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呼吸之有氧呼吸.docx
- 文档编号:10414527
- 上传时间:2023-02-11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543.61KB
细胞呼吸之有氧呼吸.docx
《细胞呼吸之有氧呼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胞呼吸之有氧呼吸.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细胞呼吸之有氧呼吸
细胞呼吸之有氧呼吸
有氧呼吸
1.糖酵解(EMP)
注:
“数字-物质”和“物质-数字-磷酸”是一样的,我觉得后者读起来不易引起误解,所以我选择写后者,文中大量涉及辅酶A,只是因为好打,要记住书上多写做HS-CoA
记住,看这个,一定要结合结构简式!
!
!
!
!
当化学来想!
!
!
(1)葡萄糖的六号位在己糖激酶作用下被加上一个磷酸,称为葡萄糖-6-磷酸(非高能磷酸键)(C-C-C-C-C-C-P)(不可逆)或糖原或淀粉在磷酸化酶作用下,结合磷酸,形成葡萄糖-1-磷酸(不可逆),在葡萄糖变位酶作用下变成葡萄糖-6-磷酸
(2)葡萄糖-6-磷酸在葡萄糖磷酸异构酶的作用下,变成果糖-6-磷酸(C-C-C-C-C-C-P)
(3)果糖-6-磷酸在果糖磷酸激酶(糖酵解限速酶,反应不可逆)作用下,生成果糖-1,6-二磷酸(P-C-C-C-C-C-C-P)
(4)果糖-1,6-二磷酸在醛缩酶作用下,裂解成甘油醛-3-磷酸(PGAL)(通常读音为“三磷酸甘油醛”)和磷酸二羟丙酮,他在异构酶作用下,可转化成甘油醛-3-磷酸这一步,产生两分子甘油醛-3-磷酸(C-C-C-P)
(5)两分子甘油醛-3-磷酸在甘油醛脱氢酶作用下,各脱两个氢,结合一个磷酸,这个磷酸以高能磷酸键结合甘油醛-3-磷酸,脱下的氢传给NADP+。
这一步,产生两分子甘油酸-1,3-磷酸(P~C-C-C-P),两分子NADPH+H+
P
O
C-C-C
(6)两分子甘油酸-1,-3-磷酸在磷酸甘油酸激酶作用下,经过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产生两分子ATP,变成两分子甘油酸-3-磷酸(C-C-C-P)
(7)两分子甘油酸-3-磷酸在变位酶的作用下,形成两分子甘油酸-2-磷酸
(8)两分子甘油酸-2-磷酸在烯醇化酶的作用下,形成两分子磷酸烯醇式
丙酮酸(PEP),将甘油酸-2-磷酸的普通磷酸键变成高能磷酸键。
(9)两分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在丙酮磷酸激酶催化下,进行底物水平磷酸化,产生两个ATP,变成丙酮酸。
总结:
全过程产生两分子丙酮酸,两个NADPH+H+和两个ATP(第1,3步消耗两个,6,9两步生成四个)
记住:
裂解前,加了磷酸后下一个反应一定是变构(变同分异构体或裂解),一个物质最多加两个磷酸,两个磷酸一定不都是高能磷酸键。
裂解后加完磷酸或变构后一定是形成ATP
整个个过程只发生了两次底物水平磷酸化,每次产生两个ATP。
全过程第一至四步为耗能阶段,第一步加磷酸,然后一变一加一变,形成两分子甘油醛-3-磷酸。
第五至九为放能阶段,一加一减,一变一减,再去双键,就是丙酮酸了。
部分物质及过程的介绍
(1)底物水平磷酸化:
在酶(除ATP合酶)的作用下,含磷酸物质的磷酸集团转移到ADP上,产生ATP,但不经过ATP合酶。
(2)磷酸-6-葡萄糖:
肝脏,小肠等的细胞膜有利用它的酶,并且膜上有它的通道蛋白,可以跨膜,但肌肉细胞没有这两点,所以肌糖原只能肌肉用。
(3)甘油醛-3-磷酸:
可以两分子结合成果糖-1,6-二磷酸,参与淀粉或糖原的形成
(4)磷酸二羟丙酮:
甘油可先变成磷酸二羟丙酮,再参与到糖酵解
