的妙处心领神会。
D.“三味书屋”不是“我”的乐园,但其中也不乏乐趣,如大家放开喉咙读书的情形以及到后园去折梅花、寻蝉蜕都是好玩的事情。
参考答案:
1.C2.①一个“可”字表达了儿童对下雪天的喜爱之情。
②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离开百草园时的无奈和恋恋不舍之情。
3.
(1)A
(2)视觉听觉味觉触觉(3)D(4)C(5)B4.B5.D6.B
【教学反思】
《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百草 园到三味 书屋 三维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