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各学段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表及合理性分析剖析.docx
- 文档编号:10414801
- 上传时间:2023-02-11
- 格式:DOCX
- 页数:28
- 大小:33.12KB
义务教育各学段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表及合理性分析剖析.docx
《义务教育各学段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表及合理性分析剖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义务教育各学段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表及合理性分析剖析.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义务教育各学段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表及合理性分析剖析
引言
课堂教学评价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的课堂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
课程的评价应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实施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
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运用数学能力的全面发展。
使教师获取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和调整,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是学校及时了解课程标准的执行情况,改进教学管理,促进课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重要手段。
课堂教学的评价体系要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
评价应关注学生综合运用数学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的效果,采用形成性评价与总结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有关注过程,使对学习过程和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
教学评价主要包括课堂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习评价,教学评价是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其结果进行综合、全面、客观的价值判断的过程。
目前,我国课堂教学评价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何完善课堂教学评价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已经成为必须予以高度关注的问题。
本文对义务教育各学段课堂教学评价表格进行分析,但由于影响教学活动因素众多,评价难以面面俱到,再加上评价设计者对教学的认识角度不同或评价的视角各异,使得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无论是在理论构建还是在具体实施中都存在着不少问题。
因此,本文对课堂教学评价表进行多方面的研究分析并设计了评价重点和课堂环节不同的教学评价表,使课堂教学评价表格更加多样化。
1课堂教学评价表格概述
教育评价是搜集和处理数学课程中与教学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信息,进而做出价值判断、改进教育决策的过程。
教育评价包括课程评价也包括教学评价;课程与教学的主体都是学生与教师,因此,数学教育评价的主要对象是课堂教学评价、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
教育评价的过程就是搜集评价对象的发展信息的过程。
发现问题,做出价值判断和进一步改进的决策,以更好地促进人的发展。
1.1课堂教学评价表格来源
教学评价是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教学活动,所以评价存在于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从这个意义说,教育评价理论是伴随着教育而产生、发展的。
1.1.1教育评价的萌芽
国内外许多教育家都认为教育评价的起源是中国。
远在东周时期的孔子就有有关教育评价的思想,而战国时期戴圣的“学记”中的评价思想则更为完善。
教育评价理论最初起源于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检测。
自隋设置进士科开始,沿续1300年之久的封建科举制度,其实就是一个对学生学习能力检测、评价的制度。
至于教育评价的另一形式:
教学视导。
可以上溯到周代的“天子视学”制度。
民国时期在清末视学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视学制度。
新中国成立后已基本形成中央、省、市、县四级教育督导体系。
我国的教育评价虽然很早就出现了萌芽,但由于受到封建制度的桎桔,并没有迅速发展,它缺乏对教育全面的、科学的考察,并且存在许多弊端。
西方教育评价的历史,从19世纪上半叶到20世纪30年代的80年间都处于萌芽时期。
1897年美国教育家莱斯(J.mrice)发表了他8年对16000名学生所作的拼字教学测验成果,引起了人们对教育测量方法研究的普遍关注。
同时引发了美国教育测量研究的蓬勃发展,教育评价进入萌芽阶段。
1.1.2教育评价理论的形成
从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是教育评价理论的形成时期。
教育测量尽管能使考试客观化、标准化,并能把能力用数字的方式表示出来,但它不能把社会对教育需求、教师教学和学术水平、学生的思想品德等影响教育质量的因素反映进来。
在人们的质疑中,教育测量运动逐渐过渡到教育评价时期。
除了以上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教育评价理论在美国的形成也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
美国一些教育家成立了评价委员会,进行长达8年(1933-1940)的“课程与评价的研究”,这就是美国教育史上著名的“八年研究”。
最终对评价的研究结果作了专门的总结报告,称“史密斯·泰勒报告”,被誉为“划时代的教育评价宣言”。
报告中,泰勒第一次提出了教育评价概念,阐明了教育评价的指导思想、目的和原理。
形成了以教育目标为核心的教育评价原理,从而把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区分开。
泰勒原理是教育评价理论方法的开端,泰勒因此被尊称为“教育评价之父”。
自此形成了课堂教学评价的基础理论,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的实践探索也走上正轨。
1.1.3教育评价理论的发展
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出现了各种新的教育评价模式。