(5)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C4途径中,在PEP羧化酶的作用下,与一份子CO2形成草酰乙酸(一种四碳酸,第二个碳上为一个双键的氧,一和四号碳上为羧基)
(6)丙酮酸:
可消耗一分子二氧化碳和ATP在丙酮酸羧化酶形成草酰乙酸,草酰乙酸再在烯醇丙酮酸磷酸羧激酶的作用下,消耗一分子GTP的磷酸,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和二氧化碳。
丙酮酸也可使ATP脱去焦磷酸,然后形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2.三羧酸循环
(1)乙酰CoA的生成:
丙酮酸和辅酶A结合,产生NADH+H+,形成乙酰辅酶A和二氧化碳。
(这一步不属于三羧酸循环)
注意:
乙酰辅酶A,第一次看总是难以接受这个物质,觉得很陌生难理解,如果真是这样,你就把它整个物质当作两个碳和CoA的化合物就行。
参与三羧酸循环的其实只是那两个碳,CoA只是搬运工。
这一步,脱去了丙酮酸的第一个碳。
(2)循环过程
Ⅰ.草酰乙酸(四碳)结合乙酰辅酶A,在柠檬酸合成酶作用下形成柠檬酸(六碳),辅酶A离开。
Ⅱ.柠檬酸脱水,在顺乌头酸酶作用下形成顺乌头酸,顺乌头酸加水,形成异柠檬酸
Ⅲ.异柠檬酸在异柠檬酸脱氢酶作用下,同时脱氢和脱羧(脱二氧化碳),生成α-酮戊二酸(五碳),氢传给NAD+,这一步脱去了丙酮酸的第二个碳。
Ⅳ.α-酮戊二酸脱氢和脱羧,加上辅酶A,生成琥珀酰辅酶A(四碳),脱去的氢传给NAD+,这一步,脱去了丙酮酸的第三个碳,至此丙酮酸的三个碳完全氧化。
Ⅴ.琥珀酰辅酶A在琥珀酸硫激酶作用下,脱去辅酶A,形成琥珀酸(四碳)。
释放的能量使GDP形成GTP,进一步,GTP又脱去磷酸,使ADP生成ATP。
Ⅵ.琥珀酸在琥珀酸脱氢酶(位于线粒体内膜,其他三羧酸循环中的酶都在基质中)作用下,形成延胡索酸(四碳)脱去的氢与FAD+结合,生成FADH2(图可能不清,它的二三号碳之间是双键)
Ⅶ.在延胡索酸酶催化下延胡索酸与水发生加成,形成苹果酸(四碳)
Ⅷ.苹果酸脱氢酶作用下,苹果酸脱氢,形成草酰乙酸,重新参与循环。
脱下的氢传给NAD+
总结:
循环一次,共生成三个NADH+H+和一个FADH2(即共脱去8个氢和8个电子,两个来自乙酰,两个来自顺乌头酸转变成异柠檬酸使加的水,两个来自GDP与磷酸脱水缩合产生的水,两个来自延胡索酸变成苹果酸时加入的水)以及一个ATP,释放两个二氧化碳。
记住:
反应可这么分,加乙酰,柠檬酸变构,两次脱氢脱羧,生成ATP,脱氢,加成,脱氢。
加乙酰辅酶A和辅酶A前一定会脱氢,但不一定脱羧,异柠檬酸生成后会两次脱羧脱氢,加了水之后一定会脱氢。
从第四步之后,酸都是四碳。
方便记的话我是用碳的数量记的,就是4+2,6,6,6,6-1,5-1,4,4,4。
熟悉一下各个物质,用碳的数量好记些。
循环中的很多物质会在各种地方见到,就不介绍它们了,以后想不见都难。
。
在遥远的过去,糖,是贵族,它们死后都能通过三羧酸循环变成二氧化碳而升天,而脂肪酸却没有这种待遇,就连它的兄弟,甘油,都能变成磷酸二羟丙酮,间接参与循环,他们很气愤,有一天,有一个脂肪酸不服,它领导脂肪酸们,和糖谈判,糖被迫给了他们一条可进入三羧酸循环的途径,乙醛酸循环。
以上为脑洞。
。
。
请忽略。
。
。
,想看自行放大,完全是废话,不要受其影响,他们只是我爱玩的表现。
。
。
3.乙醛酸循环
丙酮酸
糖酵解后半过程
磷酸二羟丙酮
β氧化
这幅图好渣,但没办法,好的图太模糊
植物体内有过氧化物酶体,其中有一种,叫乙醛酸循环体,乙醛酸循环可产生琥珀酸,进而进入三羧酸循环。
种子萌发时,会大量进行乙醛酸循环
(1)脂肪水解成脂肪酸和甘油
(2)脂肪酸进行β氧化:
脂肪酸结合辅酶A,形成脂酰辅酶A,期间消耗能量时,ATP会变成AMP+PPi。
然后脂酰辅酶A消耗水形成乙酰辅酶A和少了两个碳的脂酰辅酶A,反应中,会产生FADH2和NADH+H+,然后新的脂酰辅酶A再次反应,其中的两个碳又变成乙酰辅酶A,如此往复,直至最后剩下的脂酰辅酶A为乙酰辅酶A,即脂肪酸中所有的碳都转化为了乙酰辅酶A。