泰勒教育评价理论一统天下的局面在1957年发生了变化。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使美国人民开始怀疑学校的教育质量,全国呼吁教学改革。
在这种形势下,教育评价的思想和方法得到长足发展。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
(1)布鲁姆(B.S.Bloom)于1956年发表“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
它为泰勒的教育评价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
(2)1963年,克龙巴赫(L.J.Cronbach)发表题为“通过评价改进课程”的论文,他把评价定义为“为作出关于教育方案的决策,搜集和使用信息”。
(3)斯塔弗尔比姆(D.L.stufflebeam)强调:
“评价最重要的意义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
(4)1967年,斯克里文(M.Scriven)发表了“评价方法论”(TheMethodologyofEducation)一文,提出“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的概念,他又在泰勒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不同于泰勒“目标评价”的“目标游离评价”模式,最先论证了“非预期效应”在教育中的作用。
(5)70年代中期,由斯塔克(R.E.Stake)提出的“应答评价模式”受到广泛关注。
在判断结论上是定性分析而非定量分析的,具有广泛的民主性,因而很受欢迎。
1.1.4教学评价表的来源
当前我国中小学普遍使用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是从20世纪50年代初以来经过几十年教学实践的不断检验和修正,逐渐形成的一个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进程结构以及教师教学基本功等几个主要方面的评课要求。
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教育统计学和教育测量学的恢复与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新的教育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中小学开始制订各种课堂教学评价量表并不断调整和更新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增加体现新课程思想的维度和内容,如“是否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否应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等等[10]。
以求对教师课堂教学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1.2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表格意义
课堂教学评价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的课堂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
课程的评价应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实施对教学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
通过评价,使教师获取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调整,促进教师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2]。
也是学校及时了解课程标准的执行情况,改进教学管理,促进课堂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1.2.1课堂教学评价表对教学的意义
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表格是评价数学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提升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教师课堂质量评价是通过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来了解诊断和改进教学的一种手段,也是教师获取全面的教学反馈信息,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
只有构建出系统的、公平合理的、有效的课堂质量评价体系,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和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积极作用,才能帮助教师及时改进教学方法。
这样有助于实施课堂教学质量的全面管理,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1.2.2课堂教学评价表对教师的意义
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对什么是课堂教学评价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虽然他们研究的侧重点及描述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体现了以下三点:
其一,课堂教学评价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价值判断;其二,课堂教学评价主要涉及三方面内容,即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最终的课堂教学质量及效果;其三,课堂教学评价是对实际的教学效果和要实现的教学目标之间差距的一种衡量。
这三者是把握课堂教学评价的关键,也是课堂教学评价的本质所在。
[4]课堂教学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通过课堂教学评价,教师可以判断自己的教学活动与目标之间的“距离”,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都可以直接影响教师日后教学的准备、实施和结果。
教师在评价过程中既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满足,也会因未实现目标的遗憾而感到压力和紧张,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对教师产生激励作用。
这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及专业发展来说是极为有利的。
其次,就教育管理者而言,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管理功能上。
通过课堂教学评价,教育管理部门和教育机构(包括学校)把教学评价的结果不仅当作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评价的根据之一,而且能够看到教师和学生的进步,并以此调整学校教育发展的布局、方向,改进教育教学活动[9]。
课堂教学评价为教育管理者的科学决策及工作方针的制订提供了依据。
2.各学段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表格比较
通过观察义务教育不同学段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表格,并对其进行分析、观察,得出一些结论。
发现如今的教学评价表的设计多数是用一张表对多种环节进行评价,有一表多用的效果。
并且,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第一、第二阶段中并没有明确区分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表。
绝大多数将其划分在一起,统称为: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表。
所以,本文采用较规范的小学、初中表格各一张(附件A),对其进行分析比较得出以下结论。
2.1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表格结构比较
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表结构结构基本相同,课堂教学的评价指标简单明了。
课堂教学评价表中的各项评价内容无交叉和重复,界定准确,联系紧密。
2.2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表格内容比较
在评价数学课堂教学时,应始终贯穿教师教的思想和学生学的活动这两条主线[3]。
课堂教学评价涉及多方面内容,一般包括:
教学目标、教材的处理、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
只有从多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才能对课堂教学作出较为全面的分析和评价。
2.2.1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表格的相同之处
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表格都包括表头、基本信息(学校、班级、授课教师、时间等)、课题内容、评分项目、评分内容、权重、得分这几部分。
小学与初中的课堂教学评价表中的评价内容也基本相同,都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及总分。
并且都将等级评定转化为百分制评分,以便于输入计算机量化处理。
对各项指标的每个等级,按不同的权重量化为分数。
2.2.2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表格的不同之处
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表格的不同之处在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表中的评分项目中是教师素质。
并对评价等级进行了明确的区分,对课堂教学采取等级评定法把每项目标都分为“A、B、C、D”四个等级,便于广大数学教师实际操作,顺应教师长期以来形成的评价习惯。
表格内容比较详细,让人一目了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表中的评分项目中是教师技能,并增加了特色加分与定性评价,也就是对整节课堂的具体评价与教师上课的出众之处。
且对评价的等级划分不明确,其中每一条内容并没有明确的分值,都是将其中几项合并在一起给出一个分值。
需要评课人根据自己主观意识与对课堂教学评价的认知自己进行分值的划分。
但是,由于每个人对课堂教学评价的认知都有所不同,就会导致不同人对同一节课的评价侧重点不同,会有所遗漏[8]。
2.3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表格权重比较
2.3.1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表格中权重比较的相同之处
在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表中在侧重点方面有部分相同。
首先教学目标给出的分值相同都是10分,其次教学效果的分值也相同分值为15分。
也就是教师对教材及课程标准的把握程度与学生对整节课的掌握程度所占整个评价的比例相同。
其次都侧重于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过程,这两部分的分值都在整个表格中所占分值最大。
2.3.2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表格中权重比较的不同之处
由于初中和小学的学生年龄不同,导致认知特点、心理会有所不同,这就要求对参与课堂教育活动的教师的评价标准有所不同。
初中与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表有部分不同,其中评价项目中所细分的每一条评价内容的数目有所不同,在每一条评价中的分值也有所不同。
初中的学生处在逆反期,观察、记忆、想象、诸种能力迅速发展,有较强的受暗示性,喜欢并善于模仿。
课堂上就要求教师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课堂内容。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表中重点侧重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过程。
其次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效果。
最后是教学目标、教师教学技能。
而小学生处于长身体、长知识、长智慧的时期,充满热情和激情自我控制力差。
就要求教师要紧抓学生注意力,注意上课的方式方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表中重点侧重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过程。
其次是教师教学技能、教学效果。
最后是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3.各学段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表格合理性分析
课堂教学评价是指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促进学生学习和改善教师教学而实施的对学生学习过程与结果的评价[1]。
此评价指向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既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又重视学习的过程。
关注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特点与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培养创新精神;营造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运用丰富的现代信息技术。
3.1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表格制定依据
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相应的方式方法判断对象价值的活动。
“标准”是理想即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方式方法由“标准”的内容决定,关系到执行标准的质量。