如果脂肪酸是奇数,则最后三个形成丙酰辅酶A,然后形成琥珀酸参与柠檬酸循环。
给你们的图比较全面仔细看是能看得懂的,以后要习惯看这种图。
(3)β氧化形成的乙酰辅酶A和草酰乙酸结合形成柠檬酸,然后形成顺乌头酸,然后形成异柠檬酸
(4)在柠檬酸裂解酶的作用下,柠檬酸裂解成琥珀酸和乙醛酸(二碳),琥珀酸进入三羧酸循环
(5)乙醛酸结合乙酰辅酶A,在苹果酸合成酶的作用下,形成苹果酸,脱去辅酶A
(6)苹果酸变回草酰乙酸,产生NADH+H+,草酰乙酸重新进入循环。
4.NADPH和NADH跨膜的途径
(1)NADPH跨叶绿体内膜途径:
苹果酸—延胡索酸穿梭
不解释
(2)NADH跨线粒体内膜的两种途径
Ⅰ.磷酸甘油环路
这个要讲一下,NADH+H+的氢离子传递给磷酸二羟丙酮,磷酸二羟丙酮变成甘油-3-磷酸。
然后甘油-3-磷酸脱氢给FAD+,生成FADH2,FADH2脱去氢,氢加入电子传递链(等下会有介绍)
Ⅱ.苹果酸—天冬氨酸环路
这个也不解释
5.呼吸电子传递链
Cytc氧化酶
细胞色素还原酶
琥珀酸脱氢酶
NADH脱氢酶
线粒体内
膜间层
注:
四个复合体都在膜上
(1)NADH+H+脱氢,此时氢留在线粒体基质,脱电子给复合体Ⅰ的FMN,再传给Fe-S(铁硫蛋白),再传递给CoQ,然后向膜间层泵四个氢。
(2)琥珀酸转化成延胡索酸时,琥珀酸脱的氢留在线粒体基质,而电子传给FAD+,然后传给Fe-S,然后传给辅酶Q,这个过程不向膜间层泵出氢(琥珀酸转化成延胡索酸时,说是生成FADH2,但实际情况是如上述一样)
(3)辅酶Q将前两步的电子传给Cytb(细胞色素b),然后传给Fe-S,然后传给细胞色素c1(打Cytc1太累了,就打中文名了),然后传给细胞色素c,这个过程向膜间层泵出四个质子。
(4)细胞色素c将电子传给细胞色素a,再传给细胞色素a3,再传给氧气,线粒体基质结合氢离子形成水。
这个过程,向膜间层泵出两个氢。
(5)泵入膜间层的氢离子越来越多,使得线粒体基质中氢离子越来越少,形成质子梯度,膜间层的氢离子总希望进入基质中使两边浓度一致,在镶嵌在膜上的ATP合成酶的作用下,氢离子进入线粒体基质,每3个质子过膜生成一个ATP,但要消耗1个质子运出线粒体。
(为了看起来流畅,ATP合成酶原理等下介绍)
总结:
每个NADH+H+在经过了呼吸链后,泵出10个电子(Ⅰ4个,Ⅲ4个,Ⅳ2个)因为每消耗4个质子合成一个ATP,所以共产生2.5个ATP。
每个FADH2在经过了呼吸链后,泵出6个电子(Ⅲ4个,Ⅳ2个),因为每消耗4个质子合成一个ATP,所以共产生1.5个ATP。
因为磷酸甘油环路中NADH+H+运入线粒体时,被转化成了FADH2,所以此时NADH+H+只产生1.5个ATP,这种环路主要在骨骼肌或神经细胞。
这一个是比较还原的图
6.ATP合成酶
膜内为F0膜外为F1,由3α、3β、1γ、1δ和1ε等9个亚基组成,头部由α和β亚基交替排列成橘瓣,α和β亚基都可结合核苷酸,但只有β亚基可催化ATP合成或水解(若缺乏质子梯度,则会水解ATP),具体的ATP生成与γ亚基与α和β亚基的相互作用有关,不讲太多。
7.呼吸链的抑制物
(1)鱼藤酮抑制
(1)过程,即抑制NADH脱氢酶(或叫NADH-CoA还原酶)
(2)抗霉素A抑制细胞色素a将电子传给细胞色素c
(3)氰化物抑制细胞色素a将电子传给细胞色素a3,若线粒体抹上有一种叫交替氧化酶的酶,则该酶可直接从细胞色素c处获得电子,并将电子传给氧,所以,有交替氧化酶的生物(一般是植物)在有氰化物的条件下仍可呼吸,但生成ATP较正常的呼吸链少。
有氧呼吸总结(一分子葡萄糖)
糖酵解:
消耗两个ATP生成四个ATP,并生成两个NADH,进入呼吸链后,产生5或3个ATP。
共积累5或7个ATP
丙酮酸脱羧:
产生2个NADH,生成5个ATP
柠檬酸循环:
琥珀酰辅酶A转化为琥珀酸,生成2个ATP,产生6NADH,共15个ATP,2FADH2,共3个ATP。
全过程生成并运出:
30或32ATP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细胞 呼吸 有氧