课堂教学评价主要立足于课堂,是以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以及学生的课堂学习成果为研究对象,依据一定的方法和标准对课堂教学的过程和学生学习的效果作出客观衡量和价值判断,它对加强教学管理、检测教学质量、总结教学经验起着重要作用。
3.1.1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理念的制定依据
当前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表格制定依据主要是根据新课程理念,也就是2011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教师的教学思想左右着他的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实施,然而教学思想也影响着教学评价并由此指导着课堂教学。
所以我们应该明确新形势下课堂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5]。
”将课程标准中所应体现的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策略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是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的建议。
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数学新课程课堂教学最大的特点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所以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理念应是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教”,评价的目的应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和改进教师的教学,以及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改进教学实践。
3.1.2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表格内容的制定依据
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表格内容的制定首先根据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
第一、先进性原则:
现代教育以人为本,不仅关注人类文化发展和文化继承的需要,而且更加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第二、独立性原则:
课堂教学的各项评价内容要尽量避免交叉和重复,界定应力求准确。
第三、可操作性原则:
可操作性原则即实用性原则,课堂教学的评价指标应简单明了。
其次还要注意数学教育评价的几个特点:
第一、数学教育评价是一个判断数学教育价值的活动过程,因此包括一系列的步骤和方法。
第二、数学教育评价是一个科学判别过程。
因此,必须有一定的评价目标、评价手段,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
第三、数学教育评价包括四部分:
数学教育活动的效果,达到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的程度,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数学能力的发展水平。
数学教育评价不可能包括数学教育活动的一切方面,也不仅仅限于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
第四、数学教育评价作为数学教育研究与实践中的一种工具,为数学教育研究和实践服务。
3.2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表格合理性体现
课堂教学的评价体系需要评价形式的多样化。
课堂教学评价应关注学生综合运用数学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的效果,采用形成性评价与总结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使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
3.2.1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表格内容的合理性体现
课堂评价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表格中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
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课堂教学评价的重点在整个教学的全过程,关注教师课前对课本是否研究到位,课堂中对教学内容的处理是否恰当[7]。
关注教师在教学全过程中是否把学生作为主体,是否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落实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评价表中还以新课改教育教学理念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各个要素及其发展变化进行价值判断。
把定量和定性评价、教师自生、学生及他人的多元评价有机的结合起来,使评价更加客观、真实、有效、具有促进意义。
评价表中评价项目、评价要点及权重的要求,充分体现数学学科的特点和教学基本要求,评价指标科学合理,符合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规律,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要求。
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检测方法,客观、全面、准确的评价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3.3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表格权重分析
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表中的权重作为一种量化的评价方法,主要特点是其评价信息的处理可以运用一定的数学统计工具。
赋予其一定的分数,评价的结果以一组数据的形式呈现。
它可以通过纸笔、操作、口头、头脑等多种方式进行。
3.3.1权重的定义及确定权重的方法
权重是针对某一指标而言。
某一指标的权重是指该指标在整体评价中的相对重要程度。
权重表示在评价过程中,是被评价对象的不同侧面的重要程度的定量分配,对各评价因子在总体评价中的作用进行区别对待[6]。
事实上,没有重点的评价就不算是客观的评价。
确定权重的统计方法有:
1、专家估测法:
该法又分为平均型、极端型和缓和型。
主要根据专家对指标的重要性打分来定权,重要性得分越高,权数越大。
优点是集中了众多专家的意见,缺点是通过打分直接给出各指标权重而难以保持权重的合理性。
2、加权统计方法:
当专家人数小于30人时,可用加权统计方法计算权重。
3、频数统计方法:
由所有专家独立给出的各个因素的权重,得到权重分配表,对各个因素进行但因素的权重统计实验。
4、因子分析权重法:
根据数理统计中因子分析方法,对每个指标计算共性因子的累积贡献率来定权。
累积贡献率越大,说明该指标对共性因子的作用越大,所定权数也越大。
5、信息量权数法:
根据各评价指标包含的分辨信息来确定权数。
采用变异系数法,变异系数越大,所赋的权数也越大。
6、独立性权数法:
利用数理统计学中多元回归方法,计算复相关系数来定权的,复相关系数越大,所赋的权数越大。
7、主成份分析法:
一种多元分析法。
它从所研究的全部指标中,通过探讨相关的内部依赖结构,将有关主要信息集中在几个主成分上,再现指标与主成分的关系。
8、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是一种决策分析的方法。
它结合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并把定性分析的结果量化。
3.3.2对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表中权重的合理性分析
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表中权重的确定运用了权重确定方法中的多种方法。
首先,运用了估测法,根据课堂教学评价表中的评价项目中的每一条内容的重要性来给出相应的权数,每一条内容越重要,分值越高。
其次,运用了层次分析法,将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表中每一条定性分析的内容量化成相应的分值。
还运用了主成分分析法,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表中的内容依据主要是是否符合课程标准,研究每一条风的内容符合课程标准的程度。
再将其中的重点集中在其中几条上,从而体现出与课程标准的联系。
4.各学段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表格设计
课堂教学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三部分构成。
在具体课堂教学中,各部分综合发挥作用,才会形成高质量的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评价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心理环境、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教学效果。
这些要素中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是评价的核心要素。
4.1根据评价重点设计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表格
在实际数学教育评价中,往往是多种形式评价结合使用,以利于提供更全面的评价信息。
而这种评价方式会容易造成评价者对整节课的评价存在缺失。
将课堂教学评价表格按各学段课堂重点分为多种表格,使其更加细致化。
由于各学段学生年龄特征不同,导致认知特点不同,所以设计各学段评价重点不同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表,以便于提高课堂的评课的准确性。
4.1.1各学段课堂教学效果评价表
教学效果是指学生对这一节课的掌握程度,我们要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首先要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不仅看教师在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数学能力上所做的工作,而且还要看其对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的影响。
指标体系应详略得当,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
(1)学生对课程标准中要求的有关行为动词的熟练性;
(2)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促进性;(3)对学生数学能力培养的重要性;(4)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等。
表4-1小学教学效果评价表
授课题目
授课年级
课型
评价教师
评价时间
评价地点
评价标准
分值
各项评分
1
学生对课程标准中要求的有关行为动词的熟练性;
30分
2
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促进性;
30分
3
对学生数学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20分
4
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等。
20分
合计:
100分
具体
意见
表4-2初中教学效果评价表
授课题目
授课年级
课型
评价教师
评价时间
评价地点
评价标准
分值
各项评分
1
学生对课程标准中要求的有关行为动词的熟练性;
25分
2
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促进性;
25分
3
对学生数学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25分
4
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等。
25分
合计:
100分
具体
意见
4.1.2各学段课堂教学手段评价表
教学手段是指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时所使用的方式方法,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包括以下几条:
(1)是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2)教学目的的确切性;(3)传授知识的系统性;(4)寻找重点、难点的准确性。
表4-3小学教学手段评价表
授课题目
授课年级
课型
评价教师
评价时间
评价地点
评价标准
分值
各项评分
1
是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25分
2
教学目的的确切性;
25分
3
传授知识的系统性;
25分
4
寻找重点、难点的准确性。
25分
合计:
100分
具体
意见
4.1.3各学段课堂教师教态评价表
教师的教态是指教师的仪表风度,它既包括教师的外在形象(容貌、举止行为、穿着打扮等),也包括教师在日常行为中反映的内在思想、道德情操、文化修养等。
教师的举止是指教师个体在生活和教学空间活动变化的样式,教师举止的基本要求是稳重、从容、落落大方,坐、站、行都要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
评价教师的教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表达的流畅性;
(2)服饰的大方得体;(3)板书书写整齐;(4)站姿端正。
由于中小学生认知特点、注意力的不同,使得课堂教师教态评价表的权重分配不同。
小学生认知不全面、注意范围不广泛,但模仿能力较强。
所以小学课堂教师教态评价表中主要侧重板书书写规范与站姿端正。
根据这些得到小学课堂教态评价表的权重:
语言表达的流畅性20分、服饰的大方得体20分、板书书写整齐30分、站姿端正30分。
初中生处于逆反期,喜欢追求个性化,所以教师要格外注意服饰等问题为学生做良好的示范作用。
初中课堂教态评价表的权重分配为语言表达的流畅性20分、服饰的大方得体30分、板书书写整齐25分、站姿端正25分。
表4-4小学教师教态评价表
授课题目
授课年级
课型
评价教师
评价时间
评价地点
评价标准
分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义务教育 各学段 数学 课堂教学 评价 合理性 分析 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